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艺学院博物馆将于 2021 年 9 月 30 日(星期四)正式向公众开放,邀请世界各地的到访者一同踏上电影制作之旅,探索艺术、科学、艺术家及社会为影艺界带来的无与伦比的体验。当日将出席隆重开幕仪式的嘉宾阵容鼎盛,分别有来自政界、文化及娱乐艺术界的领
袖、博物馆团队和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以及博物馆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新建成的博物馆位于世界电影之都洛杉矶,是北美洲最大的专注于电影制作艺术、科学和艺术家的机构,同时也是洛杉矶唯一一座此类型的博物馆。

设有50000平方英尺展馆空间的影艺学院博物馆,将推出一系列开幕展览,与世界分享多元丰富的电影历史,坚守并宣扬博物馆的使命。其中包括展区横跨三层展厅的核心展览《电影的故事》(Stories ofCinema)、在北美首次举行的动画大师宫崎骏回顾展《宫崎骏》、以及许多引人入胜的临时展览,一系列的开幕展览将实现影艺学院博物馆的承诺,促进大众对影视艺术的理解、赞美及保护电影业。#电影种草官##宫崎骏[超话]#

博物馆楼高七层、占地 30 万平方英尺,坐落于洛杉矶文化中心奇迹英里(Miracle Mile)街区,蕴藏着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珍贵独特收藏。即将开启大门的博物馆展览包括::
• 3 万平方英尺的核心展览《电影的故事》(Stories of Cinema) ,将就历史与当今的电影制作,对其秩序和影响提出欣赏、阐述及个人见解
• 特别展览《宫崎骏》(Hayao Miyazaki),成为全美洲首场宫崎骏回顾展,探索此传奇动画制作人的每一部动画作品。
• 《电影之路:理查德 · 巴尔泽的珍藏精品》(The Path to Cinema: Highlights from the Richard Balzer Collection)将展出世界上最重要的“前电影时期” 的光学玩具及机械用具
• 《背景:隐形的艺术》(Backdrop: An Invisible Art)将以两层楼高的艺术装置呈现希区柯克电影《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美国,1959 年)中的标志性背景拉什莫尔山(Mt. Rushmore)
• 《奥斯卡体验》(The Oscars® Experience)炮制模拟体验,让参观者彷如置身好莱坞杜比剧院的颁奖台上,亲身领取奥斯卡小金人

博物馆的放映节目——包括“周日奥斯卡”(Oscar® Sundays)和“家庭剧场”(Family Matinees)——将于9 月 30 日起,在设有 1000 个座位的大卫·格芬剧院(David Geffen Theater)和可容纳 288 人的泰德·曼恩剧院(Ted Mann Theater)上映,首日更设《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美国,1939 年)特别放映会,并由美国青年交响乐团在获奥斯卡奖提名的作曲家大卫·纽曼(David Newman)的指挥下进行现场音乐伴奏。前三个月的重点电影放映会、研讨会和节目包括:
• 《电影的故事》(Stories of Cinema):影艺学院影博物馆的核心展览,将展出多套经典电影包括《曲线窈窕非梦事》(Real Women Have Curves)(美国,2002 年)以及《猛龙过江》
(香港,1972 年)
• 70 毫米 胶卷下的《黑潮》(Malcolm X in 70mm):影艺学院博物馆会员限定的开创性电影放映会,特别邀请到斯派克·李(Spike Lee)及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担任节目嘉宾
• “惊悚奥斯卡”(Oscar® Frights):重温多套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或获得提名的惊悚电影,包括《逃出绝命镇》(Get Out)(美国,2017 年)及《惊魂记》(Psycho)(美国,1960 年)
• “宫崎骏”(Hayao Miyazaki):配合影艺学院博物馆以“宫崎骏”为题的旗舰展览,博物馆将放映这位传奇动画导演的完整作品系列
• “不完美的旅程:海尔·格里玛和队友们”(Imperfect Journey: Haile Gerima and His Comrades):向海尔·格里玛(Haile Gerima)致敬,嘉宾包括马里克·哈山·赛义德(Malik Sayeed)、布拉德福德·杨 (Bradford Young)和阿瑟·贾法(Arthur Jafa)
• “片刻静谧:致敬女性作曲家”(Sound Off: A Celebration of Women Composers):放映以女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为电影配乐的电影,当中包括由古兹纳多提尔配乐的《小丑》(Joker)(美国,2019 年)以及由温迪·卡洛斯 (Wendy Carlos)配乐的《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美国,1982 年)
• 简·坎皮恩(Jane Campion)和萨蒂亚吉特.雷(Satyajit Ray)的电影回顾展,从博物馆的丰富电影藏品找来大量由萨蒂亚吉特.雷(Satyajit Ray)执导的电影收藏
• “传奇之星:黄柳霜”(Beyond the Icon: Anna May Wong):为表彰早期电影明 星作品及遗作,节目将会放映《唐人街繁华梦》(Piccadilly)(英国,1929 年) 及《上海快车》(Shanghai Express)(美国,1932 年)。
• “经典永流传”(Legacy):率先由好莱坞巨星劳拉·邓恩(Laura Dern)将与她的父母布鲁士·邓恩(Bruce Dern)和黛安·拉德(Diane Ladd)展开跨世代的讨论环节,深入探讨电影行业的点滴
• “对话”系列(In Conversation):由制片人埃菲·布朗(Effie T. Brown)和希瑟 ·雷(Heather
Rae)解构电影语境。

