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多年,还没认清自己的“修炼根器”,怪不得老修不上道!
——道人说道
中等根器的人,不能言下顿悟,必须要修定,世上有许多人,都把自己看成上等根器,道理懂了以为到了。换言之,他制心一处都办不到,叫他打坐都坐不住,一天到晚在散乱中,随时随地在散乱,念头都控制不住,还自以为在学佛,不晓得自己是在造地狱之业。那么高的理固然懂了,但都是太用假聪明。我是否比你们聪明,不知道,但是我修法时,走的路子笨得很。我读经读到“如芭蕉”,硬买芭蕉来剥,一层层剥光了,才相信。这个道理很笨,你们一般人不肯走这个笨路,所以我经常说你们不踏实,理懂了是个理,你要再求证啊!佛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做不到无事不办,那么我先来制心一处吧,试试看。你们制心一处都做不到,还能够谈定吗?什么叫制心一处?外面的境界一动,你就东看西看,这叫什么制心一处?这是什么佛法?自己都不晓得反省,不晓得惭愧,还自以为是。过去的丛林,像这样子的话,就打棒子,赶出山门。
老实的修持,中等根器修法,先要把心境修得昼夜在清明中,先要修到制心一处,得正念而不动。这很难了,要没有散乱心,随时在正念中。什么叫正念?随时在快乐、光明、无念的境界里,正念而住。乐、明、无念不是念,而是境界,就是心理生理两种现状。比如你观“光”,这时一念光明;你观白骨,这时就是白骨朗然;你修止观,心息定住了;如果念佛,念到这一念没有散乱,也不昏沉,就是正念的念佛了。比如念咒,一念空境,昼夜长明,躺下也好,站也好,行也好,永远在这个境界里。上上根器言下顿悟的人,就是永远在这个境界中的。你以为悟了道就没有这个境界吗?那还叫做悟吗?没有用!要制心一处得正念,不是散乱住在乐明无念中。如果散乱,不能制心一处,那就犯戒,有过错;这个戒是根本大戒,比杀盗淫妄还要重。你们不管是否受过戒,只要一念发心学圣贤之道,如果你的心,不能正心诚意而住,已经犯戒了。我们天天要反省,一天有一念不在正念中,已经是犯戒了。等到你去犯杀盗淫妄才叫犯戒,那就太迟了。所以真修持的人,要刹那间都无散乱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得正念而住;而这个正念境界是乐、明、无念,这才叫定。
有许多人以为,打起坐来,什么都不知道就叫做定,那是大昏沉;有许多道家、佛家中,都把大昏沉当作定,我已看了几十年。不过你们打坐姿势都不对,要身正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身都不能调整,身子都不正,怎能叫做得定?现在佛法都告诉你们,不散乱,住在乐、明、无念,同时三种平等,这个才是正念定。所以佛在《涅槃经》中说“常乐我净”,那才是真净土,才是真正的我。
“观修一切过失,皆由散乱而心不能制于一处。”观白骨观等等,要注意,你修观时,已经在散乱中了,因为你要想到脚趾头,或者玉枕骨啦,想这一念本身是散乱,观是利用散乱的这一念,把念集中起来。比如一团面粉散在那里,然后滴一点水,把面粉裹成一坨,把散乱心都裹起来,变成一团面,把一团面再变成一个馒头,所以修观的观想,本身就是一念。不错,这是以妄来治妄,那么你说要空嘛!那你先把妄念治住了再说;佛也告诉你制心一处,制就是制住,但是你修法要先会调整。
为什么不能定呢?因为我们散乱心多,如散掉的面粉,被风一吹都在飞扬,我们先下一点定水下去。所以《楞严经》也讲,你道理都懂了,讲得天花乱坠,没有用,了不了生死,那叫干慧,像干面粉一样,风一吹就没有了。什么才不是干慧呢?要定水来滋润才是。我们修法集中在一点时,就是用定水,先把念头制服下来。有时观不起来,也不一定是因为心散乱,很难讲的,也可能因道理不懂。儒家讲的,过犹不及,都是病,太聪明与太笨都观想不起来;太用心反而观不起来。说观想时便观想,轻轻松松定在那里就好了,只是轻轻松松摆着,轻轻松松地制心一处;制心一处久了就叫做定,慢慢就有变化,程度一步一步深入。所以大家慢慢来吧,不要急。
“故生所依脉、气、明点及能依心等之诸障碍也。”因为心散乱,不能够制心一处,而产生气脉、明点(包括精)的障碍,气脉等都是“所依”的境界;“能依”的本身是心。物质世界也是附属的,是“所依”,本身的主体是“能依”,是唯心。所以“主”是心,身体是“宾”。如果把气脉、明点认为是主,你就错了。一般学密宗、学道的,也多数都把这个观念弄错了。可是话说回来,你的心真能定了,就是“能依”能够定了,“所依”的自然会起来。如观足趾白骨,你“能依”的心定住了,“所依”的暖就起来了,“所依”的定久了,气脉自然通。
但是有了这个也不稀奇,这是所依的,不是能依。由于我们不能得定,因此气、脉、明点不起作用,仍旧是有生老病死苦的凡夫,没有办法转生老病死。如果你得定了,“能依”心明白了,“所依”的气脉、明点发起来了,但不随生老病死转,反而能转生老病死苦。所以修定很重要,不要玩嘴巴,自己没有证到的佛法,不要乱讲,讲不得,乱讲会有下地狱的罪。有一天你证到了这个境界,不管你怎么说,都是功德,所以要求证。这段完全是讲工夫。
“第三义下根者。”下面讲钝根的人如何修。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上根或中根,你可能连下根都“根”不上,落在后面成了慢慢“根”。”下根调治其次第。看法、物品、缘起、三。总看法者毗卢法,跏跌、目定、气徐缓,定印、压喉、舌抵颚,眼看鼻尖气心均,生不昏掉无谬定。“
