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城齐齐哈尔百人团赴京助力冬奥】#龙头身边事# “冰球之城”齐齐哈尔,是国家重要的冰上运动基地,具有67年的冰球发展史,曾获得“亚洲最佳冰球城市”称号,冰雪装备制造、冰雪场馆服务、冰雪人才培养、冰雪赛事运营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随着世界瞩目的北京冬奥会的临近,齐齐哈尔人以服务、助力冬奥会备训备赛为己任,以独特的冰雪运动优势和实际行动体现齐齐哈尔担当、展示齐齐哈尔作为。

11月下旬,齐齐哈尔男子冰球队守门员韩鹏飞随国家队在俄罗斯莫斯科周边进行比赛和训练,冰上、陆地一天两练,始终保持着高强度。从去年12月云南集结,到沈阳集训,再到1个多月前的国家队名单出炉,作为主力,门将韩鹏飞把激动变成了行动,每天下冰最晚,训练得比谁都刻苦。

齐齐哈尔市体育局竞技体育与青少年体育科科长刘佳介绍,经过国家队多轮选拔,截至目前,中国男子冰球队、中国女子冰球队、国家花样滑冰队、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共有齐齐哈尔籍运动员12人。

多年来,齐齐哈尔为全国冰雪体育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培养国家级健将以上运动员210余人,向各级国家队输送运动员、教练员近千人次,全国2/3的冰球教练员出自齐齐哈尔。近几年,齐齐哈尔加大对国家高水平运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力度,通过省队市办、内部选拔培养、对外交流引进等方式,助推重点运动项目发展,使齐齐哈尔“冰球之城”品牌羽翼渐丰,享誉国内外。

目前齐齐哈尔入选中国男子冰球队、女子冰球队的10名运动员正在俄罗斯抓紧备战,努力提升竞技水平,力争在冬奥会赛场上取得新突破,为国家队贡献齐齐哈尔力量。

国家体育馆是北京冬奥会的主体育馆,精彩激烈的男女冰球赛事贯穿始终。放眼全国,赛场制冰这一“重头戏”交给谁最放心呢?唯有来自冰球城齐齐哈尔的制冰团队。

齐齐哈尔现有标准室内滑冰馆5座,每年浇冻室外冰场200余块,全年赛事无休,造就出一批优秀的制冰专业技术人员。据了解,敢接这“瓷器活”的10人团队,老中青相结合,平均从事制冰工作30年左右,对冰的软硬、厚薄、温度等掌控自如,在国内论冰雪场馆服务他们谁也不服。

61岁的崔云凯是冰球专业运动员、国家级裁判出身,无数次参与国际冰雪赛事的制冰工作,是这个团队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制冰的时候不能多浇水,如果水浇得多,容易产生气泡,影响冰的质量;浇冰的水温要在50℃至60℃之间,如果水太凉,容易马上凝结成小颗粒,影响冰的平整度;冰温应控制在-12℃左右,防止温度过低使冰变“脆”……

一年来,他们三次赴京参与国家体育馆制冰,主要担任浇冰车司机和制冰助理,并协助完成冰场铺设底冰、喷白、场内划线和制作标识等工作,其专业性和服务意识获得了国家体育馆和国际制冰师的高度认可。按冬奥会组委会要求,齐齐哈尔制冰团队将增至14人,2022年1月2日至3月14日持续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制冰服务。

同样绽放在国家体育馆的还有冰球城的“雪童”。20岁的徐嘉峥来自齐齐哈尔冰球专业一队,是一名出色的前锋,在今年5月的冬奥冰球雪童选拔中脱颖而出。

雪童需要具备高冰面滑行、高灵敏度、高控球等技能,要在70秒暂停时间内快速完成对比赛冰面的清扫、整理等工作。然而,这些对于徐嘉峥来说,都是“小菜一碟”。11月份,线上培训两天,测试赛外国专家现场指导45分钟后,12名雪童排成整齐的队形就开始工作了,每个人的滑行路线都是严格固定的,不能有丝毫偏差。徐嘉峥对记者说:“在清冰过程中,场馆大屏幕同步开启读秒倒计时,虽然站在冬奥赛场有点紧张,但我认为自己的表现称得上‘完美’,能为多年梦想的北京冬奥会服务,感到无比骄傲。”

据齐齐哈尔冰球专业二队助理教练郭志昊介绍,此次,齐齐哈尔共有23名青年运动员通过测试,占北京冬奥会雪童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男子雪童14人、女子雪童9人,他们将在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为冬奥会男女冰球比赛献上优质的服务。

