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容易被误解的生存力

前文提到,对军事有点了解的民众往往会比较注意核武器的生存力,早在1982年中国第一次从常规潜艇上试射潜基核导弹时,新闻稿里就十分自豪地提到这使得中国获得了二次核打击能力,当时这个新闻的轰动效应并不逊色于之前中国试验成功洲际运载火箭和若干年后中国实验了中段反导或者高超音速技术。

但是战略核潜艇真的是装备部署后就自然获得了“可靠的二次核打击能力”么?事情显然不是这么简单。潜射导弹要装在潜艇上,只要潜艇的安全不能得到可靠的保护,那么海基核力量自然也不会安全。而潜艇的安全却绝不是轻易就能保证的。比如二战时期就算有了可用的潜射弹道导弹也不会有合适的载艇,因为那时的潜艇仍然使用柴油机加蓄电池的动力组合,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浮到水面充电,这种模式的隐蔽性显然严重不足。只有当二战后核潜艇出现才使得将核武器布置在水下成为可行。核潜艇可以在水下潜伏几个月之久,和二战时期那些每隔几天就得抛头露面的柴油机潜艇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当对手也有了核潜艇后,安全问题就再次变得不那么确定了,因为敌人的攻击核潜艇也可以在水下潜伏几个月只干一件事:搜索、跟踪乃至攻击这些战略核潜艇。当然这种任务的难度是很大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成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而只是去盲目地大海捞针显然成功率会很低,因此冷战时代美苏双方为了攻击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的这种对抗博弈投入了巨大的资源,积累了丰厚的技术基础,比如美国在1950年代投巨资研发和建设的SOSUS系统,就是一个沿着北大西洋的海床部署的多层次的海底监听系统,苏联的核潜艇驶出港口后,一旦经过这些布设了SOSUS系统的海区,该系统就可以通过其声响信号和之前侦察记录的声音“指纹”比对,从而确定舰艇的类型级别甚至哪一艘,然后立即引导飞机、舰船或潜艇进行拦截或跟踪。

对于中国来说,东亚地缘形势对战略核潜艇的使用造成了更多的困难,因为对于欧亚大陆国家来说,如果要攻击的目标在位于西半球的北美,弹道导弹基本都是要走北极圈方向的,那么导弹发射位置越靠北,导弹所需要的射程就越短,比如冷战初期苏联为了用那些早期技术的液体燃料弹道导弹将美国全境纳入打击范围,不得不费尽心机地要在靠近北极圈的位置修造导弹发射场,难度大成本高很难维持,但因为当时导弹射程有限而不得不硬着头皮也要上。

中国周边最近的海无疑是日本海,但那里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和韩国包围之中,中国除了透过图们江口可以遥望外,根本无法提供直接的支持,显然这里无法作为战略核潜艇的巡逻区域。处在中国领土三面包围之下的渤海无疑最安全,但可惜水深实在太浅,整个渤海的平均深度只有18米,一艘潜艇潜在水下想不露出头都不是太容易,而最大水深也只有85米,把“俄亥俄”级核潜艇竖着插在最深处会露出半截身子。而黄海平均深度44米,东海的大陆架海区也只有70多米,而且黄海和东海海区包夹在中国大陆和韩国、日本、冲绳及台湾之间,空间狭小,遍布商船渔船以及各国的海警船和军舰,绝非部署战略核潜艇的理想海区。因此就中国来说,如果是部署在周边海区的话,南海是唯一选择,但南海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太靠南了。我们假设战略核潜艇的巡逻待机区域是海南岛东南部和西沙群岛北部的深水区,那么其所发射的海基核导弹想要打击美国本土西北角的西雅图区域就得需要1万多千米的射程,而如果想打击美国中东部甚至需要一万三、四千千米以上的射程。这对导弹长度受限的海基导弹而言无疑增加了额外的射击难度和成本。

