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修养,是“明知不问”!】

知名作家王臣有一句名言:“无良心之人,绝不可能有真正的修养。”

所谓修养,是建立在善良的基础上去待人接物。

与人相处,难的不是彬彬有礼,不是嘘寒问暖,难的是能有“明知不问”的善意和默契。


01. 明知不问,是最大的善意

有一个深深印在脑海里的故事:

经济大萧条时期,有个年轻女孩在一家珠宝店工作,这是她上班的第一天,心情既兴奋又忐忑。

她在认真整理宝石时,注意到一位刚走进店里的青年,衣衫褴褛,满脸哀愁。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响了,女孩赶忙去接电话,却不小心碰翻了盒子,里面的六颗宝石全部掉落。

她立即蹲下捡起,数了一遍又一遍,却始终只有五颗。

焦急的她抬眼一看,发现那个青年正神色紧张地往大门走去,她当即追了上去。

门口正站着两个保安,如果此时大声呼喊“小偷”,一定可以人赃俱获。

可她却是叫住他:“对不起,先生,请留步!”周围人的眼光随之聚焦了过来。

青年转过头来,双手因为紧张而微微发抖,但依旧强装镇定地问道:“什么事?”

女孩面露难色:“先生,这是我第一份工作,现在找工作很难,您说是吗?”

青年不安地说:“确实。”

女孩说:“相信如果换成您在这里,也能干得很不错的!”

青年思忖了下,说道“那我可以祝福你吗?”并伸出了手。

女孩也立即伸手紧握,“也祝您好运,先生!”

青年转身离开,女孩也走回柜台,手中握着那第六颗宝石。

女孩明知青年拿了宝石,却没有故意问他:“你是不是偷了宝石?”

反而是毕恭毕敬地暗示他,言语之间保持着尊重,还不忘鼓励穷苦的他积极向上,并祝福他,着实令人敬佩。

毕竟茫茫人海,难免有磕磕碰碰,难免有令人皱紧了眉头的烦恼。

此时若依旧能体谅人心,善待他人,做到明知不问,这颗心一定满怀善意,温润如玉。

明知不问的待人之道里,饱含了一个人高明远识的善良。



02. 明知不问的情义,是无价之宝

王阳明曾说:“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与朋友相处,就算要劝诫,也要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开导鼓励。

比一味地讲道理更能打动人心的,是循循善诱的良苦用心。

汉武帝时,丞相田蚡虽然没什么真才实学,却喜欢在别人面前显摆。有一次,被将军灌夫谩骂后,怒火中烧的他找到同僚徐冲,向他倾诉遭到别人轻视的愤怒之情。

徐冲对田蚡嚣张跋扈的性格了然于胸,所以并没有询问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只劝道:“灯笼高挂,虽引人注目,但无重力;铁球躺地,虽有重力,但不被瞩目,倘若您将铁球高高挂起,不就镇住螃蟹了吗?”

意思是,只要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够好,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徐冲在不伤害田蚡自尊的情况下,委婉地说出了建议,田蚡也立即心领神会,欣然接受。

身边朋友遇到糟心事时,难免一吐为快,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有时反而更容易看出问题所在。

只是赤裸的事实会让人一时难以接受,此时若是明知朋友的秉性,既不问“为什么你总是死性不改?”也不问“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吗?”

而是委婉地说出建议,既能让他感受到真诚,也能给足面子,让他知错能改,这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

正如作家三毛对于朋友的理解:“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



03. 明知不问微笑,胜过千言万语关心

每个人都会遭遇困境,每个人都不是生来坚强,也不是自带盔甲。

但即使在需要安慰和关心,渴望微笑和善意的时候,也不希望自己的苦楚被人一片片掀开、观看,甚至指指点点。

为什么生活中有些“关心”,总让人难受得喘不过气呢?

家里遭遇变故,要强的同事不想让人知道,强忍着悲痛投入工作。却有人硬要在众人面前提起来,“听说你父母遭遇了车祸啊?天灾人祸,节哀顺变吧。”

亲戚聚会,本来和乐融融,好几个知道内情的人都佯装不知表妹因老公出轨而闹离婚,却有人在饭局上提起:“你老公和那女人还没断了联系吗?”

