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鼻入虚妄
(第五十段)
【阿难!譬如有人,急搐其鼻,搐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什么是鼻根呢?“鼻”能“嗅闻”香臭等气味,以能对香臭等气味而生鼻识,故称为鼻根,鼻根产生嗅觉。嗅觉器官由左右两个鼻腔组成,这两个鼻腔藉着鼻孔与外界相通,中间有鼻中膈,鼻中膈表面的粘膜与覆盖在整个鼻腔内壁的粘膜相连。嗅觉的作用就是让人体感觉到各种不同的气味,是一种由器官感受的知觉,它由两个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
嗅觉与味觉常常会互相作用,嗅觉不好时,就闻不出香臭等气味,闻不出香臭等气味,就会影响到味觉,再好的东西,吃起来也会感到乏味,所以,嗅觉好、味觉就好;嗅觉不好、味觉也不好。一个人的嗅觉是否灵敏,与禅修有直接的关系。
嗅觉迟钝或退失的人,就像得了鼻窦炎一样,一上坐就昏昏然,意识模糊,是一种昏沉的表现;嗅觉灵敏的人则大脑清醒,反应敏捷,是一种有智慧的表现。禅修中最初通常会出现五盖,什么是五盖呢吧?即:
1、贪欲盖:指执著于“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的境界,此五欲之盖能遮盖心性,障敝菩提,使人流转生死。
2、瞋恚盖:指在违逆的境界中所生之愤怒,因而遮盖心性,障敝菩提,使人流转生死。
3、睡眠盖:指心智昏暗、色身沉重,不能正常学法修定,因而遮盖心性,障敝菩提,使人流转生死。
4、掉举盖:“掉举”指心念躁动,心绪不宁而心神不静,因而遮盖心性,障敝菩提,使人流转生死。
5、疑盖:指对自己修学的如来正法,存有怀疑并犹豫不决的一种心态,因而遮盖心性,障敝菩提,使人流转生死。
这五盖能障碍善心,生起烦恼,使禅定与智慧无法发起,其中的“睡眠盖”,究其外相而言,就是来自于鼻根,所以,修初禅定者,必在鼻根处和舌根处断此二识,才能永灭昏沉,进入离生喜乐的初禅境界。
佛对阿难说:比如有人,急速揉动自己的鼻子,多揉一会鼻子就会发生疲劳,闻东西的时候就会有冷空气进入的感触,这种感触又可分为通和塞、虚和实的感觉,由此还会闻到各种好闻和难闻的气味。
其实这鼻根与疲劳,都“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这里说的“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后所证得的圆满法身,进入了实相无相的涅槃境界。“瞪发”指的是不断地揉鼻、“劳相”指的是揉鼻后产生的通塞、虚实等冷触相。这些都是人为造成的现象,不是真实的。虽然这些现象不是真实的,但它却是从真实的菩提心中所反映出来的,故说“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因为有通和塞这两种妄尘,而能分辨通、塞的这个“嗅闻“却既不在通、也不在塞,名为居中。但“嗅闻”又能吸纳通和塞这两种妄尘,此名“嗅闻性”,即鼻根有“嗅闻”的性质。但“嗅闻”一旦离开通塞二尘,必定没有自身的本体“心”。因“嗅闻”只是自性“心”的一个功能,离开自性“心”就没有自己单独的自性。所以应当知道,这个“嗅闻”,即不是从通来、也不是从塞来、也不是从鼻根生出、更不是从虚空中生。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嗅闻”如果是从通来,塞就消失了,就没有塞了,塞都没有了,怎么能闻知塞呢?如果是因塞有,通就消失了,就没有通了,通都没有了,怎么去闻知香臭而得到感触呢?
如果是从鼻根生,就一定不会有通和塞这二尘,因为“嗅闻”的自身和所依的鼻根是没有自性“心”的,一切法从自性“心”生,如没有自性“心”,那里还有鼻根和“嗅闻”呢?当然也就更没有通塞二尘了。
如果“嗅闻”是从虚空生出,虚空成了“嗅闻”,鼻根就成了虚空,那么,就应先闻自己的鼻根,虚空能闻到自己的鼻根吗?再说虚空自己能闻,就不关鼻根和“嗅闻”的事了。
如此应该知道,鼻根及“嗅闻”只是自性“心”中的一个功能,犹如揉鼻子所产生的感触一样,是虚幻不实的,这虚幻不实的现象是如来藏因无明所生,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就有,而是非因缘、非自然性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译文:佛问:“须菩提,你的意思怎样?可以依如来具足相好的身体相貌来认识如来的真实本性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不可以依如来具足相好的身体相貌来认识如来的真实本性。为什么?因为如来所具足相好的身体相貌,并非真实存在的身相。” 佛陀告诉须菩提:“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若能悟得诸相皆虚妄不实,就能证见如来了。唵啊吽
——————————————————————
“尔时我以大悲之心为彼说法彼闻法已逆罪消灭。问言:当於尔时说何等法。答言:尔时演说僧伽吒法门。若闻此法。当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灭一切罪烦恼伏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令汝闻已速得解脱。闻四句偈令不中阙。尽一切恶得须陀洹。然後布施远离诸苦。受苦众生令得解脱。怖畏众生令得远离。尔时彼人合掌顶礼。赞言:善哉善哉!真善知识。善能除灭诸不善业。善说僧伽吒法门。”

