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西面那座山】
翻过西面那座大山,就是青海湖了。

这天,湟源的雪好大,晚报记者来到距离西宁最西边的村——湟源县寺寨乡西扎湾村。

76公里的路我们行驶了2个多小时,车窗外的雪景不断转换,宽阔的大山消失在茫茫大雪中,绕过一排排金黄的杨树林,皑皑白雪覆盖的西扎湾村出现在记者眼前。

“威信是干出来的”

“我们这里是西宁最西边的村,山那边就是青海湖。”西扎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生发告诉记者,这个距离西宁最西的村庄有农户118户427人,因为耕地少、畜牧业受限,很多人搬离或常年在外,常住在村里的人口仅有40户130人。自然条件阻碍了村子的发展,如何变劣势为优势,带领村民走出一条致富路是村“两委”一直努力做的工作。

“现在青海大部分马铃薯种薯都出自我们这儿!”赵生发自豪地说。西扎湾村年平均气温1.5℃,冷凉气候非常适合马铃薯种薯的种植。经过几届村“两委”不懈探索和接洽,村里和青海大学达成合作协议,种上了马铃薯种薯,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0来亩增加到现在的200多亩,收入从最初的每亩500元涨到现在的每亩1350元,村民收入不断增加,村“两委”发挥的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连任四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赵生发说,“威信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只要我们带头真干实干,用行动影响群众,让群众信服,威信自然就建立了。我愿意与村民一起走好乡村振兴路。”在赵生发的带领下,这些年村里的变化肉眼可见。村民们的住房条件整体改善,有了广场、有了村委会办公楼、有了健身器材、有了活动室、有了牛羊养殖棚等,在村“两委”的积极带动下,西扎湾村“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越走越好。同时,调整全村产业结构,加大青饲草种植面积,扩大种植大叶菠菜、蒲公英等,引领全村走上高效的种植产业之路。

“收入增加了好多倍”

大雪覆盖下的西扎湾村白茫茫一片,远处的雪地里几百只羊正在吃草,有三位村民披着厚厚的冬衣,拿着长鞭放羊。赵生发指着一位放羊的村民告诉记者,张生元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他一个人养的羊就有107只,以现在的市场价,这些羊能卖个好价钱。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有100多只羊的养殖大户,这期间村民们的生活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踏着厚厚的积雪,记者来到村民张生元的跟前。

张生元说,自己的妻子因大病失去了劳动能力,治病期间花光了家里微薄的积蓄,因病致贫后自己对生活一度失去了信心。赵生发和村“两委”干部在张生元最困难的时候找上门,主动帮助他家办理了大病医疗,跑前跑后让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有了起色。赵生发还担保为张生元贷款5万元,让他走上了养殖的脱贫路。“最近我卖了20多只羔羊,收入近两万元,收入增加了好多倍。现在党的政策特别好,通过养羊我们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张生元说,揣着卖羊的钱,看着家里不断置办的家具,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跟着村“两委”就能过上好日子。

他家的庄稼都是最后收割

告别张生元,刚从雪野走回到村路上,就听见“生发,你快来!生发,你快来!”的呼喊声,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朝这边挥手召唤着。看着她着急的样子,赵生发一路小跑来到老奶奶家。在老奶奶的家门口一只羊躺在雪地里不停地抽搐,老人说要赶紧给羊喂药,要不羊就救不过来了。赵生发赶紧让老人去找药,自己抱起羊并放进了羊棚内。老人说自己年纪大了,一个人灌不了药,一只羊在村民眼里可以卖好几百块钱,是不小的收入,所以看着羊病了老人很是着急。赵生发一边抱着羊一边利索地将药灌进了羊的嘴里,然后才舒了口气,慌张的老人也缓了缓神。老人告诉记者,“找生发帮忙”已经不止一两次了,因为自己的儿子去远处放羊了,家里没有别人,所以白天有事基本都是赵生发帮忙解决。不仅是这位老人,几乎村里所有的老人都是有事就找赵生发。赵生发既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也是村里的“管家婆”。东家长西家短,村里村外,总有赵生发忙不完的事儿。这几天,村里的自来水管冻住了,赵生发带着村民连着几个晚上都在抢修,为了给村民尽快供水,每天晚上11时赵生发才能回家,但是回家后村委的事还等着他处理。

