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博览】发的电用不完的,能储存起来吗?

今年夏天,四川各地持续高温,电力供需紧张形势进一步加剧。在大家的印象里,四川水资源丰富,拥有多座巨型水电站,水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的水电大省,为何会在夏季出现电力缺口?

今年极为异常的高温干旱,是最主要的直接原因。严峻的高温干旱灾害性天气,让四川面临历史同期最高的极端高温、历史同期最少的降水量、历史同期最高的电力负荷三“最”叠加的局面。

Part.1 现代人的世界,离不开电

电能作为现代社会的运行基础,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电站将风能、水能、煤炭中贮存的化学能等类型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利用电网传输到千家万户,人们再按照自己需求将电能转换成别的能量。举个例子,远方的发电站生产出的电力传输到了你家里,你再用电来照明(电能转换成光能),做饭(电能转换成热能),洗衣服(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目前的发电模式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消耗多少就生产多少。发电厂的发电功率是根据电网另一端的用电功率实时调整的,到晚上大家要开灯了,发电机的发电功率会根据电网的参数实时调整,发电功率和用电功率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当中。

四川省内的电站,采用水利发电的装机量是总发电装机量的百分之八十二,而径流式水电站(河里流过多少水就发多少电,没有存水的水库)又占到水电总装机的百分之六十。水利发电站的发电功率受制于河流水量的大小。

丰水期水流较大,水电站如果将流过的水全部用于发电,电量消耗不完,因此出现了能量多余,只能将一部分水直接放走。而在枯水期,水流太小,将所有流过的水用于发电也无法满足电力需求,导致能量缺乏。

径流式水电站在实际运行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以上两种情况,导致发电能力有时候被浪费了,有时候又不能满足用电需求。

输电线路,效率高但规划建造需要时间。我国的电能输送技术目前可以说是蓝星最强(国家电网:低调,低调),在电网的设计初期,会考虑到各地的用电量需和发电站的发电功率,规划合适的布局,尽可能最大化的利用发电站的发电能力,减少能源的浪费。然而,要是遇到几十年一遇的极端情况的话,设计的电网也会有没能力招架的时候。

Part.2 电网系统的后盾——储能技术

当电网没能力招架了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储能设施出场救急了。储能设施是干什么的呢?打个比方,它相当于一个小金库,把平时多出来的电能存到储能设施里,有需要的时候再取出来用。这样才是能量利用率最高的解决办法。储能系统种类繁多,各有特色,主要有抽水蓄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

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多的电网储能设施是抽水蓄能电站,在用电低谷时,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网的多余发电量,将水从低处的水库抽取到高处的水库储存起来;到用电高峰期时,再利用抽到高处水库中的水进行发电。这样一来,平时多余的电能让抽水蓄能电站储存起来,在发电站无法满足用电需求时,再由抽水蓄能电站发电,分担发电站的压力。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发电功率波动很大,而且很迅速。风刮一会儿停一会儿,或是云朵把太阳遮了一会儿,两者的发电功率跟过山车似地波澜起伏。这也是现在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能量利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波动太快导致电网无法承受。(电网:我的小心脏受不了这种波澜)。有效提高这些电能利用率的办法,也是建造储能设施。在发电功率冗余的时候把电能存起来,然后发电功率不足时辅助放电,把发电功率给“熨平”,这样电网才能承受。

抽水电站能胜任这个工作吗?不行,对于光电和风电来说,抽水蓄能电站的反应速度总是“慢半拍”,没办法满足要求。抽水蓄能电站储备能量通常需要几天的时间,而且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对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目前的抽水蓄能电站几乎都用于在电力系统处于较大载荷时分担发电压力。

化学电池目前最有希望满足上述要求,化学电池的充放电切换迅速,反应极快。生活中最常见的储能设备就是化学电池了。手机、平板、电动汽车的储能设备都是化学电池。不过电池的性能虽好,大规模使用还是会面临成本问题。以平时使用的手机充电宝为例,在不考虑损耗的理想情况下,需要7.5个容量一万毫安时的充电宝才能存下一度电。这还是使用了能量密度很高(当然,价格也很感人)的锂离子电池的情况下。

Part.3 电池技术的发展——没有摩尔定律可言

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之谈,其核心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大约每两年翻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

在电池行业,这句话可以这么说:大约每两年电池能量密度翻一番,或是同等的能量密度下价格降低一半,当然,这在电池行业简直是天方夜谭。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二十多年来,一直集中在通信、消费电子以及电动汽车行业,在应用规模更大的储能电池行业,由于锂电池的成本高、且难以应对穿刺、冲撞以及高低温等特殊环境,大规模储能电池的应用始终停留在实验阶段。电池技术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国内外储能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都是电化学储能,一些新技术在实验室阶段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不过,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用阶段,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当储能技术和输电技术发展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时,我们有望摆脱对化石能源的重度依赖。每一次能源行业的重大进展,都将人类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未来会是如何,技术的进步会给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让我们拭目以待。#中科院中国科普博览#

