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文艺】林森:“知青”原点与时间之书 ——论韩少功长篇小说《日夜书》(上篇)

重返原点——韩少功的“知青”情结

韩少功是一个不那么会虚构的作家,即使像《爸爸爸》这样貌似荒诞、架空的作品,里头的主人公丙崽也仍是有着现实原型的。翻看韩少功的作品,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随笔,都会发现一个特点,韩少功几乎可以称为某种意义上的“青春写作”,他的大多数作品,都绕不过一个词——知青。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知青生涯,犹如一个没法剔除的烙印,频繁在韩少功的作品当中出现。这一段时间的经历太特殊、太刻骨铭心,以至于从下乡的地方返城,后来又到了海南生活,其间已经过去数十年,可后来的生活极难挤进韩少功的心灵,没法成为他的写作素材。知青生涯的重要,让他对后来的生活产生某种免疫和拒绝。无论是讨论到什么话题,韩少功都往往把疑惑置放回知青岁月,让那个当年被历史裹挟的年轻的自己,进行选择和思考。和韩少功同代的“五零后”作家里,几乎很少有人会持续性地不断书写自己的青春的经历,他们的目光往往向前追溯,很多人经常会书写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那段历史;或者,不断把当下生活纳入视野。而韩少功几乎是恒定的,一个固定的点——上山下乡、知青——一直在他的作品当作倔强地存在。即使他有某些作品确实涉及了当下的生活,也总会在某个时刻,重返知青岁月,从那里生发出所有的思考。“韩少功在知青经验和知青视角的反复推进书写中,把一代人的生活和成长、衰老印刻进当代历史中去。”

——“知青”可以说是韩少功大部分写作的原点。无论是早期的《西望茅草地》,还是其发表于2018年的长篇《修改过程》,“知青”在韩少功这里,永动机一般,他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思考,都要从这里出发;绕了一大道弯之后,还得回到这里。也很奇怪,即使韩少功书写了那么多关于知青的文字,可他仍然没有被视为所谓的“知青写作”,更不会被看作“青春写作”,这是因为韩少功从来不是那种题材论的作家。孔见就认为韩少功的知青写作“关乎知青一代,也关乎八0后、九0后、00后。将其命名为知青文学,会局限对作品原意和作者初衷的深入理解”。知青背景,只是韩少功思考的生发点,他关注的问题,要大得多,也复杂得多。《马桥词典》当中,由下乡到马桥的“我”作为穿针引线,勾连起马桥的人物和历史;《暗示》中,那些若隐若现的人物,也都是从知青年代走来,走向当下、走出国门,在一种世界性的遭遇下,对被具象笼罩下的知识性危机展开思考。即使是在书写其每年从城市回到乡村“隐居”半年的生活经历的《山南水北》,“知青”的视角也一直都在——他在书写二十一世纪初期乡村现实的同时,下乡时的经历,一直作为回忆、作为参证的文本存在,让他的思考更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可即便是有了那么多的回探,《日夜书》重返知青的经历,也不是重复,而是重新认识自己。

《日夜书》发表于《收获》2013年第2期,单行本也在2013年3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值得注意的是,韩少功生于1953年1月1日,进入2013年,恰好六十岁,恰好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在人生刚满六十之际,捧出《日夜书》,对于他个人,显得尤其有意义。可以说,《马桥词典》《暗示》《山南水北》和他早期的中短篇以及一系列思想随笔,其实都是一种公共写作,他要思考的,是一些大的、艰深的、有广泛意义的话题,可一个人总是面对这样的“沉重”,是会有倦怠感的,于是,他决定放下这些,面对自己,我们便看到了《日夜书》。他就在《日夜书》的修改版中自言:“这种文字更像是写给自己的,差不多弃权于成功与卓越,只是作者本人必要的释放和解脱。”在自己身满六十的时候,想到了一代人也大多是这个年龄,正在逐渐走出历史的舞台——现实当中的退场,也正是历史记忆的返场——他重新回溯自己文学的原点,书写那代人在当年与当下的遭遇。“在这一刻,在南方山区的僻静一角,向他们表示一份敬意,算是了结我多年来的一桩心愿。”在此时,历史和现实到底是黑白分明的日与夜,还是没法割裂连成一体的日与夜?

