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憾应当成一种促使自己向上的激励因素,而不是一种自甘沉沦的理由,它暗示你在它上面应当做一点努力
有两种情况下犯错误就是一种缺陷:一种是不断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误,另一种是犯错误的频率比别人高。这些错误或许是因他们态度上的问题,或许是因为他们做事不够细心、没有责任心导致的,但无论哪种,都是成功的绊脚石
贪婪:由于太看重眼前的利益,该放弃时不能放弃,结果铸成大错,甚至悔恨终生
管理组织越来越完善化、体系化、和制度化,随之而来还有不容忽视的机械化和官僚化
苏格拉底说:任何问题最可能的解决办法是步骤最少的办法。
奥利姆剃刀定律所阐释的:我们不需要人为地把事情复杂化,要保持事情的简单性,这样我们才能更快、更有效率地将事情处理好
想迎接成功,先放下侥幸心理,加强你的冒险力量。遇到失败从中汲取经验,尝试寻找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你对工作投入的热情越多,决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
所谓积极心态,自信心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失去自信的人,就是在否定自我的价值,这时思维很容易走向极端,并把一个在别人看来不值一提的问题放大,甚至坚定地相信这就是阻碍自己进步的唯一障碍,自然就很难出类拔萃的成就了
工作量正常还每天加班那就是为了占用公司的资源
掌握了扎实的本领,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现代职场中,有很多企业的员工凡事得过且过,做事不到位,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5%的人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矛盾,无事必生非=破坏性的做
10%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不想做
20%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蛮做盲做胡做
10%的人没有为公司做出贡献=在做,但是负效劳动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想做,而不会正确有效的做
只有15%的人在正常工作,但绩效仍然不高=做不好做事不到位
因为人性有相通之处,有时不同的人的确会产生相同的感受
文化水平高,思维方式好,有正确世界观的人,其刻板效应是不刻板的是可以改变的
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
轻装上阵,反而能更好的发挥创造性
廉价的非必要之物:需要轻松的东西来让自己放松一下
在人们心灵受伤的时候,格外需要一些低廉的非必需品来给自己疗伤,从而给商家带来商机
投资效应的衰减将导致市场对转型的认知从朦胧到逐渐明晰,并最终确认这才是促使整个市场格局反转的关键
有选择就有机会成本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普通的消费者极容易受舆论导向的影响
大数定律就是统计的样本越大,最后统计出的数据越接近真实结果
在生活中,要尽量摆脱小数法则对自己的影响,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和明智的决策者
失去一样东西时的痛苦程度比得到同样一件东西所经历的高兴程度要大
关键人才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
所谓制度就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各种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在维护经济秩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好的制度一方面可以避免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盲目性,形成统一的管理和流程
每一个守规矩的人,都是制度最大的受益者
心理不平静,满腹怨气,工作不努力、消极怠工
提高效率,难免就会存在不平等。要实现平等,则往往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永远是相对的
一个聪明的人在处理事务时,也总会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点
大鲶鱼:精干利索思维敏捷的30岁左右生产主力军
零和游戏定律:在大多数情况下,博弈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1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两人得分之和就是0
很多时候,竞争中你若能化敌为友,这样得到的朋友,比你先前的朋友更能帮助你。因为你先前的朋友所占有资源,你可能已经占有,所掌握的技能,你可能也已经掌握。化敌为友产生新朋友,所占有的资源,所掌握的技能,可能正是你一直想拥有而未拥有的,反之,对手从你那里也有所需,这样就促成了与对手双赢的结局
正如一位哲人说过,你要求得越少,那么你得到的也越少
在竞争过程中,很多人被对手吃掉,其重要原因往往是遇事先考虑大家怎么干、怎么说,不敢突破人云亦云的球童思维方式。讨论一件事情,总喜欢一致同意,全体通过,这种观念背后常常隐藏着从重定式,的盲目性,不利于个人独立思考,不利于独辟蹊径,常常约束人的创新意识没如果一味地考虑多数,个人就不愿开动脑筋,事业也就不可能获取成功
墨菲——十大定律
1、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好的评估自己,那么他就能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一件事,更不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就埋没了自己的才能。
2、想要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就是,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别人口中你不需要做的事情。
3、微笑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效的语言了,虽然他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却能够打动任何人,并且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距离。
4、只要你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目标,即便是暂时的失败也不要气馁,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让你在这里经验的过程。
5、很多路都能够通向成功,只不过只有那些能够持之以恒的人才能够到达最后的终点。
6、选择之前一定不要犹豫,但是在选择了之后,也一定不要后悔,发生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
7、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只有这个样子在危险来临之前才能全身而退。
8、第一印象,虽然说不能是最正确的,但是它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所以,当你去见一位新的朋友说一定要给他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9、很多人这一生没什么成就,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而是他们把自己的目标定的太低了,没有激发自己的潜能。
10、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够解决的,所以只要你坚信,那么就会成功。

