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刘发英:我将把土家儿女的“心里话”带到北京

满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爱,1991年,21岁的刘发英从师范毕业后,写下“支援边区”的承诺,主动申请到湖北宜昌长阳县最贫困的黄柏山乡任教。

从此她初心不改,扎根基层教育。2005年开始,刘发英用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开启了网络助学之路。

17年来,这位乡村教师以一己之力感召2000余名爱心人士,募集助学款3000多万元,资助学生达4600余人,其中有1500多名受助学生考上大学。不少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又回到大山,加入到“英子姐姐”助学志愿服务团队。

近日,“政事儿”专访了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

刘发英还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时隔10年,我将作为二十大代表再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深感职责重大、使命光荣”

政事儿:2012年你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此次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有哪些感受?履职前做了哪些准备?

刘发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时隔10年,我将作为二十大代表再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深感职责重大、使命光荣。

当选代表后,我先后深入部分乡镇、中小学校,就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教育均衡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农村合作医疗的创新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走访调研,广泛搜集社情民意。我将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把土家儿女的“心里话”带到北京,把二十大精神完整带回来。

“不能让一个孩子失学,这是我最初的、最朴素的愿望”

政事儿:从1991年毕业开始支教,2005年开启网络助学之路,是什么信念让你支撑了下来?

刘发英:不能让一个孩子失学,这是我最初的、最朴素的愿望。从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助贫困学生,到注册QQ号联系山外的爱心人士,再到创建英子姐姐助学网站,这一路走来,我都被满满的感动包围着。感动于爱心人士的无条件信任,感动于受助家庭那纯朴的笑容。

回望助学之路,最艰难的时候是在2007年,父亲中风瘫痪,哥哥高位截瘫,公爹被确诊为癌症……教学、助学、家庭的三重压力让我身心俱疲、无力支撑。如果我放弃了,刚刚建立起来的信任,好不容易铺起来的助学路,可能就此中断。于是,我咬牙坚持了下来。与此同时,政府的托举也让助学路越走越宽。我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2010年,在长阳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我创办了英子姐姐助学网站,组建了英子姐姐助学团队,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支持。截至今年10月,爱心助学金额已达到3000多万元,资助学生达到了4600多人。

政事儿:“英子姐姐”助学团队资助过的学生,很多也回去成为了教师中的一员,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刘发英:教育的本质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份爱的事业;我所从事的助学事业,也是一份爱的事业。我相信这种爱是可以传递的。我们资助过的学生,有的回到学校当老师,还成为了英子姐姐助学团队的志愿者;有的默默签订了器官捐赠协议,有的成为了我们的资助者,帮助家乡的贫困学生……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存善念、行善举、扬善德,我相信经过爱的滋养的孩子,一定会将善的种子根植于心中。积小善而成大德,每个人都把爱心与善举传递下去,不因善小而不为,就能让爱的火焰在全社会越烧越旺。

“农村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成为当地最美的风景”

政事儿:你长期从事基层教育工作。以长阳县为例,你怎么看10年来基层教育的发展?

刘发英: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已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高职中教育特色发展、学前教育普及发展的阶段目标,“十三五”期间教育经费投入达28.62亿元,比“十二五”增长了53.46%,硬件设施得到大幅度改善,特别是农村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成为当地最美的风景。全县公办幼儿园从2所增加到16所,增加公办学位2160个,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从11所增加到20所,公益普惠率达到91%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100%,普惠幼儿园覆盖率达91%,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3%,初升高比例达99%,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教育均衡化程度大幅提高。

“精准扶贫带来了山乡巨变,期待继续支持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政事儿:从身边小事说起,你认为这10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刘发英:网络助学坚持“一对一”“全透明”,这些年来,我一直坚持到贫困学生家中实地走访、发放助学金。长阳位于武陵山区,曾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过去交通条件差,徒步两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精准扶贫带来了山乡巨变。如今,公路修到了村村寨寨,汽车也能开到家门口,助学之路不再那么艰辛。行走在大山深处,年年都有新变化——低矮的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楼,过去种植高粱土豆的庄稼地,如今种上了高山蔬菜、中药材、小水果等经济作物。另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了100%,因此我们的助学扶贫对象也变为贫困家庭的高中生、大学生,作为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的一种补充。

政事儿:走向新征程,你有哪些新期待?

