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郑韩故城故事多##行走郑州拾遗珠#走近郑韩故城2000多年前古人夯筑的土城墙,残高10多米、底宽五六十米的土墙仍然只能用巍峨壮观四个字来形容,它们是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完整的土城垣。
  经考古证实,郑韩故城遗址东西长约5000米,南北宽约4500米。一道南北走向的夯土墙将城市分成东西两部分,西城为宫城和贵族居住区,东城为手工业者和平民居住区。郑韩故城的外形轮廓,近似一只不规则的牛角,直到今天,当地民众还习惯将新郑称为“四十五里牛角城”。
  城墙以内,郑国和韩国先后建都539年,是当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今这里地下“到处是宝贝”,出土的青铜器、制陶遗址、冶铁遗址和车马坑享誉全国,被称为“露天博物馆”。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古溱水、古洧水依然“清水涣涣”。2000多年前的春天,如云的少女从这里出城,唱着天真烂漫、热情奔放的郑风,携着情哥哥的手,融入无边春色;我们还可以看到,周游列国的孔子在欢快的郑国人群中徘徊迷茫,满面愁容;看到子产、弦高、韩非、张良等古新郑人,在各自的悲欢沉浮中,无数次从这里走过……
  高高的土墙犹如郑韩的骨骼,而昔日的人杰则是古国的灵魂,睹物思人,会在刹那间时空倒转,让人梦回先秦。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明活力四射、极富激情的岁月。而地处中原要冲的郑韩故国,更是见证了无数次恢弘的历史画面。沿着郑韩故城的城墙行走,人们仿佛走入了《左传》,走入了《史记》,走入了《诗经》,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巍峨高大的土城墙
  在春秋战国时期539年的时间里,郑韩故城先后作为郑、韩的国都,成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2000多年过去了,郑韩故国恢弘的殿宇、喧闹的街市早已烟消云散,唯有这土城墙依然高大逶迤,勾勒着古城的轮廓。
土城墙的每个夯层有两三指厚,夯窝密集,像砖头般坚硬。2000多年前,古人一锹锹堆起土,一下下夯实,平地夯筑起了这么一圈高大的墙,艰苦而庞大的工程完工后,荒原变成了城池,变成了家园,逐渐繁华似锦,富足而安乐。

  春秋初期,中原分布着50多个大小诸侯国,为适应频繁战争的需要,各国设防,城郭普遍出现。郑韩故城的城墙能完好地保存下来,除了当初施工质量好,不是豆腐渣工程之外,还要感谢北边的邙山,有邙山挡在它的前面,新郑一带才没有被滔滔的黄河淹过。郑韩古国地处中原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城池多次被攻打,也多次保护和挽救了古国。但这样高大牢固的城墙,最终也没挡住中华统一的大趋势,2000多年前,强大的秦兵秋风般席卷这片土地……
  二、古国的“兴起”
  郑韩故城的选址很有讲究,位于双洎河(古洧水)和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的三角形高地。在这里建城,供水、排水都很方便,两条河流还可以充当天然的护城河。在当时,新郑的八千乡、龙王乡一直到中牟一带,是一片很大的沼泽,叫莆田泽,也可以充当城市防御的天然屏障。2000多年前,历史上有名的郑武公看中了这块土地,但当时这地方属于郐国所有,雄才大略的郑武公打起了郐国的主意。他命人将郐国忠臣良将的名字刻在一张盟书上,盟书上写明这些人帮郑武公灭掉郐国后将会得到的好处。一天夜晚,他派人在郐国都城东门外设了个假祭坛,祭坛上洒了鸡血,伪造血盟现场,然后把盟书埋在下面。第二天,得到举报的郐国国君命人挖出了盟书,轻易就上了一当,把自己的栋梁之臣全部灭了族,郐国为之大乱,国都一片恐怖。郑武公乘机带兵轻而易举地灭掉了郐国。过了两年,郑武公又灭掉了荥阳一带的东虢国,打下了这一带的地盘,就在这里大兴土木,建造自己的国都。