关于知青题材的小说并不少见,可有独特思考的,又是那么少见。我们所能见到的,多是一些自哀自怜满纸怨气的“知青故事”——好像历史把本来与他们无关的事强加到了他们身上,他们是受害者,永远那张哭哭啼啼的脸,“知青虐待了历史,因为他们总以为他们被历史所虐待”。韩少功显然不愿讲那类故事,他说:“‘表功会’和‘诉苦会’不是毫无根据,但形成模式以后,会扭曲我们对社会和人的认知。”他讲了后来成为了官员、流亡者、先锋艺术家、民营企业家……的一代人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韩少功随意出入十分自由,你甚至能从字里行间感到他写下某句话时露出的微笑。沉重的题材,被处理得十分易读。

《日夜书》在正式发表前的题目叫《后来》,格非曾建议他这个小说可以叫做《幽明录》,韩少功觉得太“文”了,不如直白些,最后换成了《日夜书》。从题目来看,“时间”无疑是小说的主题,马尔克斯式的小说开场,更是强调了时间性:“多少年后,大甲在我家落下手机,却把我家的电视遥控器揣走……”韩少功的《日夜书》显然走的是另外的路子,作者更愿意让记忆盘根错节,更愿意让语言随意萌发——很多网络语言也进入了他的叙述——这种流畅甚至“搞笑”的语言,和作者的写作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历史当然是沉重的,可我们是不是非得要沉重地叙述历史?我们是不是可以用“貌似轻松”的语调,来述说一个时代的沉重和荒诞?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或许韩少功在面对历史的沉重时,也有个人的柔软和脆弱,所以他需要用一种这么“轻松”的语言来带领自己进入一个不那么轻松的历史时间。

在《马桥词典》和《暗示》里,韩少功投入更多的,是理性、智性的思考,到了《日夜书》,感性开始强势介入,情感成了推动故事发展的一个强劲动力。他甚至也开始塑造人物了,比如说“马涛”,就是中国文学史中极为少见的人物,他身上集中了复杂的信息,他既是对社会思潮有深刻洞察力的人,也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无能无感者;他既是一个在思想方面有着极度骄傲的人,也是一个从未成功过一次的失败者;他既想引领全人类前进,又和家里的任何一个人都势同水火……评论家刘复生也注意到了马涛这个人物:“这个当初的启蒙主义的时代英雄在新的时代清晰地暴露出他的喜剧性和悲剧性。”韩少功在《日夜书》里,释放了自己的情感、展示了自己的柔弱,他的思考当然也还在——比如说思考这一代人的历史命运——可却已经不是通过思想的直接阐述,而是通过人物的命运起伏来呈现。《日夜书》是韩少功作品里,少见的“个人化写作”,用韩少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追踪自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包括各种隐秘的焦虑、惊讶、喜悦、屈辱、感怀,虽也有假托和虚构混迹其中,亲历性的现场记忆却是主要叙事动力。”

何谓“日与夜”?

韩少功的其他作品,在发表之后也曾有过修订,200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推出的“中国作家系列·韩少功系列”的文集一共九本,韩少功就曾在这套文集的自序中谈到他借着整理文集的机会,对自己的作品做了三方面的修订,一是恢复性的;二是解释性的;三是修补性的。但这些都是在旧作发表了多年之后的修订。《日夜书》不同,《日夜书》在《收获》2013年的发表和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一个版本,很快地,在台湾联经出版社出版推出了一个繁体字版本,同时也将有韩文版推出。韩少功自言:“考虑到境外读者对中国当代史不是太熟悉,我将这部小说里的情节布局稍作调整,大体上以时间为序,减少一些跨度较大的跳跃和闪回。”这个新版本也曾在《长篇小说选刊》2013年第6期转载。文字上的增删不大,可由于不少段落的前后顺序出现了调整,阅读感受差别极大。2015年,安徽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韩少功作品典藏系列”作品里,精装版的《日夜书》又再次作出增删、调整。多个版本的存在,使得分析《日夜书》变得比较困难,本文分析的内容,以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第一个版本为准。怎么理解题目中的“日”与“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杨庆祥认为:“可以是一个时间性的理解,但也可以看成历史的隐喻。日代表什么,代表历史的清晰理智的层面;夜代表那种非常荒谬的埋在地底的非常深层的东西。”在笔者看来,《日夜书》中,有多组概念都对应着“日”与“夜”,得一一分析。

