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卡、免费票、特价房、惠民券,十大活动都来了!一起“惠游湖北·打卡大武汉”吧!】#与爱同行惠游湖北# 今天(11日)下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惠游湖北·打卡大武汉”系列活动,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红辉发布“惠游湖北·打卡大武汉”十大活动:

一、“惠游湖北·打卡大武汉”A级景区免费游活动
时间:2020年8月8日—12月31日

内容:黄鹤楼公园、木兰天池、木兰草原、木兰云雾山、武汉植物园、锦里沟、清凉寨、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武汉欢乐谷、紫薇都市田园、木兰胜天农庄、姚家山、金龙水寨、木兰花乡、花博汇、凤娃古寨、木兰玫瑰花园、张公山寨、东湖海洋世界、花乡茶谷、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黄鹤楼酒文化博览园、扬子江非遗文化馆23家A级收费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免费开放,在官方平台(“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湖北文旅之声”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开通预约渠道。

二、“48小时打卡大武汉”活动
时间:2020年8月-12月

内容:
一是推出“打卡大武汉·热力一夏”主题活动,包括汉口里竹床文化节、花博汇“夏季火花夜游——冰与火之歌”、黄陂清凉寨帐篷露营节、黄陂木兰草原“夜草原—美梦夏之夜”、黄陂木兰天池萤火虫节、新洲紫薇都市田园夜场灯光秀、新洲凤娃古寨夜影秀等内容。

二是整合全市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策划推出“长江两岸游”“人文荆楚游”“武昌古城游”“欢乐亲子游”“山水生态游”“红色文化游——毛泽东与武汉”“古今风情都市游”“田园牧歌乡村游”“时尚文艺打卡游”“三镇全景游”等十大“打卡大武汉”经典线路。

三是组织武汉市优质景区、旅游演艺项目、文艺院团以及各大航空公司制定优惠政策,以产品打包、优惠打捆的方式推出“武汉48小时惠游卡”产品(每张卡将让游客能综合得到400元以上的实惠,本月将首期推出5万张)。针对旅游团队,提供部分文艺演出公益免费票。

四是以“打卡大武汉”为主题,邀请王凯、陈数、张天爱、王耀庆等人气明星作为武汉文旅推荐官拍摄推广视频,设计制作主题海报、主题视频、长图文、31张“打卡大武汉”邀约海报等宣传品,在微信、长江日报、腾讯、百度、抖音(头条)、新浪等媒体及网络平台,采取客源地大号推广、朋友圈广告投放、信息流推送等形式进行推广,为“打卡大武汉”活动宣传造势。

三、2020武汉乡村文化旅游节
时间:2020年8月-9月

内容:各大乡村游景区推出山间避暑、郊野观星、田园采摘、乡村度假等系列特色优惠乡村游项目,借助新媒体实施“官员带货”“网红带货”“能人带货”,吸引广大市民走进乡村、拥抱自然,助力乡村旅游市场人气恢复和消费回升。

一是舌尖上的乡村——打卡乡味美食。发布新城区亲子采摘基地、特色农副土特产品展销店、特色农家菜馆名单。在重点乡村旅游景区内搭设农副产品集市。鼓励市民游客下乡游玩景区、开展亲子采摘、土特产带货、品尝乡村美食等。

二是星空下的乡村——打卡星级旅游民宿与景区夜游。评选首批武汉市星级旅游民宿,推出一批特价体验房和民宿服装秀、陶艺秀、插花秀等体验活动。开展蔡甸花博汇“夏季火花夜游——冰与火之歌”、黄陂清凉寨帐篷露营节、黄陂木兰草原“夜草原—美梦夏之夜”、黄陂木兰天池萤火虫节、新洲紫薇都市田园夜场灯光秀、新洲凤娃古寨夜影秀、武汉开发区楚湘生态园夏日夜缤纷等系列夜游活动。鼓励市民游客旅居乡村。

三是眼中的乡村——用镜头打卡绿水青山。通过摄影和短视频的表现方式,鼓励市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走进乡村,用镜头参与和展现美丽乡村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旅游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评选“乡约武汉我眼中的美丽乡村”优秀摄影图片100张、短视频20组,纳入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资料库。相关作品有机会通过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官微、抖音号发布。

