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

四念处是一种很复杂、很不容易修的修行方法,与五停心:即数息、不净、慈心、界方便、因缘等五门有密切的关系。现在概略地介绍四念处。

佛经上记载,在释迦牟尼佛即将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强忍住悲痛,请佛就未来佛法的弘传,开示最后的遗教。释迦牟尼佛咐嘱阿难四件事:其一,在日后结集佛法经典之时,每一部经的经文皆以‘如是我闻’为起始,表示这是由佛陀亲口宣说,阿难亲闻。其二,以戒律为师。其三,依四念处行道。其四,对于犯戒而不受劝告的比丘,用默摈、不理睬他的方式,让他心生悔意,自行归善。由此可知,四念处是佛陀教法中很基本而重要的一个方法。

五停心和四念处密切相关。就禅观次第言,五停心属于奢摩他,是止;四念处属于毗婆奢那,即观。五停心最主要的作用,是针对散心和乱心的人,使他们能够循着方法把心集中起来,渐渐地达到定的程度。修五停心得定以后,立即从定出来,用有漏智慧观察四念处的身、受、心、法,一直观想,进而达到发无漏慧、出三界的目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修五停心可以得定,但不能开悟,在定中心亦无法修;必须是得定之后,从定出,以有漏慧来修四念处,从四念处发无漏慧。有定有止,再修观,从观发慧,这个与天台宗所讲的止观均等不同。如果不得定便修四念处,或是修五停心得定后许久,定力退失,才修四念处,都是不对的。

什么是四念处呢?四念处就是身、受、心、法四种观想。身,就是我们的身体;受,是我们的身体对外界种种接触刺激的感受;心是对于受所产生的反应、执着;法是身、受、心所产生的一切。就个人来说,身受心本身就是法,身受心之外没有法。除此,凡因缘所生的,皆是法。

用这四种的观想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为了要对治四种颠倒的错认和执着。四种颠倒即是净──清净的净,乐──快乐的乐,常──永恒的常,我──我为中心。由于有这四种颠倒,所以不能出三界,所以沈沦流转在生死中。四种颠倒里的根本法是‘我’,因为‘我’,而错认存在是常的、永恒的。永恒感从那里来呢?从接受而来,受从那里来?受从身体而来,身体是物质的,心是精神的,但是精神不离物质而作用,身受心动,身心的感受加起来,就成了我,这是小我。从物质界小我的身体,到禅定中有定的感受的大我、大身,都假想以为恒常,执着以为有我。修四念处,正可以破四颠倒,出三界。

(一)观身不净

观察我们的身体,用‘观’的方法来观它。在一般的说法里,此处往往解释得和五停心的不净观一样。但是我认为,如果是不净观,就是尚在五停心的阶段了,所以应该不是不净观。若从《俱舍论》来看,它不是重视于身体的不净;换句话说,不是身体很脏、很臭的那个不净,而是烦恼的根源叫作不净。观‘身是烦恼根’,所以不清净。

(二)观受是苦

通常,人对于身体的诸受,误认为是乐、是清净,这种颠倒想所导致的,就是宝爱这个身体。每个人都贪爱自己的身体,谁不贪爱自己的身体呢?割舍自身的一块肉拿去给狗打牙祭去,没有这样的事。观受是苦与观身不净是连带的,因观身不净,而观察到身体所带来的并不是好事,都是麻烦事、不清净的事,所谓不清净,指的是烦恼的根源,制造罪业、生死的根源。一般的人把身体当作净、把感受当作乐来看,根本没有想到它是生死的根源。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身体的种种呢?有时肚子饿了,吃的时候,吃得很饱,很舒服;口渴了,喝水的时候,喝得好舒服;累了,上床睡一觉,睡得好舒服;热的时候,有凉风徐徐吹来,吹得好舒服;恋爱的时候,亲密地拥抱,也觉得好舒服……。做舒服的事,感觉身体很可爱,于是起颠倒想,以为身体是受乐的根本。痛苦的时候是有的,但不会记得住,只记得好的,所以会对身体产生执着。

很多人不能认同佛教讲苦,他所感觉到的都是乐。但若深入地分析、观照下去,就会发现,所有一切的乐,都是苦的因素,都是带来苦的原因;而苦是没有止境的,乐是非常有限的。这一生的苦,连续到未来生的苦,即便是这一生,到最后,此身还是会死亡、会败坏,结果还是苦。所以说有受皆苦,‘乐’不过是一个假象。因现象的本质是无常,无常故苦。