影艺学院博物馆推出的教育和家庭节目将于博物馆的不同展馆、剧院及秀兰·邓波儿教育工作室
(Shirley Temple Education Studio)举办,提供青少年节目、家庭工作室活动以及学校集体导览。 计划更照顾听障和视障人士,特意每月举办无障碍游览活动,为感官处理障碍人士及其家人悉心安排的特别放映节目。

Fanny's 餐厅和咖啡馆由餐饮业大亨 Bill Chait 和 Carl Schuster 开设,并由洛杉矶的 Commune Design 负责餐厅和咖啡馆的室内设计。餐厅和咖啡馆将为游客提供早餐和午餐服务,并将于今年秋季增设晚餐服务。餐厅以《滑稽女孩》(Funny Girl )(1968) 的经典角色 Fanny Brice 命名,角色由传奇电影演员、戏剧和广播明星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饰演并荣获奥斯卡奖项。引人注目的餐厅楼高两层、具有 10000 平方英尺的空间,由已故建筑师 Osvaldo Maiozzi 设计。为向传奇时代致敬,餐厅设有主厨设计开放式厨房、优雅的酒吧并带有传统的服务风格。餐厅由 Raphael Francois 担任行政总厨及Julian Cox 担任酒吧调酒师。Wolfgang Puck Catering 将负责主理博物馆的整个餐饮服务。

影艺学院博物馆商店(Academy Museum Store)位于西德尼·波埃特大厅(Sidney Poitier Grand Lobby),设有 2600 平方英尺的宽阔零售空间,专门销售为商店开发及生产的精品、奥斯卡纪念品以及其他电影相关商品。商店将延续博物馆使命,展示电影艺术与艺术家的多元故事。博物馆很荣幸能与洛杉矶和加州的各界伙伴携手合作,设计并打造精美的商品和收藏品。

【雕塑点缀珠江碧道,彰显滨水人文之美】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言:“艺术之始,雕塑为先”。在广州塔至阅江路的6.6公里长碧道上,可以观见艺术之滥觞——这里新坐落14件享誉海内外的雕塑。
近年来,海珠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建成“广州塔—阅江路”新时代驿站6个,由东至西分别是会展东、会展中心码头、新时尚、广州琶洲、财富码头、新风尚。随着驿站群一同与市民游客见面的,还有来自海珠三代雕塑家潘鹤、梁明诚、许鸿飞的雕塑作品。
这些雕塑不仅反映了中国现当代雕塑的发展脉络,体现海珠区艺术薪火生生不息,还与驿站群、碧道组成有机整体,成为构建生态、文化、幸福海珠的重要一环,点亮群众生活。