四是耳边的乡村——打卡田野剧场。组织武汉京剧院、汉剧院、楚剧院、歌舞剧院、武汉说唱团、武汉杂技团、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武汉爱乐乐团等八大专业文艺院团以及群众艺术团体送经典剧目、文艺表演进乡村旅游景区、进旅游名街、名村、名镇。支持举办黄陂戏迷票友专场、江夏区戏曲夏令时、新洲区曲艺宣讲达人秀、东西湖区戏曲展演、蔡甸区知音·半月剧场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展现汉派文化魅力。

五是记忆中的乡村——打卡乡土乡情乡愁。发布武汉市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名镇、旅游名村名单和十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组织非遗传承人进乡村旅游景区,现场展示传统技艺。通过自驾游、景区直通车等方式,组织市民游客参加江夏区“庆丰收•迎小康”—武汉市2020年农民丰收节、黄陂区锦里沟赶秋节、新洲花朝河湾景区金桂节、东西湖区东山夜光葡萄节、蔡甸九真桃源古风秀等活动,到乡村探寻老村落、体验非遗项目、享受“慢”生活。

2020武汉乡村文化旅游节期间,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为市民游客提供五大惠民礼包:

一是发布首批星级旅游名宿名单,推出星级旅游民宿特价体验房。

二是开通乡村文化旅游景区直通车,市民游客通过预约可以在指定地点免费乘坐。

三是组织文艺院团送经典戏曲、演艺进乡村免费赏。

四是组织非遗传承人进乡村与市民游客互动,提供免费体验。

五是发放10万元乡村游带货惠民券。市民游客到乡村旅游景区游玩,与景区大门合影、点赞自拍,将自拍图发送到长江日报集团旗下的“长江严选”电商微信号后台,即可有机会在“长江严选”平台领取一张100元乡村游带货惠民券,指定领取价值100元景区文化旅游商品,限一人一份,共1000份。

四、“高铁之心武汉旅游嘉年华”活动
时间:2020年8月-10月

内容:组织景区、酒店、特色餐饮、文化演出场所等推出组合优惠,联合主要高铁客源市场旅行商,强力推出高铁旅游线路产品。

(一)户外媒体宣传。在北京、杭州、长沙等主要客源地市场发布户外广告宣传。

(二)大型国际展会宣传。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和北京旅博会主会场现场布置“高铁之心·武汉嘉年华”策划现场活动。

(三)媒体宣传。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主要客源地城市主流媒体和旅游媒体以及相关新媒体,同步开展“高铁之心·武汉嘉年华”千人游系列活动新闻报道。在《高铁商旅时代》期刊上进行宣传。

(四)目的地城市旅游推介会。在北京、杭州、长沙等主要客源地市场举行三场旅游业界同业推介会。

五、“四面八方自驾游武汉”活动
时间:2020年8月-12月

内容:针对自驾游市场制定奖励措施,策划组织“百台房车、千个家庭、万人自驾”游武汉活动。

本次自驾游活动时间从9月一直持续到年底。主要针对两类人群,一类是自驾游团体,另一类是自驾游散客。自驾游团体由我们和本地自驾游协会负责邀请过来,主要对象是全国各地自驾游协会、房车俱乐部、车友会等组织,重点是长江中游城市群4个省会城市和8个观察员城市的自驾游组织,请他们组织当地车友自驾房车或者乘用车过来。来汉以后,组织他们白天参观武汉旅游景区景点,夜晚安排啤酒节、户外音乐节、帐篷节等丰富多彩的车友交流活动,让他们在武汉度过美好而又愉快的时光。针对自驾游散客,会推出一个平台,采取线上报名方式,推荐若干条精品自驾游武汉线路,每条线路上安排若干景区点,每个景区景点设立打卡点和藏宝图,打卡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并完成了藏宝图拼图任务的,可以参加抽奖。也借此机会希望有更多本土企业积极参与。

六、“白衣天使健康武汉行”活动
时间:2020年8-9月

内容:
一是组织援鄂援汉医疗队员代表来汉,打卡黄鹤名楼、长江大桥、东湖绿心、文博场馆等文旅资源,体验荆楚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特色文化,领略大江大湖大武汉的独特魅力,促进域外市场来汉旅游的信心提升。

二是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等援汉医疗队代表拍摄公益宣传短片,传播武汉“安全、健康、美丽、欢乐”的文化旅游新形象。

