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开新局# 【走在前 开新局|以创新驱动为引领 助推潍坊高质量发展】【闪电评论】今年以来,潍坊全市上下锚定“一二三”目标,坚持“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市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平稳、逐月向好。其中,潍坊市200个实施类省级重点项目开工200个,开工率100%,居全省第1位。

当下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潍坊市要展现新作为,就必须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助推潍坊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潍坊高地”。

以人才创新为支撑,筑巢引凤,积极打造人才新高地。事业兴盛,惟在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家有梧桐树,不愁凤凰来。今年5月6日,潍坊市委高规格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潍坊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潍坊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在省内率先实施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创新推行市直部门“管行业就要管人才”工作机制,有效凝聚起齐抓共管工作合力,人才政策体系日趋完备。制定形成了以“人才兴潍”24条为核心的“1+N”政策体系,出台加强重点产业人才支撑的16条措施和13项个性化产业人才支持政策,形成了“普惠性+量身定制”的特色人才制度体系。潍坊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打造特色人才集聚高地,高水平建成人才强市”一个目标,突出“构建具有潍坊特色的人才集聚雁阵格局”一个牵引,实施“产业人才集聚、高端平台支撑、人才生态优化”三大行动,强化人才引育创新,努力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省前列,为实现“一二三”目标、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到2025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6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00万人、高技能人才32万人、农村实用人才35万人;引进培育并重点支持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1000名以上;新增高校毕业生25万人以上。人才为支撑,广招天下才。潍坊在人才上的创新机制为该市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奉献在各行各业,成为潍坊市重要的人才资源。

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为引领,助推潍坊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是支撑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没有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今年4月,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潍坊市为科技创新标准化城市试点。为了推进科技创新标准化城市试点建设,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管局研究制定了《推进标准化创新发展九条措施》。据悉,《措施》主要包含及时宣贯标准化创新发展新理念、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标准转化、培育一批标准化创新示范典型、健全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潍坊标准”体系、集聚要素资源推动标准化职业教育、建设潍坊市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强化标准化创新发展政策扶持、探索建立标准化创新发展评估机制等9条。为创新提升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三个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潍坊市从巩固拓展比较优势上,强化创新、寻求突破;从补齐克服短板弱项上,强化创新、寻求突破;从有效激发社会和市场的动力活力上,强化创新、寻求突破。围绕贯彻落实省、市工作动员会要求,潍坊市农业农村局集中谋划了2022年度3大类20项工作创新事项,为推动工作提供有力抓手。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潍坊市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为全市经济发展积攒了后劲,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动力。

以产业创新为引领,打造潍坊产业发展新高地。产业创新是企业发展的要素之一,没有产业创新,企业发展就无从谈起。潍坊地处山东腹地,具有多重发展优势,既有沿海发展优势,又有内陆区位优势,这里的交通四通发达,产业集群密布,寿光蔬菜全国闻名,海盐产量在全国也具有重要地位。对城市来说,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而对企业及其所在产业来说,提升创新能力可谓是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需要。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在潍坊,企业家们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带领企业打造强大的创新主体。产业创新驱动正在成为潍坊市的重要引擎,为潍坊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好风凭借力,建功新时代。潍坊作为山东省重要的经济强市,在振兴山东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乘着省十二次党代会的东风,潍坊只要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交上一份圆满的“潍坊答卷”。(文/李红军 来源:闪电新闻)

“秦创原建设高新在行动”(三)

编者按:“原”上风起,科创正劲,西安高新区秦创原建设如火如荼。一年来,高新区坚持以促进“双链”融合为主线,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为目标,加力加速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争当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即日起,平台策划推出“秦创原建设高新在行动”专题报道,以秦创原建设中的高新力量,献礼陕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西安高新区:布局重大科创项目 加速秦创原“三区”建设

秦创原是当前陕西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最大的风口,在全省势如破竹推进秦创原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全省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主力军,西安高新区也以“四个高新”建设为抓手,立足“打造秦创原平台使命践行区、核心引擎区、示范样板区”目标定位,开启了轰轰烈烈推进全域建设秦创原的新局面。

加快平台类项目建设激发强劲创新活力

初夏时节,万物峥嵘。驱车沿西太路南下,在西安高新区的丝路科学城片区,林立高耸的塔吊、轰鸣作响的工程机械、往来穿梭的运输车辆,正共同奏响着高新区全域建设秦创原的最强音。