当然,不部署在周边,那么深入大洋深处也是一个选择。首先当然不能继续往南去,那就只能向东穿过第一岛链到西太平洋海区,但从第一岛链的日本列岛、冲绳、台湾,到第二岛链上的关岛,都是美军及其盟国的基地,而且往这个方向去首先得穿过巴士海峡、巴林唐海峡等狭窄水道,而现在美日已经有针对性地在西太平洋地区部署类似SOSUS的系统,以对中国潜艇的活动构成监视,同时因为有日本本土和关岛等众多基地支持,该海域必然有诸多美军攻击核潜艇以及日本常规潜艇集中在这个海区活动。因此在这个海区巡逻待机也是有不小的危险和难度的。至于穿过这个海区能在更靠近北美的中南太平洋腹地活动可以相对,把“俄亥俄”级核潜艇竖着插在最深处会露出半截身子。而黄海平均深度44米,东海的大陆架海区也只有70多米,而且黄海和东海海区包夹在中国大陆和韩国、日本、冲绳及台湾之间,空间狭小,遍布商船渔船以及各国的海警船和军舰,绝非部署战略核潜艇的理想海区。因此就中国来说,如果是部署在周边海区的话,南海是唯一选择,但南海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太靠南了。我们假设战略核潜艇的巡逻待机区域是海南岛东南部和西沙群岛北部的深水区,那么其所发射的海基核导弹想要打击美国本土西北角的西雅图区域就得需要1万多千米的射程,而如果想打击美国中东部甚至需要一万三、四千千米以上的射程。这对导弹长度受限的海基导弹而言无疑增加了额外的射击难度和成本。

当然,不部署在周边,那么深入大洋深处也是一个选择。首先当然不能继续往南去,那就只能向东穿过第一岛链到西太平洋海区,但从第一岛链的日本列岛、冲绳、台湾,到第二岛链上的关岛,都是美军及其盟国的基地,而且往这个方向去首先得穿过巴士海峡、巴林唐海峡等狭窄水道,而现在美日已经有针对性地在西太平洋地区部署类似SOSUS的系统,以对中国潜艇的活动构成监视,同时因为有日本本土和关岛等众多基地支持,该海域必然有诸多美军攻击核潜艇以及日本常规潜艇集中在这个海区活动。因此在这个海区巡逻待机也是有不小的危险和难度的。至于穿过这个海区能在更靠近北美的中南太平洋腹地活动相对更加安全,但一方面巡逻海区太远的话会使得航渡时间太长而压缩巡逻时间,同时假如在穿越这些危险海区时已经被侦察系统发现并被某一艘敌方攻击型核潜艇盯上,那么不论去到哪里都不会再有安全可言。

有人可能会想到,就在靠近己方本土港口找个海区然后用密集的飞机和舰船保护起来不就行了。这个方法其实早在冷战时期俄国人就想到并付诸实施了,因为苏联面对的问题在某些方面是类似的,其周边面对的日本海、黑海、波罗的海以及鄂霍次克海都是被陆地和岛链封闭,即使是面对大洋的巴伦之海也是出口不畅,格林兰-冰岛-英国一线是北约监听和拦截的重要防线。因此苏联的选择是当导弹射程突破8000千米后,就将部署方式确定为在己方的海空力量保护下的“堡垒”海区。但是这个方式同样不是高枕无忧的,毕竟海洋太广阔而核潜艇又很隐蔽,即使部署很多反潜力量仍然无法免掉来自美英的攻击核潜艇部队的严重威胁。因此总体来说,苏俄和中国的海洋形势有些类似,那就是周边海域都被地形所束缚,加之在攻击核潜艇部队的技术及战备水平上始终处于劣势,因而海基核力量很难真正达到很高的可靠度。

至于空基核力量则更是如此,限于地缘态势,美国的战术飞机也有可能从盟国或航母上起飞对苏联的目标进行核打击,苏联要想打击美国本土则只能依靠战略轰炸机,战略轰炸机的核威慑能力最核心的依靠是突防能力,而突防能力则依赖于在技术上相对于对手的空中力量和地面防空力量方面始终处在超前的位置,这显然是一直没有实现的,现实中美国始终保持了航空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因此美军一直更重视保持和发挥轰炸机部队的核威慑作用。

