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山西方言喜剧的新阶段——评太原莲花落轻喜剧《合浪浪许家》】

“七一”前夕,《合浪浪许家》这部优秀的话剧又要在青年宫剧场演出了,而且即将连演五场。我想,作为文艺工作者,用这样的作品迎接党的生日,实际上就是为党和人民奉献的最好的精神礼物。我还想,在全市人民迎接“二十大”召开的喜庆日子里,这部作品,肯定还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

《合浪浪许家》是什么?它是“胡同巷子”的太原方言说法,是对改革开放后城市变迁史的一段提炼,是用“太原莲花落”串联的一台轻喜剧,是由本省笑星、歌星组合而成的精粹创作班底共同推出的话剧作品,当然,它更是本剧的三位核心人物——导演柴京云、主演柴京海与编剧兼主演王名乐的师徒友爱结晶,是山西太原、大同两大城市曲艺家们的凝聚和结合,是本土编创力量象征性的崛起,是对古城民俗的一次亲切的叩问,是对“非遗”文化元素的一次深度挖掘,是对地域题材蕴含的无尽宝藏的一次快乐的提醒,是对先辈名师的一次致敬巡礼,是对三晋风情的一次艺术再现,是对本乡本土过去时代的一次乡愁回顾——当然,方言话剧《合浪浪许家》出现的本身,就是一种由文化积淀所带来的艺术创作力的喷发:它的创作是自觉的,表演团队的合力是自觉的,呈现出的感人魅力是自觉且自然的。我认为,本剧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都给予了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一、巧妙的民俗切入以及方言的原生魅力体现。在本剧中,编导们展现出了特别珍贵的展示民俗文化的自觉性,将太原古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的一些生活景象——沉淀较长的生活景象自然地成为了当地的民俗——一一呈现。诸如:一号人物许有福靠修自行车为生的职业,既说明了这位主人公在太原“合浪浪”(胡同)的阶层角色,又将过去时代标志性手工业修理的职业给予了亮相,虽然这一职业目前已有所衰微;还有许家养的鹦鹉,也将那个时代流行于市民中的玩鸟——一种准风俗给予了展示。还有,大杂院内各个家庭的纷乱关系与纠葛,以及太原酒厂“高粱白”、“宁化府的陈醋”、“认一力的饺子馅”等等元素的渗入,特别是太原莲花落曲艺形式的贯彻串联,将地域特色一览无余地灌输给了观众。太原莲花落是已故的曹强先生在60年前发掘、整理、创立的一个独特的曲艺品种,它以纯正的(其实亦是按照汉语拼音发声)太原话为基调,融合了说、唱于快板中,亦说亦唱、快说慢唱,与表演中保存与发展了诸多的地方性语言,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民族语言、地域方言迅速消失的时代,太原方言在这样一种形式的寄托之下生存繁衍,并且能够寄生于像王名乐这样的“90后一代”,堪称幸事一件。这也使我们想到:语言的承载与延续,其实就是民俗文化的承载与延续,而城市的记忆,既在固定的建筑中,也在流动的语汇里。珍惜每一种含有记忆的方言,不仅应该是“非遗保护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曲艺家们特别是方言曲艺家们的责任。是的,本剧最重要的对太原民俗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了语言上——除了太原莲花落的曲艺元素之外,还包涵了太原话、五台话,同时也为了体现工业城市外地人多的特点,还加入了老师身份的标准普通话和调侃逗笑待业青年的山东话。舞台之上,语言的特别往往引发观众的笑点,但总体而言,我们看到了一台运用“晋方言”创作的好剧——强调一下,我们之所以对“晋方言”话剧给予如此的关注与重视,是因为,它是山西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代表形式,是“晋商”先辈卧冰饮雪、艰难拓殖的文化沉淀,它也是晋剧、二人台、晋陕蒙黄河三角州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最重要的语言基础。商路即戏路,商路即歌路,商路即艺路,这其中,太原方言,因了省城所在地的缘故,成为或应当成为“晋语区”的核心。事实上,细心人可以发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方言,与太原的方言极为相似——也就是说,从太原北上,在跨越了忻州、雁北地区等地的方言鸿沟之后,太原方言与呼和浩特方言近乎神奇地重叠了——而这,实际上是晋中一带晋商,用几百年“走西口”的血汗经历所开发与渗透的历史结果。我们想说的是,通过对太原方言的溯源、挖掘、推广、研究与比较,以及通过对《合浪浪许家》这样的方言话剧的宣传和介绍,我们应该捡回山西与陕北、山西与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与张家口等区域的文化纽带,迎回飘泊在如上区域的晋商之魂,重新开通与这些区域的文化艺术交流,进而加强全面的经济贸易联系,找回历史的亲情与商情。

