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恋之家 梦里梁园入画来】“梦里梁园,暖风迟日熏罗绮。满城桃李,车马红尘起。” 梁园,是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魂牵梦绕的“梦里梁园”,是一片无比丰厚的文化热土。“从小朱集到大商丘”,梁园,还是商丘城市百年变迁的中心舞台。4000多年前,这里是殷商部族的发祥地。2300多年前,文哲大师庄子诞生在这里。2000多年前,这里为“三百里梁园”故地……

  梁园的“美丽基因”没有失传,日益焕发光彩。梁园区黄河故道,像一幅七彩画卷徐徐展开——万亩森林郁郁葱葱,万亩水面湖光潋滟,万亩湿地水草丰美。

  “梦里梁园”入画来。今天,“商丘城市后花园”,正在叠翠流金的梁园大地展现迷人的英姿。

  梦里梁园 文旅融合做文章

  梁园,是一片无比丰厚的文化热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4000多年前,这里是殷商部族的发祥地。“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梁园作为商丘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心中的“殷商之源”。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3800多年前,在这片热土上,商祖王亥赶着牛车,开创了中国最早的商业文明,从此成为“商祖、商人、商业、商品、商文化”的发源地,天下华商的心灵故乡。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3600多年前,商汤革命始蒙亳,从这里兴兵出发,建立了大商王朝。商汤告命天下的兴兵之地蒙亳,也称北亳,就在今天的梁园区北部。

  “微子封宋,以续殷祀。”3000多年前,这里是周代宋国,诞生“中华圣人文化圈”的地方。诸子百家中,老子、庄子、墨子的故里以及孔子的祖居之地均在商丘附近。梁园区三陵台,因宋国戴、武、宣三公王陵并峙而得名,是宋氏、戴氏等海内外宗亲的根亲圣地。

  “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2300多年前,文哲大师庄周诞生在这里。庄子,名庄周,宋国蒙邑人。春秋战国时期宋国蒙邑故城和汉代梁国蒙县故城,就在今梁园区李庄乡蒙墙寺村。蒙墙寺重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前身为庄子祠。北宋大文豪苏轼应宋城县令王兢之邀于元丰元年(1078年)专门写了《庄子祠堂记》一文。

  “梁园方圆三百里,七台八景誉天下。”2000多年前,这里为“三百里梁园”故地,成就了梁园厚重的文化根脉。西汉梁孝王刘武建立了三百里皇家园林,邹阳、枚乘、司马相如等辞赋大家齐聚这里,梁园成为闻名天下的汉赋之乡。

  “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1200多年前,唐代诗仙李白客居梁园。李白、杜甫、高适,盛唐诗坛的“三剑客”在梁园把酒吟诗,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

  “殷侯子亥,宾于有易。”中国第一篇以“旅”为篇名的文献,记载的是王亥到有易出游的经过,商丘成为中国旅游发源地。三百里梁园盛极一时,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个旅游景区。商丘和梁园,是中国旅游发源地、中国旅游景区发祥地。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曾在孟渚台(今梁园区东北黄河故道)临水隐居悟道十年才形成了《道德经》。今天的黄河故道岸边,还曾是道家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的故里蒙泽。庄子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万物齐一”。黄河故道,是梁园最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文化旅游资源,还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产生地。

  “三天不吃馍,也要听听刘忠河。”豫剧大师刘忠河是梁园区刘口镇大刘村人,被誉为豫东红脸王、豫剧“马连良”。梁园是著名的“戏窝子”,是豫剧豫东调的兴盛地。梁园区还拥有国家级“非遗”四平调。四平调,作为一种稀有的地方剧种,流行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壤地区。梁园区四平调艺术研究中心(原商丘市四平调剧团),上世纪60年代初被《河南日报》送以“铁脚剧团”之美称,并因其为四平调剧种的创始团而冠以“天下第一团”之称。

  “从小朱集,到大商丘。”梁园还是商丘城市百年变迁的中心舞台,近现代的商丘市是一座由朱集小镇发展起来的城市。梁园区老城区旧称“朱集”,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朱集开始形成集镇。1916年,陇海铁路修通,建立朱集车站,后改为商丘车站。一百年后的2016年,郑徐高铁正式运营,梁园步入“高铁时代”。铁路改变梁园,改变“老朱集”。

