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别处看到的,稍作截图
自勉,“不屈服于世界”自不必说,我今天才意识到我已经因为无法折中的原则与生活方式把朋友赶得一个都不剩了,要说可惜那也可惜,但是必然有所舍取,我选择不屈服。也尤其是p1中“不要被欲望糟蹋”一句。有欲望是人之常情,欲望是推动人格前进必不可缺的燃料,但凡事过犹不及。自从我再次发现了我藏匿多年的野性之后,我偶尔地会察觉到压倒一切的、稍显极端的攻击欲与控制欲望。偶尔我也会想我的想法是否太过于刚烈,以至于影响到实际行动,并不利于我个人的发展。还有一个就是我时而对具体的人感到厌烦,我只喜欢精神柏拉图。“厌人”的症状暂时不频繁但我对独身的热衷已经使我失去与人社交的动力,使得在必要做时我需要耗费更多精力去克服欲望。我短期之内没有精力去实践去尝试这方面,这个可能的隐患或许是需要被解决的。

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宁愿买iPhone512G也舍不得开通iCloud 2T的云存储呢?”当时我认为这貌似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但是事后觉得还是哪里不对,这才意识到自个犯了个错误,因为云存储和本地存储还是有区别的。

绝大多数人都会比较喜欢用本地存储,毕竟它不受网络的限制,可以随时提取使用;但如果是iCloud 存储的照片,视频需要下载的时候会很慢。再一个,APP里面的数据是不会存储下来的,有的时候也是不太方面。

再说了,如果真要iCloud 2T,那我为啥不直接给手机弄一个U盘呢。

杨宁金刚经讲义: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这一品的大意是,佛连续向须菩提发问:“如来有肉眼不?如来有天眼不?如来有慧眼不?如来有法眼不?如来有佛眼不?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佛为什么忽然向须菩提提问起五眼六神通的问题?在此先谈什么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五眼六神通”是修证佛法者证入空性后具有的能力。五眼与六神通相配,除肉眼外,每种眼都带有一定等级的神通,是每个人自性本有的功能,每个人都有,但只有进入如来真空境界,才能全部开显出来,五眼代表不同等级的证量。

肉眼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只要不盲,就具备肉眼功能。可以视山河大地,也可以通过所见揣度、推测过去与未来的一切人、事、物,只是不太准确。但因人类认为万物实有,因对物质的执着,故五眼中肉眼障碍局限性最大,无法透视任何物质背后的东西,而且时空对其也有障碍,无法观到视力范围之外的一切,无法远距离遥视,无法看到极微小的一切(比如细菌),也无法看宏观的东西,同样无法真实地看到过去、未来等。

天眼、慧眼、法眼建立在一定的定力基础之上,有很多类众生在能力上天生具备,但在心性的开悟上,没有佛弟子的知见。这三种眼看一切更透彻,时空物质的障碍几乎很少。比如可以遥视、透视、微观(像显微镜一样)、宏观(如将整个银河系纳入眼底),观看过去发生的事,预测未来等,可以用意念移动、转移、变化物体等。只是从天眼到法眼等级递增,同时配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神通的大小从天眼到法眼递增,比如天眼的五种神通与法眼的五种神通是不一样的。佛眼是成佛后具备的能力,可以彻万法源,在神通中也是最究竟圆满,而且只有佛眼具有六通中的漏尽通。

这是五眼在能力上的启用。在心性的开悟方面,禅宗祖师六祖说:“一切人尽有五眼,为迷所覆,不能自见。”故佛教除却迷心,即五眼开明。念念修行般若波罗蜜法,初除迷心,名为第一肉眼;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起怜悯心,是名第二天眼;痴心不生,名为第三慧眼;著法心除,名为第四法眼;细惑永尽,圆明遍照,名为第五佛眼。又云,见色身中有法身,名为天眼;见一切众生,各具般若性,名为慧眼;见性明澈,能所永除,一切佛法,本来自备,名为法眼;见般若波罗蜜,能生三世一切法,名为佛眼。

