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小理论,带一套“立竿见影”的产品——Orbis u.芯悠肌活系列》

这好像是我写的第1个日系的护肤品牌。

但是有缘的,这也是我用的第1个日系的护肤品牌,在十几年前。

记得那会儿我在一个韩国的彩妆公司中国总部做培训总监的时候,每天往返于北京各个区域的门店,做线下的指导和支持,我的小包包里一直都放着这个牌子的防晒隔离霜。

今年年初,你们应该还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在讨论防晒,那段时间我疯狂的囤了好多不同品牌的防晒,这个品牌我也有入手买了好几只。顺带也想到了我刚开始工作的那些岁月。不过我也没有什么写文,后来因为忙这个专题就略过了。啥也没写,不过后来品牌跟我建立了联系,一直在给我寄送一些公关品,但是呢人家也没有做宣传和写软文的需求。

上个月拿到了他们上市的护肤系列,而且据说是在日本卖的非常好,美妆榜单top3的成绩,刚好我一直只用过orbis的防晒和彩妆(之前推荐过防晒定妆粉饼还记得吧),对护肤系列有了兴趣。上个月下旬拿到产品,刚好要出门旅游探亲,全程精简化妆包,护肤和底妆就带了几个不同品牌要试用的新产品(很没有安全感没有带自己平时list的东西[笑cry]),刚好带出去看看不同的气候环境这些产品的表现。来来回回离家20多天用下来的效果还蛮不错,我就拿来讲讲。

整个系列也就三个单品。

一个洁面,一个精华水,一个精粹霜(面霜)。

看上去就很“普普通通”的日常三件套啊。甚至你觉得他还差一个乳液对不对。反正从形式上看,这个系列就是特别的simple.

当时,拿到产品的资料我看了看,也是一种简单到我难以置信。为什么说难以置信?因为这一年来我接触的所有的护肤品都内卷的非常严重,都是在走成分派每一个品牌嘛,不管是我自己买的还是品牌公关给我寄的都在走成分派。他们的架构都偏向丰富。而这套产品的资料非常“清爽又有力”:没有太多的科技感科研感(相比于我之前接触到的)。就一种“我这人就这样,你看到的就是我所代表的”,一种极为直白的气质。

对于我来说。我并不迷恋或者扮演一个成分派的角色。我个人呢,可能跟其他的美妆博主对于护肤品的认知会有一点点区别,我一方面既同意成分护肤品对皮肤长时间的护理的作用和意义是存在的。但另一方面我跟他们的区别是我非常在意护肤品,在当时当下使用的时候,对于皮肤整体肤质调整作用的即刻效果。

也就是说长期的护理效果我在意,但是我同时也非常在意一个护肤品或者说一套护肤品,在我当下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我合理的严谨的执行护理的流程后,皮肤所呈现的即刻调整的效果。

护肤也是一种“化妆”。

这可能来自于我之前做艺人化妆师,从彩妆师的角度,你的护肤品不光是平时用的,只是为了一个功效,也尽可能希望我所买的护肤品在利用到化妆的这个步骤,在妆前护理的这个流程里,展现出肉眼可见的即时性的效果。

有的化妆品,他可能在前面我所讲的对于皮肤的滋养度和长期的一个美容效果上是优秀的,而在化妆的这流程里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层面上,并不突出。

更重要的是一些护肤品,它并不能或者不适合很好的和化妆融合,也不能起到“即可调整”的作用,更多是渐进性的作用,而不是兼顾“即时性”。

再讲深一点。

我眼里的护肤品分两个类别:

单纯功效性(一些成分派,精粹类,主要是养肤,尤其适合在晚间,诉求是解决皮肤在极度干燥,敏感,肤色不不均匀,有炎症,皱纹上的问题。这一类不追求和化妆扯什么关系)

