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戏剧生活观察#
虽然是雪糕repo,但主要是充满冒犯的自省和思考,就不带剧名tag了。
“这部剧的轻松愉快全靠渺渺(绿毛)啊。”


从散场到排队领魏老师雪糕的三层之间,我一共跟前两天来看过雪糕的朋友发了两条语音:
“我知道你为什么说这剧‘有点俗’了。”
“我好像找到了一个新的观众出发的逻辑思路。”


先说第二个。
这周看的四场演出,我都有在刻意记录看戏时走神的时机、然后反推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走神,这是前提。
今晚我有两次明显的走神——不是那种想到了前文似乎有些关联的某句话、或突然俯瞰猜测了某段的剧本结构or功能,而是很彻底的放空、或不耐烦的那种——第1次是在周周插叙的自述,第二次是在周周和渺渺的摊牌。

在周周渺渺的摊牌part走神,显然台词间的琐碎拉扯占了主要原因,即使当时我也清楚这些沉默和周旋极其符合人物性格行事逻辑和现世真实状况:然而渺渺…… 我暂定把一切的功劳和责任都归结于渺渺这一角色上。

今晚的渺渺,以一个极其类似00/10年代情景喜剧里的京味讨喜大妞儿形象,传递了令人艳羡的生命力,带起了整个场子的热度节奏,也增强了所谓“间离”(/离间?反正是Verfremdung的那个V-Effekt)。这非常有趣,因为这类剧一般致力于彻底的共情,比如周周这个角色演绎的女性直面的故事:暗恋和菜刀。也许是渺渺的自述插叙追星part来得太晚了些,那些预期的追星女孩的共情 早已经被观众们铺天盖地的“养女儿心态”挤得再没有位置;或许还是因为渺渺表现得太过完美?太有笑点?

虽然也很难具体列表格写明白,但周周和渺渺传递的情感能量的差异对比是那样巨大,她们的初次见面/碰撞却又是那样的早——早过了周周的插叙回忆,于是当她在说着暗恋的创伤记忆时,我满脑子都还是那头绿毛(。)——我知道我应该快点和周周共情,去嚼那些为数不多的人设背景铺垫,但我满脑子都还是那头绿毛(。)。当舞台上有个小小的太阳,谁不会去念着她呢?三四五月之后,我越发有感觉自己向阳,或者是歇斯底里的痛苦。当然雪糕的舞台上没有那样严重的自*虐,所以我自然地向阳了。

“初次见面太早了啊…!”——正是这样立时三刻的惋惜的感叹,我开始思考起了我的走神动机,构建了以下这个观众跟随剧情走向而产生的期待和反馈逻辑:“过去——现在——未来”。
“过去”指的是发生在整部剧第1个冲突之前的内容,它主要由角色明显的回忆构成,比如:周渺之间的陪聊关系;在“过去”阶段,观众尚未理清台上状况,因此会对一切元素进行积极的猜测,也包括会更包容地对待那些意识流的输出。所有“过去”阶段出现的角色会因为“先入为主”而被定为观众心中的“主角”。
“现在”就是第1个冲突,“未来”则是这之后的所有内容。在摸清楚状况(前情提要)后,剧情发展和随之而来的人物反应则是观众更迫切想要用双眼立刻确认的了。在情节起伏较大的戏里,冲突和冲突之间可能还有稍微可以喘息的节点,观众自然也有余力去主动留意一些细节和抒情表达里蕴含的提示和伏笔,来迎接下一个冲突。

而在较短的剧中,观众对剧情发展的速度的贪婪则有些超出想象,这就是我为我的第二走神的原因,即“为什么我会在周周和渺渺的摊牌处走神”寻找的解答。在渺渺说出真相后,我甚至长久地等待着周周嘴里爆出一句国粹,去终结解放我对周周reaction的抓心挠肺。


再说第1个。其实还是与走神有关,但不再是放空或不耐烦的那种了。
(极其冒犯和偏见,仅代表我个人;不是全民制作人)

选择来看这部戏,当然是为了林溪er,特*指公主号。
全女班、林溪er,这两个放在一起作为掏兜来看的理由的话,那会筛选出怎样的一群观众,她们在期待些什么?她们面对有些剧情,又会联想到什么?