二、雄厚的创作班底以及集体创作组合的自发性。前面说了,《合浪浪许家》是太原、大同曲艺形式的融汇贯通,还是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经验的交流与碰撞。如果我们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做一个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共同点颇多:一、二者都是本地艺术家创新的结果;二、二者皆用当地方言表演;三、最大的共同点,二者之所以在本地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都有过硬的作品,而在过硬的作品背后,是因为太原莲花落的创始人曹强与大同数来宝的创始人柴京云,本身就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曲艺作家。当观众欣赏并且喜爱这两种快板形式的地方艺术时,常常因为看到他们本人的精彩表演而忽略了他们的创作实力,而当我们在仔细分析二者的成功因素时,也才透过表演研究文本时感叹:曹强与柴京云两人的创作功力之深厚、提炼生活现象之精准。很难想像,假如不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创作,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有如此深远的吸引力。曹强创作的太原莲花落小段,如《卖花生》《看车祸》《立竿见影》等等,柴京云创作的大同数来宝《工钱》《隔辈亲》《望子成龙》等等,无论从取材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内容的鲜活度上看,更或从语言的精彩度上看,都比一般的曲艺作家水平要高。对普通市民阶层平凡生活的深切的观察,以及独具匠心、巧妙构思的提纯和提炼,使得曹强与柴京云为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的诸多作品,饱含着城市的烟火气,接续着世间的地息气,散发着乡土的草根气,也抒发着人生的七情六欲,表达着大千世界的变化多端,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上能获奖,下有市场——实际上,是生活基础和创作的视角一直站在群众的角度使然,更是超功利创作的意外收获。令人惊喜的是,相当年轻的“90后”编剧王名乐,在师从了曹强与柴京云之后,真正站在了艺术大家的肩膀上,承继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以上的优秀基因,用回顾的眼光,为我们送上了《合浪浪许家》这盘民俗大菜,将太原古城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用喜剧的一角,给予了透视和表现。它的曲艺语言手法的运用,娴熟而轻巧;它的悲喜剧的揉合,贴切而无痕;它的人物身份的设置,照顾了各个层面;它的情节的回环、悬念的解扣,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创作的悟性。

三、省城文艺演出团体的内生动力及潜力挥发。《合浪浪许家》的出品单位是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本身并不是常规性的演出话剧的剧团,但这个单位确实是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在它的上级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的支持下,大胆地进行了跨界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换言之,这个剧团没有因为主业是歌舞和杂技,而排斥作为“非遗”元素的太原莲花落。相反,该团的领导充分地重视和发挥了王名乐的作用,大胆起用这位在曲艺界崭露头角的“90后”人才,并且使金辉等名演员适当转型,在本剧中饰演了重要角色,辅助或配合王名乐的表演,同样取得了成功。而歌舞及杂技的元素在全剧收尾时给予了体现,也使我们看到了该团综合性的表演实力。实际上,歌舞及杂技在本剧中出现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这个艺术团体,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起用,这一点,我们应当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无论那一个行业,人才的竞争才是终极的竞争。用对一个人才,振兴一项事业,而这,也是我看《合浪浪许家》之后,最想发出的呼喊。

(作者:王 辉,为文旅部优秀专家,省政协委员,省文旅厅艺委会秘书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宣传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一级编剧)

【开启山西方言喜剧的新阶段——评太原莲花落轻喜剧《合浪浪许家》】

“七一”前夕,《合浪浪许家》这部优秀的话剧又要在青年宫剧场演出了,而且即将连演五场。我想,作为文艺工作者,用这样的作品迎接党的生日,实际上就是为党和人民奉献的最好的精神礼物。我还想,在全市人民迎接“二十大”召开的喜庆日子里,这部作品,肯定还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

