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为观止!文殊菩萨出生时的十种神奇的瑞相】

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 2020-02-26

#文殊菩薩心咒[音乐]#

文殊菩萨,梵名Mañjuśrī ,音译为“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法王子”。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记载:文殊菩萨出生于古印度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后来跟随释迦牟尼佛出家学道。

文殊菩萨为七佛之师,一切菩萨之母,身紫金色,五髻冠其顶,右手持金刚宝剑,表智慧猛利,能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狮子,象征其威猛。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无上圆满智慧的象征,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经中记载,文殊菩萨由于无量劫来修菩萨行,福德甚深,感得出生时有十种瑞相。

文殊菩萨出生时十种瑞相

宣化上人讲述

一、光明满室

文殊师利菩萨降生这一天,祂家房子里边,就放一种光。这种光不是日光、不是月光,也不是星光和灯光;这是表示文殊师利菩萨智慧、般若之光,也就是表示这位菩萨有大智大慧,能破除一切的黑暗。

二、甘露盈庭

甘露,是一种不死的药,在天上有的;甘露可以饱满,你得到甘露,就不吃饭也不饿了。我们一般人不吃饭就会饿,为什么?因为没有甘露来滋润。甘露可以得到饱满,可以得到这种的清净、清凉;所以恶鬼若得到甘露一灌顶,即刻就消除他的罪业,可以往生了。甘露盈庭,这表示文殊师利菩萨以甘露法来灌救众生、救度一切众生。所谓“甘露门开”,甘露门一开开,恶鬼都进来,都得到饱满了。

三、地涌七珍

从地生出来金子、银子、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这七种的珍宝。这七种为什么叫“宝”呢?因为它少有。世界上所少有的,就是宝贝;多了,就不是宝贝。好像土,本来也是很宝贵的,我们人若没有土,就不能生存;但是人人都不稀罕它,你抓把土送给人,是没人要的。说这是最宝贵的东西,我送给你!他一看是土,就会把它丢在地上。为什么?因为哪个地方都有。所以本来土是最宝贵的东西,没有人很稀罕它;因为随处可以有,所以就不宝贵了。

水,也是最宝贵的东西,我们人若没有水,就不能生存;不单人,就所有一切,若没有水,也不能生存的。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就是说,上等的善,就像水似的。水对一切物质都有利益,但是它也不争功。好像这花,它不会对花说:“你这朵花呀,幸亏我这个水,你才长这么大、开得这么新鲜,要不是我这个水,你能有今天吗?你应该对我有一种报答才对。”它没有这种思想。水在地最洼下的地方住着;谁都不愿意在那个地方,它在那地方住着,是处众人之所恶。所以水是很合道。

这金、木、水、火、土,对人、对一切众生,都有益处;但是为什么人不宝贵它?就因为它太多了。好像木头也到处都有,所以人也不宝贵它。金子为什么人宝贵它?因为它少;少就珍贵了,不是随地都是。若到了极乐世界那“黄金为地”的地方,这土就值钱了。因为什么?因为极乐世界没有土。到极乐世界,你若送给他一把土,他就好像什么呢?就好像从月球拿回来的石头,那么宝贵了。一样的石头,月球拿回来的,它就是价值连城了。本来我们娑婆世界这一把土不值钱的,你送到极乐世界去,他说:“喔!这真是稀有的。”因为它少有,所以就宝贵了。

这七珍为什么叫七宝?就因为它少有,不容易得到,所以人人都说这是宝贝。文殊师利菩萨因为有无量的宝藏,所以出世的时候,七珍也就随着祂出世,从地里涌出来。涌出多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拿也拿不完,用也用不了。

四、神开伏穴

这个神,是藏宝,叫藏主;这种藏主宝,就是管宝藏的神。转轮圣王有七宝:金轮宝、白象宝、绀马宝、神珠宝、玉女宝、藏主宝、主兵臣宝。地涌七珍,是从地里涌出来的;而神开伏穴,指这些宝藏,是以前的人埋到地里头,忘了拿出来,这时守藏的神把这财宝都打开,就好像有人把地刨开,宝贝也就都可以得到了。

五、鸡生凤凰

鸡本来是生鸡,但是这鸡菢出来就不是鸡;是什么?凤凰。凤凰是一种很吉祥的鸟,谁若看见凤凰,一定会得到很幸运的事情。在古来讲,孔子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这个凤凰也不来了,也没有河图洛书出现了;伏羲氏画卦,有河图洛书的情形,现在已没有了。

