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道# 【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修行是如何“得道成仙”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以得道成仙为最终旨归,无论外丹术还是内丹术都只为了修道成仙。只有长生久视、成仙成真,才能标志着得道。道教因其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而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宗教,故又被称为神仙道教。

“仙”在中国古代神话和宗教中认为是靠修炼得道而长生不死的人,或是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说文》:“仙,人在山上貌,从人山。”《释名•释长幼》中有:“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林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说文》解释“僊”时又说:“僊,长生僊去,从人僊。”僊,本意用作动词,表示“轻舞飞升”之意。如《诗经•宾之初道》中有:“屡舞僊僊”。“仙”字,早期都写作“僊”。神仙的概念,最早追溯到《山海经》、《列仙传》等中的神话故事。

道家道教经典中也有对于神仙的描述。例如,《庄子》书中有很多关于神人、至人、真人、圣人的描述。《齐物论》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后来道教的有关仙的思想可以说最早是继承于这些观念。例如,葛洪说:“列仙主人,盈乎竹素矣。”(《论仙》),“若谓世无仙人乎,然前哲所记,近将千人,皆有姓字及有施为本末,非虚言也。”(《对俗》)

“成仙”的追求自古有之,只不过道教将神仙之说理论化、宗教化并且实践化了。悬置道教“得道成仙”之现实是否可行不论,事实上道教的神仙观念和“得道成仙”的追求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美学的意蕴。这种美学意蕴体现在“逍遥”二字之上。体现在道得仙成的精神境界之逍遥、生死观念上的逍遥、追求成仙路径之逍遥。如此“逍遥”的美学意蕴对于现代社会中,异化、物化的个人来说,无疑具有着纯净心灵的作用。

一、 得道:精神之逍遥

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中,有对自由自在境界追求的“逸”、“游”的性格。在飘逸、游弋、逃逸、出游的同时,也具有着寻找精神家园的“归”、“返”的性格。道家道教所提倡的“道”正满足了人们“出离”与“回归”二争力的融合。

老子所述的“无形大象”之道,“先天地生”而孕育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具有着“弱”、“柔”、“虚”、“静”、“冲”、“朴”等特点。道“惟恍惟惚”,无法用逻辑语言来形容,故在老庄那里“运用了大量的形而上下混然不分的‘大象’来投射出、引发出至道的意境。像‘冲’、‘虚’、‘谷’、‘水’、‘婴孩’、‘风’、‘山木’、‘解牛之刃’等等。”

而一旦把握了道、体道之后,便可以逍遥而无待。“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而“道”不是一个高高悬起的神秘之物,道可以体现在任何人、事、物之中。“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庄子•知北游》)

正因为“道”是周遍咸的,所以体道的“逍遥”不是厌世的或者是形而上的。也没有人能够在实在的意义上离世独立。如此体道的精神样态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人生的境域,无论悲苦喜乐,就是道的境域。没有什么形而上的终极,世间就是终极。如此之体道是真正意义上的逍遥。

这种周遍咸的道的观念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道教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观念。例如,葛洪说:“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抱朴子内篇•对俗》再如,杜光庭曾说:“老君垂教,以清静为用,无为为宗,清静则国泰身安,无为则道成人化。”

二、 成仙:生死观念之逍遥

道教重视“生”,重“人”,重“肉体”。如:《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无上秘要》卷五说:“天地万物,人为最贵也”、“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说:“夫禀气含灵,唯人为贵。”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说:“有生最灵,莫过乎人。” 道教注重对人体生命的保养、“保精爱气啬神”。

《太平经》说:“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游行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太平经合校》卷一三七~一五三《太平经钞》壬部一九上) 追求肉体不死、羽化升仙,表现出道教企图达到对于生命的自主自控,即身成仙的逍遥自在。

一方面,道教非常重视肉体;另一方面,道教亦表现出在境界上对生死问题超越的“逍遥”。一般观点认为道教和道家的生死观是矛盾的。例如认为葛洪重肉体长生,而庄子就是对死置之度外。其实,葛洪是从修仙的迫切实践角度来谈生死、成仙。他怕人们不重视“生”,错过了即身成仙的机会,人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生命。葛洪说:“天之大德曰生。生者,好物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抱朴子•勤求》)而庄子讲的是一种“亦可……亦可……”的境界。拥有一种“无待”、“无累”的境界,便亦可接受生,亦可接受死。“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庄子•大宗师》)“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庄子•齐物论》)在对待形神问题上,陶弘景也有“亦离亦合”的观点。陶弘景说:“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 简单地说,佛教生死观的思维方式是“非……非……”的双遣方式,从缘起入手,让人体悟“空”,从而破我执、法执。道教的生死观讲究形神亦离亦合,亦可离亦可合。思维方式是“亦可……亦可……”、“方……方……”。讲究一种对肉体生命的自控自主,讲究修炼之方法,同时又对肉体生命并不执着,对得道成仙、长生不死的目标不存在“机心”,天然自然,随遇而安,逍遥自在。

