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详解网约车路径规划:让用户更快更安全到达,花费更少】6月11日,滴滴推出新一期有问必答,滴滴地图与公交事业部负责人柴华实名解答绕路质疑,详细介绍了滴滴网约车路径规划的做法和原则,并向公众广泛征集意见与建议。

和自驾推荐走更快、更通畅的路不同,由于网约车会基于里程、时长计费,这也需要网约车同时考虑时间、距离、价格因素,推荐相对快又相对便宜的路线。不合理的路径规划,少数司机不按导航行驶,不小心走错,甚至故意开错,都可能耽误出行。

在有问必答中,柴华重点讲解了乘客偏好、道路的安全性、路况、定位等因素对滴滴网约车路径规划的影响。在网约车场景下,滴滴导航会综合考虑上下车点、交通规则、道路安全性、个体偏好、路况、预估达到时间、行驶里程等因素,让用户尽量快且便宜地抵达目的地。

自去年3月起,滴滴在网约车上线了“选择路线”功能,充分考虑乘客偏好,提供最多三条路线供乘客自主选择(拼车、一口价订单司机需按照平台指定路线行驶),并联动司机服务部鼓励司机主动询问乘客是否有常走路线。如果对推荐路线不满意,乘客可以主动给司机指路,帮助让推荐“更聪明”,而如果乘客没有选择路线,系统则会主动规划更快的路,并将里程控制在一定范围,从而尽量让车费更少。

针对滴滴会故意绕路收路费的说法,柴华回应称,司机师傅在路上接单的时间是有限的,故意绕路不仅会让乘客放弃使用滴滴,还会耽误司机的时间,让司机的接单数变少,直接影响平台收入。此外,平台还需要拿出大量的人力来处理司乘投诉,“这些都决定滴滴不会故意绕路。而是希望规划更好的路线,让司机少堵在路上,多接些单。”

柴华坦言,线下出行场景复杂,城市可能会突然交通管制、施工封闭;隧道、高架桥、地下停车场等地也容易造成GPS定位不准;网约车司机也可能会选择使用其他导航;使用滴滴导航时,司机师傅也有可能出现看错、路线不熟走错,甚至故意绕路的情况,即便司乘协商路线,也可能产生误会。目前在网约车,行程结束后,乘客可通过“行程回顾”功能,查看司机是否出现绕路或偏航,便捷处理费用问题。滴滴会持续改进不断优化,也恳请司机和乘客可在确保出行安全的同时,多在端内交通上报,多在行程结束后对路线进行反馈。

以下是滴滴第六期有问必答的原文:https://t.cn/A6LPkybO
柴华:滴滴地图与公交事业部负责人
乘客:近路不走非推荐远的,是不是故意绕路?为什么实际行驶路线和规划的不一样?
司机:导航有时会让走死路,到底咋规划的?又被堵在路上,导航为什么不避开?

我常听到乘客和司机抱怨滴滴规划的路线不好。这一期的“有问必答”,我想和大家系统地聊聊,滴滴是如何规划网约车路线,以及规划时会受哪些因素影响。

首先导航会按照起终点计算所有可走路线,然后再从中选出合适的路线播报给司机,为司机安全驾驶提供参考。和自驾推荐走更快、更通畅的路不同,由于网约车会基于里程、时长计费,这也需要我们同时考虑时间、距离、价格因素,推荐相对快又相对便宜的路线。不合理的路径规划,少数司机不按导航行驶,不小心走错,甚至故意开错,都可能耽误出行。

路有千万条,走哪条你说了算

考虑用户的偏好,让用户在安全、快速到达目的地的同时,让行驶距离尽量短,总花费尽量少,是我们路径规划的核心原则。

但很多时候“快”和“近”很难同时满足。距离更短的路往往是次干路或者支路,红绿灯多,堵车可能性更大;而绕远的高速路或者环路,通行能力更强,只要不极端拥堵,车速通常更快,反倒用时更短。

有乘客希望更快,也有乘客希望不绕远。为了尽量平衡,从去年3月起,我们率先在网约车上线了“选择路线”功能,充分考虑乘客的出行偏好,提供最多三条路线供乘客选择(拼车、一口价订单司机需按照平台指定路线行驶);并联动司机服务部鼓励司机主动询问乘客是否有常走路线。

