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

法华经讲记144

如来十种德号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

  这个如来的十种德号,因为这十种德号表示佛陀的十种功德,所以我们要简略的解释一下:

  佛陀第一个德号叫作如来,我们要了解佛陀,首先要知道,他是怎么来的,这个是佛教的最基本的因缘观。

佛法的意思,你要知道这个人会有什么结果,你要知道他是怎么来的?那凡夫当然是从生死业力而来。如果你是从罪业而来,那你今生就很痛苦;那你如果是从善业而来,你就很快乐;如果两个都有,那你就苦乐参半;就是凡夫是从业力而来。

  那么佛陀是怎么来的呢?说是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佛陀是从如实之道来的。所以佛陀是从清净法身依止他的大悲愿力来到世间的,所以佛陀可不是业力,佛陀叫作示现,这是第一个,先谈谈佛陀是怎么来的。如来是从如实之道,依止大悲愿力来到世间,其实佛陀他可以不用来的。

  第二个,应供。应供这个德号跟阿罗汉是相似,阿罗汉也是无生、杀贼、应供。一般来说,只要这个人修行断惑证真,转凡成圣,变成一个圣者,他就可以做众生的福田。就是说你对他布施,你对他施舍,这个田可以产生广大的功德,叫作福田。那么当然阿罗汉的福田就比较小了,不能跟佛陀比,因为阿罗汉是人天的福田,佛陀是九法界的福田,因为佛陀那是住持三宝的一个僧宝,代表佛宝,阿罗汉顶多代表僧宝。

  第三个是正遍知。正遍知指的是智慧。正,就是如理智了,见真谛理;遍,是无量智,见的是俗谛理。所以佛陀两个智慧都具足,叫中道的智慧,简别他不是凡夫的着有,也不是二乘的偏空,正遍知是中道的智慧。

  第四个明行足。前面正遍知,简别凡夫二乘;明行足,是简别菩萨。这个明就是智慧具足;行,就是福德具足。所以佛陀是福慧具足,简别不是权教菩萨,可能偏重智慧,智增上菩萨偏智慧,悲增上菩萨偏修福德,所以两个都不具足,但是佛陀是两个都具足。

  第五个善逝。前面的如来,是知道佛陀是怎么来的,那这以下是佛陀死了以后他到哪里去了?凡夫是从业力而来,又随业力而去。当他来的时候,可能是罪业,他走的时候,可能是善业。那么佛陀是怎么去的呢?《大智度论》上说:于诸三昧无量大智慧中去。佛陀往生的时候啊,是到一种真如三昧的大智慧光明中去,也就是佛陀入的大般涅槃。就是说佛陀死了又去哪儿呢?诸三昧无量大智慧中去,就是善逝,佛陀来的时候叫如来,佛陀走的时候叫善逝。

  第六,世间解。佛陀的智慧能够善知一切染净诸法的因果差别相,就是佛陀不共菩萨的地方。其实根本智易开,后得智难明。比方说你问一个人,布施,布施我们只能够说,合理的推论,布施可以成就安乐的果报,我们顶多推论到这样。如果你问佛陀,有一个小女生,那么她在旁边摘了一朵花,供养佛陀,你问佛陀说这是一个什么因缘,佛陀可以讲说她为什么供养佛陀,因为过去生,怎么怎么滴,那么供养佛陀以后,经过无量劫以后,因为这个动作会发生什么样的一个情况,佛陀可以把所有微细的因缘,讲的清清楚楚,这件事情只有佛陀做的到,等觉菩萨都做不到。

  所以等觉菩萨不能制戒,因为戒法牵扯的是一个缘起法,等觉菩萨只能够说,我持戒,能成就功德,破戒是过失,但是他不能够微细的说,你犯这条戒,应该怎么忏悔,你忏悔到什么程度,等觉菩萨他还有一念的生相无明。佛陀可以在无量的世界当中,下了几滴雨,佛陀都很清楚,所以他叫作世间解,他把整个缘起的差别相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然他在因地里面修假观嘛,十法界十如是,所以他果地的时候,通达一切的缘起相状。

  第七个无上士。那么就是佛陀的功德已经超越九法界之上,最尊最贵,再无再上,佛陀就是最圆满了,没有更圆满了。

  第八,调御丈夫。那么这个是约利他了,佛陀用无量的方便力能够善调一切众生,使令众生,未种善根,令种善根;已种善根,使令增长,乃至于使令增长令成熟,近成熟者亦令脱落,就佛陀能够普门示现。