其实,在道教修炼成仙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着对“生”执着的“机心”,就会存在着羁绊和束缚。“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当“生”成为一种束缚心灵的追求目标,人就“有累”、“有待”,心灵的世界就会背遮蔽。“富贵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庚桑楚》)这样就达不到体道的逍遥自在,就一定不会“得道成仙”。只有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物我两忘的“撄宁”之逍遥境界,才能成就最终的“得道成仙”。

三、 以何得道成仙:方法之逍遥

道教是一个非常重实践的宗教。要达到“得道成仙”,有许多的方法,如符箓、咒语、服食、房中、存神等等。然而只有到达方法上的超越与逍遥,从依技成仙转化为依艺成仙,才能真正得道成仙。

实践证明,存有机心的外丹服食等技术方法,不能解决得道成仙的问题。故道教非常重视内丹术,强调性命双修,重视内在精神涵养与外在炼形体和服食的结合。

在精神内养的方法上,《庄子》重视心斋、坐忘。“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道教修炼中也重视这种“忘”、“斋”、“化”的内在精神涵养方式,如谭峭说:“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化书》)

“技”,只是纯粹的方法;忘掉“技”之后的“艺”,是融合了“道”的出神入化的“逍遥”。在《庄子•达生》中讲的“削木为鐻”的巧匠梓庆的故事,《庄子•田子方》中宋元君将画图的故事,以及《庄子•养神主》中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讲的都是在如此心斋、坐忘、体道工夫之下,使得无论是雕刻、绘画甚或是解牛,都成为鬼斧神工的“艺”而非仅仅是“技”。“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

道教“得道成仙”正是在此多重“逍遥”的美学意蕴下,才真正具有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气魄。

文章来源:网络资料

小续命汤:中风第一效方(4)

治中风必学的10首续命汤

续命汤被唐宋医家奉为治风的准绳,在唐宋以前辨治真中风,主要就是用这些续命汤来加减化裁,治愈率是很高的。本文总结了共10首续命汤,对于我们探索中风病的治疗,很有意义。

一、续命汤是古代治风的准绳

古代治疗中风,盛行应用续命汤。

续命汤自古以来就是历代医生治疗中风的重要方剂,如大、小续命汤,收录在《古今录验》里。

这些方子流传的时间很长,《金匮要略》中也有收录,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八·诸风》中收录更全,是古代五脏偏枯中风的通治方,也就是中风的专病专方。

这些方子被唐宋医家奉为治风的准绳,在唐宋以前辨治真中风,主要就是用这些续命汤来加减化裁,治愈率是很高的。孙思邈深有体会,认为“以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续命汤……效如神”,“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千金要方》

明末清初医家汪昂在《汤头歌诀》中小续命汤下的按语里说“此方今人罕用,然古今风方,多从此方损益为治”。说明续命汤是古代治风的根本方。

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中风第二》中对续命汤的理解更为深刻而简要:“人百病,首中风,骤然得,八方通,闭与脱,大不同,开邪闭,续命雄。”

然而到了金元时期,对中风的认识便开始转变了,逐渐抛弃了中风从风论治的大法。
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张从正等医家各持一说,刘河间主心火暴盛;张从正主肝风内动;李东垣主形盛气衰,本气自病;朱丹溪主湿痰生热。

后世大都效法这些学说,以为中风是心火、痰热、肝风内动等所致,治之多用平肝潜阳、清火化痰等药,而将自古辨治中风的良方续命汤弃而不用,这实在是舍本逐末。

二、续命汤用途广泛,亟待广发潜力

对于中风,唐代医家孙思邈从临床特征上将中风分为偏枯、风痱、风懿、风痹四种类型,主要病因就是风邪。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风痹”不能算作中风病一类的病证,而应该属于风湿痹证的范畴。