刘发英:长阳地处武陵山区,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发展任务仍很艰巨。虽然我们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但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依然繁重。期待能继续考虑对我们山区和民族地区在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和帮扶。期待继续支持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我家门前|“睡城”醒了 超大型社区治理抵达最细微民生诉求】迟伟琛清晰地记得“回天行动计划”的每一个时间节点,这些节点都曾出现在她与家庭成长轨迹的节骨眼儿上。

2018年,回天(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第一批普惠性幼儿园,落地在她家门口,也就是昌平区龙泽苑社区,解决了孩子入园的燃眉之急;2019年,随着北郊农场桥扩建、自行车专用路等交通网络的畅通,每周末,一家人终于不再为出行而犯愁;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为全家看病就医提供了更多保障和选择。

在这座城市的许多人看来,2018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至今已进行到第二轮的“回天行动计划”很庞大,它涉及63平方公里、85万人口,几年间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资金。

而对回天地区的居民来说,该计划真正触及的环节都很细微,它关注社区外的交通、教育、医疗,也改变了社区内包括用水、绿化、健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实的“回天行动计划”连接着这个超大型社区中,太多的微小单元。计划中,85万人口并不是一个被虚化的庞大数字,政策和项目真正关乎到了每一个真切的个体。

9月23日,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副书记迟伟琛举着老照片,展示该社区2018年以前破损的水泥路面。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普惠园建到门前 我家是第一批受益者

在高楼层居民的视角下,繁密成片的植被像是挤进龙泽苑社区的一块切角蛋糕,成荫的杨树覆盖着东西向的中心路。这里有时很热闹,那是老人们在锻炼,孩子们在嬉戏。有时也很静谧,任凭百米外的地铁站,轨道列车呼啸而过,社区里,只听得到鸟叫,以及微风吹动时树叶的沙沙作响。

2011年,迟伟琛刚搬到这里时,居住环境与体验,与当下有着太多不同。那时,五环外的龙泽苑,曾一度让她感到偏远、荒凉。当时的回天地区,还被称为“睡城”—— 交通拥堵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让这个超大型社区仅能负担起人们夜晚的睡眠,而真正的生活从不属于这里。

出行的不便,尚能忍受,等孩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来自教育的痛点,终于刺痛了她。“2018年,小区里私立幼儿园一个月的费用是2600多元,当时这个园区唯一的优势,就是离家近,除此以外,都是不能与其他幼儿园相比的。”

所幸的是,对回天地区来说,所有改变,也都在这一年开始。

当年8月,北京市政府对外发布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用三年时间,缓解交通拥堵、增强市政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满足地区新增入园入学需求,基本补齐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首批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不用等三年时光。事实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后百日内,回天地区10所私立幼儿园回收移交后,幼儿园已实现普惠性收费,共提供了2990个学位,收费也从每月2200元到6000元降至600元到750元。龙泽苑社区里的幼儿园,正是第一批移交的10所幼儿园之一,迟伟琛的小家庭,也是第一批受益者。

移交不只是形式上的。成为普惠园之后,幼儿园的管理更加规范,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硬件设施也得到全面提升。尽管事情发生在五年前,孩子也已经步入小学,但迟伟琛每回提起这些,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知足,“非常感谢”这句话,她说了很多遍,认真又郑重。

梦想照进现实 民生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只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的开始。实际上,这一轮计划包括117个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文体、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

在迟伟琛的印象里,2018年以前,通往城区的道路好像永远都在堵车,车里的孩子与大人都承受着煎熬。“经常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连回龙观都没出去,所以我们当时非常不愿意开车出门。”

2019年,曾经的“堵点”北郊农场桥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完工,全长6.5公里的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正式开通;2020年,“断头”十余年的昌平区林萃路实现全线贯通。回天地区“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和多层次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在孩子的童年时光里,迟伟琛曾无数次希冀,趁着空闲时间,带着孩子走进城区,走到郊外,看一看名胜古迹,寻一寻露水昆虫。过往的热情,总被拥堵的交通和一路哭闹所消磨,路通了之后,这些盼望也终于有了可以实现的路径,“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迟伟琛说,至此之后的每个周末,她的小家都有了新的盼头。