近日,记者专访两位海珠雕塑家及一位雕塑家的后人,了解他们的创作经历和对碧道雕塑的思考。

“20”后潘鹤:造物寄意,见证历史

《虎门销烟》《怒吼吧!睡狮》《得了土地》《艰苦岁月》《广州解放纪念像》《开荒牛》《和平少女》……出自潘鹤之手的7件雕塑,时间跨度从虎门销烟到改革开放,在广州琶洲·新时代驿站和新时代驿站·会展中心码头之间的碧道上一字排开,向市民游客生动讲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潘鹤生卒于广州,享年95岁,70多年艺术生涯中留下数百件作品,分布在全国60余座城市。其作品带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如同史诗般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重要时间节点,正如中国美协的评语,“他始终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不失浪漫主义形式特征,其大批为国家而作、为人民造像的经典力作,是革命岁月和改革时代的见证,为现当代雕塑史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时代记忆。”

经历战乱与改革,决心为时代作注

1925年,潘鹤出生于广州。从童年到少年,社会的战乱与变革给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后来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潘鹤回忆道,自己一共经历了16场战争,看到了曾经的民不聊生,艺术成了他宣泄苦闷情感的途径。

潘鹤一开始师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创作了《数米犹堪充半腹》《饿殍途中剩一堆》等作品。后来,他的兴趣转移到西方油画雕塑上。随着新中国成立,国家逐渐安定繁荣,潘鹤创作出《艰苦岁月》《省港大罢工》《得了土地》等作品。

上世纪80年代,潘鹤提出“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大力推动城市雕塑在中国的发展。如今,安放在深圳的《开荒牛》、珠海的《珠海渔女》、日本长崎的《和平少女》、北京的《怒吼吧!睡狮》等,均是他创作的大型城市雕塑作品。

然而,城市雕塑不仅是凝聚艺术家思想的实物,还受到城市规划定位的制约。潘鹤之子、广州美术学院潘鹤艺术馆馆长潘奋对记者笑言,潘鹤尤擅“夹带私货”,即在满足城市规划和官方需求的前提下,充分体现自己的思想。比如在创作《开荒牛》时,潘鹤经过深思熟虑最后选择了“牛”这个意象,一只前脚跪着,寓意为人民鞠躬尽瘁,后面拉着盘根错节的老树根,象征将阻碍改革开放的一切旧观念连根拔起。

兴建雕塑艺术园,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如果将作品比作自己的孩子,那潘鹤雕塑艺术园的建成,就是将潘鹤这分散在60余座城市的孩子重现在自己的故乡,让它们“承欢膝下”。2007年,广州市和海珠区两级财政共投入7000万元,在海珠区后滘西大街兴建潘鹤雕塑艺术园,园区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园内按照“求生存”“求独立”“求解放”“求富强”“求和谐”五个主题进行作品展示,“这些作品的位置都是我父亲当时一个个亲自确定的。兴建潘鹤雕塑艺术园时,我们就梳理发现,父亲一生所创作的这些作品正代表中国百年发展历程,所以就按照这五个主题来设计。”潘奋说道。

潘奋表示,自己和父亲都在海珠区成长,这里是文化的聚宝盆,拥有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知名学校,人才辈出,感谢政府让父亲的作品在潘鹤雕塑艺术园得到集中展示。今年年初,海珠区更是选择了7件潘鹤雕塑,矗立在碧道之上。“父亲认为,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不像别的绘画艺术需要到博物馆、美术馆去观看,城市的公共空间就是城市雕塑的舞台,只要路过就能看见,在引导价值观、提高人文修养、彰显城市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海珠区一和我提出在碧道放置雕塑的建议时,我就同意了。”

潘奋还告诉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碧道的潘鹤雕塑是开展红色教育的生动素材,引起强烈反响,甚至促成了海珠区启动“潘鹤雕塑艺术园综合提升项目”。7月1日,潘鹤雕塑艺术园改造后重新开放,园区陈列更加清晰全面地介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并新增多媒体设备,升级园区广播系统,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往参观。开放约13年的潘鹤雕塑艺术园被注入新活力。

“30”后梁明诚:中西交融,承前启后

夜幕低垂,新时代驿站·会展东灯光“啪”一下亮起,显出与白日完全不同的柔美来:建筑的光带如同缓缓流动的江水,屋面坡道上的数千盏芦苇灯点缀夜空。旁边梁明诚的《钢琴》《小提琴》雕塑,在灯光的映衬下,线条感更为强烈,与驿站一道给予人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