  郑国原来的封国在陕西华县一带,为避西周末年的战乱,随周平王东迁,所以这里称为“新郑”。站稳脚跟以后,郑武公继续施展拳脚,扩大地盘。这次倒霉的是位于偃城的胡国。韩非在《说难》中,详细记载了这段往事:郑武公处处对胡国国君友好,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成了人家的老丈人。有一次开会的时候,郑武公问大臣们:“我想扩大国土,你们说先攻打谁合适?”大夫关其思很有见识,出主意说,应该先灭胡国。郑武公一听大怒:“胡国是我们的兄弟之国,你竟然说要攻打它,为什么?!”下令把没弄清眉眼高低的关其思斩了。胡国国君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动,对自己的老丈人彻底放了心,把防御郑国的军队调到了其他地方。终于达到目的的郑武公怎肯错过机会?他悄悄调动军队,发动奇袭,一举灭掉了胡国。

  郑武公死后,他的儿子郑庄公即位,这也是个雄才大略的奸雄,他是各诸侯国中率先与周天子公开对抗的人,他派人抢割周天子地盘上的麦子,并率军队与周天子交战,射伤了他。郑庄公俨然成了春秋初期的霸主。郑国的疆域东至周口扶沟,西至郑州登封,南至许昌襄城,北至新乡延津。庄公之后,由于种种原因,郑国在军事上沦为弱国,但在经济和文化上仍十分发达。
  
  公元前375年,郑国在经历痛苦的挣扎后,最终被韩国所灭,韩随即将国都从阳翟(今禹州)迁往新郑。今天能看到的郑韩故城土城墙,下面是郑国夯筑,上面是韩国加高加固的。韩国的疆域东至新郑东马陵岗,西至陕西商州,南至南阳,北至山西长治。又过了145年,韩国被秦所灭。新郑从此失去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不过,处于大国争霸的夹缝中,又无山河之险的郑韩,历经一次次这样那样的危机,在血雨腥风的春秋战国时代分别延续了三百多年和一百多年,本身也是一个奇迹。

  三、郑韩故城曾经商铺林立
  一个楚国商人到郑国,在著名的奎市,他租下一个铺面做起了珠宝生意,郑国的税率很低,市场活跃,人们的购买力强,吸引了众多“外商”到来。这个楚国人很善于包装自己的产品,他装宝珠的匣子选用上等的木兰做成,用桂椒熏蒸了,又在匣子上缀上珠玉和翡翠,看上去很漂亮。一个郑国人买下了一匣子宝珠,却把里面的宝珠还给了楚国商人,只带走了匣子。
  韩非的这则有名的寓言故事《买椟还珠》,意在讽刺那些舍本逐末的人。韩非写的寓言很多,《守株待兔》、《滥竽充数》、《郑人买履》等等,情节简单,故事夸张而含义深刻。有意思的是,和郑国人有关的《买椟还珠》、《郑人买履》等都和商业有关,无意之间,韩非的寓言透露了一个信息:郑国是个商业发达的地方。
  据史料记载,进郑国东门,就是奎路,奎就是大的意思,据说这条路能并行九辆马车,在路的两边大树成荫,树阴下,既有林立的商业店铺,又有热闹的马路市场,这就是著名的奎市。市场上本地出产的日用品应有尽有,外地奇特的商品琳琅满目,少男少女、家庭主妇熙熙攘攘地来往,尽情地享受购物的乐趣。善于经营的郑韩商人,也常常走出“国门”,到各个诸侯国去做生意。如《弦高救郑》,就是写弦高在贩牛去洛阳的途中,放下生意不做,为国立下了大功的故事。

  四、贵族厚葬之风留存文物
  郑韩古国的富足,时隔2000多年我们仍能感觉到。1923年,新郑城南街郑君子婴大墓出土青铜器、玉器等133件,其中一对莲鹤方壶是稀世珍宝。此后陆续有高品位的文物出土,出土最多的是1996年发掘的10座青铜乐器坑和20座殉马坑,共出土青铜乐器255件,其中8套编钟,每套24件,引起全国关注。后续发现的郑国国君车马坑,以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再次引发全国关注。种类丰富的出土文物,显示了郑韩贵族生活的奢华,也生动地证明了郑韩技术先进、经济富足。
  