梦想继续照进现实。医疗方面,2018年,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项目开始改造,医疗条件和住院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和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妇儿中心项目也在持续推进。2018年以前,迟伟琛及家人一有头疼脑热,总爱往中心城区跑,2018年以后,就医需求基本都能在10分钟路程的三甲医院中得到满足。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内,老人在锻炼身体。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回天行动计划”所带来的改变,不只发生在社区之外。2019年,北京市17个委办局对接回天地区,承诺为这里的社区办一件实事。龙泽苑社区在北京市体育局的帮助下,重新翻新道路,“解锁”了社区中的650米塑胶健身步道,在社区南侧建起北京当时独一份儿的智能健身器材,绿植也在“回天行动计划”中被拨款补种。

“教育、医疗、交通、生活环境、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和改变。”迟伟琛细数着这些年来,曾目睹、亲历的种种变化,“这下齐活了。”她说不只是自己,所有在回天地区生活过的人,都看得到,亦能受益。

项目照拂个体需求 大中有小粗中有细

今年,“回天行动计划”进入第二轮。几年中,除了上述变化,公园化城市街区也初见雏形,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629公顷,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居民们的文化生活随着城市更新、规划建设、资源复合利用,进一步得到满足。

大项目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回天行动计划”并非仅存在于大项目中。回天地区以外的居民不会知道的是,这个计划实施以来,回天地区64个小区单位自备井置换、24个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任务也在最近几年完成,超过十万人因此受益;回天地区实现燃气基本全覆盖,不少多年未接燃气,仍在使用煤气罐的小区顺利接通了天然气。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伊然,记得那些因基础设施落后,而令人感到窘迫的生活瞬间:老旧小区水压不稳定,5层以上住户的燃气热水器从来打不着火;罐里的煤气说没就没,一顿饭刚点着火就断了气,等新的煤气罐送来,“黄花菜都凉了”。

“即便是小项目,也改善了太多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是许多“回天行动计划”的终端执行者,负责计划落地的“最后一百米”、甚至是“最后一米”。这让伊然清楚地知晓,在宏观的大项目里,细微的小环节也能照拂到每一位居民。

伊然提到,2019年,社区外同成街上修建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时,曾拆掉了一座连接马路南北的过街天桥,导致社区居民每日到地铁站的步行距离,多出了约一千米,“早上的黄金时间,这得多耽误事儿?百姓的诉求多了,回天专班立即‘吹哨’,计划在同成街增设红绿灯、斑马线,方便通行。”

挪动一盏路灯,得路灯管理处出面。移一棵行道树,需要园林部门帮忙,道路两旁还涉及公交站、地下排水等问题。伊然记得,那天,相关部门30多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这是一件需要各个部门统一协调的事儿,到了次日凌晨4点,马路开了‘口子’,工程迅速完工,居民也恢复了通行的便利。”

大项目在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让伊然觉得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个体的诉求不会被虚化,也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和回应。

八年“回天”蝶变 改变过去贯穿未来

从2018年8月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到2021年7月新一轮计划启动,回天地区的改变已经从过去贯穿至未来。

在看得见的成效背后,是大数据的应用,在超大型社区的治理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昌平区回天地区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数据统筹下,缓解道路拥堵,高效办理“接诉即办”,都离不开“城市大脑”的支撑。将平台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成果、整合跨部门的政务数据和民意诉求,都让治理变得更加精细、具体。

与此同时,帮助政府构建地区的精准认知、总结优势和短板、优化政府惠民项目执行路径,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形成“共治”,也将问题和民意诉求转化为落地项目,协助政府形成了民呼我应的动态治理机制。

当下,回天地区“城市大脑”正在开发建设。大数据将为“回天行动计划”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产业活力、综合检查执法等方面继续赋能,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系统和数据安全措施。

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显示,到2025年,回天地区将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届时,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不断增强,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服务补齐缺口,社区治理水平也会持续提升。

对于如迟伟琛一样的居民来说,这么多年来,他们为这里的诸多“城市病”苦恼过,也一度让他们感到无望,是“回天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理出的头绪和眉目,让那些烦恼和苦闷都得到疏解,日子一天天有了盼头。迟伟琛说,她最初选择的小区,终于变成了理想中的家园。

