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已完成造林绿化100.8万亩】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让通州的兔子能一路跑到延庆去”[羞嗒嗒]

近日,记者乘车沿北京市北六环路向西北方向行进,驶入京礼(北京—崇礼)高速公路。
  绵延在高速路两旁的,是一片片翠绿的树林,将平地与远山连在一起。温热的风吹进车窗,带着植物的清香。
  这些树,是京礼高速绿色通道的建设成果,也是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的一部分。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介绍,通过该工程,在过去5年时间里,北京市将大尺度森林建设和见缝插“绿”相结合,构建起绿色生态网络,提升生物多样性,小动物也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我们要做到,让通州的兔子能一路跑到延庆去!”王小平说。
  
  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
  种树造林,丰富了城市里的生物多样性。
  充分考虑野生动物的生存需求,是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的一大特点。树多了,原本的“生态孤岛”被贯通起来,逐步串成“绿廊”、织成“绿网”,让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从东边的通州,到北边的昌平、延庆,再到西边的石景山、南边的大兴,野生动物都有着充足的活动空间。
  这两年,昌平区流村镇新建村村民焦石经常在京礼高速路旁的树林里看见各种小鸟、刺猬、松鼠和兔子。“还有从后边山上跑下来的野鸡和狍子,一些好多年没见过的动物,都重新见着了。”
  为什么小动物们愿意前来?
  “我们种植的树种,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布局。”北京市昌平区园林绿化局生态建设科科长孙华彬指着京礼高速两侧高矮、色彩不同的树,一一向记者介绍,这边是白皮松、元宝枫,那边是国槐、栾树。“我们还特别种植了很多食源树种,像海棠、山桃、红叶李等,专门为了方便鸟类、昆虫和各种野生动物取食。丰富的树种,一方面保证了四季美观,春夏见绿、秋冬出彩,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动物定居。”
  在温榆河公园示范区东园的望山阁附近,种着一大片混交林。这是特别为方便野生动物活动而设置的缓冲区。此处没有人造景观,尽力减少游客的干扰,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将人类活动区与自然留野区隔离开,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一处静谧的栖息地。
  细心的人走到温榆河公园西园码头附近的保育区,则会发现一些看似随意堆放的枯枝杂草。实际上,这些是人造灌木丛,作用相当于为野生动物们搭建的“安置房”,可供刺猬、野兔等小动物遮风挡雨。
  像这样的人造灌木丛,在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共营建了2200处。此外,还有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295处、小微湿地491处,设置人工鸟巢5027个、昆虫旅馆1338处,配植食源蜜源性植物120万余株。正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王金增所说:“当前,北京的绿化建设不仅在考虑景观和绿化效益,也更加重视提高生物多样性,更加聚焦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过去5年,北京市新增城市绿地3966公顷,相当于6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面积。新建城市森林56处,休闲公园181处,建设口袋公园、小微绿地460余处。平原地区万亩以上的绿色空间达40处,千亩以上绿色空间达290处,实施浅山生态修复46.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44.6%。
