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楞严经
简介
《楞严经》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一部经。直指人的什么心呢?直指人的真心。人的真心是什么样子呢?人的真心你看不见的。说:“我有一个心,我看得见的。”你看得见你那个心,是什么样子啊?说:“在我身体里头,像一个倒挂莲花那个样子,我知道我有这个心。”那个不是你的真心,那个只是你一个肉团心。这个肉团心,并不会有什么作用,不过维持你这个生命生存而已,它并不是能支配你,能令你真正知道一切的心。为什么?如果这个心是你的真心,你人死了,这个心也不会没有啊!你这个人还在这个地方,这个心还在你的身里头,为什么它就不能支配你了?这是很明显的,这个肉团心不是你的真心。

真心,也就是你本有的佛性,所以要显出你的根性来。本有的佛性在什么地方?就在你自己那里;不在身外边,也不在身里边,也不在中间。你等到经的正文上,就明白这种道理了,那里说得很详细。所以“十番显见”,显出见性;这个“见性”,才是你的真心。这一部经的经文,正是在讲这个“见性”;所以这部经的因缘,也就是要指明我们每一个人的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我们的心是不去不来、不动不变的,它没有变化,所以这才是一个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是说那个本体是没有染污的。所以这是指示出来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本有的真心,而显出这个根性。

“首楞严”是果法,是大果啊。“首楞严”这三个字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叫“一切事究竟坚固”,这个也是大定的名称。到经文里面有很长的一段经文专门讲这桩事的,一般的定啊,有出有入,入了定的时候有这个定的境界,出了定境界就失掉了,有入有出的定啊。楞严大定呢,是没有出入的定,换句话说,就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经里面常常讲的:“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种定才叫楞严大定,这个叫真正的定、管用的定。

我们现在是凡夫,我们也在读《楞严经》,也在讨论《楞严经》,那这个密因我们晓得了吗?我们只晓得名称而已,实际上呢,不懂啊。实际上如果诸位一懂啊,现在立刻就超凡入圣了。你几时懂得这个密因了,你的修行,不管你修什么行,穿衣吃饭都是修证了义,那个很奇怪了。

功夫成就了的人,你看看永嘉大师,我们过去曾经讨论过永嘉的禅宗集。别人问道的话:“禅师啊!您老人家用什么功夫啊?平常怎么样修行?怎么用功啊?”他告诉我们:“饥来吃饭,困来眠”。人家肚子饿了吃饭,是修证了义。疲倦了睡一觉,是修证了义。他那个就是了生死,证涅槃的。我们越睡越迷惑,越睡越颠倒,那没有用处的。人家懂了义,懂密因,我们不懂密因啊。

密因是什么呢?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舍识用根”,密因就是指根中之性啊。这个性是佛性,是自己的佛性啊,不生不灭啊,常住真心!一切大乘法都是以它做因地心,所以才能成就。我们念佛人要以这个为因地心,你的一句“阿弥陀佛”,这叫理念啊。

礼敬诸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礼记里头那一句话:毋不敬。诸佛是谁呢?情与无情通通是诸佛,意思就是教给我们,我们眼睛里面所看的、六根所接触的境界全是佛菩萨。我们对佛怎么样恭敬,对这个境界就要怎么样恭敬,我们能做到吗?做不到啊。

诸佛菩萨千经万论教什么呢?就是教我们“敬”,没有别的,你只要懂得了诚与敬啊,给诸位说,那个大藏经那么多,都叫废话啊,里头所讲的意思道理你全都悟了,不要佛讲了。

所以《楞严经》里面讲那个修行,一个字:歇即菩提!菩提就是成佛,歇是什么呢?就是把刚才讲的,我是讲百法,大家好懂啊,八识、五十一个心所、二十四个不相应,歇了!歇就是放下。一歇呢,你立刻就成佛了,不必三大阿僧祇劫啊,也不必三年五载啊,一念之间就成佛啊。

这一部经确确实实有这个功效,有这个力量,就看我们自己肯不肯接受,愿不愿意接受,肯不肯照这个方法做。肯照这个方法做,给诸位说,这一念转过来,生死就没有了。了生死了,三界也没有了;不但三界没有了,十法界没有了。你的法界是一真法界,那就是《华严经》善财童子所入的法界,那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啊。我再给同修们说的是:不难做到啊!何必受生死累赘之苦啊,为什么不干啊!