对于中风的治疗,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八·治诸风方》中说:“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并在《千金要方》中收录了不少以治风为主的大、小续命汤等古方。

中风,不仅古代有,现代也是发病率非常高的大病、重病,如果得了中风,也就是现在的脑卒中,就可以据证应用续命汤,应用续命汤最好在24小时之内就开始服药,这样疗效是最好的。

大家在临床上也都看到了,西医治疗中风的方法就是大量地输液,这样的治疗,我个人认为大多数会留下偏瘫的后遗症,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也是非常多见的。

中风就是一个寒热错杂的病证,得病后血瘀水饮互结痹阻不通。病人罹患中风,原本就因真阳虚损,气不化水饮为津液,瘀血水饮互结,而大量的输液,实际上就是增加了体内的水饮,加重了气机的不通、脉络的瘀凝,病邪不能祛除而滞留了,怎么能没有后遗症呢?
因此,得病后要通表透里,开门祛邪,以活血祛痰逐饮为治,不能太过增加水饮。

自古治疗中风盛行续命汤,而现今鲜有会用者。

由于续命汤被人忘却太久,现今,明白续命汤的奥旨、会用或善于应用续命汤的医生极少。中医辨治中风的有效率也大为下降,治疗中风的阵地现在竟主要是以西医为主了。

续命汤方药囊括多首经方,扶正祛邪,内通外透,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不仅治疗中风,而且可以治疗外感、内伤、皮肤等临床各科病证,应用范围很广,潜力很大,有待挖掘和发扬光大。

三、《千金》续命方 各自有特长

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孙思邈列出了系列续命汤的方药和主治,非常重要。

我归纳了一下,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八·诸风》中有9首方子,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肉极第四》中有1首方子,总共有10首续命汤方。

这十首方子虽大都治疗中风,但在方药配伍主治上也有各自的特色。

现在简单来谈谈这些方子的功能主治,这些续命系列方除注明者外,都是《备急千金要方·卷八·诸风》中的方子。

1、小续命汤系列方

(一)小续命汤之一

主治:治猝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

药物:麻黄、防己(崔氏《外台》不用防己)、人参、黄芩、桂心、甘草、芍药、川芎、杏仁各一两,附子一枚,防风一两半,生姜五两。

用法:上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甚良。不瘥,更合三四剂必佳。

取汗随人风轻重虚实也。有人脚弱,服此方至六七剂得瘥。有风疹家,天阴节变,辄合服之,可以防喑。

加减:一本云,恍惚者,加茯神、远志。如骨节烦疼,本有热者,去附子倍芍药。

(二)小续命汤之二

主治:治中风冒昧,不知痛处,拘急不得转侧,四肢缓急,遗失便利,此与大续命汤同,偏宜产后失血,并老小人方。

药物:麻黄、桂心、甘草各二两,生姜五两,人参、川芎、白术、附子、防己、芍药、黄芩各一两,防风一两半。

用法:上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三)小续命汤之三

主治:治风历年岁,或歌,或哭,或大笑,言语无所不及,宜服小续命汤方。

药物:麻黄三两,人参、桂心、白术各二两,芍药、甘草、防己、黄芩、川芎、当归各一两。

用法:上十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覆取汗。

2、小续命汤还可治疗痹证

小续命汤的用途很广,不仅能治疗中风,还可以治疗痹证。

清代医家汪昂在《医方集解》中说:“小续命汤(六经中风通剂)治中风不省人事,神气溃乱,半身不遂,筋急拘挛,口眼喎斜,语言蹇涩,风湿腰痛,痰火并多,六经中风,及刚柔二痉。

……按中风有解表攻里行中道三法。……此治冬月直中风寒之方。亦麻黄桂枝之变法……昂按:此方为治风套剂,今人罕用,然古今风方多从此方损益为治……本方去防风、防己、附子、白芍,加当归、石膏,即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不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能转侧,录验方去人参,加干姜、黄芩、荆沥,即千金大续命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

清代名医魏之琇在《续名医类案·卷十三·痛痹》中举了一个痛痹的病案:“陈良甫治一妇人,先自两足踝骨痛不可忍,次日流上于膝,一二日流于髀骨,甚至流于肩,肩流于肘,肘流于后溪。或如锤锻,或如虫啮,痛不可忍,昼静夜剧,服诸药无效。陈诊之,六脉紧,曰∶此真历节症也,非解散之药不能愈。但用小续命汤一剂而效。”