“日”与“夜”之一:历史与现实

《日夜书》在故事的安排上,被分割成界限分明的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历史的,一部分是关于当下现实的。书中人物的生命历程,也被切分成两半,一半呈现着知青时期的经历,一部分则是当下的遭遇,从故事的发展来讲,中间有数十年空白期。虽然也会有零星的字句作为串联,但整体上来讲,历史和现实显得泾渭分明。在《日夜书》里,关于知青的这一段历史,当然是残酷的,十几岁的少年被时代大潮所裹挟,抛弃了一切,就再也没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作为主人公的“我”,不过是一个初中生,甚至都没能形成对世界的完整的看法,就被时代天空上飘荡着的大词所鼓动,毅然奔向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作出决定时,“我”是有着“激情”的,还在日记里写下“你应该”“你必须”“你一定”“你将要”等词。在激情的掩盖下,人变得盲目,对下乡想得太过美好,离开城市时的豪情万丈,很快就迎来痛击——一场最简单的农活“挑泥”就把所有幻想打回原型。下乡之后,韩少功开始了对知青们日常生活的书写,有生活的、情感的、思想的……细节丰盈,“幽默”的语言之中,暗藏着时代的酸楚和悲怆。一个个真实的个体,在时代大潮中,被“命运”一次次抛起又摔下。韩少功以自己书写中极为罕见的耐心,塑造人物和记下时代印痕,有着极为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因为个人亲身经历,他没法对这段历史全然否定,犹豫不决的情绪尤其复杂。那一段历史是无情的,可青春、热血、眼泪都曾抛洒过;对比之下,眼下的生活显然更加平稳、更加应该让人珍惜,可更多的庸常和新的荒谬也出现了。正如杨庆祥在《<日夜书>的写作问题和历史观问题》中所言:“1960年代的政治狂热、知青狂热我们现在看很可笑,那我们看1990年代和当下的这种资本狂热不同样也很可笑吗?”走出当年那段历史时间的人,在数十年之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人生活往上走,更多人则不断被迎头痛击,在新的生活里面对“永恒不变”的磨难。貌似被韩少功忽略掉中间环节的书写,并没有因为泾渭分明而非此即彼互相抵制,在韩少功眼中,历史时间和现实时间是互相撞击、交融的,从来没有被割裂过,眼下的现实,是历史的呼应和回声。

“割掉”了中间的过渡期,是因为韩少功用这两个时间呈现出的巨大落差,在互相映照中显现出历史和现实这两个形象,就像“日”与“夜”那么分明。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所以我们往往会在情绪的引导下,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我们在挽回时,一定要保持理性。 理性有着诸多的好处,比如说给对方发消息,在感性的情绪中,难免会不自由得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暴露出来,从而让对方发现你要挽回的目的,引发对抗的负面情绪,如果我们能够跳出情绪,以一个理性的心态去进行联系,绕过雷区,结果自然也会好的多。#射手座怎么挽回前男友前任失恋了怎么挽回前女友异地恋异国恋爱情婚姻家庭男朋友女朋友老公姐弟恋军恋网恋同性恋#