六、猪产龙豚

鸡生凤子,这还不算出奇;本来是龙生龙、凤生凤,但是现在他家里养的猪,生出一条龙了,一只好像龙似的猪。怎么像龙似的?这猪身上有鳞,就像龙鳞似的。龙身上都有鳞,祂家的猪生出来的小猪也有鳞,这叫猪产龙豚。

七、马生麒麟

马本来都生马,现在生出只麒麟。老虎是兽中王,麒麟和狮子,也都是兽类中之王;但是这麒麟,是由马生出来的。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兽,在中国唐尧的时候,很多的人都可以看得见凤凰、麒麟的;以后因为众生的罪业深重了,所以这一些个吉祥的鸟兽,也都不出现了。孔子在“获麟解”上说: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吾心忧。

唐尧虞舜的那个时候,麒麟和凤凰常常到这个世界上来游,人人都看得见。现在不是唐虞那时候,你来干什么呢?你来有什么所求呢?麒麟呀,麒麟呀,我心里正为你很忧愁的。这是因为在当时(鲁哀公十四年),孔子见到打猎人打着一只麒麟,他一看,这麒麟他认识。因为孔子出生时,有一只麒麟来“麟吐玉书”,吐这个字;孔子的母亲就把一条绳栓到这只麒麟脖子上。等孔子看见打猎的人打着的麒麟,他妈妈系的绳子,还在这麒麟脖子上系着;孔子知道这麒麟被猎人给打来,他自己不久也就要圆寂。所以他很伤叹的,才说这么几句话。

八、牛生白泽

白泽是白色的,白色的这种兽类是很少有的;它也不像牛,也不像马,也不像驴,也不像骡子,属于四不像。它是马的样子,但是长的牛蹄子;角长得像牛角,又是马的样子,所以叫白泽。这种的兽类,也是一种祥瑞的兽。

九、仓变金粟

我头先问果某,这个金粟有什么用呢?可以拿来吃吗?这谷子本来可以做饭来吃,变成了金子,这怎么吃呀?他就很聪明,说:“这个你若拿一些去,卖了换钱,就可以买很多米。”我一想,也是这样子;果然这金粟你拿一些个去卖,就很值钱了。先前我对这种情形还不了解,果某这么一说,我才豁然大悟。他问谁有贪心?我说我有。我贪什么呢?我这个贪心,贪想要大家快点成佛;所以不要把这个徒弟给饿坏了,还希望他快一点成佛呢。

十、象具六牙

本来象是生两根牙的,文殊菩萨出世的时候,祂家里养的象生了六牙,你说这是不是很稀奇的事呢?“为什么象有六根牙呢?”这是个很好的问题。这六牙就代表六度,大象代表万行。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这十种的吉祥,代表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十度波罗蜜”,所以和其他的菩萨不同。这是文殊师利菩萨,有这十种的吉祥如意的事情;我们要想认识文殊师利菩萨,要想见一见文殊师利菩萨,就要先记着这十种吉祥的事情。你知道这十种吉祥的事情,见着文殊师利菩萨,你可以说:“您老人家,是我一个老朋友、最知己的善知识。”为什么你这样讲?“我知道您出生的时候,这十种的吉祥事情。”你一念,文殊师利菩萨会很欢喜,“哦!是的,你是我的老朋友,我不否认,因为你知道我。”这叫知己的朋友。你若不知道祂,文殊师利菩萨虽然没有分别心,但是你对祂不认识,祂对你也就不会接近;认识祂多一点,祂和你就近一点。所以我们为什么要知道每一个菩萨的这种境界?也就是要每一个菩萨都和我们做朋友、做兄弟。每一个菩萨都是我们的善知识,你们各位将来都是菩萨的善知识,所以自己不要把自己看轻了。

弥勒菩萨圣诞(农历正月初一)
溯源法语 昨天

农历正月初一(2020年1月25日)是弥勒菩萨圣诞。弥勒菩萨为一生补处菩萨,五十六亿万岁后人寿八万岁时,于此娑婆世界降生成佛,为贤劫第五尊佛,在龙华树下三会说法,化度众生。

《弥勒菩萨上生经》云:“若见一天人见一莲花,若一念顷称弥勒名,此人除却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但闻弥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礼弥勒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设不生天,未来世中龙华菩提树下亦得值遇,发无上心。”