  《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显示,北京市拥有陆生野生动物596种,野生鸟类超过500种,超过全国鸟种数量三分之一。如今的北京,已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我们老街坊的绿色空间更大了!”
  种树造林,实实在在改善了北京的自然环境。
  北京的西北方向多山,地处山间平原地带的村镇则容易受到风沙侵袭。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林木覆盖率仅为1.3%。那时,昌平南口属于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京礼高速穿过的昌平区流村镇,正位于该片区域。
  “以前我们这儿年年都刮大风。风一刮,公路上就是厚厚的一层土。”焦石记得,几年前,靠近高速路边都是沙石地,还有许多私搭乱建的小厂房和日夜开工的煤场。“煤渣粉尘落到哪,哪就是黑乎乎一片。家里洗的衣服,都不拿到院子里晾。公路下,也到处是随地扔着的垃圾袋,环境十分脏乱。”
  同样曾饱受环境问题困扰的,还有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沙子营村。
  因靠近温榆河和清河,过去,这里的不少村民以采砂为生。村中遍布着砂石厂、废品回收站和废机油回收点,洗砂机、碎石机整日轰鸣,空气里都飘浮着石粉。
  而要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就得大面积增“绿”,让森林走进城市。
  2012年至2017年,北京市通过第一轮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从14.85%提到了26.8%,结束了“有城无林”的生态状况。2018年,北京市继续启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截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00.8万亩,并将于年底圆满收官。
  两轮造林,有相同也有不同。
  王小平说:“第一轮百万亩造林时,主要是夯基础、增绿量,营造片林比较多,土壤条件较好,也更容易成活。而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要对照规划空间精准落图、精细化实施,增绿空间常常需要一点点儿‘抠’,哪里腾出了地块,我们就紧跟着做绿化。”
  京礼高速沿线和沙子营村的绿化改造,都是在先腾退、再种树的过程中完成的。
  “腾退的工作比种树还要花功夫。”孙华彬告诉记者,近年来,昌平区逐步清退大批煤场,将地块用于绿化。但因为常年堆放煤炭,煤场的土地并不适合直接种树。“要进行生态修复,首先得平整土地,将煤渣残块全部清理干净,再从别处回填一米多厚的好土,同时增施有机质,让土壤从贫瘠变肥沃。”
  到2019年春天,京礼高速昌平段沿线地区,共拆除腾退地块1136亩、土地流转2466亩,以供种树。紧接着,从该年3月中旬到4月底,在高速公路旁的平原地区两侧各100米范围内,以及山地第一层山脊线可视区范围内,有27万株乔灌木被种下。
  如今,从空中俯瞰,这段全长共计30.2公里的绿色通道,已然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人工造林与山里的天然林浑然相接,野花在草地上绽放,小鸟在枝头间穿梭。行车而过的人或许会以为,这里本就是一大片风景秀丽的郊野公园。
  路上的风景美了,周围村镇的环境也改善了。焦石自豪地告诉记者:“自从种了树,我们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从前流的黑泥水都变成了清澈的山泉水。现在每年春天,还有不少游客专门坐车来这里玩水呢!”
  再看温榆河畔,从2017年开始,沙子营村30余家砂石厂全部关停,村庄逐步拆迁。原地兴建的温榆河公园,总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成为城中的一块“绿肺”。