《合浪浪许家》是什么?它是“胡同巷子”的太原方言说法,是对改革开放后城市变迁史的一段提炼,是用“太原莲花落”串联的一台轻喜剧,是由本省笑星、歌星组合而成的精粹创作班底共同推出的话剧作品,当然,它更是本剧的三位核心人物——导演柴京云、主演柴京海与编剧兼主演王名乐的师徒友爱结晶,是山西太原、大同两大城市曲艺家们的凝聚和结合,是本土编创力量象征性的崛起,是对古城民俗的一次亲切的叩问,是对“非遗”文化元素的一次深度挖掘,是对地域题材蕴含的无尽宝藏的一次快乐的提醒,是对先辈名师的一次致敬巡礼,是对三晋风情的一次艺术再现,是对本乡本土过去时代的一次乡愁回顾——当然,方言话剧《合浪浪许家》出现的本身,就是一种由文化积淀所带来的艺术创作力的喷发:它的创作是自觉的,表演团队的合力是自觉的,呈现出的感人魅力是自觉且自然的。我认为,本剧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都给予了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一、巧妙的民俗切入以及方言的原生魅力体现。在本剧中,编导们展现出了特别珍贵的展示民俗文化的自觉性,将太原古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的一些生活景象——沉淀较长的生活景象自然地成为了当地的民俗——一一呈现。诸如:一号人物许有福靠修自行车为生的职业,既说明了这位主人公在太原“合浪浪”(胡同)的阶层角色,又将过去时代标志性手工业修理的职业给予了亮相,虽然这一职业目前已有所衰微;还有许家养的鹦鹉,也将那个时代流行于市民中的玩鸟——一种准风俗给予了展示。还有,大杂院内各个家庭的纷乱关系与纠葛,以及太原酒厂“高粱白”、“宁化府的陈醋”、“认一力的饺子馅”等等元素的渗入,特别是太原莲花落曲艺形式的贯彻串联,将地域特色一览无余地灌输给了观众。太原莲花落是已故的曹强先生在60年前发掘、整理、创立的一个独特的曲艺品种,它以纯正的(其实亦是按照汉语拼音发声)太原话为基调,融合了说、唱于快板中,亦说亦唱、快说慢唱,与表演中保存与发展了诸多的地方性语言,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民族语言、地域方言迅速消失的时代,太原方言在这样一种形式的寄托之下生存繁衍,并且能够寄生于像王名乐这样的“90后一代”,堪称幸事一件。这也使我们想到:语言的承载与延续,其实就是民俗文化的承载与延续,而城市的记忆,既在固定的建筑中,也在流动的语汇里。珍惜每一种含有记忆的方言,不仅应该是“非遗保护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曲艺家们特别是方言曲艺家们的责任。是的,本剧最重要的对太原民俗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了语言上——除了太原莲花落的曲艺元素之外,还包涵了太原话、五台话,同时也为了体现工业城市外地人多的特点,还加入了老师身份的标准普通话和调侃逗笑待业青年的山东话。舞台之上,语言的特别往往引发观众的笑点,但总体而言,我们看到了一台运用“晋方言”创作的好剧——强调一下,我们之所以对“晋方言”话剧给予如此的关注与重视,是因为,它是山西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代表形式,是“晋商”先辈卧冰饮雪、艰难拓殖的文化沉淀,它也是晋剧、二人台、晋陕蒙黄河三角州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最重要的语言基础。商路即戏路,商路即歌路,商路即艺路,这其中,太原方言,因了省城所在地的缘故,成为或应当成为“晋语区”的核心。事实上,细心人可以发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方言,与太原的方言极为相似——也就是说,从太原北上,在跨越了忻州、雁北地区等地的方言鸿沟之后,太原方言与呼和浩特方言近乎神奇地重叠了——而这,实际上是晋中一带晋商,用几百年“走西口”的血汗经历所开发与渗透的历史结果。我们想说的是,通过对太原方言的溯源、挖掘、推广、研究与比较,以及通过对《合浪浪许家》这样的方言话剧的宣传和介绍,我们应该捡回山西与陕北、山西与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与张家口等区域的文化纽带,迎回飘泊在如上区域的晋商之魂,重新开通与这些区域的文化艺术交流,进而加强全面的经济贸易联系,找回历史的亲情与商情。