修行多年,还没认清自己的“修炼根器”,怪不得老修不上道!
——道人说道
中等根器的人,不能言下顿悟,必须要修定,世上有许多人,都把自己看成上等根器,道理懂了以为到了。换言之,他制心一处都办不到,叫他打坐都坐不住,一天到晚在散乱中,随时随地在散乱,念头都控制不住,还自以为在学佛,不晓得自己是在造地狱之业。那么高的理固然懂了,但都是太用假聪明。我是否比你们聪明,不知道,但是我修法时,走的路子笨得很。我读经读到“如芭蕉”,硬买芭蕉来剥,一层层剥光了,才相信。这个道理很笨,你们一般人不肯走这个笨路,所以我经常说你们不踏实,理懂了是个理,你要再求证啊!佛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做不到无事不办,那么我先来制心一处吧,试试看。你们制心一处都做不到,还能够谈定吗?什么叫制心一处?外面的境界一动,你就东看西看,这叫什么制心一处?这是什么佛法?自己都不晓得反省,不晓得惭愧,还自以为是。过去的丛林,像这样子的话,就打棒子,赶出山门。
老实的修持,中等根器修法,先要把心境修得昼夜在清明中,先要修到制心一处,得正念而不动。这很难了,要没有散乱心,随时在正念中。什么叫正念?随时在快乐、光明、无念的境界里,正念而住。乐、明、无念不是念,而是境界,就是心理生理两种现状。比如你观“光”,这时一念光明;你观白骨,这时就是白骨朗然;你修止观,心息定住了;如果念佛,念到这一念没有散乱,也不昏沉,就是正念的念佛了。比如念咒,一念空境,昼夜长明,躺下也好,站也好,行也好,永远在这个境界里。上上根器言下顿悟的人,就是永远在这个境界中的。你以为悟了道就没有这个境界吗?那还叫做悟吗?没有用!要制心一处得正念,不是散乱住在乐明无念中。如果散乱,不能制心一处,那就犯戒,有过错;这个戒是根本大戒,比杀盗淫妄还要重。你们不管是否受过戒,只要一念发心学圣贤之道,如果你的心,不能正心诚意而住,已经犯戒了。我们天天要反省,一天有一念不在正念中,已经是犯戒了。等到你去犯杀盗淫妄才叫犯戒,那就太迟了。所以真修持的人,要刹那间都无散乱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得正念而住;而这个正念境界是乐、明、无念,这才叫定。
有许多人以为,打起坐来,什么都不知道就叫做定,那是大昏沉;有许多道家、佛家中,都把大昏沉当作定,我已看了几十年。不过你们打坐姿势都不对,要身正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身都不能调整,身子都不正,怎能叫做得定?现在佛法都告诉你们,不散乱,住在乐、明、无念,同时三种平等,这个才是正念定。所以佛在《涅槃经》中说“常乐我净”,那才是真净土,才是真正的我。
“观修一切过失,皆由散乱而心不能制于一处。”观白骨观等等,要注意,你修观时,已经在散乱中了,因为你要想到脚趾头,或者玉枕骨啦,想这一念本身是散乱,观是利用散乱的这一念,把念集中起来。比如一团面粉散在那里,然后滴一点水,把面粉裹成一坨,把散乱心都裹起来,变成一团面,把一团面再变成一个馒头,所以修观的观想,本身就是一念。不错,这是以妄来治妄,那么你说要空嘛!那你先把妄念治住了再说;佛也告诉你制心一处,制就是制住,但是你修法要先会调整。
为什么不能定呢?因为我们散乱心多,如散掉的面粉,被风一吹都在飞扬,我们先下一点定水下去。所以《楞严经》也讲,你道理都懂了,讲得天花乱坠,没有用,了不了生死,那叫干慧,像干面粉一样,风一吹就没有了。什么才不是干慧呢?要定水来滋润才是。我们修法集中在一点时,就是用定水,先把念头制服下来。有时观不起来,也不一定是因为心散乱,很难讲的,也可能因道理不懂。儒家讲的,过犹不及,都是病,太聪明与太笨都观想不起来;太用心反而观不起来。说观想时便观想,轻轻松松定在那里就好了,只是轻轻松松摆着,轻轻松松地制心一处;制心一处久了就叫做定,慢慢就有变化,程度一步一步深入。所以大家慢慢来吧,不要急。