离开境界,不叫修行。都市里头啊,太繁华了,噪音太多了,吵得我们不能够安宁,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去修行去。给诸位说那个是小乘的修法、初级的修法、不了义的修法;了义的修法呢,没有环境,环境的清净和吵闹是一如的,他都如如不动,这是了义,是高级的修行方法。

首楞严大定不是盘腿面壁啊,而是什么样子呢?跟我们日常凡夫的生活没有两样,完全一样啊!我们日常的这个三业、四威仪、八识之下,人家是“四智”,我们哪能看得出?大定啊!所以说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楞严定没有出也没有入,无时不在定啊。

释迦牟尼佛当年所示现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佛住在楞严大定之中。说法是定,旅游也是定;无时不是定,无处不是定;喜怒笑骂通通都是大定。举心动念,一切的作为都是从定中起来,所起的相。起的相做什么用处呢?利益一切众生啊。

圆教来得快啊,不走冤枉路;藏、通、别走的迂回路走得大,慢慢地来,当然也有成就。圆顿是从根本上修;藏、通、别是从枝叶上修。修持戒,枝叶上修啊,那个戒律我们不要说太多了,说到八万细行那是太多了,我们就讲现在一般传戒里面所讲的比丘戒两百五十条,菩萨戒… 不能得定,增长分别心、增长执着心,搞一辈子都得不到定。给诸位说,一切都不分别,心才能定得下来。分别世间法,心不能得定;分别佛法,还是不能得定啊。你分别心是一样的,换个对象而已嘛。所以说是,执着恶法是病,执着善法还是病啊。

大乘圆顿教法极其简单、极其容易,诸位要能这几句话里头会了,那《楞严经》就不要讲了。为什么呢?一部《楞严经》讲的还不是讲这个事情?一大堆废话啊,说到最后还不是一句“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啊。无得就无失啊,所以成佛也就是入了这个境界而已啊。入了这个境界,在这个世间,以这个境界合一切的境界,这个就叫做“事事无碍”。自己所证得的是一真法界,事啊,众生所住的十法界,十法界跟一真法界合起来,没有障碍。佛不碍众生,众生不碍佛;佛的心行不碍于众生,众生的心行不碍于佛陀,事事无碍啊。一有障碍,不能同住了。小乘法就有这个障碍,出家人和在家人不能同住。为什么呢?着相啊!他在枝叶上修的;大乘佛法在根本上修的,没有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功夫真的要到家了,给诸位说,人跟野兽在一块住也没有障碍。我们过去高僧有很多住在山上,跟老虎住在一起的,彼此没有障碍,而且老虎还很乖,还很听话。一般人看到奇怪啊,我看到不奇怪。老虎也有心,人也有心,心同此理啊,理得心就开了,没有不能融洽的。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不管信与不信,世事因果无处不显,下面的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位因祖辈积德行善,后辈考场中举的故事:

咸丰年间,清朝翰林院有冯张二位学台。有一年秋天,奉旨前往湖南省,担任主考官。冯年长有道德,是老翰林,奉主为正主考,常常训导属员,要多训善因,莫种恶因,经常讲述因果报应的道理。并且常常举出事实例子来证明。

张为副主考,年纪轻,并且是一位新翰林,对因果报应的事情,认为不完全可信,常常暗中笑话冯翰林的迂腐迷信。

到了考期,张为了证明因果不确,完全是人为的,决非鬼神主持吉凶,因此在一天正值冯翰林选卷之际,张翰林在暗中用了手脚。且看他如何动作?

张在暗处,不让冯翰林知晓。躱在后窗边,隔窗观看。正当冯翰林阅至一名叫孙德荫之卷时,反复批阅,认为文笔实在不佳,就把该卷丢到废卷中。忽听空中有“当”的一声响,冯听无人,认为是神来求启示。乃将孙卷取回再细阅一遍。感到文采实在不佳,又把他丢到废卷中,则又听到空中“当”的一声响!心中很是奇怪,又把该卷拿起重看。文章实在不足取,但空中如是三次响声,默思此人文虽不佳,必有积德之事,就选中为最末一名举人。

考毕,榜已揭晓,正好冯主考又同属员谈因果之事的时候,说“因果着实可畏。”兼言及弃卷之事,空中连响三次,终于选取,即再没有声响的神奇故事。

张主考就回答说:“冯大人,请你原谅,大人所弃之卷是孙德荫之卷否?”

冯翰林答:“你何以知之?”

张翰林说:“乃是小人因见兄台屡言有鬼神之灵妙,故特以破除此中虚妄,三响实是小弟所为。因兄台正在凝神阅卷之际,不知其原委也。孙德荫文章欠佳,兄台弃之,弟暗中观察,即在空中暗敲一响,又见兄台取回,小弟连敲三下,兄台果然认为是神灵指示而取之。由此看来,所谓因果报应,鬼神在暗中执行,实是人之所为。哪里有什么鬼神?”

冯正主考即问:“三响果是你所为否?”张翰林答:“果是小弟所为。”

冯翰林说:“若然如此,更能证明因果报应不差分毫!”张翰林问:“何以知之?”

冯翰林说:“想老弟身为翰林,又是奉旨命官,而能为这举人连敲三次,其中必有原因!”

张翰林说:“他是湖南人,我是安徽人,彼此不相识,有何原因?”

