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与病毒共存和动态清零言论不矛盾# 【张文宏称“与病毒共存”是投降主义?与“动态清零”并不矛盾】8月7日,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总顾问、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撰文,痛批英美等国将政府防疫失策“甩锅”给病毒变异,并指出我国必须坚持严格防控,必须打消“与病毒共存”的想法。

此观点一出,立刻在互联网引发热议,网友们在有关防疫的讨论中大致分成了两大“阵营”——“主张清零派”和“支持共存派”。

“主张清零派”将矛头直指近期针对南京疫情在微博发声的张文宏医生,声称他所说的“世界要学会与这个(新冠)病毒共存”是宣布向病毒投降,甚至有人直接给张文宏扣上了“投降主义”的大帽子。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并报道新冠疫情的媒体工作者,看到这些网上评论我无比震惊,想借此机会说句公道话。

高强在文章中所提到的“与病毒共存”是指英、美等国盲目解除或放松对疫情的管控措施,单纯依靠疫苗接种的抗疫模式。经历了一年半的疫情,大家有些疲惫,甚至麻痹,在国内散发疫情不断之际,高强提出我们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在接种疫苗之后消极抗疫,还是及时的。

而张文宏所表达的“与病毒共存”是指“新冠病毒会在地球上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由于这一现状存在,他一直呼吁大家在尽快接种疫苗的同时,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修补被病毒突破的防线薄弱点。

张文宏(左)高强(右)

今年(2021年)6月6日张文宏明确指出,今天,中国可以说是彻底消灭了新冠病毒,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在中国发生的疫情都是从境外传入的。但是,中国可以做到清零,不代表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能做到。只要其他地方清不了零,那么这个病毒就会在世界上一直传播,流转。从原则上讲,目前为止,只有中国可以做到消灭新冠病毒。其他地方的社区管理、城市管理可能达不到这个水平,那么就不能做到清零,因此这个病毒就会一直在地球上存在。

张文宏说,全世界真正达到清零的只有一个病毒——天花病毒。当时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解释道:“首先全世界每个人都去打疫苗。第二,天花疫苗打过一针之后可以永久保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新冠病毒,实现人人打疫苗现在还做不到。另外,它给大家提示的特点就是,打了疫苗可能也无法实现永久保护。生过天花的人不会再生天花,但是今天我们发现,生过新冠的人会再生新冠,这就意味着疫苗提供的免疫不是永久的。”

“所以,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全人类都打一遍新冠疫苗,把R0值控到很低的水平,那么新冠病毒就不能被剿灭。这些特征告诉我们,这是个常驻病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全球性的疫情一直会存在。”张文宏补充道。

所以,只有中国做到“清零”是远远不够的,只要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清零,只要这个病毒依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通过世界各国人与物的交流,病毒就有传播的机会,客观上人类就是在和病毒“共存”的。

但是相对于放松疫情管控、主要靠接种疫苗抗疫的西方国家,这一年多来,中国多个城市的散发疫情都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清零的最终结果,这得益于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动态清零”策略。

张文宏医生在号召大家尽快接种疫苗的同时,也反复强调这一策略。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一直采取坚决清零的策略,在实现和全世界互动之前,一般来说会一直维持这个策略。”

而张文宏所说的“动态清零”策略与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文章中所说的“必须坚持严格防控”的措施非常相似。高强在文中写到,“通过严格的隔离控制措施,以最快的速度切断病毒的传播链,把病毒封锁在最小的范围内‘自消自灭’。”

所以,“与病毒共存”的现状和“动态清零”的策略并不矛盾。“与病毒共存”是病毒尚在地球存在,且很可能很长时间会一直存在的客观事实,而“动态清零”是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不同的积极的抗疫战略。

当然,也无须讳言,在人类与病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张文宏和高强的观点是相左的。高强在文章中说:“人类与病毒是什么关系?笔者认为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关系。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与病毒拼死相争的历史,不是人类消灭病毒,就是人类被病毒吞噬,从来没有人类‘与病毒长期共存’”。而张文宏的观点如同上述:“全世界真正达到清零的只有一个病毒——天花病毒。”

还需要指出的是,个别自媒体动辄给张文宏这样的专家扣上“投降主义”的大帽子,是极不妥当的。张文宏医生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既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医生,还是一位爱国者。在一年多防疫抗疫期间,他对民众、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有目共睹。