  五、昔日的人杰,古国的灵魂
  春秋中期,郑国一度“敢为天下先”,采取诸多大胆创新的举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郑国一时兴旺起来。这时候郑国的掌舵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子产。
  子产最有名的政治措施,就是取消了井田制。春秋中期,井田制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子产在郑国当政后,率先取消了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按田亩征收赋税。当时在郑国引发了一场“地震”,很多贵族坚决反对,有的甚至带着家兵攻打子产。但数年后,新的土地制度显示了效果,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随之大幅度提高,当初反对的贵族得到了好处,很多平民和奴隶也过上了好日子。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土地制度改革了。
  子产的另一个功劳是“铸刑书”,在中国最早公布了法律,公开提倡依法治国。郑国的都城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地方,社会交往频繁,人与人之间容易引起争端。但当时的法律是不公开的,少数掌握裁决权的人任意愚弄平民。子产重新修订了郑国的法律,并把所有法律条文铸造在一个大铜鼎上,公布于众,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法律条文,比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要早一个世纪。
  法律公布之后,社会的公正公平得到一定的保障,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这项在当时看来石破天惊的举措,招致了很多人的反对,有人认为当权者会失去权威,社会要陷入混乱,甚至郑国会因此灭亡。但实践证明,让老百姓知道法律是正确的。当时郑国还出现了帮人打官司的中国第一位“律师”邓析。许多国家看到郑国“铸刑书”的实际效果,也公布了自己的法律。
  给郑国人带来实惠和秩序的子产,一生深受人们爱戴。
  战国末年,韩国国势日衰,韩国贵族韩非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当时最杰出的人才之一。他纵观天下大势,认为各国都在变化图强,而韩国却虚弱守旧,因而多次向国君上书,建议实行彻底的变法。但胸无大志的国君不能慧眼识才。报国无门的韩非只好闭门著述。
  在郑韩故城里,韩非写下了后来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著作:《孤愤》、《五蠹》、《说难》等。后来他的《孤愤》、《五蠹》传到秦国,秦王嬴政看了拍案叫绝:“寡人如果能见到这个人,和他交往,死了也没什么遗憾了。”
  得知韩非的下落,秦王嬴政专门为韩非发动了一场战争!他出动一支军队攻打韩国,讨要韩非。韩国无力抵抗,只得把韩非献给了秦国。秦王嬴政如获至宝,常与韩非纵论治国之道,非常赏识他。韩非向秦王嬴政上书《存韩》篇,劝他先不要攻打韩国。李斯等人怕韩非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进谗言说韩非是韩国宗室,身在秦而心在韩,不如把他除掉。于是,写下《说难》的韩非,自己也没摆脱厄运,被翻脸不认人的秦王嬴政投入了监狱,一年后死在狱中。韩非虽死,但他的政治学说,“法”、“术”、“势”相结合的治国理论,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础。
  公元前230年,秦灭了韩国。郑韩故城至此辉煌不再,但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为这座古城涂抹了最后的亮色,这个人就是张良。
  据《史记》记载,张良的祖辈5人先后担任韩国的国相,韩亡后,20多岁的张良把全部家财变卖,寻找勇士刺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在淮阳,张良终于寻找到一位大力士,能舞动60公斤的大铁锥。趁秦始皇东巡到阳武(今原阳县东南)博浪沙时,张良和大力士埋伏起来刺杀秦始皇,可惜误中副车。秦始皇大怒,命令全国上下大肆搜捕刺客。