工作不如意的朋友,被好说歹说地劝出来聚会散散心,却有人不识趣地哪壶不开提哪壶,“听说你快要失业了?出来给老婆孩子洗衣做饭,放松放松也不错。”

不分场合,以关心的名义,直接将别人有意隐藏的事公布于众人,无异于揭开伤疤,还在伤口上撒盐。

俗话说,家丑不外扬,人也是如此,对于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总归是不愿意被更多的人知道和谈论的。

一九六二年,作家刘白羽的长子滨滨,因心脏病住进医院,但治疗效果不佳,得从上海转回北京。

偏偏这时,刘白羽自己也生病住院了,只能让妻子带着儿子回家,一时之间因为担心而烦躁不安。

作为好友的巴金夫妇,当天一大早便赶到了刘白羽病房,他们都知道滨滨的病情,但谁都不曾开口问一句,而是默默地陪伴,直到接到电话说母子平安抵达。

刘白羽紧握住巴金的手,一再表示感谢,巴金淡淡地说:“没什么,我正好有空,只想着陪你坐一坐。”



04. 明知不问的会心一笑,胜过不合时宜的问长问短

真正的关心,是理解和尊重,是“不想说也没关系,我会一直在的。”

真正的关心,是既能设身处地去理解对方内心的痛楚,却从不去触碰它,更不以此充当谈资。

真正的关心,是发自心灵的抚慰,是懂对方的欲言又止,又明知不问,知而不言,用行动去帮他走出困境。

火眼金睛,洞穿一切,是本事。

润物无声,明知不问,是智慧。

明知不问,知而不言,言出必善。

这样的人,眉眼满是温情,心中尽怀热忱,定能走向星辰大海。​​​

前几天一起去北京国际珠宝展,朋友一直感叹“富贵的感觉”!那位朋友当初在毕业时笃誓:定要找个双子座的伴侣,做不到的话给我和另一个朋友一人一个冰种翡翠镯子。逛展览的时候我俩笑着,一人指着紫翡珠链说按这个种水色来,一人指着平安扣耳环说,就要这个标准的手镯。那个立flag的朋友一脸悲痛,直问,糯种行吗?糯种也挺好看的啊!行吧,看来对象不是双子的。

李零:中国的“西化”,恐怕主要还是跟伊朗有关 | 文化纵横

原文链接:https://t.cn/AiQCU1G6

✪ 李零 | 北京大学中文系

【导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作为中华帝国起点的秦汉和西方文明源头的罗马常常被放在一起比较,二者一东一西,时间重合,的确可以并而论之,但李零先生认为,中华帝国与罗马帝国之间缺少明显的交流,把二者放在一起比较更像是在找不同。相比之下,处于东西方十字路口的波斯帝国疆域广大,建立了大一统的体制,并且与中华帝国交往密切,似乎是更好的比较对象。从总体上看,中国的“西化”,更为长期,更为主要,恐怕还是跟伊朗有关。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特此编发,供诸君思考。

▍与其拿罗马帝国比,不如拿波斯帝国比

历史研究,比较很重要。

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法国远东学院北京站举办过一个系列讲座,主题是“古罗马与秦汉中国——风马牛不相及乎”,每次活动定一个具体问题,请中法两国的学者进行对话,中国学者谈秦汉,法国学者谈罗马。这些讨论后来收进《法国汉学》第十四辑。[1]有几次讨论,我是评议人。受法国远东学院北京站委托,我把我的评论凑一块儿,经过改写,当该书代序。我说,我们是代表古人在这里对话,这是一场“时空遥隔的对话”,讨论是开放的,结论可能是相及,也可能是不相及。[2]

2009年7月30日至10月7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意大利文化遗产与艺术活动部在北京世纪坛举办过一个“秦汉-罗马展”,[3]凑巧呼应了上述讨论。两边的文物在北京见面,比较更直观。欧亚大陆,中国在东,罗马在西,时间差不多,有400多年重合,两边的东西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确实应该比一比。一样很重要,不一样也很重要。我看过展览,印象是差别很大,彼此是否有交流,不太明显。有一位参与展览筹备工作的中国学者跟我说,他想展示的恰好就是不一样。[4]

罗马对欧洲意味着什么?我用三句话概括,“罗马是古典欧洲的巅峰,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源头,近代欧洲统一之梦的寄托”。[5]文艺复兴,欧洲人认祖归宗,把希腊当源头,这是从罗马继续往前追。其实,希腊是罗马的源头,不是欧洲的源头。罗马才是欧洲的源头。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开始,就是为了接续香火。

欧洲,特点是小国林立,文化多元,自治传统强,除了信基督教,什么都不统一。唯一统一过一段,只有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之前,希腊城邦是蕞尔小邦,成天窝里斗,谈不上大一统;马其顿帝国只是昙花一现(前后只有七年),亚历山大一死,马上土崩瓦解。罗马之后更没有大一统。欧洲人要拿他们的历史跟中国比,只能拿罗马比。比如马克(Marc Kalinowski)教授和吕敏(Marianne Bujard)教授总结的12条,就对理解彼此很有启发。[6]这么比,我理解。但最近我有个想法,很强烈,咱们与其拿罗马帝国跟秦汉帝国比,还不如拿波斯帝国跟秦汉帝国比。