就是这样事必躬亲,没有任何架子,在缺少劳动力的村庄,赵生发一方面是村里的“带头人”,一方面是全村人的“好帮手”。在那个同龄人都外出务工挣钱的年代,在家人需要他挣钱养活的情况下,赵生发放弃了外出挣钱的想法,主动留下来守着贫困的山村,守着村里的老小。“靠着他的吃苦耐劳肯定能在外面挣大钱,可是为了我们村子的发展他留了下来,还给我们大家找出路,我们真的很感激这个书记。”在村民赵贵庭心里,赵生发就是最好的村干部。他说,“谁都想过好日子,但是赵生发却想着同大家一起过好日子。”在走访的村民家中,记者还了解到,赵生发自己家的庄稼每年都是最后收割,因为他家的收割机总是先帮助村民收割,最后才轮到自己家。

村民的信任让西扎湾村党的基层组织更强了,村庄有精气神,村民有归属感。

妇联主任带头卖掉了60头牦牛

外面大雪覆盖,赶回家中的羊群却有挡风遮雪的羊棚保暖。这些修建在村民家中的羊棚也是赵生发带头积极争取来的,极大解决了村民冬季养羊的难题。采访时村妇联主任的王月莲告诉记者,她家也是靠着养殖有了一份不错的收益。“以前家里养了60头牦牛,在村里来说收入算不错的,但是现在为了带头支持村里保护草地,和丈夫商量卖掉了所有的牦牛,只留了3头奶牛。”

原来王月莲所说的保护草地是全乡为了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发展规划。因为草地有限,这几年养殖户的增多对村里的草地造成了破坏,草地载畜量过大。为了有效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寺寨乡发展规划,西扎湾村草地可养殖的载畜量为3000个羊单位,超过这个量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并受到相应处罚。正在养殖兴头上的村民怎么可能轻易放弃难得的致富增收途径呢?但是绿色生态是发展的第一要义,决不能靠牺牲生态环境获取发展利益,赵生发深知生态的价值,其他村干部也一样。没办法,只能让村干部带头。60头牦牛一次卖出后,村民们被王月莲的行动所折服,村妇联主任带头了,其他的村干部也行动了,最终西扎湾村3000个羊单位的载畜量稳住了,成为全乡不用特别监督的“放心村”。

为振兴乡村找出路谋发展

采访结束时记者询问赵生发,带领村民致富接下来您打算怎么做?赵生发说,作为偏远的脑山村留给村里的发展道路的确有限,这几年几乎是逢专家就请教,逢能人就询问,为村里找各种能发展的新路。“虽然马铃薯种薯种植和牛羊养殖能够让村民们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要实现长远发展,村里还应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这样才能把人吸引回村,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赵生发说,现在村“两委”已经确定了秸秆加工新路。他认为要想促进乡村振兴,就要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创办一批村集体产业,通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办秸秆加工厂能更好地防止秸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加工后的秸秆既可以喂养牲畜,也可以当燃料,增加收入。”指着路边田地里的草垛,赵生发说,现在已经向乡政府申报秸秆加工项目。

接下来,村“两委”要忙的事情有很多,为村里翻修硬化路面、改造人畜饮水管网、修通田间道路、维修景观墙、发展党员、建强基层组织,不断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真正实现生态建设与村民致富协调发展,聚力将西扎湾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的新家园。

记者手记:

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很多年没有遇到的暴雪在西宁最西边的村子见到了。大雪覆盖下的西扎湾村显得格外静谧,乡村发展的勃勃生机孕育在白雪覆盖下的土壤中。这里种植的马铃薯种薯是市场上抢手的“金疙瘩”,雪地里悠闲吃草的牛羊是村民们致富的又一条新路,多养一只就能多赚一笔。可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村民们甘愿牢牢守住3000个羊单位的载畜量。“最后一个收庄稼”“有啥事就麻烦他”“为村里跑了不少路”……村民口中的好书记在记者采访中栩栩如生。没有谁刻意安排,西扎湾村党支部书记赵生发抱起村里老奶奶生病小羊的画面,深深印在了记者的脑海中。

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感恩奋进、拼搏赶超,在西扎湾村,我们看到了一个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净做事的基层党组织,一个带领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村“两委”,一个在“三乡工程”助推乡村振兴中让村民得实惠的领头人。

(记者 严进芳)

#美好辽宁欢迎您# 【念好人才“三字经” 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盘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人才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紧扣盘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难题,从乡村人才队伍的实际出发,在人才“育、用、引”上花大力气,为乡村振兴增添“人才”的源头活水,造就了一批奉献农业、扎根农村、热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念好“育”字经,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