从这个病案可以看出,小续命汤还可以治疗痹证,也就是现在的风湿热多关节炎。

3、大续命汤系列方

(一)大续命汤之一

主治:治肝疠风,猝然喑哑。依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方。

药物:麻黄八两,石膏四两,桂心、干姜、川芎各二两,当归、黄芩各一两,杏仁七十枚,荆沥一升。《千金翼》有甘草。

用法:上九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两沸,掠去沫,下诸药,煮取四升,去滓,又下荆沥煮数沸,分四服。能言未瘥,后服小续命汤。旧无荆沥,今增之,效如神。

(二)大续命汤之二

主治:大风经脏,奄忽不能言,四肢垂曳,皮肉痛痒不自知方。

药物:独活、麻黄各三两,川芎、防风、当归、葛根、生姜、桂心、茯苓、附子、细辛、甘草各一两。

用法:上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分五服,老小半之。若初得病便自大汗者减麻黄,不汗者依方。

上气者,加吴茱萸二两,厚朴一两。干呕者,倍加附子一两。啘者,加橘皮二两。若胸中吸吸少气者,加大枣十二枚。心下惊悸者,加茯苓一两。若热者,可除生姜加葛根。初得风未须加减,便且作三剂,停四五日以后,更候视病虚实平论之行汤,行针依穴灸之。

(三)大续命汤之三

主治:治与前大续命汤同(大风经脏,奄忽不能言,四肢垂曳,皮肉痛痒不自知),宜产妇及老小等方。

药物:麻黄、川芎各三两,干姜、石膏、人参、当归、桂心、甘草各一两,杏仁四十枚。
用法:上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外台》名续命汤,范汪同云,是张仲景方,本欠两味。

4、西州续命汤系列方

(一)西州续命汤之一

主治:治中风痱(一作入脏),身体不知自收,口不能言语,冒昧不识人,拘急背痛,不得转侧方。

药物:麻黄六两,石膏四两,桂心二两,甘草、川芎、干姜、黄芩、当归各一两,杏仁三十枚。

用法:上九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麻黄,再沸掠去上沫,后下诸药,煮取四升。初服一升,犹能自觉者,勿熟眠也。可卧,厚覆小小汗出已,渐减衣,勿复大覆,可眠矣。前服不汗者,后服一升汗,后稍稍五合一服,安稳乃服,勿顿服也。汗出则愈,勿复服。饮食如常,无禁忌,勿见风。

并治上气咳逆。若面目大肿,但得卧,服之大善。

凡服此汤不下者,人口嘘其背,汤则下过矣,病人先患冷汗者,不可服此汤。若虚羸人,但当稍与五合为佳。有辄行此汤与产妇及羸人,多有死者,皆为顿服三升,伤多且汤浊不清故也。但清澄而稍稍服,微取汗者,皆无害也。

(二)西州续命汤之二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肉极第四》
主治:肉极,虚热,肌痹淫淫如鼠走,身上津液开泄,或痹不仁,四肢急痛。

药物:麻黄、生姜各三两,当归、石膏各二两,川芎、桂心、甘草、黄芩、防风、芍药各一两,杏仁四十枚。

用法:上十一味咀,以水九升先煮麻黄除沫,下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日再。
“日再”就是说,白天服用两次,夜晚服用两次。治疗中风,病如果不好,服药不要间断,也可以每天两剂药,药力不能间断。

这个方子,疑似仲景《古今录验》续命汤,这比刚才说到的《古今录验》续命汤多了防风和黄芩,加了这两味药,疗效会更好。

大、小、西州续命汤都是古方,《外台》称小续命汤出自《小品方》,这些续命汤在一些古方书中的收载互有出入,如《千金》所载的大续命汤中有石膏、黄芩、荆沥等,都可以据证选用,不影响疗效。

5、续命散系列方

(一)大续命散

主治:八风十二痹,偏枯不仁,手足拘急,疼痛不得伸屈,头眩不能自举,起止颠倒,或卧苦惊如堕状,盗汗,临事不起。妇人带下无子。风入五脏,甚者恐怖,鬼来收摄,或与鬼神交通,悲愁哭泣,忽忽欲走。