  “我家原来的位置,已经修成了公园步道。”在沙子营村曾居住了十五六年的孙明华,前几年同邻居们一起,搬进了距村子不远的新房。2020年秋天,约2平方公里温榆河公园示范区率先落成开园后,孙明华最喜欢约上老伙伴儿们,结伴到这里健步走。
  村中原先种植的老槐树被保留下来,与新种的小树交织错落。先前因采砂而造成的坑地,被改造成了碧波荡漾的景观湖,岸边已长起连片的芦苇。村民拆迁时留下的建筑垃圾、砂石瓦砾,也被充分再利用,变成了铺就公园道路的透水砖。
  “有树、有花、有水,瞧这大公园多漂亮!”在得知今年9月,温榆河公园一期规划的其他区域即将开园,年底,二期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后,孙明华更高兴了,“以后,我们老街坊的绿色空间更大了!”
  “绿岗就业让我家的日子更幸福了!”
  种树造林,更是绿色惠民理念的生动实践。
  京礼高速旁的绿色通道建成了,后续需要定期对树木进行养护。这给周边村镇居民带来了“绿岗就业”的机会。
  去年3月,焦石从农民变成了一名树木养护工。“我家承包了几亩地,种些草莓、桃子之类的水果,收入来源主要靠这个。去年,村里推荐了绿岗就业的工作,我感觉薪资福利都不错,就去应聘了。”
  一个月4000元左右的工资,再加上较为灵活的工作时间,让焦石对这份新工作很满意。“最重要的是,我平常负责养护的树木范围,就是家附近这一块儿,大概有七八十亩。每天早晨出门就上班,特别方便。中午还能回家吃饭,自家地里有事儿的时候,也能随时请假回去照看。”
  夏天气温高、雨水多,此前一个多月,焦石的主要职责是打野草,防止杂草抢营养。其他时节,养护树木的工作还包括日常巡护、灌溉、防虫、枝干修整、补植补造等。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技术员来定期做培训指导。焦石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能守在家门口干活,收入也增加了,还学到不少树木养护的技术知识,绿岗就业让我家的日子更幸福了!”
  和焦石一样得益于绿岗就业的本地农民还有很多。数据显示,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通过绿岗就业带动居民增收,在造林绿化建设、平原生态林养护等重点林业建设管护项目共吸纳就业7.59万人,其中本地农民达6.57万人。
  对更多普通市民来说,种树带来的绿色福祉,主要体现在“推开窗就能看见绿色,走出门就有运动场地”的日常生活里,人与自然更亲近了。
  温榆河公园就经常举办各类活动,将文化、休闲、体育活动融入自然。今夏,公园推出桨板瑜伽、陆地冲浪等潮流运动项目,吸引了众多热衷户外活动的年轻人参与。“露营、教育、运动、潮玩、音乐5大主题,将公园打造成了北京市最大的户外文化旅游先锋地。”温榆河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栾鸣说,开园至今,温榆河公园示范区已连续两年荣登北京市网红打卡地自然景区类榜单,还成为“朝阳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实践基地”,成功举办了“麦田音乐节”“温榆欢乐冰雪季”“斯巴达勇士赛”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150余场。
  “首都园林绿化让森林、绿地、湿地等绿色空间与居民生产、生活空间进一步融合。”王小平介绍,结合百万亩造林建设的公园,充分考虑了市民休憩、健身、教育需求,推动健身步道、森林步道等建设,配套做好大众健身、科普展示等服务设施,提升了百姓的绿色获得感。去年,有超过4亿人次的北京市民来到公园绿地,享受绿色生活环境。
  当微风拂过林海,人们已经看到,美丽北京交上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生态答卷”。以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取得的成果为新起点,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前景令人期待。(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https://t.cn/A6SiW7Z3