  我们是这样,你说我没有生长在佛世,我也可以学佛啊,我也可以学《法华经》啊,那不一样。因为佛陀说法叫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可以为当机众安排个人化的佛法。

  就是说你听《法华经》你要怎么听对你最适合?我们做为一个法师呢,我们没有普门,我们就一个门,我们就一种说法,你接受多少我们也没办法,我们尽力而为;但是你今天要听佛陀说法那就不是这样了,佛陀讲出一句话,每一个人听到他自己相应的,叫调御丈夫。佛陀的功德那叫作无量无边的门,来摄受无量无边的众生,他可以开各式各样的门。

  第九,天人师。那么佛陀是一切人天,乃至于三乘人圣人的导师,他能够引导大家继续进步。

  第十个佛,指的是觉性。所有的功德,他一开始是怎么来的,就是智慧嘛,你没有觉悟,所有的东西都是人天福报,追根究底,所有的无量功德,无量的普门示现都是因为他一念的觉悟。

  第十一世尊,这是一个总结了,因为具足以上的十种德号,所以为一切众生所尊重、赞叹,就是世尊。

佛陀第一个德号叫做如来。我们了解佛陀,首先要知道他是怎么来的,这个是佛教最基本的因缘观。佛法的意思,你要知道这个人会有什么结果,你要知道他是怎么来的。凡夫当然是从生死业力而来,业力里面有罪业、有善业。如果你是从罪业而来,那你今生就很痛苦;你如果是从善业而来,你就很快乐;如果两个都有,那就苦乐参半。凡夫是从业力而来。那么佛陀是怎么来的呢?说是“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佛陀是从如实之道来的。所以佛陀是从清净法身,依止他的大悲愿力来到世间的。佛陀可不是业力,佛陀叫做示现。叫如来,如实之道而来,是从如实之道、依止大悲愿力而来到世间的。所以佛陀其实可以不用来的。

第二个,应供。应供这个德号跟阿罗汉是相似,阿罗汉也是无生、杀贼、应供。一般来说,只要这个人修行断惑证真,转凡成圣,变成一个圣者,他就可以做众生的福田。就是说,你对他布施,你对他施舍,这个田会产生广大的功德,叫福田。当然,阿罗汉的福田就比较小了,不能跟佛陀比。阿罗汉只是人天的福田,佛陀是九法界的福田。因为佛陀在住持三宝中代表佛宝;阿罗汉顶多代表僧宝。

第三个,是正遍知。正遍知指的是智慧。正就是如理智,见真谛理;遍是如量智,见的是俗谛理。所以佛陀两个智慧都具足,叫中道的智慧。简别他不是凡夫的着有,也不是二乘的偏空。正遍知是中道的智慧。

第四个,明行足。前面的正遍知,简别凡夫二乘;明行足,是简别菩萨。这个明就是智慧具足,行就是福德具足,所以佛陀是福慧具足。简别不是权教菩萨。智增上菩萨偏智慧,悲增上菩萨偏修福德,所以两个都不具足。但是佛陀是两个都具足。

第五个,善逝。前面的如来,是知道佛陀怎么来的,这以下是佛陀死了以后他到哪里去了。凡夫是从业力而来,又随业力而去。当然,来的时候可能是罪业,他走的时候可能是善业。那么佛陀是怎么去的呢?《大智度论》上说,于诸三昧,无量大智慧中去。佛陀往生的时候,是到了一种真如三昧的大智慧的光明中去,也就是佛陀入了大般涅槃。就是,佛陀死了以后去哪儿呢?就是诸三昧无量大智慧中去,就善逝。佛陀来的时候叫如来,佛陀走的时候叫善逝。

第六,世间解。佛陀的智慧,能够善知一切染净诸法的因果差别相,这是佛陀不共菩萨的地方。其实,根本智易开,后得智难明。比方说布施,我们只能够说,合理地推论,布施可以成就安乐的果报。我们顶多推论到这样。如果有一个小女生,她在旁边摘了一朵花供养佛陀。你问佛陀说,那这是一个什么因缘?佛陀可以讲说,她为什么供养佛陀,因为过去生怎么怎么的;供养佛陀以后,经过无量劫以后,因为这个动作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佛陀可以把所有微细的因缘讲得清清楚楚。这件事情只有佛陀做得到,等觉菩萨都做不到。所以等觉菩萨不能制戒,因为戒法牵涉的是缘起法。等觉菩萨只能够说,我持戒可以成就功德,我破戒是过失,但是他不能够微细地说,你犯这条戒应该怎么忏悔、忏悔到什么程度。等觉菩萨他还有一念的生相无明。佛陀对无量的世界当中下了几滴雨都很清楚,所以他叫做世间解。他把整个缘起的差别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然,在因地里面修假观,十法界十如是,所以他果地的时候通达一切的缘起相状。

