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 灵丘:红色热土谱壮歌 绿水青山好生活】(赵志成 王鹏 马明清)灵丘,关山叠嶂,碧水奔流,古韵悠悠,素有塞上古邑之称,因战国时期的改革家赵武灵王葬于此而得名。

抗日战争时期,闻名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县城西南30公里的蔡家峪、小寨、乔沟、白崖台、关沟一带。“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平型关大捷被写进《八路军军歌》,广泛传颂。

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版图面积居山西省第四、大同市第一。“九分山水一分田”,灵丘在1991年被确定为国定贫困县。久困于穷,冀以小康。靠着党的富民好政策,加上灵丘人苦干实干,摘穷帽、拔穷根,不但在2019年4月脱贫摘帽,而且发生了“九分山水九分财、一分田地生万财”的精彩蝶变!

如今,围绕“建设面向京津冀雄宜居宜业宜游山水特色城镇”的发展定位,一个景色宜人、古色引人、红色感人、绿色养人的老区正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书写着新篇章。

山区像县城一样便利

立夏后的灵丘大地,万木吐绿,花红柳绿。出嫁到县城的杜爱莲,决定在这两天带孩子回趟娘家杨庄村。

“我现在想回娘家了,说走就走,90来分钟就到了。以前,一想到回娘家,心里就发愁。坐半天车,还得步行8里地,在村里手机没信号,虽说村子好山好水,但就是不想回。”杜爱莲说。

杨庄村是灵丘县下关乡的一个行政村,深藏在大山里,距离县城130多里。“杨庄过年听下关”是灵丘当地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说的是过去的杨庄村人不知道啥时过年,爬到村前的山梁上,听到8里地外的下关村响起了鞭炮,才知道是过年了。

“现在可好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变成柏油路,村村通公交车,车次也多了。村庄改造让村子不仅干净、漂亮了,而且也文明了,公厕就建了两处,手机也有了信号。‘移动超市’天天进村,日常用品、蔬菜瓜果肉足不出村就能买到。”谈到村子的变化,杜爱莲如是说。

在脱贫攻坚中,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难以实现就地脱贫的贫困人口,灵丘县坚决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高标准建设安置点13个,109个深度贫困自然村、20个行政村全部搬迁,14471名群众“拎包入住”新居。与此同时,对全县所有农村住房进行了全面排查,开展危房改造,2018年年底全县实现“危房全部清零”。

而按照“今天移民搬迁点、明日乡村俱乐部”的目标定位,结合“星级村”创建工作,打造了龙渠沟、小寨等集美丽乡村和旅游示范村建设于一体的移民安置点,实现群众居住条件从“危”到“安”向“宜”转变。这一项成效明显的工作,受到了国务院的通报表彰。

基础设施完善了,发展短板补齐了。驱车进入灵丘的山山沟沟,亮丽的红瓦房,整洁的街巷,蜿蜒的旅游公路,树木掩映的村落就像颗颗珍珠镶嵌在绿水青山间。

“现在全县村村都设置了保洁员,安装了路灯,有了公厕;全县11个乡镇,3个乡镇天然气进户;常住人口200人以上的村全部新建了公共浴室,以往县城才有的设施,现在在农村也成了标配。咱农村人的生活像县城一样便利。”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刘志田如是说。

荣誉就是最好的说明:全县49个村入选全国绿色村庄名单,12个村被评为省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乡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乡村集中连片示范区,60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

农民家门口就业稳定增收

楼宇、花廊、广场,五彩村落,不必怀疑是梦幻,这是真真切切的灵丘大山深处的独峪乡张家湾村。

塑料大棚、光伏板、标准化的养殖园,进入村庄,瞬间耳目一新的感觉。

“村子里现在就没有闲人,大家都有活儿干。”驻村工作队队员小赵如数家珍地介绍,“成发养殖合作社除了资产收益分红,还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16栋食用菌大棚春秋季一天就需三四十个劳动力;扶贫车间,可以天天去。另外村子里设置清洁、护路、护林等岗位,都是挣钱处。”