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已完成造林绿化100.8万亩,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让通州的兔子能一路跑到延庆去”

近日,记者乘车沿北京市北六环路向西北方向行进,驶入京礼(北京—崇礼)高速公路。
  绵延在高速路两旁的,是一片片翠绿的树林,将平地与远山连在一起。温热的风吹进车窗,带着植物的清香。
  这些树,是京礼高速绿色通道的建设成果,也是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的一部分。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介绍,通过该工程,在过去5年时间里,北京市将大尺度森林建设和见缝插“绿”相结合,构建起绿色生态网络,提升生物多样性,小动物也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我们要做到,让通州的兔子能一路跑到延庆去!”王小平说。
  
  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
  种树造林,丰富了城市里的生物多样性。
  充分考虑野生动物的生存需求,是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的一大特点。树多了,原本的“生态孤岛”被贯通起来,逐步串成“绿廊”、织成“绿网”,让小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从东边的通州,到北边的昌平、延庆,再到西边的石景山、南边的大兴,野生动物都有着充足的活动空间。
  这两年,昌平区流村镇新建村村民焦石经常在京礼高速路旁的树林里看见各种小鸟、刺猬、松鼠和兔子。“还有从后边山上跑下来的野鸡和狍子,一些好多年没见过的动物,都重新见着了。”
  为什么小动物们愿意前来?
  “我们种植的树种,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布局。”北京市昌平区园林绿化局生态建设科科长孙华彬指着京礼高速两侧高矮、色彩不同的树,一一向记者介绍,这边是白皮松、元宝枫,那边是国槐、栾树。“我们还特别种植了很多食源树种,像海棠、山桃、红叶李等,专门为了方便鸟类、昆虫和各种野生动物取食。丰富的树种,一方面保证了四季美观,春夏见绿、秋冬出彩,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动物定居。”
  在温榆河公园示范区东园的望山阁附近,种着一大片混交林。这是特别为方便野生动物活动而设置的缓冲区。此处没有人造景观,尽力减少游客的干扰,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将人类活动区与自然留野区隔离开,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一处静谧的栖息地。
  细心的人走到温榆河公园西园码头附近的保育区,则会发现一些看似随意堆放的枯枝杂草。实际上,这些是人造灌木丛,作用相当于为野生动物们搭建的“安置房”,可供刺猬、野兔等小动物遮风挡雨。
  像这样的人造灌木丛,在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共营建了2200处。此外,还有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295处、小微湿地491处,设置人工鸟巢5027个、昆虫旅馆1338处,配植食源蜜源性植物120万余株。正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王金增所说:“当前,北京的绿化建设不仅在考虑景观和绿化效益,也更加重视提高生物多样性,更加聚焦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过去5年,北京市新增城市绿地3966公顷,相当于6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面积。新建城市森林56处,休闲公园181处,建设口袋公园、小微绿地460余处。平原地区万亩以上的绿色空间达40处,千亩以上绿色空间达290处,实施浅山生态修复46.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44.6%。
  《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显示,北京市拥有陆生野生动物596种,野生鸟类超过500种,超过全国鸟种数量三分之一。如今的北京,已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我们老街坊的绿色空间更大了!”
  种树造林,实实在在改善了北京的自然环境。
  北京的西北方向多山,地处山间平原地带的村镇则容易受到风沙侵袭。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林木覆盖率仅为1.3%。那时,昌平南口属于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京礼高速穿过的昌平区流村镇,正位于该片区域。
  “以前我们这儿年年都刮大风。风一刮,公路上就是厚厚的一层土。”焦石记得,几年前,靠近高速路边都是沙石地,还有许多私搭乱建的小厂房和日夜开工的煤场。“煤渣粉尘落到哪,哪就是黑乎乎一片。家里洗的衣服,都不拿到院子里晾。公路下,也到处是随地扔着的垃圾袋,环境十分脏乱。”
  同样曾饱受环境问题困扰的,还有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沙子营村。
  因靠近温榆河和清河,过去,这里的不少村民以采砂为生。村中遍布着砂石厂、废品回收站和废机油回收点,洗砂机、碎石机整日轰鸣,空气里都飘浮着石粉。
  而要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就得大面积增“绿”,让森林走进城市。
  2012年至2017年,北京市通过第一轮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从14.85%提到了26.8%,结束了“有城无林”的生态状况。2018年,北京市继续启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截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00.8万亩,并将于年底圆满收官。