第七个,无上士。就是佛陀的功德已经超越九法界之上,最尊最贵,再无有上。就是佛陀已经圆满了,没有更圆满。

第八,调御丈夫。这个是约利他了。佛陀有无量的方便力,能够善调一切众生,使令众生未种善根令种善根,已种善根令增长,乃至于已增长令成熟,近成熟者亦令脱落。佛陀能够普门示现。你说,虽然我没有生长在佛世,但是我也可以学佛,我也可以学《法华经》啊!那不一样。因为佛陀说法叫“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可以为当机众安排个人化的佛法。就是说,你听《法华经》,要怎么听对你最适合?我们作为法师,没有普门,就一个门,就一种说法。你接受多少,我们也没办法,我们尽力而为。但是你要当面听佛陀说法,那就不是这样了。佛陀讲出一句话,每一个人听到他自己相应的,叫调御丈夫。佛陀的功德那叫做无量无边的门,来摄受无量无边的众生,他可以开各式各样的门。

第九,天人师。佛陀是一切人天乃至于三乘圣人的导师,他能够引导大家继续进步。

第十个,佛,指的是觉性。所有的功德一开始是怎么来的?就是智慧。你没有觉悟,那所有的东西都是人天福报了。所以,追根究底,所有的无量功德、无量的普门示现,都是因为他一念的觉悟。

第十一,世尊。这是一个总结了。因为具足以上的十种德号,所以为一切众生所尊重赞叹,就是世尊。

金刚经的智言慧语 :【如来性体显现应身之相,教化大千世界。为众生开此宝藏,皆令迴光反照 。】我们看这一段,首先我们要问,诸佛菩萨,包括阿罗汉,他为什麽到我们这个世间来?他怎麽来的?是不是他想来?他有这个能力,想来就来了。如果他还有想,他是凡夫,他不是圣人;不但他不是佛菩萨,连阿罗汉也不是。诸位要晓得,阿罗汉已经没有想。他怎麽来的?现在科技发达,比喻就容易,在从前打这个比喻真的很难。你家裡有电视机,你只要频道一打开,裡面人相就现前,你就听到他在那裡表演,他在那裡说话。你可以去问问他:你是不是想现身?你什麽意思在这现身?你不会问他!那个相、那个音声,充遍每一个空间,对不对,你电视机在这裡打开,它在这裡现相;把这边打开,它在这裡现相。那个电波就好比是法身,法身尽虚空遍法界。相是怎麽现的?众生有感,他就现了,那个感就好像我们打开开关一样,那个电流一样,我们一按那个电流是感,相立刻现出来是应。诸佛菩萨、阿罗汉,示现在这个世间是跟众生感应道交,他没有念头,他没有我想来,没有!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法身尽虚空遍法界,佛菩萨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我们自己的法身也是尽虚空遍法界。随处有感,随处有应;随时有感,随时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这是真相。

  至于现什麽样的相,大家我想都念过《普门品》,《普门品》观世音菩萨可以做一个例子,三十二应,三十二类的应身,应以什麽身说法就现什麽身。应以什麽身,不是佛菩萨,“我应该现一个什麽身”,他要有这个念头,就又变凡夫了,他又有了我相、我见,他没有;完全是众生心。众生心,我是众生,我没有想让他现一个佛,他怎麽现佛了;我没有想要他现菩萨,他怎麽现菩萨了!其实你有想,你那个想很微细,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我们的思想太迟钝、太粗了!微细的念头我们不晓得,自己都不知道,那个感现的相是微细念所感的。所以尽虚空遍法界的法身,那个灵敏度极高。我们众生的心念,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次的生灭,这样微细的念头能感,佛菩萨就能现。自自然然现,确实没有念头,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我们一定要晓得。没有证果之前,没有证果就是没有契入这个境界之前,这个境界诸位要记住,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再给诸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如果用其他的法门,必须要性相圆融才能入得进去,才能证得。我们没有这个功夫,到不了这个境界,念阿弥陀佛,靠佛本愿接引,我们也能去得成。这种去法只有这一个法门,前面跟诸位说过,除淨宗念佛接引法门之外,没有第二个法门;其他所有一切法门,都必须要性相相融。这是说明佛菩萨这些圣贤,在这个世间现应身、化身怎麽来的。

