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起北疆•喜迎二十大#【王秀芝:做一粒扎根大地的种子】#二十大代表风采# 她,躬耕田野30多载,把根深深扎在大地,在辣椒王国播下希望的种子,矢志不移浇灌耕耘,梦想终于开花结果。

  她,一辈子专注一事,无论寒来暑往,长年工作在30多度高温、犹如蒸笼一般的大棚里;夏天忙授粉,冬天忙育苗。

  她,主持和选育“赤研系列”15个辣椒新品种,在内蒙古、广西、云南等14个省区广泛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410多万亩,取得经济效益近27亿元,大大推进了我国辣椒良种产业化进程。

  她,就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蔬菜研究中心正高级研究员王秀芝。她是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荣膺“全国五一劳动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我身为一名科研育种工作者,首先要做一粒人生的好种子,扎根祖国大地,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勇于创新、甘于付出、踏实奋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在王秀芝动情的描述中,我们仿佛听到梦想花开的声音。

时间回溯至1990年,这一年是王秀芝第一次接触到辣椒育种,也是她梦想的开端。当时的“蔬菜研究所”是新成立的,所有工作都要从零开始, 所里根据赤峰地区蔬菜生产情况确定了科研方向。刚刚走出校门的王秀芝,就承担起辣椒新品种选育工作主持人的职责,马上开始了育种材料的搜集工作。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王秀芝始终发扬“安专迷”精神,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投入科研工作。为不影响工作,即使在怀孕期间,她也从没请过一天假,产假未休完就开始上班,把刚刚6个月的女儿送到托儿所。1990年初,她离开才满一周岁的女儿,独自一人跑遍了东北、华北的科研单位,以及大专院校,请教专家、搜集材料,为之后的辣椒育种搜集到了最基础、最宝贵的资源。

  辣椒育种工作要求仔细认真、耐得住寂寞,同时工作环境很艰苦。夏季在蒸笼般的温室大棚里工作,冬季还要远赴海南三亚继续加代繁育。暑热炎炎的六七月份,是辣椒育种的关键时期,她为了筛选更多的材料、组配更多的组合、更好更快地选育出新品种,每天6点就来到试验地,亲自进行去雄、授粉、套袋等工作,她不完成工作从不离开试验地,天天汗流浃背,经常顾不上吃午饭。

  30多年间,王秀芝以执著的态度追求科研梦想。她积累了百余本翔实的田间数据和记录,每一页、每一行都浸透着她的心血和汗水。

  王秀芝一辈子专注一事,躬耕田野,把根深深扎在大地。作为科技团队的领头人,她始终坚持创新理念,秉持严谨作风,发扬团队精神,带领广大科技人员向科技要效益,盼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正是辣椒杂交制种育苗时期。为了把好这一关,她经常牺牲春节团聚时间,到基地指导农民播种育苗。在辣椒制种授粉——抓好种子质量的关键时期,每天凌晨4点她就到大棚里指导制种户去雄、授粉,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到中午12点多才浑身透湿地走出棚来。

  经过不懈努力,由王秀芝作为第一选育人选育的赤研系列15个辣椒新品种,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进行成果转化,在内蒙古、广西、云南等14个省区推广应用,取得经济效益近27亿元,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助推脱贫攻坚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方面,王秀芝做了大量工作。她带领蔬菜研究中心立足赤峰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强化设施蔬菜技术研发和推广,赤峰市设施蔬菜发展势头迅猛。截至目前,全市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71.1万亩,年产量近470万吨,全年本地蔬菜自给率达到100%;蔬菜除供应京津冀等16个省市外,还打入日本、韩国等国外市场,为群众致富增收提供了帮助。

  王秀芝担任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赤峰综合试验站站长以来,结合赤峰设施蔬菜生产实际,引进设施番茄、辣椒、白菜等蔬菜新品种100个。多年来,她主持或参加的国家、自治区以及赤峰市重点科研项目,先后获得科技奖励13项,发明专利2项,累计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王秀芝身为科研工作者,却朴实的像普通农民一样。她长期驻守农田,始终保持农民本色,尽心竭力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提起王秀芝,农户有说不尽的感激。2007年元宵节,赤峰遭遇了50年不遇的大风降温降雪天气。当时正值春季育苗时期,为保住农户的株苗,王秀芝冒着大雪严寒到市里购买加温设备。元宵节,商店都早早关门,她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货源。之后,她和同事踩着厚厚积雪,往返多次把电暖设备抬进棚里,脚冻肿了也浑然不觉。“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保住农户的每一株秧苗。”王秀芝回忆说。经过一夜奋战,农民的110万株秧苗安然无恙。

