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云老师慈悲开示:

有同修问我说,为什么我念佛、我读经不得力?昨天给大家回答问题的时候,我说了几句,我说有两个原因,就是有的同修感到念佛读经不得力,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你的善根福德不具足。什么叫不具足?不是说你没有善根福德,而是说你不具足,就是不圆满,就是这个圆,它有缺欠。这个善根就是信,这个信你是真信还是假信,你自己掂量。这个福德就是真干,你真没真干?不是那六个字,「老实、听话、真干」。这六个字不是说是成佛的秘诀吗?实际这是公开的,也不是什么秘诀。很简单的六个字,你能不能做到?所以刚才我说第一条是你善根福德不具足,所以读经念佛就不得力。这个原因我们大家可以找一找,你对照自己的修行,是不是这样?这是一个原因。

我们在学佛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怎么样来对待?就是按佛陀的教诲,四依法,按照这个四依法来做。有的同修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说平时说四依法都明白,内容也都知道,遇到具体事情了,就不按照四依法了,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譬如说,有的同修提出这个问题,我现在面对镜头,我回答大家都是比较直白的。就是说,你信,你是真信、假信?我一再提醒大家,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就像一个关似的,你这个关,你必须突破,你不突破,你就停止不前,你就倒退。什么问题?真信的问题一定要解决。譬如说,您怎说我不真信,我现在信,我挺虔诚。我给你举例子,你遇到具体事的时候,你是什么态度?你自己琢磨琢磨。遇到具体事,再说明白一点,你找谁?找谁去问?

我遇到具体事,我找阿弥陀佛。我拜佛的时候,我心里就想,阿弥陀佛,我有一个难题,我没弄明白,请佛菩萨点化我、指点我。我在读经、念佛,甚至绕佛的时候,有时候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给你了。这个东西是不是我求来的?不是,我不会求。可能现在有同修感到,刘老师你是不是有点,那叫什么?通灵。我跟你们说我对这个词,我不太理解,我既没有神也没有通。我确实知道一些你们不知道的事情,我不骗你们,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但是那个我是怎么知道的,我是念佛念出来的,我是定力,在定中得到的。不是说我找张三问,找李四观,我没有这个。所以你们有时候问我的一些话,我听不懂,我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所以你如果想,刘老师她有这个能力,我挺羡慕。你们不要羡慕我,你们如果要是羡慕我,我告诉你,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你把你的心念清净了,你可能知道的事情比我还多。

你得有定力,你定在哪?定在阿弥陀佛上,你别定在歪门邪道上。甚至有的同修想跟我学学,就学学你怎么通的。我说你学不来,我咋教你?我告诉你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你不信。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真是这样的,你心清净了。譬如他们说,刘老师,你给谁谁回回向,你送谁往生就灵。完了他们也知道,我说为什么我就灵,你们不灵?他们说因为你心诚。对,这个有道理,心诚则灵,谁诚谁灵,谁不诚谁不灵。不是说我灵,你就不灵,而是说我比你心诚,所以我就比你灵。那你要想跟我一样灵,或者比我灵,你就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你就把你自己交给阿弥陀佛、交给众生,没有自我,没有我字,你肯定比我还灵。那你信不信就由你了。

所以我遇到事,我找佛,我找古圣先贤。我心里的意念是什么?佛菩萨加持我,师父加持我,我真是这么想的。那你们想的和我不一样,你们说我灵,你们不灵,我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所以不要,现在我有些时候弄得我都不敢说话,我真是怕误导你们,我如果要是一言一行不谨慎,可能你们把我当成神、当成仙,这个我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我不是神,我也不是仙,我是人,我是一个诚心诚意念阿弥陀佛,要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我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我去了极乐世界,在阿弥陀佛佛光的注照下、加持下,我长本事。我长本事干什么用?我回娑婆世界,或者是虚空法界哪块需要我,我就到哪去。干什么?救度苦难众生离苦得乐。这是我的想法,我的做法。所以你们千万不要把我当成神,当成仙。你们如果要是那样,你想老法师把我推举出来,让我给大家做个好样子,那你们学啥?能学来吗?

