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人世的便宜,吃天道的亏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贪婪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贪”字近乎于“贫”,“婪”字近乎于“焚”。

因果变化,贪求人世的便宜,那也定当会吃天道的亏。只有得于人道,才能不失于天道。
1

贪良心的便宜,吃人品的亏

王阳明曾说过:“良知者,心之本体”。

用良心来思考,用人品来行事,才是一个人珍贵的品质。

曾看到过一个故事,在一档求职节目中,一位嘉宾能力非常出众,评委们也都对他很青睐。主持人问他:“在你的从业经历中,最能说明你销售能力的是哪一件事?”

嘉宾自信又得意地回答道:“我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做销售时,成功向一位月薪两千的环卫工推销了一套五千多的情商课程。”

此话一出,评委们纷纷灭了灯。其中一位老板毫不客气的说:“我并不怀疑你的能力,但我却不看好你的人品。”

正是如此,能够昧着良心去骗取眼前利益的人,必然在人品也会有缺失。

《晋书》中也曾有一言:“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好的人品需要经年累月去打造,但被摧毁只需要你做一件违背人品的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占良心的便宜,才能免吃人品的大亏。

2

贪人情的便宜,吃世故的亏

老话说的好,熟人好办事。

凭借熟人确实能获得一些便利,但却忘记了人情上占的便宜,需要加倍来还。

曾有一故事,有两人同窗数载,约好一同赴京赶考。

放榜之日,其中一人中了秀才,另一人则落榜了。落榜之人不甘心,便想找同乡的一位官员给自己安排一个职位。

果然,看在同乡情谊之上,那人为他谋得了一份出路。

后来,落榜之人凭借自己的才干,备受上司的信赖,一步步高升。一日,同乡那位官员前来找他,也想为自己的孩子求得一份出路。

因当日受到同乡的帮忙自己才有了今天,便应允了此事,谁知那孩子并不是一个安稳之人,处处惹事,欺压百姓,最后还犯下了杀人的大罪。

后经查处,才发现这罪人是依仗他的官势去惹是生非,最后也导致他自己被罢了官职。而另一位秀才,为人刚正不阿,因此也获得了陛下的信赖。

演员阿尔·帕西诺曾说:“人情,是开路的剑,也是自缚的茧。”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你欠下的每一笔人情债,都需要你透支去还。

命中的每一份馈赠其实都已经标注了价格,你人情上占的每一份便宜,到头来都是需要偿还的。

倒不如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活的潇洒岂不更好。
3

贪生活的便宜,吃贫穷的亏

《菜根谭》中说:不求非分之福,不贪无故之获。

自古福祸相依,贪求便宜并不意味着真的便宜。

曾有一故事,有两个人死后到了仙府准备投胎。

仙人问他们:“现在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努力为人做事,一个是大家给他吃的用的。你们选哪种?”

第一个人选择了努力为人做事,投胎后他就做了官,一生都在为民做事;另一个人选了第二种,谁知投胎后他成为了乞丐,乞讨一生,颠沛流离。

你贪生活的便宜,生活也定会给予相等的所得。这世上,从来不会掉馅饼,贪求过多,是祸。
4

贪安逸的便宜,吃人生的亏

洪应明说:“苦时之坎易逃,而乐处之阱难脱。

的确如此,人往往能熬得过困苦,却难从清平之中逃脱出来。

陈朝灭亡的时候,有一口井出了名,叫“胭脂井”,也被后人称为“辱井”。

它是由何而来呢?