这也正是中俄都不约而同地将陆基核力量作为建设重点的原因,陆基核力量主要分固定和机动两种部署模式,显然在面对美国早在80年代就达到极高精度的洲际导弹技术时,无论发射井多么坚固都不可避免地会在第一波核打击中被摧毁,因此陆地机动发射就成为最为可行的部署方法。首先我们以公路机动为例,虽然有俄国人坚持不懈的以“白杨”M导弹为招牌的各种夸耀宣传,但这种模式仍然不是很多人想像的那样,一经使用马上就消失在敌人的卫星视野中然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我们要明白,公路机动的战略核导弹都是危险的核弹头和精密的火箭的组合,需要确保绝对的安全和周密的维护保养,因此必须有一个完备的技术保障基地以及支持相关军队和技术人员的后勤设施,同时这些导弹发射车的安全也必须确保万无一失——不管是普通的车祸还是某些极端分子或者敌方特种部队的破坏都有可能酿成巨大的灾难,而你不可能一年365天派出庞大的护卫力量围着它开道封路。因此最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考察和计算定出保障基地的位置,然后以其为核心规划一个巡逻范围,并设定若干预备发射阵位。这个巡逻区不会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区——那样的话安全和保密等工作都太困难,同时其活动又会太过扰民——而会是相对荒僻但又不能过于偏远。比如苏俄的那些机动洲际导弹都是部署在西伯利亚的荒凉地区,但是又距离西伯利亚铁路沿线不太远以保证后勤支持能力。所以陆基机动导弹绝不是有些人想象的,用多轴重型车辆拉上导弹就可以撒欢全国各地做驴友了,这种部署方式固然可以在平时减少意外危险,但同时也就少了利用稠密的建筑和车辆掩护的可能,因此也同样不是无懈可击的部署方式。首先因为是有目标明确的保障基地和有限的活动范围,因此对方的侦查卫星仍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监控跟踪,而以这些信息为依托,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核弹进行覆盖。这看去似乎较为笨拙但实际上仍然是有着巨大威胁的方法。而单纯就美军而言,其在冷战乃至冷战后时期一直在坚持发展依靠战略轰炸机进行突防和寻歼机动导弹发射车的方法,最典型的就是其B-2隐身战略轰炸机专门装备两部相控阵雷达可以扫描地貌并寻找和识别机动发射车并加以攻击。当然,这就牵涉到两个国家之间的最高级别的技术和战略对抗,防御一方显然也会加强自己关键区域的对空防御和机动发射车的机动和隐蔽,这是一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交替强化的斗争,不存在天然的优势方。

【为什么老板花再多钱,都要建自己的企业展厅呢?】#涨知识##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空间设计##室内装修设计#近年来,为什么老板花再多钱,都要建自己的企业展厅呢?企业展厅,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关于企业的展览形象的展厅。这么多企业开始做企业展厅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做企业展厅的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企业展厅是展示企业文化、企业产品、企业发展规划内容的空间。企业展厅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企业的销售业绩。为什么说企业展厅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业绩?因为,在这个产品同质化的时代,品牌已经成为人们选择事物的首要参考。一个企业要想打造品牌,就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被人们所接受,而企业展厅正是提升和展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塑造品牌,品牌效益带动销售业绩。

其次,企业展厅作为企业的对外展示窗口,可以更深入地表达企业文化和产品。对外,向客户展示公司产品,企业实力,增强客户的消费信心;在企业内部,企业展示厅公司还使员工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业务,并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

最后,企业展厅更能展示公司强大的实力和良好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展厅需要更有针对性,让参观者亲眼看到和体验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让别人更好地了解企业,进行企业口碑传播。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展厅知识?请关注“展装大狮”获取更多成功项目案例!我们拥有十余载展览展厅设计理念,“展装大狮”为客户定制产品展示设计方案,提供从展厅设计、展品规划、展示内容、声光工程、数字表演等一整套解决方案。
#涨知识##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空间设计##室内装修设计#

【从“黄金十年”到“啃老本” 旺旺为什么不“旺”了】#临沂身边事#
从“黄金十年”到“啃老本”

  旺旺困局

  ■ “你旺我旺大家旺”、“再看我,再看我就把你喝掉!”、“三年六班的李子明同学,你妈妈拿了两罐旺仔牛奶给你”……

  ■ 80后与90后,一定对中国旺旺(HK:00151)的这些“魔性”广告,仍记忆犹新。

  ■ 时光飞逝,成立于1962年的旺旺(最初名为“宜兰食品”),如今已经60岁了。本月中旬,旺旺在官方微博上发文庆祝自己的生日,并推出了一款“旺旺潮玩公仔”。

  ■ 但“潮玩公仔”亮相后引来不少网友的“吐槽”,网友留言表示,潮玩玩偶的设计“一言难尽”,旺旺还是应该好好研究产品。

  ■ “旺旺潮玩被嘲”,事件背后或许也还有另一层逻辑。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新消费升级迭代的大背景下,旺旺这类传统零食企业不得不顺应时代,顺应潮流。只不过行业的“打法”不断升级,常常让这些老牌企业“水土不服”。