  两轮造林,有相同也有不同。
  王小平说:“第一轮百万亩造林时,主要是夯基础、增绿量,营造片林比较多,土壤条件较好,也更容易成活。而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要对照规划空间精准落图、精细化实施,增绿空间常常需要一点点儿‘抠’,哪里腾出了地块,我们就紧跟着做绿化。”
  京礼高速沿线和沙子营村的绿化改造,都是在先腾退、再种树的过程中完成的。
  “腾退的工作比种树还要花功夫。”孙华彬告诉记者,近年来,昌平区逐步清退大批煤场,将地块用于绿化。但因为常年堆放煤炭,煤场的土地并不适合直接种树。“要进行生态修复,首先得平整土地,将煤渣残块全部清理干净,再从别处回填一米多厚的好土,同时增施有机质,让土壤从贫瘠变肥沃。”
  到2019年春天,京礼高速昌平段沿线地区,共拆除腾退地块1136亩、土地流转2466亩,以供种树。紧接着,从该年3月中旬到4月底,在高速公路旁的平原地区两侧各100米范围内,以及山地第一层山脊线可视区范围内,有27万株乔灌木被种下。
  如今,从空中俯瞰,这段全长共计30.2公里的绿色通道,已然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人工造林与山里的天然林浑然相接,野花在草地上绽放,小鸟在枝头间穿梭。行车而过的人或许会以为,这里本就是一大片风景秀丽的郊野公园。
  路上的风景美了,周围村镇的环境也改善了。焦石自豪地告诉记者:“自从种了树,我们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从前流的黑泥水都变成了清澈的山泉水。现在每年春天,还有不少游客专门坐车来这里玩水呢!”
  再看温榆河畔,从2017年开始,沙子营村30余家砂石厂全部关停,村庄逐步拆迁。原地兴建的温榆河公园,总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成为城中的一块“绿肺”。
  “我家原来的位置,已经修成了公园步道。”在沙子营村曾居住了十五六年的孙明华,前几年同邻居们一起,搬进了距村子不远的新房。2020年秋天,约2平方公里温榆河公园示范区率先落成开园后,孙明华最喜欢约上老伙伴儿们,结伴到这里健步走。
  村中原先种植的老槐树被保留下来,与新种的小树交织错落。先前因采砂而造成的坑地,被改造成了碧波荡漾的景观湖,岸边已长起连片的芦苇。村民拆迁时留下的建筑垃圾、砂石瓦砾,也被充分再利用,变成了铺就公园道路的透水砖。
  “有树、有花、有水,瞧这大公园多漂亮!”在得知今年9月,温榆河公园一期规划的其他区域即将开园,年底,二期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后,孙明华更高兴了,“以后,我们老街坊的绿色空间更大了!”
  “绿岗就业让我家的日子更幸福了!”
  种树造林,更是绿色惠民理念的生动实践。
  京礼高速旁的绿色通道建成了,后续需要定期对树木进行养护。这给周边村镇居民带来了“绿岗就业”的机会。
  去年3月,焦石从农民变成了一名树木养护工。“我家承包了几亩地,种些草莓、桃子之类的水果,收入来源主要靠这个。去年,村里推荐了绿岗就业的工作,我感觉薪资福利都不错,就去应聘了。”
  一个月4000元左右的工资,再加上较为灵活的工作时间,让焦石对这份新工作很满意。“最重要的是,我平常负责养护的树木范围,就是家附近这一块儿,大概有七八十亩。每天早晨出门就上班,特别方便。中午还能回家吃饭,自家地里有事儿的时候,也能随时请假回去照看。”
  夏天气温高、雨水多,此前一个多月,焦石的主要职责是打野草,防止杂草抢营养。其他时节,养护树木的工作还包括日常巡护、灌溉、防虫、枝干修整、补植补造等。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技术员来定期做培训指导。焦石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能守在家门口干活,收入也增加了,还学到不少树木养护的技术知识,绿岗就业让我家的日子更幸福了!”
  和焦石一样得益于绿岗就业的本地农民还有很多。数据显示,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通过绿岗就业带动居民增收,在造林绿化建设、平原生态林养护等重点林业建设管护项目共吸纳就业7.59万人,其中本地农民达6.57万人。
  对更多普通市民来说,种树带来的绿色福祉,主要体现在“推开窗就能看见绿色,走出门就有运动场地”的日常生活里,人与自然更亲近了。
  温榆河公园就经常举办各类活动,将文化、休闲、体育活动融入自然。今夏,公园推出桨板瑜伽、陆地冲浪等潮流运动项目,吸引了众多热衷户外活动的年轻人参与。“露营、教育、运动、潮玩、音乐5大主题,将公园打造成了北京市最大的户外文化旅游先锋地。”温榆河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经理栾鸣说,开园至今,温榆河公园示范区已连续两年荣登北京市网红打卡地自然景区类榜单,还成为“朝阳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实践基地”,成功举办了“麦田音乐节”“温榆欢乐冰雪季”“斯巴达勇士赛”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150余场。
  “首都园林绿化让森林、绿地、湿地等绿色空间与居民生产、生活空间进一步融合。”王小平介绍,结合百万亩造林建设的公园,充分考虑了市民休憩、健身、教育需求,推动健身步道、森林步道等建设,配套做好大众健身、科普展示等服务设施,提升了百姓的绿色获得感。去年,有超过4亿人次的北京市民来到公园绿地,享受绿色生活环境。
  当微风拂过林海,人们已经看到,美丽北京交上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生态答卷”。以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取得的成果为新起点,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前景令人期待。(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https://t.cn/A6SiW7Z3