即可效果类(这类“护肤”,可以在日间使用后快速让皮肤补水,提神皮肤的饱满度,让皮肤恢复或者提升弹性,让憔悴的面容在流程后恢复到一个“精神,健康,饱满的上妆状态”。并且和底妆步骤兼容,不搓泥,反而帮助皮肤水油平衡等增加持妆效果的辅助作用。这个,是和化妆有关系的。)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护肤品在我这儿都可以有及时调整皮肤状态的作用。有的养肤类产品,吸收慢,不侧重于调整肤况。它更像是药而不是饭。而那些像饭的护肤品也就是像人一样,你一天不吃你人就没有精神,当你吃进去以后,你的皮肤就呈现出饱满。

在化妆这个环节的妆前护肤品,你用上去以后立竿见影。而且它跟你化妆的步骤,并不存在产品质地上的矛盾。不应该影响你去控制妆容的持久度。

而大众的认知里所有的护肤品会是一样的,也就是有的人在上妆的时候,他并不了解他的护肤品处于什么样的一种突出功效分类里面,他是按照其他不化妆的时候一样去使用那个品类,结果那个品类并不适合跟彩妆结合也没有特别好的即刻调整皮肤的状态的效果,也就是导致大家在用同一款产品的时候,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有可能你用做妆前护理,并不得劲儿。你只是干瘪的状态就上妆了,甚至一些护肤品的“长效滋养”的油粉和成膜性导致你的底妆一直贴不上去,或者底妆很容易就脱落。

所以在我的认知观念里面,妆前护理,和日常护理两个诉求要求。有的产品可以都满足,有的只能做日常护理并不适合妆前试用,甚至会适得其反。

区别就在这里。

那。我直接列讲今天我所讲的这个Orbis的系列。就是一个碰巧结合了上面两个诉求的存在。

【抗糖化】+【传明酸美白】+【极为适合作为妆前护肤立竿见影快速调整肤质】

就这么直白又有力一个逻辑。

属于POLA集团亲儿子的orbis,就是它能实现这一切的优势。(当然这也是我有信心写它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个人非常喜欢POLA的产品和调和工艺)。

这三个产品我分开讲一讲。

A.【u.芯悠肌活洁面乳】

这只简直就是平价版的POLA洁面,亲儿子。

起泡丰富到掉头,都不能说是淡淡是比较厚的泡沫的程度,那简直就是在打一个奶盖的感觉。一颗花生米的大小能达到非常绵密的一层奶盖状的泡沫在你的手上。在脸上进行清洗摩擦的动作过程中会有一种吸盘的感觉,类似把你皮肤里面的东西拔出来的感觉,非常绵密的质地,才能够形成这样的效果。

洗完及时性的明亮,但是不拔干。量大,能用蛮久。用作卸妆洁面非常得劲儿。

B.【u.芯悠肌活精粹水】
我愿意叫它嘭嘭水,还是抗糖plus版本那种。

看上去就是个精华水,但是厉害在,我这段时间使用它的过程中,有那么七八天每天晚上我犯懒癌卸妆洁面后就只用它拍一次或者两次,懒得做其他后面的步骤也没有带其他东西,结果皮肤晚上不干,睡起来也不干,还明亮了,而之前出门前一直在用A醇,我属于非常容易有反黑的人。所以在我密集用它的这段时间,也不借用其他的产品去叠加效果,应该是他的功劳。

这个润感是可是于你做补水面膜补水以后再叠加一个滋润面霜的视觉效果。但是比那个省事儿,特别适合疲惫的状态偶尔偷懒[允悲]

如果是油皮,上一遍这个水就足够让皮肤滋润保水同时不油腻(干皮,比如我两次都够了,三次我都觉得算多了。它的设计,本来是按滴来用的,是一滴一滴出来的那种。我是一次一块钱硬币大小为单位量)。它会有一个滋润感,也有一种微微的膜感,用手摸得出来的皮肤是膨度,润润的。就是那种高级的“刚刚好”的程度!早上起来还这样,这个我觉得有点牛逼了。

所以用它,你都不需要乳液了。

所以在去年拿杂志化妆水榜单第一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个水,我建议任何肤质都可以考虑用来做妆前水快速调整皮肤状态。

