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1983年的男子,在我们的印象中,80后还是很年轻的一代人,我们也很难经常把80后与心血管疾病联系在一起,更很少觉得80后的人会发生心肌梗死。

可是这位于先生,就是1983年生人,今年才38岁,昨天上午9点就发生了心肌梗死,直到下午15点才打120去医院。

38岁男子,胸痛6小时没缓解,确诊心梗!为啥80后心梗越来越多?

像于先生这样的80后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现在并不罕见,越来越多的80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先来看看于先生的发病过程:

周日上午9时,于先生吃过早点后就觉得胸痛,可是对于一个80后来说,很少有人会觉得胸痛是心脏病,胸痛是心肌梗死。于先生自认为就是锻炼抻着了,也没当回事,就一直忍着。本打算出去转转,因为胸痛就躺在卧室一上午没出门。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家人喊他吃饭,于先生还是不舒服就没起床。

下午3点,于先生本打算起床上厕所,可是起身后眼前发黑,恶性欲吐,周身大汗,站也站不起来,这时候才觉得要坏,赶紧让家人拨打了120。

120赶到后,做完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马上给予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瑞舒伐他汀20mg。并立即启动胸痛中心,医院做好抢救准备。

于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于先生是那个年代很多独生子女中的一员,从小受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6位家长的宠爱。要吃啥买啥,要喝啥买啥,从小碳酸饮料、油炸食品是他的最爱,这种饮食饮食一直至今。

也是这样的饮食加之于先生从不运动,他的体重严重超标,不到20岁就肥胖,现在刚到中年,大肚腩都已经好几年了。平时也抽烟喝酒,经常半夜才睡觉;做过检查血压高,血糖血脂轻度升高,但自己没有什么不舒服,就不愿吃药。

这就是于先生的生活,估计很多80后都是这样的生活。

抵达医院后,马上送入导管室,造影显示于先生的一个大血管完全闭塞,别的血管也有轻度狭窄,打通闭塞血管,植入一枚支架,护送患者到心脏监护室。

随后各种检查回报:血糖1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1mmol/L,甘油三酯5.8mmol/L,属于典型的三高。心脏彩超提示左室稍扩大。

于先生绝不是80后心梗的偶然,几乎绝大部分的年轻人心肌梗死,都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80后心肌梗死的原因?

心肌梗死的本质是心脏的动脉血管斑块加重,不稳定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血栓堵塞了心脏血管,心脏远端失去供血,心肌就会坏死,这就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导致猝死最直接最常见的原因,心肌梗死一旦发生随时会发生室颤、心脏骤停导致猝死,随后因为心肌坏死可能会导致心衰。

形成斑块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健康的生活,一方面是三高不控制。

于先生抽烟喝酒、不健康饮食、不运动、肥胖、熬夜,几乎占全了所有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这样的生活方式会大大增加血管斑块的风险,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任何一项都会增加斑块风险,何况于先生几乎占全了。

这样的生活本身也会增加三高风险,于先生早早就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可是因为没有不舒服,就不愿控制。那么长期的三高更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斑块。最终斑块加重,破裂形成血栓,发生心肌梗死。

当然80后,发生心肌梗死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到中年,压力过大,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上有老下有下,对于一个80后,上面有6位老人,下面还有孩子,老人们随着年龄增加会出现很多健康问题,孩子要上学,要成长,自己要工作,要进步等等压力,接踵而至,无疑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何才能预防心肌梗死?

就算为了老人、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我们也要关爱自己,也要健康生活,也要重视三高。这是预防心肌梗死的基础。只有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不要吃太多油腻食品,不要喝太多碳酸甜饮;要坚持适当的运动;要控制自己的体重;要远离烟酒;要避免熬夜;要缓解压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预防三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已经发现的三高,更应该积极正规控制,该吃药就得吃药,不要觉得自己没有不舒服就不用吃药。三高对人体的危害都是逐渐的,潜移默化的,初期没有表现,但伤害一直存在,只有有朝一日,血管堵塞,危及生命。所以要早发现早控制三高,这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另一基础。

于先生就诊算晚的,但因为梗死面积不算太大,这次运气不错,目前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现在虽然放了支架,虽然脱离危险,但接下来的路还很长,接下的健康生活和正规用药要相伴终生。

