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
體是寂靜的
相是無量智慧
寂靜是定
定生慧
慧無所不知
什麼都知道

佛法的修學就是戒定慧
不是世尊一個人修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成佛都是走這條路
沒有例外的
因戒得定
因定開慧

所以要曉得持戒為什麼
為得定
為寂靜

有一些持戒的人搞錯了
戒律持得很嚴
一天到晚批評別人
輕視別人
瞧不起別人
為什麼
別人戒不如他

結果怎麼樣
結果他造罪業

持戒是要得定
定要得慧
他不能得定
不能開智慧

批評人
輕慢別人造罪業
果報都在三途
錯了

人家縱然做錯了都要原諒他
不要跟他結冤仇

你一念傲慢
一念批評
就造三途罪業

這樁事情
過去我們在台中修學的時候
老師常常警告我們
我請他老人家講經
都是一次他就答應了
我請他講《禮記》
七次他才答應
告訴我
為什麼我不願意講
大家聽不懂
聽了也做不到
講是白講了
怕的是學這一點皮毛
傲慢心生起來了
輕視別人
那不講還好
講了之後讓他們墮到惡道去了

所以不講
不講是慈悲
老師給我們選前面兩篇
「曲禮」
「曲禮」的內容跟《弟子規》差不多
都是講日常生活當中小事
勸我們要落實

與「曲禮」內容極相近的「內則」
我記得老師只講這兩篇
其他的沒講
連「學記」
「樂記」
老師提出來介紹個大意
沒有細說

「一切諸法
本來寂靜
非有非無」
這是事實真相。真相在哪裡?就在我們眼前,就在我們周圍。真的,不能說它有,不能說它無,你說它是無,相在你面前;你說它有,剎那生滅,念念不住,速度之快我們不能感觸,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我們今天看電視,電視一秒鐘多少畫面?一百個,一百個畫面。我們現實的,是二千二百四十兆,不能比!老式的電影,你們這些人應該都還有這個印象,這是老式電影裡面的片子,也就是我們叫幻燈片。在放映機裡面放映,打在銀幕上,一秒鐘多少次的生滅?二十四次。二十四次就把我們眼睛欺騙了,我們認為好像很逼真。當年最初的電視,黑白的電視,一秒鐘等於這個五十張,現在彩色的數碼電視一百張。不是真的,是假的。說它是假的,它真有色相,這相是什麼?累積起來的,也就是讓我們看到有,感覺到有。那是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一彈指多少張過去了?三百二十兆。我們有沒有概念?沒有概念,還是太快了。一秒鐘能彈七次,就是乘七,那就是剛才所說的二千二百四十兆。這是諸法實相。所以,有,得不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妄相得不到;真的呢?真的也得不到,真的什麼都沒有,所以非無,有無都得不到。

自性沒有物質,沒有念頭(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所以得不到;妄相,阿賴耶變出來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六道輪迴,也得不到。什麼原因?這些現象全都是在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所出現的幻相,你怎麼能把它當真的。統統把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是誰?大乘經上講八地菩薩。七地以前知道有這個事情,自己沒有看到。我們現在是聽經上講的,佛說的,聽科學家報告的,我們沒有能力看到。科學家看到是用儀器,我們曾經聽說,現在的儀器能夠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距離佛說的還得要加一倍,才能把佛所說的捕捉到,能不能?答案是肯定的,能。我估計二、三十年之後,這個儀器更進步了,可以找到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這個時候科學家就承認佛經是高等科學。科學家費這麼多時間,費這麼多精力,把事實真相找出來,沒有想到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講出來了,講得比他的報告還清楚。所以佛法不但是哲學,它還是科學。對佛法有利益,佛法講的是真的。

台灣鄭石岩居士,年輕時候有一年過年,我在景美,他來拜年,夫妻兩個來看我,告訴我,他兼任輔仁大學教授,跟學生開了一門功課,課外活動,《普賢行願品》,為他們講《普賢行願品》,好事情!當時我提出一個問題,我說我有個問題問問你,你給我解答,一句話,不囉嗦,一句話答覆我。我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他說的是什麼?他想了大概五、六分鐘答不出來,因為我叫他一句話,不能囉嗦。他問我,我說《般若經》上所說的「諸法實相」,這四個字回答行不行?他想想有道理。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一切經就這一句話,把一切法的真相說明,說出來給你,諸法實相,用白話說就是一切法的真相,怎麼能懷疑?為什麼他能說出來?他見到了。他給我們講寂靜是非有非無,他看到了。自性他看到了,自性一念不覺變成阿賴耶他看到了,阿賴耶把一真法界轉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迴他也看到了,統統看到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說他什麼都知道。告訴你真相,一切法非有非無,所以體相用都得不到,全是自己一念不覺而產生的幻相,是真正講清楚、講明白。

⋯⋯
一一2014大经科注第176集

南无阿弥陀佛

【真如般若】真正的修行者走到哪里, 哪里就一片祥和。 他不会拿自己的境界和所知所见去衡量别人,更不会因爲衆生有不圆满而心生厌恶。而是用自身的修爲境界去影响感召他人,用种种善巧方便去智慧地引导。真正的修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而是内在菩提心的自然流露。

——大真如寺昌胜宏新—— https://t.cn/R2d2HH6

《心经》到底在讲什么

有位教授朋友,某一天告诉我说:从前我发愿每天清晨背诵一百遍《心经》,现在我每天背诵二百遍。

每天起床之后背诵《心经》,确实有平息心中杂念的神效。我知道有的人每天背诵《心经》一百遍、两百遍,甚至于五百遍 ...