▍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是欧亚大陆西部的头一个世界性大帝国。在它之前,有几个国家,如埃及、亚述、巴比伦、赫梯,也都当过地区性大国。这些大国,西方统统叫“帝国”(empire)。但“帝国”和“帝国”不一样。波斯帝国囊括和兼并了中近东所有地区性大国,是这一地区所有帝国的集大成者。

西方人讲国家,现代国家(nation)之前,有许多不同叫法。聚落考古,部落长老管辖下,一村就是一国。这种似国非国的东西,美国人类学家塞维斯(Elman R. Service)发明一个词,叫chiefdom(酋邦)。[7]Chiefdom最原始。比它高级一点,希腊人,海上殖民,把渔村建成小城,一城一国,叫polis(城邦),也是蕞尔小邦。State,规模大一点,用我们的眼光看,也只是州郡规模。即使立个王,叫kingdom(王国),也比较小。他们的王,不一定是周天子那样的王。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其实是emperor(帝)。

西人所谓empire,往往是松散的联合体。他们特别喜欢讲联合,喜欢把许多小国unite一下,拼在一起,大一统下保持小独立。外交,要拼凑同盟。打仗,要拼凑联军。比如现在的美国和英国,就都是联合体。美国是“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英国是“不列颠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s)。二次大战后,所谓联合国,也是United Nations。就连马克思都讲“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把共产主义叫“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他们的历史传统。

希腊,亚历山大之前,根本没有大帝国。所谓“帝国”只是个盟主。比如公元前454年,雅典称雄,西人也叫empire。[8]这样的盟主,按咱们的说法,顶多是个“霸”,充其量只是地区性霸权,跟秦汉帝国根本没法比。[9]

秦汉帝国,在东亚地区是世界性的大帝国。

波斯帝国有三大特点,可以同它相比。

第一是大。它的疆域,西起爱琴海,东至印度河,北起阿姆河流域,南至波斯湾,横跨三洲五海,[10]面积估计约500万~600万平方公里。它不仅囊括了中近东的所有国家,也囊括了丝绸之路南段的大部分国家。

第二是统一。波斯崛起于伊朗高原,本来是个以草原游牧文化为背景的国家,但它灭四大帝国(米底、迦勒底、吕底亚和埃及),建28行省,却把农耕、游牧、航海众多文化背景不同的国族纳入同一片国土。它以统一的文字抄写官方文书,以统一的驿道连接它的五大首都和各个行省,向四面八方传递这些文书,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宗教,与秦汉帝国相似,也是“车书一统”的大地域国家。

第三是与中国关系很密切。中国和波斯,自古往来,史不绝书。不仅金银珠宝、瓷器丝绸,贵重商品,互通有无,动植物也有很多交换。比如狮子初入中国,就是从伊朗进口。波斯是著名的宗教集散地。中国的外来宗教,佛教、火祆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几乎都是从波斯传入,或以波斯为中介。波斯语不仅是伊朗地区的语言,也是丝绸之路上的国际语言。历史上的中西交通,一向以伊朗和印度为远端,两河流域已经有点远,希腊就更远,罗马还在希腊以西,即使中国和罗马有来往,也绕不过伊朗。

▍对表

比较,最简单的办法是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下发生了什么,就像旅馆大堂,总台背后,墙上挂好多钟,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按同一时间对表。

统一时间表是个非常现代的概念,一个支撑世界历史的概念。我们只要打开电视机,马上就会感受到“天涯共此时”。比如美军入侵伊拉克、萨达姆被绞死、卡扎菲被虐杀、本·拉登被击毙,就是有目共睹,无数双眼睛同时看。

古代没有电视机,但统一时间表的概念,即使在古代,也不是完全没有。

春秋战国,天下四分五裂,空间是分裂的,时间也是分裂的。孟子说,晋有《乘》,楚有《梼杌》,鲁有《春秋》(《孟子·离娄下》)。当时的各国都是各写各的历史,互相参照的纪事有一点,但没有统一的历史。[11]

秦汉统一天下,才有可能编统一的历史。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以《秦纪》为主,把各国史料凑一块儿,编《十二诸侯年表》和《六国年表》。这种年表是干什么用?就是为了给历史“对表”。

▍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有句话,叫“摇车里的爷爷,拄拐的孙孙”。这话很有哲理,可以反映“先进”和“后进”的语义悖论:先进者可能代表落后,后进者可能代表先进。迈辈儿的事常有。