  30多年来,她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针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开展研究集成示范,为广大农民送技术、送服务,成为他们的技术贴心人。宁城县大明镇二肯西村丛子文家属患病、十分困难,她得知后以个人名义捐款近3万元,帮其渡过难关,近年来她累计为困难农牧民捐款捐物10多万元。

  面对一项项殊荣,王秀芝没有沉浸在荣誉和掌声里。如今,她又承接了投资2000万元的“科技兴蒙”重点项目,在辣椒育种事业上继续耕耘。#乡村振兴内蒙古#(记者 魏那)

【十年攀登,药都蝶变】#亳州聚焦#涡水汤汤,孕育药都千年风骨;白芍灼灼,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

位于安徽西北部的亳州,自古就有“中州锁钥,南北通衢”之称。如今,它成为中原经济区连接长三角城市群的桥头堡、前哨站。

10年一瞬,亳州已是万千气象。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11.12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1972.68亿元,增长率居全省第一方阵。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该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进新征程的决心与魄力。10年来,亳州市逐浪弄潮,累计推出1500余项改革,发挥先导和突破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发展不断有新亮点,民生频频有新福祉。

10年间,亳州市委、市政府两次发出《致亳州老乡的一封家书》,打动了成千上万游子的心弦——走遍千山万水,家乡永在心里。许多老乡收拾行囊,返回魂牵梦萦的家乡,为亳州发展注入新动能。

世界中医药之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华夏酒城、文化旅游强市、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未来,亳州将围绕“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全力实施“六一战略”,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上继续扬帆前行,抓住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的关键时期,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足、幸福感可持续、安全感有保障。

如何让支柱产业强者愈强?

科技赋能 推动中医药迈向高端

十年前,济人药业的疏风解毒胶囊问世,市场对这款新药的理解,只是普通的抗病毒药。

十年间,疏风解毒胶囊连续获得国家专利金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数次推荐为抗甲流、乙流中成药。一时间,疏风解毒胶囊名声大噪,年最高销量突破5亿元。济人药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提升疏风解毒胶囊的科技水平和质量标准,与中国工程院刘昌孝院士合作,深入进行疏风解毒胶囊的二次研发,形成了“细胞—动物—临床”的完整证据链,推动疏风解毒颗粒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市场。目前,疏风解毒胶囊被列为《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至第九版推荐用药,济人药业上市申报已获证监会受理。

科技赋能,强者愈强。疏风解毒胶囊的成功,是亳州市借助科技力量,推动中药产业由传统生产模式加速向智能化升级的缩影。2012年以来,该市药品生产许可企业从71家增长到206家,医药工业产值从133亿元增长到316.8亿元,中药材贸易额从线下200亿元增长到线上线下1091亿元。

十年来,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明确提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等。中共亳州市委书记杜延安认为,这为中医药加快发展、全面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亳州“以药立市”,近年来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强化一产的基础作用;实施“提质扩量增效”行动,强化二产的主导作用;实施“锻长补短”行动,巩固三产的龙头地位。三产融合,共同绘就了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宏伟蓝图。

2021年,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新增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28家,总数达182家,全年实现产值321.1亿元。基地内具有中成药、提取物、精制饮片、口服饮片等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企业达108家,占基地企业比重从2015年的20%上升至目前的60%。

政务服务怎样优者更优?

服务升级 打造“智慧”新高地

“办事三分钟,排队两小时。”亳州市民李文华清楚地记得他10年前提取公积金时的繁琐:从银行开证明,到行政大厅办手续,再回银行办提取。如今完成这一切,李文华只需要轻点鼠标或者手机。

“互联网+政务服务”1.0版

2014年10月,亳州市以政府权力清单为基础,搭建了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给政务服务加上“互联网+”的翅膀,开启“数据跑腿”的办事新模式。不久后,亳州的实践被提炼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概念,开始在各地推广。

“互联网+政务服务”2.0版

快速迭代,优者更优。2015年10月,亳州市打通部门间信息通道,实现政务服务资源的整合共享,创新性地采取自动调用政务信息帮助群众填报申请的方式,实现“一键式申报、零材料上传”,并将网上办事大厅移植到手机端运行,把政务服务“装进市民口袋”。