  张良改名换姓,逃到江苏睢宁一带,遇到黄石公,得到《太公兵法》。后来张良成为一代杰出的谋士,辅佐刘邦率先攻进咸阳,灭了秦国,最终为韩国报了灭国之仇。随后,张良又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辉煌的汉朝,张良因此青史留名,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他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成为智慧的代名词,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指的是张良。新郑北关,有明代丞相高拱为张良所建的留侯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郑韩故城故事多##行走郑州拾遗珠#走近郑韩故城2000多年前古人夯筑的土城墙,残高10多米、底宽五六十米的土墙仍然只能用巍峨壮观四个字来形容,它们是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完整的土城垣。
  经考古证实,郑韩故城遗址东西长约5000米,南北宽约4500米。一道南北走向的夯土墙将城市分成东西两部分,西城为宫城和贵族居住区,东城为手工业者和平民居住区。郑韩故城的外形轮廓,近似一只不规则的牛角,直到今天,当地民众还习惯将新郑称为“四十五里牛角城”。
  城墙以内,郑国和韩国先后建都539年,是当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今这里地下“到处是宝贝”,出土的青铜器、制陶遗址、冶铁遗址和车马坑享誉全国,被称为“露天博物馆”。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古溱水、古洧水依然“清水涣涣”。2000多年前的春天,如云的少女从这里出城,唱着天真烂漫、热情奔放的郑风,携着情哥哥的手,融入无边春色;我们还可以看到,周游列国的孔子在欢快的郑国人群中徘徊迷茫,满面愁容;看到子产、弦高、韩非、张良等古新郑人,在各自的悲欢沉浮中,无数次从这里走过……
  高高的土墙犹如郑韩的骨骼,而昔日的人杰则是古国的灵魂,睹物思人,会在刹那间时空倒转,让人梦回先秦。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明活力四射、极富激情的岁月。而地处中原要冲的郑韩故国,更是见证了无数次恢弘的历史画面。沿着郑韩故城的城墙行走,人们仿佛走入了《左传》,走入了《史记》,走入了《诗经》,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网信郑州)

  一、巍峨高大的土城墙
  在春秋战国时期539年的时间里,郑韩故城先后作为郑、韩的国都,成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2000多年过去了,郑韩故国恢弘的殿宇、喧闹的街市早已烟消云散,唯有这土城墙依然高大逶迤,勾勒着古城的轮廓。
土城墙的每个夯层有两三指厚,夯窝密集,像砖头般坚硬。2000多年前,古人一锹锹堆起土,一下下夯实,平地夯筑起了这么一圈高大的墙,艰苦而庞大的工程完工后,荒原变成了城池,变成了家园,逐渐繁华似锦,富足而安乐。

  春秋初期,中原分布着50多个大小诸侯国,为适应频繁战争的需要,各国设防,城郭普遍出现。郑韩故城的城墙能完好地保存下来,除了当初施工质量好,不是豆腐渣工程之外,还要感谢北边的邙山,有邙山挡在它的前面,新郑一带才没有被滔滔的黄河淹过。郑韩古国地处中原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城池多次被攻打,也多次保护和挽救了古国。但这样高大牢固的城墙,最终也没挡住中华统一的大趋势,2000多年前,强大的秦兵秋风般席卷这片土地……
  二、古国的“兴起”
  郑韩故城的选址很有讲究,位于双洎河(古洧水)和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的三角形高地。在这里建城,供水、排水都很方便,两条河流还可以充当天然的护城河。在当时,新郑的八千乡、龙王乡一直到中牟一带,是一片很大的沼泽,叫莆田泽,也可以充当城市防御的天然屏障。2000多年前,历史上有名的郑武公看中了这块土地,但当时这地方属于郐国所有,雄才大略的郑武公打起了郐国的主意。他命人将郐国忠臣良将的名字刻在一张盟书上,盟书上写明这些人帮郑武公灭掉郐国后将会得到的好处。一天夜晚,他派人在郐国都城东门外设了个假祭坛,祭坛上洒了鸡血,伪造血盟现场,然后把盟书埋在下面。第二天,得到举报的郐国国君命人挖出了盟书,轻易就上了一当,把自己的栋梁之臣全部灭了族,郐国为之大乱,国都一片恐怖。郑武公乘机带兵轻而易举地灭掉了郐国。过了两年,郑武公又灭掉了荥阳一带的东虢国,打下了这一带的地盘,就在这里大兴土木,建造自己的国都。