在齐齐哈尔市中华南路上,一扇冰球球杆形状的学校大门格外醒目,这就是徐嘉峥冰球梦想开始的地方——远近闻名的二马路小学。1957年,这所小学就拥有了自己的冰球队,冰球教练崔义文、崔志楠父子为夯实齐齐哈尔冬运之基,在这里默默耕耘40余载,二马路小学的毕业生前后有60多人入选国家队。

现在已退休的崔义文教练告诉记者,几十年来,二马路小学每年冬季都建室外冰场,校冰球队无论寒暑每天都能保证固定的训练时间,就大年初一放假一天,家长们都很支持。为保证学校冰上运动的普及率,冬季每个班级每周都有两节冰上体育课。

在这座冰球城市,重视基层冰雪人才培养的学校何止一个二马路,还有青云小学、江岸小学、回民小学……目前,全市组建了100余支中小学冰球队,建立起从U10至专业一队的全梯队培养体系。

每当华灯初上,在齐齐哈尔的一座座室外冰场上,无数冰雪小将迎着凛冽的寒风刻苦训练,眼毛上都结满了白霜。外地的冰爸冰妈感慨地说,孩子们坚毅的品格,对冰球的热爱与执着,冰球城雄厚的人才储备,是我们能够取胜的原因。

1982年出生的齐齐哈尔体育局翻译陈龙被冬奥会组委会借调半年,现在可是大忙人,他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英语系,作为队陪监督,将带领来自清华、北大、北体大等名校的队陪们共同完成冬奥会的翻译服务工作。

在国际比赛现场,他的中英文宣告、快速反应能力及对冰球项目的了解,令人佩服。可陈龙却谦虚地对记者说:“是冰球城给了我成长的舞台,一场场国际大赛让我充分锻炼,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变成了合格的冰雪体育翻译。”

全国冰球锦标赛、亚洲冰球联赛、世界冰球甲级A组锦标赛等国内国际高水平赛事纷纷落户鹤城。尤其是2017年以来,他们将每年1月份第一个整周的星期六定为“齐齐哈尔冰球节”,引入欧洲杯(里加)青少年国际冰球锦标赛、中俄城际冰球邀请赛,成功打造全年常态化赛事活动体系,为冰球发展培育了一片沃土。

冰球节、冰球季、冰球城,浓厚的冰球氛围感染着这座城市的每个人。在齐齐哈尔冬季运动项目中心从事管理工作的时宇家,以前是个“门外汉”,近年来他不仅迷上了打冰球,还做起负责技术统计的冰球场外裁判员,经历过世锦赛、亚洲冰球联赛的历练。11月初,作为技术官员,他参加了北京冬奥会前的测试赛。据介绍,此次齐齐哈尔共有19名技术官员入选,占国内技术官员总数的1/4,三年来他们经过二次线下培训,三次线上培训,完全具备了服务冬奥会的能力。

时宇家对记者说:“冰球比赛节奏太快,我负责记录‘助攻’这一项,紧张得眼睛都不敢眨,20分钟一局下来,一页A4纸记得满满的。”

然而,同一天,在北京的另一个场馆里,来自齐齐哈尔的花样滑冰教练孙岩显得轻松许多。他是十几名冰童、志愿者的头儿,主要负责运动员进出场地、急救等内场管理工作。对于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冬奥会,今年55岁的孙岩充满期待。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目前齐齐哈尔选派运动员、裁判员、技术官员、制冰师、雪童、翻译6类人员共68人。待北京冬奥会拉开大幕之时,全方位服务、助力冬奥的齐齐哈尔人将达到百人左右。齐齐哈尔市体育局局长汤朝龙说:“我们全局上下500名干部职工、运动员准备好了,北京冬奥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持什么,北京冬奥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好什么,通过服务北京冬奥会,我们进一步锻炼队伍,提升参与国际赛事能力,充分展现齐齐哈尔体育人的风采。” (龙头新闻)

#美好辽宁欢迎您# 【念好人才“三字经” 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盘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人才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紧扣盘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难题,从乡村人才队伍的实际出发,在人才“育、用、引”上花大力气,为乡村振兴增添“人才”的源头活水,造就了一批奉献农业、扎根农村、热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念好“育”字经,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

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既熟悉本地产业特色和地域环境,又心怀浓厚的乡土情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市在乡村本土人才培育上,以发展壮大盘锦水稻、河蟹两大特色农村产业为目标,针对农业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新人才培育新模式,按照“群众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主导”的思路,对人才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全覆盖与滴灌相结合的全方位培育。

