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猜想文集

(391) 《相标志指向位移的问题》之空间与时间

有更多的可能的是:后生动物群就生活在黑暗环境,因为所有的印模化石都无法指示出是阳光环境还是黑暗环境,或者是由黑暗环境向阳光环境过渡的地史时期,这个时期为埃迪卡拉时期。埃迪卡拉生物群即使是生活在阳光环境中,太阳辐射所产生的能量有限,低温环境等同于黑暗环境,只是这种有利于低等生物繁荣的低温环境已在地球表层出现了,这种大爆发并非是突然性的,它必须要经历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因而在此过程中很难判断是黑暗环境还是阳光环境。我们只要看到原始生物化石,就认为它们都是阳光生物,如在南非发现距今33亿年前的古细胞化石,就认为那个地史时期地球就有了阳光,这就是典型的缺少相标志指示移位意识。越古老的物种对环境越苛刻,它们喜欢温暖或者温凉的环境,洁净的水环境,但又是不缺少有机物的环境,说明古老物种生活在低温环境,新陈代谢的速率较低,水中食物稀少,所以水质不会被污染,因为食源匮乏,古老生物种群学会了忍饥挨饿的本领。这些事实都能证实:地球表层生存环境拥有一个由黑暗环境向阳光环境演化,低温环境向温暖环境演化的漫长时期,我们没有这个意识将永远都无法解决科学上的一系列难题,科学认识永远止步于此。

从灵虾的生存方式及其环境上看,灵虾疣生活在南极冰盖下的海洋中,那里有多少有机物,几乎没有,靠有机物磁养灵虾,那只能是特殊环境的产物。灵虾以矿物质为食,生物指向低能的黑暗生态环境,这就证实,早期生命都是循环速率与新陈代谢速率很低的生物种群。正是生命起源于黑暗环境,坚守于低能的黑暗环境,在地球能获得阳光时期出现后,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改变,真核生物在黑暗环境中已经壮大的生物群逐渐演化成阳光环境的后生动物群,这个过程不是生物种群的更替,而是生态环境的更替。

当阳光出现在地球表层时,阳光不仅使雪球地球融动,阳光也增强了后生动物的循环系统与新陈代谢系统的运动速率的提升,从而使后生动物群逐渐向具壳动物群演化。正是从黑暗生物在向阳光生物演化的过程中,地球的低能环境并没有得到改变,因而强迫后生动物群首先向具壳类动物演化。这个演化过程充分证明: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生物组合有着明显的环境指示性,证明不同生物种群是同一生态环境的产物,生物的适应性不是绝对生态因子的组合,不同生物群对生态因子组合存在则重点上的差异,因而生态因子的组合是绝对的,而生物相所指示的生态环境则是相对性。

从上述角看,单个生物相标志所获取信息并不能完全表达古环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需要组合生物相标志,所以,我们必须将生物相标志分离出几大组。在阳光生物中,从生物能量上划分可划分为低等生物与高等生物,从环境上划分可划分为陆生动物与水生动物,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划分,分别为原生域,细菌域,植物域,动物域。这些生物埋藏所形成的化石分原地埋藏与异地埋藏,原地原位埋藏或原地异位埋藏都是获取古环境信息的基本相标志。我们通过相标志的指向,探索古环境是深水环境还是浅水环境,是温暖环境还是寒冷环境,是高能环境还是低能环境,海相环境还是陆相环境,干旱环境还是潮湿环境,氧化环境还是还原环境。通过生物相的指示还原古环境,通过生物的演化还原古环境的不断演化。通过生物组合相,解读更为具体的古环境生态因子结构,这是人类认识自然必须达到的高度。