二、雄厚的创作班底以及集体创作组合的自发性。前面说了,《合浪浪许家》是太原、大同曲艺形式的融汇贯通,还是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经验的交流与碰撞。如果我们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做一个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共同点颇多:一、二者都是本地艺术家创新的结果;二、二者皆用当地方言表演;三、最大的共同点,二者之所以在本地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都有过硬的作品,而在过硬的作品背后,是因为太原莲花落的创始人曹强与大同数来宝的创始人柴京云,本身就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曲艺作家。当观众欣赏并且喜爱这两种快板形式的地方艺术时,常常因为看到他们本人的精彩表演而忽略了他们的创作实力,而当我们在仔细分析二者的成功因素时,也才透过表演研究文本时感叹:曹强与柴京云两人的创作功力之深厚、提炼生活现象之精准。很难想像,假如不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创作,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有如此深远的吸引力。曹强创作的太原莲花落小段,如《卖花生》《看车祸》《立竿见影》等等,柴京云创作的大同数来宝《工钱》《隔辈亲》《望子成龙》等等,无论从取材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内容的鲜活度上看,更或从语言的精彩度上看,都比一般的曲艺作家水平要高。对普通市民阶层平凡生活的深切的观察,以及独具匠心、巧妙构思的提纯和提炼,使得曹强与柴京云为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的诸多作品,饱含着城市的烟火气,接续着世间的地息气,散发着乡土的草根气,也抒发着人生的七情六欲,表达着大千世界的变化多端,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上能获奖,下有市场——实际上,是生活基础和创作的视角一直站在群众的角度使然,更是超功利创作的意外收获。令人惊喜的是,相当年轻的“90后”编剧王名乐,在师从了曹强与柴京云之后,真正站在了艺术大家的肩膀上,承继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以上的优秀基因,用回顾的眼光,为我们送上了《合浪浪许家》这盘民俗大菜,将太原古城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用喜剧的一角,给予了透视和表现。它的曲艺语言手法的运用,娴熟而轻巧;它的悲喜剧的揉合,贴切而无痕;它的人物身份的设置,照顾了各个层面;它的情节的回环、悬念的解扣,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创作的悟性。

三、省城文艺演出团体的内生动力及潜力挥发。《合浪浪许家》的出品单位是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本身并不是常规性的演出话剧的剧团,但这个单位确实是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在它的上级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的支持下,大胆地进行了跨界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换言之,这个剧团没有因为主业是歌舞和杂技,而排斥作为“非遗”元素的太原莲花落。相反,该团的领导充分地重视和发挥了王名乐的作用,大胆起用这位在曲艺界崭露头角的“90后”人才,并且使金辉等名演员适当转型,在本剧中饰演了重要角色,辅助或配合王名乐的表演,同样取得了成功。而歌舞及杂技的元素在全剧收尾时给予了体现,也使我们看到了该团综合性的表演实力。实际上,歌舞及杂技在本剧中出现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这个艺术团体,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起用,这一点,我们应当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无论那一个行业,人才的竞争才是终极的竞争。用对一个人才,振兴一项事业,而这,也是我看《合浪浪许家》之后,最想发出的呼喊。

(作者:王 辉,为文旅部优秀专家,省政协委员,省文旅厅艺委会秘书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宣传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一级编剧)

