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锐科技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保国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最近,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保国(见图,资料照片)有不少高兴的事:2021年12月17日在京召开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大会上,无党派人士李保国《以“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荣获社会服务优秀成果奖;2021年12月20日,黑土地保护法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为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提供了法律依据。
数据显示:2021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首次达到807.84亿斤,比2020年增加47.24亿斤,净增量居全国第二位。可喜的数据背后,有李保国致力推广的“梨树模式”的功劳。
“我惊叹于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也坚定了自己和土壤打交道的志向”
李保国告诉记者,1980年高考时,他填报的第一志愿原本是南开大学化学专业,结果被调剂到了北京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
大学生涯中,有一次经历让李保国印象尤为深刻:那是1983年,他和同学赴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参与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平生第一次在荒无人烟的沙漠绿洲中采集土壤样本长达一个多月。“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广阔的沙漠中会有这么一片小小的绿洲?关键因素是水,水土不分家,有水才有生命。我惊叹于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也坚定了自己和土壤打交道的志向。”
1990年,从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博士毕业后,李保国选择了留校工作。作为当时学校土壤学科年龄最小的青年骨干,在导师石元春教授的鼎力支持下,李保国承担起土壤学科的研究重任,并一直坚守在这个阵地上……
在李保国看来,土壤学研究意义重大:“土、水、空气是生命的必要资源,任何一方不健康都会对生命有影响,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这3个资源。”正因如此,李保国潜心研究,提出和研制了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系统、干旱地区土壤发育过程模拟系统、区域尺度的随机土壤水分均衡模型,建立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壤分布式过程模型(水、氮、盐、污染物等),提出和初步建立了虚拟农田系统。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保国作为主要研究者完成的“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成果于1992年获国家教委(甲类)一等奖;1993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00年9月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仅仅关注自己的学科还不够,还要关注国家的政策、关心农民的需求”
李保国的实验室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土壤;这些土壤来自天南地北。比起在实验室,李保国更喜欢野外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从事黄淮海盐碱地治理研究,到后来从事西北荒漠化防治,再到近年来赴东北研究黑土地保护,李保国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任图生教授与李保国共事已十几年,他说:“我最佩服李教授的,就是他的学识非常渊博;不论他走到哪里,对当地的地理、气候、水文、地质等方面的情况都能很快了解清楚。”本世纪初,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李保国和新疆农业大学蒋平安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在罗布泊地区进行了5年的科学考察和实地测量,任图生也参加了这一课题。他回忆:连续5年,李保国都会带着自己的研究小组去罗布泊采集土壤样品。“罗布泊环境十分恶劣,到处都是盐壳,像刀子一样尖,像石头一样硬,没有地方坐,裤子稍不注意就会被划开一个口子。”任图生说,“李教授很快就找到了课题的切入点,在综合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航测资料、遥感影像和地形图,推断出罗布泊在20世纪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就已干涸,这比此前的推断结论前移了20年。”
2008年,李保国来到吉林梨树县,考察当地的农业实验站。此后两年中,中国农业大学在梨树建立了实验站,从事黑土地保护工作。李保国和他的团队探索出了“宽窄行种植,秸秆全覆盖少耕免耕”的“梨树模式”来保护黑土地。经连续10年监测,目前梨树黑土地保护试验地块土壤有效供水量增加了50—70毫米,耕层0—20厘米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2.9%;保护性耕作每年减少秸秆焚烧100万吨以上,减少化肥使用量3000吨,有效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
“要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仅仅关注自己的学科还不够,还要关注国家的政策、关心农民的需求,要有协同的精神,这样科学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李保国表示。
“这些青年人才一定能够不负重托,在不远的将来挑起土地科学研究的大梁”
在李保国看来,人才是学科建设、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离不开人的创造。“有人之后,其他的硬件条件才能建设,学科的好坏关键看有没有团队的支撑。”从1992年开始,一批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博士陆续来到了李保国所在的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系。为了留住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李保国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想方设法为海外归国人员创造最好的工作条件,满足他们对工作条件的要求。在李保国的带领下,团队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在从国外引进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和引进国内著名高校的科研人才。2004年,李保国率领的科研群体成功入选首批教育部创新团队。

