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释文:
抛弃了圣智,人民有百倍好处;抛弃了仁义,孝慈就可以恢复;抛弃了巧利,盗贼也能够消除。圣智、仁义、巧利这三项,都文饰过度,成事不足。所以,要让人另有归属。那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抛弃学问,无忧无虑。(文:余秋雨《老子通释》)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之中,对于“朴”的描述共有6章,分别是15、19、28、32、37、57章。

《说文解字》认为朴是木之皮;《楚辞•九章•怀沙》有“材朴委积兮”,可作质朴解;

《荀子﹒性恶》有“生而离其朴”,作质朴解;又古“樸”(朴)字通“素”,有物不假修饰之意由此可见,“朴”当做质朴、简洁、朴素解。

在《道德经》的这些章句中,“朴”的意蕴大致相同,是指人的一种纯洁状态,这种人的心灵没有受到外物的污染,他简单而不杂乱,朴素而不假修饰,其人格具有纯粹的真实。

第15章的原句是“敦兮其若朴”,这句话接前面几句“长古之善为士者……故强为之容”,用来形容善于为士的人,这种人的生存状态蒙昧纯朴,他的举止在一般人眼中深奥莫测,俗人的眼光无法辨识他。老子对这种状态洋溢着热切的赞美。

第19章的原句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上文接“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之有所属”,意指人们除了不要做某些有为的事情之外,他们的行为还要有所归依,归依于“朴”,

老子告诫说,机谋和智巧只会导致社会动荡、灾难频发,人不要为情欲所迷、利禄所陷,应该把这些外染都去除,保持人纯真的本色,即无色。

第28章见“复归于朴”,归于本色、本真,与上文同义。

第32章见“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简本作“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与通行本同义。”

此文意指“朴”是道所运行的一种状态,因为“道”在老子的语境中是模糊、混沌、不可认识的,无限的道没有形态、不可知、不可解,所以不能把“朴”理解为道的状态,而是道运行之时呈现的状态。

“朴”是一个概念,“天下”也是一个概念,在同等的层面上它们才可以对应。

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此句原意是指统治者侯王若能守“道”以治天下,万物将自化,矛盾自行化解,如春天冰雪消融。

万物自化之后,就依靠这个“朴”来镇治万物,使矛盾不能够再次复苏。

在这句话里面,“朴”是某种形态,这种形态可以镇治万物,除了形而上无限之“道”以外,形而下的东西没有这样的能力。

而“朴”,恰是道的呈现,是道在运行,所以“朴”才有这么大的力量。

第57章“我无欲而民自朴”。此处应作朴素解。

从上述章句里面可知,在老子的语境里“朴”有两重含义,一种是简单的朴,即民众的朴,在被统治中懵懵懂懂;一种是有“道”的朴,这种“朴”使天下莫敢臣。

老子主要讲的、希望自己达到的状态,正是有“道”的朴。这种意态非同一般,他与道同在,他的意象是存在于无限之中的。

老子认为一旦这个人得道了,得到了这个无限的、不可知、不可见的道,他就获得了自主的权力,这个权力是真正的自主,是世间最大的权力,这种权力“天下莫敢臣”、“万物自将宾”。

从这种自主中,老子认为他将得到心灵的自由,“朴”就是这种状态。

二、老子之“朴”与心灵的自由

这种属于“朴”的,老子所追求的自由,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之于自我而言

他解体了自己,他心中没有“我”,他的“我”和道在一起,他像一个婴儿,所以固有的凡尘俗见在他那里并不存在,他是最纯真的人。

这种纯真在社会生活意义上,就是说这个人他不虚伪、不做作、不贪心、不执迷,名利对他如浮云。他把这些外染放下了、忘记了,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他得到了自由,这是一种从内向外,源自内在发现的自由,这种意态首先从他的内心出发,然后改造他的人格,既而改变他的行为。

这种自由在庄子那里被称作“逍遥”,他不是我要得到什么,不是焦灼于什么东西我得不到,而是舍弃和放下,舍弃无用的负担,放下多余的包袱。

2、之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言

由于“我”已经解体了,这个人的自我和他人之间不会发生矛盾(在心灵的层面上)。

这个人不会介意:他开的工资比我的多、他吃的水果比我吃的多、他干的活比我干的少,这些芸芸众生最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确实很无聊。

