#那些逢人必推的百科全书#
南怀瑾经典阐释《金刚经》精华句
—————————————————————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
4、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南怀瑾:这就是学佛的精神,换句话说,不要被一切现象骗了,或迷惑了……大乘菩萨走大乘的路,应该离一切相,发起求大彻大悟菩提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
—————————————————————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南怀瑾:不要著相,那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南怀瑾:学佛的人发心度一切众生,救了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心中一概不留,认为是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菩萨道,是菩萨发心。
—————————————————————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南怀瑾: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南怀瑾: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
27、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南怀瑾: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南怀瑾: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
—————————————————————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南怀瑾: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南怀瑾: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南怀瑾: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南怀瑾:虽然有福德,自己并不贪著,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不想要。
—————————————————————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执化跑来学佛参禅,全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南怀瑾:不要著相,尽管在说佛法,始终没有一点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静;尽管在讲金刚经,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如如不动。什么是如如不动呢?不生法相,善护念,无所住。
—————————————————————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南怀谨:我们生活的世界如梦幻般地不实在,佛经以泡、影、露、电、水中月、空中花、镜中相、阳焰、海市蜃楼来作比喻。除了梦幻观的修法外,另外就是透过理性的认识,了解我们的人生是虚幻不实的,真正的修持不是什么观、什么法,而是大智慧,用智慧观察一切如梦如幻。
故: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此段经文透显佛光摄取念佛众生之法界奥秘,甚奇甚特,非思量分别所能知。导祖为帮助我等深解净土如是深义,特施设一问答,予以深入讨论。
问曰:净业行人具足修持定善与散善众行,只要能将此修定散二行功德回向,皆得往生西方。何以在此处特别标显阿弥陀佛光明普照,唯有对念佛行人摄取不舍,这里有何深意呢?
答曰:念佛行人被阿弥陀佛光明所摄之缘由,有亲缘、近缘、增上缘之三重法义。兹分述如下:
一者明亲缘(行者与阿弥陀佛之亲密关系)。众生发心修持净土法门,口业常称念佛名,阿弥陀佛即能闻之;身业常恭敬礼佛,阿弥陀佛即能见之;意业常忆念佛,阿弥陀佛即能知之(佛有天耳通、天眼通、他心智通故)。众生如子忆念阿弥陀佛时,阿弥陀佛亦如慈母般地忆念众生,念佛行人与阿弥陀佛身口意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
二者明近缘(亲近其身之缘)。念佛行人愿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随应行人之念想,显现在行人眼前。此由二种缘由所致。一则此乃生佛感应道交之神妙。行人以至诚念佛,发愿见佛为能感,阿弥陀佛以其大誓愿威神功德力为所应。二则内外因缘和合故,即得见阿弥陀佛。诚如《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三者明增上缘(意谓以强胜之势力,助成他法生起成就)。念佛行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即除多劫罪业(《观经》云:至心称念一声阿弥陀佛名号,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等西方圣众,法尔自然地前来迎接行人安稳往生净土,行人无始劫以来的诸多邪行罪业,不能构成往生的障碍,此乃阿弥陀佛加持行人带业往生之威神愿力所致,故名增上缘。

禅观就是一种去意向性途径

所谓禅观,就是以心观心以至于无念的一种修行方法。对于禅观,就是静虑活动,强调的是坐禅看心、了见佛性的过程,以求达到缄口于是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禅观的目的,当然就是修成“禅定之境”了,那种超稳定的心理状态:心不起心,色不起色,心色俱离,达到身心不起,常守真心。

从意向性分析的角度看,禅观的历程可以表示为如图所示六个不同的境界级别,即色尘境界(简称尘界,心理处于无记状态)、欲界(心理处于无明状态)、有色界(心理处于有执状态)、无色界(心理处于执执状态)、明界(心理处于去执状态)、以及达到彻悟的解脱界(所谓出界,明心见性)。其中无记是指意向程度不明显的混沌状态,无明为意向程度较低的情欲状态,有执为意向程度较高的认知状态,执执则是指元意向性状态,去执为去意向性的心理状态,最后见性为觉悟状态。 