  依托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如今的梁园,正在形成以黄河文化、根亲文化、汉梁文化、戏曲文化等为特色品牌,围绕打造“文化梁园”的目标,全力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久恋之家 商丘城市后花园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三百里梁园”盛景早已湮没于历史烟云,但梁园的“美丽基因”没有失传,并且日益焕发光彩。

  梁园区黄河故道,经过新时代的精心雕饰,仿佛一幅七彩画卷徐徐展开。

  绵延134公里的明清黄河故道,是商丘最大的生态屏障,高耸的故道大堤是古代商丘人民战天斗地的象征。如今,梁园区依托黄河故道留下的森林、水面、湿地,致力于生态旅游建设和开发,把一万亩森林、一万亩水面和一万亩湿地,以不同风格进行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商丘城市后花园”。

  “三个一万亩”,如今已经纳入梁园区“一线一带一路”观光旅游线路。一线是指打造从凯旋北路经国家森林公园、天沐湖至105国道共计42公里的故道花海线路,沿线带动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发展;一带是指黄河故道生态带,沿天沐湖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孙福集湿地打造37公里长的生态休闲观光带;一路是指汉梁文化旅游路线,依托三陵台、清凉寺、老君台等资源,打造梁园汉梁文化、根亲文化旅游线。

  万亩水面千种风情。千顷澄碧、水天一色、水鸟云集、小吃荟萃,这是天沐湖景区的自然写照。天沐湖位于刘口镇,水域面积1万多亩,平均水深2米。这里一年四季候鸟栖息,仅目前发现的就有天鹅、丹顶鹤、白鹭、鸿雁、野鸭等数十种野生鸟类。

  万亩森林一往情深。从天沐湖沿故道西行六七公里,就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商丘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平原人工林国家森林公园。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现今拥有银杏、杜仲、塔松、杨树、刺槐、泡桐、水杉等20多个品种的绿化树,林木蓄积量46249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1.6%。国家森林公园早已成为商丘的一道天然绿色屏障,极大地改善了黄河故道周边自然环境。

  万亩湿地鱼肥草美。穿越几十里故道密林,来到位于孙福集乡的万亩湿地。黄河故道孙福集乡境内,水面内种植的主要作物有莲藕、蒲草,湿地内常年有本地繁殖的鸟类20余种、候鸟近10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种、省级保护鸟类3种,是全国四大名鱼之一黄河鲤鱼的栖息地。

  故道、故乡、故园、故土、故事……这是梁园区《黄河故道生态保护综合旅游区概念设计》的主题词,设计理念包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落实市政府提出的“一廊提升”总体发展格局。

  充满诗情画意的梁园,曾是古人向往的富贵之乡,也是今天我们商丘人共同奋斗建设中的幸福家园。

  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

  梁园向好,就是商丘人的“久恋之家”。(商丘日报)

#三联美食# 离别北京已有三十年。北京的美食、北京的风物特产,无不是我心心念念的心头好。而黄瓜,最能唤起我心中的渴念,虽是大众蔬菜,却能将我的爱慕思乡之情妥妥地结合在一块,因而爱屋及乌。

北京人吃黄瓜是常事。北方青黄瓜浑身带粉刺,专门切成细条码在白盘子里与白饼、酱、葱、烤鸭同吃,取的是黄瓜鲜香清脆之美。此搭配乃天作之合,成就了北京烤鸭千秋举世之名。

麻酱黄瓜,北京人家常凉拌菜。青黄瓜切丝,加芝麻酱、盐凉拌,不失为一种美味。我曾在北京东四中国美术馆对面的朝鲜冷面馆里,品尝过此菜。炎热的夏日,辉煌的夕阳,凉爽清淡的芝麻酱拌黄瓜以及朝鲜冷面,每每令我流连忘返。

每个周日,我必去美术馆看展,大量世界及全国顶级的绘画、摄影、雕塑,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滋润了我那颗爱美之心。一流的精神粮食,与大众美味相结合,成为北京在我心中美好而生动的回忆。

