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第三十五段)
【若人信归佛,如来不欺诳,亦无贪嫉意,断诸法中恶。故佛于十方,而独无所畏。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无智者错乱,迷惑不受教。我知此众生,未曾修善本,坚著于五欲,痴爱故生恼。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长。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深著虚妄法,坚受不可舍,我慢自矜高,诌曲心不实,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
世尊说:如果有人相信佛、皈依佛,佛是不会有半点欺人之谈,更无虚诳之语的,也没有任何贪欲或嫉妒之意,因为如来已断了一切法中的所有恶业,扫清了三惑二障,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所言必真。所以佛于十方世界,独自拥有大无畏智慧和大无畏力量。我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自身,光明遍照无边世间,受到无量多众生的尊敬,我为他们演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一“实相印”,都是实话实说。
“实相印”即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一切虚妄之相;“印”表法“信”,意思是所说之法能得到众生的相信和信任。如来所说诸多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实相印就是一佛乘。
世尊说:舍利弗!你应当知道,我自本来因地修行,就立下了“誓愿”。此誓愿指的是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弘誓愿是每一个修学大乘佛法的人都必须要立的,因为无愿不成行,立小乘愿成小乘行、立大乘愿成大乘行,不立愿则一事无成。只有立了大乘誓愿的人才能成佛,成佛之前和成佛之后,都要兑现自己的誓愿,世尊就是为了兑现“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誓愿才出现于世的。
世尊说:现在我已成就佛道,就要使一切众生,和我一样,共成佛道。我往昔发的这些誓愿,今天已经得到满足,为了普度无量无边多的众生,我从说方便法到说究竟法,都是在兑现我的誓愿,我作种种诱凡入圣的开示,目的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使所有的众生都能入一佛乘之菩提大道。在我遇见的众生里,我都尽心尽力地教以圆满的上乘佛道,但有些缺乏智慧的人,错乱理解,自心迷惑而难以受教,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
世尊说:我知道这一类未受教化的众生,以前没有修以戒为根本的善行,却坚固妄执本为虚幻的世间事为真,贪著于“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由愚痴和情爱生出种种烦恼,他们以诸多的情欲为因,感召不好的业缘果报,最后堕入三恶道中,轮回于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六道里,加倍承受种种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各种毒害,分别轮转受生于“胎、卵、湿、化”等十二类众生中,一会变成“牛、马”等胎生庞大类身、一会又变成蚊虫蚂蚁等微形类身。世世增长的就是这些恶道业缘,即使再生为人,也德薄福少,被生活中复杂的世事所产生的众多痛苦所逼迫,烦恼不断,邪见深重,这些邪见在他们的意识中犹如森林般地茂密。
世尊说:这些邪见之人,一听人说“有”、即执邪常,认五蕴之身为常住;一听人说无、即执断灭,认人死如灯灭为永灭。并依此而生“六十二种邪见”。“六十二种邪见”为《梵网经》所载,说的是围绕“我”和“世间”所展开的六十二种观点与见解,其中,依过去世而起的邪见有十八种、依未来世而起的邪见有四十四种;共计六十二种。依过去世而起的十八种邪见大概是:
1、常住论:说我及世界是常住,共分为四种,也就是找了四种理由来说明本非常住的我和世界为常住。
2、半常半无常论:说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一分是无常。共分为四种,即:一、以创造主梵天为常:从梵天化生的众生为无常。二、以“戏忘天”之外的诸天为常:从戏忘天死后转生的众生为无常。“戏忘天”指六欲诸天。三、以“意愤天”之外的诸天为常:从意愤天死后转生的众生为无常。“意愤天”又名“蔢沙天”,资料不详,可能是三十三天中的一个天。四、以“眼、耳、鼻、舌、身”中的“我”为无常;以心、意、识中的“我”为常。通过推论,审察而起此见。