上面谈了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生物对生态因子组合没有绝对的适合度,只有相对适合度,这也是生物种群努力的适应过程,演化过程的的基础,生物学将这个过程称之为试错过程。因此,生物相标志不能指示出绝对的生态模型,只能通过相组合来研究出更为具体的沉积环境。二、生态环境的渐变性与多样性演化是生物演化与孑遗生物的的基本条件,不同地史时期的生态环境是不一样的,它源于地球绕太阳作向心运动所形成的必然规律,生物演化是生态环境渐变的直接结果。生物在生态环境渐变过程中,存在自然选择适应性演化,这两者的相互变化,决定了相标志在指示沉积环境上不能作绝对资料参考。

生物种群的分异不是繁荣后无条件的演化,或者基因突变,生物种群的分异涉及到自然环境的分异,如猫科动物的横向分异,有各种不同的猫种,纵向分异有虎、豹、狮等豹亚科,猞猁、野猫等猫亚科,它们都无法从化石中得到分异性划分。生物种群的分异性越大,体现出来的自然环境的分异性越丰富,如老虎,热带草原气候有虎,热带雨林气侯有美洲虎,亚热带森林气候有华南虎,温带有东北虎,不同虎种所依附生态环境是不同,因而它们的沉积环境也必然不同。单一或者多个相标志无法彻底的解读古环境,目前只能通过组合标志来判断。

通过生物种群的分异性来探索环境的分异性,不仅是指空间上的分异性,还有时序上的分异性(即基于环境的渐变性质),这些分析对象基本上是指阳光生物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我们提出环境对比分异性,同样,不仅仅是指空间上的分异,还有时间上的分异性,同样是基于生态环境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与生物的演化、进化、分异现象有着密切关系。空间上的分异性,如在同样的地理环境中,不同纬度上的气温不一样,动物与植物有可能一样,即使在某些器官与表型上一样,它们的循环速率也可能不一样,通常称它们性状上的不一样。这在古生物化石上不一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因而,在古生态环境复原上仅运用一种生物相标志是不科学的,必须运用多种生物相标致来进行综合判断,甚至是同种生物呈现出来的性状差异也要引起高度关注,才能获得更为准确的地史画卷。

时间上的分异性,是指同一地理沉积环境在不同地史年代的沉积过程中会出现物理的、化学的沉积相上的差异,沉积回旋更能反应出时间上的不同。化学相与物理相的改变指向的是大环境的改变,如气压、空气密度、温度等生态因子上的不同。以水生生物为例,从水的深度环境上看,有深海生物、半深海生物、浅海生物、滨海生物。从海水的盐度上看,有窄盐性生物与广盐性生物,窄盐性生物适合的盐度,单位面积在35‰,即低不过30‰,高不过40‰。如簇生珊瑚、腕足类、头足类、海眠虫、角石类、菊石类都是窄盐性生物,而绝大部分的窄盐性生物都是古老的生物物种,宽盐性物种都属于后来物种,生物适合度的改变说明地球的生态环境在变。

从窄盐性生物大量灭绝上看,大约发生在左生代与中生代交界之际,95%的生物种群都灭绝了,这次灭绝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低级生物种群灭绝的幅度大,高等动物灭绝的幅度小,而从现代物种的繁荣的尺度上看,低等生物群的繁荣占绝对多数,而我们关注的高级动物占比确小得可怜,这一对比说明一个非常重要问题,生物大灭绝不是灾难性大灭绝,而是生态渐变最终导致质变所构成的大灭绝现象。我们讨论生物大灭绝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生态环境的大迁移的问题,生物相标志指示性移位的问题。没有生态环境渐变现象的发生,也就不存相标志指示位移的问题。我们之所以重点关注这个问题,在许多学者的心目中生态环境的固定说永远占主导地位,这在科学认识上很难有所突破。