  郑国原来的封国在陕西华县一带,为避西周末年的战乱,随周平王东迁,所以这里称为“新郑”。站稳脚跟以后,郑武公继续施展拳脚,扩大地盘。这次倒霉的是位于偃城的胡国。韩非在《说难》中,详细记载了这段往事:郑武公处处对胡国国君友好,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成了人家的老丈人。有一次开会的时候,郑武公问大臣们:“我想扩大国土,你们说先攻打谁合适?”大夫关其思很有见识,出主意说,应该先灭胡国。郑武公一听大怒:“胡国是我们的兄弟之国,你竟然说要攻打它,为什么?!”下令把没弄清眉眼高低的关其思斩了。胡国国君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动,对自己的老丈人彻底放了心,把防御郑国的军队调到了其他地方。终于达到目的的郑武公怎肯错过机会?他悄悄调动军队,发动奇袭,一举灭掉了胡国。

  郑武公死后,他的儿子郑庄公即位,这也是个雄才大略的奸雄,他是各诸侯国中率先与周天子公开对抗的人,他派人抢割周天子地盘上的麦子,并率军队与周天子交战,射伤了他。郑庄公俨然成了春秋初期的霸主。郑国的疆域东至周口扶沟,西至郑州登封,南至许昌襄城,北至新乡延津。庄公之后,由于种种原因,郑国在军事上沦为弱国,但在经济和文化上仍十分发达。
  
  公元前375年,郑国在经历痛苦的挣扎后,最终被韩国所灭,韩随即将国都从阳翟(今禹州)迁往新郑。今天能看到的郑韩故城土城墙,下面是郑国夯筑,上面是韩国加高加固的。韩国的疆域东至新郑东马陵岗,西至陕西商州,南至南阳,北至山西长治。又过了145年,韩国被秦所灭。新郑从此失去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不过,处于大国争霸的夹缝中,又无山河之险的郑韩,历经一次次这样那样的危机,在血雨腥风的春秋战国时代分别延续了三百多年和一百多年,本身也是一个奇迹。

  三、郑韩故城曾经商铺林立
  一个楚国商人到郑国,在著名的奎市,他租下一个铺面做起了珠宝生意,郑国的税率很低,市场活跃,人们的购买力强,吸引了众多“外商”到来。这个楚国人很善于包装自己的产品,他装宝珠的匣子选用上等的木兰做成,用桂椒熏蒸了,又在匣子上缀上珠玉和翡翠,看上去很漂亮。一个郑国人买下了一匣子宝珠,却把里面的宝珠还给了楚国商人,只带走了匣子。
  韩非的这则有名的寓言故事《买椟还珠》,意在讽刺那些舍本逐末的人。韩非写的寓言很多,《守株待兔》、《滥竽充数》、《郑人买履》等等,情节简单,故事夸张而含义深刻。有意思的是,和郑国人有关的《买椟还珠》、《郑人买履》等都和商业有关,无意之间,韩非的寓言透露了一个信息:郑国是个商业发达的地方。
  据史料记载,进郑国东门,就是奎路,奎就是大的意思,据说这条路能并行九辆马车,在路的两边大树成荫,树阴下,既有林立的商业店铺,又有热闹的马路市场,这就是著名的奎市。市场上本地出产的日用品应有尽有,外地奇特的商品琳琅满目,少男少女、家庭主妇熙熙攘攘地来往,尽情地享受购物的乐趣。善于经营的郑韩商人,也常常走出“国门”,到各个诸侯国去做生意。如《弦高救郑》,就是写弦高在贩牛去洛阳的途中,放下生意不做,为国立下了大功的故事。

  四、贵族厚葬之风留存文物
  郑韩古国的富足,时隔2000多年我们仍能感觉到。1923年,新郑城南街郑君子婴大墓出土青铜器、玉器等133件,其中一对莲鹤方壶是稀世珍宝。此后陆续有高品位的文物出土,出土最多的是1996年发掘的10座青铜乐器坑和20座殉马坑,共出土青铜乐器255件,其中8套编钟,每套24件,引起全国关注。后续发现的郑国国君车马坑,以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再次引发全国关注。种类丰富的出土文物,显示了郑韩贵族生活的奢华,也生动地证明了郑韩技术先进、经济富足。
  
