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人感官能力有限,无声无形才能感受自然的至美
美学(道可道非常道)#唯美#

重心略物
万物静迷
天地大美
道在不言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一切尽在)在不言中
无声胜有声
无形胜有形
道无声无形
有限的感官不可听不可视也

技进乎艺、艺进乎道的境界与格局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至美的乐音,至美的形象已经到了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反倒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大音”、“大象”至少有一个负载它们的实体,才能显示其“大”。

百度百科解释:

越好的音乐越寂静无声,
越好的形象越飘渺无形(或作“最好的音乐是没有声音,最好的形象是没有形象”)。 

解释:人的听觉是有范围的,超出范围的声音人是听不到的,小于范围听不到,大于范围也听不到。宇宙的形状无法用人的所见所闻去描述,因为这样大的形象就是无形。

喻指“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越是大气度的往往越不可形容。”

“象”的本原意义是什么?是“道”或“道理”。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

古今学者对于“大音希声”的理解,大致有七种解释:
一是认为这是说最大的声音是没有声音的;
二是认为这是说最大的声音听来反而是稀疏的;
三是认为“希声”即“无声”,是在蕴酝“大音”;
四是认为“大音希声”乃天乐,是不能用耳朵去听,而是去感悟用那永恒和谐的庞大“天乐”;
五是认为“大音”即合道之音,主要是指对声音情感的超越。
六是认为没有声音就是最强音,即什么都不说,就是最好的。
七是认为强大的声音是很让人仰慕和稀奇的声音。

详细解释

“大音希声” 一语来源于《老子》第四十一章,其全文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成。
译文: 上士听了道,勤奋去实行;中士听了道,将疑而将信;下士听了道,反加以讥笑——不被他们笑,不成其为道。

古话说得好: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平坦的道好像崎岖;高尚的德好像河谷,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强的德好像懦弱,充实的德好像空虚;最洁白的好像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非人为造就, [最大的音乐没有声响,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 大道隐匿,没有名称,却唯有道善于始生万物,又善于去完成。

《老子》在此处列举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五种现象来说明道的无为境界。即最白的好像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非人为造就,最大的音乐没有音声,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

《老子》认为音乐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无为的自然的音乐;

一类是世俗的非自然的音乐。

无为的自然的音乐为道的音乐,符合道的特征,是一切人为音乐之本,无所不在,无所不容。它是最美的,又是无声的,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人为的音乐虽然是动听的,但这种有声之乐的美是世俗的、暂时的,会“令人耳聋”,所以不宜提倡。

“大音希声”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最美的音乐是无声之乐,也就是:无形无声,听不见,闻不到,却是一切有声之乐之源,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二是,《老子》以“大音”来排斥和其相对的“五音”,以无声之乐来排斥有声之乐,以达到取消一切有声之乐的目的也是可以看到的。

三是“大音希声”提出的追求自然的思想,也是有助于音乐的自由发展。

综合老子全书的思想,可以看出老子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是崇尚自然、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还有就是关于矛盾双方独立统一的相互转化。

老子说过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对我们理解“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有帮助。
“无声”、“无形”本来是虚空的东西,谈不上“大音”、“大象”。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应是大音若无声,大象若无形。

至美的乐音,至美的形象已经到了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反倒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大音”、“大象”至少有一个负载它们的实体,才能显示其“大”。

既然“大象无形”、“道隐无名”、“道可道非常道”,人又如何能够知“道”呢?

老子本“道法自然”的思路,建议人们以自然中的事例来理解这种隐藏无名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大量地描述自然(包括“社会”)中的“事例”来道破天机

——
6问道与得道《从“观看”到“观念”:摄影,最终是解决自己的问题(中国当代摄影视野丛书)》:

对风光的理解不止于雪山莽原、冰河落日,亦不止于色彩构图、光影反差。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真正能于自然之中“悟道”者,必然洞悉这里的重点不在“大美”,而在“不言”。

天地有美如斯,然万物静默如谜,乃是知晓谜底即“*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不言之中有敬畏、有爱惜、有成全,那才是最好的领悟与阐释。

因此,风光摄影不应局限于“唯美”,虽然它貌似醉心山水、逍遥世外,以社会现实之外的诗意与牧歌悦人眼目、慰人心怀。#悟道#

佛教
「 第一因 」 之迷思

很多佛教徒不禁会问,

佛教谈的业力、
因缘、
果报理论,

都是涉及过去、
现在、
未来三世。

如果由前世的前世一直推论,
那么,
第一世又是如何出现?