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既熟悉本地产业特色和地域环境,又心怀浓厚的乡土情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市在乡村本土人才培育上,以发展壮大盘锦水稻、河蟹两大特色农村产业为目标,针对农业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新人才培育新模式,按照“群众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主导”的思路,对人才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全覆盖与滴灌相结合的全方位培育。

实训是培育本土人才的最直接、最有效方法。如何实现精准培训,首先要精准规划教学,就是要精准切中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解乡村振兴人才之“渴”、能力之“困”,打造带头人培训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市在本土人才培训上,紧跟时代步伐,规划设置中央1号文件解读、农业高质量发展、创业创新指导、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建设和发展等课程。将培训对象分层级、分类型明确培育目标要求,然后分解培育任务,制定培育教学计划,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对发展需求的适应性。既培养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又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的“本地”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0余人次。全市实训主体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达11家,家庭农场达到93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8家。

本土人才和实训主体在数量、质量上实现了双增长,加快了全市种植、养殖,水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批典型“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引领农民致富的作用不断增强。产业方面,拿稻蟹种植养殖业来说,全市新增稻蟹种养面积11.5万亩,稻蟹综合种养面积达到80万亩。还有一大批农村人才开始涉足农产品电商平台经营业务,农产品线上销量占比达到57%,农民整体经济收入水平有效提升。

念好“用”字经,搭建乡村振兴“大舞台”

乡村振兴是一个既可以培养人才又可以成就人才的“大舞台”。驻镇村第一书记在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过硬党员干部队伍、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到2020年底,我市共选派驻镇村干部428人,覆盖21个镇、284个村。在“百名驻村第一书记代言产品”活动中,他们以微视频的形式代言推介本村特色农产品、产业等,提升美丽乡村和产品知名度、影响力。通过“第一书记助力圆梦”精准帮扶公益活动,帮助48个行政村解决文化体育设施、村路维修等多项村级服务保障需求。一群在农村逐梦的“第一书记”切切实实为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为乡村带来了活力。2021年,新一批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共187人又进一步充实到我市基层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农业专家的“舞台”在乡村,只有走到乡村田野,帮助农民服务农民,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支撑。近年来,我市按照“基层急需、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专家人才+合作社+农户”发展联合体,鼓励专家与合作社、企业、村民等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解难题、搞服务、促发展,在一线帮着群众干、带着群众赚,以技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全市共筛选水稻试验示范新品种品系14个,重点推广盐粳939、锦稻香103、越光等优质品种,水稻优良品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培育虾苗1.2亿尾、蟹苗3500公斤;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10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3%。

这种精准服务乡村的模式在地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2021年,盘山县启动“专家服务团助力西部镇街振兴发展工程”,着眼于西部镇街在农业生产、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法律援助、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组建11支专家服务团,聚集了58名专家人才,采取“按需选派、组团选派、按需服务”的方式,实现与乡村建设精准对接。如今,这批“专家服务团”正和广大党员干部一起,锚定奋斗目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驰骋,把最实用的生产技术、最切合实际的致富思路送到农户手中。

念好“引”字经,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撬动农村资源要素投入,不仅要做好人才存量,也要做好人才增量。近年来,我市大力拓宽农业引才渠道,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引贤下乡、论坛展会”等新形式,引导各类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农业龙头企业,成立20多年来一直重视科技投入,每年投入300余万元用于科研攻关,与沈阳农业大学共同开发“滨海盐碱地日光温室高糖番茄产业化”项目,使碱地日光温室高糖番茄产量提高15%,推广面积达15万亩,实现了产业化发展。2020年8月,辽宁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专家工作站落户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是盘锦首个老专家工作站,10余名老专家进站,开展科技攻关、科技普及等工作,服务“三农”。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了一批科研合作协议,实现了企业和院校之间的长期稳定战略性合作。5年来,近500名高校学子在此完成了科研任务,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也为企业科研引入了外部人力资源。

2020年,我市推出“乡村振兴合伙人”合作项目,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服务乡村振兴,投身农村现代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合作经济等事业。盘山县胡家镇红岩村是盘山县较大的朝鲜族村,通过“乡村振兴合伙人”项目开发,全村发展民宿27家,特色民宿游已初具规模,前来就餐、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一批批有头脑、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农村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86家。

近年来,我市还通过举办“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农业农村现代化论坛、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农民丰收节、蟹王争霸赛、大米品鉴会等活动,进一步激发本地人才回乡创业热情,撬动农村农业人才市场的活力。念好人才“育、用、引”三字经,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人才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为我市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冰雪辽宁喜迎冬奥#