3、有边无边论:说世界有边、无边。共分为四种,就是找了四种理由来说明世界周围有边和世界周围完全无垠(yín),无边;及世界周围上下有边,横侧无边;或此世界既不是有边,也不是无边。言无定论。
4、诡辩论:每答所问,支离破碎,入于诡辩。共分为四种,就是找了四种模棱两可答非所答的理由来搪塞所有的问答,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无因论:认为“我”及世界、无因而生。共分为二种,即:一、从无想有情天死后转生的众生起此见。二、通过推论,审察而起此见。上面是依过去世所起的十八种邪见,而依未来世所起的四十四种邪见是:
一、死后有想论:认为死后,“我”有思想。共分为十六种。
二、死后无想论:认为死后,“我”没有思想。共分为八种。
三、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认为死后,“我”不是没思想、也不是有思想。共分为八种。
四、断灭论:认为今世的有情、死亡后彻底消失。共分为七种。
五、现在涅槃论:“于现有生存有情,而说最上现在涅槃。”共分为五种。
《梵网经》认为,以上六十二见均为邪说、偏见。究其根源,都是“以触为缘”而产生的。所以经文在结尾时,又说到“七因缘”,说“此触以受为缘,生起爱、缘爱生起取、缘取生起有、缘有生起生、缘生生起老死、愁悲苦恼忧。综上所述,这六十二种见解都在三界内,所得果报最高最好的虽然可至无色界,但果报享尽后仍将堕入轮回,可见这六十二种见解都不能了断生死,故称为邪见。
世尊说:这些以生为常、以灭为断,所生六十二种邪见,是分别心的作用,此分别心一起,即失菩提心,即轮转生死。这类邪见之人,深深执著于虚妄的世间小法,坚持领受已有之邪见而不肯舍离,以邪为正,生贡高我慢,不敬三宝、不信正法,自恃高傲,故意歪曲事实,颠倒真理,心中虚伪,这种人即使是经过千万亿劫长的时间,也听不到佛的名号,更听不到正法,这类人是很难度化的。
由上可见,邪见是产生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能毁掉自己的法身慧命,就是诸佛来世,对这类人也是束手无策,难以度化的,所以,我们对邪见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时刻警醒自己,以一佛乘为正法,勿生邪见。

《法华经》舍利弗三次请法
(第二十九段)
【法王无上尊,唯说愿未虑。是会无量众,有能敬信者。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入大坑。尔时世尊,重说偈言: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
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敬信,长夜安隐,多所饶益。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无上两足尊,愿说第一法,我为佛长子,唯垂分别说,是会无量众,能敬信此法。佛已曾世世,教化如是等。皆一心合掌,欲听受佛语,我等千二百,及余求佛者,愿为此众故,唯垂分别说,是等闻此法,则生大欢喜。】
这一篇是舍利弗先后三次请法,请佛讲《妙法莲华经》。舍利弗对佛说:“通达一切法的法王,我们最敬仰的无上世尊,我们真诚地惟愿你讲这微妙法,不要再有顾虑,今天到会的无数多的众生,诸根猛利,都能敬信佛将要讲说的难解之法,我们也很想听。”
世尊听后,再一次制止舍利弗说:“还是不说这事为好,如果真要说这事,一切世间,天界众生、人类众生、阿修罗众生等,全都会感到惊奇并产生怀疑,特别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增上慢)比丘,不仅不信,还会因不信而谤法,这样他们就将堕入“大坑”。”这是谁也不愿意看见的事,也是我不愿意讲这难信之法的原因所在。
上面说的“增上慢”指的是在非正见的修行中,认为自己证得了圣果,其实并未证得,而增进骄狂和贡高我慢。这种人不承认有大乘法,以为自己学的四谛法就是最好的无上大法了,别人学的都不如自己,看不起任何人,出言不逊,甚至连佛菩萨也敢轻慢。这样他们就会因无知骄慢而谤法,就会堕入“大坑”中。此处说的大坑比喻畜生、饿鬼、地狱这三恶道,意思是这类增上慢人是一定会堕入三恶道的大坑中。
佛说后又用偈语强调为什么不说这难信之法,再次制止舍利弗说:“止住、止住!不需要再说了,我这法是微妙难思的,不是用语言文字,也不是用思想的推理就能解得了的,如果增上慢人听到不是用语言文字或思维就能够理解的法,就一定会生(不敬信)。”“不敬”就是一点也不恭敬佛说的究竟法、“不信”就是一点也不相信佛说的难解法。
佛说:为了不让增上慢人因不信难解之法而生诽谤,堕入恶道,我还是不说为好。由此可见,佛拒绝舍利弗的请法,理由却是大悲心的流露,是为了保护这些只重小法的人。