#南林风景园林考研# #南林风景园林考研[超话]# #风景园林考研# #北林风景园林考研[超话]# #风景园林[超话]# #南京林业大学#
【优秀案例赏析66】荒野花园和草甸剧场 /许拍以东的一岁与枯荣

荒野花园
千百年来,中国古人通过对自然细致的观察与感受,形成了一年有四季、八节和二十四节气的认知,建立了完备的季节时间体系。它指导着人们的农牧业劳作、生产与生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就是四时有序、感时应物之意,体现遵循自然之道来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园林花木,世人却多喜好花繁叶茂的盛景,于是世间的花园里大多都有精致的搭配,繁盛的花木;通过对品种的选择和用心的养护修剪,追求“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理想状态。传统的花园大都是附属于建筑,也会方便人工的维护;花园光鲜的外表下多是对各种观赏园艺花木的推崇应用,而对被视为杂草杂木的原生乡土植物的斩草除根。让花园光鲜亮丽,以人类意志征服大自然为主导的理念,通常也是以人类审美为主导,以极度依赖工具和农药而存在的现实。

取“让植物可以自然或随意生长”之意,名为荒野花园。本着对景观生命周期完整的认识和探索,我们预想在时间的维度中真实纪录花园里的一岁与枯荣。在其中感受生命的萌发,也感受生命的凋零;赞其蓊郁繁盛之风貌,也叹其枯萎零落之风骨。让人们建立在对景观生命周期完整的认识上,去赏其四时之美,去赏自然这幅具有生命力的画卷;卷中的自然繁衍、变化更新。

荒野花园的原址是许拍东边一片荒废的杂草地,地势较低,自然地貌凹凸不平。其中有两条由融化雪水形成的地表径流穿流而过,这也是白沙镇农田灌溉用水来源之一。场地上留存着原生的大树,如老梨树,核桃树等;地被植物如鬼针草、芒草、艾草、月见草、灯心草等。在丽江泛喜马拉雅气候下,植物经过漫长的自我演替,原场地里这些现存植物都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品种多样且已达到相对的自我平衡。另一方面由于场地荒废多年,局部堆砌着附近的生活和建筑垃圾,对于途径的溪流和土地造成了潜在的污染。原址相对于高山花园较低,在许拍的栈道上可以远观,但因其原植被茂盛而杂乱,没有安全的路径可以进入和游览。

表土作为植物吸收养分能维系根系生长的物质,是具备恢复生态功能的重要资源;同时它也是原生种子的宝库。团队对栈道施工区域先行开展了剥离表土,保护性的收集表土等工作。 再通过清除瓦砾、塑料制品等建筑生活垃圾,粉碎粘土,重新混合和填充表土等一系列步骤,在节点处只点缀补栽了少许的植物。让土地在数月绵延的雨季中得以滋养,等待原生土壤里的种子萌发生长;植被渐渐地随着时间自然地修复,恢复生机。

风里也会带来邻近乡间常见的波斯菊、牵牛花的种子,在夏末野花随意地丛丛绽放。野草也在雨季中渐渐恢复了原来的状态,曲折的木栈道在其中穿梭,为到访者提供了既安全也能近距离深入体验荒野花园的路径,形成了一个可沉浸其中的、可散步可思考的空间,自由地与植物和大自然进行对话。 栈道拾级而上,终止于升起的眺望平台,既可远观玉龙雪山,也可近眺荒野花园全貌;同时也与体现人工之力置放的巨石、保留的原生老树一同构成了一处有层次且融合、也有空间张力的景致。

荒野花园也是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为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庇护所。现有的核桃树和梨树的果实、地被植物的花叶蜜都是鸟类昆虫等生物天然的食物。鸟儿来这里筑巢,求偶,繁衍;植物摇曳,四季都是鸟语缤纷。被抬高 60 厘米设置的木栈道,竭力在最小程度上影响原场所,以确保动物和昆虫可以不受干扰地移动。堆放的石头不仅作为是美学元素,也为小动物提供了庇护所。

草甸剧场 融于自然的大地艺术舞台
在荒野花园北端,是一块地势较低也较为空旷平整的场地。它离玉龙雪山最近,但因其与许拍草坪区域有6米的落差,边界有核桃树梨树等原生大树,大树下方有杂乱的灌木,所以形成了许拍草坪外自然的屏障,让人难以进入其中。初到此地,我们便萌生了一个构想,此处应该有一个与大地相融合的自然舞台,在这里能感受风吹雨落、日月星光、虫鸣鸟叫;孩童们能肆意奔跑与嬉戏、来访者也能静静地观赏雪山;能承载雪山下最美的歌舞、也能祭奠纳西族最神圣的庆典。无需明亮的灯光和布景,自然便是最好的舞台。