下根修是有次序的,先要学会目光专一,看一点,比如看佛像,佛像刚好与眼睛平,尤其看佛像的眉间,或者胸口,眼神先看定了。或者看一点亮光,先要看,眼光定住在一个东西,这叫缘起法,把印象先留着。接着要跏跌坐,两眼先定住,目光不定而想得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定无定,一看目光就知道了。目光定了,呼吸慢慢……慢下来。再说喉管压好,喉管压不好是不会得定的,一个人气脉有没有通,有没有工夫,一看喉咙就知道。第一看眼光,第二印堂,第三喉咙。真修定得定,气脉就通了,脖子不论年龄总是圆的,这里(师指脖子)会充满,浑圆的,不会成鸡皮。工夫好了以后,喉结会慢慢地下沉,颈部有圆圈,像挂念佛珠一样。
普通人年纪一大,喉结渐渐上升,升至一定点,喉锁住了,气断了。这个地方是玄关,像一把锁,锁打开的人已了脱生死,这些东西骗不住人的,所以有没有工夫,每个地方都有象征的。压喉不是低头,腰要靠坐垫垫好,不要硬撑,坐垫如果垫对了姿势,腰部自然弯进去,不要硬挺,背脊张开,气脉很容易通。大家之所以气脉不通,是因姿势不对,自己不研究,还非要别人来改。姿势不对,肚子越坐越大,坐对的人,小腹是充满的,但不会挺出来。头部参看骷髅模型,脖子一摆好,脑下垂体就自然地分泌,自己在坐垫上研究,一点不对的话,要随即调整好,姿势一对,自然稳如泰山一样不动摇。
眼看鼻尖,不是真拿眼看住鼻尖,是眼帘垂下,约略可视鼻尖,半闭全闭皆可。气调匀,心调匀,在这境界上不要昏沉,不要掉举,但要缘修一物,或者白骨;然后第二步换成佛的像,意境中始终有着白骨,或佛的影像,既不昏沉,也不散乱,不动摇。
“故诸过由乱身要,乱气、明点、脉、所生。精勤不乱定等住,其德由气脉明点,三者不动要所生。是故应勤悟此要。”不能得定,不能系心一缘,是由于生理方面;身体不对,气脉不对,一切散乱,而不能得定。虽是生理问题,但不是普通生理气脉的关系。身体是四大组合,身体里头还有一个内在的真身体,就是气、脉、明点三样。气脉明点就是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我们不能得定,就是身体的气脉明点没有修好,所以永远不能得定。因此先要修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要精勤地修;大家学佛没有成果,就是犯了这两个字的毛病,不精勤、不定时、不定量、不继续努力。所以专修者,是专一境界而修,心不专,外形专没有用,心专就是精勤一念叫专修,精勤不乱,定就到了,平等而住。
修气脉、明点修通了,得了这个要点,定就出来,定生一切功德。气脉明点除了传授你外,还要你自己领悟,不悟也不行。明点很难,都是精的一种,精修成功,变成有形的明点,照遍大地,灵光独耀,那是真明点了。所以精与明点有连带关系,也可以讲,精就是明点。精漏失了以后,身体也会不舒服了,又容易昏沉,因为精也是明点。
“是故若无增长与魔障者,乃由不知调正气脉之身所生。”所以一个人修道,如果自己每天没有进步,没有增长,魔也很势力,你没有道,他还不理你呢!魔还看不起你呢!这是真的。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真理,如果你没有魔障,进步必不大,所以密宗与道家一样,注重修身调身。
“因功德亦由妙随身调要所生故。”想要神通、功德、福报,还要修道环境好,无烦恼,都是与身体有关系来的,要身上无病无痛才好。病痛也是魔障,你工夫好一点了,明天就给你病一场,后天你说我又好了,吹不得牛的,说不定魔障又找你一下。一自信,一傲慢,一大意,它就找你了。大意不得,一大意它就来,所以修行不是好玩的。这中间一点傲慢不得,一点大意不得。功德包括神通一切等等,都跟着你的身体来的,是调身来的;福报也是跟着你身体来。今天我还活着,有这个色身,就需要一点福报,功德也是这样。所以修身、修气脉最重要,注意调身,身就是气脉明点。
“由金刚之身,气、脉、明点三者之聚散,遂生出善恶之行,而现苦乐境界及功力优劣故。”由凡夫的色身,修成功为金刚之身,金刚之身不在肉体,在肉体的内部气、脉、明点三样,也就是精、气、神。精气神修到定,凝结了,就是道家所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到以后,就是金刚不坏之身。这个色身成就了,在这个肉体内生出另外一个生命,散而为炁,聚而成形。换句话说,普通人的生命,是靠男女两性的欲,成就一个色身的人。但是,只靠自己的气脉明点,在自身以内阴阳结合,可以产生另外一个生命,也就是像色界天人的生命一样。换言之,我们在欲界中的身体,也可以经由自身修炼精气神,而产生这样的生命。
所以,你修持得好不好,由你这个色身这一点上,就看出你的善恶之行。今天起心动念某一件事情,善行功德到了,气脉明点不修却突然打开,这是意想不到的来了;要是做了坏事,气脉明点马上闭塞,就有那么怪。看起来似乎有一个他力主宰你一样,实际上就是你的生命本来具备的功能。所以你的头脑打不开,笨笨的,智慧不够,身体一天到晚难过,甚至越坐腿越麻,腰越酸,心中烦恼,用不上功,也谈不到定。像这些等等,都是由于金刚之身的修持,气脉明点三种,和你善行功德不够之故。
讲到这里就非常严重,你修行的成就,物理的组合,硬是要配合你的功德、善行的,这样成就的功力就快,所以想修成,就要真的发利他之心。什么叫利他?就是不自利,也就是老子说的“后其身而身先”,念念为天下、国家,结果最后成功的还是你。我们一般学佛的人,连一点小事都没有利他之心。为什么修不成?不要说读经典不够,因为道理不通,所以智慧不够,智慧也是由功德修成的啊。《金刚经》讲福德,福德到了,智慧就开了。