【未来人寿八万岁时,弥勒下生】

◇ 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王下成无上等正觉。我以右胁生,汝弥勒从顶生。如我寿百岁,弥勒寿八万四千岁。我国土土,汝国土金。我国土苦,汝国土乐。——菩萨处胎经

◇弥勒菩萨经三十劫应当作佛、至真、等正觉。——增一阿含经

◇佛告比丘:“后来世人,其命增长八万岁,当有世尊,号曰弥勒如来。”——佛说古来世时经

◇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脇生,如我今日右脇生无异,弥勒菩萨亦复如是。兜率诸天各各唱令,弥勒菩萨已降神生,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佛说弥勒下生经

◇尔时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尔时去翅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花,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佛说弥勒下生经

【龙华三会,度化释迦遗教弟子】

◇大迦叶,亦不应般涅槃,要须弥勒出现世间。所以然者?弥勒所化弟子,尽是释迦文弟子,由我遗化得尽有漏。摩竭国界毘提村中,大迦叶于彼山中住。又弥勒如来将无数千人众,前后围绕往至此山中,遂蒙佛恩,诸鬼神当与开门,使得见迦叶禅窟。——佛说弥勒下生经

◇摩诃迦叶即从灭尽定觉,齐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长跪合掌,持释迦牟尼佛僧迦梨,授与弥勒而作是言:大师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临涅槃时以此法衣付嘱于我,令奉世尊。——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此名为最初之会,九十六亿人皆得阿罗汉,斯等之人皆是我弟子……阿难当知,弥勒佛第二会时,有九十四亿人,皆是阿罗汉,亦复是我遗教弟子,行四事供养之所致也。又弥勒第三之会,九十二亿人,皆是阿罗汉,亦复是我遗教弟子。——佛说弥勒下生经

◇若此众中,释迦文佛弟子,过去时修于梵行,来至我所;或复于释迦文佛所,供养三宝,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弹指之顷修于善本,来至此间;或于释迦文佛所,行四等心,来至此者;或于释迦文佛所,受持五戒三自归法,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起神寺庙,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补治故寺,来至我所;或于释迦文佛所,受八关斋法,来至我所。——佛说弥勒下生经

◇弥勒佛初一会说经时,有九十六亿人,皆得阿罗汉道。第二会说经时,有九十四亿比丘,皆得阿罗汉。第三会说经,九十二亿沙门,皆得阿罗汉。举天上诸天,皆当持花散弥勒身上。——佛说弥勒来时经

【释迦佛本是弥勒菩萨弟子,却先成佛】

经中记载,弥勒菩萨于往昔常为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但释迦牟尼佛却先于弥勒菩萨成佛。

妙祥法师: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先于弥勒菩萨成佛?就是他敢于以身饲虎,以身来施众生,来救护众生。他没有把众生看成是众生,而是看成是与自己一体的。而且把救护众生看成是自己必须要完成的,这也是菩萨的行为。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成佛这么快?就是因为他能够舍命救护众生。由于舍命救众生,他就会离相。

《梵网经》:

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师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

释迦牟尼佛因舍身为法、利益众生而先师成佛,除了“舍身饲虎”,还有“兔王投火”的故事:

有一仙人,舍家入深山修行,八千岁中,少欲无事,乞食自活,一心除乱。时值世间有雨星现,国王淫荒,连雨不止,洪水暴涨,仙人端坐不得乞食,如此经历了七天。

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兔王母子,见仙人七日不食,说:“仙人为佛道不食多日,命不云远,法幢将崩,法海将竭,我今当为无上大法,令得久住,不惜身命。”

此时,山树神即积香薪以火然之,兔王母子,围绕仙人足满七匝,说:“大师!我今为法供养尊者。”

仙人说:“你是畜生,虽有慈心何缘能办?”兔对仙人说:“我自以身供养仁者,为法久住,令诸众生得饶益故。”

说完对其子说:“你可随意求觅水草,系心思惟正念三宝。”兔子闻母所说,跪下对母说道:“如尊所说,无上大法,欲供养者,我亦愿乐。”说完自投火中,母随后入。

当菩萨舍身之时,天地大动,乃至色界及诸天,皆雨天华持用供养。

肉熟之后,山树神对仙人说:“兔王母子,为供养的原因,投身火中,今肉已熟,你可以食用。”

仙人闻树神语,悲不能言,以所诵经书置树叶,又说偈言:“宁当然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噉肉食众生。如佛所说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满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仙人说完偈子,发誓:“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断肉戒。”说完,自投火坑与兔并命。

白兔王,即释迦牟尼佛;兔儿,即罗睺罗;仙人,即弥勒菩萨。

仙人投火坑后,生于梵世,乃至成佛转大梵轮,所制波罗提木叉,不行慈者名犯禁人,其食肉者犯于重禁。(出《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此微博发表的所有 图片 文字消息,都是自己个人行为,与寺院无关。

佛经原文以及祖师大德对“一心三藏”的开示!