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乡乡有主导产业、村村有带动主体、户户有增收项目、家家有多元收入”目标,构建起了全覆盖、多元化的产业大格局。

就业有术,增收就有路。“每天8点上班,12点下班,下午2点半上班,6点半下班,工资一个月4500元,以往到外打工,一个月也无非挣这么多钱。这呢,还守家在地的。”谈到家门口就业,武灵镇石磊村村民郭云一脸激动。郭云就业的地方是村东侧的灵丘县巍山工业园,该园入驻企业27家,涉及精密制造、家具、包装等20多个行业门类。众多和郭云一样的劳动力告别先前外出务工的历史。

在灵丘,除了巍山工业园外,还有生物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同样也吸纳了很多当地人务工。

食用菌种植、水产养殖、有机苹果、有机蔬菜四大有机农业产业,135个规模以上的畜禽标准化养殖场,中药材产业园区,秦淮数据、中联心传、扶贫车间……产业带动、就业拉动、政策保障“三发力”,全县186个行政村实现了稳定增收全覆盖。

家园像诗和远方一样美丽

“京西福地、山水灵丘”“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就是灵丘。

沿着旅游公路,结伴青山松柏,抬头蓝天白云,石墙青瓦的别墅依山而建,河道边规划整齐的田块错落有致,如诗如画。这就是红石塄乡的上车河、下车河两个行政村采取“村庄改造+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的模式进行整体改造,蝶变为车河有机社区的现实体验。

“现在我们车河,那可是灵丘的一张名片,旅游季游客络绎不绝,就连非洲人、欧洲人也经常来观光!”年近60岁的村民王金向游客介绍。

2015年,车河村就地实现城镇化,资产变资本,农民变股民;农村变成了景区,农业实现了产业化。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万元,比8年前翻了近10倍。穷山沟变身“国际范儿”,小山村连续举办八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

以车河为示范的“山西省灵丘县村级有机农业扶贫模式”被列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扶贫模式类中外减贫案例,案例照片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2018年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上展出。

昔日,没有出过大山的灵丘人向往着大山外的世界;如今,山好水好空气好的灵丘处处吸引着远方的客人。

红色革命纪念地就有170多处;古色文物古迹有唐代曲回寺石佛冢群、觉山寺辽代砖塔、明代内长城等;绿色自然景观和农业乡村旅游景观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北泉景区、空中草原风景区、桃花溶洞风景区等。

锚定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奋斗目标,有机融合山水文脉、生态农业、休闲养生,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势头。

乡村美了,游客来了,村民乐了,农特产也不愁卖了。该县推出的“云之梦”手工编织、“灵之韵”民间工艺品、“月亮湾”苹果等有灵丘特色的文创产品深受市场好评。全县获得有机认证的农产品60多个,“灵丘有机农业”“灵秀灵丘”“农字号”品牌有力打响。

去年春季,武灵镇黑龙河村举办第一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省内外60多家客商齐会黑龙河,10天时间日平均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灵丘县文旅局局长李栓明说,进入夏季,不光是黑龙河村旅游爆棚,像北泉村大型实景演出《山水北泉》已经是京津冀众多网友的打卡“热地”,龙渠沟村实景演出《幸福的歌声飘向远方》也屡屡冲上热搜。(来源:山西日报)

#三联美食# 近日刷港剧,突然有一句话“渗”入耳中:“你出豉油我出鸡”,不觉莞尔。果然,美食才是最触动凡人心的。

这句俗语,本意是“我拿出一只鸡,你只奉献点豉油”。这和北方吃饺子借点儿蘸醋的意思差不多,也道出了一道广式家常名菜:豉油鸡。

豉油是两广一带的惯常叫法,其实就是俗称的酱油。这道菜听上去挺简单,似乎只要有最质朴的食材鸡和酱油就能搞定。事实上,这道菜成品鸡皮红亮紧实,鸡肉嫩滑;于酱香中,鸡味越发鲜美可口。

我最初知道这道菜时,还是在一次同事聚会上,当时的Boss黄生开了一个玩笑。那天,公司因为临时加班搞到很晚,大家纷纷起哄让黄生请客吃宵夜,犒劳一下。黄生于是调侃带头叫得最起劲的阿明:“这样吧,你出豉油我出鸡,好唔好?”(宵夜你出豉油我出鸡如何?意思是,你出个小头,我出大头如何?)