6月12日·晋祠
这是我第二次来晋祠,距离上次来这里,已经有六七年时间了。记得那一次是从包头过来,蔺同学心心念念的想去看看晋祠,我当然是满口答应。只是到太原已经很晚了,我俩只玩了一两个小时。
这一次是从邢台过来,下高速已经接近中午,我便直接开到晋祠。停好车,我俩找了一家面馆解决午饭。到了山西,吃面就是最平常的事。我们要了一份手擀面,一份刀削面,又点了两个小菜。说实话,作为4A级景区,这里的餐食卖得并不贵。
买了票,景区入口还要走大约一里地。午后的太原,阳光变得很毒辣。可能是疫情影响,同行的游人并不多。好容易到了大门口,又是一通扫码认证,终于进入景区了。
我感觉晋祠变大了很多。大体分为两个区域,外面的是免费的,只需要提前预约。里面是晋祠博物馆,票价八十元。一路上,不断有当地导游过来搭讪,甚至说半价提供服务。
我已经有经验了,再不会上她们的当。
因为太阳有点大,我们只好走得很快。一路上景点很多,亭台楼阁水榭,可惜看起来很像是刚刚修建的。没有历史底蕴的事物,瞄一眼就够了。
晋祠里面的陶然村是上锁的,大门也没什么看头。我们便转向了水镜台,这里是明清时期的戏台。建筑风格很有特点,上面是象征高贵的歇山顶,有点像故宫博物院里的房子。据说在这个水镜台下面,埋了很多的大水缸,戏子们演出的时候,能够起到扩音的作用。
这里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西游记》有一场打斗是在这里拍摄的。齐天大圣孙悟空闹完天宫之后,被二郎神追到这里,孙悟空打不过二郎神啊,他想了想,就变成了一座土地庙。实景就是这座水镜台。可是孙悟空是只猴子啊,他的尾巴不知道放在哪里,只好变作了一根旗杆。二郎神一看,哪有土地庙还搞升旗仪式的,第三只眼睛一睁开,就看透了孙悟空的真身。
这座水镜台正面很漂亮,两扇窗户很像是猴子的两只眼睛。上面的牌匾上写着“三晋名泉”四个大字,字很不错,应该是当地名人书写的。
水镜台的背面就是戏台子,可惜没有表演。现在很多景区都搞出了实景戏,像平遥就有“遇见平遥”“再见平遥”,三亚有“红色娘子军”,黄山、云南也都有类似的演出。这个戏台子如果能利用起来,搞一个“印象晋祠”,岂不是既弘扬了三晋文化,又能为景区创收?
再往前走,就到了对越坊。是一座很漂亮的亭台。这个“对越”二字可是与对越反击战没有任何联系,出自《诗经·周颂·清庙》,原文是:“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是报答的意思,“越”是宣扬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报答并弘扬祖先的高尚功德。
对越坊的前面是一个金人台。所谓金人台,并不是真的金子铸成,而是铸铁。据说这些铁人都是一千年前的宋代制作的。我仔细看了一下,有一个铁人的胳膊已经坏掉了。铸铁的碳含量比较高,质地很脆,容易折断。
再往前走,就到了圣母殿。这位圣母是指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的母后邑姜。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姬发的妻子。传说晋祠是天下王姓和张姓的发祥地,没准儿我的祖先也是源自这里。血统多么纯正,想想就很荣耀啊。
圣母殿的匾额下面还有一块匾,写着三晋遗风。据说是慈禧太后写的。只不过“风”字写作了“封”,可能这两个字也通假了吧!
过了圣母殿,就到了山脚下。上次来晋祠,看到圣母殿就往回走了。这次可以上山看看。等我们顺着台阶爬上去,有几个亭子,一曰“巧思”,一曰“别有天地”。没有落款,不知道是哪位大家写的。
上山的路没有了,我们只好往下走。
晋祠有三泉,鱼沼泉,善利泉和难老泉。泉水已经不再喷涌,上面都盖着亭子。难老泉号称晋阳第一泉,也没有多少水。难老泉上面有一座水母楼。传说这位水母姓柳,她的婆婆对她很不好,动辄打骂,还让她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有一天,她遇见一位神仙向她讨水。之后,送给她一条马鞭。只要放进瓮里,水就会自己加满。恶婆婆发现媳妇偷懒,就去抢那马鞭。结果从瓮口流出大水,柳氏为避免村庄被淹,就坐在瓮上,化作晋祠旁边的悬瓮山。水母楼上的匾额写着霑濡悬瓮四个大字。
走过难老泉,旁边有一大片花园。再往前走,有一座好大的佛塔。塔有七层,门口有一只小奶猫,我喊了它几声,小猫很警觉,顺着门缝跑进塔里。塔上匾额也有四个字,叫做“形明动化”。这四个字出自《中庸》,原文为“其次致曲.曲能友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名则动.动则变.变则化”,意思是做不成圣人,总该真诚一些吧?感觉把这四个字写在舍利生生塔上,有点怪怪的。
晋祠里树木很多,有的甚至达千年之久。
晋祠里寺庙很多,可惜大多在维修,即便是没有在修,也是锁头看家,不许游客进入。