况且佛教一向以
「 无始时来 」

即无开始无终结的方式,
以形容有情生命及世界的存在,

到后来瑜伽行派建立
「 阿赖耶识 」
説明生生世世的相续不断,

如《 阿毘达磨大乘经 》 :

「 无始时来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槃证得 」,

「 界 」 是
「 因 」 的意思,
即 「 阿赖耶识 」,

它并非第一因而是
「 无始时来 」 的性质,
亦是有情自作自受所致而得的果报,

所以佛教不寻求如其他宗教
「 自由永有 」
永恆创造主的第一因。

佛教以不寻求第一因,
并以
「 无始时来 」
作回应,

这就必定出现无穷后推的情况,
而且听来亦取巧,
这可说是佛教理论系统的阿基里斯脚踝。

本文虽然未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希望从其他角度进行探讨及思考。

对于第一因的探求在人类文明中从来未有中断过,

不论从宗教、
哲学及科学的层面研究。

我们寻求第一因是建立于我们的存在之上,
而存在又建立于时间空间上,
其中又存在着我们个别个体。

时空在我们的认知感知上可说是非常实在无误,

并可客观地以仪器量度,
故人类文明未有对它们作出质疑。

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
《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
狭义相对论

提出时间膨胀、
长度收缩等概念,

证明时间空间是随速度而变化,
并非绝对的,
更没有客观的性质。

如果能超越光速,
就连因果都可以颠倒过来!

爱因斯坦后来更发展广义相对论
探讨时空
如何被引力所扭曲。

佛教不同派别对时间观念亦不是一致,

对于时间上的过去、
现在、
未来,

即所谓的三世
有不同的概念。

他们主要有两类 :

一 、三世实有;

二 、现在有体过 [ 去 ] 未 [ 来 ] 无[ 实 ] 体
( 现在有 )。

提倡
「 三世实有 」
主要是说一切有部,

「 实有 」
并不是指本体存有论上的实有,

而是指在现象界的存在,
如在回忆过去时,
所回忆的事件是存在的。

至于
「 现在有 」,

是反对
「 三世实有 」 的
其他部派,

如经量部,
提倡只有现在是实在,
能被我们的经验感知,

而且时间是刹那的,
所以过去已消失而未来未出现。

乍听之下,
「 现在有体 」
非常合符佛教
「 诸行无常 」 的理论,

而且很有时间是虚幻的意思。

后瑜伽行派亦继承了经量部过未无体这一学説而反对三世实有的说一切有部。

这可追溯至
《 瑜伽师地论 》 的
〈 本地分 〉 中
所讨论的十六种
「 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 」 的
异论之一,

对 「 去来实有论者 」
即说一切有部的评破。

就此,
我们更需要探求
「 三世实有 」
对时间概念的本义。

对于说一切有部对时间的看法,
可参考
《 大毗婆沙论 》卷七十六 :

三世以何为自性?

答 :
以一切有为为自性。……

世是何义?

答 :
行义是世义。

印顺法师解释,
「 说一切有部,
并不以时间为另一实法,
而认为就是有为法的活动。

有为法是有生灭的 :
生灭的一剎那,
是现在;

未生是未来;