如果你在南方湿润的地方,也不是干皮,你直接用这个水上两遍就可以上防晒化妆了(我给我妈化妆用了这个,没有用面霜,一样打底,她反馈是一天都很润,而且这水总量巨省,巨…省,我用了二十天才下去一丢丢…)

那么超级大干皮呢,请看下一个单品。

C.干皮上妆大宝贝【u.芯悠肌活精粹霜】
这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我用过最惊喜的一个搭配化妆用的面霜类产品。

这个产品的质地虽然是面霜,但是他和我其他用过的面霜都不太一样。

它的质地算是厚的,也就是他非常的浓缩。
但是他的这种“厚”。并不让我感到可怕,他的确有点像黄油类的质地。但是大厂的工艺让他在你手心上快速的就能够融开那种融化的感觉非常快的就形成了一层膜,然后你再把这层膜用你的手覆盖在脸上,用整个手掌把它铺开,从内往外。你就得到了一个非常平整的被安抚的,非常好的角质层。这层被平顺的很好的角质层,可以让你的前面的护肤品。有一个非常牛逼的“膜”。一方面减少水分的散失,一方面让你的角质层都贴在皮肤上(可以理解为不起皮儿),变得很光滑平整,你在这层平整的表面用气垫粉扑上底妆,那整个脸就一个发光板,整个脸特别的光溜。不是有的人说水煮蛋吗,就这效果。整个皮肤的光泽可以从底妆里透出来!但是比一般的高光去做出来的效果要高级含蓄。

而且这面霜,其实它是一个美白去黄抗糖的面霜。

只不过在我这儿又兼具了一个很好用的妆前打底霜的作用。在这点上和BB的橘子面霜打个平手,如果是干皮可能还觉得略胜一筹。

白天如果你是妆前护理用的话,你只需要大概1~2颗绿豆的大小(干性皮肤两颗绿豆大小,记得现在✋心柔化掉再上脸)。

晚上夜间护理,它就发挥它抗糖去黄的功效,安静的做一个功效护肤品,半个到一个花生米大小就够了。

总结一下适用人群:

洁面乳:全肤质适用,尤其适合喜欢“洗特别干净”的人群。

精粹水:全肤质适用,懒癌患者,干皮福星。

精粹霜:大油皮痘痘肌不适合,其他肤质都适用,尤其适合干皮夜间和妆前适用。

总得来说,整个Orbis u.芯悠肌活系列的三个单品都好,没有弱的,毕竟POLA亲儿子,而且我不得不说一点:都好大碗啊,我觉得可能除了洁面相对会比较快,用完大概在两个月,那个精粹水和面霜,学生党的话能用大半个学期吧…

感兴趣的一定要试一下,体会一下什么叫“简单粗暴直白有力”。

PS:整个系列产品是日本厚生劳动省审批医药部化妆品。也就所谓的功效性是得到了认证的。在包装上是有标识的,爱买日系产品都知道这个认证是什么。所以功效性上我就没有啰嗦很多。在我这里属于不用担心考虑太多的五星级别。功效完全不需要大讲特讲。

谈谈存放六堡茶

文/彭庆中

六堡茶存储过程中其品质仍然不断变化,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光线等因素直接影响六堡茶品质

谈谈存放六堡茶

有经验的茶友都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六堡茶越陈越佳,所以很多茶友都喜欢多买些存着,边喝边放,感受六堡茶随着岁月慢慢老去所带来的变化。六堡茶该如何存放呢?家庭中存放六堡茶须注意些什么呢?
从主要因素而言,影响茶叶存储、导致其发生变化、陈化的四大因素是温度、湿度、氧气、光线,再有就是陈放环境的干净、气味等。六堡茶的存储,需将这些因素加以分析,其中恰当的温度湿度等为利于陈化的因素,阳光直射、杂味串味等为劣变因素则须注意避免。