近来成都人餐桌上,也流行这种吃法。成都菜市场出现一种称为水果黄瓜的新品种,外形像青黄瓜,手掌长,剖成两半沾芝麻酱吃,脆嫩化渣,清香宜人,颇令人上口。

蒜泥拍青黄瓜,是我大表嫂传授给我的风味。只见表嫂先用到刀刮去青皮,再用刀拍碎,切成小块,加蒜泥、盐、醋、糖、香油凉拌。醋和糖少许,提味而已。究竟此为何方美味,我不得而知,从此蒜泥拍黄瓜成为我的拿手当家菜。

北京总有那么多的百年老号,比如专卖字画的荣宝斋、专卖丝绸的瑞蚨祥、专售祖传秘药的同仁堂、或是吃涮羊肉的东来顺……位于西单的六必居酱菜也是历史悠久、享誉大江南北的百年老店。好几次路过那里,我都会被那块金字黑匾吸引,相传为明朝大臣严嵩所题。

跨进去,只见众多瓷缸里盛着奇形异状未曾见过的酱菜,有形如螺蛳状的甘螺、黑乎乎圆滚滚的黑菜、甜酱仓瓜、甜酱八宝菜等。看来选去,只因黄瓜最熟悉,便挑了3根酱黄瓜和一瓶王致和臭豆腐乳回校。路上,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啃几口酱黄瓜,只觉咸甜香脆,唇齿留香,满心欢喜回到宿舍,像发现了新大陆。而那瓶臭豆腐乳因为气味太大,室友抗议,终未尝鲜而拱手送人了。

前门外有一条胡同叫粮食店街,临街有一家店铺,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这就是已有四百十多年历史的六必居酱园。据史料记载,六必居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由山西临汾人赵氏三兄弟创办。由于赵氏兄弟善于经营,加之六必居开业时所选择的地理位置好,所以买卖一直很兴隆。

后来又扩充了门面,由开始时的两间小店堂,扩充为四间门面,且后边还增设了加工的作坊,使之生意越做越大。最初,这里是一家酒店,为保证酒味醇香甘美,这家作坊曾制订了六条操作规则:黍稻必齐,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六必居"由此得名。

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以山西临汾赵姓等三家为东家的六必居,就以出售豉油而闻名京师,其后逐渐发展成为前店后厂式制售酱菜的酱园,《都门纪略》《朝市丛载》等都把它列为制售八宝菜、包瓜等酱腌菜的名家。有《竹枝词》称:黑菜包瓜名不衰,七珍八宝样多余。都人争说前门外,四百年来六必居。

六必居的酱黄瓜有好几种口味,甜咸味、咸辣味、甜酸味、咸酸味。后来,一些出差的友人送我们风干腌制的黄瓜条,但我以为还是北京六必居的酱黄瓜更令人难忘。

现在全国物流业发达,我在网上也能买到六必居酱黄瓜了。那种柠檬黄甜酸咸味的酱黄瓜,是我最爱。将之切成小节,佐以白米粥,外加一片五香卤猪肘,唤起了我对京城风情的种种回忆,理想与现实终于再次交融。

北京烤鸭的青黄瓜与成都人常吃的黄瓜品种不同,后者称为山黄瓜。山黄瓜白皮略青无粉刺,块头可大可小。

夏天,正是吃黄瓜的时候。在成都,凉拌黄瓜是道颇受欢迎的夏季时令小菜。先将小山黄瓜削皮、搁在菜板上滚刀切成小块,然后用毛盐腩上5分钟,将多余的汁水倒去,加些许保宁醋,一匙白糖,红油辣椒,最后再倒入一些芝麻油。此种拌法,酸甜味为主,颇有些六必居酱黄瓜的风味,但更为鲜香。我发明了另一种凉拌风味,所有调料不变,将芝麻油改为藤椒油,藤椒的香味与黄瓜的清香碰撞出一种奇香,人吃后虽有点惊诧,但味型颇能受用,我冠之为“藤椒油拌黄瓜”以之区别。此菜特别简单,油盐等各种调料无需太多,现吃现拌,方便简单实用。注意,藤椒油不同于花椒油,乃四川汉源所产青花椒炼制而得。