修行多年,还没认清自己的“修炼根器”,怪不得老修不上道!

中等根器的人,不能言下顿悟,必须要修定,世上有许多人,都把自己看成上等根器,道理懂了以为到了。换言之,他制心一处都办不到,叫他打坐都坐不住,一天到晚在散乱中,随时随地在散乱,念头都控制不住,还自以为在学佛,不晓得自己是在造地狱之业。那么高的理固然懂了,但都是太用假聪明。我是否比你们聪明,不知道,但是我修法时,走的路子笨得很。我读经读到“如芭蕉”,硬买芭蕉来剥,一层层剥光了,才相信。这个道理很笨,你们一般人不肯走这个笨路,所以我经常说你们不踏实,理懂了是个理,你要再求证啊!佛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做不到无事不办,那么我先来制心一处吧,试试看。你们制心一处都做不到,还能够谈定吗?什么叫制心一处?外面的境界一动,你就东看西看,这叫什么制心一处?这是什么佛法?自己都不晓得反省,不晓得惭愧,还自以为是。过去的丛林,像这样子的话,就打棒子,赶出山门。

老实的修持,中等根器修法,先要把心境修得昼夜在清明中,先要修到制心一处,得正念而不动。这很难了,要没有散乱心,随时在正念中。什么叫正念?随时在快乐、光明、无念的境界里,正念而住。乐、明、无念不是念,而是境界,就是心理生理两种现状。比如你观“光”,这时一念光明;你观白骨,这时就是白骨朗然;你修止观,心息定住了;如果念佛,念到这一念没有散乱,也不昏沉,就是正念的念佛了。比如念咒,一念空境,昼夜长明,躺下也好,站也好,行也好,永远在这个境界里。上上根器言下顿悟的人,就是永远在这个境界中的。你以为悟了道就没有这个境界吗?那还叫做悟吗?没有用!要制心一处得正念,不是散乱住在乐明无念中。如果散乱,不能制心一处,那就犯戒,有过错;这个戒是根本大戒,比杀盗淫妄还要重。你们不管是否受过戒,只要一念发心学圣贤之道,如果你的心,不能正心诚意而住,已经犯戒了。我们天天要反省,一天有一念不在正念中,已经是犯戒了。等到你去犯杀盗淫妄才叫犯戒,那就太迟了。所以真修持的人,要刹那间都无散乱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得正念而住;而这个正念境界是乐、明、无念,这才叫定。