2017年底,中国农业大学在整合原先多个院系资源的基础上,新成立了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3年多来,李保国先后引进20多名人才,将原先60多人的团队规模扩大了1/3左右。在新引进的人才中,绝大多数都是80后、90后的博士后、副教授,一半左右为海外归国人员。
周虎就是其中一员。作为李保国的学生,他在博士毕业后在英国找到了较为稳定的工作,但当听说母校有工作机会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周虎感慨:李老师是一个把金钱看得很轻的人,团队的奖金总是分给大家,科研需要添置设备,总是想办法筹集资金第一时间满足,“也许国内的薪酬待遇不如国外,但是在李老师带领的团队里工作,我感觉很有归属感和成就感”。@锐科技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目前已基本上解决了学科人才断层问题。我相信,在团队的带领下,这些青年人才一定能够不负重托,在不远的将来挑起土地科学研究的大梁。”李保国乐观地说。

山西侯马:打造晋南区域中心城市 做好发展大文章
《中国信息报》首席记者 田建海 特约记者 柴卫东
  侯马位于山西南部临汾盆地的南端,地域面积只有220平方公里,是一个缺资源少矿产的小城市,但侯马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自古就有“南来北往商埠地、千车百货旱码头”的美誉,如何扬长避短,抢抓机遇,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就成为侯马发展的关键。
  在前不久召开的侯马市党代会报告中,就通篇围绕区位交通优势,打造晋南区域性中心城市而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吹响了冲锋号。
  侯马的优势在区位交通,经济发展靠区位优势拉动,这是有识之仕的共识。
(一)
  绞手架林立,机械声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工期紧,不抓紧时间不行啊。”在大西高铁侯马西站扩建工地,工程承包方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张经理边指挥吊车边说。
  侯马高铁西站,除承担侯马当地人在此乘车任务以外,周边的曲沃、翼城、新绛、闻喜、绛县、稷山、河津等近10个县市的群众也在此乘车,每天客流量达1.5万人次,高峰时达到2万人。因客流量较大,而车站候车室面积小,遇到节假日高峰期,致使一些旅客只能在室外候车,苦不堪言。不得已铁路部门只得忍痛停发了部分车次,改在周边站上下车,给群众乘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经济要发展,必须靠人流、物流带动,大交通才能有大发展。侯马市委、政府一班人多次与铁路部门协商沟通后,2020年11月,总投资16000余万元的高铁站扩建工程开工建设,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建成后将成为山西晋南的高铁第一大站。
  侯马是山西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处“新欧亚大陆桥”国内段华北、东北铁路通道的转折点,是我国中部地区向海外运输的重要桥头堡。境内铁路、公路、高速路“十字交汇”。随着前不久,韩城、河津、侯马的城际高铁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并开始实施,侯马到晋城的城际高铁,预可评审已经省发改委批准通过,这标志着侯马的高铁十字框架已形成。
  在山西中长期铁路规划中,把大同和侯马规划为山西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同时,侯马是太原、西安、郑州经济圈“大三角”的复合影响区,这将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拉动效应。
(二)
  一个地方经济要发展,区位优势是先导,工业经济是支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各部委三线企业看好侯马的区域优势,平阳机械厂、风雷厂、海军印刷厂、501、502等企业纷纷落户侯马,当时侯马是晋南吸纳三线企业最多的县市之一。这些企业给侯马带来先进技术、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侯马带来了无限的荣光。
  ——我国第一台收音机,由501科研所研制生产
  ——中国的第一条光缆,由502厂研发生产
  ——我国的第一台彩色印机在海军印刷厂投入使用
  如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侯马的工业经济也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在晋南、在山西,异军突起,有些在全国乃至世界叫响。