也有山黄瓜炒木耳肉片的吃法。小时候,姨父家逢年过节都要请客,姨妈亲自下厨,前前后后忙上好几天,要做上十几道菜。众多的菜盛在大大小小的青釉黄红小花的古瓷盘里,煞是好看,黄瓜木耳肉片同其它菜肴一样放在黑漆八仙桌上。白炽灯亮亮的,我们围桌而坐,妈妈总会将我拉在靠她的座上席,用沉沉细细的乌木筷为我夹食,姨妈也会特地将我爱吃的黄瓜木耳肉片挪到我面前。家里人多,热闹,这份殊荣唯我独享。每当想起黄瓜木耳肉片这道菜,就会浮现出白炽灯下的喧声笑语,心里总是暖烘烘的。

黄瓜也可做成素汤,这是我哥哥的做法。先将大根山黄瓜去内瓤,切成薄片,放油入锅,洒盐,掺水,倒入黄瓜片,加蒜茸,再洒入些许胡椒面,待水开汤白时则起锅。哥哥说,“多吃黄瓜汤,美容又健康”,因此我要喝上满满一大碗,味道蛮不错呢。

最近买了一本梁实秋的《雅舍谈吃》,里面有关于酱黄瓜的文字。坐在家里的白玻之下,细细品读,那老北京的风韵又楚楚呈现在眼前。

《拍个黄瓜,夏天的一口清爽》文 | 苑丛梅

《封控居家的日子,阳台是我的“桃花源”》文|读者:小毛熊

大学毕业后的三年里,我始终都与陌生人合租。由于囊中羞涩,每次确定房间时,我都倾向于选择那些价格更便宜的屋子。它们的朝向通常是朝西或北,面积都不大,且没有阳台。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我可以省下一笔资金,用作在北京生活的其他开销。可弊端也同样突出,洗净的衣物往往只能够挂在窗帘的栏杆上——弄得满屋子潮气不说,连本来就稀缺的日光,也全部都被遮蔽掉了。

我时常暗搓搓地在心里发誓,有朝一日,等咱条件好了,一定得租个带阳台的房子。到那时候,除了晾晒衣服,我还要卯足了劲儿躺在上面晒太阳。每每这么想,我都有种即将成为暴发户的快感。

不过,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去年7月,我的女朋友研究生毕业,俩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搬到一起。租房前,她问我的需求是什么,我说:“就两点,第一,要有电视,没工作的时候,我想当个无忧无虑的‘沙发土豆’;第二,得有阳台,动物当累了,我就在上面做一株植物。”

我们根据这两个条件,遴选着房源,最后,在若干备选之中,我们签下了位于东南四环的一个一居室。而之所以选它,是因为除了满足我们的需求之外,这间房还比同地段的其他房源少个三四百块钱。毕竟,追求极致的性价比,是印刻在普通“打工人”基因里的特质。

搬入的那天晚上,我穿过堆叠着的纸箱和蛇皮袋,径直走向阳台。我拉开窗,把脑袋微微向外探去,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空气。之后,我慢慢平复下来,开始向远方眺望:楼宇、公路、树丛,尽收眼底。虽然那一刻深处暗夜,可我却能感觉到,有一束光从空中射入阳台。

这种感觉形容起来有些矫情。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心中的某些郁结也随之解开了。在那之后,阳台顺理成章地被最大化地利用着,晾衣杆、收纳架,暂时用不到的鞋盒以及杂物,都被一股脑儿地扔到了那几平米的空间当中。至于我曾经幻想的物事——在阳台上喝酒、发呆、晒太阳——却渐渐被我遗忘了。人往往就是这样,期冀得到满足后,也就不再珍惜那些过去所憧憬的东西。

就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我的生活里,阳台就只是阳台,它没有任何其他的功用和意涵。然而,就在四月末,因为疫情,我所在的社区被封控了。一周后,防疫政策也更变为“足不出户”。窝在家里,我每天都在社区的微信群里留意着最新的动态。面对众多的不确定,似乎只有吃饭和睡觉,才是最稳固的两项日程。因此,我在厨房和卧室里消耗了大多时间。