1、佛经原文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密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密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节选自《楞严经第四卷》经文

2、圆瑛法师

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此即中道,第一义谛,胜义中真胜义性,亦即一乘寂灭场地。上句离不空藏,即一切法,是离有;离空藏,非一切法,是离空,乃双遮空有二边,以显一心之体,不滞于空有也。下句是即非即,是字,双贯即与非即解,其义自明,是即十界,照不空藏,是照有;是非即十界,照空藏,是照空,乃双照空有二边,以显一心之用,互融于空有也。此经从阿难舍妄求真,求佛发妙明心,即显发此三藏一心也。

佛始从眼根指出,十番极显其真,二见略剖其妄,复自根中,推而广之,普会四科,遍融七大。阿难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常住不灭;此悟次第空藏,己成顿意,而圆意犹未彰也。复由满慈,问三种生续之因,如来与答,性觉必明,以为其咎,以致世界、众生、业果,生续不断,显次第不空藏;斯则体用已备,圆意己露,犹未具彰也。复答满慈,五大圆融之难,以示性相二无碍理,且释有碍之疑,至于即性之相,无量不思议妙用;即相之性,混融不思议妙体,尙未极显也。迨依迷悟心,对辩二种缘起,依本来心,圆彰三种藏性,显理显到此处,可谓彻法流之㡳,穷性海之源,显之极矣。

然此一心三藏,即首楞严定,人人本具,迷不自觉,当起奢摩地,微密观照,方能圆悟。前三卷,佛为阿难大众,微妙开示,各各自知,此心遍满十方,常住不灭,得微密观照之功。此四卷,因满慈启问,佛为说三种生续之因,五大圆融之故,会归三藏,极于一心,即微密观照之功,照彻心源,一切事究竟坚固,方信首楞严,为自性天然本定,不假修成,但是了因之所了,而非生因之所生矣。

——节选自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第十卷》

3、憨山大师

初示三观之体:
而此体者,所谓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即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也!先示此体为所观之境,要依此体启大智用故。然此藏心具有三义:一空如来藏、二不空如来藏、三空不空如来藏。

一空如来藏者:谓此藏性其体本空,一法叵得。如摩尼珠其体空净,了无色相;虽有随方之色,色不离珠,以即珠故。真心本净,了绝妄缘,虽有随缘之妄,妄不离真,以即真故,名曰真空;故为观者先示真心以为观体,能观此体名真空观。(经名奢摩他,亦名体真止)从此经首阿难启请,世尊许说,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起,一往七征八辩,始则决择真妄;且云妄不是真,以明五蕴身心不有、世界本空,破我法二执,以显本觉真如;以至三科七大会归藏性,然后真妄和融,方显妄即是真;从浅洎深,大段总显空如来藏理。(从初卷启请至第三卷终)

不空如来藏者:谓此藏体虽空,具有恒沙称性功德,包含融摄,纤悉不遗。如摩尼珠其体虽净,具有圆照之用,而能随方现一切色,色即是珠,以珠现故。藏性虽空,而能随缘显现十界依正之相,相即是性,以性起故,名不真空;故为观者示此藏性以为观体,能观此体名不空观。(经名三摩,亦名方便随缘止)此从富那执相难性,三种相续,深穷生起之由,委明循业发现之义,总显不空之体。(始从四卷初至本卷故发真如妙觉明性有半卷经文,计一千五百余言。)

空不空如来藏者:谓此藏性其体清净,能应能现。如摩尼珠其体净圆,净故非色,以即珠故;圆故能应,非不色,以即色故;非色非珠。而此藏性其体净圆,净故非相,以即性故;圆故能现,非不相,以即相故;非相非性,名空不空;非相故空,非性故不空,非即非离,平等如如,名曰中道;故为观者示此藏性以为观体,能观此体名中道观。(经名禅那,亦名离二边分别止,亦名等持。此从四卷中而如来藏非心等起,至即常乐我净等,文有二章,几三百言。)