三是组织策划专场长江灯光秀展演,精心设计“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打卡大武汉”“逆行天使 欢迎回家”等宣传内容,营造“英雄之城”武汉欢迎援汉医疗队代表来汉的良好氛围。

七、“畅游英雄武汉”国庆中秋欢乐汇
时间:2020年10月1日-8日

内容:
一是举办“江上明月,耀我中华”国庆中秋长江灯光秀特别展演,在两江四岸楼宇、桥梁、城市地标建筑展播国庆、中秋主题的长江灯光秀,推出以知音号、君旅号、船长九号、两江游船为主打的长江夜游产品,促进武汉夜间消费。

二是推出斗鱼嘉年华,邀请斗鱼主播、网络达人、新闻媒体等参与,打造集演艺表演、电竞赛事、游艺动漫、影视动漫、各地美食为一体的嘉年华活动,吸引年轻人群来汉打卡,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联合各大景区、特色街区、文博场馆、星级酒店举办国庆焰火晚会、国风艺术展、非遗文化展、汉味美食节等主题活动,聚集人气,炒热市场,促进文旅消费。

八、2020武汉电竞旅游节
时间:2020年10月-12月

内容:
一是联合腾讯公司,推出“打卡大武汉·电竞之旅”“电竞冠军带你游江城”等武汉电竞IP旅游线路产品,打造“电竞+旅游”文旅品牌,吸引游戏玩家、电竞爱好者来汉领略武汉“英雄之城”的风采。

二是引进国内外知名电竞赛事,邀请国内电竞顶尖俱乐部明星队员参与,吸引粉丝团、后援会等群体来汉观赛、旅游,领略都市风情,品尝汉派美食。

三是在武汉代表性景区、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等举办选手见面会、电竞会展、周边产品展销等主题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群来汉旅游。

九、第九届琴台音乐节
时间:2020年10月-11月

内容:拟邀请全国名团名家以及本地著名音乐团队和音乐人参加本届琴台音乐节演出,策划推出剧场音乐系列、古琴系列、群众合唱展演、流行音乐展演、市民音乐沙龙等五大板块活动。开幕式拟邀请中国最高水平的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用大气磅礴的交响曲致敬“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闭幕式拟邀请武汉地区著名艺术家和优秀青年演员举办“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名家新星演唱会”,充分展示武汉文艺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成果;古琴系列将以“山河无恙古琴在此”为主题,邀请全国著名古琴演奏家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古琴名家专场音乐会、古琴音乐访谈和古琴雅集活动;群众合唱展演将以“长江放歌拥抱阳光”为主题,通过各区选拔推荐组织全市优秀合唱团队在汉口江滩大舞台和青山江滩时尚广场开展合唱展演;流行乐展演将以“希望与爱从未离开”为主题,邀请全国优秀流行乐队与歌手,在东湖音乐公园举办极光音乐会,并在全市著名旅游景区和旅游特色街区举办户外流行音乐展演活动。届时将配套各项活动推出“音乐之旅”旅游产品,促进文旅市场消费提升。

十、“英雄武汉,炫耀长江--2021迎新跨年倒计时”活动
时间:2020年12月31日晚-2021年1月1日0时

内容:
一是推出长江灯光秀迎新跨年倒计时特别版,组织在汉口、武昌、汉阳江滩,以及江汉关博物馆、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等沿江特色建筑周边举办跨年主题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参与。

二是整合城市夜间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包装集合观光游船、美食餐饮、特色酒吧等于一体的夜游项目,形成针对年轻人群的武汉特色旅游品牌。

【普通帮扶干部镜头里的脱贫故事】
乌蒙山险,赤水河深,云贵川三省鸡鸣相闻;冬去春来,蝴蝶飞舞,漫山遍野的红籽果娇艳欲滴;雪山关下,奢香故里,汉、彝、苗民族世代在这片红土地上劳作。

从2016年起,作为泸州市文广旅系统的帮扶干部、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王奇杰,背上简易行囊、挎上照相机,一头扎进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跟踪拍摄扶贫攻坚历程。

扶贫干部披着星光入户、乡亲顶着烈日挥汗、孩子迎着朝霞上学,姑娘伴着芦笙起舞……在3年的时间里,王奇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田坝村的脱贫历程,完成了全市首部扶贫题材日记体纪实摄影图文书《我的田坝我的村——扶贫攻坚第一线摄影纪实》。

