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马鲛鱼之约# 阳春三月,春光正好,油菜花黄了一地,一行人去咸祥,赶赴一个马鲛鱼之约。

咸祥地处象山港口北岸,三面临海,距宁波城区40余公里,与南岸象山隔海相望。象山港流域汇集了四明山、天台山的源头活水,四季分明,气候温润,饵料丰富,是众多洄游性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的乐园。

马鲛、白鲳、海鲈、东海尖嘴带鱼、梭子蟹等等,众多在象山港出产的海鲜,肉质、口感、味道普遍优于其他海域渔获。

过了邃道,就到了瞻岐、咸祥海滨滩涂地带,空气中有股浓浓的咸鲜味,那是海的味道,仿佛也是此刻正在洄游途中的象山港蓝点马鲛鱼散发的味道。

吃鱼讲时节,什么时节吃什么时节的鱼,这是海边嗜鱼客的讲究。“正月鳗,二月蟹,三月香螺爬上滩……八月蝤蛑抵只鸡” 等等,说的正是这回事。蝤蛑即青蟹,农历八月是品尝青蟹的最佳时节。

马鲛鱼在宁波、舟山一带,是一味再寻常不过的海鲜,一年四季菜场都有售,价格也很亲民,按个头和鲜度,每斤二三十元不等。家常的吃法是暴腌、清蒸或煮咸齑,上宴席则做成熏鱼片。

马鲛鱼流线型,形似纺锤,跟青鲇鱼、鲭鱼类同,肉质也差不多,厚实,少刺,吃起来畅快。但是,纵然如此,寻常日子,当地人对马鲛鱼依然打不起劲儿来,论肉质其不如带鱼、叉鱼,说口感不及蟹、虾和各种贝类。

然而,外地人对其并不“感冒”。我一川籍同事,来单位后特爱吃青鲇鱼,问他为何不吃马鲛。他反问为啥要吃马鲛?青鲇鱼三元多一斤,一样的口味一样的口感一样,多肉少刺价格却要贵上十倍,我为啥要吃马鲛?理由太充分,我被驳得哑然无言。

但是,每年三四月、清明前夕,马鲛鱼就露出了其不寻常的一面:价格通常情况下要比平常翻上十倍,且一鱼难求;要吃到当天鲜的马鲛,得预约,起早,专程跑到象山港沿岸渔港码头上去等、去抢,也未必能得偿所愿。

外地人又看不明白了:马鲛鱼菜场不多得是吗?干嘛要起早贪黑地赶到海边码头上出大价钱去抢呢?

当地海鲜吃货们会告诉你:象山港马鲛鱼跟外洋马鲛不一样,首先个头没外洋大,最大的七八斤,一般四五斤;其次象山港马鲛鱼的鱼背从鱼头到鱼尾泛着蓝绿色光斑,而其他马鲛鱼的鱼背颜色较深。

此外,象山港马鲛鱼嘴略上翘,肉呈自然的粉红色,外洋马鲛鱼肉色则要白腻得多,就像一张纸,显得纯净而缺乏层次感。外洋即外地,在宁波人看来,非地产海鲜皆是外洋货。

当然两者最主要差异,体现在味觉、口感上。

同样问题在宁波当地人中其实也存在。宁西四明山区人们因距海相对较远,通常很难吃到当天捕捞上岸的海鲜。对于 “象山港川乌(方言,蓝点马鲛鱼另一俗称)多少多少鲜”之类说辞也多有不屑,认为有些“洋火蓝气”(方言,有吹牛、夸耀意)。

这里有个故事,有户人家到鄞东海边咸祥提亲,尝了亲家款待的清明马鲛鱼,这才信服,道:“没吃过清明象山港马鲛鱼,白做许多年宁波人!”如此看来,要吃到正宗象山港马鲛鱼,应时应节还不够,还得讲究应地:离开了鱼出水的地方,把满背蓝光的马鲛鱼冰封冷冻了再吃,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每年清明前夕,背上闪着蓝色光斑的马鲛鱼洄游到象山港交配产卵,此时的马鲛鱼脊泛着绿色光泽,肉质漂、肥、嫩,入口即化,不似外地马鲛那般坚、柴,身价也最为昂贵,当地人昵称为川乌或鰆鯃,以别于其他海域的马鲛鱼。这是相对靠谱的一种说法。