 因此,禅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去意向性思维机制达成出意向性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金刚经》中讲述得最为清楚。比如《金刚经》中佛告须菩提:“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及“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里所谓“住”,就是“着相”,就是思维具有意向对象,“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要去一切诸相,达到无任何意向对象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去意向性。

 有时,也把这种去一切诸相的过程,看作是与诸幻尽灭等同的过程,因为佛教一向认为一切着相皆是虚幻不实,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比如《圆觉经》中世尊说:“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去除一切幻觉(诸幻尽灭),回归本来真心(觉心不动),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从五蕴心理能力的意向性角度分析来看,也只有去除一切有意向性的心理活动,才能够达到这种出意向性的心理状态。当然,这是一件很难具体做到的事情。我们的思维活动往往很难罢脱思维对象的轮回,念念相续,无有了期,思考着如何去除意向对象,却有进入了这“去除意向对象”的意向之中。正如《圆觉经》中所说得那样:“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维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善男子,有作思维,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维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也就是说,只要有分别之心,就难以摆脱意向之心,比如对于“本句子是假的”的这样一个命题,如要执著真假分别,便会陷于逻辑“轮回”之悖论而不能自拔。其实,在我们的思维活动中,念想轮回、概念轮回、文字轮回,均因意向之心在起作用。除了陷入无尽无止的逻辑悖论之中,别无可能。又如《楞枷经》所云:“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相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只有斩断思维,去除意向性,达到无住生心,方能显现本心。即所谓《圆觉经》所言的:“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无任何意向性的心理状态不是靠意向性思维所能显现的,因为思维(想蕴)本身就是意向性的,除了在意向对象之间“流转相生”外,别无可能。这一点在《楞枷经》中讲的非常清楚。《楞枷经》佛告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诸识有二种生,谓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种住,谓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种灭,谓流注灭及相灭。大慧,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何等为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大慧,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大慧,现识及分别事识,此二坏不坏,相展转因。大慧,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大慧,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别事识因。大慧,若覆彼真识。种种不实诸虚妄灭,则一切根识灭,是名相灭。大慧,相续灭者,相续所因灭则相续灭。所从灭及所缘灭,则相续灭。大慧,所以者何?是其所依故。依者,谓无始妄想熏;缘者,谓自心见等识境妄想。大慧,譬如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金庄严具,亦复如是。大慧,若泥团微尘异者,非彼所成,而实彼成,是故不异。若不异者,则泥团微尘应无分别。如是,大慧,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若自真相灭者,藏识则灭。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大慧,彼诸外道作如是论,谓摄受境界灭识流注亦灭。若识流注灭者,无始流注应断。大慧,外道说流注生因,非眼识色明集会而生,更有异因。大慧,彼因者,说言若胜妙,若士夫,若自在,若时,若微尘。”