阿明却只是“嘿嘿”尬笑着,并不接话——他一向小气,肯定是连一点豉油都不愿意出的。作一枚广东土著,阿明来自粤西的高要。三十多岁的他生得面黑肤油,颇有点像粤地常见的一种大补煲汤食材—褪了毛的乌骨鸡,亦俗称“黑鸡”。

于是,阿明“黑鸡”的绰号就这样被老板光明正大地“官宣”了。大家都笑了,有同事当场促狭地喊他“鸡哥”,阿明也只能无奈“笑纳”。

但一起聚餐的时候,阿明的心情总是和他的食量一样,大大地好,尤其是餐桌上吃鸡的时候。人间烟火气,美食最抚凡人心。大师梁实秋深谙其道,他在《雅舍谈吃》中说:“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不管凡人雅客,只要吃饱吃美了,再多的嘲笑和令人“炸毛”的烦心事儿,都可以暂时放下了。

只待餐桌上杯盘罗列,盘中豉油鸡块码放整齐,块块皮面紧实油亮,色泽黄橙中透着茶色;鸡肉也不再是白乎乎的,而是带着特有的酱香咸鲜,盘底则香浓的汤汁铺垫。挟起一块鸡肉入口,感受到是鸡皮稍微的脆韧,和鸡肉酥烂的鲜香。连平时不爱吃鸡的人,都能接受这口感滋味,彻底爱上了这盘中物。

这脆的皮和嫩的肉的丰富口感,是怎么做出来的?首先是准备好一盆冰水,用开而不沸的热水,通过“三提三浸”,把空膛的光鸡快速地在热水浸没10秒钟左右,再立即放入冰水中冷却,重复三次。这样做,可以让鸡皮快速地收缩定型,又不会爆皮,从而达到脆韧的口感。同时,也可以除去鸡身内外的腥臊气,使之受热均匀,便于进一步入味。

之后,再将上述处理好的光鸡放入加了卤料包和酱油(生抽增味,老抽上色)等等多种调味料中的卤水里浸没,保持小火加热让汁水微开的状态,先煮后关火将鸡彻底焖透。等到鸡稍晾凉,即可斩件装盘,并淋上适量刚才的卤汁,以照顾口重的食客。

用简单的烹饪方式能做出这样的好味道,自然离不开好的食材:粤北的三黄鸡。其它的鸡则不佳。速生鸡生长的时间太短,骨头软而肉中积累的鲜味物质不够。老鸡的生长时间过长,则肉质发柴,口感差。

民国美食家张亦庵曾这样评价道:“广东所产普通的鸡,也胜过上海的。这大概是因为土地的关系。气候较热的地方,土壤中的虫类较为丰富,鸡得(到)大量的虫类作饲料,营养自然较为充足,味道也自然较为鲜美。”

粤北多山区林地,气候湿热,植被丰富,极适合小虫繁殖生长。山区放养的三黄鸡以青草、小虫为食,母鸡长到一斤多、不超过三斤时,还没有开始生蛋,体健而脂丰,用来做白切鸡、豉油鸡是最好不过了。

据考证,早在秦汉时期,岭南养鸡已经初具规模。到了明清时,鸡已经成为岭南人主要的食用家禽。随着近代对外商贸的发展,广州成为重要的港口城市,人员的流动和财富的累积,极大地带动了饮食业的发展。于是,“食在广东”,无鸡不欢的广州,众多的食肆酒楼几乎家家都有自己的招牌鸡。

讲究原汁原味,追求食物本真滋味,是粤菜的精髓。也就是说,鸡有鸡味,鱼有鱼鲜,才是美食最好的滋味体验。于是,越是优质的食材,越是用料简单,烹饪则用最基本的白灼、炖煮等方式,力求体现食材本身的独特鲜美。正如“清水出芙蓉”一样,只需保持天然本色,不需要过多的花式雕琢一样。