冯翰林说:“正因不认识,方显鬼神主持因果报应之妙!老弟不信,明日传这孙德荫。著便衣在清雅房相见,一问便知。”

第二天,冯翰林命人传孙德荫来,众属员都在座。孙德荫正庆幸自己得中举人,但自愧文才不佳,忽见使者奉主考之命,令便衣进见。心中非常害怕,怕的是复考失选,即随使者来到清雅房,见了主考座师叩头拜毕,站立一旁。主考很和蔼。让孙德荫坐下。

冯翰林问:“孙德荫,你是哪一县人?”

孙答:“小生原本是安徽省人,由家父移居来到此地。小生是在此地出生的。”

冯翰林又问:“安徽尚有亲人否?”

孙答:“原藉祖父母早已故世,故无亲人。”

冯又问:“尚有亲友通讯否?”孙答:“有。”

冯问:“常与何人通讯呢?”孙答:“系一位世交。说起来好似一段故事。”

冯主考说:“大家来听你谈谈,没有关系。”

孙说:“缘是家父在少年时,去亲戚家探望,返来时,天将黑,忽然大雨倾盆,淋得浑身是水。急忙避入一座古庙中,方走至大殿,见殿内先有一位十七八岁的女子坐在拜垫上,我父一见即避至殿外廊下。雨越下越大。天已黑,正在此际,又来了一人,也淋得浑身是水,一径走入大殿。到了殿中,不理有子女在旁,即将身上衣服脱个精光,拧水。只见那女子面转向墙边。那男子又走向那女子调笑,欲行非礼。我父一见,即走入大殿,向那男子劝说。那男子说:‘那女子又不是你的亲戚,关你什么事?’那男子同我父亲吵起嘴来,继而动起手来相博。因我父亲年青力壮,就将那坏男子制服。那男子理亏力输,只好穿上衣服,避到殿外廊下。天将明,雨亦止,坏男子去了。此时殿中女子开口说话:‘多谢你这位先生救我。我是因为在家中同母亲吵了两句嘴,一怒之下才走出的。想去外祖父家。哪知行至此地,天下大雨,幸遇上你这位君子好人,否则我不能生矣!我家离此不远,请你分神送我返家吧。’我父即将女子送返她家。与她家父母相见,由此大家往来。后来我父做生意,移居此地。我就在此地出生。”

冯主考说:“好,原来如此。我将实话告诉你,你的文章本不能中,因弃你卷时,忽听空中有‘当’的一声,连响三次。因此你家必积阴功。如不取中,是违天偿善之德。望你以后多种善因,为国尽忠。为百姓造福。”

正在这时,只见张副主考离座起立,向正主考作揖说:“兄台年高见识广,由此证明,因果之事,小弟也胆战心惊。此事原先是小弟想破除兄台迷信所为,哪知在默默之中,已受因果支配。代我母报德矣。孙德荫所说之女子之父母,就是小弟之外祖父母,那女子就是小弟之母亲也。”

在座者,骤听之下,无不悚然,益敬冯主考之高德慧见。

#七色E感想# 人间即是炼狱。
有的人经受不住磨难,懈怠了思想,被人性的恶所支配,最终堕入地狱。
有的人认识到了人性的缺点,但是却没能采取足够多的行动,最后停留在炼狱之中。
只有少数的人,既认识到了人性的弱点,又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并克服了它。
他在克服的那一刻起,思想就已经到达天堂。

——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视觉中国请不要盗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浙江神秘人匿名捐款15年!"兰小草"找到了,最后的嘱咐让人泪目
  • 新干线神钢不合格 日本制造业是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坛?
  • 邻国 | 中国云南现野生“蘑菇王”高近1米,竟然还能吃!
  • 90后毕业写小说月赚30万到50万:写网络小说比上班挣钱
  • 关注|学生合伙开快餐店 月入5万
  • 【TOP】太阳考虑解雇主帅 火箭战鹈鹕哈登被侵犯遭漏判
  • 关晓彤英文演讲获赞,网友称不愧是学霸难怪鹿晗会喜欢
  • 人设崩塌急求文案公关,崔始源的狗咬人事件,牵扯出了我们这则重于泰山的实习项目招生
  • 新当选的南充市委常委与新闻记者见面
  • 党的十九大将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丨新闻热词
  • 芝麻头条||90后小伙跑1300公里回家,相当于30个马拉松
  • 王俊凯被央视采访素颜入镜 :努力做为人民服务的电影工作者
  • 抱着娃来上学!毕业5年重读本科,这个“大叔”火了
  • 辽足提前两轮降级|球迷:"当你一无所有,我将是你最后一件行李“
  • 9个月夹3000娃娃,老板:求你不要再来了!
  • 最新“国家形象宣传片”发布:《中国进入新时代》
  • 环球旅行“三轮老人”不幸离世
  • 林书豪受伤离场之后,网咖老板竟然......
  • 交警席地坐当枕头
  • 抱娃上中国美院的“大叔”火了 毕业5年重读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