【河南持续做好粮食安全大文章】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民生责任,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到田间地头。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表示,农业强,首先粮食产业要强。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在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坚定落实“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等重大要求,河南持续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推进种业攻关

河南农作物供种能力约占全国的1/10,全国小麦推广面积前10位品种中河南占了4个,在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等制种供种上优势明显。近年来,河南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上展现河南担当。

为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筑牢产粮大省根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在政策方面率先发力,要求河南各地各部门持续做好粮食这篇大文章,到2025年,全省粮食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粮油加工转化率达90%以上,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要加快现代种业强省建设,通过整合种业科技资源和力量,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推动神农种业实验室成为国家种业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眼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新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种业科技专家汇聚在“中原农谷”,为种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河南省是育种、繁种、用种、供种大省,但还不是种业强省。”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指挥部工程部负责人金荣生介绍,为进一步护好大国粮仓,加快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今年4月份,河南省政府出台《“中原农谷”建设方案》,聚焦国家种业、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实施创新驱动、优势再造战略,打造要素共享、协调创新、具有独特品牌优势的“中原农谷”。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河南省委将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重构重塑实验室体系,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规划建设‘中原农谷’,着力打造现代种业强省,努力把种子这个农业‘芯片’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河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介绍,河南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目前,河南小麦年供种能力为36亿斤,约占全国的38%,其中10亿斤销往省外。

做好耕地文章

今年,在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努力下,河南克服去年特大洪涝灾害、小麦晚播、长势偏弱等不利影响,狠抓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夏粮生产取得总产762.61亿斤的好成绩,发挥了“中原粮仓”的重要作用。针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河南坚持一手抓防汛、一手抓抗旱,迅速组织动员力量抗旱保秋,确保秋粮丰产丰收,力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成绩的背后,是河南做好耕地这篇文章的持久努力与付出。耕地是红线更是底线,也是稳产增收的根本。近年来,河南把粮食安全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守牢耕地保护红线,认真落实惠农补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像保护文物、保护大熊猫那样来保护耕地,严格落实党政同责,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生产,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周霁介绍。

河南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同时,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越来越多的“望天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坚持“向科技要粮”,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藏粮于技”走进现实。

在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高标准农田里,沈家村党支部书记石长锁介绍,沈家村建设的5G智慧农业云平台,实现了智能灌溉、土壤墒情监测、苗情虫害监测、气象灾害预警等多个数字化应用,农户通过手机即可实时了解小麦生长情况,还可以通过AI智能模拟土壤墒情、虫害发生和气象发展趋势。

根据尉氏县农业农村部门对首批近万亩高标准农田效益分析:该批农田亩均粮食产量提升30%,每亩人工费下降55%,亩均收入增长近一倍,还有效实现了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近年来,尉氏以“耕地、水利、科技、政策”为关键点,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粮食生产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来抓,立足本职、忠实践行、创新举措,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投资12.68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95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农业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河南信息通信业累计完成农村地区网络建设投入44.3亿元,同比增长31.8%。在数字化背景下,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更多可能。

近年来,河南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7580万亩,总面积居全国第二位。此外,河南突出抓好水利这个命脉,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灾后重建力度,稳步提升地力和粮食产能,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

延伸产业链条

既要种好粮,更要用好粮。近年来,河南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树牢“大食物观”,做强特优农业,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让“小农户”牵手“大市场”,提升种粮比较效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建立防疫生产双线运行机制,着力保障农产品物流畅通,实现货畅其流。

如果说润滑油和食品安全有关系,很多人会感到不解。其实二者关系很大。漯河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科科长张晓亮表示,食品企业的生产设备都会用到润滑油,生产过程中如果有润滑油进入食品中,势必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使用食品级润滑油是必然要求。

位于河南漯河的河南倍佳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研发食品级润滑油的企业。倍佳科技董事长胡纪根介绍,全球公众健康和安全组织(NSF)是对食品级润滑油开展国际认证的权威机构,公司的产品已通过了该组织H1(生产配方)和ISO21469(生产体系)的双认证。目前取得双认证的企业,全球一共只有17家。

倍佳科技所在的园区,汇聚了双汇、可口可乐等大型食品企业。如今,园区内的食品企业不用再千里迢迢从国外进口食品级润滑油,近在咫尺的园内企业就能完成产业链上下游的延展对接。在这里,食品加工的产业链延伸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原材料、制成品的生产转移,而且还覆盖了食品工业生产要素的方方面面。