佛说的五眼是当我们真正破尽所有相时,即像拿掉了心性上层层遮挡的东西,对万法的真相了悟得越来越清晰了,同时也圆满开启我们本有的能力,我们将它起个名字叫“五眼六神通”。

因我们现在听讲的人大部分都没有神通,所以佛说肉眼,大家马上还能联想到自己的一双眼睛;说天眼,大家都就认为长在眉心,因为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们眉心都有一只眼睛;但说到慧眼、法眼、佛眼,大家就不知道长哪儿了。自性如来无形无相,其实本质上五眼并无生处。在此,我们关注的是佛为什么开始提问须菩提关于五眼的问题?

对未开启五眼功能的人,佛这样提问的时候也许只是几个字,但对于须菩提以及在场证阿罗汉果位的大弟子们,他们有不同证量的神通。佛说天眼,他们已身心中呈现出的即有天眼的境界和认知,慧眼即呈现出慧眼的境界和认知等。在前面第十四品中,须菩提谈到:“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这说明须菩提至少有慧眼的证量。

当然,佛在此问须菩提这些问题并非是与弟子们比神通,也并非是说如来有五眼六神通,你们快点证入吧,更不是说我现在比你们厉害,看,我圆满证得了五眼。佛法中视“五眼六神通”是小术,真正证入果位的菩萨只把它们作为度众生的一个工具。尤其阿罗汉们以寂灭为乐,长久住在灭尽定中,不启用神通。所以在《法华经》中,大家都读到过当佛放光惊天动地大显瑞相后,又说有一个最高知见没有告诉弟子们时,有五千比丘退席了。除慈悲心不够、自以为证得之外,其实有一个小原因,是他们不屑于观看这些如魔法幻化般的神通境界。但阿罗汉们不屑观看,不代表他们没有。他们大多数有天眼、慧眼或法眼,随这些能力的开启,他们在禅定中看到了更广阔时空中的众生与境界。比如:阿罗汉可追溯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而佛可彻万法源,没有时空的限制。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境界中的万法与众生呢?这也是应关注的问题。佛在问完五眼的问题后,又担心没有神通的众生着神通的相,故马上又问须菩提:“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须菩提说:“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如来真空之境是平凡的,即使如来具备五眼六神通,但在哪一道说哪一道的话。如来在人道与人交流,也说沙子是沙。佛在此处,因为着重要谈的是真空的启用,所以佛不会说“沙非沙,是名为沙”。因通过前面的讨论,弟子们已不再执着沙相。所以,真正证入如来真空之境的人非常的平实普通,不会无缘无故显示任何奇异之相。就像《金刚经》的开篇,佛与他的弟子一样普通:托钵化斋、吃饭、打坐、说法,即使显示神通也是为了弘法利生的需要,神通光明也虚妄不实,只是幻化。须菩提明白佛要表达的意思,马上平和地回答:“佛说是沙”。

佛一句一句问完五眼,有证量神通的弟子们头脑中应该有不同的现量境界,此时,佛话锋一转,问须菩提:“佛所教化的世界,数量有恒河中所有沙子那么多的恒河,再有这么多条恒河中的沙子那么多。”这个比喻有点拗口,但佛这样说,我们有个概念,即:佛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数。佛接着说,“这么多世界国土中有无量无边数不清的众生,他们有无量无边各个不同的心念,如来全部知晓。”在这如来说“无量无边众生的心念,如来全部知晓”,并非是在说神通里的他心通。他心通是有感知别人心波振动的能力,并且同时能解读、破译这些东西。佛在此并非谈神通。

我们接着听佛要表达什么,他说:“这么多种众生,这么多种各个不同的心念,可以总名为一种心,即‘妄心’”。原文是:“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到此,我们才终于明白,佛为什么要问须菩提关于五眼的问题,佛是要告诉弟子们,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所见都是虚妄。不要以为我说的诸相虚妄只是在人道,只是在人世界。在无量无边的佛世界,各种各样的众生,有形无形,只要还在时空中,还在轮回之中,都是妄心妄念,都没有一个不变的不生不灭的心体。用天眼、慧眼、法眼看到的与肉眼一样,所有的一切都虚妄不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皆不可得。