这时舍利弗再次对佛说:世尊!惟愿你说、惟愿你说!今天来此法会,修行水平与我相等的同学,有百千万亿那么多,生生世世都接受佛陀的教化,他们在佛作比丘时就皈依了三宝,佛证初果罗汉时,他们都依佛出家;佛证二果罗汉时、他们都依佛作比丘行;直至世尊成佛后,他们都依佛证得了阿罗汉果位。他们的善根很深,对佛将要说的究竟法,是一定能生大恭敬、大信心的。他们若听了佛的说法后,一定会不惊不怖,非常欢喜地得享“长夜”“安隐”。
“长夜”是什么意思呢?长夜比喻无明,无明总说有三种,即:一、见思无明;二、尘沙无明;三、根本无明。如果见思无明不破、就会在生死中轮回;如果尘沙无明不破、就不能做利他行;如果根本无明不破、就不能得大涅槃。
一个人,在没有成佛以前,纵经百千万劫,都只能生活在这三大无明中,这三大无明,犹如漫漫的长夜,不知要熬多久,才能等到天亮。这三大无明形容的长夜,唯有一乘妙法方能尽破。
那么“安隐”是什么意思呢?《瑜伽师地论》二十三卷说:此安隐住,复有二种,“一者:远离所食极多,由是因缘,身无沉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断,如前广说。二者:于食不生味着,由是因缘,远离诸恶寻思,扰动不安隐住。”这里解释的安隐,含有二义,即:
1、说的是要减少饮食,减少饮食是为了更好地修行,所以佛教有过午不食的清规,这样做肚子就不会胀,身体就不会有沉重感,就能够非常轻松地参禅打坐,就可以胜任修行断除一切烦恼和解脱生死的所有法门,不久即可得轻安,轻安的感觉是身心空灵,慧根增长,精神飘逸,非常自在,得轻安是进入解脱道的第一步。
2、得轻安后,进入有觉有观、无觉唯观、无觉无观的三三昧中修行,依次证取四禅八定。在修四禅八定的过程中,最先得的是初禅定,得初禅定后,自然就断了鼻识和舌识,一切美味佳肴的气味都不能打动其心,饿了也不需再饮食,而是以禅悦为食,由此因缘,已远离了世间的五欲六尘,一切恶法及所有妄念,都不能扰动其心,这时已得初禅定。
由此可见,所谓“安隐”,就是安住在轻安禅定中,轻安禅定可破长夜无明,从而得到更多的大利益。舍利弗说完这些后,又用偈语复述了一遍,这是舍利弗第三次请法。
舍利弗说:“已得无上菩提,圆满智慧福德的两足尊,我们非常诚恳地惟愿你能为众生,宣讲中道无二之第一妙法,我是(佛长子)。”“佛长子”从事相的角度说,佛俗家的长子为罗睺罗,但这只是世间的长子;真正的佛子是法上的,舍利弗已得大无畏,能降伏邪魔外道,于佛弟子中,表现为智慧第一,故称为佛的长子,此为以智德而居长,非以年龄或出家年限而居长。
舍利弗说:我是佛的长子,惟愿佛能垂恩,为我们分别讲说《妙法莲华经》,今天在会的无量多的众生,是一定能恭敬相信此法的,因为他们都已生生世世接受过佛陀的教化,慧根很深,他们都非常虔诚地一心合掌,想听到佛讲微妙法的音声。我们常在佛身边学法的一千二百五十人,及其余求学佛法的人,愿意成为这个法会的忠实听众,唯请世尊,恩垂法界,大慈大悲,为我们分别演说此微妙之法,我们听了此法,是一定会生大欢喜的。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qi)阇(she)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zhuo),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wǎng)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jì)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cǎi)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qian)连、摩诃迦叶,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tà)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

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chēn)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jiāo)慢。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hūn)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
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
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