在疫情初期,他用最朴素的语言鼓励大家,“再闷2周,把病毒‘闷死’”;作为华山医院感染科的党支部书记,他让党员医生先上一线,没有讨价还价;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他始终在提出自己的科学预判;最近上海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现在一些人对他的话有些误解,尽管如此,讲科学仍然是科学家的使命。7月30日,张文宏在微博中写道,“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

的确,除了他之外,不少专家在疫情发展的不同时期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2020年2月19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连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王辰院士说,新冠肺炎病毒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

2021年3月20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分论坛上,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新冠病毒走到今天,没有证据表明它将消失,很可能将会和人类共存,就像流感一样,而且还会出现新的冠状病毒。

2021年5月19日,钟南山院士说,如果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慢慢降低的话,那么新冠与人类的长期共存将成为可能。我们可能要像预防流感那样,定期打疫苗。

2021年8月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副主任石正丽研究员指出,“德尔塔”变体进一步变异衍生出“德尔塔+”或“AY.1”变体。德尔塔变异株已在至少9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且还在继续变异和进化。“我们要放下恐慌心理,做好和新冠病毒共存一段时间的准备。”

在全球疫情仍在持续的当下,国家和社会更需要广开言路,包括专家和官员等在内的理性探讨和思考有助于我们认清疫情的当下形势和未来走向,未雨绸缪,形成科学的共识,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决策层形成正确的决策。

对任何人讲的话进行脱离语境的简化、情绪化转述和讨论,作泛政治化甚至意识形态化的解读,甚至乱扣帽子,这是要不得的,是对眼下抗疫大局有害的。大洋彼岸的美国就是因无度的疫情争论,泛政治化的揣测,造成了社会撕裂而吃了大亏。

与新冠疫情的争斗,是一场持久战。张文宏的观点,高强的意见,有共通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今后,随着疫情的变化,类似的不同见解和争论可能会更多地出现,彼此都是一家之言,都只代表个人,不代表机构,更不代表组织,民众、社会和政府亦“兼听则明”,这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所应有的正常现象,也是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最大公约数的必然途径。(观察者网)#高强#

【“动态清零”和“与病毒共存”不矛盾——#为张文宏说句公道话#】
#动态清零和与病毒共存不矛盾#
张文宏所表达的“与病毒共存”是指“新冠病毒会在地球上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由于这一现状存在,他一直呼吁大家在尽快接种疫苗的同时,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修补被病毒突破的防线薄弱点。
@王慧opinion :8月7日,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总顾问、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撰文,痛批英美等国将政府防疫失策“甩锅”给病毒变异,并指出我国必须坚持严格防控,必须打消“与病毒共存”的想法。

此观点一出,立刻在互联网引发热议,网友们在有关防疫的讨论中大致分成了两大“阵营”——“主张清零派”和“支持共存派”。

“主张清零派”将矛头直指近期针对南京疫情在微博发声的张文宏医生,声称他所说的“世界要学会与这个(新冠)病毒共存”是宣布向病毒投降,甚至有人直接给张文宏扣上了“投降主义”的大帽子。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并报道新冠疫情的媒体工作者,看到这些网上评论我无比震惊,想借此机会说句公道话。

高强在文章中所提到的“与病毒共存”是指英、美等国盲目解除或放松对疫情的管控措施,单纯依靠疫苗接种的抗疫模式。经历了一年半的疫情,大家有些疲惫,甚至麻痹,在国内散发疫情不断之际,高强提出我们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在接种疫苗之后消极抗疫,还是及时的。

而张文宏所表达的“与病毒共存”是指“新冠病毒会在地球上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由于这一现状存在,他一直呼吁大家在尽快接种疫苗的同时,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修补被病毒突破的防线薄弱点。

今年(2021年)6月6日张文宏在观察者网的专访中明确指出,今天,中国可以说是彻底消灭了新冠病毒,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在中国发生的疫情都是从境外传入的。但是,中国可以做到清零,不代表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能做到。只要其他地方清不了零,那么这个病毒就会在世界上一直传播,流转。从原则上讲,目前为止,只有中国可以做到消灭新冠病毒。其他地方的社区管理、城市管理可能达不到这个水平,那么就不能做到清零,因此这个病毒就会一直在地球上存在。

张文宏在上述采访中说,全世界真正达到清零的只有一个病毒——天花病毒。当时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解释道:“首先全世界每个人都去打疫苗。第二,天花疫苗打过一针之后可以永久保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新冠病毒,实现人人打疫苗现在还做不到。另外,它给大家提示的特点就是,打了疫苗可能也无法实现永久保护。生过天花的人不会再生天花,但是今天我们发现,生过新冠的人会再生新冠,这就意味着疫苗提供的免疫不是永久的。”