首先映入眼帘的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是“前海模式”在内地复制的首个样本和发挥前海“服务内地”作用的重要空间载体。目前,该园已建成投用,部分金融机构先期入驻的同时,园区也正在加快引入总部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金融科技企业、专业化金融中介机构等。2022年,预计将引进私募股权投资机构30家以上,签约入驻企业达50家,提供10亿元投融资支持,助力更多企业实现科技金融互乘放大效应。

不远处的秦创原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器(西安电子谷核心区)项目如今也已初具规模,这个由40余栋建筑组成的“西安最大产业加速器”沿着翠微路延绵数百米,气势颇为雄伟壮观。未来,这里将聚集600家企业,带动3万人就业,成为秦创原电子信息产业转化的重要承载地。

今年4月8日开工建设的秦创原·上市企业园也是西安高新区加快秦创原建设的一大举措。该园将以“总部+研发”为主,建成后聚集35家上市企业,打造秦创原上市企业集聚高地,通过发挥上市及拟上市重点企业辐射带动的龙头效应,逐步形成“基础研究—科研转化—集群培育—服务输出—智能制造”的融合体系。

除了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秦创原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器等平台类项目。在丝路科学城规划的“十个特色产业组团”中,西安高新区还瞄准前沿领域和前瞻技术,借助科研院所、重点高校的力量,分别布局有以秦创原·先进阿秒激光大科学装置、秦创原·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以西电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高能级科技转化平台,并全力以赴推动项目于2022年全部建成投用。

上述平台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西安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拥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4个、省级创新平台122个、新型研发机构186个,并形成以中科院系、高等院校系、重点企业系为代表的秦创原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从而激发出更为强劲的创新活力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推进产业类项目壮大“55611”现代产业体系

秦创原建设说到底就是要推进更多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实际上,在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两大高能级片区规划之初,西安高新区便按照全域建设秦创原目标任务,引培落地了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并积极借助这些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加快推进“55611”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汽车产业等产业孵化转化类平台建设,努力推动科技创新向产业转化发展。

时光回溯到2021年,在丝路科学城启动建设当月,西安高新区就启动了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27个重点项目。而2022年,迈入“四个高新”建设提速年的西安高新区又围绕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以科创项目和科创企业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182个秦创原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实现秦创原使命践行区、核心引擎区、示范样板区的目标。

日前,记者走访了解到,在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中央创新区,陕建集团总部大楼、中铁三局科创中心、中铁二局盈创中心、丝路创智谷等一批重磅项目加速推进建设;长安园通讯产业园里,随着中兴通讯二期、奕斯伟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高研电器设备生产基地、莱特 OLED 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等一批建重点项目的建设,园区产业链条进一步明晰,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在草堂科技产业园,西电集团智慧产业园、埃顿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比亚迪12gwh动力电池扩能项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项目如火如荼建设,也将进一步推动高新区“55611”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成势。

再将目光转向丝路软件城。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大华西安研发中心、和利时西北总部基地、诺万光电显示控制系统产业化研发基地等项目也在提速建设,支撑起该区域“2+5+N”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主要用于物联网传感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研究以及产业化,不仅可以带动近15000人的就业,同时将助力高新区做大做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和利时西北总部基地项目是和利时集团除北京、杭州之外的第三个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和利时在国内最大的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

提速公建配套类项目建设营造宜居宜业环境

平台类、产业类项目如火如荼推进的同时,西安高新区也高度重视高品质城市建设,通过加快推进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区域内各类配套类项目建设,不断均衡完善区域基础配套体系,为秦创原建设夯实基础、筑牢根基。

当前,在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两大片区,一所所学校、医院等民生项目已经相继落地,一个个公园、绿地、公交、地铁、云巴等各类配套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一大批住宅、商业街项目正在全力建设……今年五一前夕,相继建成开园的永安渠海绵城市生态公园和仪祉湖公园再提升区域城市品质的同时,也成为市民群众新的打卡地,永安渠商业街、西安大剧院等也将在不久建成亮相。

而今年4月26日,西安高新区丝路软件城和丝路科学城两大重点区域33条市政道路正式通车,进一步推动了西安高新区产城一体融合发展,也为上述区域项目加快建设、企业创新发展、群众工作生活创造更加便捷的通行环境。

秦创原建设东风正劲。西安高新区将抢抓机遇,充分释放国家自创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优势,狠抓秦创原平台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持续引育一批含金量足、含绿量高、含新量多的好项目、大项目,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建成面积将达到200平方公里,聚集百万科创人才,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价值高地和西部产城融合的新典范。
(高新融媒记者 杨皓)