书上的方法并非都正确

一直以来,我们看到很多书上都有关于茶的存储的方法,比如常见的“石灰块保藏法”“热水瓶保藏法”“抽真空贮藏法”等。这些方法对不对呢?
客观地说,这些方法都正确,只不过不适合我们常常说到的六堡茶存储而已,或者可以说,对于六堡茶或者是普洱茶而言,这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一直以来,平常看到的很多茶书都会说到茶的存储,而且这类茶的普及读物多半不会针对不同茶的分类而提出不同的存储方法,而单一地介绍一大堆“抽真空”、“密闭”、“低温”等措施,往往会误导很多新茶友。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品种非常多。茶行业中就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确实,中国茶叶种类很多,权威分类中基本大类就有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白茶、黄茶等,其在种植、加工、品饮、存储等都各有其特性,不可一概而论。
由于过去绿茶是主要消费的品种,所以,很多普及类茶叶书籍介绍的常识多是以绿茶为主。而书中的“石灰块保藏法”、“热水瓶保藏法”、“抽气贮藏法”多是指绿茶而言的,而“抽真空”、“冷藏”等做法,也常见于闽南乌龙茶如铁观音、本山等。因此,新茶友必须了解这点,存茶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容易踏入误区,“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锡罐不太适合存储六堡茶

从前,很多茶客认为,储装茶叶以锡器最好,至今仍有一些老茶客有这样的看法。还有书上说从古至今已被公认为保存茶叶的最佳器皿。现在,市场上好的锡罐还非常昂贵而畅销。
锡罐的兴起应该是在陶罐、瓷瓶、漆盒(漆器的茶器具由于其难以消除的油漆味道而没有太流行)之后。锡罐流行始于明清两代,一则金属制品罐口紧密,而锡又较软而密封功能不错,二来质地光泽明亮,表面很容易做上精美的浮雕,造型又可多变,一经出现,便迅速风行。清末之后,随着手工业、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饮茶之风兴起,居家必备各式锡罐。纯锡熔点低,不需高温便可熔解,锡版成型之后镌刻容易,加之能工巧匠各出奇技,雕刻繁复精美的花纹,而更为盛行。
在明清两代,粤东潮汕各地陆续发现锡锌等混生的矿脉,潮汕即成锡矿产区。后来,马来西亚也发现了锡矿,开始了开采。潮汕盛行喝茶,将饮茶之风带到马来西亚的也有潮汕、闽南及两广人,他们对茶也是情有独钟,一时间,生产加工锡器皿的锡罐的行业配套便因应市场需要迅速跟上,并向各地推广,清末至民国期间锡罐一时风行各地。
但是,人们很早就发现,锡罐并不是特别适宜用来贮藏东西。因锡极易氧化,虽然新品出来,令人眼前一亮,但时间长了,都会氧化发灰发暗。不过,即使现代工艺逐步解决了锡罐易于氧化变暗的问题,但由于其质地软、过于密闭等特点,锡罐还是不太适合存储六堡茶的。因为,六堡茶的陈化需要氧气、适合的温度湿度环境。