也是一种自由,在获得这种自由之前的状态是一种被绑架的状态,被谁绑架呢?被人自己的种种念想、心思绑架了。所以在这一刻,这个得道之“朴”的人解脱了,他不在痛苦中挣扎了。

3、之于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而言

“朴”的到来和“我”的解体带来了一个变化,意味着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脱出了社会,他身上具有非社会属性的特征。

这种对社会的超脱或者说超越,减轻了社会内部的矛盾,他没有输出负面的能量给社会,所剩下的仅仅是对社会的贡献,这种贡献是透过他向别人进行给予来实现的,是付出而不求回报。至于别人是否给予回报,那不是他所真正关心的事情。

“朴”在老子的语境中代表简洁、没有负担,老子直接把这个观点指向了人类的心灵。

从心灵的状态上来说,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或者说解放,具有彻底的意义,这是一般人类或者说社会从来没有实现过的完美状态。

三、西行出关,老子的逍遥

老子通过“朴”而得道,因此得到了心灵的自由,精神上的洒脱必然体现在了行为上。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他“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这一段话是说老子舍弃了他那个史官的职位。首先他并不在乎史官在当时所拥有的一定的荣誉,其次我们从孔子问礼这件事可以知道,老子在当时应该有一定的名望,尽管司马迁说他是隐君子。

老子的这种舍弃是对名望的舍弃,对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学者而言,在我们今天的环境中是不可想象的,在我们这里名望就是知识分子的生命。

然而老子,他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放下了,以一种道家独有的优雅姿态,实践了“朴”的真意,彻底的自由。

他终于走出了函谷关,使世人有幸旁观什么是彻底的自,心灵的解放。

老子面向的是苍茫的秦岭和广袤的群山,在更远的西边,那里有传说中这个民族的起源:昆仑山。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老子认为,人应该过一种合于天道、顺乎自然的简单生活。人在其中无祸无咎,安于平和舒泰(所谓“往而无害,安平泰”),这就是幸福。

而人心应该简单、单纯,所谓“虚其心”,其反面是“实其心”,权力、金钱、美色充满心中,终日心事重重,劳苦愁烦。显然,“虚其心”要快乐得多!

二、上善若水,知白守黑

水的力量看起来柔弱,但是山洪暴发的时候,洪水摧枯拉朽的威力惊人。水滴石穿,柔能克刚。

火看似凶猛,被它烧伤的人却很少;水看似柔弱,溺死其中的人却很多。

水无形,却虚怀若谷,包容天地;火刚烈,却锋芒尽露,过早夭折。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

水告诉我们的生活智慧就是明明具有巨大力量,却以柔弱的面目显示出来,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知白守黑”。

明知有风头,却不去抢,明知有便宜,却不去占。只想占便宜的,吃的都是大亏。

三、祸福相依,遵循常道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与祸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没有绝对的好和坏。正与反相辅相成,互相包含,互相转化,天地万物就是这么永恒变化着的。

因此,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呈现相反的状态。比如,最紧张的气氛反倒是大寂静,“于无声处听惊雷”;最高明的进攻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最智慧的言说是拈花一笑……

而人们要获得幸福快乐的的生活,就应遵循天地间的常道。这“常道”就是上面说的上善若水、知白守黑,不识常道而任意妄为,自会引来凶险,失去幸福。

所以,能成大器的,都是隐忍质朴、不张狂不卖弄的;有智慧的,都不会夸夸其谈。面对难事,就像做简单的事情;面对大事,从做小事里求。

四、少思寡欲,知足知止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奢欲贪得促使人背离天道,没有满足,恣意妄为,人生灾祸大多由此而起。正是过多的欲望破坏了平和舒泰的生活,给人带来不幸。

从表象上看,人是为了幸福才追求欲望,然而天道运行与事物表象正好相反,人纵容了欲望,却从根本上失去了幸福。

欲望之门并不能通往幸福,老子主张从欲望的反面入手,以“无欲”来获取幸福。他要人们“无知无欲”“见素抱朴”,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叮嘱人们:“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大道本来平坦易行,但人们好走捷径,往往弄巧成拙。