中生代及之前的海洋环境是一个相对低温的环境,海洋的溶解力度小于新生代而大于古生代,低温低盐的环境适合窄盐性生物的繁荣。广盐性生物即可以在淡水中生存,也可在含盐量很高的环境中生存,如腹足类、双壳类、蓝细菌等,广盐性生物在新生代后得到充分的发展与繁荣,特别是滕壶,成了海洋生态环境的一个灾害。从温度上看,海洋生物有冷水生物,主要分布于中、高纬度地区,如狗鱼等,有低温生物,主要分布于中纬度地区及低纬度地区,是水生生物的主体,更有暖水生物,主要分布于低纬度地区的浅水环境,而暖水生物在新生代之前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生物的生存环境是生物相重要的相标志,它们指示的范围越小,在恢复古环境上的作用越大。这主要源于古生物化石鉴定无法达到种一级,生物相的指示性永远都处在宽范的状态,正是这种缺憾性,迫使我们运用组合标志来恢复古沉积环境。同时,化石的丰度与分异度也是指示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据,在一个单位面积里,化石的分异度越大,其对环境指示越复杂,化石的分异度越小,其指向的环境越具体。另外,生物的生长状况也是判断环境的重要依据,以壳类动物为例,壳类动物个体的大小与壳的厚薄都是由环境决的,薄壳或者生物个体较小,说明生态环境较差,水的平均温度较低,食物匮乏,如古生代的壳类动物都比较小。壳类动物的壳厚与个体较大时,说明环境相对较好,水温与盐度适宜,食物充足,如果壳类动物大量的死亡至灭绝,说明海洋的温度与盐度波动较大,如笔石的灭绝、菊石的灭绝都是生态环境变化的结果。有些动物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或灭绝或消失,而是出现了生态环境的迁移,如腕足动物、放射虫等,原本生活在浅水环境,而后迁移到了深海环境。动物为什么会发生迁徙,是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这是生物相指示位移的根本原因。所有的生物都能生存至今,并不是生物可以重复进化,而是生态环境多样性的演化,同时是生物适应性演化的结果。如果单纯用生物相、从将今论古的角度恢复古地理环境,有偏之毫厘差之千里之嫌。

生物进化程度及其分布也能指示出古环境状态,如泰加林属温寒带至寒带地区,生长的植物种类80%以上是维管植物,而维管植物在植物的进化进程中属早期植物、低等植物,这就证明低等生物繁荣的地史时期,其自然条件是相对较差的,或者由较差逐渐向较好状态演化过程中的生物进化现象的产物,也就是地球气候存在由低温环境逐渐向温暖环境演化过程。在地球低纬度地区获得的能量逐渐增长的过程中,高纬度地区依然保持着低温环境,或者向更加低温的环境演化,是一些古老物种能繁荣至今生态环境的许可。维管植物繁荣于泰加林区域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据,它证明早期的生物生活在较为低温环境,如果单纯的从维管植物广泛分布上来分析古环境是不对的,必须通过生物在极限环境中的次繁荣状态,来定性古生态环境的性质。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除了低等生物基本上都适应低温环境外,低等生物器官及系统的低循环性质,是反应它们能适应“恶劣”环境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生物进并非是理想环境中的一蹴而就,而是常常伴随着漫长停滞期的出现,这就反应出生态环境的演化过程是一个渐变过程,一个由不适合宜居环境向宜居环境演化的过程,当一种生物诞生后会持续一个地史时期,在这个地史时期内的生态环境是相对不变的,这才有了生物进化的停滞现象。如果没有停滞期的出现,生物所生存的环境是非常好的宜居环境,是有利于生物快速演化的环境,生物面对的是两种选择,要么进化,要么灭绝,正是地球环境的渐变过程,才有了第三种选择---停滞,才有了生物进化的渐进现象与停滞期的出现。

#【天气资讯】# 天气档案馆:高温暴雨台风都得听它的! 副热带高压凭啥这么豪横

中国天气网讯 昨天(6月22日)开始,我国天气形势出现重大转折。华南、江南等地旷日持久的强降雨终于告一段落,雨带北抬至黄淮江淮一带;同时,江南多地高温上线,杭州等地今天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而主导这一重大转折的幕后大BOSS,正是副热带高压。那么,副热带高压到底是何方神圣?它凭啥能轻易改变高温暴雨的分布格局?一起来听听它的自白。