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有一些茶友提出,用玻璃瓶或玻璃罐来存储六堡茶,其实这个做法欠妥。在茶的存储中,避光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
 在茶叶中,光照会加速茶中芳香类物质的分解,促进脂类化合物的氧化。光使茶叶中的脂肪酸氧化生成了反-2-链烯醛和庚醛,使原有的香气变坏,形成强烈杂味(有人称之日晒味),有资料表明,贮藏在透光玻璃瓶比贮藏在木盒中的干茶变质更快。
 记得小时候,印象中我们梧州很多茶叶店在售卖茶叶的时候,大多曾采用过玻璃坛罐装着茶叶。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做法,毕竟商家要向顾客展示所售茶叶的色泽和形状。不过,据向一些年老的茶商了解,按他们的经验,这类“露光”展示存放的茶叶,必须尽快清货,快则半月,多则几月茶就会慢慢劣变、色泽变得暗哑,香气变弱甚至变异。
 梧州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冬春空气湿度较大,夏秋高温干燥,是比较理想的存放气候。而在北方,在秋冬季节往往会过于干燥,春季也不如南方潮湿,没有南方地区典型的每年干湿冷热循环一次的气候变化,而这点对于六堡茶的陈放是很有利的。就如同过去曾经将搬进搬出防空洞作为六堡茶的工艺流程的效果一样。
 六堡茶对存放地点并不挑剔,不论是空间大或小,是阁楼还是专有茶仓库,只要不受阳光直射,不受雨淋。基本是适宜存放。
存放六堡茶器具的材质有瓷器、陶器、竹篾编织物、竹木器物等几大类。用瓷瓮放置六堡茶得留心,厂家茶特别是带略带酸气的新茶,偏于潮湿不宜放入这种容器,还是放入竹编箩筐或陶瓮较好。瓷瓮以存放陈茶为宜,特别是已经非常完美的老茶,用瓷质的容器放置,更为适宜。陶罐细分为上釉与不上釉两大类。上釉的陶瓮保湿度较佳,活性适中,同样适合放置陈茶。不上釉的陶瓮、竹编箩筐、竹木器物以及葫芦等,透气性好,有温湿度变化,利于茶的转化,一般的六堡茶都可以放置。
 竹木器物(或者是漆器)的话,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因为新的竹木器具往往还有一些气味,漆器也是,衡量这些器物是否适合存茶,还是以其是否有异味为前提了。假如是经过长时间的晾放或采用工艺去除异味,这些竹筒、木盒、漆器之类存放茶叶,还是可以的。
 放入这些容器前,六堡茶可以先用纸包好。纸的选用,最好是透气的无异味的玉扣纸、砂纸、生宣(不宜用熟宣,熟宣多有矾的气味)、棉纸、毛纸等,不宜使用塑料袋。一般家庭中如果放不了这么多坛坛罐罐,也可将六堡茶用纸包好后,存放于干净无味的装食品用的纸箱中。

正确把握通风和透气

 一般茶书上,说到茶叶存放,大多都会写着“放置在阴凉通风之处”,对于六堡茶而言,此说值得商榷。尤其是梧州的冬春季节空气湿度很大,这种做法就必须小心,因为茶叶,容易吸潮。春季,如果增加了通风相反会令茶品很容易受潮。
 六堡散茶可用纸包好或放入陶罐中,箩装茶、饼茶等可放入无味的纸箱中,并封好,做到“透气”就可(在春季“回南天”这点尤为重要,包装纸和纸箱有调节作用,可以挡住外界过多的湿气。)。可以封好度过春天雨季的茶品本身所含水分也不能太高,如果是新茶,本身含水很高,就在无雨的秋冬季就应该适当晾开透气,使其干燥。在春季湿度大的季节,不宜频频翻动纸箱,以免六堡茶受潮。
 不过,也无需过于担心,即使是天气潮湿,对于存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你做到了上面几点,用包装纸和纸箱营造一个“湿度缓冲区”,就很足够了,建议不要使用除湿机或是空调的抽湿功能长时间“吸干”茶的水分,而以自然状况下的湿度存放为最佳。
 即使是空气湿度不大的季节,也应该慎重看待这个“通风”,按一些茶人的经验,存放六堡茶的地方,不需要空气流动过快,也就是说不需要太“通风”。一般而言,经过充分沤堆发酵,发酵比较完全的六堡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通风放置,去除堆味后,不宜存放在过于通风的环境中。甚至,如果是一定年份的发酵充分的六堡陈茶更要避免通风,基本保持透气即可,过于通风相反是对存茶不利的,这里须把握好这个“通风”的度。

