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成都自贸试验区# 【中欧班列供应链稳定 百余辆宝马车从欧洲安全抵港】2月26日,123辆从欧洲工厂出发的进口宝马顺利抵达位于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这批车辆经由德国宝马各工厂前段提车、轿运卡车运输至波兰马拉舍维奇场站完成支架装箱后,再由中欧班列运输至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进行保税仓储。待清关完成后,这批车辆将被分拨至宝马西部地区各4S店进行销售。在青白江海关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管委会的通力配合下,通过优化进口整车短转流程,提升作业时效,单车处理能力较之前压缩近四分之一。

基层调查:拿“白菜工资”难操“领导心”。“收入不高,但每天也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南方一名基层干部表示,当地村干部要承担40多项政府交办事项。在一些村干部眼里,这相当于拿着“兼职”补贴干“全职”工作。
河南一名58岁的村支书已连任三届村支书。他告诉我,专职化之后,自己每月的补贴是2298元,副职是自己的80%。其他4个委员为60%,相当于一天40多块。“换届时很难找到年轻人当村干部,他们务工一天至少也是100块。”该村支书说,“组织要求村‘两委’得配备一个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走访了好几户都吃了闭门羹。”致富能人难过“奉献关”。一些村干部告诉我,如果想要有所作为,村干部还得过“奉献关”。基层干部表示,不少村干部是当地“致富能人”,上任时都做好了“当干部要吃亏”的打算。
中部某地一村干部告诉我,上级项目拨付资金一般只针对前期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项目需要长期维护运营,一些项目“只建不补”,后续费用只能他们自己掏。光是村里修一条硬化水泥路,算上每年维修保养,他们自己搭进去不少于50万元。我调研了解到,村干部要过“奉献关”的现象在中西部经济基础差的地区更为普遍。鄂西一名村支书说,他每月要从工资里拿出来不低于800元的钱补贴村务,而他月收入不过2000多元。
——上级政策难拆“隔心墙”。在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时,缺少话语权的村干部常常羞于诉苦。江西一名基层干部我反映,乡镇中有的村子之间人口数量相差3倍,工作量相差很大,但各项补贴和报酬是同等的,这让一些村干部心里不是滋味。
我调研还发现,一些地方为了激励村干部,制定了与补贴挂钩的奖惩机制。如中部某县开展“五星村”创建工作,倒扣“零星村”“一星村”补贴款来奖励星级较高的村子。但据当地干部介绍,该县约一半是“零星村”“一星村”,只有一个“五星村”。上级考量如果倒扣太多可能影响治理稳定,最后奖励也不了了之。“具体还要关注政策怎么变,我们只能先用集体收入向村民垫付了奖励资金。”一名获得“四星村”称号的村支书说。 做大做强村级治理基本盘
村干部以讲奉献为荣,但不应以提报酬为耻。江西宜春市负责基层治理的干部说,村干部待遇问题已引起地方政府重视,一些县市着力解决村干部“五险一金”全覆盖,并给工作10年以上的离任村书记、村主任按月发放生活补助,探索离任村干部有效发挥作用长效机制。
我咨询了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刘刚认为,“当村干部就要吃亏”的心态影响基层长效治理,要建立村干部待遇稳步增长机制,也要增强村级组织对符合条件资金统筹使用的自主权,并在安排村级项目时量力而行,不搞高压摊派。村干部待遇现状与专职化、“行政化”的趋势是紧密相连的。基层干部直言,一些村干部还有“骑马找马”的心态,想要找到一些渠道进入体制,走上仕途。不少村干部也坦言,客观上来说,目前往上级组织跑得多,往田间地头跑得越来越少。
受访人士认为,一些村级组织行政色彩强化,自我运转能力却在弱化,需要各方思考村干部的利益联结是“向上”还是“向下”这一关键问题。

【快来!看看你吸不起的猫!盘点中国猫科动物#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小课堂# 】