今天,我们跟随王奇杰的镜头,看看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一个普通村寨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镜头一:育苗 】

大山里的“花朵”浇灌人

时间:2018年5月

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75岁老人曾安文是花朵的“浇灌人”。这位民办教师从1964年开始在村小任教,退休数年后又在家里办起了“花朵幼儿园”,让一代代“山里娃”根深叶茂。

下午放学,一路洒满欢笑,孩子们蹦蹦跳跳着回家。这时,曾安文坐在屋前的青石板上,腿上放着一本书,左手逐页翻看,右手握笔不时备注。

“班上20多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如果去乡上的幼儿园,孩子们要走10多里路……”一阵忙活,曾安文抬头眼望前方,嘴里不由喃喃地说。自儿子和老伴相继离世,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曾安文从村小退休后,于2013年起在家办幼儿园

18年前,曾安文并不孤单。那时,家中刚刚添了一个可爱的孙女,退休后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惜不久,儿子放牛回家时不慎从高山上摔下,医院抢救无效身亡;2013年,老伴又因病去世。那时,一闭上眼睛,泪水哗哗地流。每天睁开眼睛,不得不重复昨天的枯燥:一个人担水、种地、洗衣、做饭……

2013年底,曾安文在家办起“花朵幼儿园”。一名老师,几张破旧的课桌,20多名孩子挤在一起,曾安文再次回到三尺讲台。没有其他老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曾安文一股脑儿“单挑”。从早到晚,上下午各两节课,因长时间站立,曾安文左腿常常打颤,越来越不听使唤。

其实,之前在村小教书的最后几年里,曾安文站在讲台上也不会感到很吃力。2002年的一天,狂风暴雨,村小教室到处漏雨,曾安文跑去教室抢修,不慎摔断左腿。“我从小在这里读书,高中毕业后又回到这里教书,前前后后待了50多年。”曾安文这样解释他的奋不顾身:学校是我的家,学生是我的亲人。

“一杯茶慢慢斟,献给领导表表心,天远路远来走访,又费力来又操心……四杯茶慢慢斟,党的话儿我们要听,好好读书练本领,长大为人民献青春。”每年“六一”儿童节,一些爱心企业、单位给幼儿园赠送礼品,曾安文都会领着孩子们唱自创的《敬茶歌》。他认为,孩子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懂得感恩。

50余载教书生涯,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曾安文早已记不清楚。不少孩子已考上大学,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大山。每逢春节或寒暑期,学生来看望他时,曾安文的脸颊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

【镜头二:吐绿】

苗族大妈的三个心愿

时间:2016年3月

一嘟噜、一连串,绽放赤水河山崖的红籽果,富含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口感偏涩,学名“火棘”。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乌蒙山区时,战士们纷纷采摘下“火棘”充饥,从此又名“红军果”。早年的灾荒年月,红籽果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救命粮”,一家人上山采摘红籽果,晒干后磨成粉状,搅合玉米面蒸熟,作为备用口粮。

今年65岁的蔡友珍,和儿子王明远相依为命。小时候,蔡友珍曾摘红籽果度饥荒,听父母讲述红军故事。

苗族蔡大妈有三个心愿

2016年3月8日,王奇杰第一次来到田坝村,走进蔡友珍的家里。面对远道而来的帮扶干部,蔡友珍吐露出三个心愿:治好儿子的病,把没有盖完的房子盖好,娶儿媳妇抱大孙子。通过走访,王奇杰逐渐摸清蔡友珍的家底:没有劳动力,山上粮食少,喂不起猪,仅喂了几只鸡,靠卖鸡蛋度日。显然,如果只靠老人孱弱的双肩,无法改变家里命运。

村民的期盼就是扶贫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向,几番思考,王奇杰和驻村第一书记给蔡友珍家开出“脱贫药方”:尽快治好她儿子的病,恢复劳动能力后安排外出务工;政策兜底,解决温饱问题,给她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岗位;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又一轮红籽果花开花落,当王奇杰再次来到蔡友珍家里时,碰到刚打工回来的王明远。一年前,小伙子还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如今精神抖擞。王明远兴奋地说:“去年病治好后就去云南建筑工地打工了,前几天抽空回家修房子,下半年就能搬新家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刚落,蔡友珍从屋里出来,老人逐一细数着家里一年来的变化:乡里给她安排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月400元工资,今年又多养了10多只鸡,还喂了两头猪,儿子已经打工赚钱了,新房也快要修好了。“等搬进新家那天,我要杀猪庆祝。”母子俩正乐呵呵,只听得咔嚓一声,王奇杰拍下这动人的瞬间。

