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不二思想

佛陀在世时,经常教戒弟子行于中道,如苦乐中道、断常中道、无记中道等。苦乐中道是避免顺世论的享乐主义和耆那教的苦行解脱;断常中道是争对顺世论的断灭见与婆罗门的大我见;而无记中道则是对于我们思维的世界与修行毫无意义的话题,如世界有边抑或无边,世界有限抑或无限等,在《坛经行由品第一》中六祖开示惠明道: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经文中不思善不思恶即是中道,此中道是真实的意思,并不是量化的中间之道,此句看似和原始佛教的中道毫无相干,但我们也可以说原始佛教时期佛陀教导的中道当然也是真实。佛教发展至唐出《坛经》的过程中,通过各种经典的描述已然明白什么是真实。唯识宗言一切轮回皆由我们的虚妄识所变现,识的特点就是二元对立,带有“我相”的认识才让我们看不到真实。所以六祖教导世人放下对立的思维方式即是中道不二。

佛陀所批判的重点并不在事物的表象,而是带有成见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所以佛陀提出的苦乐中道并不是反对苦行,正如佛陀对他的弟子大迦叶的苦行进行了赞赏。所以苦行只是某种修行的形式,更为关键的是要具有般若的正见,而此正见亦可以说是中道不二之见,若是苦乐对立的修行方式是佛陀所反对的,而《坛经》中的思想旨趣其实和原始佛教佛陀的思想是一致的。

原始佛教时期的顺世论认为人是由四大和合而成,人死后四大分离无有我,此乃断见;婆罗门则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大梵天而来,死后还是回归大梵天,这种小我与大我的思想即是常见。佛陀反对断见与常见,因为这些知见都是建立在带有“我相”二元对立的基础上,佛陀言中道即是让我们契入事物的真实性。真实性其实即是佛性,佛有化身与法身之说,但其两者又是不二的关系,若执其为二便是断常之见。

“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

龙树大乘中道思想

中道思想虽在原始佛教中就已出现,但在龙树的中观学派出现后才在佛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汉地八大宗派之源头也都可以追溯至龙树的中道不二思想,故教界称龙树为“八宗之祖”。

原始佛教的中道思想具体可落实为八正道的解脱之道,而龙树的中道思想又继而发展为真谛与俗谛的不二。
大乘佛教思想兴起后将佛陀的济世精神落实于修行中。个人的解脱需要证到真谛的境界,而济世精神则更是将真谛的智慧与俗世间打成一片,即所谓的“即世间而出世间。”

此在《坛经般若品第二》中亦是如此: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又言:

“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

此中可以看出世间与出世间的对立是人为的认识造成的,真俗不二才是圆融的世界。龙树的中道最究竟处还落实到了对“空”的执着上,同样与“有”对立的“空”也是要遣除的,在龙树的《中观-观行品》中说:

“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佛教的终极成就是圆满的佛,相比之下的声闻缘觉和菩萨,其智慧福德还不究竟,不是偏于空就是偏于有,故对于执着空的人而言,还要将这最后的一丝执着给荡除彻底,《坛经机缘品第七》云: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由上可知《坛经》虽是中国人所著,但其思想不离原始佛教之核心,并继承龙树中道之精神而一以惯之,其不二之见更是灵活运用于禅坐止观之功夫上,并下手于日常之事中。

中道也可以理解为不走极端。禅宗向来倡言不立文字,但存留下的公案却是很多。所以在坛经中虽然明确表明“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但若悟妙理,还需善知识的指引。故慧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等诸如此类的话语。禅宗自达摩不立文字起是争对世人都在文字上下工夫时才提出的,而六祖之后的禅宗本不立文字,却再一次让世人迷失在众多的公案中。故诸多偏失处皆是由不能在自性处下工夫而导致的弊端。

禅宗旨在明心见性,直指的是般若佛性,故定慧也是从清净的自性上立言,若定慧不等,即是杂染之参杂,如云遮日,佛性仍旧是处于隐秘之处。故《坛经》所有的修法都需从自性上立,而自性的真实是同时具足了定慧,经中还以灯光的体用之关系的不二来譬喻之。

《坛经》的核心思想是我们自性的佛性与般若,两者同样是以中道不二的精神来体现,在表述佛性不二时,《坛经行由品第一》中云: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

在论述般若时,《坛经般若品第二》言: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

此中若有大小,有方圆等则为二,般若不二。

《坛经》中除了继承对佛性与般若的不二中道认识外,慧能更是提出了他独特的三十六对中道不二法。

慧能所提出的这三十六对法,目的是让我们远离两边、超越两边之行相而行于中道,而这三十六对也是由自性而生。《坛经》还运用自性本具的佛性般若来融会贯通各家所言。

#健康养生##命运# 《黄帝外经》初生微论篇

容成问曰:人之初生,目不能睹,口不能餐,足不能履,舌不能语,三月而后见,八月而后食,期岁而后行,三年而后言,其故何也?歧伯曰:人之初生,两肾水火未旺也。三月而火乃盛,故两目有光也。八月而水乃充,故两龈有力也。期岁则髓旺而髌生矣。三年则精长而囟合矣。男十六天癸通,女十四天癸化。容成曰:男以八为数,女以七为数,予知之矣。天师于二八二七之前,内经何未言也?岐伯曰:内经首论天癸者,叹天癸难生易丧也。男必至十六而天癸满,年未十六皆未满之日也。女必至十四而天癸盈,年未十四皆末满之日也。既满既盈,又随年俱耗,示人宜守此天癸也。容成曰:男八八之后犹存,女七七之后仍在,似乎天癸之未尽也。天师何以七七、八八之后不再言之欤?岐伯曰:予论常数耳,常之数可定,变之数不可定也。予所以论常不论变耳。