咸祥是鄞东古镇,地处东海之滨象山港北岸,是个品象山港马鲛鱼好去处。挑个海鲜食府进去,老板娘心照不宣:吃马鲛鱼的吧?一鱼三吃。

“早上刚上岸的鱼。还剩一条,挑一条。“但见四尾躺保鲜冰柜上的马鲛鱼三、五斤不等,健硕、挺括、乌油闪亮,背上一溜蓝色斑点似还在泛着蓝绿色曼妙光泽。我们有些被老板娘招呼糊涂了:还剩一条,挑一条……逻辑上似有不通。后来才明白,四条鱼,三条已有人预订,我们拥有先到优势,大小优劣就由我们挑了。

为不辜负这份“优势”,我们挑了条最大的,过称,五斤出头,去零归整,正好一千元。老板娘是个土生土长的渔家女,老爸、老公至今依然以出海捕鱼为生,出没在象山港的风浪里。她原本也偶或随父亲上船捕鱼,婚后不再上船,孩子上学后就独自撑起了这家店铺。

据她介绍,以前象山港马鲛鱼产量高,运输不便,保鲜技术又跟不上,一到清明时节,大批贼骨锃亮马鲛鱼上岸,一时出不完,就变着法子自己吃:做鱼丸、轧鱼面当饭吃,熏鱼做零食,或者用大盐大石头腌了压了。但吃来吃去,总不及传统一鱼三吃地道,有滋味。后来捕捞量逐年减少,吃的人越来越多,价格节节攀升。

如今一条船出海,一天能打到几尾正宗马鲛鱼都难保证。她这家海鲜主打食铺生意却越来越好,尤其清明节前后,食客想吃本港马鲛都得预订。我们一行今天运气好,预订三条,却出水了四尾,不然只能到其他店铺撞运气了。

三道马鲛鱼鲜上桌:马鲛鱼头、鱼尾煮咸齑,不放任何调味料,经大火炖煮,骨酥肉烂,丰富的胶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融入汤汁里,在咸齑咸香加持下,变得肥而不腻,鲜而不腥,恰到好处。咸齑在里面起到很好的调和、压阵作用。

马鲛鱼纤维紧致,多肉少刺,最适合做熏鱼。鱼胸腹段从脊背纵向剖开,带鱼骨一半片斜刀片,经酱油、料酒和葱姜腌渍,用来炸熏鱼。另一半切段,抹上粗盐、料酒和葱姜,几分钟后即可下锅蒸制,即为暴腌马鲛鱼。马鲛鱼熏片口感酥脆,浸渍调味汁后,口味甜酸,下酒是一绝,做零食就太奢侈了。

暴腌马鲛鱼肉质紧实,不腥不腻,咸鲜适口,筷尖搛起,肉片呈白菊瓣状,让人味蕾、食欲大动,快感。

阳春时节的马鲛鱼,成就了宁波人对海鲜的独特理解和对大海的崇高礼敬。而对于食客来说,一鱼三吃之后,更应懂得,美味是用来品尝、享用的,同时也需要珍惜。不然,再多的资源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阳春时节,赶赴一场马鲛鱼之约》作者 | 包德贵