而越是简单的烹饪方式,也越能考验厨师的做菜功力。相对于白切鸡的极致清淡口味,需要佐以蘸料才能入口,调味得当的豉油鸡无疑是白切鸡的改良版,也更受大家的欢迎。

而且,这道菜还有个万无一失的家庭懒人版做法,是真的简单到用电饭煲就能做出来传统家常菜。即将光鸡开膛洗净,放在调配好的煮开卤水里,期间用手勺不停地汁水淋到鸡身上,并翻动让鸡皮上色均匀;之后保持加热约10分钟,再保温闷上20分钟即成。

而剩下的卤水,随便放入煮蛋、豆干之类的,都能做出很不错的卤味儿。甚至,有人把饱含了鸡油、鸡汁的卤水浇在米饭、拌面上,制成捞饭、凉面,一点儿都不会浪费。

这时候,出锅的鸡肉酥烂鲜香,趁热手撕都很容易。装盘上桌后,虽然卖相稍逊,但一家人无论老幼,也不管牙口好坏,都能大快朵颐,齐齐一起来痛快吃鸡。

无论出自酒楼精致版的正宗豉油鸡,还是家常懒人版的各色酱油鸡,不管是一家人团团围坐,还是像“鸡哥”阿明这样的打工人,都能于在食物升腾的氤氲香气中,得到美食一视同仁的生理安抚。于是,身心得到了滋养,重新获得了驰骋人间的勇气和力量。

在广东,对鸡的热爱不止体现在饮食中。粤语里,还有很多和鸡有关的词汇。比如,天天要用到的,“一蚊鸡”就是“一元钱”的意思, “偷鸡”是“偷懒”的意思,而“捞鸡”则是指完成事情得到了好处。就连已经牺牲了自我,躺进了饭锅里的鸡,广东人也不放过,一句促狭的戏谑“死鸡撑饭盖”,是和“死鸭子嘴硬”差不多的意思。

这样的饮食幽默,足以让人对粤菜中的豉油鸡念念不忘了。尤其是,当食物的味道里结合了青春的快乐记忆时,就更加令人想念了。

《那只深藏功与名的豉油鸡》文 | 清风吴语

#吉星和尼克#之#人间滋味#

因荷而得藕

又冷又阴沉的冬天下午,沙钵咕嘟咕嘟唱着歌儿,从锅盖眼里一条白色的热汽扶摇直上,醇厚甘甜的气息萦绕在厨房里,然后钻进客厅、卧室,像长了一百只触角的蜈蚣无处不去。我正在炖莲藕排骨汤。

冬天的莲藕淀粉十足,又绵又粉,筒子骨也行,排骨也行,一定要给足,煨烂了藕,煨烂了肉,藕和肉骨不分彼此,藕吸饱了肉味油腻,才会味道浓郁口感丰腴,不柴不干。肉呢,和骨头若即若离,咬一口,不油不腻。汤当然浓厚醇美。最好喝的汤,是肉汤,加了各种食材的肉汤,喝了暖和贴膘抗寒,这是冬天里,一碗汤的本分。

藕,谐音偶。我们是个多么喜欢在谐音里寻找人生乐趣的人群。

据说古时候有个叫程敏政的人,人称神童。宰相李资爱他的才华,将女儿许配给他。一天,李资宴请宾朋,出了个对联:因荷而得藕。程敏政对着桌上的果品回答:有杏不需梅。有学问的古人不会将对联搞得这么平庸,李资的意思是因荷(何)而得藕(偶),程敏政的意思是有杏(幸)不需梅(媒)。我想李资将女儿嫁给他应该在应答之后,程敏政郎有心,李资翁有意,这段佳话才显得水到渠成。