佛告诉弟子们,如来用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遍观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都是活在妄心中。为什么全是妄心呢?我们没有神通,但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心念。前念刚过,当念又起,念念不断,流向未来。观所有的心念,都无有生处,无有灭处,也无一个真实不变的心体。即使是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众生,看似无形无念,但心却有一个“动”的势。因为他在时空里,他就有过去、未来,只要他认为自己动念了就又开始轮回。他要懂得“念”的虚妄,懂得“心”本无生无灭的道理,他就可以从轮回中解脱。所以佛最后说:“三心皆不可得,都为虚妄”。

听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情”的虚幻了吧。比如“爱情”,根本就没有一个“心”可以得到。你执着的爱情,只不过是六根被境转之后,意识的念念相续形成的执着。所以,你说要得到爱人的心,他(她)不是不给你,是万法都没有。只有证入如来的真空,才是真心,才是如如不动、不生不灭、无形无相的圆觉妙心。而真正了知此境界的人,在此世上,才是随缘了旧业。

所以如来接着说:“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现在、未来是众生执着的时空观念。人的意识刹那不停地从过去流向未来,前念刚过,后念又起,即使中间似乎停顿了,但仍有一个“我不动”的认知,这个认知也是念。念念相续,即使睡梦中也未停止念念分别、认知,也正因为有这样流动的意识、心,人才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在延续。但佛告诉我们,我们这个意识流动形成的认知是虚妄不实的,我们的意识在刹那不停地生灭变化,即使有定境,也不过是相对于散乱,相对于有我而建立起来的幻境。只是依止此幻境,我们更能看清万法的虚妄本质。因为我们着相,执着万法的差别,执着万法的成住坏空、生灭变异,我们的认知被这些相转,便感受到意识在过去、未来流动,才有时空的移动。如果在定境中,心不再被境转时,意识从流动变成了波的振动,振动或波动使我们不再有时间在流动的感觉,在认知上认为过去、现在、未来在一个点上,此时,佛学行者称这个状态为“当下”。行者活在当下的状态里,就会初步感受到时空的变异、心的念念相续都虚妄不实,都像分别、认知形成的泡沫。所以对活在当下的行者,即使起心动念,做世间一切事,所思所行,也会变成空中飘动的云,无法影响虚空的空与宁静。这即是禅宗六祖所说的“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所安住的境界。

所以佛在此说,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不可得,在如来之境中是虚妄不实的,是众生着种种相,生种种念,形成的流动的幻境。