已灭名过去。

离开有为法的生灭,
是无所谓时间的。」

「 有为法 」
即透过因缘条件而出现的现象,
是刹那生灭的,

而时间的本质是建立于现象
( 法 )
生灭相续的存在之上,

所以时间不是一种独立个体的存在。

况且 「 行 」
即是 「 世 」
( 时间 ),
两者无差别。

概言之,
《 大毗婆沙论 》 説明,
对时间的认知与三世的分别,

是建构依附
于我们对现象的经验之上,

而现象是刹那性,
故不是绝对真实的。

故此,
现象及时间是形容为
「 恆有 」,

有迁流变化的性质,
非形而上不变的存在。

佛教更确立不依据因缘条件而存在的
「 无为法 」,

是 「 常 」
( 不变 ),
并且超越时空,
为究竟的真实。

况且 「 无为法 」
非能够以时间作为概念去思考,

因为它是非现象性的、
没有任何行为的造作,

故不是创造我们存在的第一因。

人类对第一因的追求,
可说是对自身存在的一种认同,
并必定涉及时间空间。

我们各人个体的存在差别是确立于我们的经验、
记忆、
过去、
认知等,

由此产生
「 自我 」 的认同,

佛教称为
「 我执 」,

而由
「 我执 」
衍生出更多的烦恼。

笛卡儿
对自我存在的质疑而归纳出
「 我思故我在 」
为绝对可靠的真理与第一原理,

但他仍要
「 上帝来轻轻碰一下,
以便使世界运动起来 」

为第一因,
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恆动情形一样。

经院派哲学家及神学家
圣多玛斯·阿奎那以
五路论证

证明神的存在亦是透过
「 第一因 」 及
「 第一推动者 」。

这些讨论亦都是离不开时空的概念。

当提出
「自有永有」
( 中译与希伯来文有出入,
但不离开存在的状态 ),

是一种存在的状态,
已可能堕入时间的思维陷阱中,

毕竟,
以语言诠表的事物及理论,
是不可能超越时间的。

更甚,
在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宇宙之外,
时间空间亦是否如我们所认知的一样,
我们并不知道。

佛教一向主张时间的虚幻及主观的,
在禅定经验上更能体会。

如匈牙利心理学家
所提出的心流理论,

心流经验会出现六个特徵,
特别是当完全地专注于当下时,
会失去自我的感觉,

而且对时间的感知亦出现改变
( 如长时间的活动变得主观地短暂 ),
并达到内省的犒赏体验。

这与禅定所产生的高度专注的禅悦非常相似,

禅定对治
「 我执 」
及不同的烦恼,
并且观见世间是无常无我。

至于对
「 无为法 」 的理解,

它是否形而上的本体,
我们并不知道,
以语言诠表更是不可能。

毕竟,
我们的意识及认知能力
( 佛教说是由业力所决定 )
有限,

不能全然理解世界的一切万象万物。

这或许如康德
《 纯粹理性批判 》中
所提出我们是以纯粹先验
感性的时间与空间,

以及知性的范畴,

以考量、
甚至建构这现象世界来认知的知识论,

而形而上的本体
却不能被认知。

总之,
对第一因的寻求是局限及建立于我们在时空中对自我存在的肯定。

佛教是以直观
「 无我 」
作为修行,

并体验刹那的无常性,
从而对不变的
「 我执 」
作出否定,

消融
「 自我 」 与
世界的二元对立,

最终体证超越时空、
离开语言概念的
「 无为 」 真理。

故此,
如果没有
「 我 」
这概念作为基础依据,

那麽,
对第一因的追求亦会自然倒下。

这可是佛教认为第一因并非须要回应的议题。

「不开心时,听莫扎特,好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和你说:世界多美好,为何要不开心?
伤感时,听肖邦,仿佛一个的挚友和你说:我也很痛苦,咱们一起分担。
受打击时,听贝多芬,他会告诉你,宇宙有多广阔,人类有多渺小,这点悲伤算什么。
绝望时,听勃拉姆斯,你会发现自己还有能够爱的灵魂和鲜活流淌的生命。」