实训是培育本土人才的最直接、最有效方法。如何实现精准培训,首先要精准规划教学,就是要精准切中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解乡村振兴人才之“渴”、能力之“困”,打造带头人培训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市在本土人才培训上,紧跟时代步伐,规划设置中央1号文件解读、农业高质量发展、创业创新指导、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建设和发展等课程。将培训对象分层级、分类型明确培育目标要求,然后分解培育任务,制定培育教学计划,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对发展需求的适应性。既培养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又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的“本地”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0余人次。全市实训主体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达11家,家庭农场达到93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8家。

本土人才和实训主体在数量、质量上实现了双增长,加快了全市种植、养殖,水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批典型“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引领农民致富的作用不断增强。产业方面,拿稻蟹种植养殖业来说,全市新增稻蟹种养面积11.5万亩,稻蟹综合种养面积达到80万亩。还有一大批农村人才开始涉足农产品电商平台经营业务,农产品线上销量占比达到57%,农民整体经济收入水平有效提升。

念好“用”字经,搭建乡村振兴“大舞台”

乡村振兴是一个既可以培养人才又可以成就人才的“大舞台”。驻镇村第一书记在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过硬党员干部队伍、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到2020年底,我市共选派驻镇村干部428人,覆盖21个镇、284个村。在“百名驻村第一书记代言产品”活动中,他们以微视频的形式代言推介本村特色农产品、产业等,提升美丽乡村和产品知名度、影响力。通过“第一书记助力圆梦”精准帮扶公益活动,帮助48个行政村解决文化体育设施、村路维修等多项村级服务保障需求。一群在农村逐梦的“第一书记”切切实实为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为乡村带来了活力。2021年,新一批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共187人又进一步充实到我市基层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农业专家的“舞台”在乡村,只有走到乡村田野,帮助农民服务农民,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支撑。近年来,我市按照“基层急需、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专家人才+合作社+农户”发展联合体,鼓励专家与合作社、企业、村民等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解难题、搞服务、促发展,在一线帮着群众干、带着群众赚,以技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全市共筛选水稻试验示范新品种品系14个,重点推广盐粳939、锦稻香103、越光等优质品种,水稻优良品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培育虾苗1.2亿尾、蟹苗3500公斤;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10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3%。

这种精准服务乡村的模式在地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2021年,盘山县启动“专家服务团助力西部镇街振兴发展工程”,着眼于西部镇街在农业生产、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法律援助、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组建11支专家服务团,聚集了58名专家人才,采取“按需选派、组团选派、按需服务”的方式,实现与乡村建设精准对接。如今,这批“专家服务团”正和广大党员干部一起,锚定奋斗目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驰骋,把最实用的生产技术、最切合实际的致富思路送到农户手中。

念好“引”字经,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撬动农村资源要素投入,不仅要做好人才存量,也要做好人才增量。近年来,我市大力拓宽农业引才渠道,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引贤下乡、论坛展会”等新形式,引导各类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农业龙头企业,成立20多年来一直重视科技投入,每年投入300余万元用于科研攻关,与沈阳农业大学共同开发“滨海盐碱地日光温室高糖番茄产业化”项目,使碱地日光温室高糖番茄产量提高15%,推广面积达15万亩,实现了产业化发展。2020年8月,辽宁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专家工作站落户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是盘锦首个老专家工作站,10余名老专家进站,开展科技攻关、科技普及等工作,服务“三农”。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了一批科研合作协议,实现了企业和院校之间的长期稳定战略性合作。5年来,近500名高校学子在此完成了科研任务,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也为企业科研引入了外部人力资源。

2020年,我市推出“乡村振兴合伙人”合作项目,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服务乡村振兴,投身农村现代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合作经济等事业。盘山县胡家镇红岩村是盘山县较大的朝鲜族村,通过“乡村振兴合伙人”项目开发,全村发展民宿27家,特色民宿游已初具规模,前来就餐、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一批批有头脑、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农村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86家。

近年来,我市还通过举办“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农业农村现代化论坛、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农民丰收节、蟹王争霸赛、大米品鉴会等活动,进一步激发本地人才回乡创业热情,撬动农村农业人才市场的活力。念好人才“育、用、引”三字经,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人才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为我市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冰雪辽宁喜迎冬奥#

#美好辽宁欢迎您# 【念好人才“三字经” 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盘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人才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紧扣盘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难题,从乡村人才队伍的实际出发,在人才“育、用、引”上花大力气,为乡村振兴增添“人才”的源头活水,造就了一批奉献农业、扎根农村、热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念好“育”字经,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