  ■ 旺旺或许也正是这类传统企业“水土不服”的典型代表。

  曾经

  高光时刻

  财报显示,2004年-2013年旺旺总营收复合增速达21%,这也是旺旺的“黄金十年”。高光时刻在2013年,总营收达到236亿元的巅峰,总市值超1600亿港元。

  旺旺前身是中国台湾一家做食品罐头的企业,名为宜兰食品。1976年,蔡衍明从父亲手中接手了宜兰食品经营权。

  1979年,蔡衍明发现日本的米果很受欢迎,认为在中国台湾的市场同样有利可图。于是蔡衍明“求学”日本,1983年推出米果食品“旺旺仙贝”。公开数据显示,在巅峰时期,“旺旺仙贝”在中国台湾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5%,几乎每个人的家里都放着一包“旺旺仙贝”。

  1992年,旺旺在湖南长沙设厂,正式进入大陆市场。此后,旺旺不断布局“产品、广告、渠道”这“三把斧头”,迎来高速发展期。

  在产品上,旺旺先后推出了旺仔牛奶、旺旺小馒头、旺旺碎冰冰、旺仔QQ糖等产品,产品便携、设计精美,均成为当时的爆品。在营销上,中国大陆旺旺主要以青少年儿童作为目标用户群体,因此广告基本都是采用儿童视角拍摄。而儿童对于广告的模仿能力很强,这无形之中也引发了强烈的二次传播。

  这些不断循环的洗脑广告,也让旺旺迅速在全国打响了知名度;一跃成为80后、90后最耳熟能详的零食产品。

  在渠道上,旺旺非常重视下沉市场,这也是旺旺的竞争力。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左右,旺旺的终端网点已超过100万家。此外,在2007年年底,旺旺又开始启动“送旺下乡”活动,配备货车的销售人员直接面对乡镇终端订单并送货,不断提高乡镇城市的渗透率;截至2010年该项工程已覆盖全国1500个县。

  “明星产品+洗脑广告+渠道下沉”,这样的组合拳,让旺旺迎来了自己的高速发展期。

  财报显示,2004年-2013年旺旺总营收复合增速达21%,这也是旺旺的“黄金十年”。高光时刻在2013年,总营收达到236亿元的巅峰,总市值超1600亿港元。

  从营收结构来看,旺仔牛奶一直是旺旺的“拳头产品”,该单品撑起了旺旺的半壁江山。财报显示,2013年旺仔牛奶总收入约112亿元,占总营收比约为48%。

  现今

  品牌老化

  风味调制牛奶越来越不被消费者认可,旺仔牛奶自然也未能幸免。旺仔牛奶面临行业危机时,旺旺的另两个核心业务“米果与休闲零食”同样遭到竞争对手的围剿……

  业绩陷入长期停滞

  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规模已达1.3万亿,10年复合增速12.22%。 市场欣欣向荣,但旺旺的业绩却从2013年开始,陷入了长期停滞。财报显示,2014年-2016年旺旺连续三年出现营收负增长,总营收从2013年的236亿元跌到2016年的197亿元。而根据最新年报数据,2020财年旺旺营收为220亿元,依然没能超过2013年的水平。净利润方面,2013年旺旺的净利润达到42亿元,以后企业的净利润基本稳定在35-40亿元。

  从旺旺的业务结构来看,主要业务均受到挑战。

  首先,旺旺的乳制品及饮料(主要指旺仔)一直是企业的主要营收来源,占据半壁江山。但随着消费者的饮食观念发生改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生活和食品安全,倡导低糖少添加。而旺仔牛奶是由复原乳加糖调制而成,复原乳营养价值不高,糖分过高也不健康,所以渐渐被鲜牛奶和低温酸奶抢走了市场。

  从Euromonitor数据,2014年,中国风味牛奶市场规模达1036亿元,但此后行业规模不断下滑,2020年已经跌至604亿元。可见风味调制牛奶越来越不被消费者认可,旺仔牛奶自然也未能幸免。