“所以,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全人类都打一遍新冠疫苗,把R0值控到很低的水平,那么新冠病毒就不能被剿灭。这些特征告诉我们,这是个常驻病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全球性的疫情一直会存在。”张文宏补充道。

所以,只有中国做到“清零”是远远不够的,只要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清零,只要这个病毒依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通过世界各国人与物的交流,病毒就有传播的机会,客观上人类就是在和病毒“共存”的。

但是相对于放松疫情管控、主要靠接种疫苗抗疫的西方国家,这一年多来,中国多个城市的散发疫情都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清零的最终结果,这得益于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动态清零”策略。

张文宏医生在号召大家尽快接种疫苗的同时,也反复强调这一策略。他曾在观察者网的专访中说:“中国一直采取坚决清零的策略,在实现和全世界互动之前,一般来说会一直维持这个策略。”

而张文宏所说的“动态清零”策略与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文章中所说的“必须坚持严格防控”的措施非常相似。高强在文中写到,“通过严格的隔离控制措施,以最快的速度切断病毒的传播链,把病毒封锁在最小的范围内‘自消自灭’。”

所以,“与病毒共存”的现状和“动态清零”的策略并不矛盾。“与病毒共存”是病毒尚在地球存在,且很可能很长时间会一直存在的客观事实,而“动态清零”是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不同的积极的抗疫战略。

当然,也无须讳言,在人类与病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张文宏和高强的观点是相左的。高强在文章中说:“人类与病毒是什么关系?笔者认为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关系。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部与病毒拼死相争的历史,不是人类消灭病毒,就是人类被病毒吞噬,从来没有人类‘与病毒长期共存’”。而张文宏的观点如同上述:“全世界真正达到清零的只有一个病毒——天花病毒。”

还需要指出的是,个别自媒体动辄给张文宏这样的专家扣上“投降主义”的大帽子,是极不妥当的。张文宏医生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既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医生,还是一位爱国者。在一年多防疫抗疫期间,他对民众、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有目共睹。

在疫情初期,他用最朴素的语言鼓励大家,“再闷2周,把病毒‘闷死’”;作为华山医院感染科的党支部书记,他让党员医生先上一线,没有讨价还价;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他始终在提出自己的科学预判;最近上海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现在一些人对他的话有些误解,尽管如此,讲科学仍然是科学家的使命。7月30日,张文宏在微博中写道,“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

的确,除了他之外,不少专家在疫情发展的不同时期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2020年2月19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连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王辰院士说,新冠肺炎病毒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病。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

2021年3月20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分论坛上,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新冠病毒走到今天,没有证据表明它将消失,很可能将会和人类共存,就像流感一样,而且还会出现新的冠状病毒。

2021年5月19日,钟南山院士说,如果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慢慢降低的话,那么新冠与人类的长期共存将成为可能。我们可能要像预防流感那样,定期打疫苗。

2021年8月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副主任石正丽研究员指出,“德尔塔”变体进一步变异衍生出“德尔塔+”或“AY.1”变体。德尔塔变异株已在至少9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且还在继续变异和进化。“我们要放下恐慌心理,做好和新冠病毒共存一段时间的准备。”

在全球疫情仍在持续的当下,国家和社会更需要广开言路,包括专家和官员等在内的理性探讨和思考有助于我们认清疫情的当下形势和未来走向,未雨绸缪,形成科学的共识,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决策层形成正确的决策。

对任何人讲的话进行脱离语境的简化、情绪化转述和讨论,作泛政治化甚至意识形态化的解读,甚至乱扣帽子,这是要不得的,是对眼下抗疫大局有害的。大洋彼岸的美国就是因无度的疫情争论,泛政治化的揣测,造成了社会撕裂而吃了大亏。

与新冠疫情的争斗,是一场持久战。张文宏的观点,高强的意见,有共通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今后,随着疫情的变化,类似的不同见解和争论可能会更多地出现,彼此都是一家之言,都只代表个人,不代表机构,更不代表组织,民众、社会和政府亦“兼听则明”,这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所应有的正常现象,也是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最大公约数的必然途径。