有许多人以为,打起坐来,什么都不知道就叫做定,那是大昏沉;有许多道家、佛家中,都把大昏沉当作定,我已看了几十年。不过你们打坐姿势都不对,要身正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身都不能调整,身子都不正,怎能叫做得定?现在佛法都告诉你们,不散乱,住在乐、明、无念,同时三种平等,这个才是正念定。所以佛在《涅槃经》中说“常乐我净”,那才是真净土,才是真正的我。

“观修一切过失,皆由散乱而心不能制于一处。”观白骨观等等,要注意,你修观时,已经在散乱中了,因为你要想到脚趾头,或者玉枕骨啦,想这一念本身是散乱,观是利用散乱的这一念,把念集中起来。比如一团面粉散在那里,然后滴一点水,把面粉裹成一坨,把散乱心都裹起来,变成一团面,把一团面再变成一个馒头,所以修观的观想,本身就是一念。不错,这是以妄来治妄,那么你说要空嘛!那你先把妄念治住了再说;佛也告诉你制心一处,制就是制住,但是你修法要先会调整。

为什么不能定呢?因为我们散乱心多,如散掉的面粉,被风一吹都在飞扬,我们先下一点定水下去。所以《楞严经》也讲,你道理都懂了,讲得天花乱坠,没有用,了不了生死,那叫干慧,像干面粉一样,风一吹就没有了。什么才不是干慧呢?要定水来滋润才是。我们修法集中在一点时,就是用定水,先把念头制服下来。有时观不起来,也不一定是因为心散乱,很难讲的,也可能因道理不懂。儒家讲的,过犹不及,都是病,太聪明与太笨都观想不起来;太用心反而观不起来。说观想时便观想,轻轻松松定在那里就好了,只是轻轻松松摆着,轻轻松松地制心一处;制心一处久了就叫做定,慢慢就有变化,程度一步一步深入。所以大家慢慢来吧,不要急。

“故生所依脉、气、明点及能依心等之诸障碍也。”因为心散乱,不能够制心一处,而产生气脉、明点(包括精)的障碍,气脉等都是“所依”的境界;“能依”的本身是心。物质世界也是附属的,是“所依”,本身的主体是“能依”,是唯心。所以“主”是心,身体是“宾”。如果把气脉、明点认为是主,你就错了。一般学密宗、学道的,也多数都把这个观念弄错了。可是话说回来,你的心真能定了,就是“能依”能够定了,“所依”的自然会起来。如观足趾白骨,你“能依”的心定住了,“所依”的暖就起来了,“所依”的定久了,气脉自然通。如果“能依”的不能定,“所依”的气脉明点就起不来。明点硬是有一个东西,像弹珠一样走动,在身体内部能够化精、化气、化神,它本身也就是精气神,道家叫它丹。“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就是这个东西。

但是有了这个也不稀奇,这是所依的,不是能依。由于我们不能得定,因此气、脉、明点不起作用,仍旧是有生老病死苦的凡夫,没有办法转生老病死。如果你得定了,“能依”心明白了,“所依”的气脉、明点发起来了,但不随生老病死转,反而能转生老病死苦。所以修定很重要,不要玩嘴巴,自己没有证到的佛法,不要乱讲,讲不得,乱讲会有下地狱的罪。有一天你证到了这个境界,不管你怎么说,都是功德,所以要求证。这段完全是讲工夫。

“第三义下根者。”下面讲钝根的人如何修。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上根或中根,你可能连下根都“根”不上,落在后面成了慢慢“根”。”下根调治其次第。看法、物品、缘起、三。总看法者毗卢法,跏跌、目定、气徐缓,定印、压喉、舌抵颚,眼看鼻尖气心均,生不昏掉无谬定。“

下根修是有次序的,先要学会目光专一,看一点,比如看佛像,佛像刚好与眼睛平,尤其看佛像的眉间,或者胸口,眼神先看定了。或者看一点亮光,先要看,眼光定住在一个东西,这叫缘起法,把印象先留着。接着要跏跌坐,两眼先定住,目光不定而想得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定无定,一看目光就知道了。目光定了,呼吸慢慢……慢下来。再说喉管压好,喉管压不好是不会得定的,一个人气脉有没有通,有没有工夫,一看喉咙就知道。第一看眼光,第二印堂,第三喉咙。真修定得定,气脉就通了,脖子不论年龄总是圆的,这里(师指脖子)会充满,浑圆的,不会成鸡皮。工夫好了以后,喉结会慢慢地下沉,颈部有圆圈,像挂念佛珠一样。