药物:麻黄、乌头、防风、桂心、甘草、蜀椒、杏仁、石膏、人参、芍药、当归、竹茹(《千金翼方》作川芎)、黄芩、茯苓、干姜各一两。

用法:上十五味治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再。稍加,以知为度。

(二)续命煮散

主治:主风无轻重,皆治之方。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

药物:麻黄、川芎、独活、防己、甘草、杏仁各三两,桂心、附子、茯苓、升麻、细辛、人参、防风各二两,石膏五两,白术四两。

用法:上十五味粗筛下,以五方寸匕,纳小绢袋子中,以水四升和生姜三两,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日勿绝,慎风冷。

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处此方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

(三)李可老中医的加味续命煮散

说到了这个续命煮散,谈谈李可老中医的加味续命煮散。

2007年12月23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首届扶阳论坛上,李可老中医介绍了他在这个《千金》续命煮散的基础上创制的加味续命煮散,加味续命煮散曾治好了他自己的中风。

主治:李可老中医说,加味续命煮散“主治诸风无分轻重,节至则发,这个方子比大小续命汤(应用)更广泛,可以治急中风、慢中风、中风后遗症都有很好的效果……出现中风的预兆,或者手指麻木,或者某个地方肌肉跳动抽搐,或者出现比较重的麻木,就可以用它预防”。

药物:麻黄、川芎、独活、防己、甘草、杏仁各三两,肉桂(用紫油桂较好)、附子(生附子比较好)、茯苓、升麻、辽细辛(辽细辛力量比普通的细辛效果好)、人参、防风各二两,生石膏五两,白术四两(一两按15g计算)。用法:上药一并打成粉,混匀备用。一天服14g,用两层纱布包。14g药粉加生姜45g,1000mL水煮到500mL左右,一天分4次服,3小时一次,如果病很重,就可以加倍,24小时不要断药,就是孙思邈说的“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李可老中医说,急性期用这个方子也有效。急性期先用三生饮(生南星、生半夏、生川乌,加150g生蜂蜜,加适量水煮好后加九节菖蒲30g,麝香0.5g),分次服,把病人救醒以后再用这个方子(加味续命煮散)来纠正四肢偏瘫。

(完)

提示:本文源于网络,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正宗陈皮制法绝招

向各位豆亲介绍自己做陈皮的过程和方法。买新鲜的橘子,不要买经过冷藏的橘子,应该用刀十字划开,我就剥开的,吃完橘子就去太阳晒,一天就干,两天就脆。就可以去蒸了,要蒸个把小时,我用电饭煲,不用管的,水烧干了也安全。真辛苦,早上3、4点钟起来蒸一个小时。空余时间编一点话题。蒸好就焖在锅里,上班前晒出去,打开盖就闻到好香,次数多(重复晒蒸会越来越香的)。晚上基本晒干了。橘子皮的清洗窍门:我不用食用碱清洗,因有碱的残留,而用开盖蒸一会,可蒸发一些,还有的残留到下面水中去了。洗过的皮容易烂。

蒸过的一定要晒干后再去蒸。不要没干透就去蒸。

1、无核橘子,皮是金黄色的,好甜。

2、已晒干的橘子皮。

3、晒干后蒸过一次的陈皮,闻起来已经很香了。

4、去年晒的陈皮。

5、经过3次的陈皮,剪成条贮藏。

我们做的陈皮主要用来做菜用,三至五次就足够了,如要治病最好九制,贮藏多年。医用的陈皮制作有讲究的,还要复杂。选材,加工都不一样的。

陈皮使用小窍门:

温水泡软,洗一下,用小刀刮去白色发苦的部分,再泡在水中,做菜时用,包括浸的汤都要。不要倒了。

陈皮是理气开胃、燥湿化痰、治脾胃病的良药,平常为了防止消化不良、湿热积痰,吃点陈皮可以帮助口腔清爽、脾胃舒服。《本草纲目》中说,陈皮与补药配伍则补,与泻药配伍则发挥泄的作用,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

陈皮,就是越陈越为上品。古人有说:“百年陈皮,千年人参!”陈皮是越长久越值钱。

陈皮最重要的几个功效是能理气,祛除体内的湿邪,调整脾胃功能。心肺系统的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痰多咳喘,胸闷;脾胃的毛病,如胃痛,消化不良,呕吐等,一般生活中的小病,只要跟呼吸道和消化系统有关的,如风寒感冒,咳嗽痰多,消化不良等,除了热病都能用陈皮食疗:

1、比如冬季如果有些小感冒,马上用陈皮煮粥,不仅能化痰止咳,还暖胃,对抗感冒。

2、陈皮泡水喝,就是我上面说的,我家里就常常这样或者碾成粉泡茶,往往有老慢支或者老是咳嗽有痰,又查不出炎症的人,就要常用陈皮泡水清清嗓子,喝上几周就能改善了。而且对小儿夜咳的帮助也很大。

3、陈皮茶消脂减肥,自制好的陈皮,可以当零食一样直接吃或含,也可以做成陈皮茶喝,不仅味香,还能消解油腻。常饮用陈皮茶,能止咳、化痰、健胃,常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痰多等症。

陈皮广东人都很爱用,做什么呢,煲汤,炒菜都会用到。很多汤方为了避免辛热不用太多葱姜而用陈皮代替,不仅能解鱼虾毒,还能增加特殊的香味,祛除腥膻味,做羊肉汤牛肉汤放一些还能解除油腻,肉也更快炖熟,有利于消化。陈皮的功效很多都已经被发掘出来,但买的陈皮总怕不干净,毕竟要泡水喝到肚子里的,所以自己行动起来吧。

下面是他人的制法供参考。

1、买又甜又没核的,好吃的橘子。

2、无毒陈皮需要先处理

陈皮来源于橘子,但为防止虫害,橘子通常都被喷洒了大量农药,即使用清水洗过,在橘子皮表面还会残留部分毒素。
因此,在制作陈皮之前,先要处理掉这些毒素。

具体方法是:

①用清水冲洗掉橘子皮表面的污物,加清水适量(以盖过橘子皮5毫升水左右为宜)浸泡30分钟以上;

②在适量碱水(500毫升清水中加入食用碱5~10克)中浸泡5~15分钟;

③用清水冲洗3次左右。

3、然后把桔子皮晾晒干。

4、放进蒸笼里。

5、上锅蒸透。

6、然后再晒干,这样子重复2次就成了。

7、经过三蒸三晒后的果皮已经是香喷喷的了,赶紧密封,装进饼干罐里。

写上收藏的日期,就等着陈皮的诞生吧。话说这样晾晒出来的陈皮是不会发霉生虫的,越陈越香呢。

8、其实真正好的陈皮须经过九蒸九晒,但我们一般家庭做的话三蒸三晒就可以了。

9、加点甘草增加甜味。

单纯晒干的陈皮是没有甜味的,要制作出咸甜适中的陈皮,还需要一种材料,即甘草。在陈皮洗净后,在制作的第3步中,晒至半干时,将适量甘草放入水中熬煮,加盐和糖,配成自己喜爱的口味,然后加入半干的陈皮同煮,待煮至汤液浓缩时,泡一个晚上,让陈皮充分吸收,再拿出去晒干即可。其余步骤不变。

10、另外,还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就是盐渍陈皮,具体方法是:洗干净橘皮后,把橘皮的白瓤刮掉,剩下黄色的部分用盐腌或用浓盐水泡,再冲洗后风干即可,但是效果及风味会大打折扣。

《验方新编》卷十一:法制陈皮

处方:陈皮1斤(清水泡,1日去净白),白党6两,甘草6两。

制法:上同煮1日,去参、草,留陈皮,加川贝母1两半(研细),青盐3两拌匀,再用慢火煮1日夜,以干为度。

功能主治:消痰化气,止渴生津。主

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婴童类萃》卷下:法制陈皮

处方:广陈皮1斤,乌梅2两,甘草2两。

制法:上用水同煮1炷香,去甘、乌,将皮刮去白,切片,拌薄荷叶2两,蓬术末,孩儿茶末各7钱,拌匀,晒干,收贮。

功能主治:消痰顺气,生津止渴。主

摘录《婴童类萃》卷下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法制陈皮。

处方:陈皮1斤。

制法:以水泡淡,用滚开水冲淋数次,至陈皮之味不苦为度;另用甘草2两,乌梅肉1两煎成浓汁,将陈皮浸入汁内,拌匀,晒至半干,再用下药(白沙参、川贝母、西青盐、粉甘草各5钱)共研细末,拌于陈皮之上晒干(勿做成丸)。