慧海拾贝  刘素云老师主讲  

<超度故事与超度标准>

   一, <超度故事:一个包和一串凤眼菩提>:

 堪布阿琼有一个大弟子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者,另外一个出家人有天眼通,他们俩去为一个僧人超度。亡者有一个特别喜爱的包和一串凤眼菩提念珠,他们将念珠挂到竹竿上,包挂在前面,超度时亡者的神识就过来了,大小和老鼠一样,他先跑到念珠旁边绕一圈,然后又跑到包包里面,一直 “呼呼”地叫着,最后就走了。堪布阿琼的弟子问旁边的出家人:“你看见了吗?”有天眼通的出家人说看见了。他接着说:“好,一会他来的时候你告诉我。”然后,他们在念经的时候亡者又过来了,有天眼通的出家人就给堪布阿琼的弟子使了个眼色,他就以大圆满的见解入定,此时亡者的神识没有再跑到念珠和包包那里,而是慢慢来到堪布阿琼的弟子这里,最后就被超度了。

亡者之前不走的原因就是执着。

『你们现在学佛修行,不要太执着念珠、眼镜、房子、车子、孩子等等,一切的东西都不能这么执着。如果你死亡时执着自己的孩子,神识每天就会在孩子身边转,最后孩子要倒霉的。断除执着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要重视无常。最后死亡来临的时候,你的亲人、朋友等全部围着你,喊你、拽你、让你不要死,但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办法挡住死亡。你自己不愿意死,他们舍不得你死,都没有用,最后还是会死,你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你舍不得你的孩子、老公、亲戚、朋友、情人,一切的东西你再如何舍不得,最后还是必须要放弃,独自上路。

我们都是修行人,真正的修行人从现在开始就应该这样去修——不要太执着。

“一根儿筋”就是执着,如果什么事情都一根儿筋,就是什么事情都执着,别人提一句意见他都不愿意接受,就执着他的观点,这种人死亡的时候一定会很惨。

最后一切执着的东西都没办法带走,只能两手空空,孤零零地一个人走向中阴、走向三恶道,从此再也回不到亲人身边。』

大圆满的见解中,
所谓的“心”就是菩提心,
没有菩提心的见解根本不是见解。
堪布阿琼的弟子以大圆满的见解
这么安住一会儿,亡者就被超度了。

        二,<萨迦法王超度孤魂的公案>:

1993年,一位年轻人札西(化名)获得印度政府遴选,能有机会赴美进修。札西获得遴选后非常开心,便先前往拉吉普(Rajpur),但在路上时发生严重车祸,不幸身亡。

札西往生时孤身一人,他的父母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身亡,因此札西往生后,没有任何人替札西做过任何法事。

当时在拉吉普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儿子,叫索南(化名)。索南的父母是藏人,索南出生在印度,因此他的藏语很差,但印度话非常流利。结果某天,仍在中阴飘荡的札西神识进入了索南的身体,索南的西藏话突然变得非常流利。从那天起,索南每天行为都很怪异,常常不去学校上课,反而四处游荡,到处去跟人用非常流利的西藏话聊天。

索南的妈妈觉得很奇怪,自己的儿子怎么突然西藏话变得很流利,而且竟然很会煮西藏奶茶。去了学校打探才发现儿子都没去学校上课。有天索南来到了萨迦寺,与寺中几位僧人聊天,聊着聊着,其中一位僧人说:天呀!你怎么讲话那么像我们以前的一位朋友札西?札西那时有机会去美国,但不幸在路上车祸身亡。

结果索南就回答说:是啊!我就是那位札西呀!当时所有的人都吓坏了!

索南的妈妈得知后非常害怕,赶紧带着索南去见萨迦法王。当被附身的索南一见到萨迦法王,立刻痛哭流涕,不断用西藏话诉说自己的故事。他说:尊贵的萨迦法王,请救救我!我死后因为没有任何人替我点灯,也没有任何人替我做任何超度法事,我完全找不到身体可以投生。我与另外两位僧人及一位印度人,每天都躲在曼都瓦拉的一处丛林内,我们四人每天都非常害怕,不断祈求可以有一个身体让我们再度投生。我们到处寻找,可是都不得其门而入。同一时间,每天不断有许多恐怖的鬼魔来骚扰我们,让我们过得胆颤心惊。有一次,有位老喇嘛快要往生,我试着进入他的身体,但完全无法成功。我也试着到许多寺院去,试着要来见您,但我根本无法靠近寺院,也无法成功见到您。如今靠着这个年轻男孩的身体,我才能见到您。求求法王您大慈大悲,请庇佑我,救度我!

说着又伏地痛哭不已。法王听完后非常慈悲地说:不要担心,我会帮助你。从今天开始你不要再进入任何一个人的身体,明天我会替你做大日如来超度,你就安心地离去吧!说完札西就离开了索南的身体,而索南也恢复了原状。
以上故事真实发生在印度拉吉普。

            三, <怎 样 才 算 超 度 成 功?>

1. 把亡者超度到善道或凈土两种情况。

就算是善道,也与具德上师和解脱道结下了很好的缘份,日后必定学佛乃至成就究竟佛果。

2. 能否超度成功关键?