农家茶、厂家茶宜分开放

 茶很容易吸味,有一定经验的茶友都知道这点,有的茶友更有一些教训。所以,我们存放茶叶的地方都必须远离污染和味源如化学品香精、香皂、檀香、香木、樟脑等气味浓厚的物品。而且一旦染上杂味,是很难去除了的。花茶的窨制也是利用了茶易于吸味的原理生产出来的。六堡茶中,六堡农家茶(即传统工艺的六堡茶)以有其独特的风味,受到很多茶友的喜爱。但很多茶友同时也觉得困惑,农家茶、厂家六堡茶这两种茶一起存放,可以吗?
  一般而言,很多农家茶品有其特有的松烟味、炭火味,与厂家六堡茶(后期渥堆发酵)气味有很明显不同,混放在一起,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窜味”,是不适宜混放的。不过,由于茶友们手中的茶,往往都有各种独立的包装,不会真正“混”放,因此觉得“问题不大”,实在是没有分开存放的空间,这样的做法也未尝不可。不过,假如家里空间许可,还是分开存放为好。
说到这个包装,尤其需要注意异味,一些厂家商家往往会忽略了这点,在此提醒茶友们的注意。一款六堡茶拿回家中,请首先检查一下现有的包装是否有异味,特别是一些印刷的油墨味、锦盒包装味等等。如果发现有异味,请尽快地将茶取出,用干净砂纸简单包好,放置在通风处摊晾一段时间,或能补救。千万不能直接放置在有异味的包装内存放。
  最后,强调一点,存放六堡茶温度和湿度是关键,根据季节变化和存放地点因地制宜,务实、灵活,个中既有效果又有乐趣。

骂了杨振宁这么多年,今年怎么骂声变小了?

昨天,大包的朋友圈被两条消息刷屏了。

一条是杨振宁先生在百岁生日上的演讲,隔空回应邓稼先当年“共同途”的期盼。

另一条就是杨先生在演讲中提到的邓稼先1971年那封回信。

这倒有些让人意外,笔者印象里大众对杨先生最津津乐道的是他的黄昏恋,还有“贡献有多大”“当年为什么不回国”“现在回来是不是养老”这样的质疑。但像今年这样,舆论不同以往,祝福和追捧远远大于抹黑,仅仅是因为恰逢杨先生百岁生日吗?

同一天,还有一条关于科学家的新闻让人动容。

今天,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袁隆平母校西南大学,不少学生来到袁老手捧稻穗的雕像前,献花悼念。学生们说会接力完成袁老禾下乘凉梦:“在稻香满穗时来看您,您一定很欣慰”;“今天我也乖乖把饭吃完了,袁爷爷,您看到了吗?”……

邓稼先、袁隆平、钟南山这些“国士”,如今越来越受到尊敬,不仅仅是因为人们敬仰他们的学问。

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袁隆平母校西南大学,不少学生来到袁老手捧稻穗的雕像前,献花悼念。

这些年,因为建言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公众了解到的杨振宁对物理学的未来是比较悲观的,由于年龄的关系,他更不可能有什么新的学术贡献。他并没有展现那种“相信人类的智力是无限的,而自然现象的深度是有限”的大无畏勇气,反而显得更“老成谋国”,会指出人和社会的局限性。

但他在祖国的公众形象却越来越好,究其原因,就像杨先生所说的:“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杨先生说,他和联大同学们,成长在中华民族史上似无止尽的一个长夜中。十几年前,他给自己的书起名《曙光集》,是因为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他当时85岁了,认为自己看不到天大亮了。没想到此后10年间,国内和世界都起了惊人巨变。曙光已转为晨曦,所以他又给新书取名为《晨曦集》。

大科学家的晚年,百岁演讲,念念不忘的是新中国的巨变,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原子弹,是老朋友邓稼先。

与杨振宁一同成了热搜词的,还有爱因斯坦。他们曾经是同事,杨振宁的科学贡献也可以与爱因斯坦比肩。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在他的《文明的历史》一书中,这样讲述爱因斯坦:

“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亡,他要求看他的方程式和未完成的谢绝当以色列总统的声明。他拿起方程式,对守在床前的儿子抱怨道:‘要是我多懂点数学就好了。’”

在这个悲壮的叙述中,大科学家的晚年,念兹在兹的是方程式,是数学,而自己的民族同胞、世俗政治,则似乎是没有兴趣的。

在曾经的主流叙事中,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家应该追求的是纯粹的知识,人类心智的荣耀。“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道,肯定不包括杨振宁所期待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曙光。