功能主治:生津健胃,理气化痰。

用法用量:随意嚼服,或遵医嘱。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御药院方》卷三:法制陈皮

别名:法制陈皮散。

处方:陈皮半斤(去瓤,净4两,切作条子),茴香2两,青盐4两,甘草2两(炙),干生姜半两,乌梅肉半两,白檀2钱半。

制法:上除陈皮外,并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食化气,宽胸利膈。

用法用量:法制陈皮散《普济方》卷一八一。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文源 网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道士云游不是游山玩水,古代交通不发达,一次远行要面临各种困难,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碰到野兽及盗匪等,道教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在制定的道教戒律《道门
  • 然而,人生一世,悲欢离合,我们更希望如四季轮回一般,无论相聚或是分离:人在,茶热;人走,茶不凉。有的是“人走茶凉”岁月匆匆,抹去了彼此的缘分;有的是“人走茶不凉
  • 地球游戏的本质是让你体认到所有人都是一体的,万物一体,万物有灵 。 一切都是为了学会------爱,发现爱,奉献爱,成为爱。 在爱中,从而你的地球游戏体验将
  • 584户重灾区社区居民为一个人的善举和他的家乡点赞…… 题记:一车保供物资,两次雪中送炭,三封感谢信,584户社区居民与693户村民为善举点赞,上海抗疫,有一群
  • #超能新星汇# #新星V计划# #读书#买安卓手机别抠搜,4款12GB+256GB超值手机推荐,能选大就不选小#手机[超话]##数码# 因为安卓系统本身的特性,
  • #宠吧推荐# #宠吧推文#书名:《穿过云层思念的味道》作者:如是非迎链接:晋江(放评论)简介:本故事的女主角喜欢瞻仰周围的强人,尤其喜欢瞻仰冰山男主,因为男主是
  • 从“三老四严”到“四精”“四创”“四增”从过去的“一井一场”改为现在的“多井一场”大力推广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建设完成华北地区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
  • 【转抽/挂人】“哦,是法丹尼尔啊 我也可以来扇他巴掌吗?” 2:老鳖奇遇记@ 琥珀原2k人大群因旧仇口嗨颠倒黑白,随意诬陷 6.0开服到现在已过去了两个月,这两
  • 在当前计划中,所有 F-35B 和具有航母能力的 F-35C 中队将配备 10 架飞机。根据 5 月第一周公布的 2022 财年美海军陆战队航空计划 (MCAP
  • 初心依旧、欢度国庆,愿祖国繁荣昌盛,我爱你中国☀️国庆到,祝福伟大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我追随的光,是五星红旗上五角星⭐️的光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 这足以证明他的每个选择、他追求质量控制产量的路线、他把演员视为幸福的职业所以心甘情愿倾注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被见证的有回音的“因为影视剧入坑”和“因为综艺入坑”是
  • 从最初的糖精钠到目前的各种糖醇,由于消费者对甜味剂初始原料的偏好,甜味剂的选择越发地倾向于接近天然单、双糖的成分,比如麦芽糖醇等,但实际上,只要是严格按照国
  • 我以前照镜子的时候喜欢离很近,就总觉得我的脸不够光滑,有小闭口啊小黑头啊之类的,觉得哪哪都有问题,简直没法忍,疯狂买护肤品和粉底液。我觉得贵妇和平价的粉底液主要
  • 四六级成绩的作用越来越小,真正对英文水平要求高的,除了会看剑桥和一坨屎(ETS)机构组织的那几个考试成绩外,大多都会在面试的时候直接用英语来考察你了。人间值得,
  • (浙江之声王途越)图1为竹间书院里的天津美院造型院院长郑金岩先生作品,郑老师的作品用古典西画写实绘画方法.借用古代文人形象去表现自己内心的文人画思想与现实的尴尬
  • #区块链[超话]# 现在的行情处于闪崩踩踏型走势,大饼已经跌破5.19低点至26700附近,而以太低点也已经来到了1791一线,目前整体上也还没出现大幅度止跌,
  • 成吧就这样吧,写的反正很烂就对了,不知道在写什么(๑•̌.•̑๑)ˀ̣(禁二传 二改              作者:茶冻喵(也可以叫我苏苏,苏喻儿#刘宇宁说英
  • (北京日报客户端)(正义网)【专家不建议每天都做核酸】专家建议,即便是为了高频次筛查,隔天做一次核酸是有理论根据的,但不建议每天都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
  • 【#腾讯入股兰州牛肉面品牌#】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兰州牛肉面品牌马记永关联公司上海花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注册
  • 『mofusand cafe』将于5月19日和5月26日分别在东京还有大阪开启快闪咖啡店,想一口吃掉一个小猫头!超可爱猫猫营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