尽管如此,焦虑和虚无的感受还是会常常侵占我的脑袋。和管控区外的同龄人一样,我也渴望逛公园,吹初夏的风,或在河边野餐。但囿于家中的我,不得不暂别户外的一切美好。就在我深陷压抑情绪、无法自抑的时候,我蓦地反应过来,或许,我可以踏上阳台,去给闭塞的生活找到一些新的可能。

于是,一个昏昏欲睡的午后,我走上了那片落满尘粒的地方。我先是做了一番整理,把脏衣筐、晾衣架统统放置到墙角。这样一来,阳台就腾出了两平方米左右的空间。之后,我从屋里找出瑜伽垫,铺展在上面。

初步收拾完成后,我站在阳台的入口处,清晰地看见日光从窗户钻入,泻在垫子的中央。那一瞬间,我突然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纾解与宽慰。我躺了下去,身体也渐渐松弛下来。我假装自己正处在一片海滩上,头顶是一片片游荡着的云,它们不疾不徐,自由地在穹顶移动。与此同时,没人走动的社区院落里,传来了阵阵鸟的啁啾声音。在和煦与静谧当中,我安心地合上眼,睡了个饱足的午觉。

那天过后,我算是尝到了些许甜头。我意识到,在厨房与卧室之外,阳台也是一处绝佳的消磨时光的地方。吃完午饭,我会如时地夹着一本书,进入阳台。那里仿若是庸常生活之外的一个结界——我坐在瑜伽垫上,阅读着那些或真或假的故事,读着读着,文字便开始离我越来越远,当眼前变得模糊,我便睡了过去。

等醒来时,我抱起电脑,处理日常的工作。感到疲乏了,我再缓缓从垫子上起身,透过窗户,望向远方。那时,风从高处掠过,轻拂着面庞。除了产生舒爽的感觉外,我也会发出感叹:“其实窗外的世界,依旧是与我有关的。”

有好几次,我还在阳台上看到了夕阳。傍晚,太阳悄然落下,它在嵌入鳞次栉比的大楼的同时,也把橙红色的光投到了墙面之上。那是一种静默的美。如果放在平日,我可能鲜少有机会去驻足体会它的韵味,但在阳台的环境里,我却能沉浸其中。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生命体,正平等地享受着自然所给予的恩泽。

在我还没有阳台的时候,我读到过麦尔维尔的《阳台故事集》。开篇的第一个故事就叫《阳台》,讲的是男主人公去乡下,自己建了个阳台,并在阳台上幻想出了奇妙的一段经历。在文中,麦尔维尔如是写道:“我喜欢阳台,它兼具室内的舒适和户外的自由,而且,在阳台上检视寒暑也是一件极为美妙的事情;不仅如此,周围的乡间风景如画,在黑莓结果的季节,跋山涉水的小伙子总会看到支在各个角落的画板和晒得黑黝黝的画家。”

当时,我并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但我能感觉到,某种程度上,这段描写也是作者本人的心声。现在,当我置身于阳台上,并每时每刻都可以观看外面的景致时,我就常常会想起这段话。我知道,虽然不会有画家出现,但是阳台上的人,却都能从自然中汲取到幸福。这正是阳台在不同生活里共通的意义。

居家仍在继续,对我而言,这段日子就像是在做一场冗长的、不知何时醒来的梦。但好在,我又重新发掘出阳台这片“桃花源”。过去,这是“不足为外人道”的不起眼的家庭空间。但在这个时候,我想把这片“桃花源”分享给更多的人。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找一处怡然自得,并感受到治愈的地方。

此刻,我盘坐在阳台上,写着这篇文章。写至结尾,阳台外已被夜幕笼罩。入夜之后的这里,没有太多景色可言了,它就像是一座无人的小岛。但我幻想着,它会在某一刻,从房子的主体逃遁而出,漂浮到空中。如果真的可以,我会毫不犹豫地从阳台上站起来,摸一摸天边那闪耀的孤星。