在中国现当代雕塑发展进程中,梁明诚属于“承前启后”的一代:在上世纪80年代前,梁明诚的创作风格深受潘鹤影响,两人一起合作了《广州解放纪念像》《大刀进行曲》等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后,梁明诚在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开始对抽象变形雕塑语言的摸索和探讨,冲击了当时的雕塑界。

中外交流转观念,写实写意两开花

1959年,20岁的梁明诚入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由潘鹤担任他的雕塑任课老师,“他(潘鹤)对我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梁明诚直言,那时他深受潘鹤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熏陶和影响,在校期间就创作了《女生产队长》《新娘》等作品。毕业后,梁明诚从潘鹤的学生转变为潘鹤的合作伙伴,陆续合作了《广州解放纪念像》《大刀进行曲》《铜墙铁壁》等。

改革开放春风起,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打开了梁明诚的眼界。1980年-1982年,梁明诚由文化部选派赴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进修两年。“到了意大利后,我看到了流行于西方的现代主义,一下子我的观念就开放了,雕塑除了写实的、红色的,还可以这样。”

于是,他将这种风格大胆运用到雕塑中,在意大利创作的《海风》被认为是他整个艺术生涯风格转变的关键节点。此后,他相继创作了《海天》《钢琴》《大提琴》等艺术作品,冲击了当时的雕塑界。

以置于新时代驿站·会展东旁的《钢琴》《大提琴》为例。梁明诚介绍,两者以写意的手法,勾勒出两名正在演奏的如痴如醉的音乐家,表现音乐的韵律美,“钢琴的旋律是轻松的、丰富的,因此我用线条描出钢琴和人像,摒弃钢琴本身的沉重感,显得通透高扬。大提琴的旋律则是深沉悠远,因此雕塑显得敦实和谐。”

然而,梁明诚并没有一味转向现代主义,而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风格作品并行。他认为,雕塑艺术是宽广的、不设限的,只要是好作品,群众都会喜欢。

艺术氛围海珠生,耄耋之年醉创作

如今,漫步在海珠区土华村梁明诚工作室内,每走几步就能遇见他风格不同的作品,令人大饱眼福。梁明诚表示,作为雕塑家,他的创作灵感、视野不局限在一个区域,但海珠区毋庸置疑是养育他的地方,为他提供良好的创作氛围。

事实上,研究梁明诚的经历可以发现,他在青少年时期漂泊无定,却又在兜兜转转中与海珠联系紧密。1939年12月,梁明诚在广东省南雄县一个普通家庭呱呱坠地。1944年,南雄沦陷,年仅5岁的梁明诚与家人逃难至粤东平远县。1949年,梁明诚一家搬迁至广州,梁明诚入读位于海珠区南村路的广州市第五中学。1955年,梁明诚初中毕业后,赴湖北武昌入读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前身)。1958年,随校回广州。次年,被学院保送升入位于海珠区昌岗东路的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1978年开始留校任教。退休后将工作室选址定在土华村。“我就是海珠人,10岁开始我就在海珠各条河涌游泳,这里水美景美,是养人的好地方。”82岁的梁明诚回忆道。

从垂髫至耄耋,梁明诚在海珠待了大半生。他表示,他将在工作室内尽己所能再做些雕塑。他认为雕塑是时代与艺术的交响、形体和心灵的碰撞,不论是在驿站外矗立的雕塑,还是他分布在各个城市的作品,只要路过的人看到了,有体悟,就是雕塑的全部作用。

“60”后许鸿飞:探索多元,走向世界

新时代驿站·财富码头距离广州塔并不远,平日接待大量游客。为了让游客感受快乐生活,海珠区选择在该驿站外,从西往东依次放置许鸿飞的《花城六月天》《吻》《三弹音乐》《童趣》《肥年肥舞》,逗趣的“肥女”形象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海珠形象,成了不少游客的“打卡点”。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雕塑文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一部分雕塑家开始创作或世俗或谐趣的作品,强调与大众的交流。199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的许鸿飞正是这种世俗、谐趣、亲民风格的探索者。

毕业初期觉迷茫,肥女系列辟新路

许鸿飞出生于广东阳江。1990年从位于海珠区的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他有好几年找不到创作的感觉。“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广东到处是建设的热潮,我就接了许多城市雕塑来做。刚开始我以为这是大的艺术创作,后来却发现不少的城市雕塑是工程,还不是我想追求的东西。”许鸿飞说。