“互联网+政务服务”3.0版

2016年10月,亳州市运用政务服务数据和自动化审批规则,建立大数据智慧审批平台,完成人工审批到系统自动审批的转变,实现秒批秒办,政务服务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发放、高龄津贴发放、社会保险证明出具等44个事项实现秒批、秒办。
“互联网+政务服务”4.0版
2019年,亳州市推进套餐化集成式服务,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的4.0版本。该市搭建“企业联办服务平台”,推行企业设立登记无纸化网上办理,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在公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社保登记等场景下的应用,推动被动办事向主动服务转变、碎片化服务向一体化服务转变,实现企业开办“一次申请、一表填报、一套材料”“零跑腿”“零成本”,有效解决了企业开办难问题。当年,亳州市此项举措被作为典型案例,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迭代“速度”背后,是让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的民生“温度”。
据统计,亳州市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来,市民办事平均跑动次数减少至0.0063次/件,平均办事材料减少至1.32个/件,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了94.02%,累计办结群众申请3705.99万件,节约群众办事成本约37.05亿元。该市98.8%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行政审批事项平均承诺审批时限压缩至1.44个工作日。

创新如何持续发力?
啃硬骨头 改革激发新活力
“以前补贴资金需要公司递交相关材料申请,审批时间不定。如今,我哪个部门都没去,150多万元补贴资金就到公司账上了。”说起企业获得的实惠,亳州市芊荷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子薇赞不绝口。
亳州市首创“免申即享”惠企直通车平台,让“免申即享”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努力使“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该平台入选2021年全省十大改革案例和安徽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被作为改革事项在全省推广。
“通过优化升级‘免申即享’平台,动态完善惠企政策清单,推广‘1+2+3+4+N’的‘免申即享’工作模式,进一步打通政策制定、兑现等环节的‘梗阻’。”亳州市改革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十年来,亳州市累计实施1500余项改革,不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用“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让改革落地见效,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增进人民福祉。
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亳州市在基层治理、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等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一镇一委一站”基层火灾防控体系建设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一户一块田改革、农村敬老院集成改革、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建设与“税信通”联合激励机制一起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亳州市成为全省唯一连续4年获得此项殊荣的地市。
简政不减责,放权不放任。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啃下‘硬骨头’,改出‘高质量’”。十年来,亳州市对标对表先进地区经验,坚持以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结束语
改革潮涌,奋楫争先。亳州正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东风,全面实施“六一战略”,高标准建设“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全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跨越崛起新篇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十年攀登,药都蝶变】#亳州聚焦#涡水汤汤,孕育药都千年风骨;白芍灼灼,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

位于安徽西北部的亳州,自古就有“中州锁钥,南北通衢”之称。如今,它成为中原经济区连接长三角城市群的桥头堡、前哨站。

10年一瞬,亳州已是万千气象。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11.12亿元,攀升至2021年的1972.68亿元,增长率居全省第一方阵。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该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进新征程的决心与魄力。10年来,亳州市逐浪弄潮,累计推出1500余项改革,发挥先导和突破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发展不断有新亮点,民生频频有新福祉。

10年间,亳州市委、市政府两次发出《致亳州老乡的一封家书》,打动了成千上万游子的心弦——走遍千山万水,家乡永在心里。许多老乡收拾行囊,返回魂牵梦萦的家乡,为亳州发展注入新动能。

世界中医药之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华夏酒城、文化旅游强市、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未来,亳州将围绕“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全力实施“六一战略”,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上继续扬帆前行,抓住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的关键时期,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足、幸福感可持续、安全感有保障。

如何让支柱产业强者愈强?

科技赋能 推动中医药迈向高端

十年前,济人药业的疏风解毒胶囊问世,市场对这款新药的理解,只是普通的抗病毒药。

十年间,疏风解毒胶囊连续获得国家专利金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数次推荐为抗甲流、乙流中成药。一时间,疏风解毒胶囊名声大噪,年最高销量突破5亿元。济人药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提升疏风解毒胶囊的科技水平和质量标准,与中国工程院刘昌孝院士合作,深入进行疏风解毒胶囊的二次研发,形成了“细胞—动物—临床”的完整证据链,推动疏风解毒颗粒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市场。目前,疏风解毒胶囊被列为《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至第九版推荐用药,济人药业上市申报已获证监会受理。