科普划重点:​

生活都是有记忆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能会被我们的脑子记住;我们的胡吃海喝、久坐不运动、熬夜、肥胖等等都会被记忆在血管中。我们不一定知道,直至有一天心梗脑梗,这份记忆才被唤醒。

为了给我们的血管有一个通畅的记忆,请健康生活,善待血管,关爱自己。

#健康公开课#

【古祠新韵•人文天柱】被簇拥的祖灵

家祠名:竹林高坡潘氏家祠
家祠物语:天柱县灵牌牌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家祠

7月10日,正值盛夏,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几片白云又高又远,慢悠悠地在家祠顶上飘着。几个小孩在院坝上奔跑、嬉闹。村人们在一个货物单调的小卖部的屋檐下歇凉。就在旁边,一墙之隔,他们的祖灵安详地端坐于内,默默地注视着他们。

这是竹林镇高坡村的一幅村景。此家祠就是潘氏家祠,家祠的牌楼如今已被维修一新,家祠前的小路也由原来的泥土路修成了现在的水泥路,只是,铺装上水泥路后,家祠就显得下落了。显然,时代的推波助澜,使得旧的事物始终会让位于新的事物,这也是宿命。

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的潘氏家祠,命运多舛,曾在同治丁卯年(1867年)毁于兵燹,又于光绪丙午年(1906年)在原址重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将正殿、前厅、牌楼和神龛台等建造完毕。可在文革期间,遇破四旧风潮又遭人为破坏,家祠千疮百孔、破烂不堪。近年来,潘氏族人又广集资金,对牌楼和内厅进行维修,于2016年维修完成,并举行了庆典。

维修一新的潘氏家祠占地面积675平方米,牌楼面宽14米,高11米。牌楼正门用四块青石板围成,门上方有一青石板横书“潘氏家祠”四个大字,匾额上方是两层方形装饰块,上四格,下三格,均雕塑有人物鸟兽图案,大门两侧的主墙和副墙各有一圆形柱直通屋顶,主墙的柱子上两条金龙盘柱而下,气象万千。也许是国人对龙的崇拜吧,在屋顶的檐下,又塑有两条彩龙横游其上,龙尾之间有鲤鱼嬉戏其间,取“鲤鱼跳龙门”之意,族人的心愿都表达在一砖一木的装饰里了。副墙的柱子上有对联一幅:

大根大本昔由越府分来岁岁秋霜春露
斯革斯翚新向高坡引翼枝枝凤翥鸾翔

表达了潘氏族人的美好祝愿。

这天,我们是从侧门进入内厅的,在侧门上方书有“花县流芳”四个大字,我对“花县”这个词甚为好奇,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何以称之为“花县”呢?问其族人和查阅了相关资料,才知“花县”一词竟然承载着一段千古佳话。

说是晋代的潘氏先祖潘岳于河南省河阳(今孟县西)任县令时,善政亲民,又在河阳因地制宜,遍植桃李,倡推花果经济,政誉斐然,诗颂朝野,天下皆知,一时成为美谈,因而称该县为花县。岳公成就了花县的雅号,“花县”成为潘氏家族与华夏世界共同的美好情怀。所以,岳公又被称为“花县堂”宗主,并被誉为“花神”。后来,潘氏的堂号也被称为“荥阳堂”,“花果堂”、“花贤堂”等。如今,看到潘氏家祠里“花县流芳”的匾额,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这其中浓缩着的近两千年来潘氏的家族文化。

沿着“花县流芳”的足迹,在这里,我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千年美男子“潘安”是确有其人的,“潘安”即为潘岳公,当时岳公的字安仁,又名潘安仁。旧时,直呼其名为不恭,以字相称,示为敬重,又因文人墨客们赋诗韵律的需要,便减一字称之为潘安。

春风一度百花开,
桃李满园安仁栽。

潘安,永远的美神,不朽的传奇,成为潘氏家族永世的精神财富,和世世代代的骄傲。
走进内厅,内厅为三间两进式结构。前厅为三开间,两中扇四柱,两边扇五柱,这样的布局为前厅留出较大的空间。前厅和正厅之间有一落水天井,天井两侧各有一楼一底厢房两间,从厢房前有石阶通向正厅。

