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法王:若不思维死亡无常,很难趋入佛法!

如果打从内心想要修持佛法,首先心中要生起“死亡无常”的概念。但是现在自称是修行者的这些人。

因为没有去思惟死亡,平时总是忙于此生事业,为了成就世间法,他们才想要去修持,然后住在山洞内闭关,用泥封住山洞门。

或者是,只吃化缘来的食物,而不去贮存食物,住在偏僻的地方,住在仅能容身一人的帐棚内。

在一个地方打坐修行,而不去其他地方,声称自己已断除世法,住在山间不下来,而说自己终身闭关,有很多各色各样的修行者。

但是,就像一个水管口如果进不了水,水管底也不可能进得了水;一支箭如果箭端没有羽毛也不可能射得很远。

同理,如果没有“死亡无常”的思惟,对来世的修持不会有任何意义,思惟死亡无常是我们修法的鞭子。

就如我们骑马时为了让马儿奔跑,会用鞭子抽打牠一样,思惟“死亡无常”即是最初激励修法的鞭策,如此才会精进去修持。

如果不厌离此生,就没有任何利益,即使你可以把佛法倒背如流,并且口若悬河的说给大家听。

或者你修持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直至老死,但若没有死亡无常的思惟,你就和一个从来没有修过法的人一样。

你的自相续中根本就没有佛法,只是一个修法表像而已,实际上根本未趋入佛门,也未趋入佛法。

大乘小乘是以发心作区别,要看一个人是否佛教徒,则要看他是否有皈依;而要区分辨识一个人是否真正是一位修行者。

就要看他是否厌离此生,一个尚未厌离此生与世间之人,即使他再怎么修法也无法获得解脱,更不可能获证佛果。

如果你想成就世间法,不如就用世间法去承办世间法,而并非用出世间法去承办。

现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外国人平常很忙碌,也有极大的工作压力,加上内心被各种问题所困扰,根本静不下心来,心情就非常的不好。

因此,他们想去修法,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心能够得到安宁,他们觉得佛教可以控制他们的压力,让心情可以得到缓和,对他们非常有利。

是让他们的心情平静与快乐的一个好方法,所以他们就去修持佛法。他们的心中并没有解脱与获证佛果的期望。

平时我会和国外信众们说,佛法现在好像变成了养生按摩一般,当你在按摩时,擦上油,使劲的按身体各穴道,我们就会很舒服的睡着了。

因此,佛法好像也成为这种医疗养生的方法,他们不会去想要自己解脱获证佛果。总之,佛法并非就是很安逸很舒适的坐在那里,修法须要谴除一些违缘与障碍。

当你遇上违缘与障碍之时,你可以接受它们,可以用佛法来改变及转变自己的心念,将心念转化为修持善法的顺缘。

就像训练军人一样,佛法也是需要去训练,需要去努力的,并非是很安逸地坐在那里。对于那些只想着今生的人而言,应该只能说这也是可以啦。

但是,真正的佛法,一定要如道次第中三士夫的发心,至少也要畏惧三恶趣的痛苦。佛法有助于暂时的利益,也有利于究竟的利益。

倘若想要获得究竟利益,就不要迷惑在此生暂时的安乐上。现在就要开始作准备,为了自己的目标去修持,而不是为了此生的富贵,让自己困扰其中。

我们虽然说因果和恶趣的痛苦,却总是以人的角度去看,比方说:朝外去看一只狗或者其它众生的痛苦。

如果我们以不会投生恶趣的角度去看它们,那很难对因果产生想法;我们应该以一种感同身受的心态去看待因果。

如果我们不好好去取舍善恶,将来自己也有可能会投生为狗等遭受无比的痛苦。将会有难以忍受的痛苦,所以,我们才必须去相信因果。

看待三恶趣的痛苦并非朝外指向别人,而是要指向自己。想到三恶趣的痛苦,相信如果自己不好好去修持,有朝一日也会落到自己的头上,那将是多么的痛苦啊!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不庸人自扰,不杞人忧天;于简单中快乐,于明了中怡情;待人须真诚,以律人之心律已,以宽已之心宽人,于付出中坦然,于慷慨中超脱;做事须务实,不沉溺幻想,不一曝十寒;于微笑中面对,于勤勉中坚持;处世须自然,不圆滑世故,不唯利图谋,于谨慎中看胸怀,于细节中求成败。

《太上感应篇》与道家修证的关系!

