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8年農曆正月開始,潛心修行秘密的能量法術,已經足足有18個月,當時需要穿純白的衣服,此乃秘密法門不便公開,但可說此法乃修行正念,驅除邪道之法。

現在終於修煉成功,能量提升了,亦受到上天眾神及祖師爺的指引,為其道教天神之一的「桃花仙姐」,設立一所殿,此亦為香港首間的《桃花仙姐殿》,善用桃花人緣法門去渡化眾生,因此,順理成章,由現在起,會開始選擇顏色鮮艷,漂亮奪目,擁有超級桃花能量的衣服去穿着。

活出精彩人生
奏出美妙歌曲

最高利益✨
正氣正念

#八字##星座命理##道教# 【努力与运势相加,才能成就事业】

小成靠勤,中成靠运,大成则缺一不可,兼有之人才可得到成功。勤奋是人最朴实的品质。人若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需要运势的协助。

因为,运势与努力相加,大运和力量相携。想要谋求海一样的事业,就要有大地一般的运势来承载、协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运势提升上去便能离成功更近一步。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太上感应篇》与道教修证的关系
茫茫世界,芸芸众生,所有文化的初衷与最终目的都不过是为了究竟生命的本来面目,一探宇宙万物的本源。

这个究竟于道家来说,干干脆脆,便是一个“道”字。自太上设教以来,历朝历代为阐释“道”而出现的经典数不胜数,这其中就包括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的《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大约成书于北宋末年,其中内容,相信对道家文化感兴趣的朋友早已烂熟于胸,因篇幅有限,在此不再赘述。

恰逢我们班同学(中国道教学院2018级研究生班)最近倡印新版《太上感应篇》,遂尝试探讨下感应篇与道教修证的关系。

古语有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任何一个文化现象的背后都有着无数的因缘,所以我们看待一本经典的时候,也需要考量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北宋末年,正是面临国破家亡,社会动荡的时期。我们中国的历史每逢乱世,一定也是英雄豪杰、圣贤智者辈出的时期,《太上感应篇》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

后世儒释道三家皆推崇此经,宋理宗曾在卷首提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颂词,历朝为其作序、作注者数不胜数,其伟大价值可以概见。

为何《太上感应篇》早不出晚不出,偏偏这个时候出现呢?很简单嘛,进者退之,退者进之!

正因为社会道德的退步与缺失,才会有唤起人性善的一面的经文出现。这个道理就好比当下我们强烈呼吁传统文化的复兴,背后的道理自然是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现在由于出版、网络行业的发达,经典早已广为流传,《道藏》、《佛藏》、《儒藏》等等这些大部头,过去庙里、图书馆里都很少的,现在不但都有,而且只要你想看,一台接上网络的电脑,甚至一部手机都可以做到。

经书古籍的流传本来是件好事,可恰恰是由于珍本的泛滥,后世学人很容易心浮气躁、好高骛远。经书一流传开,随意就可以翻阅到,你问某某书看过没呀,看过呀。可是经书的内容信的过么?

平日生活起居,行住坐卧,做的到么?如此长久下去,理论越来越熟悉,信心的坚固越来越不稳,那这个“看过”就是个大问题!不由又想起古人的殷切叮咛: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这句话当然是对经书流传开,尤其是秘本丹经流传开后果的反思,也是对年轻一辈学人态度的不满,对比早晚功课中所言“信受奉行”四字,要虚心反省自己能真实做到几字。我们再看历代儒释道三家都对《太上感应篇》评价甚高,道家不必说,“太上”二字便是最好的说明;佛家历代有很多法师阐述、介绍此经;儒家更是认为此经中大部分的日常行为规范,劝善积德内容完全符合儒家自我身心修养的原则。

也是因此,很多出世的修行人,好比道家、佛家的,很容易看不起儒家的理论,总以为仙佛比圣人高一等嘛。

以至于将《太上感应篇》匆匆读过,就搁置一边,对于其中的道理并没有契入,甚至把先贤的警告丢之脑后: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其实佛道两家都有律宗一脉,《太上感应篇》的内容完全就是入世的律宗呀。
哪怕撇开宗派,也没有哪一个实修文化不讲约束,有约束就是有所守,有所敬畏。戒律其实很难讲,因为严苛、细致,当我扪心自问时,深感自己也做得远远不够。