嗡啊吽

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娑哇诃

—————《僧伽吒经》
———————————————————————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嗔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南无三满哆 母驮喃 唵 度噜度噜地尾 司哇哈

——————《地藏菩萨本愿经》嗡啊吽

净土十疑论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第二疑

问:诸法体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今乃舍此求彼,生西方弥陀净土,岂不乖理哉?又经云:“若求净土,先净其心,心净故即佛土净。”此云何通?

答:释有二义:一者、总答;二者、别答。

总答者,汝若言:“求生西方弥陀净土,则是舍此求彼,不中理”者,汝执住此,不求西方,则是舍彼著此,此还成病,不中理也。又转计云:“我亦不求生彼,亦不求生此”者,则断灭见。故《金刚般若经》云:“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菩提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二、别答者,夫不生不灭者,于生缘中,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于生体,亦不可得,此生生时,无所从来,故名不生。不灭者,诸法散时,不守自性,言我散灭,此散灭时,去无所至,故言不灭。非谓因缘生外,别有不生不灭。亦非不求生净土,唤作无生。为此,《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又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又《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又云:“譬如有人,造立宫室,若依空地,随意无碍;若依虚空,终不能成。”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此谓心净故,即佛土净。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者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不达此理,横相是非,嗔他求生净土,几许误哉!此则是谤法罪人,邪见外道也。

白话释
问:诸法因缘和合而生,当体即空,本来无实生无实灭,是平等寂静无为的。现在要背弃这个理求生到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去,难道不是违背了佛理吗?而且经典上说:‘想要求净土,要先使自己的心清净,心一清净,佛土就清净了。’那么,去求生西方净土,不就是不通了吗?

答:这个问题从两方面回答,一是总答,二是别答。

总答如下:你如果说“求生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是舍弃这里而求生到那里,是不合中道之理”。那么你执着住在这里,而不求生西方,这不也是舍弃那里而执着这里吗?这是一样的病啊,也不合你所说中道之理。如果你反复考虑说:“我不求生那里,也不求生这里。”如果是这样的话,便成了断灭见。所以《金刚经》里佛告诉须菩提说:“须菩提,你如果有这样的念头,那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说一切法是断灭相。你千万不要有这样的念头,因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不说一切法是断灭相。”