如果对推荐路线不满意,乘客可以主动给司机指路,帮助我们让推荐变得更“聪明”。而当乘客没有选择路线,我们会主动规划更快的路,并将里程控制在一定范围,从而尽量让车费更少。

道路安全性也会影响规划

实际上,在预计行驶时间差不多的情况下,相较狭窄的小路,系统往往会更倾向于推荐更宽、更平整、通行更安全的道路。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剐蹭或者其他事故,耽误乘客出行。小区也是类似,如果乘客起点、终点并不在小区内部,我们也会尽量避免穿行小区。

行驶途中,我们也会基于历史数据和滴滴车辆的实时车速每分钟进行一次路径计算。当新路线预计能节省4分钟以上的时间,且车费增长不超过4元(或是订单总价的15%),导航会语音提示,建议司机在和乘客充分沟通后,按照新的路线行驶,以尽可能地躲避拥堵。

但由于道路交通参与者类型多样,平台很难实时了解其他交通参与者的选择,也很难避免出现车辆都往一条路上走造成新的拥堵的情况。我们也在持续优化、加强这一预测能力。

绕路会降低平台整体效率

有人说滴滴会故意“绕路”多收费,这里我给大家算笔账。司机师傅在路上接单的时间是有限的,故意绕路不仅会让乘客放弃使用滴滴,还会耽误司机的时间,让司机接单数变少。不仅直接影响平台收入,平台还需要拿出大量的人力来处理投诉,并不划算。这也决定了我们绝对不会故意绕路,而是希望规划更好的路线,让司机少堵在路上,多接些单。

但线下出行场景复杂,城市可能会突然交通管制、施工封闭;网约车司机也可能选择使用其他导航;使用滴滴导航时,也有可能出现看错、路线不熟走错,甚至故意开错的情况;即便司乘协商路线,也可能产生误会。此外,上下车点信息错误,或是司乘身处隧道、高架桥、地下停车场等手机GPS定位容易丢失或不准的地方,也都可能让平台判断出错,进而规划出错。

过去的几年间,我和团队在定位、路径规划、提升路网基础信息准确性上做了许多工作,也持续携手网约车加强对司机故意绕路的教育、识别、判责和处罚,并在此前“费用异议”的基础上,新上线了“行程回顾”功能,方便乘客查看司机是否出现绕路或偏航,便捷处理费用问题。我们会持续改进不断优化,也恳请大家在确保出行安全的同时,多在端内交通上报,多在行程结束后对路线进行反馈。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也欢迎留言和我探讨。

【滴滴详解网约车路径规划:让用户更快更安全到达,花费更少】6月11日,滴滴推出新一期有问必答,滴滴地图与公交事业部负责人柴华实名解答绕路质疑,详细介绍了滴滴网约车路径规划的做法和原则,并向公众广泛征集意见与建议。

和自驾推荐走更快、更通畅的路不同,由于网约车会基于里程、时长计费,这也需要网约车同时考虑时间、距离、价格因素,推荐相对快又相对便宜的路线。不合理的路径规划,少数司机不按导航行驶,不小心走错,甚至故意开错,都可能耽误出行。

在有问必答中,柴华重点讲解了乘客偏好、道路的安全性、路况、定位等因素对滴滴网约车路径规划的影响。在网约车场景下,滴滴导航会综合考虑上下车点、交通规则、道路安全性、个体偏好、路况、预估达到时间、行驶里程等因素,让用户尽量快且便宜地抵达目的地。

自去年3月起,滴滴在网约车上线了“选择路线”功能,充分考虑乘客偏好,提供最多三条路线供乘客自主选择(拼车、一口价订单司机需按照平台指定路线行驶),并联动司机服务部鼓励司机主动询问乘客是否有常走路线。如果对推荐路线不满意,乘客可以主动给司机指路,帮助让推荐“更聪明”,而如果乘客没有选择路线,系统则会主动规划更快的路,并将里程控制在一定范围,从而尽量让车费更少。
针对滴滴会故意绕路收路费的说法,柴华回应称,司机师傅在路上接单的时间是有限的,故意绕路不仅会让乘客放弃使用滴滴,还会耽误司机的时间,让司机的接单数变少,直接影响平台收入。此外,平台还需要拿出大量的人力来处理司乘投诉,“这些都决定滴滴不会故意绕路。而是希望规划更好的路线,让司机少堵在路上,多接些单。”
柴华坦言,线下出行场景复杂,城市可能会突然交通管制、施工封闭;隧道、高架桥、地下停车场等地也容易造成GPS定位不准;网约车司机也可能会选择使用其他导航;使用滴滴导航时,司机师傅也有可能出现看错、路线不熟走错,甚至故意绕路的情况,即便司乘协商路线,也可能产生误会。目前在网约车,行程结束后,乘客可通过“行程回顾”功能,查看司机是否出现绕路或偏航,便捷处理费用问题。滴滴会持续改进不断优化,也恳请司机和乘客可在确保出行安全的同时,多在端内交通上报,多在行程结束后对路线进行反馈。