倍佳科技是当前河南着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条的一个缩影。目前,河南省粮油加工转化率达80%,主食产业化率达65%,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万亿元级产业,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三全、思念、白象等品牌享誉海内外,不仅丰富了国人厨房,更走上了世界餐桌。十年来,河南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推动酒业、奶业、中医药业振兴,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57.8%,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河南第一大支柱产业,河南“国人粮仓”“国人厨房”“世人餐桌”的地位不断提升。(经济日报)

【河南持续做好粮食安全大文章】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民生责任,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到田间地头。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表示,农业强,首先粮食产业要强。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在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坚定落实“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等重大要求,河南持续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推进种业攻关
河南农作物供种能力约占全国的1/10,全国小麦推广面积前10位品种中河南占了4个,在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等制种供种上优势明显。近年来,河南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上展现河南担当。
为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筑牢产粮大省根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在政策方面率先发力,要求河南各地各部门持续做好粮食这篇大文章,到2025年,全省粮食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粮油加工转化率达90%以上,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要加快现代种业强省建设,通过整合种业科技资源和力量,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推动神农种业实验室成为国家种业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眼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新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种业科技专家汇聚在“中原农谷”,为种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河南省是育种、繁种、用种、供种大省,但还不是种业强省。”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指挥部工程部负责人金荣生介绍,为进一步护好大国粮仓,加快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今年4月份,河南省政府出台《“中原农谷”建设方案》,聚焦国家种业、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实施创新驱动、优势再造战略,打造要素共享、协调创新、具有独特品牌优势的“中原农谷”。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河南省委将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重构重塑实验室体系,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规划建设‘中原农谷’,着力打造现代种业强省,努力把种子这个农业‘芯片’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河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介绍,河南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目前,河南小麦年供种能力为36亿斤,约占全国的38%,其中10亿斤销往省外。
做好耕地文章
今年,在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努力下,河南克服去年特大洪涝灾害、小麦晚播、长势偏弱等不利影响,狠抓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夏粮生产取得总产762.61亿斤的好成绩,发挥了“中原粮仓”的重要作用。针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河南坚持一手抓防汛、一手抓抗旱,迅速组织动员力量抗旱保秋,确保秋粮丰产丰收,力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成绩的背后,是河南做好耕地这篇文章的持久努力与付出。耕地是红线更是底线,也是稳产增收的根本。近年来,河南把粮食安全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守牢耕地保护红线,认真落实惠农补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像保护文物、保护大熊猫那样来保护耕地,严格落实党政同责,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生产,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周霁介绍。
河南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同时,注重高标准农田建设,越来越多的“望天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坚持“向科技要粮”,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藏粮于技”走进现实。
在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高标准农田里,沈家村党支部书记石长锁介绍,沈家村建设的5G智慧农业云平台,实现了智能灌溉、土壤墒情监测、苗情虫害监测、气象灾害预警等多个数字化应用,农户通过手机即可实时了解小麦生长情况,还可以通过AI智能模拟土壤墒情、虫害发生和气象发展趋势。