当我步入正厅,突然之间,我顿时感到气氛肃穆起来。

在享堂的神龛供台上,壁垒森严地摆放着潘氏先祖的灵牌,灵牌呈梯级的、分为好几路纵队,高低错落,布满了整个供台,灵牌从第十五世祖到二十九世祖,密密麻麻地写着先祖的名字。这一块块紧挨着的灵牌,宛如一个个先祖们聚在了一起,使这里成了灵魂聚会的圣殿,阴阳对话的厅堂。

宗祠是聚合族人和祖先的场所,当人们齐聚宗祠,抬眼望到那么多先祖的牌位时,一定能感受到统摄一个家族的威严,并唤醒后人的敬畏之心。据说,以前在家祠的前厅里就专门僻有两个约3平方米的斗室,作为关押族中不肖子孙的狱室,只是现在已被拆除了。虽然狱室被拆除,但惩戒之意没有被拆除,因为祖先的威严仍然在这里,他们端坐在神龛上,永远灵醒着、警觉着。

生命最终会演变成一个个名字或符号。先祖的生命,就这样复活在灵牌上,被后人簇拥着,接受后人的香火。族人们相信,祖先的魂灵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始终庇佑着子孙。

崔护仅有六首诗存世,其中一首助其奠定诗名,
还衍生出了一个典故
暮城烟雨遥

晚唐崔护,一生写的诗,只流传下来了六首。他在一次春游过程中写下了一首小诗,题于一村居门扉之上。孟棨撰《本事诗》叙述该诗的创作背景,却害得崔护差一点背上薄幸骂名。
这一首诗名为《题都城南庄》,因为“语浅意深”且兼具“传奇”与“抒情”双重色彩而名垂诗史。诗歌本身与它背后的故事,几乎同时成名。
崔护仅有六首诗存世,其中一首助其奠定诗名,还衍生出了一个典故
事后,故事成为了一则经典传奇。被人们无数次改编成戏剧,并搬上舞台。同时,这首诗还衍生出了“人面桃花”这个典故。

一、《题都城南庄》赏析
《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作意译:去年今日我来到这扇门中,当时佳人的脸庞上映出一片桃花红。今年我故地重游,佳人不知去了哪儿,只留下屋外的桃花盛放在春风之中。
这一首诗,包含前后两个故事场景,头两句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作者的见闻。根据《本事诗》中的介绍,这首诗创作源于作者一次进士落第后春游的过程。
当时崔护独行于都城的南郊,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很奇怪的地方。那个地方有一户人家,房子占地面积大约一亩。里面花草丛生,仿佛是一个桃花源。
崔护仅有六首诗存世,其中一首助其奠定诗名,还衍生出了一个典故
崔护走路走得口渴了,就想敲门管主人要一口水酒。出来迎门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这个姑娘有多么美丽呢?崔护只用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就交代过去了。
这一句一方面是写姑娘的脸庞像春天的桃花一样漂亮,另一方面是在写一位年轻的女子,偶然见到心仪的男子时,因心动而害羞,导致脸颊泛红。
如果说诗中只是隐晦地交待二人有眉目传情的嫌疑,那么《本事诗》中的故事,则把二人的感情摆到了明处。并直说崔护曾经挑逗这位姑娘,但是姑娘并没有答应他。
后两句诗讲的故事发生在一年之后的清明节,诗人前往相同的地方,可是这一回姑娘不见了,只剩下一片桃花林,朵朵桃花绽放在春风中。
崔护这首诗抓住了一种典型的人生体验,人一生中,经常会不经意间得到一些美好的事物,但又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失去,并且再也寻找不回来。有了类似的体验,就会和这首诗产生共鸣。

除此之外,这首诗通过一个非常经典的叙事,讲述了一个极富“戏剧张力”的故事。即使你并不了解它的“本事”,也可以从中解读出一则典型的唐代传奇故事。

首先,故事中的这一位姑娘出现的地点是一个“桃花源”一样神秘的地方。这就为崔护的艳遇增添了几分神话色彩。

其次,崔护第二次去的时候,姑娘不见了,只剩下满院桃花绽放在春风中。这似乎在暗示姑娘并不就是人,而是桃花化身的精灵。

但是,孟棨为了宣传这一首小诗,替它找来(或者是杜撰出)了一个故事。“本事”的作者利用原诗叙事中的这种“张力”进行了故事创作,帮助这首诗得到广泛的流传,但是却差一点让作者崔护担上了薄幸的骂名。