(三)观心无常

心是什么?前面已提及,心是从身体的感受,而产生的反应和执着。我们的心,念念不停地跟着所有的受在变化。既然是刹那不断地改变着,这心当然是无常的。可是,一般人总认为心是永恒的,譬如:男女间的山盟海誓,海可以枯,石可以烂,我们的心永远不变……之类的,此即‘常心’。

执着我们的心是恒常的,这种幻觉,是因为不能观照到心念的变化。所以错认昨天想任何事的,是我的心;在三年前、十年前、五十年以前,那个动脑筋在想的,也是我的心;身体也许变了,我的心没有变,环境变了,我的心没有变。其实,不是我的心在动,是我的念头在动。他无法想到心之所以为心,实际上,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间的连锁、连结,不能如是观察,则会愚痴、固执地想象成是同一个人的心,在不同的时间,想着不一样的事。其实心念刹那变异,本是无常。

(四)观法无我

对于身、受、心三个项目,我们如果从身观察起,身受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都在交互变化。既然是能够变化的,当然不是常的,既然是可以变化的,里头有没有‘我’呢?如果能够变化的是我,那在变化的过程中,究竟‘我’在那里?所以一切法,不管是心法或是色法,无一不是因缘和合的暂时显现。暂时显现其间,每一点每一点连缀起来,便成为一桩事。从时间上看,是一个过程,从空间上看,是一个集合体,可是这种集合体仍然持续在变,过程也不断在变。‘我’在那里呢?那个是我呢?身体是我吗?心是我吗?接受的‘受’是我吗?通常认为,身体是我,我在接受,我在想,所以身受心通通是我。但把这些东西放在空间、时间上来看,就只是因缘的结合、因果的关系,‘我’是不存在的。

用什么来观身、受、心、法?用慧。在什么时候来看?在得到五停心的定以后。停于定,止于定时,心根本不动。若得定以后,心能够动,这不叫念头,叫慧,是很清楚的观照。

以慧来观身、受、心、法的时候,这个慧本身有被它所观的对象。如果观一观又停掉,不能持续地一直观下去、观完成,那是代表刚刚开始用功的阶段。可是渐渐修观,先观身,观身能够不断,再观受;观受能够不断,观心,又能不断,三种连起来观,一气不断,此即四念处观成,进入世第一位,已在得阿罗汉果、出三界前的阶段了。

四念处的进程分成四个层次,即暖、顶、忍、世第一位,并要配合十六行,即十六特胜来修,所以观成是非常不容易的。所谓十六特胜,它的目的是要证四圣谛: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四圣谛怎么修呢?就是从四念处而修。在观四念处的时候,把四圣谛加进去一起观,四圣谛每一谛中有四行,四四一十六共十六行。

观四念处得力,才知道四圣谛的苦谛究竟是什么。能够了解到苦谛的实义,才能真切地生起不退的信心,直到证四圣谛,已能每一刹那、每一刹那,都连续地、不断地、不退地观照明彻,而且就在观上面不会再离开了。故证四圣谛已具无漏慧,出离三界,永断生死。

《四念处》

四念处是一种很复杂、很不容易修的修行方法,与五停心:即数息、不净、慈心、界方便、因缘等五门有密切的关系。现在概略地介绍四念处。

佛经上记载,在释迦牟尼佛即将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强忍住悲痛,请佛就未来佛法的弘传,开示最后的遗教。释迦牟尼佛咐嘱阿难四件事:其一,在日后结集佛法经典之时,每一部经的经文皆以‘如是我闻’为起始,表示这是由佛陀亲口宣说,阿难亲闻。其二,以戒律为师。其三,依四念处行道。其四,对于犯戒而不受劝告的比丘,用默摈、不理睬他的方式,让他心生悔意,自行归善。由此可知,四念处是佛陀教法中很基本而重要的一个方法。