其实,剔除了奢欲,生活中知足知止,那幸福和快乐就在眼前。

老子认为,真正的幸福潜藏在平常自然的心里,快乐存在于对简单生活的满足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同时,在这幅崇高、冲融、近于凝固的画面中,其实也活跃着几个人物,其一是近景处,泊舟溪畔的渔父,他独坐船尾、抱棹思忖,可能象征“渔隐”之意,也可能是为另一处人物埋
  • 你搞五六个捏在手里,忙的要死,根本不会去琢磨这个人对我感兴趣不感兴趣的问题,你心态自然特别好,绝对收放自如。该减肥减肥,该医美医美,不要听女性对你的商业互吹,什
  •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它扎根在亿万同胞的血肉里,深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理想里,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情怀和担当
  • 5.现在的人吃饱了没事儿就想处对象,而我就厉害了,我压根儿吃不饱6.很多人对帅哥没有抵抗力,我不一样,我根本不想抵抗,但帅哥想抵抗。5.现在的人吃饱了没事儿就想
  • 这种情况,如果老人离世,其实作为孩子也已经老了,能够看到父母走的安详,自己的余生也不多了,也没啥遗憾的。 03、关系冷漠,没啥情分 有些人,你看他在老人的葬
  • [鼓掌]附上官博粉丝进群福利:1、进群就有机会获得1000元面诊金(面诊金可翻倍膨胀);2、打车礼,30公里内免费打车面诊。专家信息详见详见下条微博,敬请关注~
  • ”最好的人生,不是拥有多少高光时刻,而是读好书、交高人、见世面,将日复一日的平凡日子,也过得有声有色。见世面,就是见人生百态,众生万象心境决定着你能感受到的美景
  • “最美双拥人物”参选范围及条件:我市范围内社会各界群众、驻邯部队官兵,在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中积极作为、品德高尚、事迹感人、实绩突出、代表性广、感召力强,特别
  • 【2023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专营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高鑫零售(06808)、物美商业(08390)、拼多多(PDD)等本文核心数据
  • 」最搞鬼Bosco讀的是男校,卻寫個有女主角的故事,「我哋寫咗個《Cinderella in China》哈哈!」浩信被家人阻止做童星浩信懷疑小時候受《閃電傳真
  • 我觉得我自己做了很多,天天带宝宝+工作,还遭来这样的“迁怒”。————我:你跟你老公原本的关系就很淡甚至负分,这似乎是为啥他容易生气和迁怒的原因之一很淡和负分这
  • 【山东临沂·中国沂南】 --智圣诸葛亮故里 --“乳汁救伤员”沂蒙红嫂家乡 --“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竹泉村小楷老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
  • 说起来,HR这个职业,就是给公司招聘员工的,很普通的一个岗位,但总是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就像“霸总”附体一样。事情之所以冲上多个平台的热搜,就是因为这个HR
  • 上课ing,又想起了这件事,只觉得一阵一阵的犯恶心,谁tm是你的朋友,你在替谁说话?”现在的法律修改的挺好的“穷病”扎心了[苦涩]还好,没卖出他天啊,黄毛关警官
  • #韩语[超话]##韩语翻译[超话]##韩语摘抄# 독서 스크랩 韩语版《Liars》 『라이어스』 - 기만의 시대, 허위사실과 표현의 자유 저자: 캐스
  • 在数不清的交错里,缄默地辩证一次又一次的衰老曾有人真挚地为我做一餐晚饭只希望我能温饱,别无他求今天,和父母的年岁保持一种形而上的默契仿佛我不开口把夜色拨到下午五
  • 深圳周末亲子游|福田CBD里吃喝玩乐全搞定这里是周末爱折腾爱出去玩的641&悠悠子频道~-周末带悠悠子去深圳福田牙齿涂氟,正好也带着小可爱感受一把繁华都
  • 最后感谢你们的支持么么哒,你们看到的作品是改编后的成品,导演啊编剧啊制片人啊后期啊等等都劳苦功高,但能回头瞄我一眼,很开心啦~最后我想说说这个故事,确实小说里,
  • 今年来,该县更是将打造“美丽公路+”放在首位,全面实施“兰花草”型交旅融合规划,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建设S346荆白路(华阳至绩溪岭凹段)美丽公路、岭北片区古村
  • ——纪伯伦#读书##推文##每日一善[超话]#[抱一抱]#每日一善#[心]#阳光信用#圈子决定人生,接近什么样的人,就会走什么样的路,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