好消息在这几年里纷至沓来,未来的美好生活似乎也并不遥远了。(新京报)https://t.cn/A6otfsiL

【我家门前|“睡城”醒了 超大型社区治理抵达最细微民生诉求】迟伟琛清晰地记得“回天行动计划”的每一个时间节点,这些节点都曾出现在她与家庭成长轨迹的节骨眼儿上。

2018年,回天(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第一批普惠性幼儿园,落地在她家门口,也就是昌平区龙泽苑社区,解决了孩子入园的燃眉之急;2019年,随着北郊农场桥扩建、自行车专用路等交通网络的畅通,每周末,一家人终于不再为出行而犯愁;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为全家看病就医提供了更多保障和选择。

在这座城市的许多人看来,2018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至今已进行到第二轮的“回天行动计划”很庞大,它涉及63平方公里、85万人口,几年间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资金。

而对回天地区的居民来说,该计划真正触及的环节都很细微,它关注社区外的交通、教育、医疗,也改变了社区内包括用水、绿化、健身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实的“回天行动计划”连接着这个超大型社区中,太多的微小单元。计划中,85万人口并不是一个被虚化的庞大数字,政策和项目真正关乎到了每一个真切的个体。

9月23日,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副书记迟伟琛举着老照片,展示该社区2018年以前破损的水泥路面。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普惠园建到门前 我家是第一批受益者

在高楼层居民的视角下,繁密成片的植被像是挤进龙泽苑社区的一块切角蛋糕,成荫的杨树覆盖着东西向的中心路。这里有时很热闹,那是老人们在锻炼,孩子们在嬉戏。有时也很静谧,任凭百米外的地铁站,轨道列车呼啸而过,社区里,只听得到鸟叫,以及微风吹动时树叶的沙沙作响。

2011年,迟伟琛刚搬到这里时,居住环境与体验,与当下有着太多不同。那时,五环外的龙泽苑,曾一度让她感到偏远、荒凉。当时的回天地区,还被称为“睡城”—— 交通拥堵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让这个超大型社区仅能负担起人们夜晚的睡眠,而真正的生活从不属于这里。

出行的不便,尚能忍受,等孩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来自教育的痛点,终于刺痛了她。“2018年,小区里私立幼儿园一个月的费用是2600多元,当时这个园区唯一的优势,就是离家近,除此以外,都是不能与其他幼儿园相比的。”

所幸的是,对回天地区来说,所有改变,也都在这一年开始。

当年8月,北京市政府对外发布了《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用三年时间,缓解交通拥堵、增强市政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满足地区新增入园入学需求,基本补齐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首批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不用等三年时光。事实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后百日内,回天地区10所私立幼儿园回收移交后,幼儿园已实现普惠性收费,共提供了2990个学位,收费也从每月2200元到6000元降至600元到750元。龙泽苑社区里的幼儿园,正是第一批移交的10所幼儿园之一,迟伟琛的小家庭,也是第一批受益者。

移交不只是形式上的。成为普惠园之后,幼儿园的管理更加规范,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硬件设施也得到全面提升。尽管事情发生在五年前,孩子也已经步入小学,但迟伟琛每回提起这些,打心眼儿里觉得高兴、知足,“非常感谢”这句话,她说了很多遍,认真又郑重。

梦想照进现实 民生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普惠性幼儿园的设立只是首轮“回天行动计划”的开始。实际上,这一轮计划包括117个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文体、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

在迟伟琛的印象里,2018年以前,通往城区的道路好像永远都在堵车,车里的孩子与大人都承受着煎熬。“经常是一个小时过去了,连回龙观都没出去,所以我们当时非常不愿意开车出门。”

2019年,曾经的“堵点”北郊农场桥机动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完工,全长6.5公里的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正式开通;2020年,“断头”十余年的昌平区林萃路实现全线贯通。回天地区“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和多层次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在孩子的童年时光里,迟伟琛曾无数次希冀,趁着空闲时间,带着孩子走进城区,走到郊外,看一看名胜古迹,寻一寻露水昆虫。过往的热情,总被拥堵的交通和一路哭闹所消磨,路通了之后,这些盼望也终于有了可以实现的路径,“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迟伟琛说,至此之后的每个周末,她的小家都有了新的盼头。