蔡友珍搬进新家,杀猪庆祝

2016年以来,田坝村共有81个像王明远这样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种植2800余亩、烤烟600亩,养殖肉牛679头、生猪880头“。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成为该村脱贫路上的“三驾马车”。此外,田坝村还完成蓄水池的防渗透处理,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0千米,为该村180户、1300余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

【镜头三:离别】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时间:2019年4月

“人间最美四月天”,赤水河沿岸的一片片翠竹林,郁郁葱葱,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将要告别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田坝村第一书记许建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你是党员,退伍军人,眼下田坝村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2017年5月,因组织安排,许建军来到田坝村。当时小山村离泸州城区210公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自然灾害频繁。

两年的坚守,田坝村实现“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有安全住房、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2200多元提高到5500多元,2018年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

2019年4月4日,许建军要卸任第一书记离开田坝村了。上午,许建军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社干部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话别会。这个消息立刻传遍山村,许建军刚走出会议室,村民纷纷围上前。

第一书记许建军和群众道别

“许书记真的要走啊”“许书记,可不可以不走,我们舍不得你”“你要常回来看我们哟”……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拉着许建军的手说。

历经冬寒,方知春暖。雪山关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乡亲们的心。纵有万般不舍,分手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句:“大家让条路出来,站成一排,都可以和许书记握手。”拥抱!握手!话别!拭泪!当许建军的身影越来越远,村民们脑海中泛起了浓浓的回忆。

陈国珍60多岁了,10年前老伴去世,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嫁外地,一个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许建军帮她申请易地搬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无数次,患病时帮她买药,赶集时开车接送。对于陈国珍老人而言,许书记就是她的亲人。

贫困户王超元是彝族人,住房严重漏水,许建军多方协调,帮助申请到D级危房改造资金,还鼓励他发展种养殖业脱贫致富。临近春节,许建军会带上礼品入户慰问。

2018年,许建军被叙永县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当有人问用怎样的词来表达两年的驻村感受时,许建军的答案是“难忘”,难忘所有乡亲、难忘所有经历、难忘所有变化。

【镜头四:绽放】

脱贫后不一样的花山节

时间:2019年2月

2019年春节,田坝村迎来最喜庆的节日——花山节(也叫踩山节)。这是一个苗族、彝族、汉族杂居的传统村落,每年相继举办寨头苗寨的花山节、九家沟苗寨的踩山节、二月二苗湾彝寨的龙头节、五月寨头苗寨的野草莓采摘节等。

村民一路走来一路歌,欢欢喜喜过踩山节

田坝村四社寨头苗寨有119户652人,和田坝村一样,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又是一年花山节,正月初三清晨,苗家儿女身着盛装,走出家门聚集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活动组织者黄显光说:“今年花山节升国旗,田坝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欢庆脱贫的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表达苗家人感恩党、爱祖国的心情,饮水不忘挖井人。”立起的花杆是新的、升起的国旗是新的,换上的服装也是新的……王奇杰在现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立花杆、吹芦笙、跳苗舞、敬米酒,一场盛大狂欢中,同时洋溢着默默温情,那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约桥下或是到树林中对歌,交换腰带等定情信物,一批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芦笙迎宾朋,美酒敬远客

“尽管田坝村实现整村脱贫,但脱贫致富的‘三驾马车’还要不断加油。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村民马上投入春耕,以一个丰收年迎接明年花山节。”许建军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悠悠芦笙越千年,田坝旧貌换新颜!如今,田坝村仅仅是初战告捷,接下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定会创造出一个红籽果般美好的新光景,将火辣传奇抒写在赤水河畔。

来源:川江都市报

【普通帮扶干部镜头里的泸州脱贫故事】
乌蒙山险,赤水河深,云贵川三省鸡鸣相闻;冬去春来,蝴蝶飞舞,漫山遍野的红籽果娇艳欲滴;雪山关下,奢香故里,汉、彝、苗民族世代在这片红土地上劳作。

从2016年起,作为泸州市文广旅系统的帮扶干部、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王奇杰,背上简易行囊、挎上照相机,一头扎进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跟踪拍摄扶贫攻坚历程。

