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无有少法可得
第二十六段(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在本经中,常称如来为世尊、佛。那么什么是“世尊、佛、如来”呢?佛有很多表示功德法身的称号,“世尊、佛、如来”只是很多称号中最常用的三个。佛具足一切福德功德,其德行受到天界众生和十方世间人的钦仰,被尊称为世尊。 世尊于世,非常稀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仅有一尊佛住世、仅有一尊佛在教化三千大千世界中无量无边多的众生,所以佛是最尊贵的人。
世尊含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尊贵、吉祥等六义,又称有德、有名声等,为世间最尊贵的人。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及十方诸佛都可称为世尊,然而我们在佛经上常见的“世尊”则多指释迦牟尼佛。
世尊在梵语中叫做“路迦那他”、或“婆迦婆”。是一种尊号,唯佛所得,此尊号说明佛具万德,于世独尊,一切天人凡圣尽皆尊敬,为世间最尊贵的圣者之意。“婆伽婆”含有六义,都含摄在“世尊”的意译中、即:
1、自在:菩萨有两种自在,一、观境自在;二、作用自在。第八不动地以上菩萨有四种自在,即:一、无分别自在;二、刹土自在,即净土自在;三、智自在,为九地菩萨所得善慧地自在;四、业自在,为第十法云地菩萨所得自在。
如来法身有八种自在,即:一、能示现一身为多身;二、示现一尘身而充满大千世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于一土而化现无数不同之身;五、眼耳鼻舌身之功用互通;六、得一切法而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义而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而犹如虚空。
另有修行六波罗蜜者可成就十种自在,即:一、命自在;二、心自在;三、财自在;四、业自在;五、生自在;六、愿自在;七、信解自在;八、如意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
世尊还具有戒自在、定自在、慧自在、神通自在,具足以上所说所有自在,无处不自在、无时不自在、无事不自在,永不被一切烦恼所纠缠,得的是真正的大自在。
2、炽盛:意思是火势猛烈、旺盛、兴旺、繁盛。指如来智慧之火能使贪嗔痴三毒永尽无余、使戒定慧三善永远兴旺繁盛。
3、端严:意为端庄严谨,学问通览,法座端严,指如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相具足庄严。
4、名称:如来粗说有十种名号,每一种名号都具足功德,每一种功德都殊胜圆满,其德号名称,遍传于十方世界。
5、尊贵:意为高贵而值得尊敬,指如来常以智慧方便利乐众生,以甘露法雨,普施众生,令一切众生得诸解脱,非常尊贵。
6、吉祥:寓意美好、幸福,是好运的象征。指如来为一切众生解除生死烦恼,为众生带来美好、幸福,好运、吉祥。
佛:是梵语的音译、全称为“佛陀”;是觉、觉者的意思,也就是觉悟到真理的人。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通达诸法实相,成就了三身四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诸多功德,所以称为“佛”。一个“佛”字总摄一切福德功德,其名号细说有上万个,分别象征着佛的不同功德,使佛陀的真如体性和广大功德一目了然。
如来:是梵语、音译为多陀阿伽陀,是佛的十大称号之一。如指真如,含三层意思:一、凭借真如之道,通过努力,不断累积善因,最后终于成佛,故名如来,此为法身如来;二、佛在因地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来的报应身,是修行圆满、大彻大悟所得的圆满报身,名报身如来;三、通过介绍真如之道,使众生增长智慧、消除烦恼、获取利益,故名如来,此为应身如来。
以上所说,就是人们对佛常用的三个称号所含之一切德能。这时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这里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简称菩提,是觉悟的意思、是从生死中觉悟到永生的真理。觉悟有高低不同,共分为四种,即:小乘菩提、二乘菩提、大乘菩提、一乘菩提。
小乘是声闻乘、二乘是缘觉乘、大乘是菩萨乘、一乘是佛乘。小乘是于人生无常、生死可畏中彻悟“苦集灭道”四圣谛,通过四禅八定及灭尽定的修行,断见思烦恼,证得出三界、脱轮回的阿罗汉圣果,觉了如来一切智。
二乘与小乘同是于人生无常、生死可畏中彻悟“苦集灭道”四圣谛,不同的是在四圣谛的基础上悟入十二因缘,并依十二因缘作观行,断无明所生之一切法,证得出三界、脱轮回的辟支佛果,觉了如来一切智。
大乘是悲智双运,觉知我与众生同根同体,无二无别,以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修四摄六度法,悟入人法俱空,空有不二之般若慧海,断惑灭障,证得出三界、脱轮回,生死涅槃两不住之大自在菩萨果,觉了如来道智。
一乘是佛乘,为唯一成佛之法,此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由外生、不从他得。反观自心,空有俱寂,二德具足,三觉圆满,名之为佛。佛者觉了如来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成就佛乘,佛乘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仅是智慧的总成,也是最究竟之法,更是成佛的象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意味着成佛了。
因此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成佛,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有所得还是无所得?以我的理解,是无所得,因为如果有个有所得,就有了有所得的我相,继而生出所得之法相,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形无相的,如此用有形有相的我去证无形无相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如同水中捞月,这样不仅捞不着月,还有可能被水淹死,所以我认为世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所得。但我不知这种认识对不对,请世尊开示。
佛说:是这样的、是这样的。须菩提!你这样的认识是对的,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在是无有少法可得,因为一切法,在自性中,本无一法,既然本无一法,又哪来如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所谓得与不得是二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不二法,不二法中,又哪有什么得与不得呢?世间人执于一边,生断常二见,认为如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是个没有实义的名称,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已。像这样去认识,就不会生邪见。