  他现这个身,他起作用了,教化大千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就起这个作用。教化,他要示现动作,他要示现言语,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这我们省略了,不必一桩一桩的说。在本经的开端,为我们示现入舍卫大城乞食,著衣持钵。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当中,“普贤行愿品”有四十卷经文,诸位都晓得,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行愿品裡面的,五十三位法身大士,为我们示现在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给我们做出一个榜样,怎样过日子,怎样工作,怎样处事待人接物,他不但给我们说,还做出样子给我们看。他有没有起心动念?给诸位说,实在没有起心,也没有动过念。他是说而无说、作而无作,作跟无作是一,说跟无说是一,一就入了法界。我们今天,作跟不作是二,两码事情,说跟不说也是二,不是一,所以我们入不了不思议解脱境界,入不进去。几时我们这个二的念头没有了,那就恭喜,你就能入,你就入进去了。实在这个二的妄想断不掉,赶紧念阿弥陀佛,除此一条路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求阿弥陀佛帮忙,临命终时来接引我们。这是说明所有一切诸佛圣贤为我们说法,要记住,人家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所以叫称性而谈。从自性裡头,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绝对没有意思。

  我们今天学佛法,来学佛经,这个字什麽意思?这一句怎麽讲?给诸位说,全讲错了!为什麽?它根本没有意思,你怎麽可以把它乱按意思进去?我跟大家讲真话,讲真话很少人懂,还有不少人认为我骗大家。你读了不少经,研究不少,你很会讲经,大概你怕我会讲,你叫我不要去想,不要去研究,你来骗我。真有人这个想法,我真的遇到过,这冤枉不冤枉!跟他讲真话,他误会了。如果我要骗你、害你,那个经好好去研究、多查资料,那是存心害你。为什麽?你永远堕落在第六意识裡头,你不能见性。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经没有意思,因为没有意思,所以一经通一切经通;要有意思,你还能通得了吗?几时在经裡头一个意思没有了,那叫什麽?智慧开了,根本智开了,般若无知;你得到无知以后,你起作用就无所不知。

  我们学经,我们今天跟古人不一样,古人学一部经,一部经下手。你拜了一个老师,老师传你一部经书,哪一部经?各宗不一样,贤首华严宗的,一定是给你一部《华严经》,叫你去念。天台一定给一部《法华经》,给你去念。没有讲的,就是叫你去念,叫你去背。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天天念,念到熟透了,念到心裡头什麽意思都没有了,那就功夫成熟。念到心裡什麽意思都没有,师父才给你讲个一段、两段,豁然大悟,就开悟了。一开悟,后头不要讲,全都通了。你要有个意思在的话,十方一切诸佛来给你讲这个经,你也开不了悟。你为什麽开不了悟?你有妄想执著在挡住。学佛没有别的,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把它念掉。念经是个方法,就是修定,打坐是修定,念佛是修定,持咒是修定,念经也修定,用这个方法修定,修清淨心,道理在此地。这都是给你讲真话。所以他从一部经上开悟,一切经都贯通,不但佛法贯通,世间一切法也通了,世出世间法都通了。什麽原因?统统是自性流露出来的,你已经见性了,哪有不通达?所有一切的幻相,十法界依正庄严,包括佛说经也是相,也是个妄相,因缘所生法,统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见了性,哪有不通达?道理在此地。只要老实念就好,不要去打妄想,一打妄想就坏了,以为佛有什麽意思,佛什麽意思都没有。只要你真正明白通达了,经典往桌上一摆,你拿去讲,你看看底下,底下是人,跟他讲人话;底下是鬼,跟他讲鬼话。人话、鬼话都是经上讲的。因为它没有意思,它裡面就含无量义,所以九法界众生,展开经本都可以跟他们说法,都契机,他们听了都得受用、都得利益;要是一个意思,就不能有第二个意思,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

  特别是你们发心学讲经的同学们,你们看看古大德的注解,往往一部经有几十种注解。《无量寿经》三十多种注解;《楞严经》跟《金刚经》都有一百多种注解,一百多种注解就一百多种意思,那意思都对。世尊慈悲,怕我们后人走错路,入灭之前传给我们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麽?经。我们要依这个,经没有意思,没有意思才是真正的依靠;有意思靠不住,有意思是凡夫,有意思就是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那种人不可靠、靠不住。要找一个没有意思的,没有妄想的,没有分别执著的,这才靠得住,他才能够教化九法界众生。