中国是世界上猫科动物物种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目前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收录的猫科动物有13种,分别是荒漠猫、丛林猫、草原斑猫、兔狲、猞猁、云猫、金猫、豹猫、云豹、豹、虎、雪豹、渔猫。其中渔猫没有明确记录,可能在台湾、云南等地有分布。
首先我想明确一个结论:中国是世界上猫科动物物种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之所以说之一,是因为印度的猫科动物比中国多几种,除此之外,其他国家的猫科动物种类都不及中国。
将中国与纬度和面积差不多的国家美国对比。中国有4种大型猫科动物:老虎、豹、雪豹、云豹;美国有2种:美洲豹、美洲狮。中国有2种中型猫科动物:欧亚猞猁、金猫;美国也有2种:加拿大猞猁、短尾猫。中国有小型猫科动物6—7种,美国只有一种——靠近最南边境的虎猫。
从东南亚到东亚这个区域,是很多个现生的猫科物种以及其支系起源的地方,我们所熟悉的虎、豹、豹猫以及云豹,其实都是发源于亚洲东部和南部区域。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猫科动物?为什么说猫科动物是旗舰物种?为什么说它们代表一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质量?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更加宏观的生态系统视角来看待中国的猫科动物以及它们所代表的荒野。
特有地理环境造就特有分布
中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有1400多种鸟、600多种兽类。这些数字非常惊人,通常情况下低纬度热带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会比较多,比如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但中国不管是鸟种类还是兽类都非常丰富,为什么处于北半球、纬度并不那么低的中国,却会有如此丰富的物种呢?
这必须从中国的自然地理说起。
从地图上看,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由山地构成,从盆地一直到珠穆朗玛峰,有着非常巨大的海拔落差。
中国自东向西大致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东南丘陵,海拔在0—1000米;第二级阶梯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海拔约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主要是被称作“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海拔在3000米以上,包括青海、西藏、四川西部以及云南西部等地,这里是我国海拔最高也是最干旱寒冷的地方。
这些起伏的高山与海洋相互作用,形成了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这条线以东以温暖湿润的气候为主,可以生长森林、种庄稼,形成了农耕文明;西边则以干旱的气候为主,环境多为草原、荒漠,孕育了游牧文明。
湿地、雨林、山地、荒漠、高原……地形与气候的不同组合,植物和动物在漫长的演化中不断适应,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最终形成了今天中国多样且异彩纷呈的物种构成。
我们今天讨论动物的时候,必须明确一件事:如今动物的分布格局和数量,是受到人类数千年影响之后形成的。因此我们也避不开胡焕庸线——这条从腾冲到黑河的虚构直线将中国的人口分为稀疏和稠密两部分,从地图上不难看出胡焕庸线和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有相当部分重叠的。
可以说胡焕庸线以西的生态状况比较好,而以东的生态,尤其是动物,相较于它们曾经的状况,已经大相径庭了。
因此从整个中国的地理气候尺度来看,三级阶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及人口的分布特点相互叠加,形成了今天中国的生态格局。
而分布在这些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猫科动物都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呢?它们的生存现状又如何呢?