别答如下:“不生不灭”的“不生”是指生的因缘中,都是诸法的因缘和合而假生,故其自体的本性即自性是空的,那么其生没有自体的本性可守,不是自己生的,也不是他法生的,去求于其生的本体是得不到的。那么这个生在生的时候,没有来的地方,所以叫做不生。其次讲“不灭”,灭的因缘中,都是诸法因缘分散而假灭,其灭没有自体的本性可守而说我要灭了。那么在灭的时候,没有去的地方,所以叫做不灭。所以,并不是因缘生之外,另外还有一个不生不灭。也就是说并非不求生净土就叫做不生。因此,《中论》有一首偈的意思是说:“由因缘而出生的诸法,我说其当体即空,也就是所说的假名而有,也是所说的中道义。”《中论》又说:“诸法不是自己生出来的,也不是他法生出来的,都是由不同的因缘和合而生的,所以知道是无生。”《维摩诘所经》说:“虽然知道诸佛的国土和一切众生当体是空的,但是仍然要经常修行以庄严佛净土、教化一切众生。” 《维摩诘所经》又说:“譬如有人想要盖宫殿房屋,如果在空旷的地上盖的话,就可以随意没有障碍地盖房子。如果想在虚空中盖房子的话,那是永远也盖不成的。要知道诸佛常依真谛与俗谛说法,虽说诸法实相但不坏其假名而有。有智慧的人精进不懈求生极乐净土,即可证达生的本体不可得,这就是真正的无生,也就是所谓的“心净故,即佛土净”。而愚蠢的人被生所缠缚,听到生字,就作有生来看待;听到无生,又作无生来看待。不知道生就是无生,无生就是生。因为不了达这个道理,而横生了许许多多的是非,瞋恨别人求生净土,这种错误实在是太大了啊!这就是所谓的毁谤佛法的罪人,也就是邪知见的外道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造佛形象能获得的功德 造佛形象能获得多大的功德? 优填王承佛威神之力五体投地顶礼完佛足,右绕佛三圈,跪在佛的面前合掌请教佛陀:“天上天下,一切人民,都没有一
  • #西尾夕香# 03.08 19:03:12ハピやねライブのゲネリハでした~~今日既にやりきった感まであるけど本番まだやってないんだよな。価格770円(税抜価格7
  • 77VISION2022 | 77婚嫁攻略婚礼三个月以上新人可先定档,避免一切恢复正常后抢不到最美拍摄季黄金档期婚期三个月内的小伙伴请多多关注疫情动态1️⃣询问
  • 为了你我变成狼人模样为了你染上了疯狂为了你穿上厚厚的伪装为了你换了心肠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缘希望可以感动上天我们还不能
  • 一定要对当方土地尊敬,因为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麻烦他老人家,比如家庭和睦、姻缘美满、财源广进,都离不开他老人家的护佑,虽然漫天神仙无数,本领大小不一,但对凡人来
  •   四十、癸卯日柱  癸元天元,坐食藏食,仁厚而多智,化为纳音,金箔阴金,行阴德而仗义。  四十一、甲辰日柱  天元坐利,藏劫财,藏利事,藏正印,木土水命质,天
  • 只要走在路上,每天都有陌生或熟悉的脸庞,却没有几个能一直与你相依相伴[心]#每日一善[超话]#yy#每日一善#yy #阳光信用# 无论这个世界对你怎样,都请你一
  • 我不做不可及的梦,让我睡眠安恬。 我不喜欢欠别人的,让我心安。
  • 福贵的一生让我们明白了:所有的存在将消逝,无论幸福或是苦难。我:布莱斯一家和朱莉一家一起吃饭前布莱斯换衣服那段真的好蛊我,现阶段男性请按那个身材为目标好吗[开学
  • 由于基金法律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基金投资于某个行业的占比范围,而该基金又不是半导体指数基金,如此极致的行业配置使该基金被戏称为“不是半导体基金的半导体基金”。诺安成
  • 这种云上的梦幻有点子冲击到四老师的现实认知。四老师兴致起来了,四老师:“让我看看你能做到什么程度吧?
  • #阳光信用[超话]#[微风] #每日一善# [微风] #阳光信用# [微风] 生而为人~多思存在之价值~不可浑噩度余生~ [微风]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
  • 在测了16和今天的八维之后开始接受自己性格[ok]感觉直接颠覆了之前20年的想法 感觉内向和外向是要努努力就可以变成的事情 然后每次到新环境都试图装成外向人试图
  • 如果专修增上心的比丘只一向作意平静相,那可能心会不为了诸烦恼的灭尽而正确地入定。如果专修增上心的比丘只一向作意平静相,那可能心会不为了诸烦恼的灭尽而正确地入定。
  • 7.我真想拉起你的手,逃向初晴的天空和田野,不畏缩也不回顾——舒婷8.愿,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你是否,愿意变成酒色的石头,让我把余生靠一靠——简媜3
  • 今天的人依然爱着玉兰,自然山水、人文胜迹,都可以遇见玉兰盛开,吹兰芬馥,若雪涛落玉,蔚为奇观。 枕边放着修防段工会宫德众老师赠我的、李国文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
  • #疫情阻击动态#【#上海新增本土确诊4例和无症状979例#】据上海市卫健委今早(24日)通报,3月23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和无症状感染
  • #每天记下三件开心的小事#和教练上课,聊到她最近在学游泳,我就balabala给她分享了好多自己学游泳的心得和故事,哈哈,今天是一枚话痨了[害羞]和小伙伴们去尝
  • #金海资讯##这个街道在办公楼里养花种菜#【在办公楼里养花种菜的“大胆想象”金海街道替你来实现!#金海资讯# 【这座招商展示中心里的古桥将连接起#金海“新江南”
  • 客户:IRCCS意大利人类学医院[星星]钛锌板制造商:Simar SpA[星星]zintek®钛锌板安装:Trenkwalder & Partner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