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hóu)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suō)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我今在此耆(qi)阇(she)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回向:“仅以此功德,一者回向,普光明藏,现量实证; 二者回向,佛果菩提,速疾圆满 ; 三者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其中第一部是1951年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怪人 THE THING FROM ANOTHER WORLD】翻译成“怪人”是因为当时那个怪物是设计成了科学怪人的造
  • 五年后,小陈要求提前提取干细胞,却发现基因公司提交的干细胞与自己的DNA不匹配,自己当初储存的干细胞不翼而飞,小陈遂将基因公司告上法庭。 韩爷爷介绍,前几年他没
  • 通信和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职业技术水平证书#2023年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认证挑战赛###工作动态# 【江苏赛维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冲刺首季
  • #fenibook的每日分享[超话]#三星猛男粉S23 Ultra ,买来亲自体验和店里白嫖的体验完全不同,我来说说自己的心得,仅供参考[二哈][二哈]1、流畅
  •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
  • #邓紫棋[超话]#你的伤我知道我明了我想要你快乐我要你快乐我知道我明了我想要你快乐我要你快乐我要你快乐我要你快乐我要你快乐我知道我明了我想要你快乐我要你快乐我要
  • 大叔又问,“《俊zùn友》没有?在书店,外国文学作品的书架,我旁边有位大叔大声问,“店员呢?
  • #马兆图恒宇##流浪地球2# 妈的谁懂啊二刷流浪地球狠狠get到了马图,真的很上头[泪][泪]图恒宇是亖了老婆孩子的美貌疯批小寡妇,沉溺在自己给自己造的梦魇中难
  • “最近收益还可以,记得是过年前开始好起来的,每天打开都是正收益,已经赚了700多了。“这么多年,从来没碰到买银行理财还能亏钱的,我弄清楚理财的风险之后,打算只做
  • 过去的时光只能是临时庇护所不能作为当下的答案,但这些年被隐藏的特质在彼此镜头下回魂,这就非常好,非常好…… ​​​爽又爽不起来,还担惊受怕内心受到强烈谴责,能毁
  • 提问:我在某行业干了十年销售,目前收入 80 万左右,做到了 VP,以前的上司很看好我。你可以跳槽,下一份工作按照你已有的能力,跳得好拿到 100 万是 OK
  • (梁羽生)2.金庸是当代第一流的小说家,他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奇峰突起,他的作品,将永远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精神财富![爱你][爱你][爱你]加油,放心飞,我们
  • 八代:开头就在反省呼び方吗w如果是关系很近的人的话一般是喊我「たく」的喔山下誠:啊那就「たく」[馋嘴] 我可以这么喊吗?山下誠说我其实一直在想应该是喊「八代くん
  • #恋如雨止# 看完恋如雨止了意犹未尽却又恰到好处的结尾,让我再一次感叹这部番的细腻与真诚。这部番还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不只是橘晶的爱意、店长的成熟,还有关于「约定
  • 其实,老翻译家陈实女士那一版《不安之书》的这段译文正确无误,我也附在最后:【颓废的意思是完全失去作为生存基础的“无意识”如果懂得思想,心脏就会停止跳动。直到我这
  • 过去的时光只能是临时庇护所不能作为当下的答案,但这些年被隐藏的特质在彼此镜头下回魂,这就非常好,非常好…… ​​​昨儿下班坐公车,是一辆开往高铁站的车。然后继续
  • -黄桃干批发人士-好喝的椰汁!-便利店鱼饼还不错-一直刷到 总算喝到 还不错-我说能不能在学校开一家麦当劳啊 我能吃一辈子-肉好多的肉夹馍-我真的很爱吃鑫花溪谁
  • !!
  • 据说,位于津南区二八线与津南大道交汇处的津南华府,紧邻地铁交通便利,周边医疗、教育、娱乐等配套资源一应俱全,然小区舒适的居住氛围和雅致的生态环境则是安享生活的最
  • 然而,在事实面前,廖俊杰却不承认孩子是他的,并反过来要求王兰馨赔偿他60000元,理由如下:1.王兰馨社会关系复杂,朋友众多,对感情较为随意。事情闹大,廖俊杰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