南岳下二世马祖一禅师法嗣百丈怀海禅师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者,福州长乐人也。姓王氏。丱岁离尘,三学该练。属大寂阐化江西,乃倾心依附,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同号入室。时三大士为角立焉。师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曰:“是甚么?”师曰:“野鸭子。”祖曰:“甚处去也?”师曰:“飞过去也。”祖遂把师鼻扭,负痛失声。祖曰:“又道飞过去也。”师于言下有省。却归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问曰:  “汝忆父母邪?”师曰:“无。”曰:“被人骂邪?”师曰:“无。”曰:“哭作甚么?”师曰:“我鼻孔被大师扭得痛不彻。”同事曰:“有甚因缘不契?”师曰:“汝问取和尚去。”同事问大师曰:“海侍者有何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为某甲说。”大师曰:“是伊会也。汝自问取他。”同事归寮曰:“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师乃呵呵大笑。同事曰:“适来哭,如今为甚却笑?”师曰:“适来哭,如今笑。”同事罔然。次日,马祖升堂,众才集,师出卷却席。祖便下座。师随至方丈。祖曰:“我适来未曾说话,汝为甚便卷却席?”师曰:“昨日被和尚扭得鼻头痛。”祖曰:“汝昨日向甚处留心?”师曰:“鼻头今日又不痛也。”祖曰:“汝深明昨日事。”师作礼而退。师再参,侍立次。祖目视绳床角拂子。师曰:“即此用,离此用?”祖曰:“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师取拂子竖起。祖曰:“即此用,离此用?”师挂拂子于旧处。祖振威一喝,师直得三日耳聋。自此雷音将震,檀信,请于洪州新吴界,住大雄山以居处。岩峦峻极,故号百丈。既处之,未期月,参玄之宾,四方麇至。沩山黄檗当其首。一日,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黄檗闻举,不觉吐舌。师曰:“子已后莫承嗣马祖去么?”檗曰:“不然。今日因和尚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然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已后丧我儿孙。”师曰:“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见。”檗便礼拜。﹝沩山问仰山:“百丈再参马祖因缘,此二尊宿意旨如何?”仰云:“此是显大机大用。”沩云:“马祖出八十四人,善知识几人得大机,几人得大用?”仰云:“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余者尽是唱导之师。”沩云:“如是,如是。”﹞有僧哭入法堂来。师曰:“作么?”曰:“父母俱丧,请师选日。”师曰:“明日来,一时埋却。”  沩山、五峰、云岩侍立次,师问沩山:“并却咽喉唇吻,作么生道?”山曰:“却请和尚道。”师曰:“不辞向汝道,恐已后丧我儿孙。”又问五峰。峰曰:“和尚也须并却。”师曰:“无人处斫额望汝。”又问云岩。岩曰:“和尚有也未?”师曰:“丧我儿孙。”师谓众曰:“我要一人,传语西堂,阿谁去得?”五峰曰:“某甲去。”师曰:“汝作么生传语?”峰曰:“待见西堂,即道。”师曰:“见后道甚么?”峰曰:“却来说似和尚。”师每上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一日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老人曰:“某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某对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师曰:“汝问。”老人曰:“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曰:“某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乞依亡僧津送。”  师令维那白椎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聚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病人,何故如是?
食后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黄檗便问:“古人错祗对一转语,堕五百生野狐身。转转不错,合作个甚么?”师曰:“近前来!向汝道。”檗近前,打师一掌。师拍手笑曰:“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沩山举问仰山,仰曰:“黄檗常用此机。”沩曰:“汝道天生得,从人得。”仰曰:“亦是禀受师承,亦是自性宗通。”沩曰:“如是,如是。”﹞时沩山在会下作典座。司马头陀举野狐话问典座:“作么生?”座撼门扇三下。司马曰:“太生。”座曰:“佛法不是这个道理。”问:“如何是奇特事?”师曰:
“独坐大雄峰。”僧礼拜,师便打。上堂:“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问:“如何是佛?”师曰:“汝是阿谁?”曰:“某甲。”师曰:“汝识某甲否?”曰:“分明个。”师乃举起拂子曰:  “汝还见么?”曰:“见。”师乃不语。普请钁地次,忽有一僧闻鼓鸣,举起钁头,大笑便归。师曰:“俊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师归院,乃唤其僧问:“适来见甚么道理,便恁么?”曰:“适来肚饥,闻鼓声,归吃饭。”师乃笑。问:“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如同魔说时如何?”师曰:“固守动静,三世佛冤。  此外别求,即同魔说。”因僧问西堂:“有问有答即且置,无问无答时如何?”堂曰:“怕烂却那。”师闻举,乃曰:“从来疑这个老兄。”曰:“请和尚道。”师曰:“一合相不可得。”师谓众曰:“有一人长不吃饭不道饥,有一人终日吃饭不道饱。”众无对。云岩问:“和尚每日区区为阿谁?”师曰:“有一人要。”岩曰:  “因甚么不教伊自作。”师曰:“他无家活。”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但歇一切攀缘,贪嗔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过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善恶是非俱不运用,亦不爱一法,亦不舍一法,名为大乘人。不被一切善恶、空有、垢净、有为无为、世出世间、福德智慧之所拘系,名为佛慧。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见情尽,不能系缚,处处自在,名为初发心菩萨,便登佛地。”问:“对一切境,如何得心如木石去?”师曰:“一切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著,作若干种解会,起若干种知见,生若干种爱畏。但了诸法不自生,皆从自己一念,妄想颠倒,取相而有知。心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一一诸法当处寂灭,当处道场。又本有之性不可名目,本来不是凡不是圣,不是垢净,亦非空有,亦非善恶,与诸染法相应,名人天二乘界。若垢净心尽,不住系缚,不住解脱,无一切有为无为缚脱心量处,于生死其心自在,毕竟不与诸妄虚幻、尘劳蕴界、生死诸入和合,迥然无寄,一切不拘,去留无碍。往来生死,如门开相似。夫学道人,若遇种种苦乐,称意不称意事,心无退屈,不念名闻利养衣食,不贪功德利益,不为世间诸法之所滞碍,无亲无爱,苦乐平怀,衣遮寒,粝食活命,兀兀如愚如聋,稍有相应分。若于心中广学知解,求福求智,皆是生死,于理无益,却被知解境风之所漂溺,还归生死海里。佛是无求人,求之即乖;理是无求理,求之即失。若著无求,复同于有求。若著无为,复同于有为。故经云:不取于法,不取非法,不取非非法。””又云:“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由。不为一切有为因界所缚,不被有漏所拘。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以无著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亦云应病与药。”问:“如今受戒,身口清净,已具诸善,得解脱否?”师曰:“少分解脱,未得心解脱,亦未得一切处解脱。”曰:“如何是心解脱及一切处解脱?”师曰:“不求佛法僧,乃至不求福智知解等。垢净情尽,亦不守此无求为是,亦不住尽处,亦不欣天堂、畏地狱,缚脱无碍,即身心及一切处皆名解脱。汝莫言有少分戒,身口意净,便以为了。不知河沙戒定慧门、无漏解脱,都未涉一毫在。努力向前,须猛究取,莫待耳聋眼暗,面皱发白,老苦及身,悲爱缠绵,眼中流泪,心里慞惶,一无所据,不知去处。到恁么时节,整理手脚不得也。纵有福智、名闻、利养,都不相救。为心眼未开,唯念诸境,不知返照,复不见佛道。一生所有善恶业缘,悉现于前,或忻或怖,六道五蕴,俱时现前。尽敷严好舍宅,舟船车轝,光明显赫,皆从自心贪爱所现。一切恶境,皆变成殊胜之境。但随贪爱重处,业识所引,随著受生,都无自由分。龙畜良贱,亦未定。”问:“如何得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祇明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一切有无诸境转,是汝导师。能照破一切有无诸境,是金刚慧。即有自由独立分。若不能恁么会得,纵然诵得十二韦陀典,祇成增上慢,却是谤佛,不是修行。但离一切声色,亦不住于离,亦不住于知解,是修行读经看教。若准世间是好事,若向明理人边数,此是壅塞人。十地之人脱不去,流入生死河。但是三乘教,皆治贪瞋等病,祇如今念念若有贪瞋等病,先须治之,不用求觅义句知解。知解属贪,贪变成病。祇如今但离一切有无诸法,亦离于离,透过三句外,自然与佛无差。既自是佛,何虑佛不解语。祇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缚,不得自由。以理未立,先有福智,被福智载去,如贱使贵。不如先立理,后有福智。若要福智,临时作得。撮土成金,撮金为土,变海水为酥酪,破须弥为微尘,摄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于一义作无量义,于无量义作一义。伏惟珍重。”  师有时说法竟,大众下堂,乃召之。大众回首,师曰:“是甚么?”﹝药山目之为百丈下堂句。﹞师儿时随母入寺拜佛,指佛像问母:“此是何物?”母曰:“是佛。”师曰:“形容似人无异,我后亦当作焉。”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于人?”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餐。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唐元和九年正月十七日归寂,谥大智禅师,塔曰大宝胜轮。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净土法门,能否往生西方,关键在于是否有真信切愿。印光大师也说:“念佛法门,以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况已相应乎。”信愿行三者,是西方净土之生因,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三资粮。“盖净土法门,不出信、行、愿三。”这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对净土三资粮,净土宗历代祖师大德多有开示、说明,多位祖师留下著作造福后世、当今。如十一祖省庵大师写《劝发菩提心文》,作《西方发愿文注》,著《涅槃会发愿文》。其净土思想中立愿指向明确,发愿理论丰富。省庵大师把发愿作为修学净土法门的第一要务,认为立愿是具该信、行的资粮枢纽,彰显、重视立愿的重要性。