  旺仔牛奶面临行业危机时,旺旺的另两个核心业务“米果与休闲零食”同样遭到竞争对手的围剿。2012年一家名为“三只松鼠”(SZ:300783)的企业诞生,2012年6月三只松鼠在淘宝(天猫商城)试运营。品牌以坚果、干果为主打产品,给用户灌输健康与高品质的零食理念,通过线上渠道不断抢占零食市场的蛋糕。据淘宝数据显示,2014年,三只松鼠在“双11”当天的销售额成功破亿元。同样注重线上运营的还有良品铺子(SH:603719)等,这些企业大多通过代工(OEM)模式,实现轻资产运作,休闲食品市场悄无声息地进行了一次洗牌。

  此时,旺旺在产品与渠道面临的挑战,已经相当明显。

  改革之路并不顺畅

  危机出现后,旺旺在企业产品和渠道上也做了一定的调整与改变,但旺旺的改革之路,却似乎出现了方向上的错误。

  产品上,2015年旺旺推行“品牌多元化”和“产品差异化”战略。针对母婴、白领女性、中老年及年轻消费者等客群,旺旺推出了邦德咖啡、爱至尊、Mr.HOT等独立新品牌,想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面向消费者。但新品牌投放市场后,并没有激起太大水花,知名度很低。

  而旺仔的新品又换汤不换药,在市场上反响平平。乳饮料新品仍以复原乳为主,旺仔特浓牛奶、旺仔坚果牛奶等产品,与明星单品旺仔牛奶的区分度不大。

  也就是说,旺旺虽然意识到了自己产品老化的问题,并相继积极推出新品,但这些新品依旧以高油高糖为主,没有触及到用户的真正需求。

  渠道上,旺旺的态度依旧是重线下轻线上。2016年旺旺再度加码“送旺下乡”,强化下沉市场渠道渗透;对经销商依旧采取考核政策,力求增厚渠道利润;而线上市场,旺旺却较少布局。

  根据阿里线上数据,2018年三只松鼠、百草味及良品铺子线上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1.2%、6.2%及5%,而旺旺线上销售的市场份额不足1%。

  此外,财报显示,旺旺在2019财年、2020财年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90天、85天,远高于60天的行业平均水平。

  新产品难被消费者认可、错失线上流量红利;旺旺的每次布局似乎都走错了方向,最终也让旺旺一直“吃着老本”,难以向前。

  新角色

  跨界之王

  除了做零食,旺旺涉足的行业其实很多。包括保险、媒体、酒店、医疗、电解水、养老、馅料等。近十年,旺旺一直没有摆脱“啃老本”的标签,虽然旺仔牛奶、旺旺大礼包等产品的生命周期很长,但贩卖情怀不是长久之计。

  近年,旺旺为了再次吸引消费者注意,开始朝着“恶搞”、“脑洞大开”、“不务正业”的路线发展。

  2018年,旺旺开了50家旺仔主题门店,售卖水桶包、抱枕、手机壳、便利贴、马克杯等生活物品。同年,旺旺还推出许多“脑洞大开”的新品,比如:美元造型的鱼烧、芥末辣椒味的牛奶糖、装在茶包里的压片糖果、比脸大的雪饼仙贝、旺仔二锅头等等。此后,旺旺还开始了各种跨界联动,比如与自然堂合作推出“雪饼气垫”。

  此外,旺旺还不忘走一波怀旧路线,比如重拍“再看就把你喝掉”的广告、拍李子明版旺仔广告续集等。但旺旺做了这么多“吸眼球”的策划,网友大多也只是看个热闹,热度很快就会消失。营销费用花出去不少,用户却不怎么买单。毕竟曾经喜欢旺旺的80后、90后消费群体早已长大成人,对旺旺的兴趣减退;而旺旺又没能抓住当下新消费群体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做零食,旺旺涉足的行业其实很多。包括保险行业(旺旺友联)、媒体行业(旺旺中时媒体)、酒店行业(神旺商务酒店)、医疗行业(湖南旺旺医院)、电解水行业(旺旺水神)、养老行业(爱志旺健康管理)、馅料产业(旺旺友神)等等。