扶贫干部披着星光入户、乡亲顶着烈日挥汗、孩子迎着朝霞上学,姑娘伴着芦笙起舞……在3年的时间里,王奇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田坝村的脱贫历程,完成了全市首部扶贫题材日记体纪实摄影图文书《我的田坝我的村——扶贫攻坚第一线摄影纪实》。

今天,我们跟随王奇杰的镜头,看看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一个普通村寨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镜头一:育苗 】
大山里的“花朵”浇灌人
时间:2018年5月

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75岁老人曾安文是花朵的“浇灌人”。这位民办教师从1964年开始在村小任教,退休数年后又在家里办起了“花朵幼儿园”,让一代代“山里娃”根深叶茂。

下午放学,一路洒满欢笑,孩子们蹦蹦跳跳着回家。这时,曾安文坐在屋前的青石板上,腿上放着一本书,左手逐页翻看,右手握笔不时备注。

“班上20多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如果去乡上的幼儿园,孩子们要走10多里路……”一阵忙活,曾安文抬头眼望前方,嘴里不由喃喃地说。自儿子和老伴相继离世,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曾安文从村小退休后,于2013年起在家办幼儿园

18年前,曾安文并不孤单。那时,家中刚刚添了一个可爱的孙女,退休后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惜不久,儿子放牛回家时不慎从高山上摔下,医院抢救无效身亡;2013年,老伴又因病去世。那时,一闭上眼睛,泪水哗哗地流。每天睁开眼睛,不得不重复昨天的枯燥:一个人担水、种地、洗衣、做饭……

2013年底,曾安文在家办起“花朵幼儿园”。一名老师,几张破旧的课桌,20多名孩子挤在一起,曾安文再次回到三尺讲台。没有其他老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曾安文一股脑儿“单挑”。从早到晚,上下午各两节课,因长时间站立,曾安文左腿常常打颤,越来越不听使唤。

其实,之前在村小教书的最后几年里,曾安文站在讲台上也不会感到很吃力。2002年的一天,狂风暴雨,村小教室到处漏雨,曾安文跑去教室抢修,不慎摔断左腿。“我从小在这里读书,高中毕业后又回到这里教书,前前后后待了50多年。”曾安文这样解释他的奋不顾身:学校是我的家,学生是我的亲人。

“一杯茶慢慢斟,献给领导表表心,天远路远来走访,又费力来又操心……四杯茶慢慢斟,党的话儿我们要听,好好读书练本领,长大为人民献青春。”每年“六一”儿童节,一些爱心企业、单位给幼儿园赠送礼品,曾安文都会领着孩子们唱自创的《敬茶歌》。他认为,孩子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懂得感恩。

50余载教书生涯,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曾安文早已记不清楚。不少孩子已考上大学,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大山。每逢春节或寒暑期,学生来看望他时,曾安文的脸颊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

【镜头二:吐绿】
苗族大妈的三个心愿
时间:2016年3月

一嘟噜、一连串,绽放赤水河山崖的红籽果,富含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口感偏涩,学名“火棘”。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乌蒙山区时,战士们纷纷采摘下“火棘”充饥,从此又名“红军果”。早年的灾荒年月,红籽果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救命粮”,一家人上山采摘红籽果,晒干后磨成粉状,搅合玉米面蒸熟,作为备用口粮。

今年65岁的蔡友珍,和儿子王明远相依为命。小时候,蔡友珍曾摘红籽果度饥荒,听父母讲述红军故事。

苗族蔡大妈有三个心愿

2016年3月8日,王奇杰第一次来到田坝村,走进蔡友珍的家里。面对远道而来的帮扶干部,蔡友珍吐露出三个心愿:治好儿子的病,把没有盖完的房子盖好,娶儿媳妇抱大孙子。通过走访,王奇杰逐渐摸清蔡友珍的家底:没有劳动力,山上粮食少,喂不起猪,仅喂了几只鸡,靠卖鸡蛋度日。显然,如果只靠老人孱弱的双肩,无法改变家里命运。