茫茫世界,芸芸众生,所有文化的初衷与最终目的都不过是为了究竟生命的本来面目,一探宇宙万物的本源。这个究竟于道家来说,干干脆脆,便是一个“道”字。

自太上设教以来,历朝历代为阐释“道”而出现的经典数不胜数,这其中就包括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的《太上感应篇》。

古语有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任何一个文化现象的背后都有着无数的因缘,所以我们看待一本经典的时候,也需要考量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北宋末年,正是面临国破家亡,社会动荡的时期。

我们中国的历史每逢乱世,一定也是英雄豪杰、圣贤智者辈出的时期,《太上感应篇》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后世儒释道三家皆推崇此经,宋理宗曾在卷首提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颂词,历朝为其作序、作注者数不胜数,其伟大价值可以概见。

为何《太上感应篇》早不出晚不出,偏偏这个时候出现呢?很简单嘛,进者退之,退者进之!正因为社会道德的退步与缺失,才会有唤起人性善的一面的经文出现。这个道理就好比当下我们强烈呼吁传统文化的复兴,背后的道理自然是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现在由于出版、网络行业的发达,经典早已广为流传,《道藏》、《佛藏》、《儒藏》等等这些大部头,过去庙里、图书馆里都很少的,现在不但都有,而且只要你想看,一台接上网络的电脑,甚至一部手机都可以做到。经书古籍的流传本来是件好事,可恰恰是由于珍本的泛滥,后世学人很容易心浮气躁、好高骛远。经书一流传开,随意就可以翻阅到,你问某某书看过没呀,看过呀。可是经书的内容信的过么?平日生活起居,行住坐卧,做的到么?

如此长久下去,理论越来越熟悉,信心的坚固越来越不稳,那这个“看过”就是个大问题!不由又想起古人的殷切叮咛: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这句话当然是对经书流传开,尤其是秘本丹经流传开后果的反思,也是对年轻一辈学人态度的不满,对比早晚功课中所言“信受奉行”四字,要虚心反省自己能真实做到几字。

我们再看历代儒释道三家都对《太上感应篇》评价甚高,道家不必说,“太上”二字便是最好的说明;佛家历代有很多法师阐述、介绍此经;儒家更是认为此经中大部分的日常行为规范,劝善积德内容完全符合儒家自我身心修养的原则。也是因此,很多出世的修行人,好比道家、佛家的,很容易看不起儒家的理论,总以为仙佛比圣人高一等嘛。

以至于将《太上感应篇》匆匆读过,就搁置一边,对于其中的道理并没有契入,甚至把先贤的警告丢之脑后: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其实佛道两家都有律宗一脉,《太上感应篇》的内容完全就是入世的律宗呀。哪怕撇开宗派,也没有哪一个实修文化不讲约束,有约束就是有所守,有所敬畏。戒律其实很难讲,因为严苛、细致,当我扪心自问时,深感自己也做得远远不够。但是遍观所有戒律的原则,不外乎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道家喜欢讲清净,什么样才能叫“清净”?一点罪业没有,一点脏的东西也没有,为善去恶,整个人升华到纯善、至善的境界。

所以我们再回转来看,所有修养学问的核心几乎也都绕不开为善去恶的原则,正统宗教的修炼就是尽量要把你人性中至善的一面发扬光大,恶的一面消磨殆尽。譬如我们讲修行,是实际的、平实的。

假如身心的修证不能统一,只是理论上知道,实际生活并无任何转变,只是嘴上讲讲我悟了、我懂了,不过是骗人骗己而已。修行是要身心气质的完全转化,理入、行入!不但见解上知道,做事上一定要行到。行门是最难的,修行修行,一个“行”字就代表了内在心里的行为和外在身体的行为,也就是心行和身行。

《太上感应篇》不单是要你身行上做到善,更是要你长久之后连带心行一起净化,身心内外处处一切合乎道。

倘若站在文化的立场上,不以狭隘的宗教观念来分别,唐朝的李翱参访药山禅师时听到的开示也是一样的道理,药膳禅师叮嘱他回去后: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太上感应篇》的内容毫无疑问就是“深深海底行”,假使没有做到“深深海底行”呢?那就像后世宋朝宰相张商英对李翱的批评,因为李翱自认为参访药山禅师后自己悟了,但是张商英结合李翱的人物生平,写了两句诗给他:云在青天水在瓶,两眼随指落深坑。溪花不耐风霜苦,说甚深深海底行。

其实好好研究历代成道的祖师传记就可以知晓,如何成就的快,同做人的道理一样:一上来就是要做顶天立地,一等一的大丈夫,气象万千,大气磅礴。没有大的行愿,个人理上的见解不会圆满,实修的功夫也不会长足的进步。甚至说严重的,连对于道的基本信仰都无法坚固,很多人为什么闻道后一点都信不过呀?说白了,先前的善根不够,没有那个根器,再加上恶业太多,各种烦恼妄想障碍着他,生不起大智慧。

这该怎么解决呢?别一开始就想什么内丹、打坐了,老老实实先从行为上做起,把身心的行为都转过来,依照《太上感应篇》的内容,身口意不再犯错,也就是儒家颜回说的“不二过”。把从前欠的账还清了,才能开发出自己的善根,智慧的光明才会一点点迸发出来。

修道修道,道在哪里?古人早说了:挑水担柴无非道,行住坐卧皆为禅。道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一切现成,为人处世,样样都可以合乎道。凡事尽量以别人的利益为紧要,自然而然,坦然而住。遇到事更是要提起便提起,要放下便放下,健康轻松,雍容大度,把幸福快乐尽可能的带到人间的每一个角落。也唯有这条路才能培养福德,开发智慧,成就道业。

当今的世界唯科技、金钱马首是瞻,可是人格的养成,个人的修养,乃至为人处世的学问都不是科学和金钱所能涵盖的。越是在这样高速发展,面临诸多诱惑的社会环境中,越要做个清醒的人,可是难不难?