  侯马汤荣公司生产双金属复合刹车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的重卡刹车毂,在亚洲重卡汽车生产中,8个轮子,就有该公司生产的3个,占市场份额的30%;侯马东鑫铸造公司生产的汽车曲轴,如今是全国最大的汽车曲轴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先后被长城、长安、吉利、奇瑞等多家品牌汽车使用。因先进的技术,过硬的产品质量,如今,经国家有关部门委托,全国的汽车曲轴生产合格标准,由该企业制定。
  在山西建邦集团年产30万吨高纯生铁+20万吨铸铁新材料项目工地,机声隆隆,总投资30亿元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该工程分三期施工,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0亿元,纳税约2亿元。今年,侯马市初步确定了66个重点项目,包括前期谋划项目8个,实施推进项目58个,总投资365.48亿元。
  目前,随着中信机电特种车辆的入驻侯马开发区、投资34亿元的中条侯马铜厂的扩建等一批“大块头”的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将为侯马的工业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
  打造晋南区域性中心城市,侯马与其它县市有所没有的独特优势——方略保税陆港园区。
  “今年,我们决心把保税陆港区从全国的30名排名进入到前20名,进出口额达到20亿,为把侯马打造成晋南改革开放新高地做出贡献。” 方略保税陆港园区董事长李海瑕说。
  坐落于侯马的方略保税陆港园区,是国家“一带一路”山西首妇“中欧班列”的集散地,今年他们将抓住“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战略机遇,把现在的中欧班列目前开行到德国、意大利、波兰,目前,正在考虑开行到俄罗斯、蒙古等国家。
  方略保税陆港园区,是我省唯一的国家级保税陆港园区,它的设立让身处黄土地远离大海的山西从此有了自己的对外“港口”,拉近了山西与世界的距离。
  如今,方略保税陆港园区可以说是国家优惠政策功能叠加的“公共平台”,以及国际化的“自由港贸易区”。进出口货物进入园区就视作完全进口或出口。不出园区企业就可实现一次性退税政策。
  运城一企业老板在方略保税陆港园区发货时说,“现在到侯马发货就相当于到了国外,对于我们企业来说真是太方便了。”
(四)
  “一个地方经济要发展,必须扬长避短,发展自己的优势,而打造晋南区域中心城市,就是侯马的优势所在。”侯马市委书记吴勇说。
  今年,侯马市新的一届市委、政府领导班子分析市情后,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晋南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并制定出了具体实施路线图,“发展五大经济,蹚出六条新路径”。即: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加大城市建设“东进西衔南优北拓”推进力度,对新田路进行提档改造,实施合欢街、中心街南延,浍河生态新区建设工程;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充分发挥侯马的交通枢纽优势,围绕“铁、公、机”联动发展,实施推进国道108线襄汾——曲沃——侯马过境改线工程。积极推进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构建海铁联运、陆空协同的立体交通格局;大力发展商贸经济。充分发挥侯马“旱码头”的交通物流枢纽优势,规划引领、市场动作,加快推进商贸业转型升级,推行“前店后厂+平台”,精品开店,规模建厂,做大做强电子商务;大力发展外向经济。立足产业基础,发挥要素优势,积极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关中平原城市群等战略集群,加强区域分工合作,使侯马更好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围绕“网、智、数、器、芯”五大领域,强力推动数字经济,规划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智能制造工程、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三大行动,把侯马建成区域性数字经济中心。从而蹚出转型发展、城乡统筹、文化繁荣、绿色崛起、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六条新路径”。
责任编辑:田剑