荒野花园和草甸剧场是我们在景观设计实践里的一次探索。设计手法上用朴素清淡的几笔,勾勒出与大地环境融合的、诗意的场景;创造有生命力的原始与艺术的空间,在自然的野生无序与人工的几何秩序之间建立对比与融合;同时也让到访者能安全地深入和沉浸其中,体会平实中寓意深远的意境。 在过度人工化的现代世界里,自然演替的荒野景观给人们带来了一抹绿色的希望。它让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定胜天、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主导观念,转变为天人合一、在大自然面前顺势而为的东方哲念,留给自然多一些自由生长的可能。在四季变迁的时间轴里见证自然修复的过程,用土地自我迸发出的原始力量来触动人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常常甚至不认识那时那刻的自己,和那样度过的每一天……我朋友问我最近有什么精神食粮推荐,很久没感受过热血沸腾的他都快没有灵魂了。想我这种前浪早就应当变成沙滩
  • 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痛。踏遍千山万水的寻找,此生轮回里,你依旧是我如一的守候,而我却不是你最终的依靠。百转轮回,轮回百转,谁会记得那些花开时节,匆匆凋谢的花蕾
  • 我,五月11号要开学了!!
  • 现在遇着红白喜事,在自己家里做很少,都到饭庄去酒店去做,特别杀小生物,鸭、鱼生命无量的。因为这个时间这个老修行他是开了悟的,得了神通了,天眼通,他就看见这种情况
  • ”(dbq之前发在微博里 我搬进来 因为我月末才想起来小zcr发帖这个事儿[跪了])#龙族[超话]# 最近在重温龙族从龙1到龙4从龙族大画集到龙与少年游从201
  • 6.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我呢,我在认定我要成为善良的人之后,缺总被现实打击到频频怀疑,这世界值得我做个善良的人吗。其实也有很多人 很多前辈亦或明星们 《后浪》们,宣传过告诉过我要善良要
  • #肖战[超话]##肖战# xz#肖战视频专访# “仅代表我自己,我不认同管理这个词,喜欢我的人跟我之间不是上司和下属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慢慢的你会发现:
  • [汗][看跌]【温州大剧院,城市艺术殿堂】温州大剧院,这座由世界著名剧院设计师加拿大的卡洛斯·奥特设计的剧院,似鲤鱼、又似风琴、宛若贝壳的大剧院,裹藏在金灿灿的
  • 图2他撤回的那个消息说的是“对你又没有什么影响”我朋友在旁观者的角度给我分析了一通,我现在也不知道我做的对不对球球团家军们告诉我555555[泪][泪][泪]哦
  • 为啥少女漫会有中岛老师的照片[doge] ★花とゆめ増刊・ザ花とゆめ、今号のテーマは「神」! ★2大神まんが降臨! 3年ぶりの新作番外編!表紙&巻頭カラー 鈴木
  • 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默完这首行路难明天就要去上学了高考倒计时 72天要偷偷拔尖然后惊艳所有人接下来的应该就是完全封闭的两个月既然背上行囊 那
  • 晚上妈妈一回来就给我带来一堆的玩具~据说这都是我的新年礼物呢~对于小鸭子的新鲜感只维持叻一小会儿~我还是比较喜欢这堆切水果蔬菜的玩意儿~虽然我还认不全他们是什么
  • 【《笑傲》番外篇:东方不败整容收获爱情】《笑傲江湖》将拍番外微电影,令狐冲、东方不败和任盈盈三人都穿越至现代,承接原剧中东方不败被毁容的情景,围绕形貌的美与毁,
  • 贺父、贺母在诉讼过程中辩称,其仅是从贺某的银行卡中支取了两人应得的那一份,但其行为恰与协商分割原则相违背,先行取款,客观上会给其他继承人在查找遗产时造成一定难度
  • 我对你没了信任,生活不是电视剧大起大落,你能陪伴我度过,咱两只不过只能在这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互相耗尽。而你最开始把我当做一个没那么重要的女朋友却如今准备要与我能
  • 梳头可以去掉头发及头皮上的浮皮和脏物,并给头发以适度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使头发柔软而有光泽。3.皮鞋的透气性是很关键的皮鞋中以合成革的透气性最差(穿时容易出脚
  • 以及佛家所说的业障,多病痛可以让他长寿;而辛苦的工作也可以让其长寿。可以明显的看出你的感情线出现了中断的现象,这种是不好的相理,意为你会有一段刻苦铭心的爱情,但
  • 具体到各区域,城东、浐灞、长安区、高新、西咸、城西成交均价环比下降,下降最多的是城东,环比下降24.93%,同比下降6.18%。具体到各区域,城东、浐灞、长安区
  • #转发扩散# 即有机会获赠基础丙烯单支+旗舰店优惠券,共3份☞观看直播方式:丽唯特一直播(ID:139946852)或微博平台直接观看PS:5月14日19点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