五停心和四念处密切相关。就禅观次第言,五停心属于奢摩他,是止;四念处属于毗婆奢那,即观。五停心最主要的作用,是针对散心和乱心的人,使他们能够循着方法把心集中起来,渐渐地达到定的程度。修五停心得定以后,立即从定出来,用有漏智慧观察四念处的身、受、心、法,一直观想,进而达到发无漏慧、出三界的目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修五停心可以得定,但不能开悟,在定中心亦无法修;必须是得定之后,从定出,以有漏慧来修四念处,从四念处发无漏慧。有定有止,再修观,从观发慧,这个与天台宗所讲的止观均等不同。如果不得定便修四念处,或是修五停心得定后许久,定力退失,才修四念处,都是不对的。

什么是四念处呢?四念处就是身、受、心、法四种观想。身,就是我们的身体;受,是我们的身体对外界种种接触刺激的感受;心是对于受所产生的反应、执着;法是身、受、心所产生的一切。就个人来说,身受心本身就是法,身受心之外没有法。除此,凡因缘所生的,皆是法。

用这四种的观想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为了要对治四种颠倒的错认和执着。四种颠倒即是净──清净的净,乐──快乐的乐,常──永恒的常,我──我为中心。由于有这四种颠倒,所以不能出三界,所以沈沦流转在生死中。四种颠倒里的根本法是‘我’,因为‘我’,而错认存在是常的、永恒的。永恒感从那里来呢?从接受而来,受从那里来?受从身体而来,身体是物质的,心是精神的,但是精神不离物质而作用,身受心动,身心的感受加起来,就成了我,这是小我。从物质界小我的身体,到禅定中有定的感受的大我、大身,都假想以为恒常,执着以为有我。修四念处,正可以破四颠倒,出三界。

(一)观身不净

观察我们的身体,用‘观’的方法来观它。在一般的说法里,此处往往解释得和五停心的不净观一样。但是我认为,如果是不净观,就是尚在五停心的阶段了,所以应该不是不净观。若从《俱舍论》来看,它不是重视于身体的不净;换句话说,不是身体很脏、很臭的那个不净,而是烦恼的根源叫作不净。观‘身是烦恼根’,所以不清净。

(二)观受是苦

通常,人对于身体的诸受,误认为是乐、是清净,这种颠倒想所导致的,就是宝爱这个身体。每个人都贪爱自己的身体,谁不贪爱自己的身体呢?割舍自身的一块肉拿去给狗打牙祭去,没有这样的事。观受是苦与观身不净是连带的,因观身不净,而观察到身体所带来的并不是好事,都是麻烦事、不清净的事,所谓不清净,指的是烦恼的根源,制造罪业、生死的根源。一般的人把身体当作净、把感受当作乐来看,根本没有想到它是生死的根源。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身体的种种呢?有时肚子饿了,吃的时候,吃得很饱,很舒服;口渴了,喝水的时候,喝得好舒服;累了,上床睡一觉,睡得好舒服;热的时候,有凉风徐徐吹来,吹得好舒服;恋爱的时候,亲密地拥抱,也觉得好舒服……。做舒服的事,感觉身体很可爱,于是起颠倒想,以为身体是受乐的根本。痛苦的时候是有的,但不会记得住,只记得好的,所以会对身体产生执着。

很多人不能认同佛教讲苦,他所感觉到的都是乐。但若深入地分析、观照下去,就会发现,所有一切的乐,都是苦的因素,都是带来苦的原因;而苦是没有止境的,乐是非常有限的。这一生的苦,连续到未来生的苦,即便是这一生,到最后,此身还是会死亡、会败坏,结果还是苦。所以说有受皆苦,‘乐’不过是一个假象。因现象的本质是无常,无常故苦。

(三)观心无常

心是什么?前面已提及,心是从身体的感受,而产生的反应和执着。我们的心,念念不停地跟着所有的受在变化。既然是刹那不断地改变着,这心当然是无常的。可是,一般人总认为心是永恒的,譬如:男女间的山盟海誓,海可以枯,石可以烂,我们的心永远不变……之类的,此即‘常心’。

执着我们的心是恒常的,这种幻觉,是因为不能观照到心念的变化。所以错认昨天想任何事的,是我的心;在三年前、十年前、五十年以前,那个动脑筋在想的,也是我的心;身体也许变了,我的心没有变,环境变了,我的心没有变。其实,不是我的心在动,是我的念头在动。他无法想到心之所以为心,实际上,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间的连锁、连结,不能如是观察,则会愚痴、固执地想象成是同一个人的心,在不同的时间,想着不一样的事。其实心念刹那变异,本是无常。