“故生所依脉、气、明点及能依心等之诸障碍也。”因为心散乱,不能够制心一处,而产生气脉、明点(包括精)的障碍,气脉等都是“所依”的境界;“能依”的本身是心。物质世界也是附属的,是“所依”,本身的主体是“能依”,是唯心。所以“主”是心,身体是“宾”。如果把气脉、明点认为是主,你就错了。一般学密宗、学道的,也多数都把这个观念弄错了。可是话说回来,你的心真能定了,就是“能依”能够定了,“所依”的自然会起来。如观足趾白骨,你“能依”的心定住了,“所依”的暖就起来了,“所依”的定久了,气脉自然通。
但是有了这个也不稀奇,这是所依的,不是能依。由于我们不能得定,因此气、脉、明点不起作用,仍旧是有生老病死苦的凡夫,没有办法转生老病死。如果你得定了,“能依”心明白了,“所依”的气脉、明点发起来了,但不随生老病死转,反而能转生老病死苦。所以修定很重要,不要玩嘴巴,自己没有证到的佛法,不要乱讲,讲不得,乱讲会有下地狱的罪。有一天你证到了这个境界,不管你怎么说,都是功德,所以要求证。这段完全是讲工夫。
“第三义下根者。”下面讲钝根的人如何修。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上根或中根,你可能连下根都“根”不上,落在后面成了慢慢“根”。”下根调治其次第。看法、物品、缘起、三。总看法者毗卢法,跏跌、目定、气徐缓,定印、压喉、舌抵颚,眼看鼻尖气心均,生不昏掉无谬定。“
下根修是有次序的,先要学会目光专一,看一点,比如看佛像,佛像刚好与眼睛平,尤其看佛像的眉间,或者胸口,眼神先看定了。或者看一点亮光,先要看,眼光定住在一个东西,这叫缘起法,把印象先留着。接着要跏跌坐,两眼先定住,目光不定而想得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定无定,一看目光就知道了。目光定了,呼吸慢慢……慢下来。再说喉管压好,喉管压不好是不会得定的,一个人气脉有没有通,有没有工夫,一看喉咙就知道。第一看眼光,第二印堂,第三喉咙。真修定得定,气脉就通了,脖子不论年龄总是圆的,这里(师指脖子)会充满,浑圆的,不会成鸡皮。工夫好了以后,喉结会慢慢地下沉,颈部有圆圈,像挂念佛珠一样。
普通人年纪一大,喉结渐渐上升,升至一定点,喉锁住了,气断了。这个地方是玄关,像一把锁,锁打开的人已了脱生死,这些东西骗不住人的,所以有没有工夫,每个地方都有象征的。压喉不是低头,腰要靠坐垫垫好,不要硬撑,坐垫如果垫对了姿势,腰部自然弯进去,不要硬挺,背脊张开,气脉很容易通。大家之所以气脉不通,是因姿势不对,自己不研究,还非要别人来改。姿势不对,肚子越坐越大,坐对的人,小腹是充满的,但不会挺出来。头部参看骷髅模型,脖子一摆好,脑下垂体就自然地分泌,自己在坐垫上研究,一点不对的话,要随即调整好,姿势一对,自然稳如泰山一样不动摇。
眼看鼻尖,不是真拿眼看住鼻尖,是眼帘垂下,约略可视鼻尖,半闭全闭皆可。气调匀,心调匀,在这境界上不要昏沉,不要掉举,但要缘修一物,或者白骨;然后第二步换成佛的像,意境中始终有着白骨,或佛的影像,既不昏沉,也不散乱,不动摇。