出了晋祠博物馆,外面是一大片水域。午后的阳光有些热了,我们拍了一张风景照,穿过一条小路,在蓝天白云碧水中,离开了晋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憧憬]烘焙的路还很长很长~我会一直走下去[嘻嘻]尊贵的微博会员就要配上尊贵的//·这里是02年的萱萱[兔子]也可以叫头妹·成都人 在重庆上大学·碳水终极爱好者
  • 整牙是终身的,效果好你终身受益[扯脸H]我在门诊见过很多因为一次矫正不理想,来进行二次矫正的,就挺不容易的吧~——————关于口腔门诊大概就是这些,希望小伙伴们
  • 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式,不是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这便是富兰克林效应。“自古表白多白表 向来情书难书情”看下来 整部电影没有出现一封实质意义上的情书 可
  • 就是想想都开心呢,现在凄冷的明月不也是当时明月嘛。今天看他说喜欢胡适的一首白话诗《八月四夜》:我指望一夜的大雨,把天上的星和月都遮了;我指望今夜喝得乱醉,把记忆
  • #情感语录[超话]##情感##情感语录# 曾经我听说过一个大海和月亮的故事 夜里的大海总是波涛汹涌无法平静 黑夜让大海显得更加深邃又低沉 直到月亮出现 每一个浪
  • 因为其他投资,正常投资回报是10%一年,你的机会成本并不高,错过就错过了;但是如果不投资比特币,你的机会成本是很高的,你会备受煎熬的。 而他的朋友小明认为比特
  • 【开心仔影像美学生活馆】其开业在即,精彩多多,优惠多多,敬请关注!我的好哥哥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的妈呀老公你赔我的腮帮子我他妈笑的脸疼啊
  • 不要吝啬你的笑容,不要隐藏你的善良,记住卡耐基这一段话,你将尽享完美丰富的人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任何能够奉献出来的好的东西和善的行为,我们都应该现在去做,
  • 2019年,992世代下的911以激进的外形与更“现代化”(科技配置更丰富)的内饰气氛再次赢得了粉丝的尖叫。在高性能“Sport Car”中,能活成图腾的除JD
  • 其实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有自愈能力,给孩子一些空间去表达自己,有情绪的流通,允许他哭泣伤心,给孩子一些时间,他很快就会走出来,父母及时给予关注和爱护,相信孩子能够感
  • 可是,这个故事让我们开始思考,提前知道未来,真的是一件好事吗……这是一套对孩子们的思想有教育意义的图书,一套拥有孩子们喜欢的神奇道具的校园幻想作品,一套押中中考
  • 不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这种作品我是满足的,对于未来的作品我是期待的。似乎是有点满了,甚至让我没有完完全全明白主旨(也可能是我的水平问题)艺术还是需要点留白更美好
  • 【图是我做的某一部分产品的功课,打❌的我之后悄悄在群里给你萌讲[嘘][嘘][嘘]】victor!)从单机吃谷到认识了很多朋友,从全勤贤者到社畜咸鱼玩家,希望接下
  • 瓦努阿图政策和税制的优势 瓦努阿图,堪称南太平洋上的一颗明珠,瓦努阿图景色绝佳,由八十多个岛屿组成,是个不折不扣的潜水胜地。你以为瓦努阿图只有这点出彩的地方吗?
  • Money有轻微皮肤病,每天给她条理身体陪玩培养个性。昨天我约了早上4.30的送机车师傅说太早了,说5点过后来接我,早上不堵车,一样能到机场所以我4点钟起来收拾
  • 换句话说,也就是因为你每天多摄入了200大卡,这样持续10-20年,你就比别人胖了30-50斤。唉,我是否应该告诉他:我腿上的疤痕,是喝酒以后割的我喝酒是因为我
  • 采用国家权威机构批准的新锐抗菌生物材料,安全高效,还可用于脸部皮肤与粘膜的抗菌消毒。采用国家权威机构批准的新锐抗菌生物材料,安全高效,还可用于脸部皮肤与粘膜的抗
  • 为人都讲信用,也该让我提个条件了!”西堆听得乐滋滋的,他想:你这个聪明的智囊,我今天可要让你上我的圈套。
  • #博君一肖[超话]# [心] #博君一肖# 今天是农历四月十八,是我入坑的第160天,也是我入坑后第一个生日...希望我爱的两个男孩在未来越来越好,所有的恶意皆
  • 大衣哥越来越胖了这是大家亲眼目睹的,当然他说要减肥也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毕竟上了年纪的他瘦一些对身体不好。可大家听到了大衣哥说要减肥的这一个说法之后,不少网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