(本文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赞R] 柯岩风景区里的鲁镇,是根据鲁迅笔下的小说构建出来的空间,在这个小镇里,你可以看到从书中走出来的人物,你会在街头看到阿贵,会遇见找儿子的祥林嫂,甚至会
  • ✔️这样刻意“刁难”自己,最终看到你们达成完美的效果,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心]#南京牙齿矫正##南京隐适美[超话]##南京时代天使# 分享一则矫正故事来告诉
  • 看到旁边的食客吃的小面用不锈钢小盆装的,好过瘾,应该是三两的待遇,下盘再来整一盆[doge]#重庆美食##不可辜负的美食##美食[超话]# 上次去周三吃了闭门羹
  • 在科幻小说虚构的世界里,秦桧和慈禧太后都被杀了,岳飞和邓世昌都还好好活着,读者觉得很爽,有什么问题吗?这本小说用这种方式告诉大家,坏人就应该被后人骂,就应该被杀
  • 做人,不要期望人人都理解你,你做的再好,也不一定人人都喜欢,你做的再多,也不一定人人都说好,一样的嘴,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眼,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心,不一样的想
  • 其实,平时的杂事也多,除了拜会客户,还要随时和作者通过各种方式交流沟通,关键还得给作者修改稿件,因此,白天并没有多少时间写作。最终,如果认为该石雕像是小区的景观
  • 对于当前板块的风险点,还是注意高位的上游涨价概念,比如石油和煤炭等,资金调仓不会一蹴而就,但反弹是跟着调仓的时机,不要想继续长拿。对于当前板块的风险点,还是注意
  •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 哪怕生活再艰苦,我们也要一步步前行,有一句话说的好,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今天看到一个清华学生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她
  • #三北快讯# 【市环保协会号召会员企业: 共同创导“环保生活”唱响绿色主旋律,为推动“无废城市”身体力行】市环保协会一届二次理事会6号下午在浒山召开。希望内地场
  • 我玛麻去哈尔滨了,去逛了宜家,我要求捎带俩密封罐,她说啥都好都想买还便宜,就是不好拿[摊手]想当年在上海时,宜家就开在家门口,可是一次都没有去过,一个是穷,二是
  • 虽然生命没有危险,头发却再也长不出来了,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正是因为与众不同的形象,让计春华成功在一众武打演员中脱颖而出,也由此演绎了很多经典的角色,像《
  • 【蜂行天下】-【五星双岛】巴厘岛8日11月13、27日乌市独立成团,门市:5380元不挪窝,5晚当地【五星泳池度假酒店】;【蓝梦岛】+【贝尼岛】双岛同游;南湾乘
  • 配音景向谁依为盗图侵权又道歉---配音圈cv景向谁依发文为自己在多年前盗Dexter Soy老师的图侵权道歉,这是他在短时间内第二次向公众道歉了,第一次是在日前
  • 总觉得他并不是很爱笑,所以很多人对他的印象也是非常冷酷的,没想到恋爱之后,完全成为了一个妥妥的好男人了。以前每个梦都会记录下来,有些梦到的会在日后实现,说给朋友
  • 不过,反转来了,也正是因为被拒绝才会更突显出凹凸组给小老外的爱尤为珍贵,量紫俪学和二姐跟小卡的组队故事没有那么明晰不过能看到姐姐们的干脆,和大首席的双向奔赴让我
  • #经典语录# [微风][微风][微风] [心] 1、最深沉的暗恋: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2、春天最想做的事: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3、
  • ——今天才知道这两句话居然真的出现在历史上高杉晋助写给桂小太郎的书信里[可怜][可怜][可怜][可怜][可怜]这是什么浪漫的爱情故事啊我去[喜][喜][喜][喜
  • 身为团长的刘涛,在官宣后就晒出了自己与明星夫妻们合照,并表示自己的手机里可是拍了2000张照,这足以引起了粉丝的追讨要。身为团长的刘涛,在官宣后就晒出了自己与明
  • 品相好的紫奇楠,上炉后的香气亦带有凉气、乳香、蜜香等多重变化,土沉紫奇楠被发现的时间比绿奇楠要早,早期常见的土沉奇楠品相多为紫奇楠,一般比较小块,多为手指或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