大家好,我是副热带高压。我的大名在气象届可谓如雷贯耳,江湖人称“副高霸霸”。每到夏天,我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预报员们的高度关注。不过,除了气象人,一般人对我并不是十分了解。接下来,我就简单介绍下自己。

总的来说,我是主导中国汛期天气的幕后大BOSS,你们熟知的高温、暴雨、台风等等,都是我手下的员工。我的实力之所以这么雄厚,是因为我是所有的天气系统中寿命最长、块头最大的。我常年存在于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夏季最“胖”的时候几乎能占据整个北半球面积的1/5到1/4。

可能很多人会问,既然你的块头那么大,那我们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呢?这当然是因为我不爱抛头露面了。我是一个暖性的高压系统,不像台风、东北冷涡之类的低压系统,喜欢在大家常见的卫星云图上“刷存在感”。我一般只会出现在专业的数值预报图上,而且只有通过我的代号——588,才能找到我。数值预报图上,预报员们会在高空500百帕等压面上,也就距离地面大约5500米高空的地方,绘制一条气压的等值线,这条线叫588线。它围起来的区域,就是我啦。

我很擅于制造“水火两重天”。我的内部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少雨,风力也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太阳辐射可以更多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气获得更多的热量,就像给地面盖上了一个大蒸笼。如果我强盛的话,还会带来持续的高温甚至干旱。

而我的北侧和西北侧,则是强降雨的集中地。虽然由于我的存在,暖湿气流无法直接北上,但这不代表我是一堵墙。其实,我是一个顺时针旋转的高压系统,南侧盛行东风,西侧盛行南风。所以,暖湿气流可以在东风和南风的引导下,沿着我的边缘向北走。这样一来,我就成功变身水汽“传送带”,我的北侧和西北侧也成了暖湿气流和南下冷空气“交战”的主战场,它俩打着打着就激发出一场又一场的强降雨。

每年冬春两季是我的休息时间,这段时间我主要在西北太平洋上闲逛。只有到了夏季,我才会北上“冲业绩”。而伴随着我北上的步伐,中国大部地区的雨热进程也就此开启。

5月至6月,我开启北上的旅程,海南等地在我的控制下开始出现高温天气,这也意味着新一年高温季的启动。而华南大部则在此时进入了前汛期,强降雨频发。

6月至7月,我又向北走了一大步,来到了北纬20°左右。高温范围跟着我一起向北扩展,长江中下游等地则陆续进入梅雨季。

7月至8月,我继续向北走,来到了旅途的最北端——北纬30°左右。华北、东北雨季开启,而长江流域梅雨结束,进入晴热少雨期,高温不断,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伏旱。

9月,我打算启程回家了,不过路过南方的时候我还是会逗留一会儿。由于我的到来,南方的高温天卷土重来,这就是你们常说的 “秋老虎”。此时我的位置偏西,因此冷暖空气交汇的主战场转移到了华西,绵绵的华西秋雨大幕开启。

忙碌了几个月之后,我也有点儿累了。9月底,我就会迅速撤回到海上养精蓄锐,等待明年再开工。

可不要小瞧我这几个月的工作。我会和夏季风联手,给中国大部带去丰沛的雨水、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气温。在水热的滋养下,无论水稻、大豆还是玉米,几乎任何一种作物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于是,从鱼米之乡到中原粮仓再到北大仓,人们应季而作、应季而收,收获着属于自己的五谷丰登。