去意向性能力,是一种直觉体验,绝非事物感知、概念辨识、逻辑思维所能企及,只有随其直心,方能觉悟。《维摩诘经》中强调指出:“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简单地说就是要:“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达成无意向性之心,就体悟到《坛经》所说的如如之心:“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总之,从意向性角度看,禅观就是一种去意向性能力,通过那种超越概念分别的直觉体悟,达成无意向性之心理状态,任情自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然后惊魂未定的吃了一期拉面好好吃,是会成为回头客的程度兑现诺言✅,请寇喝椰子水(不好喝一股子糖精味)纠结来纠结去还是买了大世界橄榄汁,我发现我对福建特产都挺包容
  • [心][心][心]因为我本人很喜欢Hiroki这个“4”的纹身,所以自己瞎描了图做了纹身贴,效果也很好。【Decide Now】录屏抽,想关注就关注不想关注就算
  • 今年是陪你过的第四个生日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这么久 写写删删 总想和你说点什么 在我心里你一直是真诚又勇敢的人 十六岁的时候会为了自己的梦想义无反顾地踏上未知
  • 5、我身边的同龄人:每天都在为情所困我:困6、我在热火朝天的地方抗着水泥,你微信发消息居然问我在哪里发财?7、我们都爱过、伤过、痛过、恨过、就是没瘦过。2人一起
  • 新手也是闭眼入为大家总结了秋冬配色的6种画法前两天看到有宝宝们把画法记录在眼影盘上盖打开就能看见 真的太聪明啦哈哈哈-我今天画的是一个蛮消肿的红棕色系哑光打底,
  • 不匡扶中国真正的思想脊梁,不匡扶中国真正的主心骨,所有的瑰丽都属于意识的魔芋如是患,在自我式醉生梦死中,自欺欺己地缥缃醉。你私有我,连同我的坦诚和执着;再与我误
  • ▽ 有哪些惊艳到你的诗词? 1. “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去年南京大雪时,刚好看到这句,心生欢喜。 2.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 微博互动榜新鲜出炉~十月的第一天,祝大家国庆快乐呀希望大家假期也要多与我们互动哦!快来看看互动榜有没有你名字叭上榜的小伙伴快点来找我兑换鸭~ NO.1 【幻童超
  • 写在最后如果孕期不是吃了明确孕期禁用的药,都可以观察看看,不要轻易给宝宝判死刑,现在的产科检查技术也比较发达,可以检测出胎儿大部分的畸形,如果真的有什么问题,再
  • 概言之,《 大毗婆沙论 》 説明,对时间的认知与三世的分别,是建构依附于我们对现象的经验之上,而现象是刹那性,故不是绝对真实的。当提出「自有永有」( 中译与希伯
  • 其实很简单,和以前要把头发都剪掉去掉不同的是,我们现在做只需要把头发编起来,然后把我们手术切口的部位暴露出来就行了,同时将周围头发和组织进行消毒,然后达到无菌的
  • 途径的分水岭,是西安最早进入秋天的地方,一般国庆节前后,山顶就是一片秋色,而且下一场雨红一片叶,别提有多美了。】 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甚至于扬幡过会,
  • 【宜宾昨日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9月21日,记者从宜宾市卫生健康委获悉,9月20日0—24时,宜宾市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1例为新增确诊,2例由既往无症状感
  • 今晚在和老妈聊,娃儿现在太调皮了,这一个人带的是真的费劲,现在三个人带都觉得累,我说我一个人带他是真的累的要死,她说我刚回家玩那会,回村里别人都问她我怎么又老又
  • 那些年没那么多工种,在当时的艺术界也就烧烧陶瓷画画国画,唱唱小曲,雕个玉什么的,各自的风格也不像现在这么的真真假假个成一派,而且派系这么杂。在晋江磁灶镇岭畔创意
  • 当时入行不久的佘诗曼对于角色的把握很是到位,无论是前期的楚楚可怜又略带心机,还是黑化之后的狠绝,都让人印象深刻。 02 对于角色的演绎 周芷若这个角色是
  • 它告诉他俩,太阳比地球大,地球上水比陆地多,月亮没有那么漂亮……火山爆发会淹没城市,海洋里各种各样的动物不一定都是鱼,狗和狼是一家……最重要的是,姐姐告诉弟弟,
  • 所幸这对情侣的船只拥有GPS定位,足以成为旅游史证明,他们不但好几个月没有回到意大利,甚至已经在海上“自主隔离”25天,于是他们终于被允许踏上陆地。 上个
  • [心][心]【618年中大促专享价 19.9元买一送一】法米奴FAMINU CZ 2017新款牛奶丝宽松百搭圆领蝙蝠短袖T恤亲们,下单时请注意:买一件送一件,颜
  • 【大意】美味可口的山珍海味,其实都等于是伤害肠胃的毒药,所以我们一旦遇到这种大快朵颐的机会绝对不可多吃,只要控制住吃个半饱就不会伤害身体;世间所有称心如意、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