当时,陈后主陈叔宝在风雨飘摇中继位大统,在他的继位诏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无由自安供默,敢忘康济。”

以此来表明自己治理国家的决心,但此后数年,并没有看到诏书中所说的励精图治,反而只有安于享乐,沉迷饮酒作诗,宠小人,远贤臣。

后隋朝大军压境之时,更是把兵权交给了毫无领军本领的文官,国家灭亡,似乎成了既定的结局。

亡国当夜,陈后主不顾大臣的劝阻带着两名爱妃躲入井中,后被隋军发现,从井中捞出时花容月色的妃子不小心将身上的胭脂落到了井栏上,“胭脂井”也由此出名。

倘若陈后主能够如诏书中所说,好好治理国家,纵使后来结局已定,那也尚有余力一拼。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一味的贪求安逸,必然是要吃亏的。

万事万物有因必有果,有舍必有得,有贪必有丢。

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这一面占了便宜,另一面就要吃亏。

舍良心的便宜,是人品;舍人情的便宜,是成熟;舍生活的便宜,是富裕;舍安逸的便宜,是智慧。

不贪便宜,身心无惧,才能活的轻松,活的自在。 https://t.cn/z8IpC99

[转载]黄 老 居 士 慈悲开示: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黄 老 居 士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胡 小 林 老师 大通永利文化传播

无量寿经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之所以称为净修捷要,是修净土宗最快、最重要的方法和内容,是净修的捷要。不光是净土宗的道理在里头,整个佛教的精华也都在里头。

《净修捷要》是跟《无量寿经》相辅助的,所以《净修捷要》要老能存在,大家老修,《无量寿经》必然也发达。……到最后法都灭完了,还有一百年就靠这部《无量寿经》,这个是肯定的。
有居士请教,开始学佛,如何在实修方面着手,黄老给的建议是:《净修捷要》。

1990年7月15日-7月17日,北京莲舍
◎ 第二拜 彼土导师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住真实慧,誓拔勤苦生死之本。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名具万德,声闻十方。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

释迦牟尼佛之后,第二拜就拜阿弥陀佛了。两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是此土的导师。阿弥陀佛呢?彼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就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是什么因缘、什么愿力,然后劝我们去。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极乐世界的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在因地,咱们都有因有果,我们现在就是在因地,我们还没有证果,我们都是在因地,在因的这个地位,不是果觉、果的地位,是因,将来得果。底下不过有个很特殊的因果同时,很不可思议。

我们但是现在先说我们是因地。阿弥陀佛当年,极乐的教主,他在他因地的时候,他因地是什么时候?他是国王,这个国王称为世饶王。“世”很丰富,“饶”是饶足、丰足,世饶王。那个时候有佛,佛叫世自在王如来,住世的时间很长。这个国王,他那时是因地,他听见这个佛的说法,就是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他就不做国王了。佛教不是政教合一,都是这样,都是王位不要了;不是我又做国王,又当出家人。国位不要了,他就出家了。

出家了之后,他法名叫作Dharmākara,就是法藏,法藏比丘。“因地闻法”,他听了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发了“无上正觉”之心。所以我们这个“正觉”就是觉悟,无上的正的觉悟。“觉”就是菩提,菩提这两个字是Bodhi,是印度话。菩提是翻了字的音,没有翻意思,我们翻成“觉”就是翻了意思了。一个是翻了意思,一个是翻了音。所以菩提就是觉,这就是正觉。所以“发无上正觉之心”就是发了菩提心。因此我们现在都需要慢慢要发起菩提心来,就是发起觉悟的心,发起佛的心。

“住真实慧”,他心住在什么地方?住在真实的智慧之上。《无量寿经》有三个“真实”,一个是“真实之际”,“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的本际。一个就是法藏后来就是“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净土”。他怎么庄严净土?他住于真实慧,就庄严这个净土了。所以真实之际、真实之慧,再有一个是“真实之利”。

佛为什么要出现于世?释迦牟尼佛是要给众生真实的利益。我们现在做慈善事业,现在有很多想做很多:你或者要做什么幼儿园、敬老院,种种的,能让众生得到好处,甚至你一个人给他一万美金,他可以生活得很愉快。这不是他的真实之利,他寿命完了之后,他还又要轮回,后头这个恶梦还有无穷无尽,你对于他没有帮助。所以我们要给他真实之利。