我的业务范围很广,不仅要负责推动中国的雨热进程,还要负责“管教”台风。

台风大部分都是在我的南侧生成,由于体形相差悬殊,它往哪儿走,主要是我说了算。当我呈东西带状而且强度很稳定时,台风的路径也只能是沿着我的南部边缘,稳定向西移动。当我位置偏北的时候,台风在移动到我的西南侧时,会在我的“带领”下深入内陆或者北上。当然,台风偶尔也有不服“管教”的时候。如果我强度较弱甚至出现断裂的时候,它就会趁机从我中间穿过去,北上或者转向。

由于业务太繁忙,我也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比如该走的时候不走,不该走的时候又走了。1998年7月,本该北上的我却迟迟不走,导致往年这个时候已经出梅的长江流域还是暴雨不断,持续强降雨引发了长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2013年7月,我又早早地北上,然后停在原地不动,导致长江流域早早出梅、高温频现,引发严重旱情;2021年9月底到10月初,我“赖”在南方不走,制造了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不少地方都度过了史上最热的国庆假期。

可以说,我的一个细小的异动,都有可能引发区域性的洪涝或高温干旱。而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的强度也在不断增强,这也意味着中国东部出现洪涝灾害的概率有可能增加。

不过我也要强调一下,虽然我是BOSS,但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是我说了算。影响天气气候的因素还有很多,所以不能把所有的旱涝灾害都算在我的头上。

最后,我再表个态。今年的汛期已经开始了,我争取不犯错误,按部就班地完成我的使命。大家也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临近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做好相关防范措施。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度过这个夏天。(策划/张方丽 设计/罗嘉雪 张莉 数据支持/李靓)

#【天气资讯】# 天气档案馆:高温暴雨台风都得听它的! 副热带高压凭啥这么豪横

中国天气网讯 昨天(6月22日)开始,我国天气形势出现重大转折。华南、江南等地旷日持久的强降雨终于告一段落,雨带北抬至黄淮江淮一带;同时,江南多地高温上线,杭州等地今天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而主导这一重大转折的幕后大BOSS,正是副热带高压。那么,副热带高压到底是何方神圣?它凭啥能轻易改变高温暴雨的分布格局?一起来听听它的自白。

大家好,我是副热带高压。我的大名在气象届可谓如雷贯耳,江湖人称“副高霸霸”。每到夏天,我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预报员们的高度关注。不过,除了气象人,一般人对我并不是十分了解。接下来,我就简单介绍下自己。

总的来说,我是主导中国汛期天气的幕后大BOSS,你们熟知的高温、暴雨、台风等等,都是我手下的员工。我的实力之所以这么雄厚,是因为我是所有的天气系统中寿命最长、块头最大的。我常年存在于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夏季最“胖”的时候几乎能占据整个北半球面积的1/5到1/4。

可能很多人会问,既然你的块头那么大,那我们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呢?这当然是因为我不爱抛头露面了。我是一个暖性的高压系统,不像台风、东北冷涡之类的低压系统,喜欢在大家常见的卫星云图上“刷存在感”。我一般只会出现在专业的数值预报图上,而且只有通过我的代号——588,才能找到我。数值预报图上,预报员们会在高空500百帕等压面上,也就距离地面大约5500米高空的地方,绘制一条气压的等值线,这条线叫588线。它围起来的区域,就是我啦。

我很擅于制造“水火两重天”。我的内部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少雨,风力也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太阳辐射可以更多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气获得更多的热量,就像给地面盖上了一个大蒸笼。如果我强盛的话,还会带来持续的高温甚至干旱。

而我的北侧和西北侧,则是强降雨的集中地。虽然由于我的存在,暖湿气流无法直接北上,但这不代表我是一堵墙。其实,我是一个顺时针旋转的高压系统,南侧盛行东风,西侧盛行南风。所以,暖湿气流可以在东风和南风的引导下,沿着我的边缘向北走。这样一来,我就成功变身水汽“传送带”,我的北侧和西北侧也成了暖湿气流和南下冷空气“交战”的主战场,它俩打着打着就激发出一场又一场的强降雨。