然上三谛体虽不二,举一即三,终带名言,犹存历别,未及一心之源,难契圆融之旨;必若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则藏心妙性彻底穷源,绝诸对待;良以双离则双泯,双是则双存;存则三谛灵然,泯则一心无寄;寂照同时,存泯无碍,唯在忘言者可以神会、绝虑者可以心通,可谓妙契寰中、泯同法界矣!圆融圆融,深思深思,历然不昧;故佛开示已毕,乃总告之曰:上来所说藏性之理如此深妙,如何汝等以所知心而能测度、世间语言而能入哉?且此妙理人人本具,然虽本具隐而未现;譬如琴瑟虽有妙音,非妙指不能发;众生虽具妙心,非妙观不能显。且如我今证此真心,安住大定,圆照法界,凡有动作皆是大用现前;汝等迷之,举措云为皆是尘劳业用;故曰: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此无他故,盖由不肯勤求,得少为足耳!当机遂请何因有妄?要显妄元无因,使悟妄不离真,亦似头非外得。然此天然妙性不假修成,但能一念回光,方悟神珠本有,故随结责戏论,切劝修持;乃曰:汝虽忆持十二部经,不如一日修无漏业,如何自欺尚留观听而不修之?是以阿难闻说,疑惑消除,心悟实相,遂乃请入华屋,摄伏攀缘,冀得陀罗、入佛知见等。由是观之,大概一往开示藏性,岂非欲令先悟一心,依之建立三观妙行,然后行成解绝,顿证一心者乎?

——节选自憨山大师《楞严经悬镜》

4、交光大师

圆彰三藏以劝修。由前次第三藏急于破迷成悟。故俱就众生迷境显示。未暇普收圣凡染净二缘。十界一如无二。以毕彰藏心全体大用。今既粗细二惑次第破尽。妙明披露。道眼近圆。理宜罄竭诸佛之灵府。而彻底显示。故此统会毕彰。用显圆融三藏也。

——节选自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疏卷十八》

巳二依本来心圆彰藏性。圆彰者。不惟以一心而圆具三藏。且于每一藏中即圆具十法界。如非则十界俱非。即则十界俱即。融则十界俱融也。
......
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此中浑含世出世间。一切融会。离即离非。双遮前之二藏。以显此之一心圆神不滞之体。固不定属于即。亦不定属于非。故曰离即离非也。下句非即二字。本是非二字。而翻说非即耳。文之巧也。是即是非者。双照前之二藏。以显此之一心随宜自在之用。全非而即。全即而非。所谓能即能非也。故曰是即非即。大约对万法而独显心。是圆融极至耳。所以直指人心者。有曰。若要直捷会。一切总不是。若要委悉会。一切无不是。而法界观。立非异即非一。非一即非异。义允合也。旧注引净明遣尽之说。方是空藏中一切皆非意耳。管见非之。当矣。夫显心之谈。妙极于此。问答原意。宜此重伸。良以义广言长。忘其最初本意。

则始终语脉不可通矣。原夫佛酬阿难妙定之请。舍置权小所修。示以诸佛本定。然斯定所以迥异者。以是全彰自性本妙圆定。释者不可多用修意。以仍滥于常途也。况此奢摩他中。纯谈本定。曲显性真。而说修之意绝少。从初三卷直指藏心本定之体。显次第空藏也。而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常住不灭。斯则顿意成矣。而圆意犹未彰也。

问。七大何说圆融。答。彼约周遍说也。复次满慈顿兴二难。为后二藏之发起。于是答万法云何生续。则略彰藏心随染缘之用。显次第不空藏也。斯则体用略备。圆意已露。而犹未具彰也。复答五大不合相容。且示性相二无碍理。显次第空不空藏也。斯则且彰无碍。释彼有碍之疑而已。至于即性之相。无量不思议业用。即相之性。混融不思议妙体。未极显也。更因当机之伏疑。而与之备谈染缘净缘。四义四相。则一切圆用方以尽彰。又与开二合二。双拂双融而三一妙体方以极显。然用须证而后发。故略带修成。体则本来现成。故仍彰不变。纵因修显。亦非修生。所谓是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矣。是则后之圆融三藏。收前次第三藏。而自心本具圆定。方以极显而无以复加矣。阅斯文者。幸加意焉。极显圆融已竟。