  不但是佛法要悟;从前,世间法教学也讲求悟。现代的学校我不知道了,我小时候在学校念书,我们听老师跟老师在那裡聊天谈话,某个学生悟性很高;我们还听到这个说法,老师还著重学生的悟性。教学的方法,如何启发他的悟性,从前教学目的在此地,诱导你开悟;开悟是智慧,不是教你去记一些常识,那个东西记得再多,看得再多,读得再多,没用!儒家在《礼记》“学记”裡面,就讲得很好,“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作老师教学生,你智慧没有开,你念得很多,记得很多,听别人讲得很多,这些东西你拿来教学生,这是错误的,这个不可以的。一定要自己有悟处,自己有见地,没有大开圆解,没有圆悟、彻悟,这是悟到一部分,那一部分是你真见到的,这才是教学真实的目标。

  我们看底下,“为众生开此宝藏”,这句话很要紧。宝藏是什麽?宝藏是众生的自性。佛菩萨教化众生,佛菩萨没有东西给众生,佛菩萨说我有东西可以传授给你,那是妖魔鬼怪,那不是真的佛菩萨。真的佛菩萨,我没东西给你,你所得到是你自性裡面本来具足的。佛菩萨为我们作增上缘,诱导我们开发自性。开此宝藏,“此”是众生,是众生本有的宝藏,本有的佛性,本有的自性。禅宗六祖惠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黄梅,五祖忍和尚跟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开悟了。忍和尚给他什麽东西?什麽也没给,他自己觉悟的。悟了之后,他向忍和尚报告他的心得、 他的悟处,“何期自性,本来清淨”。本来清淨的意思,就是说我现在在凡夫是清淨的,看看畜生,畜生的自性是清淨的;看看饿鬼,饿鬼自性也清淨的;看看阿鼻地狱,阿鼻地狱那些众生自性还是清淨的,没污染,本来清淨。可见得染污不是真的,染污是迷,是不觉。不觉就染了,就叫染污,不觉就叫迷。马鸣菩萨在《起信论》裡跟我们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来无,现在有没有?现在也没有。如果你觉得现在也没有,你开悟了。不行!现在有。现在有,你在迷,你没悟。你一定要知道,迷不是真的,自性裡头本来没有迷,现在也不迷,将来永远都不迷。你要是了解这个事实,在这上建立信心,就有开悟的可能。到什麽时候开悟?迷悟是一,迷悟不二,就跟前面讲的,说与不说是一不是二,迷跟觉悟是一不是二,就开悟了。迷是迷,觉悟是觉悟,两桩事情,你在迷,你没有悟。口裡虽然说觉悟,心裡还是迷惑颠倒,没有悟。诸佛菩萨、善知识帮助我们的,是他有善巧方便,帮助我们自己明心见性,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这一契机就成功了。