以下是滴滴第六期有问必答的原文:https://t.cn/A6LPkybO

柴华:滴滴地图与公交事业部负责人

乘客:近路不走非推荐远的,是不是故意绕路?为什么实际行驶路线和规划的不一样?
司机:导航有时会让走死路,到底咋规划的?又被堵在路上,导航为什么不避开?
 
我常听到乘客和司机抱怨滴滴规划的路线不好。这一期的“有问必答”,我想和大家系统地聊聊,滴滴是如何规划网约车路线,以及规划时会受哪些因素影响。
 
首先导航会按照起终点计算所有可走路线,然后再从中选出合适的路线播报给司机,为司机安全驾驶提供参考。和自驾推荐走更快、更通畅的路不同,由于网约车会基于里程、时长计费,这也需要我们同时考虑时间、距离、价格因素,推荐相对快又相对便宜的路线。不合理的路径规划,少数司机不按导航行驶,不小心走错,甚至故意开错,都可能耽误出行。

路有千万条,走哪条你说了算
 
考虑用户的偏好,让用户在安全、快速到达目的地的同时,让行驶距离尽量短,总花费尽量少,是我们路径规划的核心原则。
 
但很多时候“快”和“近”很难同时满足。距离更短的路往往是次干路或者支路,红绿灯多,堵车可能性更大;而绕远的高速路或者环路,通行能力更强,只要不极端拥堵,车速通常更快,反倒用时更短。
 
有乘客希望更快,也有乘客希望不绕远。为了尽量平衡,从去年3月起,我们率先在网约车上线了“选择路线”功能,充分考虑乘客的出行偏好,提供最多三条路线供乘客选择(拼车、一口价订单司机需按照平台指定路线行驶);并联动司机服务部鼓励司机主动询问乘客是否有常走路线。
 
如果对推荐路线不满意,乘客可以主动给司机指路,帮助我们让推荐变得更“聪明”。而当乘客没有选择路线,我们会主动规划更快的路,并将里程控制在一定范围,从而尽量让车费更少。
 
道路安全性也会影响规划
 
实际上,在预计行驶时间差不多的情况下,相较狭窄的小路,系统往往会更倾向于推荐更宽、更平整、通行更安全的道路。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剐蹭或者其他事故,耽误乘客出行。小区也是类似,如果乘客起点、终点并不在小区内部,我们也会尽量避免穿行小区。
 
行驶途中,我们也会基于历史数据和滴滴车辆的实时车速每分钟进行一次路径计算。当新路线预计能节省4分钟以上的时间,且车费增长不超过4元(或是订单总价的15%),导航会语音提示,建议司机在和乘客充分沟通后,按照新的路线行驶,以尽可能地躲避拥堵。
 
但由于道路交通参与者类型多样,平台很难实时了解其他交通参与者的选择,也很难避免出现车辆都往一条路上走造成新的拥堵的情况。我们也在持续优化、加强这一预测能力。
 
绕路会降低平台整体效率
 
有人说滴滴会故意“绕路”多收费,这里我给大家算笔账。司机师傅在路上接单的时间是有限的,故意绕路不仅会让乘客放弃使用滴滴,还会耽误司机的时间,让司机接单数变少。不仅直接影响平台收入,平台还需要拿出大量的人力来处理投诉,并不划算。这也决定了我们绝对不会故意绕路,而是希望规划更好的路线,让司机少堵在路上,多接些单。
 