【科技助农 人勤春早】2月21日,巨野县柳林镇去年建设的5000亩高标准农田里,井灌设施已投入使用,刚刚浇过的麦苗春意浓浓。“这几年,俺们从种到收全部实现机械化了,但最难的是浇地,扯四五捆电线还到不了地头,有时为占井,都是夜里扛着被子睡在井边看井。自‘高标田’建设后,机井电桩插上卡,地头‘水龙头’流出水。”说起“高标田”,柳林镇代楼村村民崔荣军一脸喜色。

据了解,柳林镇高标准农田项目涉及机井56眼、低压管道28000多米、高压线路2800米、道路铺设3000多米,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模式,大力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开发。“原来地块小,种地很费事,村里年轻人都不愿意干。今年高标准农田地头都打井了,地下也埋上管子了,今年春耕大伙儿的干劲更足了!”柳林镇代楼村村民崔德枝说。

“目前,柳林镇5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已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初步形成田成片、渠相通、路相连,惠及周边10余个村庄,受惠群众达万人,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实惠,高标准农田真正成为农民愿意种的稳产田、高产田!”柳林镇党委书记王阳峰告诉记者。

近年来,巨野县坚持集中连片、设施配套、整体开发利用的原则,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20年巨野县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的8万亩高标准农田已全面投入使用,涉及田庄镇、麒麟镇、龙堌镇、柳林镇等10个乡镇,项目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灌排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全县建设高标准农田达11万亩。

2月22日,核桃园镇乐土村的一块麦田地头上,村民王刘全对眼前正在建设的“高标田”充满期待:“以前田间小路一遇雨雪天,庄稼都拉不出来,现在沟、路、渠、井、闸、涵、电、泵井等设施齐全,每亩粮食增产个一二百斤不成问题。”

“核桃园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机井27眼、桥涵21座、路面土方基础3公里,井管建设很快完工,今年清明节前群众就可以灌溉春苗了。”核桃园镇党委副书记柳絮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巨野县大义镇王店村是一个种粮大村,由于务农村民老龄化严重,村内不少土地出现了没人种、没人管的半荒状态,土地产值低。为了打破这一困境,2019年,村“两委”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对全村的土地实行托管服务。“村党支部成立合作社,对全村土地进行托管,统一管理。目前全村土地托管四千余亩,占全村的80%以上,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又大大提升了土地的产能产值。”王店村党支部书记王甫建告诉记者。同时,该合作社还通过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服务周边五个村庄近两万亩农田。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天栋介绍,目前,全县土地流转率已达52.4%以上。

“外出打工久了,就不想回来种地了,10余亩地在自己手上也是浪费,还不如托管出去。”独山镇于楼村村民于晓明一家7口人,共有10余亩地,自己与孩子常年在外地打工,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4年前,他将地全部“托付”给了当地的农业合作社打理。“还别说,当年年底一算账,把我们一家人乐坏了,家里田地收入再加上在外打工挣的钱,足足有10余万,比往年全部收入多出两倍多。”于晓明说。

济宁任城区:手机上看住“口粮地”

□记者 王浩奇 通讯员 袁进 梁春峰

2月21日下午,济宁市任城区安居街道桥西村一块2亩多的撂荒地,一小时引来三拨人“光顾”,平时少人问津的农田里一时热闹起来。

事情要从一条匿名信息说起。“耕地不明原因撂荒。”当天下午3点多,一条配有两张现场图片的举报信息通过微信小程序上传到任城区耕地保护田长制监管平台。收到手机提示信息,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到;正在邻村巡查的街道自然资源所所长周平勇十多分钟后到达现场;区自然资源局耕保科和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工作人员根据平台导航紧急赶到。经调查得知,这块地在平台上已有“前科”。

“都怪我当时不懂政策,盲目行动,又给大家添麻烦了。”撂荒地主人张全国一边忙着挖沟排水,一边不好意思地解释。去年10月,张全国为增加收入,私自将农田挖成鱼塘建设垂钓项目。结果,没等鱼苗进塘,事情就被传到了监管平台,项目因实施后将改变耕地地类变更被立即叫停。他紧接着又将鱼塘填平,对地块进行了复耕。白忙活一个多月,不仅误了种粮农时,还因地处采煤塌陷区积了不少水,这才被迫撂了荒。他现在一边排水,一边等天气回暖,准备重新种粮种菜。