爱因斯坦的晚年,英雄迟暮,孤独坚持统一场论,这位科学巨匠也在他的长夜中追寻着他的曙光。这样的赤子形象,被“主流价值”所高度崇尚,被长期塑造为科学家的典范。

对科学家来说,后一种境界是更高的,更纯粹的,更普适的,这是一种被长期灌输给公众的印象。其源头,往往被追溯到西方文化和古希腊思想之根中。阿基米德对罗马士兵说“别打扰我的圆圈”,成了科学家最著名的遗言。

但即便接受古希腊是科学的源头,古希腊人又是怎么说的呢?

柏拉图讲过一个故事:泰勒斯仰望上苍、研究天穹时掉进了井里,一个色雷斯女仆嘲笑他,当他把所有的热情都用于对天空之物的探究时,摆在眼前和脚下的东西就已经对他隐藏了。柏拉图对此附加了一句话:同样的讥笑,也适用于所有那些进入到哲学中的人。

数学的世界,纯粹的理念世界,被柏拉图肯定为真实的,这也是古希腊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和科学思想。但且不说柏拉图自己的现实政治参与,他即便在上课的时候,也没有把数学这样的纯粹知识,和人世间的伦理福祉割裂开来。

那些来听柏拉图讲课的人,没有听到他们期望的对幸福的指导,听到的却是数学,关于数、几何、天文学的讨论,而最终竟然是这样一个命题:“善是一”。

善是一,一也是善。杨振宁向邓稼先问起的美国核物理学家寒春,不也是在西方文化的浸润下成长起来的吗?作为曼哈顿计划中少数的女科学家之一,她前往延安,投身中国革命,不就是对“善是一”最好的证明吗?

“回顾我所走过的路,从小学到研究所的生活,不能说不幸福。但相比站在人民之中,与大家一起改造整个社会,用双手建立一个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美好而富有的新国家,原来的那种幸福观是多么狭隘啊。”

寒春这样的自述,让人又想起邓稼先写给杨振宁信中所引用的毛主席的教诲,“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邓稼先引用主席的话与杨振宁共勉,这正是信结尾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本意吧。科学事业的目标,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无论是西方文化说的那个逻各斯,还是中国文化说的那个道,都不是追求一个彼岸的世界,都不可能高高在天上,脱离人们脚下的大地。

杨振宁晚年说,他人生有一个巨大的遗憾,那就是他的父亲杨武之到临终的时候都没有原谅他放弃中国国籍。杨武之要杨振宁学物理而不是数学,因为数学没有诺贝尔奖,他给孙子取名为“光诺”,都可以看出,他对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会是多么兴奋和骄傲。但在国籍的问题上,父亲杨武之一辈子的愿望,至死不渝。直到94岁高龄,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的时候,杨振宁终于可以告慰父亲了,这就是中国人讲的道。

至于爱因斯坦,他事实上绝不符合那种被塑造的科学家形象。你只要翻翻《爱因斯坦文集》中文版第三卷的目录,就知道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人物。在答复如何评论“一个真正纯粹的科学家不应当关心政治问题”时,爱因斯坦明确地说:“我认为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尽其所能来表明他的政治观点。如果有才智的和有能力的公民忽视这种责任,那么健康的民主政治就不可能成功。”

紧接着,他还回答了另一个问题:“物理学和数学的进步,同社会的进步之间有什么关系”,他的回答是:“首先,它们有助于促进技术的发展。其次,像一切高尚的文化成就一样,它们可用来作为一种有效的武器,以防止人们屈从于一种使人意志消沉的物欲主义的危险,而这种物欲主义又转过来会导致无节制的利己主义的统治。”