每年冬春两季是我的休息时间,这段时间我主要在西北太平洋上闲逛。只有到了夏季,我才会北上“冲业绩”。而伴随着我北上的步伐,中国大部地区的雨热进程也就此开启。

5月至6月,我开启北上的旅程,海南等地在我的控制下开始出现高温天气,这也意味着新一年高温季的启动。而华南大部则在此时进入了前汛期,强降雨频发。

6月至7月,我又向北走了一大步,来到了北纬20°左右。高温范围跟着我一起向北扩展,长江中下游等地则陆续进入梅雨季。

7月至8月,我继续向北走,来到了旅途的最北端——北纬30°左右。华北、东北雨季开启,而长江流域梅雨结束,进入晴热少雨期,高温不断,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伏旱。

9月,我打算启程回家了,不过路过南方的时候我还是会逗留一会儿。由于我的到来,南方的高温天卷土重来,这就是你们常说的 “秋老虎”。此时我的位置偏西,因此冷暖空气交汇的主战场转移到了华西,绵绵的华西秋雨大幕开启。

忙碌了几个月之后,我也有点儿累了。9月底,我就会迅速撤回到海上养精蓄锐,等待明年再开工。

可不要小瞧我这几个月的工作。我会和夏季风联手,给中国大部带去丰沛的雨水、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气温。在水热的滋养下,无论水稻、大豆还是玉米,几乎任何一种作物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环境。于是,从鱼米之乡到中原粮仓再到北大仓,人们应季而作、应季而收,收获着属于自己的五谷丰登。

我的业务范围很广,不仅要负责推动中国的雨热进程,还要负责“管教”台风。

台风大部分都是在我的南侧生成,由于体形相差悬殊,它往哪儿走,主要是我说了算。当我呈东西带状而且强度很稳定时,台风的路径也只能是沿着我的南部边缘,稳定向西移动。当我位置偏北的时候,台风在移动到我的西南侧时,会在我的“带领”下深入内陆或者北上。当然,台风偶尔也有不服“管教”的时候。如果我强度较弱甚至出现断裂的时候,它就会趁机从我中间穿过去,北上或者转向。

由于业务太繁忙,我也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比如该走的时候不走,不该走的时候又走了。1998年7月,本该北上的我却迟迟不走,导致往年这个时候已经出梅的长江流域还是暴雨不断,持续强降雨引发了长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2013年7月,我又早早地北上,然后停在原地不动,导致长江流域早早出梅、高温频现,引发严重旱情;2021年9月底到10月初,我“赖”在南方不走,制造了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不少地方都度过了史上最热的国庆假期。

可以说,我的一个细小的异动,都有可能引发区域性的洪涝或高温干旱。而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的强度也在不断增强,这也意味着中国东部出现洪涝灾害的概率有可能增加。

不过我也要强调一下,虽然我是BOSS,但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是我说了算。影响天气气候的因素还有很多,所以不能把所有的旱涝灾害都算在我的头上。

