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已年逾五十,二婚时,正是亡妻去世的九个月后。

听阿爸说,那天正银装素裹,大雪霏霏,先生订了家低调的餐厅,接着就把同一单位的那个阿姨迎进了家门。

第二天,雪停了,先生来我家找阿爸喝酒,一番推杯换盏,几轮觥筹交错后,他突然双手抱头,抽噎起来,进而渐压抑不住,开始失声大哭。
出门离开时,他红着眼圈,对我爸吐出了几个窝在心里的字——
“我心里苦哇!”

常年不在家,很少见叔爷辈在我面前哭过,但已见过先生三次。

一次是亡妻去世六个月后,在他们独生子的婚礼上——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姐姐和姐夫一对新人正待奉茶,只见一盏茶悬在空中良久,却像无家可归的失散儿童一样,无人伸手去接。
于是大家的目光像扫描仪一样齐刷刷扫向先生,一抬头,却见他双泪滚滚,滔滔不止,数十年里经手过无数棘手案子的那个意气风发的中年男子,好像就在那一瞬间,突然像一根被风折断的芦苇,疲垮了许多。
良久,他方才接住,用几乎察觉不到的颤抖的音线说——
你妈在天有灵,今天…今天也最开心。

先生家本清寒,四十而中,方才在单位立稳脚跟,数十年栉风沐雨,贫贱哀苦,和他青梅竹马的妻子一路同行至人生的秋天,本该坐享天伦,共同收获与欣赏上半生拼出来的彩虹。

然而好景不长——

那天风轻云淡,日子寻常,根本不像要发生什么血光之事。
先生像平常一样,中午下班后,和他妻子打了会羽毛球,共同出去吃了两份拉面,两人边吃边聊——
“你爹今天过寿辰,蛋糕啥时候买?”先生问。
“下午我去学校签个到,正好旁边那家奶油好。”
“行,那晚上聚头。”
……
事发之后,交警赶到现场,只见蛋糕乳白色的奶油冲出礼盒,撒了一地,混杂着那爱人的鲜血,在沥青的马路上,构成一幅达利风格般诡异的画。
“打球去。”
“等会我”
“行,那晚上聚头。”
“晚上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话犹在耳,人已阴阳两隔。

先生和阿爸是同学,先生妻子和阿爸是同事,婚礼后,我们一家去拜访他们的老人,中间聊天,又不知不觉说到她——

“xx心可好了,在学校里学生喜欢不了!”阿爸的眼神渐渐迷离,好像回忆起了很多美好的事,过了良久,方叹道——
“这么好的人,怎么突然就没了!”

“闺女小时候,我带她去学校,记得很清楚,xx从篮子里给了我闺女一个大红苹果。”阿爸接着说道“几十年后,没想到,她的苹果,原来是送给了未来的儿媳啊!”

先生鼻子登时一酸,立即扭头擦了擦泪,以几乎耳语的声音说——
“以前…以前还在的时候,我听她提过。”

那声音像一道朦胧不散的雾霭,立在空中,颤巍巍的,像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

以前。
以前还在的时候。
我听你说过。
说过很多遍。

冥冥之中,缘分一词,已染上几多宿命因缘,仿佛隐隐约约,在空中又看到了那根早已注定好的爱与被爱的接力棒。

人是命运洪流里的虫蚁,置喙因果,如蚍蜉撼树,自不量力,然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始终都有一股自我拯救的潜力,只要抓住那根微细的稻草,在绝无手指的黑夜,总能试着拨开山雾,刺破苍穹。

第三次,是在最近。
两轮庆生宴即将结束,宾客将归未归。
先生爱人的本家不满二娶,在宴席间突然耍赖闹事,其实司马昭之心,拿钱了事,路人皆知——
“吃了半辈子苦,她啥也没得到”
“你良心不亏吗?”
“你赔偿。”
“那么好的人”

是啊,那么好的人。
青梅竹马,一路同行。
既是至爱,又是至亲。
分明那么好的人。

像一个做了坏事的孩子,先生把头埋很低很低,没过一分钟,他站起来说了一个字——
行。

我不欠你的,我只欠她的。
不止我欠她的,老天也欠她的。

听我阿爸说,九十多万送过去那天,先生生了一场大病,后来清醒后,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
两清。
两清了。

很久以后——
暑假某天上午,先生来串门,我刚睡醒,举着一本还没看完的书装模作样,他见阿爸不在,便随手翻起了书桌上一本中华书局的宋词,幽幽念道——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啊!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啊!短松冈。