但线下出行场景复杂,城市可能会突然交通管制、施工封闭;网约车司机也可能选择使用其他导航;使用滴滴导航时,也有可能出现看错、路线不熟走错,甚至故意开错的情况;即便司乘协商路线,也可能产生误会。此外,上下车点信息错误,或是司乘身处隧道、高架桥、地下停车场等手机GPS定位容易丢失或不准的地方,也都可能让平台判断出错,进而规划出错。
 
过去的几年间,我和团队在定位、路径规划、提升路网基础信息准确性上做了许多工作,也持续携手网约车加强对司机故意绕路的教育、识别、判责和处罚,并在此前“费用异议”的基础上,新上线了“行程回顾”功能,方便乘客查看司机是否出现绕路或偏航,便捷处理费用问题。我们会持续改进不断优化,也恳请大家在确保出行安全的同时,多在端内交通上报,多在行程结束后对路线进行反馈。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也欢迎留言和我探讨。

【#国家助你实现求学梦想# !@湖北高中毕业生,这封信请查收】6月11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信高中毕业生,向他们详细介绍了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亲爱的同学:

你好!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所有人都带来了很大影响。刚刚复学的你肯定处在紧张忙碌的备考之中。为了让你安心冲刺、成就梦想,我们写信告诉你和家人:面对疫情,国家帮你守护健康;升学路上如遇经济困难,国家将助你实现求学梦想。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设立了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补偿代偿等多个资助项目,全方位保障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

如果你上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没有着落,不用担心,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帮你解决问题。在你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可以向当地的教育局资助中心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用来交学费和住宿费,上学期间的利息由国家替你付给银行。

如果你为在校期间的生活费担忧,不用担心,国家和学校设立了多个资助项目。国家励志奖学金用来奖励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用来补贴生活费,临时困难补助用来缓解突发性困难,勤工助学帮你一边赚生活费一边提高实践能力。

如果你还对能否顺利入学心有疑虑,那就再给你吃一颗“定心丸”。全国各高校都开通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即使没有筹齐学费,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入学前还可以向当地教育局资助中心申请新生入学资助项目,用于路费和短期生活费。

在这里,我们要提醒你,随大学录取通知书有一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这张表不用盖章,但需要个人承诺并签字,希望你遵守诚信、如实填写。另外,开学前后往往是电信诈骗高发期,一些诈骗分子会冒充大学老师、资助机构工作人员等,给新生发短信、打电话、加微信或QQ好友,用各种手段骗取钱财。请你一定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抵住诱惑,避免上当。

如你还想详细了解资助政策,请关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官网和“中国学生资助”微信号。暑假期间,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会开通热线电话,号码及开通时间可登录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查询。

希望你读完这封信后,与你的父母亲友分享,让他们也了解一下国家资助政策,帮助他们打消对学生上大学经济方面的担忧。

最后,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0年6月11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塘主”张翰携母亲高调抵沪 女粉丝忙献花束
  • 阿圭罗续约曼城
  • 大火箭长征五号一级动力系统试车第二次试验成功
  • 乐视核心资产司法拍卖:神秘接盘侠又是融创 一众明星“钱包”大缩水
  • 杨蓉机智回应《我就是演员》打错自己名字: 大家好、我是杨蓉!
  • 新蛋网遭黑客入侵,支付页面被植入恶意代码
  • 大马羽总官宣:李宗伟被诊断出初期鼻癌,目前治疗情况良好
  • 关于绵阳ofo小黄车财务纠纷与人去楼空一事,真实情况如何?公司作出回应!
  • 今日话题|伊朗大阅兵遭袭击 美伊会否联大斗法?
  • 内蒙古男子从广西网购虎皮被抓
  • 复兴号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一周年 24小时×365天周而复始的感动与美丽
  • 中国游客在泰死亡人数已达65人(据今年1-11月旅游部门统计)
  • 刘诗雯事件:中国乒乓球女队光环遮蔽下的恶
  • 深圳9岁男孩被绑架后扔入河中!警方正全力搜寻
  • 刚刚,中通快递员性侵女客户案嫌犯张勇兵被批捕!
  • 四川绵竹28亿富豪受审 曾一手打造剑南春
  • 餐厅禁止供应吸管
  • 刘恺威方回应离婚爆料称:不认识这位女士,照片是礼貌配合而已
  • 地铁广告吓哭孩子
  • 全球追缉王世君 公安部发A级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