是庸才观众?她们可能也是来自象牙塔,或者更广泛一些吧,一些能够体会文字间浪漫的、受良好教育的、颇有些感慨的20代至30代。比起庸才,今晚的互文不多。

是当代戏剧同好?她们也是纵览全球,什么好吃的都吃过。所以要么是彻底共情,要么是在呈现方式上玩出花儿来,只求能够每一分都牢牢抓住她们的注意力、每一秒都填满她们的思考。
如上如下,我走神颇多。

努力回忆这些走神片刻:
•渺渺上面又有姐姐又有哥哥?这么早就仨孩达成了?为了引出“货不对板”而挖了这个稍令人困惑的注意力陷阱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虽然这段嘴快很凸显角色个性;
•塌房的原因那句好像力度不够啊……或许渺渺对于恶臭的高敏锐性需要更多的铺垫?还是说不能再用更加过分的例子了?力度不够的话女儿会不会被打上负面标签啊呜呜我的绿毛女儿(。);
•第三个角色怎么还没出场…为什么要给那堆沙发土豆打光难道里面会蹦出来人吗…哦我想多了…28追逐戏红线媒人都蛮好的诶,让我算算有多少种了…墙上画这些也要算吗……… 怎么只有独白了!…噢控台大灯逆光也算,但“陌生人”最后不走向光吗?我们也想看逆光诶(。);
•沙包和沙发土豆似乎甚至没办法当作简单的小球意象来看待……因为就算没有这些沙包,舞台上的隐喻可能性思考的范围也没有多大变化,总之沙包的功能性太弱了(当然作为填充肢体的便宜干净的道具真是棒呆了)。如果要强调“简单 美好”,或许实景会更好,毕竟镜框式下落雨过痕的咖啡店玻璃窗、能够踩出水花的街道……听起来就又直观又贵、又美丽又贵的;

•“陌生人”往墙上一靠,就是在说出主旨类和“希望观众带出剧场”的话了。就这些了吗…?开始走神回顾全剧:或许没有人在盼望“全*女班”就一定要呼天抢地,没有人在拿着庸才想再看一部“以设想中的殉*道姿态划开一片天(或者终究没划开)”。但至少,我的当代象牙塔朋友们里多的是愿意将目光投向更远地方的女孩儿,至少不是放在自己身上。这三个姑娘都聪明、受教育、还有希望,她们是在座的大多数,她们也应该是少数人。

我很难启齿“无病呻吟”这四个字,因为有关爱情和友情、这确实是一个群体存在的小烦恼,也因为主创没有那么把“小烦恼”定义成“烦恼”,而只是一件简单、轻松、快乐的小事(,甚至可以是一个捡绿毛女儿的surprise),只是为了“让天枰倾斜一点点”。但在反反复复看主创制作过程中的那些文字,我还是挥不去一些负面记忆和定义:

因为和周周的过去的不愉快共情了,因为在三四五月之后,我不能这么快地、毫无顾虑地只拥抱自己的简单快乐了。
绿毛女儿还是很可爱的,空气还是很甜的。

0728《丽南山的美人》
温丽琴/徐岑子/张乃天/姜浩
鼓楼西剧场

我感觉到了一丝熟悉的困惑。

上一次看张彤导演的戏是《人鼠之间》,非常类似的模式:经典的文本、成熟且逻辑清晰的舞台展现、差了那么一口气的舞台表演,以及差了不止一口气的我很难定义的一点东西。

和《人鼠之间》一样,我非常喜欢《丽南山的美人》的文本本身,甚至可以说我喜欢Martin McDonagh几乎所有的文字作品和视觉展现,毕竟无论阴暗的气氛,身处边缘行将崩溃的人和黑色幽默与暴力混杂的美学概念,恰巧都是我的艺术审美偏好中很难抵抗的一些关键点。

再加上他的故事创设本身非常的紧凑(当然了大多数可以进入到文学艺术领域的剧本作品大多都有这个特点)所以拿着他的文本来做改编其实是一件难也容易的事情,容易在于故事本身非常完善,不需要通过其他的直觉方式来弥补,难在由于这个剧情的密度实在太大,如何在没有空间的情况下找到自己(作为一部戏而非一个剧本)的立足点,就非常考验能力和认知。

还有一些非常精妙的幽默感,比如爱尔兰人就应该说爱尔兰语,比如对英国的辱骂,再比如美国那边到底看不看欧锦赛他们根本不关心足球的吐槽,地域性时代性的展现和作者本人的尖刻展露无遗,愤怒值拉满的时候我简直想要点播一首With or Without You.