严格要求自己,一定是很难的。可以讲做人要学坏、要堕落很容易,但是好的言行举止要培养成功非常难,正所谓:恶业易就,善果难成。时代的担子就在我们每个人肩膀上,我们不应去期盼世界突然出一个祖师级的人物,而是要自己努力,自己承担,立志去做社会人心的中流砥柱。

本文作者:姚上砚 雲臥三更仙夢醒 https://t.cn/Rcdt451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可以说,大多数名表制表商的手表离不开地球,但是breitling百年灵完全地打破了这个格局。但其中一定不乏有人会在每月13日守候到深夜,为的只是能一睹这项巧妙创
  • 补充:查证了一下武汉场是有配音的,也许是播出瑕疵吧)Part 3「之 - 诗人」在数位的洪流中在电子的山谷里散落着日渐蒙尘的之乎者也 琴棋书画它们来自遥远的过去
  • 她倒是要看看,什么人胆子这么大,敢跟她沧海王族的圣女抢男人!有些人,明明知道爱上会受伤,偏偏要爱;我们一直如此,一边深爱,一边伤害。
  • ”可我这人,早就放下助人情节,向来喜欢尊重她人命运!却在包厢门口听她说:“傅谨言,那男人没什么花样,我早就玩腻了,谢浩然才是我的真爱,我们已经在一起了。
  • 一、沪深股通前十大成交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40.39亿,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0.99亿元,深股通净卖出29.41亿元。一、沪深股通前十大成交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40.
  • 现在水果产量高,属于过剩产品,水果的销售掌握在买方手里,果农别无选择,所以农妇带着孩子还挑三筐水果就不足为奇了!去年我们卖到断货的碎冰冰纯色冰袖,今年全升级,穿
  • 我起身,不免有些好笑,“我,你不知道这种地方四处都有监控吗?天奶,受不了了有点[干饭人]b/睿R你气鼓鼓的时候像小狐狸,不知道为什么,总之想到了[干饭人]c/
  • #高瀚宇[超话]# [哈哈]#高瀚宇0206生日快乐# [抱一抱]#放长线钓大宇# 仅仅是存在,就足够让我欣喜万分更遑论你带给我的影响,回头看,其实我更愿意这样
  • #润辰[超话]##润辰 爱意四起 一起长大# #润辰 甜言软语# “给不了你全世界 但我的世界可以全部给你” ℐ ' ℊℯ ℴ ℯ ℴ, ℴ ℊℯ ℴ
  • 也正因为这样,有不少阴谋论的网友觉得,每隔一段时间的产子新闻,其实背后的操纵者是范冰冰本人。此次的范冰冰产子热搜,大家就当看个热闹呗,既然工作室已经发了辟谣声明
  •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 这一刻,我心里有一种强烈的不安,而此时我请的护工出去买水果了,周晋朝
  • 。。
  • 一直都有被所有人好好照顾着,家里人都说现在像个大熊猫一样,是个国宝了,除了躺着就是睁开眼睛起来吃饭,还要各种哄着吃喝,只是第一次当妈妈,多少有点玻璃心,情绪时常
  • 他在里面练功夫,母亲皱眉轻叹,扶腰轻笑……他决定来到世界的那一天,母亲饮痛欢迎,洒泪高唱……厨房像一个朴素的舞台,母亲每天在上面“叮叮当当”。柴米油盐是生活的音
  •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超话]# [心]#阳光信用#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
  • 一进门的春困就有点意思,很符合我偶尔丧丧的状态[允悲]还有关于手帐的二手书,原来全世界有这么多人在记手帐,都太好看了,没点绘画功底完全没法开始啊[苦涩]不过我的
  • 希望他看到了这个绑着蓝丝带的白帽子吧(;_;)喊名字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被多担围了。#周深奔跑吧# 第一次线下,跑了两天。
  • 月初不知道,从此后涂山将予他庇护,但若涂山需要,他一身灵血须得献祭给苦情树,只因苦情树遭至阴暗黑之力侵蚀,唯有至阳的东方灵血方能彻底解祸。月初不知道,从此后涂山
  • 可经历越多越明白,你的解释,他人并不在意,胜负在你开口的瞬间便已分明。人生下半场,当你讨厌一个人,理不清一件事的时候,请不要生气,记得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