网友们总结得真好~[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吃了好多宁波美食,都是半夜回酒店点的宵夜,太罪恶了,还好“前两天跑了步”。默念了不止一周的“我爱宁波,天佑镇海”终于在周末喜提回京绿。
  • 游击手Ahmed“戴帽”被三振4次,但是他的打击率还在.310。2016年响尾蛇用Segura,Curtis和Haniger换来了Walker和添头Marte,
  • #刘宇宁新歌肆无惧燥# [许愿星]#摩登兄弟[超话]# 第一次觉得我们地理位置离的好远…保重啊。遥远两端爱挂在天空飞[送花花]风停了也无所谓只因为你曾说Ever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超话]#抽个6r钥匙去去晦气[馋嘴]妈呀初二解你不是引战干嘛问为什么只骂哈利不骂赫敏呀[笑cry]赫敏一个月都有卡在ban位,我回的怎么你了
  • 沙弥做错事情就会有人教你、管你,于是我就想:我当居士的时候,大家都对我很客气,现在我当沙弥,沙弥是僧团中最小的,小辈,大比丘可以教他、可以骂他,这样的话那我沙弥
  • 友友们有喜欢玩交友app的吗(可以边听歌边cpdd的那种)mus依据网易☁️音乐的听歌数据形成个人资料卡打开资料卡时还会循环播放你最近常听的歌曲!#国际爆料#巴
  • #王俊凯[超话]#8.30时光飞逝,今天是每日总结的倒数第二天1.今天《万里归途》可以想看啦2.神级杂志3.《万里归途》的进步非常可以期待了4.29号现场连麦5
  • 最后 从转发关注里面揪一个腹肌的一次胶片机~ 多魔映画(Domo Studio)2016年最后一期泰国旅拍以开启,无需在观望! 这一年,参与了两台无反相机的设
  • 不过手中井字纹说明为人中规中矩较天资好,聪明,虽然没有大富大贵这种命格但也宜平步青云,坚持努力下去你就会收获到更多的。不过手中井字纹说明为人中规中矩较天资好,聪
  • 爱如此简单,匆匆离别的人,没有留恋,没有再见。爱如此简单,匆匆离别的人,没有留恋,没有再见。
  • 這個本然境界的殊勝見地就在你自身內,這是無法從他處尋得的,你必須如此生起確信。無論你感知到什麼外在顯相,都是自性本然生起的顯相,也是自性空的空性;就這樣讓外在顯
  • [打call][打call]睡前来补一个昨天晚上太忙当时没来得及发的一条内容~(ps:昨晚没来得及截完后面几位小姐妹,希望不要介意[抱抱]虽然没截到但是所有我都
  • 知识有价,还望理解三、Q&A及其他Q:找你买了保险,以后理赔怎么办?A:理赔当然也是我负责,投保完成才是服务真正的开始一般情况可以直接微信喊我,或者我也
  • 作为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沈阳中街,作为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特质的沈河区,希望在坚定文化自信与传统
  • 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目标感清晰!眼中所算心中所谋,天下大定这样很好!全书柳的感情是笔墨不多,却又每每都是深刻的,也是让人悲哀的!好吧,残缺也是一种悲剧美!这样的残
  • 有一说一,不仅和国内很多院校比,其实和我待过的国外的地方比,清华的行政效率和人性化程度还是非常好的,绝大多数和行政部门打交道的环节都能感觉到在被“服务” (当然
  • 这个菩萨是三乘菩萨,念老括弧说,「法报二身,经无量劫必可悟证」但是现前不行,「但当下尚非其分,故下云非我境界」不是我的境界。  印祖《文钞》云:如来一代时教,所
  • * 关于晴天的小众文案 1. " ͡͡͡͡͡ ᯓ 2. ·ꙫ· 最近 “☀️” 3. ʚ ☼ ꌗꀎꈤꌗꃅꀤꈤꍟ ☼ ɞ 4. ゛晴空万里 5.
  • [送花花][送花花][送花花]王鹤棣你小子演技可以[good]太岁上身那段很拽#苍兰诀#《苍兰诀》夏天的风吹到了云梦泽​整个八月追剧真的非常非常开心​我真的很喜
  • 4月30日以来,广州已连续6天实现社会面清零据陈斌介绍: 昨天开始,广州市全力组织假期后返岗返学核酸检测,通过优化“采、送、检、报”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