村民的期盼就是扶贫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向,几番思考,王奇杰和驻村第一书记给蔡友珍家开出“脱贫药方”:尽快治好她儿子的病,恢复劳动能力后安排外出务工;政策兜底,解决温饱问题,给她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岗位;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又一轮红籽果花开花落,当王奇杰再次来到蔡友珍家里时,碰到刚打工回来的王明远。一年前,小伙子还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如今精神抖擞。王明远兴奋地说:“去年病治好后就去云南建筑工地打工了,前几天抽空回家修房子,下半年就能搬新家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刚落,蔡友珍从屋里出来,老人逐一细数着家里一年来的变化:乡里给她安排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月400元工资,今年又多养了10多只鸡,还喂了两头猪,儿子已经打工赚钱了,新房也快要修好了。“等搬进新家那天,我要杀猪庆祝。”母子俩正乐呵呵,只听得咔嚓一声,王奇杰拍下这动人的瞬间。

蔡友珍搬进新家,杀猪庆祝

2016年以来,田坝村共有81个像王明远这样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种植2800余亩、烤烟600亩,养殖肉牛679头、生猪880头“。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成为该村脱贫路上的“三驾马车”。此外,田坝村还完成蓄水池的防渗透处理,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0千米,为该村180户、1300余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

【镜头三:离别】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时间:2019年4月

“人间最美四月天”,赤水河沿岸的一片片翠竹林,郁郁葱葱,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将要告别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田坝村第一书记许建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你是党员,退伍军人,眼下田坝村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2017年5月,因组织安排,许建军来到田坝村。当时小山村离泸州城区210公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自然灾害频繁。

两年的坚守,田坝村实现“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有安全住房、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2200多元提高到5500多元,2018年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

2019年4月4日,许建军要卸任第一书记离开田坝村了。上午,许建军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社干部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话别会。这个消息立刻传遍山村,许建军刚走出会议室,村民纷纷围上前。

第一书记许建军和群众道别

“许书记真的要走啊”“许书记,可不可以不走,我们舍不得你”“你要常回来看我们哟”……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拉着许建军的手说。

历经冬寒,方知春暖。雪山关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乡亲们的心。纵有万般不舍,分手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句:“大家让条路出来,站成一排,都可以和许书记握手。”拥抱!握手!话别!拭泪!当许建军的身影越来越远,村民们脑海中泛起了浓浓的回忆。

陈国珍60多岁了,10年前老伴去世,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嫁外地,一个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许建军帮她申请易地搬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无数次,患病时帮她买药,赶集时开车接送。对于陈国珍老人而言,许书记就是她的亲人。

贫困户王超元是彝族人,住房严重漏水,许建军多方协调,帮助申请到D级危房改造资金,还鼓励他发展种养殖业脱贫致富。临近春节,许建军会带上礼品入户慰问。

2018年,许建军被叙永县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当有人问用怎样的词来表达两年的驻村感受时,许建军的答案是“难忘”,难忘所有乡亲、难忘所有经历、难忘所有变化。

【镜头四:绽放】
脱贫后不一样的花山节
时间:2019年2月

2019年春节,田坝村迎来最喜庆的节日——花山节(也叫踩山节)。这是一个苗族、彝族、汉族杂居的传统村落,每年相继举办寨头苗寨的花山节、九家沟苗寨的踩山节、二月二苗湾彝寨的龙头节、五月寨头苗寨的野草莓采摘节等。

村民一路走来一路歌,欢欢喜喜过踩山节

田坝村四社寨头苗寨有119户652人,和田坝村一样,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又是一年花山节,正月初三清晨,苗家儿女身着盛装,走出家门聚集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活动组织者黄显光说:“今年花山节升国旗,田坝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欢庆脱贫的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表达苗家人感恩党、爱祖国的心情,饮水不忘挖井人。”立起的花杆是新的、升起的国旗是新的,换上的服装也是新的……王奇杰在现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立花杆、吹芦笙、跳苗舞、敬米酒,一场盛大狂欢中,同时洋溢着默默温情,那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约桥下或是到树林中对歌,交换腰带等定情信物,一批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芦笙迎宾朋,美酒敬远客

“尽管田坝村实现整村脱贫,但脱贫致富的‘三驾马车’还要不断加油。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村民马上投入春耕,以一个丰收年迎接明年花山节。”许建军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悠悠芦笙越千年,田坝旧貌换新颜!如今,田坝村仅仅是初战告捷,接下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定会创造出一个红籽果般美好的新光景,将火辣传奇抒写在赤水河畔。