藕从荷来。不过不是所有的荷都能有好吃的藕。红花莲子白花藕,意思是开红花的荷花莲子好,而开白花的荷花藕好。

藕的一生是从每年的夏初开始的,从五月份开始,是手指粗细的藕带,这是幼年时代的藕,没有长出皮糙肉厚的淀粉,加蒜瓣清炒,爽脆得很。到夏末,新藕上市,俗话说的花浆藕头道韭,都是赶新鲜的美味。这时候的藕尽可以白口吃,咕嗞咕嗞嚼下去,一点渣滓都没有。

饭店里的冷盘,会应时令地上一叠藕片,长形的小碟,一溜斜斜的藕片,撒上白糖,清甜脆嫩。

渐渐的,藕在秋风里老了一些,又老了一些,切丝炒,喷一点白醋,又酸又甜,不下饭,但是开胃。做冷盘也行,在藕眼里灌入糯米,蒸熟了切片,撒一把黄色的桂花屑,这是糯米桂花藕,冷的热的入口都是香甜的。

等到秋风也老了,是藕收获的季节了。收获藕只有一种途径,下到荷塘里,在淤泥深处,藕们盘根错节。穿着皮衣皮裤的踩藕人在抽干的荷塘里小心翼翼试探着柔软的淤泥,注意脚下的感觉。一有感觉,伸手从脚底下抄起来。这个时候的水和泥都是冰冷的,远远看去踩藕人的身影像冬天寂寥大地上慢慢游走的几个标点符号,令人有一种郑重的敬意。

洗干净,藕们不复夏日的白皙水嫩,冬天的藕胖大粗壮,像结婚生子后的农妇,挑担子插秧割稻拿得起放得下,粗着大嗓门呼三喝四,撩起前襟擦额头的汗,不管是不是晾了半截子白肚皮。是没有姑娘家家的养眼,可是乡下的日子,就是这些泼辣的娘们支撑起来的,每一个羞答答的姑娘家,总要成为这样的娘们才是正路。

我家乡的冬天,家家都有一个沙钵,据科学测试,沙钵保鲜度高,透气性好,这是后来好事者说的。民间自有来自生活本身的智慧,老人们一再强调沙钵煨汤最鲜,生活经验是最实在的科学数据。要是冬天,沙钵里有骨头有切成滚刀块的藕,这一家的日子是非常滋润的,这一家老人孩子吃了饭都是不擦嘴的,油光光的嘴巴在四邻五舍跟前都是一种值得骄傲的招牌。

不能餐餐都肉骨头煨藕,老人们说,就是沈万三的家私也不够这样吃。抓把米,把藕切小块,老人们都有个小煨罐,煨罐是陶瓷的,深腹,小口,不耐急火,藕、米、水加好,还要几颗红枣,放在大灶出炉灰的口子深处,煮饭烧菜稻草灰的余温,煨软煨烂这一小罐藕稀饭,倒出来浅浅两小碗,加一勺红糖白糖,是老人临睡前的贴己。

这里藕稀饭已经赋予了食补的意义。要是谁家老人连这样的贴己饮食都没有,虽然也不会饿着,可是论起来总是觉得她可怜,总是说她媳妇太厉害。大家伙也有藕稀饭吃。一烧就是一大钢精锅红通通的藕稀饭,黏稠烂软,一口咬下去,藕须们藕断丝连,在嘴边脸颊上挠来挠去,这是吃藕稀饭额外附赠的乐趣。

我家乡还有个卖熟藕的营生。分坐销和走售。坐销是小摊子,一只小炉子上面放着钢精锅,终日咕嘟咕嘟着,锅里整齐列着三五根去皮的藕,红汪汪热乎乎,要吃称一段,小刀子下去,无声无息,煮得很烂很烂。

还有行销,这是好些年前才有的,挎着木桶的女子,一边走一边吆喝:“卖熟藕。”深巷明朝卖杏花,江南街头卖的是熟藕。有人要买,掀开盖着木桶口的厚棉垫子,藕们还冒着热气,拿出小秤称一段。