是日中秋,又听家姐提及相干,皆在平常一点一滴,令人不胜凄悲。
自是说者抑抑,听者哀伤,故添酒回灯,稍记此事,以放哀愁。

今天骑车正常拐弯,拐的时候让了很多直行的车,已经看清近处无人才拐弯,突然一个骑电动车开得特别快的老逼灯窜出来,冲我大吼,说我没长眼睛不看道,吼完就骑车跑了。
如果拐弯的一个一米九一百八十斤的纹身大汉,这个老逼灯我看是连个屁都不敢放。不就瞅着女的好欺负吗?这就是所谓的阳刚男性是吧?[太开心]看到他气急败坏的样子我已经能脑补出他在饭桌上大谈政治男权等爹味发言了
恶心!

【六十余年温情陪伴 八旬儿媳和百岁婆婆的母女情缘】人人都说婆媳关系难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两者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第二,两者之间年龄差距大,难以沟通和交流。但在宁陵县柳河镇赵尔庄村,却有一对打破了“婆媳魔咒”和谐相处60余年的婆媳。两人一起生活,儿媳孝顺,婆婆开明,相处和睦,宛如母女,其乐融融,令人称赞。

  和和美美
  时光催不老的温情

  宁陵县柳河镇赵尔庄村,是一个回汉混居的村庄。多年来,村内回汉两族和谐相处,民族团结一家亲。在这个村庄和谐相处的,还有一对人人称赞的婆媳。

  今年80岁的程学荣,就是村里毛姓家族的一个儿媳妇,她的婆婆黄培华,今年已103岁。目前,两人是村里最高寿的一对婆媳。

  记者来到她们家中采访时,做儿媳妇的程学荣正在给婆婆黄培华剥香蕉。记者注意到,程学荣已经是一个耄耋老人,身材偏瘦,身体佝偻,看上去很孱弱。黄培华老人虽然满头银发,体态偏胖,但精神矍铄,说话声音洪亮。“香蕉很好吃,很甜,我爱吃。”虽然是百岁高龄,但黄培华老人还是热心地和记者交流。

  “我的生日过去了,我今年80岁,俺娘(对婆婆的尊称)生日也过去了,她已经103岁了。你看看俺娘这身体,白白胖胖的,看上去比我大不了几岁。”程学荣对记者说。

  提及自己的年龄,黄培华老人滔滔不绝。“过罢生日了,来年就是104岁了,我除了不能下床走路和耳聋,能吃能喝能睡觉,其他没啥毛病。”百岁老人一边说,一边哈哈大笑。

  “老人身份证上面显示叫董培华,1919年生人。其实,身份证的姓氏弄错了,老人姓黄,入户口时误写成姓董,现在改不回来了。”随行采访的村干部告诉记者。

  村民介绍说,两位老人共同相处几十年了,一直关系很好,没有吵过嘴,非常和睦,村里人都很羡慕。

  悉心照顾
  不离不弃的陪伴

  程学荣是黄培华老太太的大儿媳妇,也是个苦命人。她6岁时就失去了母亲,16岁时父亲也撒手人寰。自从17岁嫁到夫家,一直将公公、婆婆视为亲生父母。

  “俺爹俺娘都死得早,自从我嫁到婆家之后,就把公公、婆婆当成了亲爹、亲娘。公公、婆婆对我也很好,像是对待亲闺女一样。俺娘对我好一辈子了,我伺候她到老也是应该的。”程学荣老人说。

  黄老太太和丈夫毛学章一生养育两儿两女。大儿子毛克勤和程学荣是夫妻,两人和和美美。但小儿子去世较早。两个女儿毛克荣和毛克雨的身体都不太好,常年生病,自顾不暇,实在无力承担照顾母亲的责任。因此,对老人的赡养义务,只能由毛克勤程学荣夫妇承担。

  2011年,程学荣的公公毛学章撒手人寰,留下婆婆黄培华一人。为了照顾好婆婆,程学荣和丈夫毛克勤商量后,就把年迈的婆婆接到了自己家里生活。

  不曾想,一年后,黄老太太患了一场重病。毛家人虽然竭尽全力救治,但老太太依然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夫妇俩不放弃,一直带着老人四处治疗。经过夫妇俩的悉心照料,半年后,黄老太太已能扶着小推车活动了。