“守住全区耕地红线,我们时刻准备着。哪里有丝毫异常,都会通过耕地保护田长制监管平台触碰各级监管‘神经’,我们将立即前往处置。”任城区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副大队长贾宝群告诉记者,这次举报尽管存在误会,但他们没有白来,一是对此前问题的处置进程进行了回访,二是对村民进行了进一步的政策宣讲和复耕指导。

去年4月,任城区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田长制体系,构建“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田长制”管理体系,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分层设置农田网格,建立以村(社区)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机制,由区长、镇长(街道办主任)和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一级、二级和三级田长。一二三级田长分别以一季度、两周、一周为周期对负责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上报违法用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行为,通过“田长吹哨、部门报到”,实现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

为规范“田长制”监管、提高工作效率,任城区以互联网和3S技术为基础,开发耕地保护田长制监管平台,通过线索上报、信息核实、违法研判、违法处置、绩效评价和综合监管等功能,实现耕地保护全生命周期监管。各级田长能够利用手机上的“田长制”APP实时上传违法行为,查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情况。任城区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则能随时查看举报地块信息,对违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行为做到及早处置。平台还能通过实时跟踪记录巡查轨迹,对开展巡查任务的田长进行有效监管。平台同时设有群众举报微信小程序,群众通过扫描公布在村里的二维码就可举报违法行为,实现“人人都是田长,指尖保护耕地”。

作为省级自然资源“数字赋能”试点项目,任城区耕地保护田长制监管平台上线半年共收到提报线索194条,已处置完成159宗。目前,当地正进行平台二期功能开发,新功能将引入监控摄像头、巡查无人机,自动抓拍、比图、识别,对疑似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及时预警并上报各级田长,通过“人防+技防”实现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全天候无死角监控。

临沂费县:200亩麦田换种记

□记者 纪伟 通讯员 高云野

初春的沂蒙山,麦苗已蹿出20多厘米高。费县东蒙镇巨庄村村民王立志三天两头下地观察麦苗长势,“我种了十几年临麦4号,对这个品种的脾气比较熟悉,今年刚换了济麦23,得多上心。”

巨庄村有2700多人,人均土地一亩出头,但其中算得上良田的平坦耕地只有1400亩,大多是小麦与玉米轮作。王立志今年50岁出头,在村里是种庄稼的老把式,除了耕种自家的地,还从同村人手中流转了6亩多地,陆续购置了播种机等4台农机。“种了大半辈子地,但省里的专家却说咱种的地不大行,非让我换种子。”王立志回忆起换种之初的情景,直言当时颇有些不服气。

2020年,省农科院开始对口帮扶费县,派出了一大批专家来到田间地头,为沂蒙老区人民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支持,该院作物所研究员王旭清被派驻到巨庄村。

王旭清第一次来到王立志的麦地里,简单一交流,就看出了端倪。“老品种用了多年,自播自种,品种已经有些退化了,辛苦半年,小麦亩产也只有1000斤出头,我当时就推荐老王改种济麦23,亩产能到1600斤。”王旭清回忆说,但当时老王直摆手,表示改种新品种心里没底,还是老品种种着踏实。

庄稼人之间的事,总要在田地里见真章。去年麦收结束后,正是翻整土地种玉米的时候,王旭清在村里协调了十几亩地,种下了13个玉米新品种,作为推广良种的示范田。

巨庄村的玉米地过去几年常受锈叶病困扰,严重影响产量。去年,又到了锈叶病高发的时节,有些村民家的玉米遭了病,但十几亩示范田里的玉米,却长势喜人。

“当时我就觉得,这些专家还真是有两把刷子。”王立志说。去年冬小麦播种前,王立志找到了巨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立金,表示想试试专家带来的新麦种。8亩庄稼地,种上了济麦23。被事实说服的村民不只王立志,这一茬小麦,改换麦种的足足有200多亩。

除了让巨庄村的良田保持高产,王旭清还在推进一个更大的计划。去年9月,在省农科院的安排下,王旭清开始担任巨庄村的“第一村主任”,力争对该村的农业生产进行系统性提升,破题之举就是让巨庄村的小麦进行订单式生产。