(四)观法无我

对于身、受、心三个项目,我们如果从身观察起,身受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都在交互变化。既然是能够变化的,当然不是常的,既然是可以变化的,里头有没有‘我’呢?如果能够变化的是我,那在变化的过程中,究竟‘我’在那里?所以一切法,不管是心法或是色法,无一不是因缘和合的暂时显现。暂时显现其间,每一点每一点连缀起来,便成为一桩事。从时间上看,是一个过程,从空间上看,是一个集合体,可是这种集合体仍然持续在变,过程也不断在变。‘我’在那里呢?那个是我呢?身体是我吗?心是我吗?接受的‘受’是我吗?通常认为,身体是我,我在接受,我在想,所以身受心通通是我。但把这些东西放在空间、时间上来看,就只是因缘的结合、因果的关系,‘我’是不存在的。

用什么来观身、受、心、法?用慧。在什么时候来看?在得到五停心的定以后。停于定,止于定时,心根本不动。若得定以后,心能够动,这不叫念头,叫慧,是很清楚的观照。

以慧来观身、受、心、法的时候,这个慧本身有被它所观的对象。如果观一观又停掉,不能持续地一直观下去、观完成,那是代表刚刚开始用功的阶段。可是渐渐修观,先观身,观身能够不断,再观受;观受能够不断,观心,又能不断,三种连起来观,一气不断,此即四念处观成,进入世第一位,已在得阿罗汉果、出三界前的阶段了。

四念处的进程分成四个层次,即暖、顶、忍、世第一位,并要配合十六行,即十六特胜来修,所以观成是非常不容易的。所谓十六特胜,它的目的是要证四圣谛: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四圣谛怎么修呢?就是从四念处而修。在观四念处的时候,把四圣谛加进去一起观,四圣谛每一谛中有四行,四四一十六共十六行。

观四念处得力,才知道四圣谛的苦谛究竟是什么。能够了解到苦谛的实义,才能真切地生起不退的信心,直到证四圣谛,已能每一刹那、每一刹那,都连续地、不断地、不退地观照明彻,而且就在观上面不会再离开了。故证四圣谛已具无漏慧,出离三界,永断生死。

今天是第一次上新生儿的责护班
本来是上的仪器班
然后说康复区人手不够
我一个菜鸟就去帮忙
刚开始呢是帮着喂奶 然后问我做过雾化没有 我说在其他科室做过 正准备帮忙的时候 监护区又找我去配奶 于是我就跑去监护区帮忙
一天下来 除了定时就去配奶帮忙以外 在康复室喂奶 换尿布
然后找东西
找个氧表 插个氧表 我半天插不上去
老师说“我来我来 插个氧表还插不上”

然后有一个小房间 里面的崽崽在做脑电图
老师让我去关灯 我不确定那一个是灯的开关 像极了总电源开关 于是我跑出来询问了第二遍 老师又回答了一遍
老师还附加了一句 “刚刚我不是在凶你哟 我是看你又跑出来问了一遍 以为你听不清 ”
我说是的 我的耳朵确实有一点 。。。。
emmm

然后今天碰到一个医生过来做眼底
我帮忙捉崽
医生说“快快快 快点搞完 我要去上手术了 ”
我和医生说“虽然我看不懂 但是我很震撼 ”
哪一个眼膏(凝胶状)厚厚的涂一层 作为一个仪器 放到眼球表面 我的妈呀 在此之前 还有一个专门撑开眼皮的夹子
于是我说了上面那句话
医生说没事的 只是一点点痛而已
做完之后眼睛都红了。。。

然后有一个崽崽 八十几天了吧 明显比隔壁两个的个头都要大 可惜她有脑积水 今天医生还过来 做了腰穿 我在旁边清垃圾 被一个其他区老师说了 (PS:是我太大意)

今天配奶的时候 不小心还筐掉了一些母乳 那一瞬间 我整个人都震掉了 太!不小心了!那可是母乳多么的珍贵呀 我无了 对不起>人<

换尿布的时候 我整个人都要快吐了
有些崽崽的味道好大

好不容易到下班的点 突如其来通知消防演练和新冠演练。。。我的健身卡呀 什么时候才能有时间去[泪][泪][泪]
每次下班都感觉自己身上也有味道
今天晚上吃饭的时候 竟然吃出了奶味 可能是喂奶的时候产生的错觉 遗留到了现在