  五、昔日的人杰,古国的灵魂
  春秋中期,郑国一度“敢为天下先”,采取诸多大胆创新的举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郑国一时兴旺起来。这时候郑国的掌舵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子产。
  子产最有名的政治措施,就是取消了井田制。春秋中期,井田制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子产在郑国当政后,率先取消了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按田亩征收赋税。当时在郑国引发了一场“地震”,很多贵族坚决反对,有的甚至带着家兵攻打子产。但数年后,新的土地制度显示了效果,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随之大幅度提高,当初反对的贵族得到了好处,很多平民和奴隶也过上了好日子。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土地制度改革了。
  子产的另一个功劳是“铸刑书”,在中国最早公布了法律,公开提倡依法治国。郑国的都城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地方,社会交往频繁,人与人之间容易引起争端。但当时的法律是不公开的,少数掌握裁决权的人任意愚弄平民。子产重新修订了郑国的法律,并把所有法律条文铸造在一个大铜鼎上,公布于众,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法律条文,比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要早一个世纪。
  法律公布之后,社会的公正公平得到一定的保障,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这项在当时看来石破天惊的举措,招致了很多人的反对,有人认为当权者会失去权威,社会要陷入混乱,甚至郑国会因此灭亡。但实践证明,让老百姓知道法律是正确的。当时郑国还出现了帮人打官司的中国第一位“律师”邓析。许多国家看到郑国“铸刑书”的实际效果,也公布了自己的法律。
  给郑国人带来实惠和秩序的子产,一生深受人们爱戴。
  战国末年,韩国国势日衰,韩国贵族韩非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当时最杰出的人才之一。他纵观天下大势,认为各国都在变化图强,而韩国却虚弱守旧,因而多次向国君上书,建议实行彻底的变法。但胸无大志的国君不能慧眼识才。报国无门的韩非只好闭门著述。
  在郑韩故城里,韩非写下了后来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著作:《孤愤》、《五蠹》、《说难》等。后来他的《孤愤》、《五蠹》传到秦国,秦王嬴政看了拍案叫绝:“寡人如果能见到这个人,和他交往,死了也没什么遗憾了。”
  得知韩非的下落,秦王嬴政专门为韩非发动了一场战争!他出动一支军队攻打韩国,讨要韩非。韩国无力抵抗,只得把韩非献给了秦国。秦王嬴政如获至宝,常与韩非纵论治国之道,非常赏识他。韩非向秦王嬴政上书《存韩》篇,劝他先不要攻打韩国。李斯等人怕韩非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进谗言说韩非是韩国宗室,身在秦而心在韩,不如把他除掉。于是,写下《说难》的韩非,自己也没摆脱厄运,被翻脸不认人的秦王嬴政投入了监狱,一年后死在狱中。韩非虽死,但他的政治学说,“法”、“术”、“势”相结合的治国理论,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础。
  公元前230年,秦灭了韩国。郑韩故城至此辉煌不再,但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为这座古城涂抹了最后的亮色,这个人就是张良。
  据《史记》记载,张良的祖辈5人先后担任韩国的国相,韩亡后,20多岁的张良把全部家财变卖,寻找勇士刺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在淮阳,张良终于寻找到一位大力士,能舞动60公斤的大铁锥。趁秦始皇东巡到阳武(今原阳县东南)博浪沙时,张良和大力士埋伏起来刺杀秦始皇,可惜误中副车。秦始皇大怒,命令全国上下大肆搜捕刺客。

  张良改名换姓,逃到江苏睢宁一带,遇到黄石公,得到《太公兵法》。后来张良成为一代杰出的谋士,辅佐刘邦率先攻进咸阳,灭了秦国,最终为韩国报了灭国之仇。随后,张良又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辉煌的汉朝,张良因此青史留名,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他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成为智慧的代名词,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指的是张良。新郑北关,有明代丞相高拱为张良所建的留侯祠。

期货庄的几种常见日内手法(经典老文)#期货# #投资# #交易#
虽市场高手如林,高手越来越多,但道高一尺,魔可能高一丈,就算你练成好几套拳法套路,但期货庄有的是绝招,你和他拳来脚往的过招,仍可能被他的绝招打败。

期货庄都是技术庄,比股市中的技术庄打法和方法还复杂得多。多数期货庄不但技术好,且出招速度快,复杂多变,虽市场中不少高手都有绝招,但期货庄也有不少绝招和杀手锏。常常能克制很多高手的绝招。