一、发愿的重要性

净土三资粮中,发愿是生信之后的必然步骤。对西方净土要有信有仰,信者相信也,仰者乐求也,也就是欣然愿往生到净土。愿就是心愿,是从自己内心发心立愿,是发自肺腑的誓愿。净土法门的修行重在立愿,愿是净土得生与否的关键,如蕅益大师所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又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

省庵大师秉承净土法门有关发愿的思想理论,对净土立愿的重要性给予多次论证、说明和劝导。他在《劝发菩提心文》中殷殷嘱托道:“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修学佛法之入门要道,不在他处,首在发菩提心。佛法修行最紧急的要事,首先是立愿,行无愿不成,无愿必至退转。发心立愿,是佛法修行的根本,是上求下化的必然条件。如果不能发平等慈悲的广大之心,立下坚固不退之愿,则纵使经历尘点劫数,依然不能了脱生死,还在六道轮回。所谓的修行,只是徒劳。《华严经》上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有一菩萨,往昔遇佛,发菩提心。后在世间修行,将前所发菩提心忘失,结果所修无论世间善,还是出世间善,都成了魔业。忘失菩提心尚如此,何况未发?所谓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发愿是修行不可缓之事,欲修学佛法必先立愿。普贤菩萨发十大愿王,观音菩萨发十二大愿,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四十八愿等等,都是后世修学的模范,也昭示了修行以立愿为本的道理。

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开示:“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不要认为一念轻微,虚愿无益。能发一念西方愿,即播将来净土种。依真心修行,心真则事也真实;依大愿精进,愿广则行深。世间至大者无非虚空,然而与心想比,虚空非大,还是心为大。此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包太虚,周沙界。世间至坚者无非金刚,然而与愿力相比,金刚非坚,还是愿力最坚。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西方愿。与会大众,近日结成莲社,发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那么我们未来成就果觉圆满三十二相,百福庄严,就是以今天的发愿为起点。净土十祖行策大师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说:“然选佛场开,是处可入。无论深山净刹世路风尘,要须心作南车,愿为前导,苟所向不乖。”往生西方净土,必须以发心立愿为导向。否则,就会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列举了十大愿王的神妙德能,描述其在行者临命终时所显发的力用。经云:“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经文描述了一个临终者,哪怕是国王这样的世间最至尊至贵的人,在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他的大臣辅相、象马车乘以及一切珍宝财物、妻妾奴婢、尊贵荣誉等等有形的和无相的一切,都不能随他而去。十大愿王内含了引导行人往生西方之功德,在临命终时,显发无作妙用,引导行人往生西方。以此类推,我们净业行人平时立愿往生西方,精进修行,是植愿力之因,而临命终时乘愿往生极乐,即是兑现愿力之殊胜果报。