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既熟悉本地产业特色和地域环境,又心怀浓厚的乡土情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市在乡村本土人才培育上,以发展壮大盘锦水稻、河蟹两大特色农村产业为目标,针对农业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新人才培育新模式,按照“群众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主导”的思路,对人才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全覆盖与滴灌相结合的全方位培育。

实训是培育本土人才的最直接、最有效方法。如何实现精准培训,首先要精准规划教学,就是要精准切中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解乡村振兴人才之“渴”、能力之“困”,打造带头人培训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市在本土人才培训上,紧跟时代步伐,规划设置中央1号文件解读、农业高质量发展、创业创新指导、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建设和发展等课程。将培训对象分层级、分类型明确培育目标要求,然后分解培育任务,制定培育教学计划,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对发展需求的适应性。既培养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又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的“本地”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0余人次。全市实训主体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达11家,家庭农场达到93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8家。

本土人才和实训主体在数量、质量上实现了双增长,加快了全市种植、养殖,水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批典型“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引领农民致富的作用不断增强。产业方面,拿稻蟹种植养殖业来说,全市新增稻蟹种养面积11.5万亩,稻蟹综合种养面积达到80万亩。还有一大批农村人才开始涉足农产品电商平台经营业务,农产品线上销量占比达到57%,农民整体经济收入水平有效提升。

念好“用”字经,搭建乡村振兴“大舞台”

乡村振兴是一个既可以培养人才又可以成就人才的“大舞台”。驻镇村第一书记在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过硬党员干部队伍、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到2020年底,我市共选派驻镇村干部428人,覆盖21个镇、284个村。在“百名驻村第一书记代言产品”活动中,他们以微视频的形式代言推介本村特色农产品、产业等,提升美丽乡村和产品知名度、影响力。通过“第一书记助力圆梦”精准帮扶公益活动,帮助48个行政村解决文化体育设施、村路维修等多项村级服务保障需求。一群在农村逐梦的“第一书记”切切实实为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为乡村带来了活力。2021年,新一批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共187人又进一步充实到我市基层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农业专家的“舞台”在乡村,只有走到乡村田野,帮助农民服务农民,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支撑。近年来,我市按照“基层急需、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专家人才+合作社+农户”发展联合体,鼓励专家与合作社、企业、村民等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解难题、搞服务、促发展,在一线帮着群众干、带着群众赚,以技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全市共筛选水稻试验示范新品种品系14个,重点推广盐粳939、锦稻香103、越光等优质品种,水稻优良品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培育虾苗1.2亿尾、蟹苗3500公斤;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10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3%。

这种精准服务乡村的模式在地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2021年,盘山县启动“专家服务团助力西部镇街振兴发展工程”,着眼于西部镇街在农业生产、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法律援助、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组建11支专家服务团,聚集了58名专家人才,采取“按需选派、组团选派、按需服务”的方式,实现与乡村建设精准对接。如今,这批“专家服务团”正和广大党员干部一起,锚定奋斗目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驰骋,把最实用的生产技术、最切合实际的致富思路送到农户手中。

念好“引”字经,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撬动农村资源要素投入,不仅要做好人才存量,也要做好人才增量。近年来,我市大力拓宽农业引才渠道,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引贤下乡、论坛展会”等新形式,引导各类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农业龙头企业,成立20多年来一直重视科技投入,每年投入300余万元用于科研攻关,与沈阳农业大学共同开发“滨海盐碱地日光温室高糖番茄产业化”项目,使碱地日光温室高糖番茄产量提高15%,推广面积达15万亩,实现了产业化发展。2020年8月,辽宁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专家工作站落户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是盘锦首个老专家工作站,10余名老专家进站,开展科技攻关、科技普及等工作,服务“三农”。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了一批科研合作协议,实现了企业和院校之间的长期稳定战略性合作。5年来,近500名高校学子在此完成了科研任务,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也为企业科研引入了外部人力资源。

2020年,我市推出“乡村振兴合伙人”合作项目,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服务乡村振兴,投身农村现代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合作经济等事业。盘山县胡家镇红岩村是盘山县较大的朝鲜族村,通过“乡村振兴合伙人”项目开发,全村发展民宿27家,特色民宿游已初具规模,前来就餐、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一批批有头脑、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农村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86家。