假如战胜物欲主义,来到延安的寒春读到过这篇采访,她一定会同意这个说法。

邓稼先当年能毅然回国、杨振宁能在50年后还记得老友的期盼、袁隆平能一辈子坚守田间地头、钟南山能逆行……这些人,他们当初的选择不被理解,但对于他们来说,心中的“道”并不因外界的误解、谩骂而磨灭。这也正是他们真正伟大之处,国士无双,高山仰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么这个邓咏诗到底和赌王之间有过什么样的故事呢?被传差点嫁入豪门的她,为什么没有真的嫁给赌王呢?其实从结果来看,邓咏诗在和梁安琪,陈婉珍的斗法中,她没输,甚至说
  • 1978 年,在我第一次参加《“朗姆之路”帆船赛》时脱颖而出。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我,没有达到要求的年龄要求,但我仍不顾一切阻碍,从圣马洛穿越大西洋到达瓜
  • ❤积分榜榜首(34/45分)❤获胜次数最多(11/15次)❤进球数最多(29球)❤失球数最少(11球,与萨拉戈萨并列)❤主场不败(6胜1平)❤最佳客场战绩(15
  • 人生啊,我的再下一个遗憾好像是毕业后手洗了好多好多年的衣服,想着给儿子工作了第一份礼物就是给他买个洗衣机。#悠塔[超话]# //耐七零售变现同样也是高三党一枚
  • ”你声音低低的,却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我没有力气和你走下去了,我们分开吧。我的宝贝呀,不知不觉从生下来小小一点长到现在这么大了,体贴细腻敏感的你真的一次次
  • ——海明威《真正的高贵》 14.如果魔鬼并不存在,实际上是人创造了它,那么人准是完全照着自己的模子创造它的。 ——《侏儒的话》 13.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
  • “中原文博会是以文化搭台,让经济唱戏,不仅推动了文化发展,而且有力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朋友圈”越来越大, 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展2014年,第一届文博会成功举办
  • 我注意到编剧之一就是小说原作者,应该也是剧情自然的原因之一。【缺点】:1.因为无注水可能不适合洗衣服等时候观看,可能会错过部分剧情;2.因为得在企鹅上看,有几率
  • 凡前七星之神精,遇者不为重臣,即为当世术士,遇者,一月内,肥白充溢,钱财不求自得,贤人哲士不求自至,皆得遇之。本经述日、月、五星及二十八宿之精变化为人到人间,称
  • 如果你有想法就要赶紧付出行动,别担心失败或者困难重重,只有在不停地实践与追求中,你才能超越自我,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如果你有想法就要赶紧付出行动,别担心失败或者
  • 天气app上说,今天的日出是在6:32,我准备起床了。因为我昨天21:30就睡着了,又让苏乖乖一个人孤独地玩了一个半小时。
  • ……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的未来就在哪里。我真就是那种特别会放过自己的人,别把自律搞成自虐,细水才能长流嘛[嘻嘻]下午去上了节人超级多的大课,
  • 龙门溶洞:带上TA一起去旅游吧 坐落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龙门古镇内,是亚洲最长的砾岩溶洞。川西药谷·禾茂田园:带上TA一起去旅游吧 位于芦山县飞仙关镇凤
  • 好像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去追逐寻找她们精神的寄托 或是星座或是别的 但我想这也可以看到她们心里是对真理的一种渴求 只是没有找到对的那一个 不可否认确实有
  • 太清游览区素有“小江南”之称,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的地势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平均气温比周边区域高,所以美丽的秋景才会在初冬时节呈现。其实无论离山顶有多远,人总归应该
  • 如果有,更多的资金就会发现这里很安全,是在价值的怀抱里,同时也有未来,商品预期价格上涨,在需求的推动之下,逻辑即成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前期都完成了地步放量
  • 其四,21年三季度业绩是行业业绩低点,而四季度乘用车偏供方市场,行业有供给改善+需求强度确认的两波机会。目前PE-TTM估值24.75X,处于5年内60.55%
  • !为什么啊?
  • 号外!号外!
  • 还是那个比喻,站到舞台上,你可以扮演任何角色,每一个角色都不是你本人,但正因为如此,你的行动才是自由,因为你没有被任何一个角色所定义。不论你是多么渺小,不论你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