所以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之慧、真实之利。这是因为夏老师的会集就出现这三个“真实”。这三个“真实”,我就在里头做了很多的解释,它互相是呼应的。正因为你是开化了真实之际,真实的本体显露了,所以你才能够流露出真实的智慧;因为你有真实的智慧,你才能为众生谋求真实的利益。除此,你也有好心,也愿意谋利益,你是否做得成功?做得成功之后,那个利益到底有多大?真实的利益是彻底的、永恒的、真实的、究竟的。所以让众生都成佛这是真实之利。所以这个文字就简单了,三个“真实”说出一个“真实”来,说出一个“真实”来就够了,智慧是根本,这是从真实之际所流出来。

有真实之慧,他就可以来拔众生的“勤苦生死之本”。众生这个生死是苦。“勤苦”是什么?没完没了呀,这个“勤”是它没有停止、没有休息,老是苦。这个生死,现在咱们在生,有一天总要死,我就近一点儿了,你们还远一点儿。死了之后又要生,生了之后又要死,这没完没了啊,所以这个“勤苦”。这个“勤苦生死”它有个根本,他就是这个心哪,阿弥陀佛:要为一切众生拔除所有众生的生死的根本。这个志向大呀!

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在因地之中,所以他就“弃国捐王”,国家他也让位了,王位他也舍掉了,捐赠了,不要了。“捐”就是捐弃,不要叫捐赠,叫捐弃、放弃。出家做“沙门”,“沙门”就是翻译的音。“和尚”这两个字,和尚也是尊称,大家用烂了,不能随便称的。沙门也是很高的德行,识心达本名曰沙门,你认识你的本心,你达了你的本性,才叫作沙门。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意思就说他出家做和尚了,这时候他的法名就叫法藏,名号是法藏,所以以后经中再提到“法藏比丘”,那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

“修菩萨道”。他发了菩提心,所行的是菩萨的行,菩萨就是利他为本,行菩萨道。“于无量劫”。“劫”是很长的时间,这个时间的名称,这个数字没有法说了,十的多少次方,没有法说了,只能打个譬喻:四十几里的一个大石头,天人穿着比轻纱还轻的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这个纱在石头上头蹭一下,把这块石头蹭没了,这个时间叫一劫。你去想吧,是多长时间。几十里地一块石头,天人那种轻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那个纱在石头上蹭一下,蹭来蹭去、蹭来蹭去,把这个石头蹭没有了,磨完了,这个时间叫一劫。所以再不解脱,再“勤苦生死之根本”,那以后就是没完没了啊,那个时间你没有法子想了。

他就是发了这样的大愿,法藏比丘,在无量劫中,无量的劫,这个劫也数不清了,都在“积植德行”!所以我们说这个大恩大德,佛是做了多少生、多少辛苦的事情,为我们哪!这么长久的时间都在那积德呀,“植”就是种,积德、种德,救度大家。所以我们今天能够在这一起听关于阿弥陀佛的法门,都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生中,曾经受到过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已经对我们有恩,我们得过阿弥陀佛的救,所以这才听见这个法,我们欢喜,我们愿意学。所以无量劫来,积植德行,救度众生。

“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他发了四十八愿。他发了这个愿,跑到佛那去告诉佛,他说:“我想发一个大愿,要超胜一切佛,这个愿可以做得到吗?我要把这个佛国比别的各国都好。”佛就把所有的佛世界都现给他看,经过很长的时间,他一一都看清楚了。他于是总结,采取各佛世界的长,然后才发了一个四十八愿。发出这个大愿的话,所以称为愿中之王。“殊胜”,特殊啊!胜,超越其他称为胜。都“圆满成就”了,都成就了,愿都落实了,不是一个空愿,都成为实际了,还是圆满成就,没有欠缺。

“名具万德”。阿弥陀佛这个名字里头包括无量的德。你看是无量劫植德行,种种种德,这样成了佛,所以这个佛就是种种无量劫都在积德、培德而得到的成就,所以这个名字是万德所成就的,所以这个名字里头就包括了万德,所以叫名具万德。