#华广关注# 【台湾防疫排名倒数 民进党当局成众矢之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肆虐,具有指针性的商业媒体彭博社(Bloomberg News),针对53个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以上经济体的国家、地区做出防疫成效排名,而台湾在本土疫情爆发后,由全球前5名资优生退至15名,这次最新排名更是雪崩式暴跌至44名,成了倒数第10名。
这一消息传到岛内,犹如炸弹,瞬间点燃舆论,民进党当局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台防疫学会理事长王任贤点出,台湾防疫最大的痛点来自民进党当局。彭博社也特别提到,严格的边境措施、对于小规模病例爆发零容忍态度限制了重开边境的能力,再加上疫苗接种率停滞、疫情再次暴发等,是台湾排名下跌的因素。王任贤呼吁,应该注重如何安全有效的松绑入境旅客限制,且一定要将施打疫苗状况纳入考虑,落实健康码或旅游护照,才能提升全球防疫韧性的排名。
民众党29日在脸书粉专上发文表示,防疫排名骤跌,优等生变成吊车尾,民进党当局该从防疫美梦中醒来。民众党指出,彭博社的“全球防疫韧性排名”(Covid Resilience Ranking)自去年11月开始公布,台湾去年底仍是世界第2的好成绩,今年却逐渐下滑,原因都是疫苗接种率低,但执政党当局却从未在乎这些警告,沉溺在超前部署的大内宣光环中。
民众党认为,过去几个月的排名分析都告诉我们,“疫苗接种率”是防疫工作的关键,然而民进党当局却将这些提醒当成耳边风,国际疫苗采购到货率低、台产疫苗尚未通过科学认证,造成缺疫苗窘境;而民众配合防疫一年多,却因不严谨的边境检疫措施导致出现防疫破口,如今更让Delta变种病毒入侵台湾,台当局才突然警醒决定入境普筛、加强检疫措施。
国民党主席江启臣则批评,之前美国媒体就曾呼吁台湾“在疫苗取得上还有努力空间”。今年更每个月都指出台湾“疫苗覆盖率过低”的问题,但民进党当局不听,陈时中还奚落各国争抢疫苗“不应该”,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2月还宣称“台湾还没有打疫苗的迫切性”。民进党当局从上到下的自满傲慢,回顾起来怵目惊心。他批民进党当局“不见棺材不掉泪”,对疫苗到货延宕只会摊手,只能靠美日疫苗援助苦撑,即便疫情险峻,民进党当局先是面对民间采购努力拖拖拉拉,三个星期才“开绿灯”,端在怀中的锦囊妙计,就是把二期试验还没结束的台产疫苗,拉出来紧急授权开打。
国民党青年团前总团长吕謦炜也炮轰,现在民进党当局在边境管制上,还是没有用最严格的心态防疫。在野党从去年就疾呼要入境普筛,民进党当局就是不听,结果塑造“3+11”破口,民进党却想甩锅给万华;现在秘鲁祖孙返台的Delta破口,又想甩锅给台中。
蓝营“立委”赖士葆也说,如果不能警醒地面对病毒,优先政策不是想办法歼灭、防堵病毒,反而是在“反中”、没收在野监督力量,就要继续被病毒追着打。
“宅神”朱学恒29日在脸书上表示,在民进党当局积极努力超前部署之下,台湾防疫成绩在彭博社评比中,光荣的掉到44名,成为倒数第10名,这下可怎么办呢?对于民进党团还开记者会说,其实一点都不在意排名,朱学恒忍不住直言,“屁啦,你不在乎,之前宣传的跟什么一样,差点没在你祖宗牌位前面供起来,一落后、一崩盘,就跟我说不在乎了,当我记忆力跟鱼一样只有七秒吗?”
同时,朱学恒痛批,疫情趋缓的时候,加零都是台当局英明、时中“超人”,出事了就怪全民应该继续努力,县市政府应该继续配合,好的都是台当局帅,坏的都是县市政府和全民要再加强,“甩锅真的很会甩ㄟ!”
媒体人“逆风的乌鸦”30日在脸书指出,从排名变化,可以看出来,其实台湾的情况比排名44名还严峻,“这个排名等于也戳破了最近民进党一直在说其他国家(和地区)疫苗问题也很严重的说词”,还有这次调查凸显的另一个问题,是欧美各国都已经在思考疫后解封问题,但亚洲不少国家和地区甚至包括日本,都还陷在确诊数字高低起伏无法自拔。
“逆风的乌鸦”分析认为,台湾防疫的问题,除了疫苗还是疫苗。这次调查,很大权重放在“生活是否恢复到疫情前”,而疫苗施打状况,与一个国家、地区是不是能够回到疫情前息息相关,台湾的疫情,首要原因其实就是疫苗。他表示,“我一直认为,根本不是买不到疫苗或者没有疫苗进货的问题,而是台当局为了特殊目的才对外购疫苗采取消极态度。”这次排名,已经可以确定,民进党当局就是一个草菅人命的当局。#台湾# #疫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同时我也相信,在今天,同你一起去看电影的人,会是重视你的人,是想爱你很久,不错过你的人,你们的爱就如同“爱要很久”的期许一样,用仪式感写下极致的浪漫。之后在生活