这个科室真是忙的理所应当。。。
完完全全 明天的主班可能更忙
good luck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世间最珍贵的,从来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把握现在能把握的幸福。幸福,可以是牵着你的手,走过山川,踩着落叶,吹着秋风的惬意;幸福,可以是一家团聚,看着电视
  • #哲学# 考古:《地中海考古》 AHCI/EI/Scopus 1区 三检索教育:《欧亚教育研究》ESCI/Scopus 3区 双检索语言:《欧亚应用语言学》Sc
  • 男生哪些小秘密,是很多女生不知道的?1、如果一个男生在你面前的行为很反常,90%是喜欢你2、大部分单身男生的房间都比女生的干净3、如果下面有反应了,不一定真的是
  • 给我安!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超话]##怦然心动# 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当你遇到这个人后,会觉得其他人都只
  • 无论怎样五月底我都要来一次逃离广州不论去哪里555555不然我真的受不鸟[单身狗]给你们看我的新家被我打扮得又是另一幅模样!但是很幸福惹[坏笑]这两天应该有2个
  • ”30.“不必在意我的身材和装扮,因为我不会和你成为朋友。”29.“讨厌就讨厌呗,搞得好像你的喜欢就能升华我的人生。
  • 虽然有观点认为The Weeknd在这张专辑中过于沉迷于复古,但不可否认的是,《Dawn FM》无疑是一次成功的音乐探索,它以复古为线索,连接了过去与未来,为我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你的出现惊艳了时光,温暖了岁月疲惫的生活里总要有些温柔的梦想@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开始推理吧[给
  • 高脂饮食对人体的伤害大多是由于长期连续摄入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偶尔一次高脂饮食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要连续吃,更健康的方式是控制好每日的摄入量,注意饮食的荤素搭配,保
  • p1-p5.상하이의 다른 밤을 기록할 수 있다는 것이 정말 보람 있고 행복해여. 반은 활기차고 반은 조용한 분위기 충만한 느낌이 진짜 참 미묘하
  • #李垠尚[超话]# [给你小心心]#无限可能李垠尚#240513【黑叉】更新小尚相关一则[ANOTHER] PLUS CONTENTS UPDATE!!为YOU
  • 时光它总是在不停地走,回首之时不觉以是满身尘垢;你却仍然愿意蒙上眼睛,毫不保留地把双手都交给这生生世世的恋人……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些感情让人心痛不已。阿勒泰并非
  • 四年,我大学生涯的开端至大学生涯的结束,如果说我的青春是什么,那大概是一诺阿离绕后那一推带我打开了AG的大门,我们下个春天见,我们世冠见……可我只想抓住当下的机
  • 陆霆川颤抖的呼吸着,他想说点什么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他没想到那个胆小如鼠的沈清,为了报复他能做到这个程度,她毁了自己的脸。就是因为你当初说的那句沈清怀的不是我的孩
  • #耕昊山[超话]#利好给兄弟们(含地外)的打歌宣传博汇总(种地以来,18张没放下,剩下的放评论)利更晕的放在p1.p2,其他的按时间(倒序)以下是个人感受: 对
  • 2023年,科普中国网播出的一期科普视频中,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表示20多年前就曾听到过类似的质疑,他从更为宏观的层面作了一个简单解释称,“一个几十万
  • ”  那小姑娘吓了一跳,许久后才抽泣着煽唇:“对不起,我只能告诉你,带头人的爸爸是市里最厉害的大律师。”  护士长的声音换回黎芷兰的思绪:“黎医生,我看你女儿下
  • 【pdd】以下分别有微博3元/12元礼金红包每日领超级红包Playkids普洛可X6-4可坐可躺新生儿推车,726 马可大师系列彩铅专用美术生彩铅笔,113张
  • 按你们这些说勘探22年第四名且前三名均以出道所以按顺位今年就是勘探所以我们是锦上添花的,那你们是不是忘记23年的宁芙排在勘探前面的第一名出道的小女孩啊,真这么尊
  • #警方通报胖猫与谭某经济往来情况# 我欠谭竹一个道歉。 胖猫事件在五一期间上了几天的热搜,我这么一个爱发言的人,关于这个话题只发了一条微博,一共七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