“声闻十方”。阿弥陀第十七愿,愿意一切佛都宣扬佛的名字。所以你看在咱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就宣扬阿弥陀佛的名字。我再给你们举个例子,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不管你是台湾、香港地区、还是大陆(内地),知道阿弥陀佛的人很多;知道咱们这个世界,咱们的本师,知道释迦牟尼的名号的人,少。你们想想看,说“这是如来佛”,等于没说,“这是学者、教授”,没说,不知道是谁。他不知道释迦牟尼,这个名号大家不熟悉,可是十万亿佛土之外的阿弥陀佛,咱们这老太婆、小孩子都知道。“阿弥陀佛。”高兴,“阿弥陀佛”;骂人也是“阿弥陀佛”。都知道。

这个不是个偶然的事情。为什么你自个儿学校的老师、校长,你不知道他的名字,外国有一个学校的校长跟你毫无关系,你倒知道了?不可能!你还老提他。不可能!这个事情是个不可能的事情。这个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阿弥陀有这个愿,阿弥陀愿十方的佛都去宣扬阿弥陀的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听到这个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羡慕这个地方,念这个名字,都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事情是很明显,不是个偶然。所以这个“声闻十方”,在我们这个土,释迦牟尼佛的说也正是如此。

所以佛就来。他是“接引导师”。我们这个本师是释迦牟尼佛,而彼土的导师是阿弥陀佛,我们在阿弥陀佛的名字上加“接引”两个字,我们就是临终的时候,靠佛的愿力,他来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不是我们自己能从这个世界去达到那个地方,而是靠佛的愿力接引。当然也有,如果你修到跟菩萨同等地位,自力可以往生,但是那个是亿亿人中难得一个半个。真正你能够得到上品生、佛来接引,已经是极其殊胜了。所以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又称接引导师。接引这个事,下头有,我就不重复了,以后再补接引是什么含义。

这一拜的时候,要拜了,这个拜就拜“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拜三声。这个三句念完佛之后又起来了,恢复站着。念是站着念,拜就是一拜。这是第二拜。
(《净俢捷要报恩谈》,黄念祖讲述,大通永利编辑组听校整理)

[转载]黄 老 居 士 慈悲开示: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黄 老 居 士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胡 小 林 老师 大通永利文化传播

无量寿经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之所以称为净修捷要,是修净土宗最快、最重要的方法和内容,是净修的捷要。不光是净土宗的道理在里头,整个佛教的精华也都在里头。

《净修捷要》是跟《无量寿经》相辅助的,所以《净修捷要》要老能存在,大家老修,《无量寿经》必然也发达。……到最后法都灭完了,还有一百年就靠这部《无量寿经》,这个是肯定的。
有居士请教,开始学佛,如何在实修方面着手,黄老给的建议是:《净修捷要》。

1990年7月15日-7月17日,北京莲舍
◎ 第二拜 彼土导师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住真实慧,誓拔勤苦生死之本。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名具万德,声闻十方。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

释迦牟尼佛之后,第二拜就拜阿弥陀佛了。两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是此土的导师。阿弥陀佛呢?彼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就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是什么因缘、什么愿力,然后劝我们去。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极乐世界的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在因地,咱们都有因有果,我们现在就是在因地,我们还没有证果,我们都是在因地,在因的这个地位,不是果觉、果的地位,是因,将来得果。底下不过有个很特殊的因果同时,很不可思议。

我们但是现在先说我们是因地。阿弥陀佛当年,极乐的教主,他在他因地的时候,他因地是什么时候?他是国王,这个国王称为世饶王。“世”很丰富,“饶”是饶足、丰足,世饶王。那个时候有佛,佛叫世自在王如来,住世的时间很长。这个国王,他那时是因地,他听见这个佛的说法,就是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他就不做国王了。佛教不是政教合一,都是这样,都是王位不要了;不是我又做国王,又当出家人。国位不要了,他就出家了。