超度上师的加持力、亡者及其亲眷的福德因缘等多方面因素。如果亡者亲眷直接间接协助努力行持善法配合,特别是为亡者布施供养,将会更加圆满。末法时代众生福薄障重,成功超度并非那么容易的,通常需要具德上师多次打卦观察及修法超度。

3. 加速超度成功的要件?

积极且如理如法的帮亡者积累福德资粮,如点灯、供僧、造塔、造庙、放生、请寺庙念诵大部经典(如大藏经)、布施等等…..帮助行持善法时,不可以有吝啬心,并需有目前只有上师三宝可以救助亡者的信心。

4. 如果超度成功后
是否还继续要帮亡者行持善法?

藏地的传统是,每年亡者过世的日子,都会在帮亡者行持大量的善行,其行善法之功德如地藏经言,生者得六分亡者得一分,可说是自利利他之法。

(出自《居士学佛100问》)

  (一)生活与生死。

  佛教讲两个问题,一个是生活,一个是生死。实际上佛教有时候是把两个问题揉合在一起,生死问题也包括了生活问题,生活问题也包括了生死问题。佛教是把两者放在同一个位置、同一个点上来思考和处理的。

  这两个问题在分析的时候做两点来分析是可以的,但是解决的时候就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决,不能分成两次来解决,要一次性解决。解决生死问题就是解决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也就是解决生死问题。为什么呢?我们众生或者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就是生活,就是身口意三业的活动,它既包括生活问题,也包括生死问题,因为生死问题就存在于生活之中。

  我们一般人在讨论生死问题的时候,总是截然地把生和死放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认为我们从娘肚子里出生的那一刻就是生,到临终咽气的那一刻就是死。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带有片面性的,生和死实际上是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念当中,所谓念念生死。没有生活当中每一念的生死,也就不可能有那种阶段性的生死,如果把生死仅仅看做是生的那一刻、死的那一刻,就没有因果的相续。因为生死是一个因果念念相续的过程,所以佛教在处理生活问题和生死问题时,把它们摆在一个点上做一个统一的思考、统一的处理。这一个点在什么地方呢?这一个点就是历代祖师所说的——当下一念。当下一念既有生活问题也有生死问题,把当下这一念处理好了,生活问题解决了,生死问题也解决了。

  这样讲是不是有些玄呢?我们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实际上问题就是这么直接。每天晚课都要念的放蒙山仪规,一开头有四句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什么是法界性呢?这就包括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生死问题的本来、生活问题的本来就是法界性。法界性在哪个地方呢?一切唯心造。心有凡心、圣心,有生死心、菩提心,区别何在?一念迷悟之别。一念迷就是生死心,一念悟就是圣贤心。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行不要绕圈子,而是直接了当地从当下这一念来修。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够了生死于生活中;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了生死的目的是为了自利利他,进一步成佛度众生。

  生活可以说就是生死问题,修行也可以说就是生活问题。为什么呢?修行就是觉悟,生死是迷惑。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千头万绪,我们面对自己的心灵也是千头万绪,种种的问题,把它概括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个生死问题、一个生活问题,或者说一个迷的问题、一个觉的问题。无论职位高低、钱财多少、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等等,皆有烦恼。但在觉悟者面前烦恼转化了。觉者也要面对我们人类所面对的这些问题,但是对觉者来说,他在烦恼当中把烦恼转化了,所谓转烦恼为菩提156,转生死为涅槃157,在有些地方叫灭除烦恼、断烦恼。

  不是说修行的人就没有烦恼了,他躲避不了的。不论任何情况,就是看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处理。你处理得好,烦恼就是菩提;处理得不好,烦恼就成了生死了。

  所以,烦恼随时会遇到,烦恼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念当中,我们每一念都有生死,所谓‘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烦恼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修行也同样要如此,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而且还要不能有疲厌,不能有满足感。这个很现实啊!我们不管是年老的人也好,年青的人也好,一定要把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同时来解决。要在生活中解决生死问题,在解决生死问题的同时来生活。这样才是我们修道者、求道者的生活。能如此,我们一天24小时都没有空过的时候。如果随时都在观照自己,我们一天24小时都能生活在圆满、幸福、安祥之中。