  2013年夏,刚能走路的黄老太太不慎摔倒,导致胯部骨折,疼痛难忍,不能站立。夫妇俩再次带老人四处求医,多次租车去外地医治。但这次,黄老太太的康复并不理想。

  又经过半年悉心照料,黄老太太的手可以慢慢活动了,但腿脚还是不能动弹,吃喝拉撒都要在床上解决,难免又脏又臭。程学荣从不嫌弃,每天为婆婆端屎端尿、换洗尿布。尤其是到了冬天,每次洗尿布时程学荣的手都冻得通红,她却从不抱怨,一心想着婆婆。为了不让婆婆受冷,她每天早晚各要烧一大锅热水灌到水瓶里,然后用布条包好防止温度过高,最后将水瓶放到婆婆身体四周为她取暖。到了夏天,程学荣经常给婆婆擦洗身子。婆婆比较胖,每次翻身、擦拭,程学荣都累一身汗,但她从不喊一声累。

  “10多年了,俺娘都是床上屙尿,我每天都得清理。那时候我和她睡在一个房间,她只要一吭气,冬天再冷,我都要赶紧穿衣起来,问她哪里不舒服。每个夜晚我都要起个三五回。”程学荣对记者说。

  为了照顾婆婆,程学荣还专门在黄老太太室内装了空调。“空调装了多年了,冬暖夏凉,就因为俺娘她年纪大,怕热又怕冷。”程学荣说。

  农村人勤劳朴实,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程学荣在照顾婆婆的同时,还坚持种地。农忙季节,要下地干活,除草、浇地、打农药,一样不落。干完活回家不管多累,她都会问婆婆想吃啥,然后按照婆婆的口味做饭,一日三餐从不迁就。

  “老人年纪大了,身体虚弱,全靠吃饭养,一顿也不能凑合。老人爱吃鸡蛋,一天三四个鸡蛋不能少。”程学荣接受采访时说。

  “多年来,俺娘一直照顾俺奶奶,我们也都很放心。其实,俺娘今年都80岁了,也是一个老人。俺娘身体还算可以,现在不用我们照顾。”程学荣的大儿子毛合意对记者说。

  交口称赞
  孝亲敬老的榜样

  2016年春节期间,黄老太太的娘家人为了感谢程学荣对老太太无微不至的照顾,一行几十人敲锣打鼓来到赵尔庄村,将一块上书“贤孝闻名”的牌匾送到程学荣手中。黄家人还反复对程学荣说:“俺老黄家的姑娘遇到一个好媳妇,这是我们黄家人的福气。”

  但不幸又一次降临这个家庭。2018年,黄老太太的大儿子、程学荣的丈夫毛克勤因肺癌去世。此后,家里便只剩黄老太太和程学荣婆媳两人。两个儿子相继去世,黄老太太悲痛欲绝。作为儿媳,程学荣一直不离不弃,陪伴在婆婆左右,唯恐婆婆再有个闪失。

  有一次,生病的婆家妹妹毛克荣哭着对程学荣说:“大嫂子,我身体到了这个样子,我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这个老娘全靠你了,我下辈子再补你的大恩大德。”程学荣安慰婆家妹妹说:“不用担心,只要我能动,我就不会让咱娘受苦。”

  至今,黄老太太已经瘫痪在床9年,但她的体重不减、眼神有光、声音洪亮,一点都不糊涂。这些都得益于程学荣的悉心照料。

  “我这个儿媳妇真是比我的两个闺女还疼我,对我好得没法说,这辈子遇到这样的好儿媳,真是我最大的福!程大姐(乡村对儿媳的尊称)呀,我这辈子都报不了她的恩呀,下辈子我也忘不了你这个好儿媳妇!” 黄老太太说。