近年来,我市还通过举办“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农业农村现代化论坛、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农民丰收节、蟹王争霸赛、大米品鉴会等活动,进一步激发本地人才回乡创业热情,撬动农村农业人才市场的活力。念好人才“育、用、引”三字经,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人才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为我市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冰雪辽宁喜迎冬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本来开开心心的迎接我的藻妹,结果就刷到了这个妈咪的微博[泪]我服了真的,似乎看到了我的未来。亲爸有钱吃国家饭的,就逼着我妈放弃我的抚养权。
  • 好了,一堆屁话完了,有意者带自介(划重点)私我哦[哇]月底生日想去长隆万圣节玩,票都买好了,结果突然整个区封控,预约好了还不能退[泪]想进喜欢的社团结果面试没选
  • 带你看摄影师眼中的新武汉】高楼大厦组合成时尚的几何图像,晴川阁与二桥“古今同框”平流雾中的汉江湾桥宛如仙境……活跃于武汉的摄影师们,用镜头捕捉城市新景观,诠释新
  •   我们都知道老年人的抵抗力和身体的机能都会有一定的下降,患上各种疾病的可能性也大大的增加,帕金森病就是其中的一种疾病。能够引起帕金森病的因素非常的多,其中遗传
  • 传闻傅向西婚变,各路名媛千金趋之若鹜,想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直到有人看到——酒店里,傅向西发疯般揍倒一个男人,将他身旁的女人死死抱住,不顾旁人异样的目光疯狂亲
  • #TFBOYS[超话]##tfboys三人同行##tfboys# “你以为我听的是演唱会,孰不知我听的是我整个青春” " ' , '
  • 2.对辖区内的城市小区、农村村组实行封闭式管控或流动性管控,由县(市、区)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审慎决定,并报上一级防控应急指挥部备案。发热病人多的县(市、区)要
  • 20时31分,G42沪蓉高速邻垫段,接高速交警通知,因大雨天气,现关闭石滓站、袁市站入口。 20时23分,S40广洪高速遂广段,接高速交警通知:因暴雨天气,关
  • #节目更新# 好久不见了,我们和上海的大家一样封控在家,虽然没有那么多心思关心我们平时节目常规涉及的音乐、新闻,还是决定在线录这样一期特别的节目,简单跟大家聊聊
  • 看着他们为梦想而追逐的样子也改变了我,可能他们就是引领我追逐梦想的那道光吧…… 他们将顶峰相见,我也要努力追逐他们的脚步待未来能有机会与他们见面告诉他们我是你们
  • 我妈看我写何必呢,就跟我说“和我家的小麻猫除了长得不像性格简直一模一样”。她说那只猫不但不怕狗,也不怕鸡(乡下的公鸡是很凶的)不怕蛇,反正天不怕地不怕。
  • 肩挑“两站”“西电东送”的重要枢纽环抱着会东县的金沙江受地形影响,水流落差大,是一座水能资源的宝库,国家围绕金沙江的特点制定了梯级电站建设的重大战略,会东县是世
  • 这次住了个经济适用房地区[二哈],简直要走断老娘老腿来[笑cry],但别有一番风味[并不简单][doge],另有一番风景,香港说大不大说笑,大大小小的街,地铁
  • ”怕小奶糖笨笨的又误会,王博抓紧他的手,低头和人解释,“我可不知道有这种事。“可是王总,没有我的话,您在这里……”章雨芩还想向王博强调自己的重要性,王博却很不耐
  • 你到底是有多喜欢我,为了见我又跑到我的梦里来你是我未完的相遇,倾尽佳话执笔,绘一场梨花雪月,等风起,看城下烟波如你我喜欢夏天的雨,雨后的光,和任何时候的你你知道
  • 【默然相伴】没有人知道,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情,属于浅相遇,深相知;更没有人知道,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情,属于默然相伴,寂静欢喜。于万千的人群中,于无际涯的时光
  • 有第一次见到大学同学老师的激动,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考试的紧张……    大二、大三的时候,我们冷静了下来,明白自己离未来究竟有多远,并要为此做出选择:
  • #袁冰妍[超话]##袁冰妍平安喜乐##袁冰妍未来可期# “你是众多花之中 唯一朵开出温柔的花 你永远盛开 永远不落于世俗” " ,
  • 饭圈这一套奇奇怪怪的辣菜潜规则真的挺恶心本来认识志同道合一起追星的姐妹一起做做应援啥的顺带线下结束以后约个饭又能见到喜欢的明星又能交到喜欢的朋友多好的事因为一些
  •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川崎重工的UH-X直升机项目也选择了H-160直升机作为下一代通用直升机UH-X的备选机型,准备取代陆上自卫队装备多年的UH-1J直升机。【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