弥陀法门:往生极乐净土的品位有「三辈九品」之分

「三辈」与「九品」的出处
凡修弥陀法门的人,都听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有分「三辈九品」的说法。「三辈九品」是依往生者生前发心、用功的情况,以及往生后阶位的差别而分的。「三辈」(上、中、下三辈)的说法是来自《无量寿经》;「九品」(上、中、下品,每一品分为上、中、下三生)则是来自《观无量寿佛经》。
隋代净影寺慧远大师将《无量寿经》的「三辈」分类和《观无量寿经》的「九品」分类结合,说三辈包括了九品,上辈即是上三品,中辈即是中三品,下辈即是下三品,这三辈九品的人要想往生,便得发菩提心,专意念佛,强调发菩提心往生的重要。目前净土行者多依此将「三辈九品」解释为:「三辈即是上辈、中辈、下辈。每一辈再分为上、中、下三品,三辈共分九品」 ,但多半强调的是九品莲位的差别,而省略「三辈」的解释。
《无量寿经》中的三辈往生
一、上辈
出家修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往生后,于七宝池的莲花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二、中辈
虽不能出家,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又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临终时,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其人即随化佛往生其国。往生后,住不退转,功德、智慧略差于上辈者。
三、下辈
若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乃至十念。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愿生其国。其人临终梦见阿弥陀佛,亦得往生。往生后,功德、智慧略差于中辈者。
《观无量寿经》中的九品往生
一、上品
上品又分上生、中生、下生三种,上生者生前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修三业─慈心不杀且具诸戒行,读诵大乘经典,修行六念(佛、法、僧、施、戒、天)。中生者生前善解第一义谛,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下生者生前信因果,不谤大乘。三者皆回向发愿,愿生彼国。
上生者临终时,西方三圣与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前来接引。观世音执金刚台与大势至到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行者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往生彼国。
中生者临终时,西方三圣、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即生彼国七宝池中。
下生者临终时,西方三圣与诸菩萨持金莲花,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身坐金莲花,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妙法即悟无生法忍。于须臾间,游历十方,承事诸佛,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上生者往生后,即见佛与诸菩萨色相具足,听闻妙法即悟无生法忍。于须臾间,游历十方,承事诸佛,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中生者往生后,莲花紫金台经一夜即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花。佛、菩萨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普闻众声说什深第一义谛,经于七日,得不退转。即能游历十方,承事诸佛,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

下生者往生后,经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七日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廿一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证得初地菩萨果位。
二、中品
中品分上生、中生、下生三种。上生者生前受持五戒等诸戒,不造五逆之罪。中生者生前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或持沙弥戒,或持具足戒,皆威仪无缺。上生者与中生者皆回向愿生彼国,下生者生前孝养父母,行世仁义。
上生者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佛放金色光,亲说苦、空、无常、无我等法,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身坐莲花台,即往生极乐世界。中生者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行者自见坐莲花上,莲花即合,生于极乐世界。

中生者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行者自见坐莲花上,莲花即合,生于极乐世界。

下生者临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庄严,以及法藏比丘所发的四十八愿。听闻后,寻即命终,立即往生极乐世界。
上生者往生后,莲花慢慢地开,当花开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中生者往生后,经于七日莲花乃开,花既开已,闻法欢喜,得初果(须陀洹),经半劫,成阿罗汉。

下生者往生后,经七日遇观世音、大势至,闻法欢喜,得初果。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三、下品
下品分上生、中生、下生三种。上生者生前作众恶业,虽不诽谤大乘经典,但多造恶法,无有惭愧。中生者生前毁犯五戒、八戒与具足戒,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邪命说法,无有惭愧。下生者生前造作五逆、十恶重罪。