期货庄的日短打法也就是它的拳路。快速多变,狡猾阴险,假多实少是庄出拳的特点。庄常见的打法绝招有:1制造杂波、2挟仓、3夹板战术、4震仓、5假冲锋、6扫止损、7假攻击、8假突破、9多空陷阱。因有这些绝招,很多昨日的高手、今天的高手,在今日都成为庄打法的牺牲品。

1.反复杂波:庄的杀手锏。在杂波中介入就算是顶尖高手也是几乎不能获利的,虽然我们不能在杂波中获利,但庄可以,4-5个点的波动中,高手们都没有进出空间(出信号进出至少要到第二个时间才能判断出).但庄可以获利1-2个点。所以庄很喜欢这样做.玩昏对手自己又可获小利,积小利成大利.当然会常常干下去。豆、粕的庄有时可以做到十个波动九个是假的,只有一个是真的地步,所以为何说技术不成熟,做豆粕等于进入杀场中。而进入反复杂波中常会让你积小止损为大损失,但不止损又是万万不行的.常止损也肯定有问题。要么选杂波少的做,要么选杂波少的时段做,要么技术练得高高的,过滤水平练得高高的再做。



2.挟仓:当初中期跟风盘不多时,庄发动攻击常很流利,没多大波折。如果初中期跟风盘较多,庄常会停手不做,如很多,庄时常会反打,即挟仓。做原来想做的反方向,打出多数跟风盘止损后再做原来要做的方向。如初中期跟风盘有近千手,庄本来是要往下做的,因初中期进入的跟风盘太多,临时决定往上打,这是市场中常见的挟仓现象。

3.夹板:如突破大单后还有大单压价,夹板之上还有夹板等,豆、粕、油中极多这种盘口假走势,造成盘口中的假突破等。其他品种相对少一些。

4.震仓:有的庄特爱震仓,如油,因力度较大,只要动作够快,多能全身而退。因震仓真真假假难以区分,万一不是震仓亏大了。所以震仓时还要走,等重新突破前点时再介入也不迟.手续费只好当保险费了。

5.假冲锋:冲锋是庄发动较大攻击的信号,但假冲锋也很常见。只有过虑法则才能尽量避开假冲锋。

6.扫止损:国内庄常见的很注意介入点位,常一个点决定了扫或不被扫。打破止损位是一定要出的。长期交易遵守纪律不一定赚钱,甚至亏钱,但不守纪律是一定赚不到钱的。

7.假攻击:也就是佯攻,主要目的是搞混日短者的方向感:

8.假突破:这个就不提了,庄的老绝招之一,也是最爱用的绝招之一。除了过虑还是过虑

9.多空陷阱:空头走势前的多头陷阱,小幅走高;多头走势前的空头陷阱或小幅走低都可算这类。也常见的庄的老法宝。

其实庄还有不少绝招,如:反外盘走势,反数据走势,反消息走势,上冲下洗,多空多变等,估计这些以后庄会常使用,目前暂不提……很多庄的拳路都可通过盘感提前感知,如挟仓,假攻击,假突破等。这也是为何我认为盘感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判断庄的意图的原因。而绝大部份的杂波,假攻击,假突破都可通过提高过虑水平过虑掉。日短操作主要除了你自己的打法,拳路外,也要了解对手庄的打法、拳路。如果你是高手,你常能面对欧阳峰,黄药师之类又毒又邪的高手庄,如你对又毒又邪的庄打法,拳路一点都不了解,就算你是高手,也极可能成为某些又毒又邪高手庄的拳下牺牲品。