普通人年纪一大,喉结渐渐上升,升至一定点,喉锁住了,气断了。这个地方是玄关,像一把锁,锁打开的人已了脱生死,这些东西骗不住人的,所以有没有工夫,每个地方都有象征的。压喉不是低头,腰要靠坐垫垫好,不要硬撑,坐垫如果垫对了姿势,腰部自然弯进去,不要硬挺,背脊张开,气脉很容易通。大家之所以气脉不通,是因姿势不对,自己不研究,还非要别人来改。姿势不对,肚子越坐越大,坐对的人,小腹是充满的,但不会挺出来。头部参看骷髅模型,脖子一摆好,脑下垂体就自然地分泌,自己在坐垫上研究,一点不对的话,要随即调整好,姿势一对,自然稳如泰山一样不动摇。

眼看鼻尖,不是真拿眼看住鼻尖,是眼帘垂下,约略可视鼻尖,半闭全闭皆可。气调匀,心调匀,在这境界上不要昏沉,不要掉举,但要缘修一物,或者白骨;然后第二步换成佛的像,意境中始终有着白骨,或佛的影像,既不昏沉,也不散乱,不动摇。

“故诸过由乱身要,乱气、明点、脉、所生。精勤不乱定等住,其德由气脉明点,三者不动要所生。是故应勤悟此要。”不能得定,不能系心一缘,是由于生理方面;身体不对,气脉不对,一切散乱,而不能得定。虽是生理问题,但不是普通生理气脉的关系。身体是四大组合,身体里头还有一个内在的真身体,就是气、脉、明点三样。气脉明点就是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我们不能得定,就是身体的气脉明点没有修好,所以永远不能得定。因此先要修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要精勤地修;大家学佛没有成果,就是犯了这两个字的毛病,不精勤、不定时、不定量、不继续努力。所以专修者,是专一境界而修,心不专,外形专没有用,心专就是精勤一念叫专修,精勤不乱,定就到了,平等而住。

修气脉、明点修通了,得了这个要点,定就出来,定生一切功德。气脉明点除了传授你外,还要你自己领悟,不悟也不行。明点很难,都是精的一种,精修成功,变成有形的明点,照遍大地,灵光独耀,那是真明点了。所以精与明点有连带关系,也可以讲,精就是明点。精漏失了以后,身体也会不舒服了,又容易昏沉,因为精也是明点。

“是故若无增长与魔障者,乃由不知调正气脉之身所生。”所以一个人修道,如果自己每天没有进步,没有增长,魔也很势力,你没有道,他还不理你呢!魔还看不起你呢!这是真的。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真理,如果你没有魔障,进步必不大,所以密宗与道家一样,注重修身调身。

“因功德亦由妙随身调要所生故。”想要神通、功德、福报,还要修道环境好,无烦恼,都是与身体有关系来的,要身上无病无痛才好。病痛也是魔障,你工夫好一点了,明天就给你病一场,后天你说我又好了,吹不得牛的,说不定魔障又找你一下。一自信,一傲慢,一大意,它就找你了。大意不得,一大意它就来,所以修行不是好玩的。这中间一点傲慢不得,一点大意不得。功德包括神通一切等等,都跟着你的身体来的,是调身来的;福报也是跟着你身体来。今天我还活着,有这个色身,就需要一点福报,功德也是这样。所以修身、修气脉最重要,注意调身,身就是气脉明点。

“由金刚之身,气、脉、明点三者之聚散,遂生出善恶之行,而现苦乐境界及功力优劣故。”由凡夫的色身,修成功为金刚之身,金刚之身不在肉体,在肉体的内部气、脉、明点三样,也就是精、气、神。精气神修到定,凝结了,就是道家所说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到以后,就是金刚不坏之身。这个色身成就了,在这个肉体内生出另外一个生命,散而为炁,聚而成形。换句话说,普通人的生命,是靠男女两性的欲,成就一个色身的人。但是,只靠自己的气脉明点,在自身以内阴阳结合,可以产生另外一个生命,也就是像色界天人的生命一样。换言之,我们在欲界中的身体,也可以经由自身修炼精气神,而产生这样的生命。