几年的城市雕塑经历,让许鸿飞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撑艺术的创作,“肥女”便是在此情况下诞生。1998年,许鸿飞在位于海珠区的工作室——石磨坊,创作出人生第一个“肥女”。一开始,许鸿飞并没有特别重视这件作品。1999年,著名艺术家黄永玉来到许鸿飞工作室,一眼相中“肥女”,并提议许鸿飞可以做“肥女”系列。当时的许鸿飞还担心不主流,不好拿奖、评职称,但黄永玉却表示,艺术家要有自己的特点,跳出学院的套套。就是这句话,让本还踟蹰的许鸿飞下定决心。

其实,肥女人的形象并非许鸿飞首创,但如今在雕塑界,说起“肥女”,就能想到许鸿飞,这是为什么?许鸿飞将此归结为“坚持”二字。20多年来,许鸿飞坚持以“肥女”为主人公,不断丰富她(们)的形象:她(们)时而奔跑,时而骑车,时而与情人拥吻,时而与孩子玩闹,不曾改变的是她(们)身上鲜活欢乐的神态,“‘肥女’就像我们的街坊邻居、我们遇到的路人,那种肢体上的亲切感使得她(们)更加容易将快乐传递给人们。”许鸿飞表示,海珠区这次将他的五件作品放在广州塔旁碧道上,正是希望将广州的快乐和艺术传递更远。

泥巴刻刀不离手,带领作品走世界

自2013年以来,许鸿飞带着他的“肥女”从海珠奔向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巡展42场,其作品还被古巴哈瓦那市政府、俄罗斯列宾美术馆、法国卢万河畔莫雷市政府、意大利米兰市政府等30多个机构永久收藏。许鸿飞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讲好中国故事”。“在巡展过程中,我遇到不少外国友人,在看到‘肥女’雕塑来自中国雕塑家后,不约而同大吃一惊,他们认为中国人是严肃死板的,无法创作幽默的雕塑。当看见这些雕塑后,他们也明白在中国生活充满了快乐幸福,所以才能有这样的作品。”

成长于中国繁荣富强的时代,许鸿飞代表的是新一代雕塑家不拘一格、灵活多元的创作特点,但他认为“与时代同频共振”是所有雕塑家不能忘却的初心。在展现积极向上中国形象的“肥女”之外,近年来许鸿飞还创作了《白天黑夜》《山高人为峰》等“抗疫”系列作品和《不忘初心》《马克思》《西岛女民兵》等主旋律作品。如今他仍日日浸淫在海珠的工作室内,以时代进程为灵感缪斯,用泥巴和刻刀,将脑海中喷涌的灵感一一成型。
记者观察发现,经过约一年的精心打造,广州塔—阅江路碧道成为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水道、漫步道、慢跑道、骑行道、有轨电车道的“五道”贯通,让群众感受生态活力;融党群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惠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驿站群的建成,让群众拥有休息休闲的舒适环境;艺术风格多元的雕塑群的矗立,美化和装点了城市,丰富群众的视觉和精神享受……
实际上,广州塔—阅江路碧道的精心打造只是海珠区谋划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为城市塑造更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复合功能和文化魅力的开端。记者了解到,海珠区将聚焦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的目标,按照优于5A级景区的标准打造广州塔景区品牌,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级滨水城市客厅;在珠江沿岸29.2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推进12个贯通提升单元建设,串珠成链打造高端产业带、科技创新带、历史文化带、都市景观带、滨江休闲带、公共服务带,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人文效益相统一;在沿江空间按照公共活动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居住空间的梯次布局,把最好的岸线资源留给市民,打造幸福海珠。