梦想继续照进现实。医疗方面,2018年,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项目开始改造,医疗条件和住院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正式接诊,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和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妇儿中心项目也在持续推进。2018年以前,迟伟琛及家人一有头疼脑热,总爱往中心城区跑,2018年以后,就医需求基本都能在10分钟路程的三甲医院中得到满足。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内,老人在锻炼身体。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回天行动计划”所带来的改变,不只发生在社区之外。2019年,北京市17个委办局对接回天地区,承诺为这里的社区办一件实事。龙泽苑社区在北京市体育局的帮助下,重新翻新道路,“解锁”了社区中的650米塑胶健身步道,在社区南侧建起北京当时独一份儿的智能健身器材,绿植也在“回天行动计划”中被拨款补种。

“教育、医疗、交通、生活环境、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和改变。”迟伟琛细数着这些年来,曾目睹、亲历的种种变化,“这下齐活了。”她说不只是自己,所有在回天地区生活过的人,都看得到,亦能受益。

项目照拂个体需求 大中有小粗中有细

今年,“回天行动计划”进入第二轮。几年中,除了上述变化,公园化城市街区也初见雏形,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629公顷,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居民们的文化生活随着城市更新、规划建设、资源复合利用,进一步得到满足。

大项目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回天行动计划”并非仅存在于大项目中。回天地区以外的居民不会知道的是,这个计划实施以来,回天地区64个小区单位自备井置换、24个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任务也在最近几年完成,超过十万人因此受益;回天地区实现燃气基本全覆盖,不少多年未接燃气,仍在使用煤气罐的小区顺利接通了天然气。

昌平区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伊然,记得那些因基础设施落后,而令人感到窘迫的生活瞬间:老旧小区水压不稳定,5层以上住户的燃气热水器从来打不着火;罐里的煤气说没就没,一顿饭刚点着火就断了气,等新的煤气罐送来,“黄花菜都凉了”。

“即便是小项目,也改善了太多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是许多“回天行动计划”的终端执行者,负责计划落地的“最后一百米”、甚至是“最后一米”。这让伊然清楚地知晓,在宏观的大项目里,细微的小环节也能照拂到每一位居民。

伊然提到,2019年,社区外同成街上修建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时,曾拆掉了一座连接马路南北的过街天桥,导致社区居民每日到地铁站的步行距离,多出了约一千米,“早上的黄金时间,这得多耽误事儿?百姓的诉求多了,回天专班立即‘吹哨’,计划在同成街增设红绿灯、斑马线,方便通行。”

挪动一盏路灯,得路灯管理处出面。移一棵行道树,需要园林部门帮忙,道路两旁还涉及公交站、地下排水等问题。伊然记得,那天,相关部门30多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这是一件需要各个部门统一协调的事儿,到了次日凌晨4点,马路开了‘口子’,工程迅速完工,居民也恢复了通行的便利。”

大项目在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让伊然觉得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里,个体的诉求不会被虚化,也都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和回应。

八年“回天”蝶变 改变过去贯穿未来

从2018年8月首轮“回天行动计划”发布,到2021年7月新一轮计划启动,回天地区的改变已经从过去贯穿至未来。

在看得见的成效背后,是大数据的应用,在超大型社区的治理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昌平区回天地区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数据统筹下,缓解道路拥堵,高效办理“接诉即办”,都离不开“城市大脑”的支撑。将平台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成果、整合跨部门的政务数据和民意诉求,都让治理变得更加精细、具体。

与此同时,帮助政府构建地区的精准认知、总结优势和短板、优化政府惠民项目执行路径,通过多渠道收集民意形成“共治”,也将问题和民意诉求转化为落地项目,协助政府形成了民呼我应的动态治理机制。

当下,回天地区“城市大脑”正在开发建设。大数据将为“回天行动计划”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疫情防控、产业活力、综合检查执法等方面继续赋能,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系统和数据安全措施。

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显示,到2025年,回天地区将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届时,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不断增强,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公共服务补齐缺口,社区治理水平也会持续提升。

对于如迟伟琛一样的居民来说,这么多年来,他们为这里的诸多“城市病”苦恼过,也一度让他们感到无望,是“回天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理出的头绪和眉目,让那些烦恼和苦闷都得到疏解,日子一天天有了盼头。迟伟琛说,她最初选择的小区,终于变成了理想中的家园。