所以说,信愿行净土三资粮中,愿起着决定性作用。省庵大师在《劝修净土诗》的序言中说:“有行无愿,终不往生。”没有生到西方净土的愿力,纵使念佛念得一心不乱,也不会生到西方。在《西方发愿文注》中,省庵大师论述了信愿行净土三资粮的关系:“又愿之一字,具该信、行。信则自、他、因、果、事、理不虚(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为因,往生作佛为果实也。西方是事,唯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实,故云不虚) 。行则专事持名, 不杂不散。愿则心心好乐,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无愿者有矣,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也。”

净土法门的发愿,本身就包含了信、行。信即蕅益大师所说的深信自、他、因、果、事、理都真实不虚(即相信自心本来是佛,别人也如此。相信念佛为因,必会成就往生净土和最终成佛的果报。相信事相上的西方极乐世界真实存在,而理体上的西方极乐世界为自心所具、所现。这些一一都是真实的,因此说不虚)。行则是专一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杂不散。愿则是心里时时都怀着喜乐,念念都期盼往生。信、愿、行三者缺一不可。有的人对西方净土有信有行,但仍可能不愿往生。但是,已发下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誓愿,却仍然对净土无信,并没有念佛的行持,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省庵大师作有一首论述净土信愿行三资粮的诗,诗中写道:“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信根先向心田种,行足还加愿力坚。路乏资粮终不到(有信愿无行),马无缰御孰能前(有信行无愿) 。但将三事为符契, 携手同登九品莲。”有信愿无念佛的行持,往生不了西方净土。有信有行却没有往生的誓愿,这就像马没有缰绳而不能驾驭前行一样,是不能生到西方净土的。

有人对往生净土需要发愿心有疑问,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作了假设性的问答,对发愿的疑问进行了解疑答惑:“又问:为善生天,作恶入地狱,本不发愿。念佛往生,亦复如是,何须待愿而后生耶?答:三界因果,随业所感,固不待愿而成。求生西方,出世正因,若无大愿要期,纵然念佛,决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虽无御者,亦知归宿。如行生路,决无趋向,必须御者手执绳头,复加鞭策,然后方行。众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绳头,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如牛无御。故必以发愿为要也。”

有人问道:行善者生天,作恶者堕入地狱,并不需要发愿。念佛往生,也应如此,何必非要发愿后才能往生呢?省庵大师解释道:三界内的因果报应,都是随众生各自的业力所感,自然不用发愿便会如此。求生西方净土乃是横超三界、出离生死的出世间大事因缘,如果不发大愿激励、约束自己,纵然念佛,也决不可能成功。譬如牛在熟路上,虽然无人驾御,也能回家。如若在陌生的路上,它肯定会搞不清方向,必须由御者手执缰绳,再加以鞭策,然后才能前行。众生的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净土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佛如缰绳,四弘誓如鞭策。往生西方净土犹如行路,无愿便不能往生,就像牛无人驾御不能前行一样。所以往生净土的事业,必须用发愿来激励自己、约束自己、引导自己。