上生者命终时,遇善知识教称念阿弥陀佛名号,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阿弥陀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即便命终,乘宝莲花,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中生者命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为其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分法身之德。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来迎。于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的莲花内。

下生者临终时,遇善知识教令念佛,如是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具足十念,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现其人前,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上生者往生后,经四十九日莲花乃开;花开时,观世音、大势至放大光明,站在其人面前,为说什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

中生者往生后,经六劫莲花乃开,观世音、大势至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已即发无上道心。

下生者往生后,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心。

这九品中的前五品,皆是修功德并回向发愿生极乐者,而后四品—中品下生与下品三生,前者未修出世法,后者则未修善法,多造恶业,但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深广,九品众生都能成就往生。

坚誓师子品第五十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尔时提婆达多。恒怀恶心。向于世尊。欲害如来。自称为佛。教阿阇世。害父为王。新佛新王。治理天下。不亦快乎。王子信用。便杀其父。自立为王。是时世人。咸怀恶心。于诸比丘。恶不欲见。时诸比丘。入城乞食。人民忿恚。咸不与语。空钵而出。还到山中。白世尊言。提婆达多。作不善事。使诸四辈。各兴恶心。向于沙门。尔时世尊告阿难言。若有众生。起于恶心。向诸沙门。着染衣人。当知是人。则便恶心。向于过去诸佛辟支佛阿罗汉。向于未来诸佛辟支佛阿罗汉。现在诸佛辟支佛阿罗汉。以发恶心向于三世诸贤圣故。便获无量罪业果报。所以者何。染色之服。皆是三世贤圣标式。其有众生。剃除须发。着染衣者。当知是人。不久当得解脱一切诸苦。获无漏智。为诸众生。作大救护。若有众生。能发信心。向于出家着染衣人。获福难量。佛告阿难。我由往昔。于诸出家着染衣人。深生信心。敬戴之故。致得成佛。阿难白佛言。世尊。往昔深心。敬染衣人。其事云何。愿乐欲闻。佛告阿难。善听当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阿难。古昔无量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曰提毘。总领八万四千诸小国王。世无佛法。有辟支佛。在于山间林中。坐禅行道飞腾变化。福度众生时诸野兽。咸来亲附。有一师子。名号[跳-兆+茶]迦罗毗(晋言坚誓)。躯体金色。光相明显焕然明裂。食果噉草。不害群生。是时猎师。剃头着袈裟。内佩弓箭。行于泽中。见有师子。甚怀欢喜。而心念言。我今大利。得见此兽。可杀取皮。以用上王。足得脱贫。是时师子。适值睡眠。猎师便以毒箭射之。师子惊觉。即欲驰害。见着袈裟。便自念言。如此之人。在世不久。必得解脱。离诸苦厄。所以者何。此染衣者。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圣人标相。我若害之。则为恶心趣向三世诸贤圣人。如是思惟。害意还息。毒箭两行。令在不久。便说偈言