[玫瑰][玫瑰]一轮新月,一丝牵挂,若说夜是感性,那夜晚的茶汤会滋生出浪漫的情怀。一个时刻的独处,在夜的催化下让人从心底回忆起半生的浮沉。仰望星空,开启心灵的天籁之音,亦洒脱亦困惑。一丝牵挂,一丝遗憾伴着幽幽茶香弥散归隐心灵深处。
夜又可以是理性的。繁华障目、舍本逐末,让人总是不自觉地迷失在世间的纷乱里,忘记了真实的自己,模糊了生活的初衷,丢弃了真正的快乐,午夜的一缕茶香让这一切最终归于平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干净和美好的电影。活熬到中年,经历生活的打磨,没有了目空一切的轻狂,没有了未经世面的青忍,没有了活蹦乱跳朝气,手拿保温杯,标配枸杞红枣金银花,偏于一隅,养花听戏
  • 明天要去图书馆啦~ 我好爱看柯南 总看的话 我的逻辑思维水平会提高吗 单词计划完成√不喝饮料√早睡早起√运动计划√今天是我连续做运动整整一个月 记得第一天做
  • ! 在陕西西安、渭南、商洛等地区,先后走访了西安天晟中药材市场的商户、襄城区弘盛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海源县金红园枸杞专业合作社、陕西中州盛和中药材有限公司、丹
  • #罗云熙[超话]##香蜜沉沉烬如霜# 原本去年十一月份看到四十多集的时候因为太心疼润玉所以弃剧了,这两天在追剧姐妹们的劝说下重新追,终于追完了。 首先我最最最
  • 【爱是一万里程的等待】我平日里喜欢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不管是直接的还是矫情的都多少寄予了自己对小朋友的期待与描画 描之所以是描是因为它带有着自己的主观意愿 不
  • #我和高考的故事#对于我这种艺术生来说 听到最多的话 就是还是你们艺术生好 文化分不用考太高 就能上大学 关于回忆高考总是能想起这句话[摊手]可能对于我来说关于
  • 【会长办公会议】商会第三届换届、庆典等筹备工作部署中山市福建商会 4月13日下午17时,中山市福建商会第三届第三次换届筹备工作会长办公会议(即2019年第二
  • #易烊千玺##易烊千玺[超话]# 只能说真的真的越来越爱千玺了(当然,我也是还很爱我哥的[笑cry][笑cry])真的觉得所谓的理想型也就不过如此了吧,千玺,希
  • 但是用了这个痘痘都没那么红了!ps: 烟酰胺就是SKII小灯泡的成分!
  • 财经新闻媒体CNBC报导七年后的今天,杜根发现提早退休最大的优点就是自由,但凡事有一体两面,他也发现提早退休有以下四大缺点,而且没有人会告诉你:身分认同危机通常
  • 烟酰胺是公认的淡斑成分~脸上有斑皮肤黝黑的团崽一定要试试~平时加在身体乳里就可以全身美白了~✨这个是中山大学联合研发的,懂行的都知道中山大学的医疗有多么~小草对
  • ”这世间大多数东西,都只能靠个人奋斗得到,也只有这样得到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另外为比萨卡的家人感到高兴,能把孩子培养成职业球员甚至完成为自己主队踢球的梦想,
  • [心] 这里是一个新置顶[微风]愿你风月都好看,爱恨皆浪漫@妖扬_ 众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的@青春有你-管栎 喜欢写字,所以在练字[太阳]喜欢唱歌,所以考完研
  • 人生之障碍又如绵绵山丘,乃是自身业障所为,修行中多是困难重重,山巅之高,莫过心志,欲志征越,先其所念,唯善心,善念,善愿所行,长存于心,方能斩断其人间五欲六尘。
  •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阿米里表示:“我的梦想一直都是为德国国家队效力,但如果等到我28或者29岁的时候还一直得不到为国效力的机会,我会考虑为阿富汗国家队效力。第二名
  • #见证——改革开放40年·云南法治建设发展印记#【我省筑牢边境管控铜墙铁壁】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无天然屏障、沟渠相连、村寨相依
  • 4/20 第49天 生理期到了,不知道是发胖还是水肿大腿粗了?感觉自己好b,后面在瑜伽垫上的时候全身是汗,平板支撑都是滑着进行的)zoey 睡前拉伸 ✔️Zoe
  • (来源:鄂尔多斯晚报)#职工资讯#【工会志愿者暖心服务陪伴中考生家长 免费为家长提供水、扇子和休息椅等 缓解家长紧张情绪】“孩子,别紧张,妈在校门口等你,加油
  • 生活本是一杯白开水遇到你我的世界才有了色彩七色彩虹美艳依旧雨水无情做了嫁衣我却依然为此奋斗不已只为遇到最美好的你人生之路很坎坷我愿热心一世无悔于己无悔于世无悔于
  • 曾几何时有人说:“整个中国全都是农村,没有城市,如果有的话只能是上海”。这让从骨子里就爱吹牛X的北京人不服气,多少年来一直是你追我赶,齐头并进,弄来弄去还是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