  因为没有一念一念的迁流,哪有生死啊?这个念念迁流是从我们有这一期生命、从你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如果把这个念念迁流往前延伸,那就可以延伸到过去的生中,一直可以延伸到过去的无量劫中;而把它往后延伸、往未来延伸,也是一直可以延伸到未来的无量劫中,这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我们这一念心就叫法界性,法界性就是法身,法身是无始终、无内外的。我们人人具足此法身。虽然在迷失当中你不能确知,但是这一点灵明不昧的觉知觉照,永远没有离开你,永远是你最亲密的朋友,也可以说永远都是你的本来面目。当我们还没有觉知的时候,他是我们的朋友;当我们一念回光返照的时候——啊!原来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本来面目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自己。所以学佛的人要从根本上来学,要立足在根本。既得本,何愁末?本是体,末是用,得了体,自然就能起用。

  人类的这个问题,科学家也存在,农民也存在,做大官的也存在,而且他的这个问题更突出。所以,人们经常看到那些伟人面对茫茫苦海也会发出长叹。什么是茫茫的苦海?就是我们这一念的迷失,我们不要以为在我们心之外有个苦海,苦海就在我们方寸之间,把方寸之间的问题解决好了,那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头是很快的,一步也不用走动,就到了彼岸。学佛要学到这样的地步了,那么对佛法可以说有些了解了,那就可以修行了。所以,再建议大家认真地读《六祖坛经》,读《金刚经》,读《普贤行愿品》。

  (二)修行要经常看经典,经常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

  修行要经常看经典,经常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158。能够经常得到善知识的启发,修行就可以少走弯路,就能够沿著一条捷径来修。如果把这个方法比做革命的话,它是要革自己当下的命,不是等待很久,不是革别人的命,而是革自己命。你当下的烦恼怎么解决?一事当前你是怎么面对的?人家骂你,你是跟人家没完没了,还是问问自己他为什么会骂我?如果你能反问自己,你就不会去想对方怎么样怎么样,你就会想到你自己有什么不对。

  我们很多的事情往往总不知道要求自己,总是要求别人;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总是希望别人做的事事都满你的意,怎么可能呢?我们每个人回想一下。有家庭生活的人,希望家庭所有的人都听你的话,家里人所想的一切问题,都跟你想的一样。怎么可能呢?一百个人就有一百条心,满了你的意就不大可能满第二个人的意,张三这么想,李四那么想,王五又是一个想法,怎么办呢?大家总要取得一些妥协,取得一些谅解,能做到大体上过得去就可以了。

  在生活中了生死,这一法门就是生活禅。生活当中要有禅,要在禅悦当中生活,在在处处都用得上,都有力量。

  总之,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佛教的根本出发点是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考虑,因为解决好了生活问题也就解决了生死问题,解决了生死问题也解决好了生活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就是时时觉照,念念觉照。因为生死在念念中,所以需要念念觉照,真正做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进而成佛度众生。

  备注:

  156 【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157 【涅槃】译为灭度、寂灭、圆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158 【正法】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净法,或称妙法。 https://t.cn/R2Wx8NM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商品房不得涨价是真的吗?三亚商品房6个月内不可以涨价!
  • 网络直播高价挖人,揭秘网络直播收益内幕
  • 成都小甜甜爆红抖音:为什么男生都喜欢这样的女生?
  • 伟大的村主任驾车堵决堤获救了4000多余名村民!
  • 支付宝法人变更,马云不再是支付宝法人将意味着什么?
  • 特朗普被曝曾威胁安倍称“我记得珍珠港事件” 美媒:美日“亲密关系”遇僵局
  • 猪年春晚总导演确定了!是他--哈尔滨致20死大火嫌疑人李艳滨被抓 抓捕现场曝光
  • 龙哥事迹
  • 老赖子女限制就读 网友:这是连坐吗?
  • 美国伊利诺伊州中部 章莹颖案更换主审法官
  • 银行员工私吞存款200多万买彩票
  • 家长网上抱怨 学生被开除
  • “成都小甜甜”不算火!更甜的竟在双流...
  • 大陸拒收“洋垃圾” 86國百萬噸廢品湧入臺灣
  • 湖畔大学群聊“心疼柳青” :滴滴仍然是出行首选
  • 火箭首发五虎2K19能力值曝光 哈登最高97分 鞋王塔克心里苦
  • 幼儿早教游泳溺水,一名三岁小女孩不幸被溺水!
  • 猪年春晚总导演确定 距离2019 年央视春晚还有158天
  • 城事丨投案自首!息县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曹良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李艳滨被抓获!哈尔滨酒店火灾致20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