——节选自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疏卷十九》 https://t.cn/ELT0hke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点[赞啊] ,请5个姐妹吃小鱼仔 明天开[星星]菜菜官网:[星星]超级搜:需要什么直接来菜菜网站搜,你们想要的基本都有 1.卫衣:2.短袖:3.短裤:4.内衣:
  • 如果想衡量一个人的内心有多强大,就看他能不能一个人独处,如果想衡量一个人的格调怎么样,就看一下他独处时都干些什么。 我们大部分的时候遇见困难了就缩回去了,就逃避
  • 他今晚吃完饭在玩耍的时候,故意耍坏将牛奶一瓶接一瓶用力的砸在地上,警告过他一次不许这样做,丝毫不听。为什么这么水逆昨天真的很倒霉 今天更倒霉昨天去试戏,我的手上
  • 当张雨生出现在酒吧的时候,张惠妹最初看到他的脸,只是觉得很眼熟,然后突然意识到,这个人不就是唱《我的未来不是梦》的那个大男生吗?就像是前面所说的,那些让你最恨的
  • #王俊凯单曲封面设计师否认抄袭# 近日,有网友指出王俊凯 新单曲封面抄袭伊朗某电影海报,还指出设计单曲封面者是王俊凯“御用三年”的设计师,但该设计师却曾多次涉嫌
  • 今天我已经让中介帮我找育儿嫂了,同时让负责做饭的华姨可以不用来了,我没办法接受家里有三个阿姨,太多人了。后来我就没有说另外给补偿,结算了工资,还有把之前给她买菜
  • #奇妙心愿# 意向金活动 砖➕关啾1️⃣个宝贝奇妙心愿样衣一件(9.20) 裙子预约收腰款 3⃣️5⃣️8⃣️宽松款3⃣️8⃣️8⃣️✅参加小红活动➖10
  • }5. 起運法事 { 由法師因應各人需要,為各位建議最適合各位之法門,為各善信以最短時間改寫命運,轉危為安,更可提升各方面運氣與運作程,改寫命運!{ 阿贊辛樂
  •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在本月23日中德名车:“阅”赏声色·星耀江城,高端定制发布会,活动即将开始,届时现场将会有奔驰高端定制新车,车主所见到的奔驰商务车,将会以全新
  • 不过经过我的努力,还是醒过来了!做了一个很普通的梦,但是很恐怖,梦到和同学出去旅游,但是还有一大帮子其他人,早上开始收拾要出去玩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困,特
  • 美国当地日刊《Chicago Sun-Times》也对J-hope的"Lollapalooza"舞台表示:"这证明了J-hope可
  • 这些国家出兵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居然会被一个新成立的国家打得落花流水,而且还是一个谁都瞧不起的国家,还是在1对19的情况下。福永算是被小直收入麾下的典型,他绝对跟
  • - 赵孟頫楷书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
  • 你还真的觉得卖货才能赚钱吗?你还觉得卖货才能赚钱吗?
  • (康乃馨是母亲之花)不同的花代表了不同的女孩,在爱情上的花,当属玫瑰,红玫瑰代表了爱的热情热爱,粉色玫瑰代表了爱得感动、爱的宣言,白玫瑰代表了天真纯洁的爱...
  • 一杯陈皮山楂茶,一块陈皮、一把山楂直接丢入养生壶煮,放凉后茶汤酸酸香香,喝了好舒服,陈皮健脾理气、山楂活血化淤,我超爱这个组合的。全草本的配方:杜仲茶,波布草,
  • 猴头菇是个宝,想吃到含量高的务必亲自动手[ok]晒干打粉,高比例添加,放奶粉可调和苦涩感,香精绝对略略略[拳头]烤出来酥脆健康[太阳][兔子][威武]#不可辜负
  • (图片来源于网络)搞什么人性不对等青春疼痛代餐 怎么年纪小就活该被照顾搞白痴人设 年纪大点就活该被按爹味啊 前面吃点纯情后面踩这踩那 一曲隔空诉情被你说成白莲寻
  • 竟然被yma这个大怨种先行一步推倒[怒][怒][怒]气了我好久[哼][哼][哼](不过看在某人老输的份上 就让她小赢一下吧[偷笑][偷笑]7⃣️️日常p1 搬了
  • 男女婚姻之事都是大事,毕竟它关系到一个人后半辈子的幸福与否,所以除了个人财运与吉凶,一个人的感情、姻缘问题也是命理学上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什么时候能结婚呢”!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