科技赋能,强者愈强。疏风解毒胶囊的成功,是亳州市借助科技力量,推动中药产业由传统生产模式加速向智能化升级的缩影。2012年以来,该市药品生产许可企业从71家增长到206家,医药工业产值从133亿元增长到316.8亿元,中药材贸易额从线下200亿元增长到线上线下1091亿元。

十年来,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明确提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等。中共亳州市委书记杜延安认为,这为中医药加快发展、全面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亳州“以药立市”,近年来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强化一产的基础作用;实施“提质扩量增效”行动,强化二产的主导作用;实施“锻长补短”行动,巩固三产的龙头地位。三产融合,共同绘就了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宏伟蓝图。

2021年,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新增规模以上中药生产企业28家,总数达182家,全年实现产值321.1亿元。基地内具有中成药、提取物、精制饮片、口服饮片等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企业达108家,占基地企业比重从2015年的20%上升至目前的60%。

政务服务怎样优者更优?

服务升级 打造“智慧”新高地

“办事三分钟,排队两小时。”亳州市民李文华清楚地记得他10年前提取公积金时的繁琐:从银行开证明,到行政大厅办手续,再回银行办提取。如今完成这一切,李文华只需要轻点鼠标或者手机。

“互联网+政务服务”1.0版

2014年10月,亳州市以政府权力清单为基础,搭建了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给政务服务加上“互联网+”的翅膀,开启“数据跑腿”的办事新模式。不久后,亳州的实践被提炼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概念,开始在各地推广。

“互联网+政务服务”2.0版

快速迭代,优者更优。2015年10月,亳州市打通部门间信息通道,实现政务服务资源的整合共享,创新性地采取自动调用政务信息帮助群众填报申请的方式,实现“一键式申报、零材料上传”,并将网上办事大厅移植到手机端运行,把政务服务“装进市民口袋”。

“互联网+政务服务”3.0版

2016年10月,亳州市运用政务服务数据和自动化审批规则,建立大数据智慧审批平台,完成人工审批到系统自动审批的转变,实现秒批秒办,政务服务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发放、高龄津贴发放、社会保险证明出具等44个事项实现秒批、秒办。

“互联网+政务服务”4.0版

2019年,亳州市推进套餐化集成式服务,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的4.0版本。该市搭建“企业联办服务平台”,推行企业设立登记无纸化网上办理,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在公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社保登记等场景下的应用,推动被动办事向主动服务转变、碎片化服务向一体化服务转变,实现企业开办“一次申请、一表填报、一套材料”“零跑腿”“零成本”,有效解决了企业开办难问题。当年,亳州市此项举措被作为典型案例,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迭代“速度”背后,是让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的民生“温度”。

据统计,亳州市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来,市民办事平均跑动次数减少至0.0063次/件,平均办事材料减少至1.32个/件,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了94.02%,累计办结群众申请3705.99万件,节约群众办事成本约37.05亿元。该市98.8%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行政审批事项平均承诺审批时限压缩至1.44个工作日。

创新如何持续发力?

啃硬骨头 改革激发新活力

“以前补贴资金需要公司递交相关材料申请,审批时间不定。如今,我哪个部门都没去,150多万元补贴资金就到公司账上了。”说起企业获得的实惠,亳州市芊荷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子薇赞不绝口。

亳州市首创“免申即享”惠企直通车平台,让“免申即享”政策红利精准直达企业,努力使“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快速兑现,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该平台入选2021年全省十大改革案例和安徽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被作为改革事项在全省推广。

“通过优化升级‘免申即享’平台,动态完善惠企政策清单,推广‘1+2+3+4+N’的‘免申即享’工作模式,进一步打通政策制定、兑现等环节的‘梗阻’。”亳州市改革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十年来,亳州市累计实施1500余项改革,不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用“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让改革落地见效,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增进人民福祉。

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亳州市在基层治理、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等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一镇一委一站”基层火灾防控体系建设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一户一块田改革、农村敬老院集成改革、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建设与“税信通”联合激励机制一起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亳州市成为全省唯一连续4年获得此项殊荣的地市。

简政不减责,放权不放任。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啃下‘硬骨头’,改出‘高质量’”。十年来,亳州市对标对表先进地区经验,坚持以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结束语