来源:川江号客户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生必读》卷下 欠债怨财主    不孝怨父母    儿不嫌母丑    犬不厌家贫姜女送寒衣    沿路苦风霜    丁兰孝父母    刻木为爹娘大家都是命  
  • 晚上回来就开始找胖姐,我说跟爸爸去外地了,让我骑电动车带他去找……我在外隔离一个月,都没提过要找爸爸或者妈妈,真是气死我了[哼]今天去划了船,穿了墙洞,被浪弄得
  • 我们试图以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只投资我们自认为了解的产业,这表示这些产业通常相当简单且稳定,如果企业很复杂而且产业环境一直在变,我们实在是没有足够
  • ……我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4月25日,段祺瑞由漢口東去(隨行之【楚材】兵艦在黃州附近撞沈招商局之【江寬】輪船,溺斃約四百人)當日
  • 在盐田生态系统中,初级海水养殖盐田虾,初级卤水养殖丰年虫等盐田虾的优质饵料,中级卤水提取溴素,饱和卤水制盐,苦卤提取钾镁,实现了盐田虾养殖尾水零排放,盐田生态系
  • 北京今年首场雪 这些地方银装素裹 6日,北京山区迎来今年第一场雪,上午10点房山百花山雪花飞舞。薄薄的一层雪覆盖在山上,梦幻无比。据有关消息,门头沟妙峰山、灵山
  • 让我炫耀一下妮萨宝贝亲手给我摘的葡萄嘻嘻[嘻嘻][嘻嘻][嘻嘻]等毕业了仲春季春樱桃熟了的时候一定要把她们带回家,因为她们没有吃过樱桃,我们西安狄寨原白鹿原上的
  • #杨蒙恩脱口秀大会现场求婚# 一直相信爱情,但是也有动摇的时候。很幸运在这个时候还能看到这样的爱情,有点莱纳德和佩妮,一直都准备着。真是百感交集,爱情真的不只
  • #校园秋景随手拍# 校园里的树时而随风摇摆;时而站立不动;时而从树枝上落下几片树叶。然而,这些并不影响绿树在深秋的魅力。校园里的花都照样开放,蜜蜂照样忙碌得采蜜
  • 所以手术之前视力稳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的营养几乎是全方面的,钙、脂肪、蛋白质等均较为丰富。
  • 今天这个电影也是看得特别震撼,这群铁血战士的扮演者真怕到我们孩子看电影的时候就找不到这个味的演员了。现在所学会做的饭大部分都是抖音上重复播放学会的,焦糖牛奶布丁
  • 但再回首过去的十多年,大家会发现在这桩亲事里面,虽然Minerva美耐华有一定的损失,比如不再以独立的品牌形式出现,但获得的好处却不少。对于Minerva美耐华
  • 原本想穿马路的,那马路被好几段长的栏杆分割着,着实没法,只有硬着头皮上天桥,费了好大的劲,终于上完和下完天桥了,幸运的是公交站距离下天桥没有多远,我就坐在那里等
  •   随后,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放置宣传展板、滚动播放电子屏、入户走访等形式,向人民群众集中宣传、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发放平安建设、法治宣传彩页、防电信诈骗、反邪
  •   上述接近消息的人士判断,住宅、产业园区运营和商业可能是未来华夏幸福的主要业务。  多个华夏幸福的员工告诉经济观察报,从1月危机爆发以来,华夏幸福员工有相应的
  • 长大后的天天超模气质更加明显,在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到他,仿佛天生自带光环,而且身高也没有长残,毕竟父母的基因都十分优秀,现在的天天也已经有一米七多了,从他的日常照
  • 诚邀特种兵免费品尝全新上市的重磅之作Chick’n Bites(中文名:招牌脆鸡块)[星星]【Chick’n Bites招牌脆鸡块免费试吃券大放送】一、同时关注
  • 这就是现实[伤心] 等你过了三十岁,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存款, 亲人遇到事你拿不出钱,你就会明白, 脸不脸的,情啊爱的,原来都是浮云。 没有钱,走到哪里,你都
  • 局部空间改造之厨房篇 | 拆掉一面墙,厨房亮堂堂!   ▫️▪️熟悉我家厨房的小伙伴知道,厨房是家里所有空间最狭小的一个。这一切都源于当初一个错误的想法:厨房要
  • 每日警醒: 大家都曾说过,时间会解决一切,时间不是解药,它只会告诉你一切答案,现在我才明白,时间会把一切串联起来,那些不明白不理解经过时间得出了答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