  • SSS重磅推出普拉达最新长短靴,凉鞋单鞋,细跟,后空,粗跟系列\n——————————??????\n??PRADA早春T台走秀网红同款"造梦不夜城"Prad
  • 不影响它依然是一个很好看也很容易看的故事,为完成那一句诗,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一个临危受命的普通人,调集聚集了所有力量,看到了自己之前看不到的种种世象
  • [揣手] 这让我想起来前些年在国内火起来的那一批在一段时间的所谓打假运动之后就不剩下多少了有很多是国内外同时发的正经视频作者或者单纯就是分享的普通人被打掉了这类
  • 这两天高产似母猪…… “领主大人……这钱……”管家卑微的站在一边,双手局促地握在一起,显得十分紧张:“这钱不到位,就没法开工啊。” 领主抓起桌上的一个金杯子,
  •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0日11时51分56秒#旅行# 澳洲 Day6(9.30) 布里斯班—雷德克利夫前一天,我们到达布里斯班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开往位
  • 关于我们[打工人]护医堂是一个主张“汉方养肤 内调外养”专研「问题肌汉方调养」的皮肤管理中心,解决你的面部肌肤问题,塑造你的专属美颜[哇]✅新中式养肤·明星口碑
  • 参加girls talk聊来一个新朋友 本迟到i人为了找个角落位坐在了她旁边 之后换到露台上也一直坐在一起 聊着聊着发现一样是infp 一样喝完酒会睡不着…人和
  • 从散场开始戒断反应[泪][泪][泪]能不能能不能停留在这一刻散场的时候已经完全失去思考能力跟着人流走到了地铁站能再次大喊“苏打绿”真的很快乐到底是谁说舞美不好!
  • 2、你是1981年的,年命为辛代表你,同时时干也为辛,代表你所问的这件事,落巽宫属木,处入墓之地主衰相,说明你今年在运势上不算好,辛下临辛为午午自刑,下临杜门为
  • 另众生随缘得渡,看破红尘,知因缘、明因果,为脱六道,愿力生,人生、命运改变中。那爱之真、那清之净、那光之明自会感召一切心,因为那是一切心之所向,这 —— 便是“
  • 所以一直纠结如果时隔这么久再发文该发什么样的文纠结了很久很久……#澜久[超话]##澜久绝配# #幸福磕澜久# 2024年5月7日糖点总结:★猫猫的裤子和豹豹裤子
  • 从疫情开始打球到现在,在我没有太多进步的时候,仍然有一部分人看到了我的坚持,感谢我的执着在轻微的影响到他们,被喜欢是一件很值得骄傲很荣幸的事情,这个弟弟在球场跑
  • ”她眉眼含戾,一耳光甩下:“你以为跟了我哥百年,就能做这仙宫未来的女主人了?”她眉眼含戾,一耳光甩下:“你以为跟了我哥百年,就能做这仙宫未来的女主人了?
  • 这一决定无疑让皇马球迷感到欣喜,他们期待看到这位传奇球星在伯纳乌球场继续书写他的传奇故事。8868报道:莫德里奇续约有望 皇马传奇或再降薪留队据体育报道,皇马传
  • #张致恒回应网络乞丐##张致恒承诺会还清所有钱# 香港男星张致恒(Steven)和粉丝区燕雯(雯雯)2019年奉子成婚,短短4年就生了4个孩子的他们却因经济问题
  • 搞竞这几年 支持的队伍总是遗憾的在决赛倒下 每次都感觉就差那么一点 好可惜 输了之后会想 如果他们当时不那样 而是这样 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 在他们输的时候我也
  • 疫情的时候,我在潮汕拍戏。 朋友过来探班,我就带着他们一块儿去了南澳岛。10 月的南澳,风极大。从车上下来,狂风快要把人都吹走。 进岛之后,朋友被催促着要去核
  • 他不可能是孩子的生父,如果是母亲,孩子和被测试父亲的DNA模式完全吻合,那么可以计算出99.9%或更大的或然率。 等我和他把仙女棒挥霍完,已经是一个小时后了,我
  • 它既是一部比GT跑车舒适的高性能跑车,又是一部能应付各种场合的高级房车,而最新猎装版的推出则又让这款车本事涨了不少,就像喜欢万国工程师手表的人士不一定都在高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