改革潮涌,奋楫争先。亳州正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东风,全面实施“六一战略”,高标准建设“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全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跨越崛起新篇章,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之后两人通过书签交流,女主并无多余的心思,而男主也不敢将喜欢宣之于口恐显得孟浪,对她的情感发乎情止乎礼,却也因此错过,真的好戳我这剧情[苦涩]每日杂记标题:感谢
  • 他们的内心很敏感脆弱,所以双鱼的花心只是伪装自己的道具,实际上,当双鱼爱上一个人之后,就会全心全意付出,只爱一人。天秤座天秤座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总是喜欢搞暧昧,
  • 微言就是让你不说丶少说丶做了一百说十或不说,这完全就是反人性的,这就是人性之恶,去掉恶,当然就是善了。好好干事丶做人丶做生意,这三个好好,它背后有个强大的理论支
  • 环在他腰上的手又紧了紧,一个好听的,嗲嗲的男声在耳边响起:“对啊,我就是只兔子啊,你不会把我送去给人研究的对吧?王博吓的大叫一声,但也没直接把赞赞踢出去,赞赞着
  • 后来她在医院里大喊我的名字,我隔着墙壁隔着门都听得一清二楚[哼]她说她还在想我是不是从家里爬过来的我说我还在想你怎么上班又迟到了[鄙视]然后她看了看我的牙,问我
  • 但其他消息源反驳了这一说法,指出还有其他一些项目仍保留着永远不会公开的镜头,比如《权力的游戏》第一部衍生剧前传试播集《血月》该试播集于2019年6月开拍,但同年
  • 想对图中那些垃圾的主人说:喂猫只不过是满足你们自己的心理需求罢了,连基本的爱护环境都做不到,你们不就是伪善吗?从那以后我就不喜欢猫了,看见爱猫人士发表一些为猫死
  • 【#政治生活# 话初心 砥砺奋进担使命——志丹县人民检察院党员“政治生日”专题组织生活会成功召开】为了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性修养,7月9日,志丹县人民检察
  • 有人吐露出渴望钉住在钢琴上,总是,为了你无限的美。我什么也不是只是这样的渴望在黄昏中消竭。
  • [微风]【¥48 】 【戴可思】儿童沐浴露洗发水二合一500ml [好喜欢]【买一送一】营养深入肌底,洗出嘭嘭弹嫩肌,革新配方,小分子层层渗透,营养至肌肤深
  • 当塔矗立着朝向天空时,从地面爬上顶端,将花去一个半月时间──如果这个攀登者没有额外负担的话。绝大多数的人身后都拖着一辆装满砖块的木质小车,于是,攀登的速度自然就
  • 6、喜好夸奖他人,因缘很好,到那里都能混的风生水起,就像现在会给喜好的回覆点赞的你,到那里都市走命运运限~7、晓得换位思索,能站在你的角度,为你思量,相处起来很
  • 康义清、陶延英、杨梅……像她们这样的物业人还有很多,她们无数次在社区和单位之间往返奔波,白天在社区值岗,晚上在办公室留驻,除了担负疫情防控重要任务外,还要及时处
  • 但是,要看开,因为《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世间有一句劝慰,叫“有舍才有得”懂得舍得,你才能活得通透。
  • 我的好大大,麻麻和你说了那么多那么多的话,你都听到了么……阳光再好,草木再美,但是没有你,都不再完美了...我的好大大,只让麻麻来想你就好了,你尽情开心的玩,开
  • 女主人的心理其实已经出了问题,她用过分整洁、干净的室内环境,在潜意识里表达着丈夫出轨性关系是肮脏与不齿的痛恨;而空无一物、毫无生气的床笫等家具,映射出女主人内心
  • 2017年至2018年期间,柳州Z府做出了对半塘村、南庆村房屋做出了Q迁的决定,但是我们都不同意他们这么做,可拆Q部门竟然强行进行违F征收拆Q,导致村民无家可归
  • (德令哈市公安局)#青海疫情##小浪带你看青海#这车绝了,支持两根充电桩同时充电,最高充电功率达166kW,充电15分钟,续航可增加230km。腾势D9的上市可
  • 真岛是拥有“嶋野的狂犬”别称的超级武斗派,经常做出难以预料的行动,就连伙伴也很容易因而感到混乱。晚上好~小编继续为大家介绍一下《人中之龙》系列里充满魅力的肌肉男
  • 代旭在剧中扮演杜心根,是一位演技精湛的演员,《梦华录》里的池太郎,到《玫瑰之战》的高中大律师方旭,他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的稳定,所有人都对他寄予厚望,他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