卖熟藕的女人通常有一副亮嗓子,也许是家里嗓门最亮堂的负责出来卖,也许是天天这样拉嗓子,拉出了一副好嗓子。

--唐玉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不要听你喊救命,我要好好站在我面前,快啊”[微笑]我被你超凡的表演所折服。26.我在大街上摔倒了 周围人都对我笑 气得我爬起来又摔了好几次 笑死他们27.装深
  • 山海的浩瀚,宇宙的浪漫,都在我内心翻腾,在推着我前进。星星是月亮一眨眼的温柔第一次看到宇宙,是和你四目相对时。
  • 感谢这位老板,也感谢小区志愿者分包了很久[心]6.据说明天我的140元永辉包会到,非常划算,荤素零食十几样,另外还有牛奶鸡蛋大米都等着到货。这个发团的老板娘也非
  • 计划停水时间:2017年9月20日20时00分计划复水时间:2017年9月21日16时00分共计20小时请上述受影响的市民提前做好蓄水准备工作和妥善关闭好家中的
  • 【开头如何写】方法1:介绍传统节日是哪一个(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方法2:简单地描写一个过节场景来引出下文方法3:还可以引用跟传统节日有关的歌词、诗句或俗语来
  • 说实话,金牛座就是看起来高冷,难以接近,但是指金牛座的表象而已,金牛做的内心其实无比渴望能够被接近,被亲近。但矛盾的是,ta还跟天秤那种高冷不一样,金牛宝宝的内
  • 谷爱凌与苏翊鸣,从两小无猜到顶峰相聚 一 有个女仔令我思想变得大过 (又过女崽令我思乡变地大过) 当初(当错) 我幼稚行为对你犯下大错 (我也起很为对内放
  • 六十日柱看配偶: 1、甲子 甲木坐子水,水能生木,甲木一生享用。甲木好学见识广,小气多疑心。配偶内向善家务真情奉献。 2、乙丑 乙木坐丑土,丑土是湿土可
  • 主页追星手写各半分 现在还是pai+数位板选手 正在攒钱买iPad 字看合集吧④号@且月闻鹿鸣 想要有产出或者写字好看的老婆,扩我没烦恼,我是快乐小璐✌⑤号
  • #结婚有必要买房吗# 人心是最难懂的,即使我们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内心,压抑住心中的欲望,一旦我们被负面情绪主导,此时我们将会一事无成,这才是导致挽回一个人失败的最
  • 据测算,在5月份2.4%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
  • 我想,我定会把这个院子租下来,和家人一起在这里赏花看景,没事的时候就到周围去逛逛,看着夕阳夕阳西下,花谢花开,又或者等夏天的时候,就躺在门口晒太阳,那种美滋滋的
  • 然后迦摩【fgo说是爱神同时也是魔罗(正反面)爱神是湿婆之前烧死过因为射箭帮雪山女神跟他重铸爱意的爱神迦摩,另外的魔罗是不是日文里丁丁的mara那么应该对应的是
  • 秋树披上了新雪,禅院再续了炉香,茫茫雾里,呜呜风中,心中的多少事,这一刻寂下了,流水若弦音,清风欲合鸣,人生诸事,无非悲和喜,今日之悲,云沉欲雪,明日之喜,日暖
  • #王一博[超话]# 05081997| #王一博24岁生日快乐# You are the best thing that has ever happened
  • 记忆中应该都是在乡下 我才吃得到 总记得爷爷以前家门口 也有一片小小的桑葚林子每次回乡下到爷爷家 我总会端着个碗 迫不及待摘来吃 虽然总是说里面会有小虫子
  • 生活中,最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心中的郁闷;最使人痛苦的往往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希望的破灭;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自信的丧失;最使人绝
  • 从5:30开始 ,忙忙碌碌,一直在写,最后写到手没有知觉,大部分的人都很配合,但是也有人丝毫不理解,你就应该干这些事…骂骂咧咧的[苦涩][苦涩],认为志愿者会有
  • ”张嘉译则这样评价孙浩:“孙浩比我厉害,原来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孙浩已经上春晚的舞台了。我在低谷时,张嘉译一直帮助我,他这个人特爷们,也很帅。
  • 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在佛前一齐就都向佛顶礼叩头,对佛就说了,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我也保护这个修行的人,乃至于到他得成菩提,永远也没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