有同修问我,说我已不再留恋过去,也不担忧恐惧未来,是不是已回到当下的境界?是不是已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心?这还不是。在当下六根对六尘时,只要你的分别心一起,比如你说,垢净、美丑、善恶等等,只要你比较,就已有过去心,你在过去的认知、经验上比较,只要你心中有认知、执着、取舍,现在、未来心已同时生起。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在着相的一念之间都已经在那儿了。人的一生就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的延续,小到前念、当念、后念,大到前世、今世、后世,每个人刹那不停被万法的生灭变异转。起心动念,念念轮回,世世轮回。心中只要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流动,轮回就不会停止。行者只要安住当下,不被境转,不着一切相,旁观自己这些虚妄的、刹那不停、运转流逝的念头,和因这些念而生起的种种觉受,才有可能看清万法实相,回归生命本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此次我们的焦点聚集在机芯及其机芯技术性能上,如果与瑞士机芯比较,你要说技术,没问题,肯定做得过,2015在瑞士展出的海鸥三轴陀飞轮那种完全自产的逆天神器,江诗丹
  • (第三部分)诈骗犯同性恋流氓感情骗子疯子陈学冬利用男女老少通吃的文字游戏的卑劣手段骗取感情、诈骗巨款、诈骗巨款上热门!大家都不要去看已经隐婚生了四个以上孩子的流
  • #呼唤雨# 哎哟喂看完红酒绿熬夜看完呼唤雨我的妈耶苏他真会写我爱了最后一章看得我疯狂心动一瞬间词穷到难以描述怎么去形容夏灯和游风的爱情呢我们灯风造极CP从来不是
  • #咒术回战[超话]#怀玉玉折 Tsutaya新周边立牌吧唧明信片册五条悟 夏油杰 硝子 ‼️新团招人 51汇‼️场景立牌 98.18r吧唧抱盒 140.25r挂
  • 本人于2024年4月先后两次向衡阳市委第十二巡察组驻常宁办公点提交了两份关于常宁市城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兼管信访的纪检组长满勇在处理我的信访事项过程中,满勇一
  • (继续来颠三倒四的repo)由于从来不看时代小说(词儿都不会说[泪])昨天恶补日本近代史,看第二遍终于算是听懂了所有的细节和段子,也对剧情有了新的理解。#任嘉伦
  • 4️⃣灯塔风景区:一定要早起去看一场日照的日出橘红色的太阳照射在海面上简直就是一副油画这些美食必打卡巧克力渔家:   他家的海鲜蒸锅属实哇塞啦,新鲜的海鲜直接下
  • 我还以为是你什么正经的排名呢再说了小鬼和其他几位排名也没差多少啊不关注第一和倒第一关注倒第二节目组也真是[挖鼻]整这破热搜节目组泥是有什么心事吗[怒骂][允悲]
  • #世界计划多彩舞台[超话]# 【谷谜/上新】重磅三款联名上新 1️⃣PJSK x ZOZO TOWN 第2弹! 拍立得单领:全员 套装:天马咲希、#天马司#
  • 所谓「内捨头目脑髓,外捨国城妻子」这种难行能行的苦行,就是方便法,所以说:「无量劫海修方便」。」经过这样长的时间,修六度万行种种方便法门,不能忍的能忍,不能捨的
  • 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真,所知者深也...」(图十)此文作者必然从事过科学研究工作,不然不可能有如此感悟:「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
  • 转过村后的屋角,感觉一侧的脸有点开始浮肿,回家陪孩子躺在床上,还没哄睡,不知是意念还是真实的闪现,一对放大的猫耳朵(除此之外没有脸和身体)从墙上映射出来,向着我
  • 【原版高品质】专柜Chloe蔻依,最新秋冬星款,杨幂,赵薇,江一燕,秦舒培,古力娜扎,江疏影,何穗,宋佳,唐嫣,刘雯,网红大爆款,原单一比一五金,原版皮,超好
  • 我们每个人要经历的风景不同,所以活法也不相同,兰居幽谷,兀自芬芳,是低调,莲开一隅,寂静流香,是优雅;人生如花,淡者香,学会在花开四季中,宁静致远,随遇而安,何
  • ​​情感是需要维护的,有事时才想到别人,只能显得头脑很愚蠢,在社会上能赚到钱的都不傻,不要拿别人的礼貌素质来得寸进尺,有时候给的不是脸,是双方之间最后的一点余地
  • 暑假中的成败,只是暂时的,只有坚持发奋,才是永恒的。好朋友只管去做最独特的自己,绽放暑假原来的色彩,便是暑假的。
  • 而如果你脾胃不好,每餐吃一撮饭,就算身体指标全部正常,没有一个病症,我想跟你说:您的身体有很大的潜在问题,请注意调好脾胃,才能真正健康。论脾胃的重要性,曾经这样
  • 最喜欢的台词是母女对话,薇向母亲表达爱意后坦陈自己是同志时,母亲回道:“你怎么可以说爱我,又说出如此伤我的话。本篇若要概括大意,除开“面子”这一词汇,便是“要去
  • ✨ 将自己的生命力伸展开的人,他的存在,对别人就是疗愈。所以,被爱和自由滋养的孩子常常会像一个永动机一样,能专注地投入到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上。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