  程学荣无微不至、任劳任怨照顾婆婆的事迹,被很多人看在眼里。乡亲们对程学荣无不交口称赞。

  “程学荣本身就是一个老人,她自己甚至都需要人照顾,但她依然持续照顾自己的婆婆。她不舍得吃穿,却把老人照顾得又白又胖,还很有精气神。程学荣堪称好儿媳的楷模。”村干部黄西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赵尔庄村村支书丹广义告诉记者:“毛家的八旬儿媳妇程学荣悉心照顾百岁婆婆的事迹已经在周围的十里八村广为传颂。受此影响,毛家的下几代媳妇也都很孝顺,个个尊老爱幼。不仅如此,整个赵尔庄村也受此影响,全村的好媳妇、好婆婆不断涌现,呈现出了良好的孝亲敬老氛围。”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成绍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光遇陪玩[超话]#哈喽,各位baby们我又来啦~Future4陪玩团正式更改为奂境陪玩团啦~整理一下团里的一些氛围麻烦baby们再一次眼熟我们吧然后浅浅的抽个
  • 有网友回答道:她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不过分依赖和期待男人,给足对方应有的空间,也给自己的情感应有的距离。观察周围幸福的婚姻,其实是给彼此自由,对自己自信,让
  • 我把这事告诉了雅雅,我问雅雅,是不是我以前批评她们的时候,她们内心也会这样想,雅雅说:我倒是不会 妹妹我就不知道了,我当心皓皓以后会不自信,以后我要多鼓励他[偷
  • 写到这里,思绪仍在飞扬,清晰的依然是你,我,还有那一份思念,我不知道究竟该如何传达这份心意,惟有寄予清风,当它飞跃遥远的他乡时,相信你能感应。 在这静静的夜晚想
  • 而他投稿的《美国数学月刊》在这个年代为了鼓励美国本土数学发展,在录用文章时颇有点“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因此虽然编辑发现了他证明中的问题,但是在多次沟通之后还
  • 为始终保持同学们向上的积极力,阳光学院法学院特举办了12月晨跑活动。 为始终保持同学们向上的积极力,阳光学院法学院特举办了9月晨跑活动。
  • PS(小娴说):有人说这是个看猴经济,放得开就能捞到真金白银,事实上自媒体并没那么容易,2022年相比以往更难了,不管你是举步维艰,还是花样百出,都且行且努力吧
  • #济南红娘[超话]# 1189号嘉宾推荐年份:1991所在地:济南身高:161学历:本科星座:水瓶座职业:培训讲师目前情况: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自己有代步小轿车
  • : ♡̷「日常生活碎片文案⁵」 日常文案 ❶ツ ​​​ ❷ᥫᩣ·用最期待的方式去热愛生活吧 ❸逃不掉的快乐 就记录下来哇ᵕ̈ ❹◡̈♡ ᐝ潦草快乐~
  • TheShy:在这方面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因为教练有做准备,还有在打完第一局的时候,因为也已经明白了他的意图,Zoom不是像以前一样锋芒对锋芒,所以在这方面没有
  • ”我心想:“你怕是以为遇到了棕熊哦,不吃不新鲜的。仙仙卖萌的时候星星就只会对着她傻笑[偷乐][偷乐]7.8.爱虾!
  • ①关关难过关关过,夜夜难熬夜夜熬,悲欢自渡,他人难悟②疲惫的生活,总要一些温柔的梦 ​​​​努力的意义,不在于让你一定取得多大的成就,只是让你在平凡的日子里,活
  • 言情小說和八点档家庭伦理劇也能讓我窺見各式各樣充斥著雞毛蒜皮的人生,很多事情是我沒親身經歷甚至沒目睹過的,憑空想象人類的情感是件很困難的事兒,書和影視作品給了我
  • 【フィフスアベニュー】【キャストインタビュー第1弾公開】「真夜中ラブアライアンスDEEP」(出演:中島ヨシキ、佐藤拓也、興津和幸、古川慎 他)中島さん:前回衝撃
  • 马斯克在回复一位网友时表示,“特斯拉的主旨将是扩展到极端规模,这是人类摆脱化石燃料的需要,还有人工智能。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随着人类社会的消亡而消亡,
  • 在别人保持沉默时,我们一般会觉得有些别扭,而很难静下心来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女生天生就会爱的,可以靠着记忆里的温暖和长久的陪伴对抗现实里的残酷,只要那个人是你
  • 嗯,孩子有点寡,夏天到了,想找个对象,实在不行,交友也可#国际跨性别现身日#2. 正直向上的社会主义好青年,积极活泼,对生活有热情(我慢热,是根火柴,需要被点燃
  • 此外,大马活跃病例增加8692宗至28万6521宗,其中27万3799人(95.6%)居家隔离、4356人(1.5%)入住低风险隔离及治疗中心(PKRC)、80
  • 但是,即使有这般大胆的假设,由于城镇化最突飞猛进的阶段已经落下帷幕,快速城镇化对潜在需求的贡献在未来数年间将开始放缓(图表2)。中国潜在的人口结构预示着购房群体
  • 所以,这样的亲不走,如果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也要学着远离,少些交集,能够敬而远之更好!不该花的钱不花,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不值得走的亲戚就不要走,如此才能给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