“故诸过由乱身要,乱气、明点、脉、所生。精勤不乱定等住,其德由气脉明点,三者不动要所生。是故应勤悟此要。”不能得定,不能系心一缘,是由于生理方面;身体不对,气脉不对,一切散乱,而不能得定。虽是生理问题,但不是普通生理气脉的关系。身体是四大组合,身体里头还有一个内在的真身体,就是气、脉、明点三样。气脉明点就是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我们不能得定,就是身体的气脉明点没有修好,所以永远不能得定。因此先要修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要精勤地修;大家学佛没有成果,就是犯了这两个字的毛病,不精勤、不定时、不定量、不继续努力。所以专修者,是专一境界而修,心不专,外形专没有用,心专就是精勤一念叫专修,精勤不乱,定就到了,平等而住。
修气脉、明点修通了,得了这个要点,定就出来,定生一切功德。气脉明点除了传授你外,还要你自己领悟,不悟也不行。明点很难,都是精的一种,精修成功,变成有形的明点,照遍大地,灵光独耀,那是真明点了。所以精与明点有连带关系,也可以讲,精就是明点。精漏失了以后,身体也会不舒服了,又容易昏沉,因为精也是明点。
“是故若无增长与魔障者,乃由不知调正气脉之身所生。”所以一个人修道,如果自己每天没有进步,没有增长,魔也很势力,你没有道,他还不理你呢!魔还看不起你呢!这是真的。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真理,如果你没有魔障,进步必不大,所以密宗与道家一样,注重修身调身。
“因功德亦由妙随身调要所生故。”想要神通、功德、福报,还要修道环境好,无烦恼,都是与身体有关系来的,要身上无病无痛才好。病痛也是魔障,你工夫好一点了,明天就给你病一场,后天你说我又好了,吹不得牛的,说不定魔障又找你一下。一自信,一傲慢,一大意,它就找你了。大意不得,一大意它就来,所以修行不是好玩的。这中间一点傲慢不得,一点大意不得。功德包括神通一切等等,都跟着你的身体来的,是调身来的;福报也是跟着你身体来。今天我还活着,有这个色身,就需要一点福报,功德也是这样。所以修身、修气脉最重要,注意调身,身就是气脉明点。
“由金刚之身,气、脉、明点三者之聚散,遂生出善恶之行,而现苦乐境界及功力优劣故。”由凡夫的色身,修成功为金刚之身,金刚之身不在肉体,在肉体的内部气、脉、明点三样,也就是精、气、神。精气神修到定,凝结了,就是道家所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到以后,就是金刚不坏之身。这个色身成就了,在这个肉体内生出另外一个生命,散而为炁,聚而成形。换句话说,普通人的生命,是靠男女两性的欲,成就一个色身的人。但是,只靠自己的气脉明点,在自身以内阴阳结合,可以产生另外一个生命,也就是像色界天人的生命一样。换言之,我们在欲界中的身体,也可以经由自身修炼精气神,而产生这样的生命。
所以,你修持得好不好,由你这个色身这一点上,就看出你的善恶之行。今天起心动念某一件事情,善行功德到了,气脉明点不修却突然打开,这是意想不到的来了;要是做了坏事,气脉明点马上闭塞,就有那么怪。看起来似乎有一个他力主宰你一样,实际上就是你的生命本来具备的功能。所以你的头脑打不开,笨笨的,智慧不够,身体一天到晚难过,甚至越坐腿越麻,腰越酸,心中烦恼,用不上功,也谈不到定。像这些等等,都是由于金刚之身的修持,气脉明点三种,和你善行功德不够之故。
讲到这里就非常严重,你修行的成就,物理的组合,硬是要配合你的功德、善行的,这样成就的功力就快,所以想修成,就要真的发利他之心。什么叫利他?就是不自利,也就是老子说的“后其身而身先”,念念为天下、国家,结果最后成功的还是你。我们一般学佛的人,连一点小事都没有利他之心。为什么修不成?不要说读经典不够,因为道理不通,所以智慧不够,智慧也是由功德修成的啊。《金刚经》讲福德,福德到了,智慧就开了。