【泉州洛阳桥:披风砺雨 屹立千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渡瑶琼”……

  说起泉州洛阳桥,多少文人墨客题诗作词,颂赞这座全国首座跨海梁式石桥。泉州民间有云: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这句谚语足见泉州人对洛阳桥的偏爱之情。而今,千年洛阳桥仍雄屹于泉州洛阳江畔,成为世界桥梁建筑发展史上一座丰碑。首创“筏形基础““种蛎固基”和“浮运架梁”等先进的建桥技术,仍被国内外专家学者们、游客叹为观止。

  泉州洛阳桥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被茅以升称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清道光郡守沈汝瀚书石匾“海内第一桥”至今仍高悬桥的中亭。

一座桥 惊艳泉州千年

  日前,记者踏访泉州洛阳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桥”的保护碑赫然在目。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指引下,古石桥横卧洛阳江面,错落有致的石板从桥南伸向桥北。走上桥面,鞋跟在长长的条石轻敲,敲开了泉州宋元以来的历史长河。宋朝保留至今的长长海石,颜色偏深且厚实,“洛桥琴声”的韵律似在耳边回荡。这座被誉为“海内第一桥”的洛阳桥,叠加了泉州人千年的跫音。

  全国首座梁式跨海石桥

  视野宽阔的洛阳江面,漫步其间,匆忙的脚步也放慢,人也豁然开朗。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举目远眺,白鹭掠过,留下翩翩身影。洛阳桥桥南桥北各有两尊宋代石雕的护桥将军,他们头戴盔帽,身穿锴甲,手执长剑,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坚守岗位守护这座古桥。不管是艺术文物还是石碑石刻,都令人叹为观止。 随行的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吴艺娟称,桥上还保存有6座宋代石塔,其中一座塔上刻有“月光菩萨 己亥岁造”等字。中亭立有十几方有关洛阳桥的碑刻和“万古安澜”等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桥南有蔡襄祠,立有令人叫绝的《万安桥记》石碑……

  慕名而来的游客如织,纷纷留影发圈。还有那弄潮儿,边赏这桥边现场直播,分享这座千年古桥的传奇造桥技艺。而洛阳桥犹如一位老者,静卧洛阳江畔,看潮起潮落,见证世代变迁、繁华沧桑。

  凭栏俯视,洛阳桥的桥墩形式也别具一格。桥墩全部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海水退去,洛阳桥桥墩缀满白色蛎房痕迹显露,别有一番特色。随行的省文物保护专家库成员、泉州市刺桐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大山称, 洛阳桥附近99条溪流,流向洛阳江畔,激流涌进时,分水尖则可减少洛阳桥的冲击力,从而起到保护洛阳桥的作用。为了巩固基石,古代劳动人民首创了“种蛎固基法”,同样值得称赞。他们在基石上养殖牡蛎,巧妙地利用牡蛎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

  洛阳桥有多长?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任吴艺娟介绍,现桥长731米,宽4.5米,船型墩45座,桥孔47道,金刚墙4座,桥依托中部一自然小岛(中洲)而建。

  2011年,当年83岁的泉籍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老先生携夫人范我存,从桥南到桥北,用1060步丈量了洛阳桥,并题诗《洛阳桥》,献给长虹卧波的洛阳桥,也献给勤劳爱拼的泉州人。当了解到洛阳桥建造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和大地震时洛阳桥屹立不倒时,余光中深受震撼,“洛阳桥完全可以跟都江堰媲美,中国古人,了不起!”

官民僧合力建桥 畅通交通便利贸易往来

  泉州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因其址为古万安渡口而得名。这里原为古代泉州湾洛阳港,也是连接泉州至省城福州,乃至江西、浙江腹地的交通要道,在泉州水陆复合运输网络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

  洛阳桥是官方主导、全民合力建造的大型交通设施的典范,体现了官民、僧侣等社会各界对海洋贸易活动的贡献。

  宋朝时,泉州成为东南四大贸易名港之一。泉州港内,常能见到帆樯林立、百舸争流的场景,中外商贾熙来攘往。可位于泉州城东北交通要冲的万安渡却依然一遇风潮就陷入半瘫痪状态。在这里,每年因沉舟而死难者无数,商旅“往来畏其险”。为尽快结束万安渡口“舟楫沉江底”“人或为鱼鳖”的可悲历史,泉州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在渡口上筹建桥梁。据《福建通志》记载:“宋庆历初(1041),郡人李宠始甃石作浮桥。但因江面宽阔,涨潮波涛汹涌,退潮暗礁密布。李宠初建桥失利。清乾隆《泉州府志》云:“万安桥未建,旧设海渡渡人,每岁遇飓风大作,沉舟被溺而死者无算,因名渡口为‘万安渡’以祷之,而建桥需要愈形迫切。然而江流湍急,海潮汹涌,水面广阔,泥沙之深莫测,建桥又谈何容易。”

  北宋皇祐五年(1053),僧宗善及郡人卢锡、王实偶为石桥,未就。会蔡襄守郡,踵而成之”。至和、嘉祐间蔡襄两知泉州,继续主持建造,至嘉祐四年十二月(1059)竣工,使得人民“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明、清、20世纪40年代、20世纪90年代均有修葺。

集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于一身

  20世纪90年代,泉州洛阳桥启动保护修缮工作。刘大山,是当时洛阳桥保护修缮施工队队长。从小生活在洛阳桥旁的洛阳桥南社区的他,又是从事古建的修缮工作,对洛阳桥有着特殊的情感。孩提时,他见过昔日洛阳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场景,也见过如今游客、学者接踵而至惊叹跨梁石桥佳作。

  “修复后的洛阳桥,最大限度地体现着一著名古代建筑所有具有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刘大山称,本身从事修缮古建工作的他,每次上桥就像看望老朋友,也顺便瞧瞧自己参与修缮的桥梁是否到位,是否经得起考验。