哦这里跑个题说一句,其实一部戏的文本好和一部戏好是两码事儿,混在一起常见于一些极端优秀(或者经典)的文本上,当然了很多人对于戏剧表现手法只有一个模糊的感觉也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一部戏好可能只是这个故事讲得好AKA文本优越,但是我们之所以选择观看而非阅读,他必然需要经由一些表现手法(不仅限于舞台布景和演员表演)来展现文本吧?

考导演的时候就来了。

其实我从进场就很喜欢《丽南山的美人》的舞台,定景舞台并不稀奇,可是他用悬挂的「墙面」营造出了一种岌岌可危的气氛,一方面是母女关系,一方面是二人的精神状态,从表意的曾经来说几乎可以称得上精妙,包括到结尾的时候墙面升起漆黑的世界和被安放的「位置/椅子」……舞台构建从我的角度来说没什么可挑剔的。

演员表演差距还是有点大,话说回来我一直觉得无麦是话剧演员的基础课,但是台上的男演员们实在有点让人接受不能,张乃天我不久之前才看过他的科诺克医生……您当时不是这样啊拜托?

语气弱归语气弱、声音轻归声音轻,导致观众听不听是导致观众听不清,不能混为一谈。毕竟语气和声音我可以控制,让观众听明白是基本技能要求。

我记得我人鼠之间的时候抱怨过姜浩的口音语气,你非要说的话这一次的角色与他的口音语气相对还比较契合……「相对」。以及虽说我开玩笑说北京口音是一部分话剧演员的官话正音,但是拖腔拖调和吞字吞音还是两码事情。

两位女演员相对来说好很多,和戏份比重角色完整性有一定的关系但显然不是决定性因素,毕竟温丽琴老师饰演的母亲玛格即便是在小声嘟囔抱怨的时候我也每个字都能听得清楚,对吧?

我其实很喜欢到了母亲被杀后的那一段舞台展现和表演方式,从灯光变化、声效转换达到了「疯狂」的效果,冲击力和想要的混乱感都是实现了的,其实我到这个时候都在想,就跟人鼠之间一样,我理智上能够感觉到你的用意,但是即便作为一个历来主动投入和共情的观众,我想法设法都进不到这个故事里去。

我想了很多天,除了一些具体细节桥段的取舍,导演(我看过的)两次改编问题主要出在一个很微妙的节奏(当然了这个取舍其实也就是节奏的把控),就好像同样的笑话有些人说出来一点也不好笑有些人说出来就让人捧腹一样,不仅仅是幽默,广义上的即便不涉及语言本身的讲述也是需要一个「节奏感」的,一方面你要选择你的情节锚点(类似段子里的Punchline),另一方面你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节点以正确的方式把它扔出来。

从人鼠之间到丽南山的美人,我一个甚至知道故事本身走向的人,也觉得在这个舞台讲述里走得一脚深一脚浅,偶尔还要踉跄几下,感觉好像你回家的那条石板路突然被水泡了一样。

我很久之前就一直在喊我想看这部,因为疫情因为我不在北京多次没缘分加剧了这种想看……我仍旧非常喜欢这个文本,但是我很难在这部戏把反复尝试进入情景并且失败的我撞了个满头包的情况下讨论文本的优越性。