所以,你修持得好不好,由你这个色身这一点上,就看出你的善恶之行。今天起心动念某一件事情,善行功德到了,气脉明点不修却突然打开,这是意想不到的来了;要是做了坏事,气脉明点马上闭塞,就有那么怪。看起来似乎有一个他力主宰你一样,实际上就是你的生命本来具备的功能。所以你的头脑打不开,笨笨的,智慧不够,身体一天到晚难过,甚至越坐腿越麻,腰越酸,心中烦恼,用不上功,也谈不到定。像这些等等,都是由于金刚之身的修持,气脉明点三种,和你善行功德不够之故。

讲到这里就非常严重,你修行的成就,物理的组合,硬是要配合你的功德、善行的,这样成就的功力就快,所以想修成,就要真的发利他之心。什么叫利他?就是不自利,也就是老子说的“后其身而身先”,念念为天下、国家,结果最后成功的还是你。我们一般学佛的人,连一点小事都没有利他之心。为什么修不成?不要说读经典不够,因为道理不通,所以智慧不够,智慧也是由功德修成的啊。《金刚经》讲福德,福德到了,智慧就开了。 https://t.cn/R2Wx8V1

黄疸中西医诊治

黄疸是指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巩膜与黏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胆红素最高为17.1μmol/L其中结合胆红素3.42μmol/L,非结合胆红素为13.68μmol/L胆红素在17.1~34.2μmol/L,临床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超过34.2μmol/L时出现黄疸。

【诊断策略】

1.问诊要点 确定有否黄疸,黄疸的起病伴随症状、时间与波动情况、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2.查体要点 全身状况,腹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3.辅助检查要点 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辅助检查(X线、B超检查、CT、MRI、PTC等)。

4.中医辨证要点 黄疸辨证应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为主,阴黄以寒湿为主;阳黄病程较短,阴黄病程较长,阳黄热盛于湿者易退,湿盛于热者易迁延转阴,缠绵难愈。

阳黄病程较短,如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恼,腹部胀满,口干而苦,恶心欲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属阳黄热重于湿;身目俱黄,但不如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腻,脉象弦滑或濡缓,属阳黄湿重于热;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高热烦渴,胀痛腹满,神昏谵语,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出现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数或细数,属急黄;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纳少脘闷,或见腹胀,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属阴黄。

【鉴别诊断】

1.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的皮肤与巩膜黄染常为轻度呈浅柠檬黄色,且常因贫血而伴有皮肤苍白。溶血性黄疸原因是:①红细胞本身内在缺陷;②红细胞受外在因素所损害。受损红细胞可在网状内皮系统内提早破坏,或直接在血管内破坏。溶血性黄疸的诊断主要靠下列实验室检查:①粪胆原及尿胆原含量增加;②血清胆红素增加,凡登伯试验呈间接反应;③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④血清铁含量增加;⑤骨髓红系统增生旺盛。其他详见溶血性贫血。

2.肝细胞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的诊断与鉴别,除病史与临床检查之外,常须依靠试验检查。肝穿刺活检对某些疑难病例鉴别诊断有重要帮助,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与慎重施行。

(1)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其黄疸前期为数天至1周。最突出的症状是疲乏、食欲缺乏、恶心、肝区痛或不适感,伴有或不伴有发热。有些病例因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与腹泻,常被误诊为胃肠消化不良;有些主要表现上呼吸道症状,常被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少数病例可因发热与多发性关节痛,被误诊为风湿热。黄疸前期临床诊断较困难,但此时血清氨基转移酶活性常明显升高阳性率达100%,最有早期诊断价值。黄疸出现后,自觉症状反而减轻,此时主要体征为黄疸、肝大或肝脾大,肝区常有叩击痛,也可无明显肝大,尿胆原排量增多与胆红素阳性,有助于诊断。黄疸持续时间一般为2~4周,有时较长。

(2)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暴发型肝炎)少见。在急性肝炎经过中,黄疸呈迅速进行性加深,或(及)体温持续上升,应首先考虑此病。其他先兆症状为持续性呕吐,精神神经症状和出现肝臭。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性格改变、定向力障碍、时翼状震颤、捉衣动作、嗜睡或昏睡,部分病例可发生瞻妄,进入深度昏迷(肝性昏迷)脑电图常显示异常波形,有助于早期诊断。体检常发现深度黄染,肝浊音界缩小,时有皮肤与巩膜出血。尿量显著减少,并出现蛋白尿及管型。肝功能试验提示严重肝损害。如不及早治疗,患者往往于短期内死亡、病理表现为急性肝坏死;亚急性重型肝炎:本型较暴发型肝炎为慢。黄疸呈渐进性加深,血清胆红素常>17μmol/L,凝血因子Ⅱ时间明显延长,胆碱脂酶活性明显减低,且有精神不振、消化障碍、恶心呕吐、体力衰退、发热、肝大(或缩小)与触痛。逐渐出现顽固性鼓肠与腹水,严重时可出现肝肾综合征,甚至进入昏迷。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可康复,或发展为肝硬化,若病程中附加感染或肝衰竭严重,则预后多凶险;慢性重型肝炎:此型即慢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临床表现如同亚急性重型肝炎,但有慢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的病史,体征及化验异常。