#美好辽宁欢迎您# 【念好人才“三字经” 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盘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人才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紧扣盘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难题,从乡村人才队伍的实际出发,在人才“育、用、引”上花大力气,为乡村振兴增添“人才”的源头活水,造就了一批奉献农业、扎根农村、热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念好“育”字经,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

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既熟悉本地产业特色和地域环境,又心怀浓厚的乡土情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市在乡村本土人才培育上,以发展壮大盘锦水稻、河蟹两大特色农村产业为目标,针对农业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新人才培育新模式,按照“群众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主导”的思路,对人才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全覆盖与滴灌相结合的全方位培育。

实训是培育本土人才的最直接、最有效方法。如何实现精准培训,首先要精准规划教学,就是要精准切中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解乡村振兴人才之“渴”、能力之“困”,打造带头人培训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市在本土人才培训上,紧跟时代步伐,规划设置中央1号文件解读、农业高质量发展、创业创新指导、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建设和发展等课程。将培训对象分层级、分类型明确培育目标要求,然后分解培育任务,制定培育教学计划,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对发展需求的适应性。既培养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又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的“本地”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0余人次。全市实训主体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达11家,家庭农场达到93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8家。

本土人才和实训主体在数量、质量上实现了双增长,加快了全市种植、养殖,水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批典型“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引领农民致富的作用不断增强。产业方面,拿稻蟹种植养殖业来说,全市新增稻蟹种养面积11.5万亩,稻蟹综合种养面积达到80万亩。还有一大批农村人才开始涉足农产品电商平台经营业务,农产品线上销量占比达到57%,农民整体经济收入水平有效提升。

念好“用”字经,搭建乡村振兴“大舞台”

乡村振兴是一个既可以培养人才又可以成就人才的“大舞台”。驻镇村第一书记在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过硬党员干部队伍、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到2020年底,我市共选派驻镇村干部428人,覆盖21个镇、284个村。在“百名驻村第一书记代言产品”活动中,他们以微视频的形式代言推介本村特色农产品、产业等,提升美丽乡村和产品知名度、影响力。通过“第一书记助力圆梦”精准帮扶公益活动,帮助48个行政村解决文化体育设施、村路维修等多项村级服务保障需求。一群在农村逐梦的“第一书记”切切实实为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为乡村带来了活力。2021年,新一批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共187人又进一步充实到我市基层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农业专家的“舞台”在乡村,只有走到乡村田野,帮助农民服务农民,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支撑。近年来,我市按照“基层急需、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专家人才+合作社+农户”发展联合体,鼓励专家与合作社、企业、村民等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解难题、搞服务、促发展,在一线帮着群众干、带着群众赚,以技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全市共筛选水稻试验示范新品种品系14个,重点推广盐粳939、锦稻香103、越光等优质品种,水稻优良品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培育虾苗1.2亿尾、蟹苗3500公斤;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10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3%。

这种精准服务乡村的模式在地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2021年,盘山县启动“专家服务团助力西部镇街振兴发展工程”,着眼于西部镇街在农业生产、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法律援助、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组建11支专家服务团,聚集了58名专家人才,采取“按需选派、组团选派、按需服务”的方式,实现与乡村建设精准对接。如今,这批“专家服务团”正和广大党员干部一起,锚定奋斗目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驰骋,把最实用的生产技术、最切合实际的致富思路送到农户手中。

念好“引”字经,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撬动农村资源要素投入,不仅要做好人才存量,也要做好人才增量。近年来,我市大力拓宽农业引才渠道,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引贤下乡、论坛展会”等新形式,引导各类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农业龙头企业,成立20多年来一直重视科技投入,每年投入300余万元用于科研攻关,与沈阳农业大学共同开发“滨海盐碱地日光温室高糖番茄产业化”项目,使碱地日光温室高糖番茄产量提高15%,推广面积达15万亩,实现了产业化发展。2020年8月,辽宁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专家工作站落户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是盘锦首个老专家工作站,10余名老专家进站,开展科技攻关、科技普及等工作,服务“三农”。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了一批科研合作协议,实现了企业和院校之间的长期稳定战略性合作。5年来,近500名高校学子在此完成了科研任务,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也为企业科研引入了外部人力资源。

2020年,我市推出“乡村振兴合伙人”合作项目,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服务乡村振兴,投身农村现代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合作经济等事业。盘山县胡家镇红岩村是盘山县较大的朝鲜族村,通过“乡村振兴合伙人”项目开发,全村发展民宿27家,特色民宿游已初具规模,前来就餐、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一批批有头脑、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农村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86家。