中国人,凡是在农村生活过的都知道,人与人相见都是以辈分相称。岁数小,不等于辈分小;岁数大,也不等于辈分大。贾芸比宝玉岁数大,但辈分小,见了宝玉得叫叔叔,这话是贾芸拍马屁,故意说给宝玉听。它的意思是,你别看躺在摇篮里(或坐在婴儿车里)的小孩岁数小,可没准他是爷爷辈的;你别看弯腰驼背拄拐棍的老头岁数大,可没准他是孙子辈的。

以前,黑格尔讲历史,就碰到过这类问题。他明明知道,埃及、巴比伦、波斯,还有中国和印度,历史很悠久,但他说,非洲是正题,亚洲是反题,欧洲是合题,东方古国资格虽老,却是“早熟的婴儿”,相反,希腊、罗马才算“正常的婴儿”,历史的归宿是欧洲。

这种说法不但对马克思有影响,对现在也有影响。比如顾准先生,熟读马列,他讲国家形态,大一统的波斯帝国是低级形态,小国寡民的雅典城邦反而是高级形态,就属这一类。

中国史学界有所谓“早熟”、“停滞”和“萌芽”说,“早熟”也好,“停滞”也好,“萌芽”也好,所有时间错位,都是拿现代欧洲作统一标尺,一把尺子量天下。早了不行,晚了不是。这种比较方法,其实很有问题。

▍龟兔赛跑

百米短跑,掐表很重要。冲刺时刻,只有视频慢放,才能看清楚。

历史学,时间当然是要素。但现代以前,什么都看时间表,其实很有问题。当时,山海遥隔,不一定有传播。有传播,也有时间差,一差不定多少年。有些传播是直接传播,有些传播是接力传播,传播路线不止一条,年代早的不一定早,年代晚的不一定晚。地理大发现时,五大洲差别很大,哪怕现在,差别也很大。国与国,没法比。人与人,也没法比。有人说,穷人没有历史,有,速度也很慢,令人有一日三秋之叹。

历史是马拉松。现在,欧美跑在前面,把所有文明古国全都甩在后面,好像差距大得不得了。其实,这只是一眨眼的工夫,撑死了也就500年。研究地质,万年只是最小的计算单位。研究考古,旧石器时代有300万年,新石器时代有1万年,有史时期有6000年。现在这点事,无论跟哪段比,都很短很短。人类文明史,前面一大段,很长,好像马拉松,领跑的根本不是欧洲。龟兔赛跑,欧洲是龟,兔子睡着了,让龟跑到了前面。

赛跑,有快有慢,根本没有同步性,十个手指头还不一般齐呢。要比,只能一节一节分开比,前后比,左右比。统一时间表,除了“掐表”,没有太大意义。

▍希腊化时代

波斯帝国的历史只有220年,后面还有很长的延续,伊斯兰化以前的历史,塞琉古加帕提亚加萨珊波斯,将近1000年。它东边连着中国史和中亚史,西边连着希腊史和罗马史(包括拜占庭史)。如果要讲统一时间表,秦汉只能跟帕提亚比。

最近,倪克鲁(Lukas Niche)有篇文章,认为秦俑坑出土的人像雕塑可能受亚历山大东征和希腊化影响。[12]事情真是这样吗?恐怕值得讨论。

......

字数限制,未尽全文,原文链接:https://t.cn/AiQCU1G6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关注】全国260城将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 【提醒】日本网红眼药水被他国禁售,专家:对心血管造成压力
  • 超郎平?昨晚这一幕,央视解说赞她为中国女排历史第一人!
  • 两大一线城市,宣布增加汽车摇号指标!车市迎硬核利好,你离喜提新车又近了一步
  •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 震惊国外!联邦快递“劫持华为包裹”,中国学者:应暂停其业务
  • 深圳个税减免15%吸引人才,能否复制到全国|新京报快评
  • 初夏40度!多地“最热天”正常吗?
  • 华为禁令的另一面:特朗普与硅谷的相爱相杀|京酿馆
  • 一球千金!武磊一脚将保级队踢进欧联杯,激动的除了球迷还有这些股东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 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网友却说:不怪他
  • 用手机的人注意了!好消息:每个月你又能省一笔钱!
  • 【关注】速看!你的户口、土地、收入将发生这些变化
  • 最新最全!一图读懂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
  • 哈佛的学生都在看这种视频,每天 15 分钟,英语水平暴增
  • 重磅!中注协公布2018注会考试合格率!审计通过率已超31%!2019注会考试趋势同曝光!
  • 一大波老师被实名举报!
  • 这张请假条居然能让语文老师“集体传阅”,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 特别关注!新版《各学科答题规范》官方要求,请转给身边每位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