三级阶梯和它们的大猫统治者
首先看第一级阶梯:这里的统治者无疑是老虎。
老虎的体重比较大,更倾向于在一些平坦的环境生活和捕猎,比如湿地边缘和缓山丘陵地带。老虎身上的条纹也是针对这种高草环境所进化的。
老虎主要猎物是大型鹿类,像梅花鹿、马鹿、水鹿、麋鹿……这些都是老虎最主要的食物,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墨脱,那儿的老虎还会捕食羚牛这类大型有蹄动物。
中国其实是老虎亚种最多的一个国家。历史上全球曾经有9个虎亚种,中国就有5个:东北地区的东北虎,曾经遍布华中、华南的华南虎,靠近东南亚的印支虎,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孟加拉虎,以及在新疆罗布泊一带曾经分布着里海虎。
在全球范围内看老虎种群的衰退程度都是非常严重的。
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的数量分别是50只、60只。
在第二阶梯,豹是典型的物种。
豹体型比虎小,竞争不过老虎,却能适应更崎岖的地形,所以海拔1000—2000米左右的区间成了豹的主要分布区。
中国也是拥有豹亚种最多的国家,东北有东北豹,华北有华北豹,云南有印支豹。
豹体型比虎小一些,因此它的猎物也相对小一些,主要是20—50公斤的有蹄类动物,比如鹿、羊、野猪等,不同地区豹捕食的对象也略有不同,在山西主要是狍子和野猪,四川甘孜新龙的豹则会抓毛冠鹿、斑羚等。
豹的适应力非常强,这使得虽然豹的栖息地大规模减少,但在有历史分布的区域内仍有小斑块状的豹分布区。目前中国豹的主力是青藏高原上的豹种群,那里有比较连续的栖息地和数量较大的种群。
第三阶梯的统治者是雪豹。
雪豹是中国大型猫科动物里境况最好的一个,它喜欢的生境和虎、豹不一样,雪豹非常适应陡峭的山地,分布区域可以到达海拔5000米。
雪豹的进化,几乎都是为了捕捉岩羊、北山羊等在山上活动的野羊。比如说它有非常长且粗的尾巴助其在陡峭的崖壁上保持平衡。
雪豹的整体种群情况比较好,全世界60%以上的雪豹分布在中国。根据统计,截至2021年,青海有雪豹1800多只。
雨林杀手和北境之王
说完了3种豹属大猫,再来看两种大致按照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限分布的中等体型猫科动物:南方森林的云豹、北部寒冷地带的欧亚猞猁。
有些资料中不把云豹算作大猫,因为它不是豹属,也不会发出真正的吼叫声。但从进化上来说,它跟这些豹属的猫非常接近,所以我在这里还是把它当作大猫对待。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云豹全球分布的推测,中国非常大的区域应有分布。作为一种体型比豹小得多的猫科动物,我和我的团队猜测云豹在野外的生存情况应该比豹好得多。
猫盟CFCA做了很多调查,在一些肯定有云豹出没的地方安装了红外相机,比如西藏墨脱、云南德宏和西双版纳,同时也在云豹的历史分布区做了调查,包括安徽的黄山、赣南赣北的一些保护区,以及重庆、广西。但结果显示,当前华南地区没有拍摄到云豹,西南边境地带能拍到。因此我们推测云豹面临的情况跟老虎非常接近:主要分布在边境地带,也可能依靠境外的种群输送一些个体。
接下来把视线往北移,看一看欧亚猞猁。猞猁,我把它称为北境之王。2020年猫盟CFCA曾在祁连山进行了猞猁调查,并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种群。
在中国猞猁主要分为3个大群,包括青藏高原种群,新疆天山阿尔泰种群(直接与俄罗斯种群相连),以及内蒙古-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种群。而从全球来看,整个亚洲的北部一直到欧洲的北部,都有猞猁的分布。
为什么猞猁的分布能这么广?这与猞猁非常强的适应能力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猞猁是猫科动物里真正的“全能选手”。
猞猁的体型不算很大,虽然在内蒙古、东北它们会捕食狍子,在青藏高原会捕食藏原羚,但在其他大部分地区猞猁最主要的食物其实是兔子,所以我们进行猞猁的调查时首先要看的就是猞猁栖息地里的兔子数量多不多。
西南山地有很多猫
当我们按照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梳理中国猫科动物的分布之后,不难发现每一种猫科动物都完美地适应了其中一种环境类型。
那么如果有一个地方几乎汇集了中国所有的地形和气候类型的话,会发生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放到中国的西南山地。
西南山地是由甘南、川西高原、三江源、东喜马拉雅-雅鲁藏布、中缅边境到滇西北构成的一个三角形区域,是世界上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高的一个区域。
从猫科动物的角度来说,这个地方非常独特,因为中国的12种猫科动物在这里理论上有11种分布。
以下是我列出来的西南山地已知的猫科动物出没热点地区:
墨脱:拥有云豹、云猫、豹猫、金猫、老虎5种已经记录的猫科,以及潜在的雪豹、猞猁、兔狲、丛林猫、豹等。
三江源:雪豹、猞猁、兔狲。
甘南-若尔盖:荒漠猫及其他高原猫科动物的分布区。
甘孜新龙:七猫之地,豹、金猫、雪豹、猞猁、豹猫、荒漠猫、兔狲都有记录,是目前中国已知猫科物种最集中的地方。
中缅边境-滇西北:铜壁关、盈江等地是热带猫科动物——云豹、云猫、金猫集中分布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猫科动物,还有大熊猫、川金丝猴等在这里栖息。
西南山地为什么有如此复杂的生物构成?