佛经是用来背诵的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佛经是佛陀对众生所说的法,其用意当然是要佛弟子们欢喜奉行。如果不去践行,只是念了一遍十遍一百遍,甚至念十万遍,还是只停留在原地,什么也没改变。

很多法师开堂讲经,讲了几年,信众们只听得佛法殊胜非常,听完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依佛所说法欢喜奉行。如果我们不了解经文的原意,如何依佛陀所说去实践呢?

其实,庙堂就在你心中,不用往外追寻。心就是佛,佛就是开悟的自己,每个人都应该点燃心中的黎明,想通了生命的真理,成为自己身心的主人。—— 蔡志忠

心经是佛陀说法

《心经》第一段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很多人因而误以为《心经》是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子说法,其实所有佛经大都是佛陀对弟子说法,《心经》是佛陀对十大弟子智慧第一舍利子说法。

佛教是心的教导

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

佛教,可以说是佛陀对众生如何正确使用心的教导,人会产生痛苦烦恼都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心,佛陀透过“心经”教导我们如何正确使用我们的心,令心寂灭不生妄想妄念,以达到寂静的智慧彼岸。

色与空

弟子问达摩说:“什么是色?”
达摩回答说:“眼前情境,即是色。”

弟子问:“什么是心?”
达摩说:“现在问我的,即是心。”

弟子问:“面对色时,心应该如何?”
达摩说:“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

弟子问:“怎么说呢?”
达摩说:“外在情境只是纯然情境,没有净垢分别。但由于我们的自我主观,生心分辨情境的好坏善恶。”

外在时空变化 = 情境,内在心识变化 = 心境。无明众生的心境易受外在变化情境所影响,现前情境如我们所期待,心情便很顺畅。情境不如预期,心境便坠落谷底。

名与色

弟子问:“什么是名?”
达摩说:“有形情境叫作色,无形的情境叫作名。我们的心受名色所束缚,因此便有际遇好坏差别。”

弟子问:“际遇不好之时,应如何?”
达摩说:“面对现前情境时,不要以自我的立场生心,便无际遇好坏。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

现前情境便没有所谓的善恶净垢分别,也没有心境好坏顺逆。不以自己的心评断际遇的好坏分别,于是心色两相生灭,没有心也没有色。

无眼耳鼻舌身意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踩进同一条河流。”

因为人已经不同,水也不同。

现在的我不同过去、未来的我,心识也随时间改变,人的一生中并没有一个不变的我存在,因此不要以过去的观念来评断当下。

无色声香味触法

外在的情境瞬时万变,如果我们不以主观分辨,只是随着变化而变化,无我、无分别、无内根感官、无外尘情境、无所差别,便能达到与万象融而为一的境界。

于任何情境,只是整体一生的刹那切片,而这就是我们的生命实相。人只能掌握当下瞬间,这样观察,就是觉悟。

涅槃之境

比丘问佛陀“如何达到涅槃之境?”

佛陀说:“比丘啊!当我们面对任何情境时,让感受只是纯粹的感受,心永远处于无来、无往、无始、无终、无住、无想的不生不灭状态,我称它为心涅槃。”

比丘说:“如何让心不生不灭?”

佛陀说:“比丘啊!涅槃就是心不随情境起作用。心不起作用,不生出苦,无苦就没有苦的消逝。这就是心不生不灭,是解脱之道的最高涅槃境界啊。”

修行即是修心,降服自己的心,于境不生分别。在任何当下心不生苦乐,心不起作用,三界心尽即是涅槃。

一切都在

一休还在当沙弥时,默然不语独坐参禅,师父微笑着领他走出寺门。

寺外弥漫清新空气,半绿草芽,斜飞小鸟,流动的小河。过了一个下午,师父领一休回寺内。刚入寺门,师父突然轻掩木门,把一休关在寺外。

一休不明白师父旨意,天色很快暗了,这时师父在寺内叫一休,一休便推开寺门走进去。

师父问:“外面如何?”
一休说:“全黑了。”
师父问:“还有什么吗?”
一休说:“什么也无。”
师父说:“外面清风、绿野、花草、小鸟、小溪一切依旧在。”

白 丨话 丨心 丨经

当初,有位善于观察自我的修行者,依智慧到彼岸的方法进入深层思考。他发现:“众生以自我立场,评断现前情境的好坏顺逆,心生爱憎分别,痛苦烦恼便因而产生了!”