根据尉氏县农业农村部门对首批近万亩高标准农田效益分析:该批农田亩均粮食产量提升30%,每亩人工费下降55%,亩均收入增长近一倍,还有效实现了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近年来,尉氏以“耕地、水利、科技、政策”为关键点,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粮食生产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来抓,立足本职、忠实践行、创新举措,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投资12.68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95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农业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河南信息通信业累计完成农村地区网络建设投入44.3亿元,同比增长31.8%。在数字化背景下,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更多可能。
近年来,河南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7580万亩,总面积居全国第二位。此外,河南突出抓好水利这个命脉,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灾后重建力度,稳步提升地力和粮食产能,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
延伸产业链条
既要种好粮,更要用好粮。近年来,河南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树牢“大食物观”,做强特优农业,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让“小农户”牵手“大市场”,提升种粮比较效益。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建立防疫生产双线运行机制,着力保障农产品物流畅通,实现货畅其流。
如果说润滑油和食品安全有关系,很多人会感到不解。其实二者关系很大。漯河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科科长张晓亮表示,食品企业的生产设备都会用到润滑油,生产过程中如果有润滑油进入食品中,势必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使用食品级润滑油是必然要求。
位于河南漯河的河南倍佳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研发食品级润滑油的企业。倍佳科技董事长胡纪根介绍,全球公众健康和安全组织(NSF)是对食品级润滑油开展国际认证的权威机构,公司的产品已通过了该组织H1(生产配方)和ISO21469(生产体系)的双认证。目前取得双认证的企业,全球一共只有17家。
倍佳科技所在的园区,汇聚了双汇、可口可乐等大型食品企业。如今,园区内的食品企业不用再千里迢迢从国外进口食品级润滑油,近在咫尺的园内企业就能完成产业链上下游的延展对接。在这里,食品加工的产业链延伸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原材料、制成品的生产转移,而且还覆盖了食品工业生产要素的方方面面。
倍佳科技是当前河南着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条的一个缩影。目前,河南省粮油加工转化率达80%,主食产业化率达65%,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万亿元级产业,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三全、思念、白象等品牌享誉海内外,不仅丰富了国人厨房,更走上了世界餐桌。十年来,河南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推动酒业、奶业、中医药业振兴,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57.8%,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河南第一大支柱产业,河南“国人粮仓”“国人厨房”“世人餐桌”的地位不断提升。(来源:经济日报)gs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每日一善#[赢牛奶
  • 今天这家价格是和幸的两倍,但是肉有点老,咸菜份量大了但是少个茶碗蒸(如果我没记错)。面对一大桌美食,不少尿酸高的朋友很谨慎,不知道哪些能吃,哪些要少吃。
  • #SVT中转周边[超话]#❗️出正规三辑和迷你九辑裸专❗️❗️部分配置还在❗️⭕️正规三除real.ver 小pb都在全圆佑 权顺荣 李知勋 李灿⭕️迷你九 o
  • 你说你不完美,直到遇见了我们你才有底气去追求完美。#周深出道8周年快乐# 风华正茂,肆意张扬你说:给每一个“特殊日子”的仪式感是为了提醒我们,我们还拥有美好的每
  • 容大酱酒在好产品以及“有容乃大”的文化支撑上,同样注重抢占市场的速度,在2021年全年开展了多场核心市场招商会以及数千场品鉴会,实现了规模化的增长。有规模,就是
  • • 前50名下定金,赠送本布发圈(每id限一次)• 购买2件裙子减10r,3件减20r(不含小物)• 阶 梯 尾 款 :裙子总销量满300件,尾款减10裙子总销
  • 曾经以为最亲爱的,最后原来也只是路人;短期恋爱看脸蛋,长期交往看脾气,一生相爱看人品,要相信,时光会教你看清每一张脸;你欠某个人的,会有另一个人要回去。”最初以
  • 英媒《镜报》援引两名消息人士的话称,约翰逊希望代理保守党党魁、首相职责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想于本月底(30日)在首相乡村官邸契克斯别墅举行一场“更盛大、更迷人”
  • 实施重大投资项目“绿卡”制度,是泰安市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在全省首个推出的创新举措,对大项目从登记、立项到施工许可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让部门围着项目转、要素跟着“绿
  • 10、英文阅读:《安徒生童话》英文原版,小时候读的初章书N本。8、作文一篇,写一改一。
  • #豪丞[超话]#[锦鲤附体]#豪丞 豪想吃小丞子# 心已被你占领 那个位置为你固定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刘宇宁做自己的光# #
  • [家有宝贝,我极力推荐这个DHA,令宝贝聪明的糖,玫瑰]有人说给宝宝吃鱼就好了,为什么要吃熊宝宝DHA藻油软糖❓答案在这里:一粒DHA=17斤核桃!96块钱,算
  • 五年后再见,男主更是苦哈哈,男主再无以往张扬模样,在女主面前那是患得患失,伏低做小,看的我都可怜男主了。现在,看上一个戏子,为了哄对方开心,竟然以女主没生孩子为
  • 结合面型和口内的检查情况,设计拔除四颗双尖牙,采用中度支抗,内收上颌前牙,在设计上不追求过多的内收,也就是让我们侧貌鼻唇角达到偏90度的状态,闭唇放松,颏部形态
  • 在经受了那么多她给我的苦难,我还能与她平和相处 ,我也是不错的了。本以为这种伤痛和阴影都己离我远去,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真正相信,无论我多努力不能纠正和摆脱它
  • (我也不會說,我看到扁柏的時候,又本能反應的唱出阿妹的:「扁柏 Bad boy ,你的愛讓我太無奈,扁柏 Bad boy,我必須要離開!(我也不會說,我看到扁柏
  • 赵露思 肉丝 Rosy 957 zls 赵ls 赵露s 蒸馏水 自来水 赵路丝 赵鲁斯 赵露s 赵露思生图 粉丝 头像 露人 壁纸 新剧 射箭 私服 工作室 身
  • 时候孔子的门徒打听李耳的情况,孔丘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为网,游者为纶,飞者可矰,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质
  • 厦门旅游到中山路必打卡的中华城超好拍特别热闹的中华城,是本地人和外地游客都会来逛的地方·周末喜欢来这里买衣服逛彩妆店,喝奶茶吃烤肉~逛吃逛吃hin开心~·好多个
  •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