陈远公曰:人生以天癸为主,有则生,无则死也。常变之说,惜此天癸也。二七、二八之论,亦可言而言之,非不可言而不言也。

如果你為了要修持來世的果報,那一定要修持三戒的學處,平時要時時刻刻觀待自己的身口意三門在做些什麼,時時刻刻反觀自心,否則放逸散亂於世間法上,不可能成就出世間法,如此言行舉止也會出現很多的錯誤與過失。

若是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命,只要自己不餓不寒冷就可以了,要把世間的物質看成是老虎面前放一堆草一樣,毫無用處。有一些沒有憶念死亡無常的人如果聽到這些, 可能會想我在說一些欺騙大家的話。我們不要說其他惡業了,僅僅是嘴皮動一動就會造作很多惡業。我雖然不能清楚的記住這個偈文,但這裡主要的意思是:如果是 我自己的話,我就會買一把鎖,鎖住自己的嘴巴,然後把鑰匙交給別人保管,等到自己需要講法時再開鎖,平時嘴巴用不著時就把它鎖住,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 僅僅是口業,可能就會令我墮入惡趣。身口意的行為業力,都會令我們投生惡趣。波多瓦格西說,之所以看到這些過患,他對世間的財物名望,早已都厭惡了。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第八世噶玛巴米觉多杰教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转)[心]我真的是想把所有美好都给她,不好的我们来承受吧,爸爸妈妈好好努力奋斗,让宝贝以后的人生少吃点苦[哈哈]孩子以后会有她自己的人生,但是她对于我们的人生
  • 补一句:all推属性在P2,文也更了上十万字了,每次游戏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都说过,查理苏的生日文案我写文声讨,萧逸改瞳色我在官博下喊的声嘶力竭,陆沉不出卡我心
  • 作者在描述其无与伦比的人文及艺术价值外,更把上千年来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故事一一糅进漫游的行程——使帝王将相、战火烽烟、山川景物,尤其是它走向现代国家的进程贯穿于
  • 愿安静地行走在红尘路上的你,所经之地,尽是繁华;所向之处,终能抵达!杨绛先生曾说:“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也要繁华似锦。
  • Let's Relax部分泰国馆内环境分享~现在Let's Relax已经入驻#青岛# 啦~~欢迎各位到店参观体验哦~「安平泰置业」广州~曼谷~芭提雅~曼谷~
  • #周迅高圣远离婚两年了# 而你需要做的就是,执行挽回的流程,在挽回的实际过程中,不断的调整细节,以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方式。①专属的:也就是不会因为其他任何风险影
  • 祝曾经也和我无异的每一个你。谢谢虎杖悠仁给了我这么多快乐,我的小孩也一定要幸福呀[悲伤]总之还是感谢!
  • 从风水角度来讲,睡床周围的布置会直接影响居住者各方面的运势。古人尤其讲究这一点,皇宫选址和村落选址,都会选择依山傍水的地方。
  • 总归,遇上你是一件幸运的事,坚毅与温柔我都能从你那儿得来,你说“向阳而生”向日葵变成了我们最钟爱的花。亲爱的肖战:是陪你过的第三个生日了,记得这19年那时候过
  • 整理了一些超nice的文艺中英文文案~[心] ᵀʰᵉ ᵇᵉᵍⁱⁿⁿⁱⁿᵍ ᵒᶠ ᵗʰᵉ ˢᵗᵒʳʸ ⁱˢ ᵃˡʷᵃʸˢ ᵛᵉʳʸ ᵍᵉⁿᵗˡᵉ. 故事的开始总
  • 我也很感谢她,她足够坚强,重新回来我们身边。我喜欢肖战的笑容!
  • 白天才跟宝妈姐们说我崽从来不撒娇晚上就抱着我不肯走哭着说妈妈陪我人生最幸福的两个阶段一个是妈妈给的温暖的怀抱和随叫随到永远把你放第一位的安全感另一个就是娃给的无
  • 这里的每座山峰每条沟谷、每个湖泊以及发生在这里的每段故事都足以吸引我们一探究竟,而当你真正走近她就会发现她是风景也是万千人夙夜以求的山野梦想。——《航拍中国》【
  • #天津市莲宗寺##佛教##重阳节# 为#父母# 点上健康灯:祈祷身心康泰,少病少恼 为父母点上福禄灯:祈祷多福多寿,长久安乐 为父母点上如意灯:祈祷事事顺意,诸
  • 在今后工作中西安市网信部门也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通过“互联网+”与城市信息基础建设等工作,引领城市发展,为城市群众生活的便捷化和产业发展的智能化贡献互联网的力量
  • Mylovesleapthroughthefuture'sfence. 我的爱越过未来的藩篱,Todancewithdream-enfranchisedfeet
  • 以前总觉得 凡事要有结果 好比一段感情 没有结果干脆不要开始 走不到最后就没有它存在的意义 导致我在试错方面畏畏缩缩最近突然醒悟 万事皆有存在的意义 即使是一段
  • (见图1:MolecularPsychiatry发表的关于晚睡与精神健康的论文) [星星] 你的睡觉时间不一定符合身体需求在百万年的进化中,人类的生物钟为了适应
  • 需要请符结缘的善信可私信我已经进入化解太岁倒计时、易缘老师将全面开启新年供奉太岁牌位和各种化解太岁理仪、俗话说:好船怕风,好运怕冲!如果你和亲人触犯太岁,一定要
  • 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感人、雅俗共赏,是由于他对生活极端热爱,在作品中寄予了真情实感#这就是中国风##艺术公开课##扬帆艺术课堂#Dan 早安 此刻,送孩子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