  旺旺也因此被称为“跨界之王”,但这些跨界尝试带来的收益并不明显,对于基本盘逐渐薄弱的旺旺来说,这种“摊大饼”的方式,或会不断消耗企业的精力与元气。

  近十年,旺旺一直没有摆脱“啃老本”的标签,虽然旺仔牛奶、旺旺大礼包等产品的生命周期很长,但贩卖情怀不是长久之计。

  要获取当今年轻人的青睐,旺旺曾经的“三把斧子”明显不够用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又长大了一岁,依然是那个任性,暴脾气,自我的你,你依旧是你,但又不是了。瞎子还有点特别萌的,他在当军师的时候,竟然没有把解雨臣算在对方的进攻手里。
  • #JOSHUA洪知秀[超话]##洪知秀1230生日快乐# 我曾热切地私自定下未来无数份计划在一年又一年焰火升起无边星海时肆意地许愿在不久的将来 或是在长远的彼方
  • 这一年流了太多眼泪,给学生留下了脆弱感性的形象,所以大家小心翼翼的保护着我的脆弱,我很感动,零点收到大家的祝福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唯有感谢。(也在感叹自己在这个大
  • ———好了理性完毕,以下进入感性的我——散场在瑟瑟风中等了许久,难得体验了一把粉丝追星现场,但我真的站对了位置,见到了近在咫尺的朱姐[泪][泪][泪] 有多
  •   可是再往上数数,陆郴才是真正的让人闻名生畏的狠人。全文请到公#众#号〖度心文楼〗发个 季苏苏,就行了希望你我皆能浴火重生.@时代少年团-宋亚轩 @时代少年
  • 有,但你要瘦一点才能吃 我不想瘦啊 好吧,那一点点可以吃 我瘦下来好吃的都给别人,你知道起司乳酪条吗?那是可以吃的嘛,上面还要有海鲜味,是我爱吃的 好知道.
  • 怎么总结我的2023呢今年的我很开心☺️省内游玩了几个地方 好文艺复兴看了我想看的演唱会 有了属于自己的新车 第一次尝试染发!一月(其实是12月底)考最后一门的
  • 玩家可随游戏进展解锁捉鬼敢死队(Ghostbusters)和幽灵(Ghosts)可用[我爱爸爸]的各种装扮道具与升级,进一步提升游戏体验。玩家可随游戏进展解锁捉
  • 于是后面边找工作边继续充电,而体能上也渐渐能以正常水平跑10-15公里,但是,距离再拉长,腿部的肌肉就会变得僵硬,心脏也会隐隐作痛两三天,哎,看来完成半马还要多
  • #赵露思落泪剧照#/#赵露思2024想带来更多好作品# /#和赵露思点亮微博之夜# 第一次哭,是阿音在和蛟大战的时候以为自己要死了浑身都疼;第二次哭,阿音听到红
  • 超级宠粉的酥酥宝贝,谢谢你写出这么好的甜雾,为了让我们不留遗憾,尽力帮我们解决各种小麻烦,抽到相同的特签,你还会重新再给我们补一条,还有各种自己做的小饰品,好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因为以前是想说了有人听,而现在只需要自己充分自由的表达,无关乎观众/听众是谁2023是充满波折挑战的一年,但也依然是幸福圆满平和的一年。这是四五年前的我应该很难
  • 复盘一整天发生的事儿难得睡得很舒坦一觉睡到了十点半头发油的不行所以打算吃个螺蛳粉让自己更臭些正好今天要洗澡了还能洗一些脏衣服神秘快递大概是今年即将画上句号的最后
  • 如果预算再高一点,可以选择百年灵的这款AB0138241C1P1,推荐理由是搭载B01计时机芯,和帝舵的MT5813机芯是共用的,并且在劳力士、欧米茄、百年灵这
  • 或许我所承载的旅客是去见相爱的人,或许是从异国归乡,或许是工作不易踏上旅程,又或许是去不知道的那。还有2009年前任突发疾病离我而去,使我感到大自然都在抛弃我,
  • 可以说说看… 这一年好感谢大家的陪伴,尤其是在知道我生病的消息后,我收到了大家的鼓励、也知道了很多姐妹的故事与苦楚,我知道你们当中的很多人也曾经经历人生磨难,
  • ❤️| 这悠悠荡荡的一年变三观 变模样 变心态好像什么都做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做该经历的和不该经历的也都经历了该忍受的和不该忍受的也都一并吞下了这一年很糟糕却又很
  • 追求自由,好像又永远都做不到,总有东西束缚,也总有羁绊,说着自私一点好像也没有办法,嘴硬心软吧!收到晚安计划的短信,远方的陌生人说日子很难但是明天还是充满希望,
  • 当然,如果真的有一天需要兰舟牺牲自己去成全萧策安的天下,我想兰舟也是愿意的。一个人确信自己的爱很容易,但确信对方同样爱自己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