佛陀对舍利子说:舍利子啊!宇宙中凡是存在必然变化,凡是不变化必然不存在,我们的心也是如此。

舍利子啊!情境只是一时变化,没有好、坏、顺、逆、净、垢、增、减。我们的心要像镜子一样反映当下,不要想它怎么来、怎么去,不要以自我立场去分析眼前情境,也没有所要分析的对象,没有主观想法。眼前情境没有顺逆,内心也没有爱憎分别。

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苦无从产生,也没有苦需要消除。身心与当下合一,无所欠缺,也无所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喜欢多变的起泡酒他们大多年轻有创意,乐观积极,喜欢冒险,这么多有趣的灵魂在一起那就是多倍的快乐了。他们性格耿直,讲究生活品质,会为了自己所钟爱的事物花时间和耐
  • 【映畫】:筒井哲也的人氣漫畫「ノイズ」(Noise)確定映畫化,藤原竜也、松山研一 雙主演,廣木隆一 擔任監督,片岡翔 負責腳本,2022年上映。同时,新场面写
  • 以前读过的那些所谓的心灵鸡汤,讲什么遇到的人,人生的苦难怎样怎样之类,有一段时间还信以为真,今天忽觉是腐蚀精神的蛀虫,没有一点营养,满篇无病呻吟,简单的说就是矫
  • 代餐:#转发赠书##我最喜欢的童书# #儿童节适合送给孩子的书#央视新闻推荐“我们爱看,这样的插图”! #儿童节适合送给孩子的书#央视新闻官方推荐“我们爱看,
  • 再次,在连载「亀カメラ」取材时向龟梨桑传达了LIVE的感想,他高兴地展开笑容“我虽然还没有什么自信,但是我有经验。演唱会前的亀カメラ的采访时,龟梨桑说“这次的控
  • ”​小宋老师的世界里,芒果是兄弟,橘子是先生,雾能说话,月亮需要借,遥控器也会冷,小熊也需要雨衣,不小心踩到酸奶会说对不起酸奶兄弟,那是世界上最干净的地方。​我
  • 9.按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要求,考试时,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要
  • 她画的蜜蜂隔着屏幕以及不太好的光线与像素我都想去触摸,我想华兹华斯先生也会喜欢这幅画吧#西班牙新闻##西班牙##西班牙新闻[超话]##马德里##银行销户##雪上
  • 这次买的是葡萄冰冰和樱花冰荔,我太爱葡萄冰冰了,简直一绝,对于每天都要喝咖啡的我来说真的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神器!」「幸福是不会自己走过来的。
  • [苦涩]我滴嘛呀,你们考完了法考又考注会,虽然不知道安防专业的研究生考注会有啥用,但是研院这氛围,太可怕了,求求了别卷了别卷了。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在路上遇到学生被
  • 【【TFBOYS】从我眼睛走进来的你们】你在我眼中的世界里 为你而建的世界我眼里的世界没有世间的丑陋没有世俗的功利因你而动的眼睛情感在眼中闪现喜悦里有着灿烂难
  • 阿娘说你判变了,我才不会相信。三个时辰的剔骨之刑,周生辰,你该有多疼啊…原来,那夜我在梦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你的痛苦。
  • 我真的生气了,而且失望了,你还是那个你,那个失联前就让我没有安全感且自私的你,我真的是心开始凉了,只希望自己再一次见到你就别再那么添了,真的太没自尊了!心情不美
  • 还有人觉得:出生人数持续走低,老年人越来越多,自己现在交的社保,早就已经被用完了,等到自己老的时候,新的年轻人交的社保,不知道还够不够发养老金的。有人觉得,当然
  • 答:1,充值360元做V1做店主,赠送360元大礼包+全球购店铺+500现金分红 2,充值1900元做V2店主,赠送1900元大礼包+全球购店铺+3000现
  • 02 CWMTE2022 新产品 - 雄鹰奖 为展现近年来装备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化转型升级取得的优秀成果,促进智能制造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在实际生产应用,助推技
  •   2018年6月21日,“渔村”搬迁改造工作的启动让光照进了胡顺来的生活,他亲身经历、见证了13天563户居民全部搬迁、出棚入楼的全过程,直言“像做梦一样!
  • 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全国低碳日线上答题活动开始啦】2022年6月15日是第10个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
  • 6月12日,中国治疗耳病第一人王汉高(91岁)老师点赞易京京合伙人吕吉山在中国·平陆策划创建“晋陕豫中医药康旅产业总部基地-傅山中医药世界性示范工程”项目。为呵
  • ”内心的戏有无数自己只有一个不想多思考也不想什么想法都没有也觉得应该多去外面见识见识人不是为了活着而活时间的手一挥就真的不再有了@张皓宸 @张皓宸 @张皓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