修行多年,还没认清自己的“修炼根器”,怪不得老修不上道!

中等根器的人,不能言下顿悟,必须要修定,世上有许多人,都把自己看成上等根器,道理懂了以为到了。换言之,他制心一处都办不到,叫他打坐都坐不住,一天到晚在散乱中,随时随地在散乱,念头都控制不住,还自以为在学佛,不晓得自己是在造地狱之业。那么高的理固然懂了,但都是太用假聪明。我是否比你们聪明,不知道,但是我修法时,走的路子笨得很。我读经读到“如芭蕉”,硬买芭蕉来剥,一层层剥光了,才相信。这个道理很笨,你们一般人不肯走这个笨路,所以我经常说你们不踏实,理懂了是个理,你要再求证啊!佛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做不到无事不办,那么我先来制心一处吧,试试看。你们制心一处都做不到,还能够谈定吗?什么叫制心一处?外面的境界一动,你就东看西看,这叫什么制心一处?这是什么佛法?自己都不晓得反省,不晓得惭愧,还自以为是。过去的丛林,像这样子的话,就打棒子,赶出山门。

老实的修持,中等根器修法,先要把心境修得昼夜在清明中,先要修到制心一处,得正念而不动。这很难了,要没有散乱心,随时在正念中。什么叫正念?随时在快乐、光明、无念的境界里,正念而住。乐、明、无念不是念,而是境界,就是心理生理两种现状。比如你观“光”,这时一念光明;你观白骨,这时就是白骨朗然;你修止观,心息定住了;如果念佛,念到这一念没有散乱,也不昏沉,就是正念的念佛了。比如念咒,一念空境,昼夜长明,躺下也好,站也好,行也好,永远在这个境界里。上上根器言下顿悟的人,就是永远在这个境界中的。你以为悟了道就没有这个境界吗?那还叫做悟吗?没有用!要制心一处得正念,不是散乱住在乐明无念中。如果散乱,不能制心一处,那就犯戒,有过错;这个戒是根本大戒,比杀盗淫妄还要重。你们不管是否受过戒,只要一念发心学圣贤之道,如果你的心,不能正心诚意而住,已经犯戒了。我们天天要反省,一天有一念不在正念中,已经是犯戒了。等到你去犯杀盗淫妄才叫犯戒,那就太迟了。所以真修持的人,要刹那间都无散乱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得正念而住;而这个正念境界是乐、明、无念,这才叫定。

有许多人以为,打起坐来,什么都不知道就叫做定,那是大昏沉;有许多道家、佛家中,都把大昏沉当作定,我已看了几十年。不过你们打坐姿势都不对,要身正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身都不能调整,身子都不正,怎能叫做得定?现在佛法都告诉你们,不散乱,住在乐、明、无念,同时三种平等,这个才是正念定。所以佛在《涅槃经》中说“常乐我净”,那才是真净土,才是真正的我。

“观修一切过失,皆由散乱而心不能制于一处。”观白骨观等等,要注意,你修观时,已经在散乱中了,因为你要想到脚趾头,或者玉枕骨啦,想这一念本身是散乱,观是利用散乱的这一念,把念集中起来。比如一团面粉散在那里,然后滴一点水,把面粉裹成一坨,把散乱心都裹起来,变成一团面,把一团面再变成一个馒头,所以修观的观想,本身就是一念。不错,这是以妄来治妄,那么你说要空嘛!那你先把妄念治住了再说;佛也告诉你制心一处,制就是制住,但是你修法要先会调整。

为什么不能定呢?因为我们散乱心多,如散掉的面粉,被风一吹都在飞扬,我们先下一点定水下去。所以《楞严经》也讲,你道理都懂了,讲得天花乱坠,没有用,了不了生死,那叫干慧,像干面粉一样,风一吹就没有了。什么才不是干慧呢?要定水来滋润才是。我们修法集中在一点时,就是用定水,先把念头制服下来。有时观不起来,也不一定是因为心散乱,很难讲的,也可能因道理不懂。儒家讲的,过犹不及,都是病,太聪明与太笨都观想不起来;太用心反而观不起来。说观想时便观想,轻轻松松定在那里就好了,只是轻轻松松摆着,轻轻松松地制心一处;制心一处久了就叫做定,慢慢就有变化,程度一步一步深入。所以大家慢慢来吧,不要急。