出家了之后,他法名叫作Dharmākara,就是法藏,法藏比丘。“因地闻法”,他听了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发了“无上正觉”之心。所以我们这个“正觉”就是觉悟,无上的正的觉悟。“觉”就是菩提,菩提这两个字是Bodhi,是印度话。菩提是翻了字的音,没有翻意思,我们翻成“觉”就是翻了意思了。一个是翻了意思,一个是翻了音。所以菩提就是觉,这就是正觉。所以“发无上正觉之心”就是发了菩提心。因此我们现在都需要慢慢要发起菩提心来,就是发起觉悟的心,发起佛的心。

“住真实慧”,他心住在什么地方?住在真实的智慧之上。《无量寿经》有三个“真实”,一个是“真实之际”,“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的本际。一个就是法藏后来就是“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净土”。他怎么庄严净土?他住于真实慧,就庄严这个净土了。所以真实之际、真实之慧,再有一个是“真实之利”。

佛为什么要出现于世?释迦牟尼佛是要给众生真实的利益。我们现在做慈善事业,现在有很多想做很多:你或者要做什么幼儿园、敬老院,种种的,能让众生得到好处,甚至你一个人给他一万美金,他可以生活得很愉快。这不是他的真实之利,他寿命完了之后,他还又要轮回,后头这个恶梦还有无穷无尽,你对于他没有帮助。所以我们要给他真实之利。

所以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之慧、真实之利。这是因为夏老师的会集就出现这三个“真实”。这三个“真实”,我就在里头做了很多的解释,它互相是呼应的。正因为你是开化了真实之际,真实的本体显露了,所以你才能够流露出真实的智慧;因为你有真实的智慧,你才能为众生谋求真实的利益。除此,你也有好心,也愿意谋利益,你是否做得成功?做得成功之后,那个利益到底有多大?真实的利益是彻底的、永恒的、真实的、究竟的。所以让众生都成佛这是真实之利。所以这个文字就简单了,三个“真实”说出一个“真实”来,说出一个“真实”来就够了,智慧是根本,这是从真实之际所流出来。

有真实之慧,他就可以来拔众生的“勤苦生死之本”。众生这个生死是苦。“勤苦”是什么?没完没了呀,这个“勤”是它没有停止、没有休息,老是苦。这个生死,现在咱们在生,有一天总要死,我就近一点儿了,你们还远一点儿。死了之后又要生,生了之后又要死,这没完没了啊,所以这个“勤苦”。这个“勤苦生死”它有个根本,他就是这个心哪,阿弥陀佛:要为一切众生拔除所有众生的生死的根本。这个志向大呀!

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在因地之中,所以他就“弃国捐王”,国家他也让位了,王位他也舍掉了,捐赠了,不要了。“捐”就是捐弃,不要叫捐赠,叫捐弃、放弃。出家做“沙门”,“沙门”就是翻译的音。“和尚”这两个字,和尚也是尊称,大家用烂了,不能随便称的。沙门也是很高的德行,识心达本名曰沙门,你认识你的本心,你达了你的本性,才叫作沙门。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意思就说他出家做和尚了,这时候他的法名就叫法藏,名号是法藏,所以以后经中再提到“法藏比丘”,那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

“修菩萨道”。他发了菩提心,所行的是菩萨的行,菩萨就是利他为本,行菩萨道。“于无量劫”。“劫”是很长的时间,这个时间的名称,这个数字没有法说了,十的多少次方,没有法说了,只能打个譬喻:四十几里的一个大石头,天人穿着比轻纱还轻的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这个纱在石头上头蹭一下,把这块石头蹭没了,这个时间叫一劫。你去想吧,是多长时间。几十里地一块石头,天人那种轻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那个纱在石头上蹭一下,蹭来蹭去、蹭来蹭去,把这个石头蹭没有了,磨完了,这个时间叫一劫。所以再不解脱,再“勤苦生死之根本”,那以后就是没完没了啊,那个时间你没有法子想了。