我不用来也能感受文本的优越性。

太难受了。#夏看戏#

#大路浪里游#

发现最后一天回到苏州的行程忘了发,存个图

★没吃到鳝鱼心有不甘,不饿也要去吃分量很足的面
★去狗勾窝歇歇脚
★随手买的冰淇淋居然收我28,什么玩意儿,和吴裕泰花茶冰淇淋差远了
★没吃到秃黄油拌面就回去可能会痛不欲生所以有点中暑也要去吃,没想到赶上周末旁边景区人巨多看戏迟到了[苦涩]
★园林沉浸式戏剧还是蛮有意思,只是想好好听戏还是老老实实去剧场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感觉就是我一辈子都不会想到的话,但对日向来说就是随口一说的普通的一句话,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被吓到(褒义)老师真的很会刻画内向和外向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可怜]
  • 那些能让你真正成长的事,都不会太舒服,但只要坚持下来,就会给你带来蜕变。这世上的确没有什么是比叫醒自己更困难的事。
  • !!
  • 所以后来又做了一次芋圆,但是有点太软了~有一段时间天气很好,开始喜欢躺阳台,妈妈居然也有准备放在阳台的软软大垫子,很周到了哈!23年12月中旬开始就偶然听到曈儿
  • ”她说“让爷爷来接”我说“别来了,你们俩都回不去,春节的票有多难买”她说“那明年五一她带宝宝回去住半个月”我说“明年过了 6 月,二贤(家里最小的侄子)就上初中
  • 今天依旧关注午后2点半左右的主力资金动向,如果突然有资金进场抄底,说明盘后将公布这组数据并且利好,否则大盘还要寻底。静待重要经济数据公布隔夜市场回顾美股三大指数
  • ️₊⁺‎꒰ ï ꒱⁺₊♡̴ 发呆日记:又因为弄出好看的黏土而幸福的十二月/整理照片时才发现23年居然只写了一次手帐/补上了夏天没看过的海 下次的计划是一定要带
  • 6、每一份浪漫都值得被记录。5、别烂在过去和梦里。
  • 五、和丰Rd+7大业务全能:①投资策划②托管服务③设备定制④项目工程⑤活动策划⑥摊位游戏⑦品牌连锁六、和丰共同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利益七、和丰治理:以
  • 打个比方,想要杨幂的眼睛,如果你脸型和其他五官像杨幂,那做个眼睛就能成功!如果自身基础和杨幂完全不搭边,除非你预备好大笔资金和时间,有那个承受痛苦的过程,全脸慢
  • ②:在这张卡的召唤成功时,这张卡以外的魔法·陷阱·怪兽的效果不能发动。②:在这张卡的召唤成功时,魔法·陷阱·怪兽的效果不能发动。
  • 很好奇我们这一代的三十岁会是什么样子,在这种模式陪养下我们能成为很好的大人吗”而在这条评论下,另一个年轻人回“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已经是这种大人组成了”瞬间觉得悲伤
  • 检查组对施工单位进行了政策宣讲和普法教育,对现场发现的问题,提出督导帮扶建议,要求企业限期整改,确保城市扬尘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为广大人民群众拥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
  • 自从团队开始闹矛盾以来,从烦躁到恨其不争,再到最后抱有期待,希望工作室能给一 展开全文,#刘诗诗# 我就从来不去看超话,反正就散粉一枚,签到时不时就断了,
  • 对于此事,马英九称,民进党和美国部分人士认为兵役期4个月“太短”实际完全足够,军费开支也不用那么高,因为“我们不想用武力来解决与大陆的问题”。对于此事,马英九称
  • 建议有计划的家庭早点申请,毕竟持有签证是去美国生孩子的前提,也是很重要的流程之一。3、移民去美国生孩子不仅能够让孩子提早享受美国教育的优势,还能给家长留下时间,
  • ” 这一刻,我心里有一种强烈的不安,而此时我请的护工出去买水果了,禹嘉荣每天下班后才能来看我。” 这一刻,我心里有一种强烈的不安,而此时我请的护工出去买水果了,
  • 身体疲劳,舒缓不舒,头昏脑胀,眼睛干涩,腰腿酸软,很多补药一补就上火,山茱萸的药性很平和,用上不容易上火,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功效就是人在虚脱掉的时候,可以救虚脱
  • 我的状态变了,任谁都想不到,吃了那么多的没好的我,被他的段嘉许治愈了[哈哈]或许还有一些同病相怜的感觉在里面,段嘉许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一位亲人,而我
  • 不拒同担不拒梦 让宝宝们幸福就好[给你小心心]可以和我扩列 但是大概率我会躺列[互粉]♡任何有诋毁我推的都会被我拉黑 看到一个拉黑一个♡[嘻嘻]随缘回关![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