“故生所依脉、气、明点及能依心等之诸障碍也。”因为心散乱,不能够制心一处,而产生气脉、明点(包括精)的障碍,气脉等都是“所依”的境界;“能依”的本身是心。物质世界也是附属的,是“所依”,本身的主体是“能依”,是唯心。所以“主”是心,身体是“宾”。如果把气脉、明点认为是主,你就错了。一般学密宗、学道的,也多数都把这个观念弄错了。可是话说回来,你的心真能定了,就是“能依”能够定了,“所依”的自然会起来。如观足趾白骨,你“能依”的心定住了,“所依”的暖就起来了,“所依”的定久了,气脉自然通。如果“能依”的不能定,“所依”的气脉明点就起不来。明点硬是有一个东西,像弹珠一样走动,在身体内部能够化精、化气、化神,它本身也就是精气神,道家叫它丹。“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就是这个东西。

但是有了这个也不稀奇,这是所依的,不是能依。由于我们不能得定,因此气、脉、明点不起作用,仍旧是有生老病死苦的凡夫,没有办法转生老病死。如果你得定了,“能依”心明白了,“所依”的气脉、明点发起来了,但不随生老病死转,反而能转生老病死苦。所以修定很重要,不要玩嘴巴,自己没有证到的佛法,不要乱讲,讲不得,乱讲会有下地狱的罪。有一天你证到了这个境界,不管你怎么说,都是功德,所以要求证。这段完全是讲工夫。

“第三义下根者。”下面讲钝根的人如何修。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上根或中根,你可能连下根都“根”不上,落在后面成了慢慢“根”。”下根调治其次第。看法、物品、缘起、三。总看法者毗卢法,跏跌、目定、气徐缓,定印、压喉、舌抵颚,眼看鼻尖气心均,生不昏掉无谬定。“

下根修是有次序的,先要学会目光专一,看一点,比如看佛像,佛像刚好与眼睛平,尤其看佛像的眉间,或者胸口,眼神先看定了。或者看一点亮光,先要看,眼光定住在一个东西,这叫缘起法,把印象先留着。接着要跏跌坐,两眼先定住,目光不定而想得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定无定,一看目光就知道了。目光定了,呼吸慢慢……慢下来。再说喉管压好,喉管压不好是不会得定的,一个人气脉有没有通,有没有工夫,一看喉咙就知道。第一看眼光,第二印堂,第三喉咙。真修定得定,气脉就通了,脖子不论年龄总是圆的,这里(师指脖子)会充满,浑圆的,不会成鸡皮。工夫好了以后,喉结会慢慢地下沉,颈部有圆圈,像挂念佛珠一样。

普通人年纪一大,喉结渐渐上升,升至一定点,喉锁住了,气断了。这个地方是玄关,像一把锁,锁打开的人已了脱生死,这些东西骗不住人的,所以有没有工夫,每个地方都有象征的。压喉不是低头,腰要靠坐垫垫好,不要硬撑,坐垫如果垫对了姿势,腰部自然弯进去,不要硬挺,背脊张开,气脉很容易通。大家之所以气脉不通,是因姿势不对,自己不研究,还非要别人来改。姿势不对,肚子越坐越大,坐对的人,小腹是充满的,但不会挺出来。头部参看骷髅模型,脖子一摆好,脑下垂体就自然地分泌,自己在坐垫上研究,一点不对的话,要随即调整好,姿势一对,自然稳如泰山一样不动摇。

眼看鼻尖,不是真拿眼看住鼻尖,是眼帘垂下,约略可视鼻尖,半闭全闭皆可。气调匀,心调匀,在这境界上不要昏沉,不要掉举,但要缘修一物,或者白骨;然后第二步换成佛的像,意境中始终有着白骨,或佛的影像,既不昏沉,也不散乱,不动摇。