好消息在这几年里纷至沓来,未来的美好生活似乎也并不遥远了。(新京报)https://t.cn/A6otfsi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被5次跨区传唤,被围殴拘留5日,知乎屏蔽我文章六万字。我被5次跨区传唤,被围殴拘留5日,知乎屏蔽我文章六万字。
  • [偷笑][偷笑]见者得福,点赞好运童子命​‎分真‎童子,​‎假童子,‎犯童子煞,童‎子‎命者‎命运​‎多波折,​‎婚‎姻不顺,​事​‎业难​成,‎常‎言​童子命
  • 《快睡吧》作词:非我深夜微凉我在远方微信上把话对你讲朋友啊你睡着了吗怎么不回我的消息了到了这个年纪了要好好保重身体啊北方现在很冷了吧晚上可千万别着凉多希望有个人
  • 记得17、18年那会儿,大家还没有什么名气,我去现场看建国主持的另一个节目,叫#冒犯家族# ,看完之后去全家买吃的,正在等呢,建国和另一个人进来了。那些压到你喘
  • 当我有一次忍不住和舍友诉说我的心事,她没有站我这边,而是在给我讲道理的时候,我立马后悔自己干嘛要和她说,不应该自以为我们是朋友。哥哥各种不愿意嘟嘟囔囔,不配合戴
  • #阳光信用# [抱一抱]#每日一善# 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取决于途中的坚持,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也要找一个理由坚持下去。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
  • 由于是建筑行业,观众希望能邀请到吴彦祖来做飞行嘉宾,毕竟他是名校的建筑系毕业的,最好能把古天乐也忽悠来,太想看香港中生代三大男神在一个节目里聚首啦!很多网友心疼
  • 下一幕就是男主和他的搭档在楼道里飞奔,后面是一路追杀过来的“北极熊”(但此物一直没有出镜,我的视角是朝前的)。途中,又被警察抓住,但关键时刻,善良的米利埃主教声
  • #李旻浩[超话]#✨#leeknow[超话]# ✨#李旻浩1025生日快乐# 20221027 MBC_entertain【官方】 20221022音乐
  • 不是了解他们友情的人真的会因为这个吵起来的,很迷惑很气人啊心疼凯凯还高情商的解围圆场,凯凯是没在乎什么,就是我很心疼啊最后,收官宴的凯凯还是一如既往的可可爱爱1
  • 但是总得鸡蛋里挑点骨头是不是,成分找不出岔子,那就说说使用感和设计吧!elta这只泡泡不够绵密,生命力很短暂的泡泡,在洗脸的愉悦感上面稍稍不够dei劲!
  • ”意思是:人只要在内心维持一种真我的境界,没有音乐来调剂生活也会感到舒适愉快,不需要焚香烹茶就能满室散着清香。短短的人生,淡淡的生活,不必为之感叹,毋需抱有遗憾
  • 但今天我们来谈谈除了这两种疾病以外,还有一种疾病的发病率也非常高,仅次于淋巴瘤已升至血液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它就是——多发性骨髓瘤。被“虫子蛀掉”的椎体,斑斑驳驳
  • 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4.0的绩点…………未来很远、人生很长我想说的、想做的,用之前学姐说过的一句话“保持温柔且上进”足矣#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每日一
  • #孤独#从公司年会溜出来去拜访了一下季风书店看到一排排被预订出去的书架还有墙上贴满的暂别留言感动的同时还是不免感叹一下:人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买了三本书留作纪念一本
  • 吃饭是重要的,但吃饱饭就应该去工作,工作做好就去睡觉,我喜欢这童谣那种无心的态度,所以无事人并不是闲杂的人,反而是专心的无杂之人。吃饭是重要的,但吃饱饭就应该去
  • 】孤傲自大,很有本事代表星座:处女座、水瓶座处女座的人太过于追求完美,别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让他们看不惯,还能因此而吐槽上一天。他们认为只要是靠自己双手努力得来
  • 真正的演员不会局限于一个题材和一种类型的角色,陈飞宇一直在努力 ,期待他的待播作品[打call][打call][打call]@陈飞宇Arthur#中国队在东京残
  • 阳光育儿今日分享~青筋以前听老人讲,屁股上有青的是不想投胎叫老天爷踢下来的[呲牙]现在知道了【宝宝鼻梁、屁股发青的原因】1、此类宝宝的妈妈,多半是宫寒或体寒,手
  • 所以今天中午选择这黄豆烧肉,就算是自己回味一下童年的味道吧!所以今天中午选择这黄豆烧肉,就算是自己回味一下童年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