“不同的小麦品种做出的面粉特点各异,强筋粉适合做面包,中筋粉适合做馒头面条。以前村民卖粮食时不作区分,面粉厂收购时就很头疼,因为这会导致同一个时间段做出来的馒头面条口感不稳定。”王旭清告诉记者,当地有一家左三姐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常年收购周边村庄的小麦,王旭清的同事龚魁杰就在该公司驻点帮扶。在两人的撮合下,这家公司计划与巨庄村达成订单生产协议,根据公司的生产需求,在巨庄村改种适销对路的麦种。这样一来,公司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村民卖粮的价格也能提升。(大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近流行一段话,如果我用你待我的方式来待你,恐怕你早已离去。[心]#阳光信用# [心]#每日一善# 我为寻你爬上了高高的领,原只因好奇,却想不到你如此强烈的震动
  • 此前在节目中,王嘉尔的倒车入库可谓是“像极了考驾照的你”。儿童电影《我的嘟卡弟弟》6月1日儿童节上映 三大看点引关注 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平日二胎家庭里会发
  • #刘宇宁宁远舟# #刘宇宁一念关山# #摩登兄弟[超话]# 我的偶像光芒万丈,我不能一身戾气[月亮代表我的心]@摩登兄弟刘宇宁 +:。.。❣LロVЁ❣。.。:
  • 据知情人称:事情是3个月前不是有人把照片发出来家长们根本不知道老师竟然会这样体罚学生的! #泸州身边事#【泸州爱迪嘉亿幼儿园教师体罚儿童 将两名孩子挂门上触目惊
  • 如果不是尧舜之道,我不敢把它在君王面前陈述,所以,齐国人没有能像我这样对君王有敬意的。孟子为了能使王道仁政落实,才前来朝见君王,君王如果一直如此,虽见无益,因此
  • 调整后管理措施具体如下:一、对7日内有高风险或参照高风险管控区(山西运城、甘肃、新疆、内蒙、西藏、宁夏等)旅居史的来(返)海口人员,在抵达海口机场、码头等关口实
  • 黄昏闲暇之时,我喜欢独自在山峦峰巅间辽观落日余晖,目送夕阳丝丝空坠,身感谷寒漫漫外侵,在山景中觅寻灵感,在香林中妙悟自然,悠自生出一汪境界,似与苍天合并,神与自
  • [心][心][心][心]无恙情感,让爱无恙[心][心][心][心]委托人在月初找到我们,当时和男友因为父母坚决反对以及两个人在感情中都不太会表达自己,产生隔阂造
  • @摩登兄弟刘宇宁 晚安我在离你不远的地方,遥遥的给你祝福![打call]这个生日真的过的太难忘了!
  • 澳洲直邮[闪电]【澳洲铂金装爱他美。含DHA和益生菌】是金装的升级版,与金装版相比,白金版比金装多添加了22%的 Omega-3 DHA,促进宝宝脑力发育和视力
  • ”为了保险起见,她又急忙解释,“不过呢,他们和我们不一样。”她用力地猛点头,番茄汤罐头再度摇摇欲坠,“我也不是说破轮镇的人都是贼啦,我可没那个意思。
  • 我的小作文又来啦掐点咯long long 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20:41到达,出口站看到紫珍小小激动了一把,雨一直下不停,with玉宝到了
  • 好吧,看来,也许是广元市第一,万州第二……大家觉得呢? (周毅 梁钦卿)重庆万州的火车车次数量,真的是川渝的地级市第一名吗?
  • #放单主持# 恭喜师妹也就加入一个多星期,就收获了自己的一个商家,每天都能看到有很多人晒收入,别人光鲜亮丽的生活,自己满眼羡慕,但光羡慕又能怎么样,自己不去做又
  • (会員ステータスに準ずる)お届け: 9月中旬頃予約商品は、 注文取り消し・返品・交換対象外です。■素材・洗濯麻55% 綿45% 洗濯:手洗い可タンブル乾燥:不可
  • 书上说的没看明白,从雪球上又找来的例子,如下:(比如说现在小诸葛的公司“任我行”要上市了,想要以10元的价格发行100股,因为很火爆,所以在超配15股的基础下(
  • !!
  • 日本最大排名网站「Goo Ranking」票选「你最喜欢哪一位动漫角色」#利威尔# 获得第一名。如果你只有一票的话,你会投给谁?
  • 结果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卖家说只有库存痕迹 ...天然蕉麻logo商标手袋,使用了生长在菲律宾中部蕉麻,蕉麻是一种外观类似香蕉的植物,植物纤维非常坚固,轻巧,耐
  • 2022WDSF世界霹雳舞锦标赛参赛选手名单公布】2022WDSF世界霹雳舞锦标赛将于10月21日-22日在韩国首尔奥林匹克SK手球竞技场举行,Bboy和B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