他就是发了这样的大愿,法藏比丘,在无量劫中,无量的劫,这个劫也数不清了,都在“积植德行”!所以我们说这个大恩大德,佛是做了多少生、多少辛苦的事情,为我们哪!这么长久的时间都在那积德呀,“植”就是种,积德、种德,救度大家。所以我们今天能够在这一起听关于阿弥陀佛的法门,都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生中,曾经受到过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已经对我们有恩,我们得过阿弥陀佛的救,所以这才听见这个法,我们欢喜,我们愿意学。所以无量劫来,积植德行,救度众生。

“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他发了四十八愿。他发了这个愿,跑到佛那去告诉佛,他说:“我想发一个大愿,要超胜一切佛,这个愿可以做得到吗?我要把这个佛国比别的各国都好。”佛就把所有的佛世界都现给他看,经过很长的时间,他一一都看清楚了。他于是总结,采取各佛世界的长,然后才发了一个四十八愿。发出这个大愿的话,所以称为愿中之王。“殊胜”,特殊啊!胜,超越其他称为胜。都“圆满成就”了,都成就了,愿都落实了,不是一个空愿,都成为实际了,还是圆满成就,没有欠缺。

“名具万德”。阿弥陀佛这个名字里头包括无量的德。你看是无量劫植德行,种种种德,这样成了佛,所以这个佛就是种种无量劫都在积德、培德而得到的成就,所以这个名字是万德所成就的,所以这个名字里头就包括了万德,所以叫名具万德。

“声闻十方”。阿弥陀第十七愿,愿意一切佛都宣扬佛的名字。所以你看在咱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就宣扬阿弥陀佛的名字。我再给你们举个例子,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不管你是台湾、香港地区、还是大陆(内地),知道阿弥陀佛的人很多;知道咱们这个世界,咱们的本师,知道释迦牟尼的名号的人,少。你们想想看,说“这是如来佛”,等于没说,“这是学者、教授”,没说,不知道是谁。他不知道释迦牟尼,这个名号大家不熟悉,可是十万亿佛土之外的阿弥陀佛,咱们这老太婆、小孩子都知道。“阿弥陀佛。”高兴,“阿弥陀佛”;骂人也是“阿弥陀佛”。都知道。

这个不是个偶然的事情。为什么你自个儿学校的老师、校长,你不知道他的名字,外国有一个学校的校长跟你毫无关系,你倒知道了?不可能!你还老提他。不可能!这个事情是个不可能的事情。这个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阿弥陀有这个愿,阿弥陀愿十方的佛都去宣扬阿弥陀的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听到这个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羡慕这个地方,念这个名字,都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事情是很明显,不是个偶然。所以这个“声闻十方”,在我们这个土,释迦牟尼佛的说也正是如此。

所以佛就来。他是“接引导师”。我们这个本师是释迦牟尼佛,而彼土的导师是阿弥陀佛,我们在阿弥陀佛的名字上加“接引”两个字,我们就是临终的时候,靠佛的愿力,他来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不是我们自己能从这个世界去达到那个地方,而是靠佛的愿力接引。当然也有,如果你修到跟菩萨同等地位,自力可以往生,但是那个是亿亿人中难得一个半个。真正你能够得到上品生、佛来接引,已经是极其殊胜了。所以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又称接引导师。接引这个事,下头有,我就不重复了,以后再补接引是什么含义。