二、崔护为什么不娶农家女

在孟棨《本事诗》里,有一则完整的传奇故事。故事的开始就交代:博陵人崔护是一位才貌出众少年。

有资料显示,崔护是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进士及第。所以这个故事发生在他二十四岁以前。那一年崔护考进士失败,就一个人在清明节到都城南郊春游。

到了一户种满了桃树的人家,敲门讨水喝。屋中的少女来应门,先是躲在门后偷窥,然后才放他进屋。给他送上茶水,又招呼他坐定后,自己却走到门外,斜倚在一株桃树上看他。

崔护觉得这位少女长得格外漂亮,并且有点“妖姿媚态”,于是出言挑逗她。结果,对方并不和他搭话,只是目不转晴地看着他。最后崔护离开的时候,两个人都互相看了很久,才依依不舍地离别。

其实,他们当时都有心动,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所以崔护后来并没有动心思去找这位姑娘。直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可能崔护考试又落榜了,于是到了同一个地方散心。

这一回姑娘不见了,崔护觉得心中有小小的遗憾,于是提了这首诗写到门上。又过了几天,他又跑到这户人家去看,却听到里面有人在哭。

他进去打听出了什么事,那户人家的老头子突然扯住他的衣领说:是你杀死了我的女儿!崔护大吃一惊,连忙问是怎么回事。

原来,去年那位姑娘自从遇到他以后,就得了相思病,日夜思念着他。等了一年,他来的时候姑娘刚好不在,于是他题完了诗就走了。姑娘以为他再也不会出现,就绝食而死。

在故事的最后又拐了一个弯,崔护被姑娘的深情感动,然后抱着姑娘的尸体唤醒了她,二人结为夫妻。但是这一则故事因为后面涉及“死而复生”,写得太过离奇,所以被宋人斩掉了尾巴。

故事或止于崔护题,或止于姑娘绝食而亡,许多没看到全文的人开始责怪崔护薄幸。因为假如当初他喜欢那位姑娘,就应该娶了人家。为什么要等一年以后再去呢?岂不是连黄花菜都凉了!

因为这个故事极富张力,可供改编的地方也非常多,后来多次被改编成曲子传唱。在明朝的万历年间,它就被收录进《三言二拍》,后来又改编成戏曲《人面桃花》,演绎成了各种传奇。

结语

全唐诗里面收录了崔护六首诗,但事实上至少其中三首的作者都另有其人。崔护生平资料稀少,据学者考证,他这首《题都城南庄》最早的版本出处就是孟棨撰《本事诗》。

孟棨作《本事诗》的目的,是用典故来帮助人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但是他书中提到的典故,大部分都是正史不载的野史、逸闻。

所以究竟是先有崔护的诗,然后别人才照着诗编了一则故事;或者先有故事,别人才照着写了一首诗,现在都很难理清头绪了。

但是,无论如何,因为这一首诗让崔护得以名垂诗史。《人面桃花》也成为中国民间文学中的一则经典传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提醒】日本网红眼药水被他国禁售,专家:对心血管造成压力
  • 超郎平?昨晚这一幕,央视解说赞她为中国女排历史第一人!
  • 两大一线城市,宣布增加汽车摇号指标!车市迎硬核利好,你离喜提新车又近了一步
  •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 震惊国外!联邦快递“劫持华为包裹”,中国学者:应暂停其业务
  • 深圳个税减免15%吸引人才,能否复制到全国|新京报快评
  • 初夏40度!多地“最热天”正常吗?
  • 华为禁令的另一面:特朗普与硅谷的相爱相杀|京酿馆
  • 一球千金!武磊一脚将保级队踢进欧联杯,激动的除了球迷还有这些股东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 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网友却说:不怪他
  • 用手机的人注意了!好消息:每个月你又能省一笔钱!
  • 【关注】速看!你的户口、土地、收入将发生这些变化
  • 最新最全!一图读懂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
  • 哈佛的学生都在看这种视频,每天 15 分钟,英语水平暴增
  • 重磅!中注协公布2018注会考试合格率!审计通过率已超31%!2019注会考试趋势同曝光!
  • 一大波老师被实名举报!
  • 这张请假条居然能让语文老师“集体传阅”,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 特别关注!新版《各学科答题规范》官方要求,请转给身边每位考生!
  • 第十六届南方医科大学英语演讲大赛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