“故诸过由乱身要,乱气、明点、脉、所生。精勤不乱定等住,其德由气脉明点,三者不动要所生。是故应勤悟此要。”不能得定,不能系心一缘,是由于生理方面;身体不对,气脉不对,一切散乱,而不能得定。虽是生理问题,但不是普通生理气脉的关系。身体是四大组合,身体里头还有一个内在的真身体,就是气、脉、明点三样。气脉明点就是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我们不能得定,就是身体的气脉明点没有修好,所以永远不能得定。因此先要修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要精勤地修;大家学佛没有成果,就是犯了这两个字的毛病,不精勤、不定时、不定量、不继续努力。所以专修者,是专一境界而修,心不专,外形专没有用,心专就是精勤一念叫专修,精勤不乱,定就到了,平等而住。

修气脉、明点修通了,得了这个要点,定就出来,定生一切功德。气脉明点除了传授你外,还要你自己领悟,不悟也不行。明点很难,都是精的一种,精修成功,变成有形的明点,照遍大地,灵光独耀,那是真明点了。所以精与明点有连带关系,也可以讲,精就是明点。精漏失了以后,身体也会不舒服了,又容易昏沉,因为精也是明点。

“是故若无增长与魔障者,乃由不知调正气脉之身所生。”所以一个人修道,如果自己每天没有进步,没有增长,魔也很势力,你没有道,他还不理你呢!魔还看不起你呢!这是真的。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真理,如果你没有魔障,进步必不大,所以密宗与道家一样,注重修身调身。

“因功德亦由妙随身调要所生故。”想要神通、功德、福报,还要修道环境好,无烦恼,都是与身体有关系来的,要身上无病无痛才好。病痛也是魔障,你工夫好一点了,明天就给你病一场,后天你说我又好了,吹不得牛的,说不定魔障又找你一下。一自信,一傲慢,一大意,它就找你了。大意不得,一大意它就来,所以修行不是好玩的。这中间一点傲慢不得,一点大意不得。功德包括神通一切等等,都跟着你的身体来的,是调身来的;福报也是跟着你身体来。今天我还活着,有这个色身,就需要一点福报,功德也是这样。所以修身、修气脉最重要,注意调身,身就是气脉明点。

“由金刚之身,气、脉、明点三者之聚散,遂生出善恶之行,而现苦乐境界及功力优劣故。”由凡夫的色身,修成功为金刚之身,金刚之身不在肉体,在肉体的内部气、脉、明点三样,也就是精、气、神。精气神修到定,凝结了,就是道家所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到以后,就是金刚不坏之身。这个色身成就了,在这个肉体内生出另外一个生命,散而为炁,聚而成形。换句话说,普通人的生命,是靠男女两性的欲,成就一个色身的人。但是,只靠自己的气脉明点,在自身以内阴阳结合,可以产生另外一个生命,也就是像色界天人的生命一样。换言之,我们在欲界中的身体,也可以经由自身修炼精气神,而产生这样的生命。

所以,你修持得好不好,由你这个色身这一点上,就看出你的善恶之行。今天起心动念某一件事情,善行功德到了,气脉明点不修却突然打开,这是意想不到的来了;要是做了坏事,气脉明点马上闭塞,就有那么怪。看起来似乎有一个他力主宰你一样,实际上就是你的生命本来具备的功能。所以你的头脑打不开,笨笨的,智慧不够,身体一天到晚难过,甚至越坐腿越麻,腰越酸,心中烦恼,用不上功,也谈不到定。像这些等等,都是由于金刚之身的修持,气脉明点三种,和你善行功德不够之故。