近年来,我市还通过举办“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农业农村现代化论坛、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农民丰收节、蟹王争霸赛、大米品鉴会等活动,进一步激发本地人才回乡创业热情,撬动农村农业人才市场的活力。念好人才“育、用、引”三字经,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人才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为我市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冰雪辽宁喜迎冬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可现在别说只是断了胳膊,就是全身的骨头都断了,也不能在这个地方久留,她咬牙站了起来:“黑熊就在后头,我们得离开这里。爱情部分真的是大大大加分,赵寅成和韩孝周一
  • 小狗好像永远都在等待玩手机的时候来福会在旁边盯着手机看,他的小脑袋应该也想不通为什么妈妈要一直拿着这一块东西看,不陪自己玩呢,小来福会在旁边趴着静静看着我,有时
  • 所以安心接受爱就好,虽然听起来有点奇怪,但我还是想说,不管你是哭还是笑还是发呆还是生气,我们都会感到治愈,因为这会让我们感到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这也是为什么我
  • 尽管这期间有过对教练组,俱乐部抑或是选手的决策发挥等等不理解,但是我从来不去带选手的节奏,因为我认为他们都是最纯粹的追逐电竞梦想的小孩子而已,我也是刚大学毕业不
  • 长大后定不忘报答关心和帮助的所有人 感谢每一个出现在我生命中闪闪发光的您 ——孩子母亲代表全家给大家叩谢了,谢谢大家救命之恩【#女子拒绝搭讪被打警方介入调查#
  • 21.所有人祝你快乐,我只愿你,遍历山河,觉得人间值得。25.我们总是以为来日方长 ,可一不小心就是后会无期 。
  • 绿色出行 共享蓝天 | 世界无车日(9.22)#生物多样性百科全书#世界无车日(World Car Free Day)为爱捐赠,点击 支持“守护动物天团”公益项
  • 我不理解,我觉得这种有能力,有实力又漂亮的人,她们两个完全都找不到瑕疵,为什么不火啊?我还想了一下,他每次要发大财的时候都去谈恋爱了,每一次都是每一次都是,我就
  • 我感觉这种行为特别心虚,直接拉黑删评更像是故意来引战很难不怀疑是又是类似于琪琪姐的做法[哆啦A梦害怕]最后再补一句,我在时光公主超话的等级也不是新人等级因为那个
  • 本来开开心心化个妆换个小裙子去给孩子开家长会 临出门前高中生让我换掉 行吧 他是大哥他说了算 进校园后 哇塞 高中生一个比一个青涩稚嫩[色]啊啊啊 为什么不坚持
  • 我也没有想到这个会成为她狙我的开端,连着好几天来我微博底下阴阳怪气,我本来不想理的,但她一而再再而三说一些让人很不舒服的话,换做谁谁能不理?从我参加工作以来,我
  • 回去室友还给我吃了红毛丹也好好吃,酸酸甜甜的,喜欢~#大理古城##云南省博物馆##鲜花饼##菌子# 我真的觉得因为一件事而去否定一个人之前所有好的人很恶心 李➕
  • “因为不是让你去办的,”我冷冷地勾唇,“口头说着要温澜永远消失,实际上还是心软爱阅读屋了。 我起身,不免有些好笑,“温澜,你不知道这种地方四处都有监控吗?
  • 其中,“国庆演出季”将于9月14日起开始预热演出,9月28日以河南交响乐团“江山多娇”国庆音乐会为标志正式启动;“常态惠民演出”共安排65场音乐会,主要体现“专
  • 具有良好的润滑和冷却性能,减少在高速加工中产生的热量,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精度。具有良好的润滑和冷却性能,减少在高速加工中产生的热量,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表
  • !!
  •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从荒草丛生、沼泽遍地到山明水秀、鸟语花香,南泥湾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完
  • 而且我觉得在微信群里面提醒一下当事人能花高伙多少时间,大家是合作、是平等而不是我跪着求人赏我饭吃,提醒下当事人也是高伙的分内之事,案子丢出来就真的想当甩手掌柜。
  • )剃光了它的毛,还有各种“补品”如骨头炖汤(主人原话)给它进食,女主人还补充说,在抖音小红书等各种渠道上找了一年多,也没有给她家的宝贝找到“另外一半”“看眼睛就
  •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STJY抖音热推主角小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旦不能有,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