  耶罗罗  婆奢沙  娑呵

  说此语时。天地大动。无云而雨。诸天惋惕。即以天眼。下观世间。见于猎师杀菩萨师子。于虚空中。雨诸天花。供养其尸。是时猎师。剥师子皮。持至于家。以奉国王提毗。求索赏募。时王念言。经书有云。若有畜兽身金色相。必是菩萨大士之人。我今云何资赏此人。若与赏者。便为共此杀害无异。是时猎师。素穷求哀。国王矜愍。与少财物。问猎师言。师子死时。有何瑞应。答言。口说八字。天地普动。无云而雨。天降诸花。尔时国王。闻是语已。悲喜交集。信心益猛。即召诸臣耆旧智人。令解是义。时诸人众。都不能解。空林泽中。有一仙人。字奢摩。字义俱闲。仙人聪明。哲达贯练。使还白王。王即请来。仙人于时。具为大王解说其义。耶罗罗。其义唯剃头着染衣。当于生死疾得解脱。婆奢沙。云剃头着染衣者。皆是贤圣之相。近于涅盘。娑呵。云剃头着染衣者。当为一切诸天世人所见敬仰。于时仙人。解是语已。提毗欢喜。即召八万四千小王。悉集一处。作七宝高车。张师子皮。表示一切。悉共敬戴。烧香散花。而以供养。极尽忠心。后复打金作棺。盛师子皮。以用起塔。尔时人民。缘是善心。寿终之后。皆得生天。佛告阿难及四部众。尔时师子。由发善心向染衣人。十亿万劫。作转轮圣王。给足众生。广殖福业。致得成佛。尔时号[跳-兆+茶]迦毗罗者。岂异人乎。今我身是也。时国王提毗。缘供养师子皮故。十万亿劫。天上人中。尊贵第一。修诸善本。今弥勒菩萨是。时仙人者。今舍利弗是。时猎师者。今提婆达多是。尔时四众。从佛闻说过去因缘。心怀欢喜。深自惋悼悲叹而言。我等愚痴。不识明哲。生起恶心。唯愿如来。怜愍愚痴。听悔前罪。世尊弘慈。因为说法四谛微妙。随其宿缘。皆获诸果。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者。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是时阿难四部之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贤愚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去了猫咖,打工的小猫咪都不容易,狠狠共情了[喵喵]昨天凑了滴滴打车到西单免费的热闹,堵车到怀疑人生,(but雀食不要钱,羊毛薅到了[开学季])雁舍的叫什么什么莴
  • 在另一个世界听着你们故事的我们都得到了治愈,希望你也已经被安鲤完全治愈好了,以后过最自由和幸福的人生吧!因为疫情爸爸不在家好久妈妈说一天太空了,院子里空荡荡的让
  • 快乐无极限,忧伤也无极限,你的心态取决于对两者的态度……秋天用京尚纯陶瓷养生锅做一些养生食物是最佳选择,比如:可以多吃一点山药,从中医理论方面,山药也算是药食同
  • 悄悄许愿拥有紫菱的wx ,会继续陪伴下去的,这几天辛苦紫菱啦,生日要吃好喝好哦~ 生日快乐,不是生日这天快乐,是到下一个生日之前的每一天都要快乐,然后继续下一个
  • 我大概是命中注定要喜欢你的,不然怎么会只看到it's you里面被刘海遮住的你就被你吸引了全部的心神呢?永远是我们可爱的盒崽,超A的李总,调皮的小猴,漂亮的银鱼
  • [羞嗒嗒][雪花]2021年12月21日中午11:00 [心] 安利云直播、北京时间APP、一直播安利乐活城,多平台同步直播[好喜欢]著名主持人倪萍 、花样滑冰
  • 我三局没遇见一个会打野和对抗路的!干将告诉我他们三排的不能重开 我还真信了 (输在了没文化上)。
  • !!
  • 真的很庆幸你饰演了沈翊,我最爱的小画家,也真的很庆幸沈翊把你带到了我的面前,让我在无数次与你错过的时空中和你再次重逢,会越来越好的宝贝,新的一岁,你会收获更多更
  • ▫️颧骨颧骨位置有3种不同的高度,以鼻梁中线为界(眉毛位置太高则以鼻梁下2/3为界限)(见图3)▫️高颧骨(图4)这样的面孔会呈现出较强烈的气场感,可能是积极明
  • 尽全部的力量受持《无量寿经》不失去任何机缘把这部一生成佛的《无量寿经》介绍给广大众生,巧妙用上了阿弥陀佛的无量清净平等觉,帮助众生听经明理开启智慧,真正做到明信
  • 只要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想要在你人生当中获得非凡的成就、有过人的智慧以及特殊的才艺当然最好,如果没有的话也没有什么、成功是每一个人心理都有的梦,只要积极地
  • 七月的坠后一天啦哇 好快呦 我真不知道再怎么形容 时间很快怎么说了本周是哐哐哐吃的一周 来亲一波库存有时候虽然发出去了 但我还舍不得删 念旧座本蟹[苦涩]媛媛
  • 心存美好,终将走过寒冬,疫情后的繁花丛中,一定有你灿烂的笑容!你的光阴,我的芳华,将在这一段岁月中留下深深的痕迹。
  • 每个单拎出来都是能独挑大梁的抗老成分,HBN却毫不吝啬地让它们“三强联手”——不愧是国内A醇界的扛把子,配方和用料方面都下足了功夫,专治各种肌肤老化问题。然而没
  • 期货手续费 那么作为客户 , 首先就是要找一个“交易所+1分”标准的公司开户 , 其次还可以向期货公司申请交易所返还。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吧 , 哪家期货公司的手
  • :〈关于意难平遗憾的文案〉 ❶和最爱的人是没有微信的 ❷门庭深冷来者需诚 ❸我依旧真诚待人但不再寄予厚望 ❹爱意随风起风止意难平 ❺所以有太多人仗着被
  • 又想起来了去年的解说和飘雪变装 幸福感爆棚这么快就一年啦 时间真的很快 谁懂 就算是我的生活停摆了时间也还是会继续不等人 真道阻且长只是今年还没有等到初雪 记得
  • 每次看你跟团体的互动都能感觉到你对成员的喜爱,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希望我们asahi以后也要和成员开开心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中国TME会一直在你们背后支持!
  •   注拉吹机  2、挤出吹塑  挤出吹塑是吹塑成型中应用多的一种吹塑料方法,其可以加工的范围很广,从小型制品到大型容器及汽车配件,航天化工制品等,加工过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