(3)慢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的主要依据为:①病程持续半年以上。②主要症状为乏力、食欲缺乏、食后饱胀、厌油腻,时有恶心呕吐,黄疸可有可无,且常为轻度而有波动性,肝持续肿大与硬度增加,伴有触痛与叩击痛,脾大诊断的意义较大。急性肝炎患者在恢复期脾大不回缩意味着病程为迁延性,或向慢性发展。③肝功能试验异常,比较敏感的试验为尿内尿胆素原试验,血清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及血清絮状与浊度反应等。血清电泳丙种球蛋白增高是提示慢性肝炎的标志。急性甲型肝炎不致发展为慢性,而急性乙型肝炎与非甲非乙型肝炎则有慢性化倾向。如发展为肝硬化,则肝脏缩小而硬度增加,脾脏大,血清蛋白持续降低而丙种球蛋白持续增高。

3.原发性急性妊娠脂肪肝 本病临床甚少见,原因未明,是否继发于内分泌或营养障碍仍未定,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常易被误诊为暴发型肝炎。

4.中毒性肝损伤 有些药物或毒物有肝毒素作用,可引起肝脂肪变性与肝小叶中心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肝大、黄疸及肝功能损害。

5.梗阻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肝内毛细胆管及胆管、肝胆管或胆总管的机械性阻塞所引起。皮肤瘙痒与心动徐缓是常见的症状、肝大是常见的体征。无合并感染的机械性阻塞不致引起脾大。黄疸早期呈金黄色,稍后呈黄绿色,晚期呈绿褐色,甚至近于黑色,黑色黄疸患者如触及胀大的胆囊,提示阻塞部位在胆总管,起源肿瘤者较多,而起源于结石者甚少。

肝内梗阻性黄疸:肝内梗阻性黄疸多表现肝内淤胆综合征。临床与病理有独特的内容,病程经过可区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以急性型为多见,少数急性病例可发展为慢性,甚至演变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内淤胆综合征有下列临床与病理特点,①有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或某些有关药物治疗史,黄疸起病较急,有皮肤瘙痒、深色尿、浅色粪便、肝大等征象;②血生化检查符合阻塞性黄疸的特点,提示肝实质损害较轻或无肝实质损害的征象;③肝活检的主要改变是毛细胆管与小胆管内胆汁淤积与胆栓形成,而肝实质损伤轻微。

(2)肝外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临床特点是阵发性右上腹绞痛后出现黄疸,过去可有同样的发作史。如合并感染,则出现寒战和发热。黄疸为中等度(胆红素总量较少超过120μmol/L),化验检查示阻塞性黄疸,而无肝功能损害的表现。黄疸的发生不仅由于结石梗阻,还可由于胆总管平滑肌痉挛或水肿所致。X线平片可显示不透X线的结石影,静脉胆囊造影可显示胆总管扩张与透X线的结石影,但有黄疸时不宜做此项检查。B型超声,结合临床常可确定诊断。胰头癌,男性为多见,发病多在40~60岁。癌最多发生在胰头部,表现进行性阻塞性黄疸。

6.胆红素代谢功能缺陷疾病 此类黄疸临床上少见。一般为先天性,偶尔也可为获得性。常误诊为慢性肝炎或慢性胆道疾病。临床上慢性波动性黄疸患者症状轻微,肝功能试验除胆红素代谢障碍外无其他明显的异常,病程经过不符合病毒性肝炎的一般转归规律时,特别是有家族史者,应注意此类少见的黄疸。

【治疗措施】

1.西医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症治疗。

2.中医治疗

(1)阳黄

①热重于湿:清利湿热退黄。方药:茵陈蒿汤加减。茵陈、栀子、大黄等。

②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方药:茵陈五苓汤合连朴饮加减,茵陈、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黄连、厚朴等。

③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方药:千金犀角散加减,犀角(水牛角代)、黄连、栀子、升麻、茵陈等。

(2)阴黄

①寒湿困脾:温阳健脾,化湿退黄。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味,茵陈、附子、白术、干姜、甘草等。

②脾虚湿滞:健脾养血,利湿退黄。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白芍、桂枝、生姜、大枣、甘草(炙)、饴糖等。