讲到这里就非常严重,你修行的成就,物理的组合,硬是要配合你的功德、善行的,这样成就的功力就快,所以想修成,就要真的发利他之心。什么叫利他?就是不自利,也就是老子说的“后其身而身先”,念念为天下、国家,结果最后成功的还是你。我们一般学佛的人,连一点小事都没有利他之心。为什么修不成?不要说读经典不够,因为道理不通,所以智慧不够,智慧也是由功德修成的啊。《金刚经》讲福德,福德到了,智慧就开了。 https://t.cn/R2Wx8V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冬天这里的白萝卜更是在当地大受欢迎。#昆明美食# 柠檬鱼很赞,其选用的主料是云南人熟悉的罗非鱼,蒸熟之后浸在用各种蘸料制作的汁水中,柠檬是其灵魂,鱼肉鲜嫩没有
  • 今生,愿得一人心,于繁华的对面,隔岸相望,静想、默念…… 尘埃落定,再来时,我必为(wéi)莲花,载你一世的清欢。#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 产品广泛使用于钢铁,造纸及石化等行业.SUNTES三阳商事制动器,作为日本盘式制动器 ,以制造技术及应对能力,与顾客共同为社会提供安全、安心的商品。主要经营日本
  • 下班讨论的一个话题,我原本在心里给自己犹豫到兔年,我也知道别人的坚决,可我总心存幻想,或许也想呢,或许有一天就变了呢,然下班一路的三观不合,彻底剥夺了我人生的一
  • 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博格海拔6740米,是云南省最高峰,卡瓦博格在藏语中意为雪山之神 ,传说是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区的八大神山之首,至今无人成功登顶,
  • 失恋博物馆打卡我总能在想恋爱的时候让自己缩回安全地带无论是暗恋还是恋爱都是一件耗费心力的事情重新开始真的很难就想小时候写作文写了大半因为字迹潦草被打回我不愿再来
  • 今天一个幸福瞬间:就是在逛了一天非常口渴的情况下,畅饮了一大杯喜茶的爆汁大橘(非冰沙去冰少少甜)。#王源[超话]##王源1108二十一岁生日快乐##王源新专辑夏
  • 豆瓣的2021书影音报告p1 今年八月份才开始玩的,结果写的字数已经比我这学期最长的论文还多了。要呵护疲惫受损了一整年的面部皮肤,又要整日呈现完美妆效,是时候拿
  • 我曾爱过你也会忘记你 容弯弯 傅寒初 请在唇边说爱我 唯梦闲人不梦君 不如长眠你心中 缘来还爱你 盛夏星晴始慕秦 豪门小妻子 一念向北 一路向北 陆泊言 情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超话]#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我被霍格沃茨录取了# 哈哈终于要公测啦,我是来自拉文克劳的丽丝•兰戈!哈利波特
  • 两个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对外开放~穿越星际 玩转航天~等你来打卡[挤眼]】日前,坐标北京的“星航学舍”、广东的“惠州市航天科普馆”两个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新鲜开放!#穿
  • #2021年年度杂志封面总结#个人封面大片总集 —— 佟大为佟先生去年就拍了两本杂志 ,合作最密切的时装男士以及一本和老婆关悦一同亮相的周末画报 Live 刊宣
  • #泰国星暹新闻#【“逃跑”的6名外国游客已被全部找到】达叻府象岛代理警长讪猜透露,1月4日时有6名来自法国游客通过“即测即走”Test and Go系统入境泰国
  • 今天撺掇你上网的人来日可不会管你的死活,海燕啊,你能不能长点心你离家出走泡网吧,跟父母说“别管我!
  • ——汪国真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
  • 经过郝春霞法官的耐心调解,最终张某的儿子愿意以现金方式替父亲偿还借款24万元,也征得了申请执行人付某的同意。一面锦旗,一份肯定,小小锦旗承载着群众对临河区法院执
  • 十六、你身上的味道最好闻,你笑起来的样子最好看,你陪着我的时候,我从没羡慕过任何人,想陪你走完这一生。二十五、我有多喜欢你,可能程度也不深,大概就是想和你过完这
  • 如欲知哪一脏器有病,只要看一下面部所表示的部位,有无上述异常变化,如有,即表明其对应脏器有疾病,一般判断如下:1、如果在面部出现皱纹、斑点和皮色改变,表明所在部
  • ——北南《安知我意》4.少年心动是仲夏夜的荒原,割不完烧不尽。——北南《安知我意》4.少年心动是仲夏夜的荒原,割不完烧不尽。
  • 岁末将至 平安喜乐✨承蒙各位品牌霸霸的厚爱~ 再次感谢❤️感谢@OUAI官方微博 感谢@欧珀莱官方微博 感谢@3CE_STYLENANDA 感谢@卡奇色彩官方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