#国内外设计[超话]# #印际[超话]#
ADDARC作品:The Avenue

The Avenue坐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该项目由当地的设计工作室ADDARC设计,是对基础住宅模型的归纳,其布局类似于传统的格鲁吉亚和维多利亚时代的排屋。该建筑被精心设计的景观和私人花园空间包围,从其他类似的中型住宅组合中脱颖而出,隐私性和私人住宅的包容性在原则都得到了维护。结合两种规划类型,以满足不同的人口结构,每一种都有三间卧室和其他灵活的元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肖战公益一路有你[超话]# @肖战的小飞侠公益记录 #肖战粉丝公益倡导# 烟台小飞侠 光点慈善公益基金公益活动 [慰问昆嵛山护林防火中队] 2021年8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hu动指路 tag hui字】 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谁的幸运,是凭空而来,只有足够努力,
  • 这个学期每天都好累啊 每天从早上到晚的课 写不完的作业 安排不完的活动 复杂的人际关系 数不清的错误 脸上只剩下了疲惫 每天一个人风风火火的上课 贫瘠的心灵还要
  • 忙碌的周二呐,要梳理的事情太多了。我通常没几天就要把工作,生活,空间,未来安排等等,梳理一次。每当梳理完了一身轻松! 晚上做了好好吃的火腿炒乌冬,喝了会儿茶,
  • #比特币[超话]#   以太再破3200!白天的震荡始终没有下破3150,日内也是在此一线两次布局多单。技术面看四小时再收阳线并突破布林中轨一线的压制,站稳其上
  • #田柾国semperliber##田柾国0901生日快乐# 田柾国2021 Birthday Project【Bonus Part】   落智领养指南 -
  • 她一直对饼干的美味念念不忘,饭后又害羞的向姐姐要,姐姐一边给了一块,一边说,不好意思只能再给最后一块了[害羞]图二和图三,第一次带她去博物馆,因为我太想看瓷器展
  • 这是重庆市打造的首座大型专业足球场,也是国内在建的规模最大专业足球场之一,其设计取意为“火凤凰”。我们协同国内重点代理商为寻求海外发展机遇的企业制定清晰的业务发
  • 逼自己出门的决定是对的,摆脱了丧里丧气的状态,但对生活还需要更热爱一些。比起来,他的学生普拉斯写家庭生活、抱怨丈夫,就要设置重重隐晦、象征——太憋屈了[坏笑]【
  • 而他对于世界的洞察更是可怕,从一开始,他就看透了命运的残酷,没打算让弟弟继承巨人,只是弟弟和他一样有梦想和好胜心。马赛尔的心藏在城府之中,他的爱很危险,他的
  • 招牌上写的也是烧鹅,这是他从师父那里继承来的手艺,但店里同样卖叉烧,后来他自己又发明了一道“叉烧鹅肝”卖得也很好。感恩一直陪在我身邊的兒子還有帥氣的男主角#健康
  • 记录一下最近玩过的剧本杀:《孔雀东南飞》王璐-卯旖叶(微恐变格情感本,不太好玩,⭐️⭐️)《青楼》齐剑心(欢乐机制阵营本,换装反串更欢乐,好玩⭐️⭐️⭐️⭐️)
  • 找紫式部和思兼我能理解,一位出版自传日记在贵族圈很有名,另一位博学多识几乎是好学的代言词,但是我没想到还会找慶次。以前读书的时候不懂为什么鲁迅的作品每一篇都是具
  • 1’肖战同款推荐购买#种草花花万物# 减少疲劳感增强兴奋度 使夜不再那么漫长,生活更有斗劲 2’领卷后21元 3,领卷后44元 4’可领35元卷 5’
  • 扶持众弟子大吉大利,百煞潜藏,逢凶化吉,大吉大昌!诚心弟子不忘恩,随行香火常供奉!
  • 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对受灾学校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开展专业化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评估,并实行验收制度,谁验收、谁签字、谁负
  • 想念大海的第N天,前几天做了一个特别开心彩虹色的梦境[呲牙]天空仿佛开了滤镜,红粉菲菲的晚霞坠入温柔海。(196/1000)画家:古斯塔夫•库尔贝(1819-1
  • #边伯贤[超话]# 하얀장미꽃말이 '새로운시작' 이래 사랑하는 백현아, 너의 새로운 시작을 응원하고 축하해 여름밤, 야경의 불빛을 닮은 선물같은
  • ----【超温和+不干燥+常规肤质均可用】不挑皮肤状态(屏障受损期间除外)自带屏障保护效果,一边温和剥脱,一边自行修复,干皮也适用【适用于】日常打底,强化后续产
  • 例如他有好的东西会想到你,看到你困难帮助你,看到你困惑陪伴你…男人的价值不是他拥有什么,而是他愿意付出什么.... 男人的最大价值是:愿意和你分享、保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