【常见误诊原因分析与对策】

黄疸患者应首先确定高胆红素血症类型,再确定黄疸的病因。肝细胞性黄疸与肝内梗阻性黄疸的区别最为困难,应从临床、实验室等多项指标入手,认真分析,作出判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日塔罗​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塔罗的九号牌——隐者牌​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上有一位老人,左手拄着棍子,右手提着灯站在山顶​隐者牌是土元素,占星对应处女座,核心含义
  • ”听柠悦这么一说,王迅达也觉得有道理:“对,这样好啊,这样一来,就用不着急急忙忙的了,晚上回去,我跟小芸商量一下。“肯定有机会啊,咱们现在向外国发展,米国,我肯
  • 凌好顾时渊凌好顾时渊(全章节无弹窗收藏即看)笔趣阁全文阅读pwhQKVo 书名:《凌好顾时渊》 ‼主角:凌好顾时渊 -----↓↓↓公仲呺【子心读屋】↓↓↓-
  • 难得找到一个有这些小料的奶茶……结果领个券的时间就下了[苦涩](我知道过季了但是问题是你们应季的时候也妹做啊!反正我是基本没看到过的……)我这边最常见的就是茶百
  • 我们追啊,赶啊,仿佛小小的萤火虫就是童年黑夜里最明亮的灯光。可惜我刚出差回来,又困又累,怎么都睡不够,导致真的是在酒店里睡掉了大部分时间,连温泉都没泡,时间就已
  • #雯婷数字能量# 此号女用:1377679189*桃花多多,容‮伤易‬筋动骨,性格孤僻,叛逆)‮且而‬此‮要号‬么‮是就‬没‮桃有‬花,要‮就来‬来好几个,反‮
  • 已完结√不知道要怎么分的快乐肉:1.《穿进黄油被男主啪了》一言不合开干大佬攻x娇里娇气戏精皮皮受。海棠作者顾咕咕文合集~(软件主✌️)1.把继兄当做牛郎后 2.
  •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最喜欢的便是干燥舒爽,而不是黏乎乎湿答答。脾胃是后天之本,吃的东西都得从这儿运化分解,好的转化为气血滋养其主,糟粕从这儿往下方传送。
  • 远在千里的电话另一头,程楚浩说道:“徐主任,是我,这越洋电话费贵,我就长话短说啊,你们一家三口和澄毅媳妇儿的鉴定结果出来了,徐若霜,尉迟远山和穆晚柠为生物学母女
  • 传说中你为爱甘心被搁浅,我也可以为你潜入海里面,怎么忍心断绝忘记我不变的誓言?爱情能超越一切,只要你在我身边,所有蜚语流言完全视而不见请不要匆匆一面,一转身就沉
  • #“天堂马”超级免疫蛋白# 真正的智者绝不会为了捍卫真理而死,TA必须是为了捍卫神和真理而继续好好活着。而且TA会继续提升自己,继续进化迭代自己,让自己的智慧思
  • 家人看到我开的蜜儿堂越来越好了以后,便再也不提让我关门带娃的事了,反而还提出让我再开一家宫延楼热灸养生馆,儿童和成人的同步进行。对于开一家抖音小店需要多少钱,可
  • 天蝎座:爱他的人说到占有欲这个事情,十二星座中,除了金牛,那就属天蝎了,他们不喜欢别人觊觎自己的东西,自然另一半也是不可以的,所以他需哟一个全心全意爱他,懂他的
  • 警号4:「伤口难以癒合」 患肝脏疾病人士免疫力会变差,所以若伤口不容易癒合、容易化脓,亦可能是肝功能变差的其中一个警号。 警号3:「手掌充血」 当肝脏变坏,恶
  • 和有家庭的人产生情愫,这都是过去的缘,切莫以此缘,行污染之事,反而被天地神明所忌讳。如果不改行,你一边挣钱,一边造业,赚的都是凶财,凶财就会凶出,到最后你会发现
  • 2023年9月27日,泗水县市场监管局接到投诉举报,称徐某在销售冷暖空气调节扇过程中作虚假和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误导消费者,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徐某在销售冷暖空气
  • 楼盘分析:选房分析:昨天一口气把文城看完,林祥福死了,终其一生寻找的小美始终也没有见到,有时候在想余华老师把她们的结局写的潦草了,但是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圆满。荣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我说我有点困,眼睛快要睁不开了,你让我靠一她点点头又拍拍自己肩膀说「程少商真可怜,结婚前冒雨来救末婚夫,我真可怜,大夜戏给你当靠枕」我笑得差点清醒。这种情况
  • 书里文字像诗一样,对桃子和我来说都是心灵马杀鸡~(每次陪她读,我都会含泪的程度这套书的主题都是2岁半和更大的孩子们可能经常在心里的疑问~《爸爸妈妈为什么总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