这里地势复杂、气候多变,在整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及青藏高原隆起的过程中,形成了非常大的落差。在末次冰川时代的末期、冰盖封印整个地球的时候,西南山地由于具有诸多高山峡谷,形成了很多庇护地,没有被冰层覆盖,因此拥有很多孑遗物种。而这一区域的周围又正好是很多现代动物的发源地,它们在种群扩散过程中来到了这里。
因此西南山地是需要特别强调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意识到,这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景观,是不管关注景观、植物还是动物,都不能绕开的一个区域。
西北的荒野之猫
西北有两种独特的小猫:荒漠猫和亚洲野猫(草原斑猫)。这两种小猫外观很不一样,荒漠猫整体偏红色,体型更大,蓝色的眼睛;亚洲野猫眼睛则是灰色的,身上都是斑点。
从它们的分布来看,它们的分布区基本隔着一座祁连山。那么问题来了,这两种猫的分布如此接近,为什么会分化成两种外观差别这么大的猫呢?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但现在还没有答案,我相信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未来可以清晰准确地研究出野猫的进化历程,以及如何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态势。
回到现实的保护问题上,我为什么要把它们单独提出来?是因为这两种小猫受到的威胁很相似。它们的活动区域非常接近人类的活动区域,栖息地更容易被当作荒地开垦,因此特别容易受到人类影响。另外,这两种猫与家猫没有生殖隔离,可以和家猫交配产生杂交下一代,这也是一种影响。
遍及中国的豹猫
最后来说一说豹猫,因为它可能是我们最可能看见的野生猫科动物。豹猫是中国分布最广的一种猫科动物,它最主要的分布地就在中国。
豹猫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从深圳的海边到青藏高原都曾拍到过豹猫的踪迹。它们能够适应山地森林,也能够适应各类湿地,还能在农田里抓老鼠,甚至在城市公园也能生存。豹猫的食性非常杂,在山里主要吃老鼠,而在湿地附近,比如北京的野鸭湖,在某些季节会吃鸟类。其他食物包括两爬动物,比如一些蛇、蜥蜴、青蛙等,只要抓住了都会吃。
如果到野外去玩,尤其是一些环境比较好的地方,特别是夜里,碰到豹猫的概率非常高。
从全局角度关注猫科动物
虽然中国的猫科动物现在都受到一级或二级重点保护,但其实我们对绝大多数种群的现状不太了解。
猫盟CFCA作为致力于保护中国野生动物的组织,长期关注并保护猫科动物的生存现状。
我们根据不同猫科动物在生态系统里面起到的作用去评估它们的生态价值,以及从社会关注度来评估它们的社会价值。
比较典型的物种是兔狲,兔狲的实际生态位比较低、数量比较多、种群比较稳定,但因为其外表“萌”,所以社会关注度很高。另外比较典型的老虎,是生态系统里的顶级物种,所以民众的关注度也很高。
但是像亚洲野猫、荒漠猫和丛林猫,虽然它们肩负着很重要的生态功能,但民众对它们的关注度较低,甚至很少有人听说过。
这种情况导致了保护资源的不平衡。比如大量的社会资源会倾斜向兔狲这样的“网红物种”,而亚洲金猫、云豹、云猫等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以至于没有专项的调查和保护行动,甚至连保护资金和媒体宣传都相对较少。
这提示我们要从全局的角度去关注中国的猫科动物,每一种猫科动物都在各自的生态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宋大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I ❤️ 昌平感谢这一次携程的邀请有幸参加了“第十八界北京昌平温泉文化节”整个会场里汇聚了地道的昌平物产以及昌平特色餐饮及文创,新鲜的水果蔬菜,美味的甜品咖啡,
  • 当下,为了解决4V问题,俄罗斯人不能失败(俄罗斯能实现多少目标不谈或者说无所谓)同时又要避免老欧洲彻底变成废物,和日本韩国一样完全变美国人的狗,他们真废了,借助