但是遍观所有戒律的原则,不外乎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我们道家喜欢讲清净,什么样才能叫“清净”?一点罪业没有,一点脏的东西也没有,为善去恶,整个人升华到纯善、至善的境界。所以我们再回转来看,所有修养学问的核心几乎也都绕不开为善去恶的原则,正统宗教的修炼就是尽量要把你人性中至善的一面发扬光大,恶的一面消磨殆尽。

譬如我们讲修行,是实际的、平实的。假如身心的修证不能统一,只是理论上知道,实际生活并无任何转变,只是嘴上讲讲我悟了、我懂了,不过是骗人骗己而已。

修行是要身心气质的完全转化,理入、行入!不但见解上知道,做事上一定要行到。

行门是最难的,修行修行,一个“行”字就代表了内在心里的行为和外在身体的行为,也就是心行和身行。《太上感应篇》不单是要你身行上做到善,更是要你长久之后连带心行一起净化,身心内外处处一切合乎道。倘若站在文化的立场上,不以狭隘的宗教观念来分别,

唐朝的李翱参访药山禅师时听到的开示也是一样的道理,药膳禅师叮嘱他回去后: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太上感应篇》的内容毫无疑问就是“深深海底行”,假使没有做到“深深海底行”呢?

那就像后世宋朝宰相张商英对李翱的批评,因为李翱自认为参访药山禅师后自己悟了,但是张商英结合李翱的人物生平,写了两句诗给他:云在青天水在瓶,两眼随指落深坑。溪花不耐风霜苦,说甚深深海底行。其实好好研究历代成道的祖师传记就可以知晓,如何成就的快,同做人的道理一样:一上来就是要做顶天立地,一等一的大丈夫,气象万千,大气磅礴。

没有大的行愿,个人理上的见解不会圆满,实修的功夫也不会长足的进步。甚至说严重的,连对于道的基本信仰都无法坚固,很多人为什么闻道后一点都信不过呀?

说白了,先前的善根不够,没有那个根器,再加上恶业太多,各种烦恼妄想障碍着他,生不起大智慧。这该怎么解决呢?

别想什么内丹、打坐了,老老实实先从行为上做起,把身心的行为都转过来,依照《太上感应篇》的内容,身口意不再犯错,也就是儒家颜回说的“不二过”。

把从前欠的账还清了,才能开发出自己的善根,智慧的光明才会一点点迸发出来。
修道修道,道在哪里?古人早说了:挑水担柴无非道,行住坐卧皆为禅。道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一切现成,为人处世,样样都可以合乎道。

凡事尽量以别人的利益为紧要,自然而然,坦然而住。遇到事更是要提起便提起,要放下便放下,健康轻松,雍容大度,把幸福快乐尽可能的带到人间的每一个角落。也唯有这条路才能培养福德,开发智慧,成就道业。

当今的世界唯科技、金钱马首是瞻,可是人格的养成,个人的修养,乃至为人处世的学问都不是科学和金钱所能涵盖的。
越是在这样高速发展,面临诸多诱惑的社会环境中,越要做个清醒的人,可是难不难?严格要求自己,一定是很难的。

可以讲做人要学坏、要堕落很容易,但是好的言行举止要培养成功非常难,正所谓:恶业易就,善果难成。
时代的担子就在我们每个人肩膀上,我们不应去期盼世界突然出一个祖师级的人物,而是要自己努力,自己承担,立志去做社会人心的中流砥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招商银行信用卡官方客户端
  • 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传回世界首张近距拍摄月背影像图
  • 沃伦竞选美国总统 曾与特朗普发生“口水战”
  • 周琦现身北京!下一站将是?
  • 美向移民发催泪弹 墨方要求美展开全面调查 详情是怎么样?
  • 北京增幼儿园学位5.2万个中小学学区和教育集团达131个和158个
  • 丰田车冰上漂移落水青铜峡特巡队坚守12小时救援
  • 惊!开拓者老板逝世!
  • 世界首次!复兴号将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
  • 德国等5国开始担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 红米全新独立品牌
  • 任正非致员工信都说了什么
  • 直击|摩拜入股WKUP单车 胡玮炜出任董事
  • 美方营救中国渔船 详情什么样?目前未发现人员伤亡
  • 球迷喊“王非下课”忠粉还击险惹冲突 赛后王非独坐场边陷入沉思
  • 历史性突破!武汉2018年命案枪案抢劫案全侦破
  • 最高检卷宗丢失!
  • 韩国女星克拉拉结婚 南方是美国富商 婚礼 不公开
  • 普通人在宫里过年 还有这好事?
  • “葛优躺”表情包侵权,葛优获赔7.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