这一拜的时候,要拜了,这个拜就拜“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拜三声。这个三句念完佛之后又起来了,恢复站着。念是站着念,拜就是一拜。这是第二拜。
(《净俢捷要报恩谈》,黄念祖讲述,大通永利编辑组听校整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知觉中我这个嫂成了姐,她们成了弟弟妹妹,除了干活的时候会扯片头,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家庭氛围极好呀!也当然不是整台晚会每个节目都要串,但维维她总是被安排在点题榜
  • 【NOCTA x Nike 篮球主题完整联名系列正式公开】本次合作系列推出了以运动技术表现为重点的产品,上衣部分有连帽衫、DRI-Fit T-Shirt、休闲 
  • [许愿星]有时候想想,和很多人相比你已经很幸运了不是吗 幸运的找一份工作,清闲虽过于清闲哈哈 决定辞职考研父母没反对 全力支持家人在身边,喵喵在身边 未
  • #战肖是真的[超话]#对惹,那个遇水白羡变黑羡的我有多人版本的,要看吗要看吗[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你们想想看,魔王大人在水里修炼,结果被一群荷尔蒙爆棚的
  • 各类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和生活必需品经营企业,经行业主管部门检查评估合格后,逐步有序恢复营业,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测温扫码、通风消
  • 徐凤年似乎在自言自语,“文人名垂青史,武臣头悬国门,互不耽误,如果前者能够在闭起门来写锦绣文章的时候,多写写后者的好话,那就很不错了。”  此话一出,本就冷清
  • #zeenew[超话]#2022/07/25海景相关翻译【前情回顾】:谢谢Hia Nu已经努力做到最好啦☺️IG:new_cwr搬运:随意换译制:ZeeNuNe
  • 江天昊喜欢小琪,但是他却很现实(他知道小琪不喜欢她,而且他们家现在的情况也不适合他去北京)没有去北京,或许这就是青春!昊子和妙妙在大学里互相照顾,真希望他俩能有
  • 前调是梨花香调不是特别浓的香,主调是栀子花,后调是茉莉净油,喷上就是一整个属于仙女的味道! 痛了我一下午呜呜呜呜呜~ Gucci绮梦栀子香!
  • 余提出治湿之法,应根据病邪的病位不同,提出在肺、在脾、在肾之不同治法:在肺,提壶揭盖,风动湿化。余在临床中体会,治湿之法,抓住一个“动”字,此法不仅可尽去湿邪,
  • 但实际上,本田和丰田,这两大品牌混动技术的理念并不相同,也给粉丝们带来不同的驾控感受。而且,东风本田的工程师们还对新款享域锐·混动底盘以及EPS软件重新调教,调
  • #双双为你加油##sysu加油站# 【学会在自己的节奏里,雕刻生活】持续忙碌是否让你倍感压力,提不起劲?在为目标努力前行的路上,别忘了多给自己一些“仪式感”和小
  • 婶婶和女主爸爸的故事是出乎我意料的,“一入豪门深似海”诚不欺我,小说中女性的角色都挺有特色的,用徐斯的话来说就是“女性早就强过男性了”不管是江湖,洪蝶,方萍,岳
  • #赵露思程少商# /#赵露思星汉灿烂# “趁着夏日,与你一起看落日余辉,待漫天星辰”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 答案自然是有的,在名酒如云的川贵这样的白酒更是数不胜数,下面2款就是因为宣传得不到位,导致了和陕西酒落得同样下场,走不出当地。所以陕西酒无论是口感还是品质,都令
  • 而且美白效果也有国家药监局颁发的美白特证,加上珍稀成分和尖端科技,一度让我觉得雅诗兰黛是不是定价定低了,这样的好东西真的不是无价之宝吗!美白效果还是持有淡斑美白
  • 《极限挑战》贾乃亮、黄景瑜上演能力者之争本周日21点,东方卫视大型星素结合励志体验综艺《极限挑战》第八季将播出第四期,节目中,王迅、岳云鹏、贾乃亮、郭京飞、黄明
  • 和《繁花》类似的是作者的隐退,不带评价意味的叙述,是对命运这张大网的旁观感,但有时有些用力过猛,尚没有那么圆融。无论哪一种都不是我们希望看见的结果,因此,我们强
  • 因为pr说,没有拍出特别的卖点-这种弹弹的感觉(我真的很努力了)我们家女儿还当跳床玩了很多次,证明东西很好,不会变形、不会塌,你们可以放心买[赞]另外30天试睡
  • 用暂时的自我折磨,去换取自己最快程度的抽离,去换取这段感情的干净利落、失不再来,去换取双方在彼此印象中,最美好的初印象,而不是死撑着不放手的丑样子。真正有效地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