  “皆令迴光反照”,所有一切法门,总不外这一个原则,叫你回头,叫你反照。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你看他说出他自己用功的方法。他是怎麽用功的?他是怎麽见性的?他用耳根,“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他用这个方法。这裡讲反照,在观音菩萨就是反闻。总而言之,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时,要知道迴光反照。这一反照就见性;如果随著外面境界相,那就著相了。现在问题来了,怎麽个反法?观音菩萨耳根听外面音声,如何能从音声再听回去?我们眼睛看到外面色相,怎麽能从色相再回过头来?诸位要了解这个字裡面的真实义,不是这个反;所谓反是换一个观念,是这个意思。前面不是有吗?都讲的这个修行纲领,修行的要领在作观,观是观念,把观念转过来。“我不会转”;《金刚经》念了,还不会转?《金刚经》上任何四句、一句经文,你如果能够受持,都能见性。这个话真的是一点都不假。像我们此地念的,“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我们对这个身相,马上就转了,这叫反观。凡夫对这个身看得好重,神圣不可侵犯,坚固的执著,这是凡夫的妄想,错误的观念;反过来,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分别执著统统破掉,这叫反,反照是这个反法。如果你心裡头念念贪图黄金、美钞、珠宝,天天想这些东西,《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个贪心马上消掉了,这就叫反。《金刚经》上任何一句经文都能帮助你迴光反照,反是这个反法,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就是这个反法。他能够将错误的观念,立刻就能够反过来归到正确的观念,这叫反闻。大乘佛法这是用功的原理原则,宗门裡面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什麽叫觉?观念回过来就是觉,觉跟此地讲的反照是一个意思,那个念头要转得快。不转就随著烦恼去了,一转过来,烦恼就没有了,心就清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22年第一条微博#最后一天 因为写信睡的好晚 早上又起的好早感觉整个身体都快熬垮掉了但是还是想熬哈哈所以,和往年一样,新的一年又将是从熬夜开始的这一年变化
  • 愿人人相信因果, 断恶修善!愿人人相信因果, 断恶修善!
  • 体验不一样的冬日微醺-和小姐妹们一起聚聚餐喝喝酒谈谈心今晚我们选择了一家特别的酒吧️享受到了独特的鸡尾酒口味儿这间酒吧装修简约而又高级✨洞穴独派风,是我喜欢的装
  • 这就是他希望看到的你的反应,他希望的是结束糟糕的心情,当你选择认同,当然会在给他带来所希望的时,让你们重新回到同一条线。但当你选择跟他站在同一线上时,他对你的抵
  • 当然,抛开这些稍微需要留意的细节彩蛋,《神笔马亮》里也有剧情上的玩梗,比如《夏洛特烦恼》里马冬梅曾管夏洛要“一屋子的向日葵”在《神笔马亮》里,秋霞就和大鹅马亮在
  • 冯唐在《万物生长》中曾说:“我不多想了,就幸福了。冯唐在《万物生长》中曾说:“我不多想了,就幸福了。
  • 为实现“开春即开工”2022年1月3日,辽阳县利用元旦假期专门召开重点工作专题会议,听取全县各部门、乡镇关于2022年的工作安排,进一步完善制定“冬闲变冬忙,开
  • 疫情以来,在西安,为了最短时间切断疫情传播,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根据辖区内的返陕人员名单,一个个打电话仔细询问,确保已发生病例的地区做到“零外溢”没有病例的地区
  • #Lucky2[超话]#おーはーあ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2022年も #おはスタ はフルスロットルで頑張ります#おはスタチャンネル から明日のお知らせ  
  • 为糖调节受损阶段,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的中间代谢状态,这是一种亚临床状态,提示患者存在潜在糖尿病的危险。 3.其他疾病继发 此类患者多是由于已知的
  • 任职要求:1. 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文字基础好,有较强的发现和纠正文字等错误的能力。5.工作认真细致,责任心强,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大局意
  • [微风][太阳]#中国旅游印象[超话]# 此刻的潭柘寺,阳光正好。#诗影合璧# 分享诗友咏景佳作[赞啊]//@王林因心:大雪時分寒氣上,繽紛落葉付江流。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他们告诉这个打鱼的人说,他们好几代以前的祖先,因为秦朝的时候天下大乱,就到这个地方来避难。你看他写诗的时候,忽然讲很多道
  • ”“你,你污蔑我”“web! ! !有缺点吗?#生辰八字命理姻缘##算命八字合婚看姻缘财运##算八字看婚姻感情##生辰八字命理姻缘##婚姻感情##事业财运##博
  • 一份过得去的工作,给我带来了一份差不多能养活自己的工资,可是自己想做的许多事情都做不了,而由于缺乏理财观念,导致自己一直月光,甚至成为负债一族,有了理财观念之后
  • 欢迎大家来#中环影城看电影 也别忘了品味一下鲜老师的乡愁味[奸笑][奸笑][奸笑] 手绘爱情神话名场面,祝友邻们新年神话不断 #元旦# #一月你好# #电影爱
  • 跑银行7次;跑贷款中心3次;跑打印复印店10次以上;进出刷健康码通行码无数次;签名和按红手印黑手印无数次(没记住数不清);被工作人员质问答不上来感觉自己是弱鸡6
  • 期间李大爷讲述了作为一个党员要遵守清廉的重要性,大爷动情地说道:“廉洁自律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又是一个终身的课题,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道和为政之要。停留
  • 精美的文物细节图和精到的释读文字带你探知古代亚欧大陆社会的工艺技术、物质文化交流、宗教信仰及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我国近半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成果为天珠和玛瑙
  • 车尾的形状也和现款保持一致,除了双边双出的镀铬排气,值得一提的是尾灯采用了门拱和红旗飘扬的设计,特别是夜晚点亮后的动态效果,劳斯莱斯上也没有这样的待遇。例如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