  • 大概是小萌和佳一(春阳去约会了不在)听我说薄荷奶绿超级好喝,所以跟我一起点了,也爱上了薄荷奶绿大概是我总是喝薄荷奶绿,每次喝的时候都会给他发图片,所以他哪怕是点
  • #侨报新闻速递#【特斯拉中国3月交付近8.9万辆 本土新版充电桩发布】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4日发布3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数据显示,
  • 晃晃悠悠的走在街上,我们又回忆起毕业旅行的时候,初夏在日本的街头暴走,一点都不觉得累。祥子一直憋着一股劲儿,我十分钢钦佩祥子这种什么都打不垮#FreenBeck
  • 因为是影响自己人生的大事嘛,所以会在之后一遍遍地回想事情的前前后后,在回想很多遍之后,我确定了一件事情是:事件本身对我的影响其实还好,影响重大的,是围绕这件事情
  • 认识的教练太多 往哪游都能遇见熟人[允悲]杨教练说让我自己练游一千米 高教练说这泳衣好看比之前的好看多了 到底原来的有那么丑还是现在的真好看[笑cry]这样我报
  •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
  • 出道前承受了很多流言蜚语,出道后细心照顾三个妹妹,同时又宠着她们,工作的时候气场十米,私下里是个可爱鬼,跳舞厉害唱歌稳厚嗓镇全场,她身上有无数个优点可以夸,但是
  • 从杭州回来为了省30块钱买了绿皮,然后奖励“春运体验券”[二哈]我不理解,但我大为震撼,明明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周末,不敢想五一会有多少人。第二站#杭州·灵隐寺[
  • 轻嗅间空气里都是春天的气息...阳光温柔,春风略显不安分的挑逗,给自己一小段时光去感受新绿,花香和许多的无限可能...#哄睡# 晚饭后吃了青提,听了故事,玩了泡
  • [哇]​ps:最后,期待一下那些说【开巡演/专场/演唱会的时候会到南京】的话是真的!最近被提醒要Fix my eyes on Him!#长江潮音乐节# #婧婧
  • 今天看到了一些gsbb发在自己vb里对昨天行动的想法,我作为一个连续签到六百多天的小散粉,来谈谈我看到那些博文的感觉,如果对gsbb们有冲撞,请多包涵[作揖]:
  • 唐朝正式建寺,昭宗天祐年间(904—907年)因寺处半山腰,又寺周青色莲峰,顶锐而足阔,好像处于凹形镜的聚集点,日月二光常照不散,故高而大明,取名高明寺。唐朝正
  • 阿姨后来看着我说,妹妹以后离开这里,哈哈还能记得曾经有个傻大姐,那一刻好想哭[泪][泪][泪][泪]:那天,打车导航定位的是c口,我就按导航定位打车了司机走到一
  • (新华社)新应用·新体验·新消费:2023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首日见闻从国产电影到国货潮牌,近年来,文化与技术的对碰交融孕育了众多现象级的“爆款IP”。【新
  • )这件事的离谱之处就在于,早上第一次睡醒刷微博的时候在广场上看到过未打码版的原图,但是太困了没截图就睡着,后来下午再看到就是模糊了好几层的19排版280了最最最
  • 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就是 香❗️甜早餐或日常代餐都是很不错,口感非常棒食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开启元气满满一整天#医生家的日常##上新# 春天来了,保湿加防晒,必须时
  •         锦海标间零点休,六时早餐见导游,七里山塘放眼走,寒山修建在东吴,隨朝杨广大运修,前后左右看一眼,真乃美景在姑苏。以心观天下,万灵皆从元始祖炁而来
  • 反正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的惊艳,然后下午边干边休息,还看电视。怎么着711的酒得尝个遍叭[送花花]不过还是每次很不好意思拿今天不太开心不过还是喝牛奶叭[憧憬]今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