省庵大师“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广则行深”、“有行无愿,终不往生”、“愿之一字,具该信、行”、“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净土法门“以发愿为要”等有关净土立愿的观点,既继承了以前净土祖师大德有关净土立愿的思想,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把立愿摆到了修学净土法门的首要位置,作为念佛行持的动力源泉,具该信、行的资粮枢纽,成办往生事业的第一要务,充分彰显了立愿的重要性和在往生西方净土中的关键作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榆钱儿便是我小时候少有的美食,我和伙伴们最惯常的吃法就是爬上树去,折一支满串的榆钱儿,用手一撸,直接塞在嘴里,大口吃起来。大奶奶家的伯伯在北京,生活要好一些,厅
  • YLDP 22AW Collection 1st「Departure songs离别歌」现已发售【鲁尼怒斥姆巴佩:没见过那么自傲的,告诉你梅西22就金球了】曼联
  • 1.都是车车的合志《Love Letter》写手:DC/@Yamnos /@无聊的子聊 封面:@肆月远洋 插图:@荒珒月 赠品:@过气教主_北泽 2.歪老师的《
  • 更加重要的是,有这些陪伴球队经历高高低低的球迷,即使16郎、即使马戏团,依然坚守在球队周围。La festa della mamma, che in Itali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Ya#每日一善# It’s better to strive for today with sweat than regret
  • 补昨日史瑾禾小朋友Happy 60 Days提前几天过双满月啦 这是爸爸妈妈给你准备的人生中的第一个仪式感 虽然你现在还小什么都不懂 但还是希望等你长大翻看幼年
  • 三天,把12篇的小故事做完了,无所谓好坏,从没有到有的过程就很让人自足。 三天,把12篇的小故事做完了,无所谓好坏,从没有到有的过程就很让人自足。
  • 【19.9】小梅屋 梅子3盒 【39.9】超亚×小王子 蒸汽眼罩50片 【139】良品铺子 坚果零食大礼包2353g+赠 【9.9】乌江 榨菜30g*10
  • 附带最满意的活动与名人近距离接触 m.facebook.com/story.php?stor…#bb0un #บุ๋นเปรม#BTEndYearSale202
  • 这时候,你需要稍微给补点油,沾脑门的油即可.2、玩一周,缓两天在盘玩的过程中,蜜蜡也可能会出现油腻腻的感觉。4、玩一年,自然氧化蜜蜡经过一段时问盘玩,表面颜色会
  • 关注@可可书坊 ,期待更多好书~#新书推荐#《#白色饥荒#》 1866—1868年,芬兰的人口大约只有180万,却有将近10万人在那次大饥荒中饿死、冷死、病死。
  • 希望热心商户、爱心市民、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多关注身边的流浪乞讨、临时遇困人员,对突发急病、生命危急的他们,联系120、110开展紧急救治的“助医服务”。寒
  • 待在老家的日子里,我唯一比较忧虑的就是切菜了,每当我拿起菜刀看到那偷着清冽锋利亮光的刀光时,我就不寒而栗,总是心惊胆战的切菜,我的原则是不求快但求稳。很高兴 在
  • My love for you is like acetic acid ionization, which can't be complete; it's li
  •   比如子年子方为太岁方,它的正前方为午方,午就是岁破方。  2、太岁方不能动土  平时我们常说不可在太岁头上动土,意思是说在太岁头上动土是会遭到惩罚(天谴)的
  • 因为仅此一家餐厅,菜价很贵,一道主菜要四十几欧,是首府托尔斯港餐馆价格的两倍。#文严文[超话]#[浮云] #文严文 王牌双A# 今天回看物料看到一个很磕的点…上
  • 咱们比义乌的电热毯更让人关注的应该是我们的太阳能出口的高涨,也就是说现在的欧洲无论是英国、法国、德国,本来就是绿色能源比重最高的国家,可能未来会更高,也就是说5
  • 同样来自贵州的李井芬以2小时36分14秒的成绩获得女子全程冠军。男子全程冠军被“00后”贵州选手丰配友斩获,成绩为2小时13分53秒。
  • 自从机构宣布退回以来,美联英语的工作一直在进行当中,美联英语工作不止针对支付款人,还包括推荐机构、担保机构、代偿机构等相关合作机构,竭尽全力加强,以确保成效最优
  • ”啊,我觉得很棒而且镜头也不止是这个场景,拍摄还要继续其实,我认为她是一位“优等生”女演员,“因为无毒所以无趣”但事实上她为作品奉献,看了《午夜凶铃》和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