了解了庄常用的几大绝招,杀手锏就能有的放矢,其出绝招时以躲为主,尽量不被其打中。万一被打中了,只让他打一个耳光,尽量不要被庄断手断脚之类。看准真正的好机会再下手,总能从庄手中抢得不少东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西咸新区土地大部分都在咸阳的地界上,按照三个不变的模式,举全省之力建设西咸新区,相当于是在建设咸阳,西安嘴里虽然不说,但它的心里是不高兴的,因此西安对建设“西咸
  • #时尚芭莎推文#辱华杂志恶意丑化艺人公然引战,说好的清朗呢?“时尚”在我看来是多元化,是不被定义,硬汉也好,精致也罢,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然而为什么“白
  • #如何看待巴西男足拒穿中国品牌领奖# 匹克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比如锐步(乔丹领奖时用国旗遮盖锐步商标) 比如阿迪(格策加盟阿迪赞助的拜仁时候故意穿竞
  • #杨幂##杨幂绿苑十一周年#时光在变,不变的是我们对她寻寻幂幂的爱,和不离不弃的守护,十一年是一个数字,却是我们一路风风雨雨走过的每一步,有欢笑有泪水有激动也有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
  • #黎黎亲子话题时间# 昨天姐姐出门时问舅舅,今天天气怎么样,舅舅看看手机说,今天立冬哦。 姐姐立马跑去衣柜穿了件羽绒服高高兴兴的出门上课了,回来后给我分享路上
  • 回想起几年前 第一次关注exo 是在音乐台播放着你们表演的歌曲,觉得这个团 歌好听 十二人都长得好看 而我也是个颜控,就一直默默关注着团的动态,后来吴单飞,回
  • 回想起几年前 第一次关注exo 是在音乐台播放着你们表演的歌曲,觉得这个团 歌好听 十二人都长得好看 而我也是个颜控,就一直默默关注着团的动态,后来吴单飞,回
  • #博君一肖[超话]# [酷]#博君一肖# 从前有座️,雪山上常年蹲着一只巨型玄武神龟。由于雪山上常年低温寒冷这只神疏于修炼即将进入冬眠,突然有一天神感知周围的
  • 感觉上这顶帽子我搭配了一个世纪那么久[笑cry] 重点还是……太太太太太显脸小了 大概是我出过的帽子中最显脸小的一顶哦[求关注] 1⃣️可盐可甜,cool盖辣妹
  • 看淡,就是好心境; 想开,就有好心情。 万物在说法,看你如何着眼。 凡事都是多棱镜,不同的角度, 看到不同的结果。 一个苹果,有人喜欢赏玩其色泽, 有人想品尝其
  • #郭震[超话]# #郭震0811生日快乐# 晨钟暮鼓 听风的声音 传来划破遥远天际的雷鸣 万兽之王 在宇宙尽头狮吼 神采奕奕 蓬勃而朝气 如云层之间汹涌
  • #郭震[超话]# #郭震0811生日快乐# 晨钟暮鼓 听风的声音 传来划破遥远天际的雷鸣 万兽之王 在宇宙尽头狮吼 神采奕奕 蓬勃而朝气 如云层之间汹涌
  • 姘寸摱搴у緢鍦ㄤ箮涓汉绌洪棿鍜岄殣绉侊紝涓嶅枩娆㈣浜烘潫缂氾紝鎴戣鎴戠礌锛屽枩娆㈤偅绉嶈鍏虫敞鐨勬劅瑙夈€傚鏈嬪弸寰堝姘旓紝鍦ㄦ湅鍙嬮噷闈㈠ぇ閮借
  • 他精通琴艺,创作并弹奏《广陵散》成就响绝一时的名曲,撰写《琴赋》与《声无哀乐论》闪烁出对音乐的真知灼见;他善于书画,尤其是草书堪称精品,后人形容他的书画作品“如
  • 世事如书,内容很精彩,分量却很沉重,足够我们写一生、读一生、悟一生。[鲜花]拂晓黎明,风雨欲来,流云飞渡,我安静地伫立于心之巅,感受风起云涌的美丽与哀愁,体验生
  • 作者!!
  • 重新写置顶⚠️取 关 请 双 向日圈:樱井翔激推 老红了老红了的那种 臣吹 星野源yyds 神木dd真的太可爱了 Soilds全员激推(指中之人&
  • そんなことを期待して離れてくなんて,带着能够与你再一次见面的心情而离开吧,出来ないからね…この瞬間を特別に思ってしまう,可对于这一瞬间的在意 使我无法释怀,木漏
  • 如若生命似一场旅程生命的始点是随时随地的生命的终点亦是如此;如若生命似一株花草生命的萌芽是随时的生命的枯萎亦是如此;生命无常始点和终点皆非本意所能为之让始点到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