最后,我再表个态。今年的汛期已经开始了,我争取不犯错误,按部就班地完成我的使命。大家也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临近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做好相关防范措施。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度过这个夏天。(策划/张方丽 设计/罗嘉雪 张莉 数据支持/李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lv马上要签新大使了,刘浩存那边,品牌准备与她结束合作,新品推广都没再带她玩了,就这么耗到合约到期。品牌新找的周也到时候会代替刘浩存成为新大使,周也的预热通稿已
  • 周四晚和鄞局聊天,俩人的吐槽就没停过,但是姐姐都吃完外卖了我的菜还没做好[怒]打起精神设计好一餐复杂一点的菜结果做出来又久又不是很好吃,呜呜,要是回到家就有饭吃
  • 历史是轮回的,曾几何时央央华夏以天朝上国为自傲,这几百年却受尽屈辱。但现在的中国已经不需要过度自卑了,国家发展强大了也还有大国风范。 自信需要重塑,强大也需要
  • #杨芸晴[超话]# [心]#Sunnee新专辑秘ME##破译Sunnee的秘ME信号# 今天开始循环《想念你的美》 男女对唱yyds[awsl][awsl][
  • 金牛座(10/30-11/5),进入十一月之后,你给自己的压力真的太大了,或许是不安全感,或许是对自己的要求和求好心切,你平常的工作量真的是太忙碌了,当你在专注
  • 这篇好看!作为甜饼不会很腻,作者文笔不错,就像喝了杯热牛奶甜得丝丝入心hh 最重要的是在我看了一篇两个人都误会来误会去的胃痛文之后,再看这篇两个人都有嘴好好说话
  • #关注普陀##普陀好白相# 【担心周末没处去?来普陀这些地方,包你吃得开心逛得尽兴→】 这里既有漂亮的民居旧,又有时髦的娱乐休闲,这儿不乏高档餐厅、适合商务洽谈
  • 大城市每天通勤时间那么长,如何保持自己的优雅和潇洒[思考][思考][思考]?试试#星途凌云400T#,一脚油门快人一步[doge][doge][doge],下车
  • #小米起诉测评方获赔200万#大快人心,小米起诉了天极网并胜诉,获赔200万。为小米法务部加鸡腿! 我觉得对于测评者来说,最低的标准和底线就是要尊重事实,实事
  • #黄金止盈在线# 黄金1754一线空单跌至现价1742止盈11美金(110个点); 想要做成任何事都离不开定力与勇气。就像跑马拉松,刚出发时大家齐头并进,我们无
  • 2021年1月23日晚上9点14分左右在金穗大道南华小区一期附近走失 8个月黄白柯基 名字叫威化 断尾小型犬 耳朵后面有一小撮白毛 腿脚缺钙走路奔跑的时候不是那
  • #肖战如梦之梦# 每到这几天看着现场虾的repo真的好酸好酸啊,就是想不通怎么样才能抢到票,这么多场了一次都抢不到,哪怕最后面的80也行啊,怎么别的虾能抢到好几
  • 过去对不够在乎的有点沟通随意不拘小节 但现在对不在乎的完完全全不搭理,同时对于在乎的人紧张兮兮顾虑太多异常害羞不晓如何开口更好(一想到对方有读心术就觉好吓人)…
  • #荷生分享#【#百句语录,荷庆百年#】与荷生一起重温百年光辉历程中的经典语录,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 今日语录: ​​​​①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
  • 初秋郊游,向往水枕江南,浆声灯影中的悠然。于是驱车前往绍兴,任时光随着流水缓缓滑逝。来到安昌古镇,沿河漫步,古镇南居北商,带着顶棚的长廊下开着各种商铺和作坊,家
  • #中国道教那些事儿[超话]# 酆都到底长啥样?逃离酆都的5个办法 北都罗酆 “罗酆”一词,早见于东晋时期,如《抱朴子内篇·对俗》:“先鬼有知,将蒙我荣,或可
  • #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每日一善#如果你经经常和一些脑子里里较肮脏的人在在一起接接触,他会把你的磁场污染。如果你经常跟灵较干净的人人在一起,他自自己
  • #带着微博去刷保# 【武当山复真观】 又名太子坡,始建于明永乐十年。建筑建在狮子峰60度的陡坡上,是利用陡坡开展建筑的经典之作。古代建筑大师们,巧妙地利用山形地
  • #博君一肖[超话]# #博君一肖##博君一肖# “莞尔一笑花田起,惊鸿一瞥是博肖”“洛阳的洛不是落幕的落,重庆的重却是重逢的重”“路飞装,白芍药,正衣冠,见良
  • 林徽因曾说: “我不知道,一种缘能走多远,但我知道,穿过我的长发你的眼,必定会开满你淡蓝的温暖。荼蘼花开,一路繁花相送。”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说不清道不明,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