  说起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桥的修缮,刘大山思绪飘向时隔20多年前。修旧如旧的大前提下,修缮每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上会研究,修缮时每天均需根据海水的涨落规律安排进行。他回忆称,当时清理护坡时,施工人员趁海水退潮时,用抽水机把海水引入事先在海床上掘出的土沟内,人工舀水冲洗护坡毛石的淤泥,再将石块装入篓内吊至桥上运出。部分石条因时间冲击等因素出现损坏,当时也给予恢复。这次修缮,他们先后发掘、搜集一批古桥石构件和附属文物建筑构件,以及碑匾石刻,并分别视其具体情况采取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的措施……

  “洛阳桥的修缮,要在江上进行,任务艰巨”,刘大山感概,洛阳桥上大多是长石条铺就而成的,有的石条单条最重有二十几吨,在近千年前架桥技术有限的条件下,所需的石材从开采到架设,这本身就折射古代劳动人民充满了智慧。

  走过洛阳桥的你,细心留意还会发现,花岗石砌筑的桥呈东北—西南走向,往江上游逐渐突出,到偏离中轴线2米又逐渐回缩,呈平面弓形。巧合的是,桥的突出方向,又与全桥上游分水尖的朝向一致。始建桥者,是否由于考虑洛阳江上游水流湍急而建弓形桥?刘大山称,历史文献及现代研究者的著述中,尚未有相关的论述。“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弓形桥增加了桥体对江流的防御能力,这也是洛阳桥科学价值的又一体现”。

不朽历史贡献 古今褒奖不断

  洛阳桥是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大石桥,首创“筏形基础”“种蛎固基”和“浮运架梁”等先进的建桥技术,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艰辛。其中“筏形基础”法,就是往江底沿着桥梁中线抛填大石块,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堤作为桥墩基础;浮运架桥”法,则利用潮水涨落来架设重达七八吨的石梁,以达到“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牵”。

  从1974年10月起,泉州洛阳桥早已"卸任"通车职能。洛阳桥因其历史悠久、名扬四海,逐步成为文物游览桥,吸引着众多中外游人和古代建筑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和考察。

  古往今来,众多贤士名流都对洛阳桥的雄伟壮观以及它不朽的历史贡献,予以肯定、赠以褒美。历代修桥、题词题诗的碑刻至今仍保存着。

  据祝穆《皇舆胜览》所载,陈君举(即陈傅良,南宋名臣)曾为洛阳桥写过一首诗:“跨海为桥补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基连岛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铁马著行横绝漠,玉鲸长鬣露寒涛。缣图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南宋刘子翬亦在《万安桥诗》中赞曰:“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渡瑶琼。雄如建业虎城峙,势若常山蛇阵横。脚底波涛时汹涌,望中烟景晚分明。往来利涉歌遗爱,谁复题桥继长卿?”明代戏曲家、书画家顾大典亦有诗云:“沧波欲尽海云垂,千尺晴虹挂水湄。寂寞寒潮自来去,行人惟说蔡公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谁曾在山河破碎时的命运里,风雨中逆行用疼痛将人唤醒!他们如悦红日,头顶有光,心中有海,仰望天空,意念融入到蓝天虚空中,成内心光明浩大之气。
  • 说多了吵起来阿元很横的说:“你不要做梦了,你的田地也别想来拿,你屋也别想来住。你爱他,而他不爱你,是可笑;明知不爱,还死死纠缠,这是可怜;已经很可怜了,还死去活
  • 为什么最近这么 obsessed with茶百道呢,因为那天晚上坐在我前面的情侣一口气买了4杯茶百道。他们买这么多,我想一定很好喝吧;所以我也买了来,结果连续买
  • 【魔术师:全怪我,50万罚款让珍妮巴斯从我工资里扣】我们不能说明更多,但我们会改正这一情况,这发生在我的监管之下。我们也永远不知道下一只信天翁或者虎鲸什么时候出
  • 看看 前后的对比,思埠产品一直用事实说话[good][good]别把思埠新微商想滴那么复杂不用产品,我们也是个消费者不做思埠,我们还是个消费者换个牌子用,我们就
  • 出地铁时,一个人的伞勾住了我的毛怪。但真的要为这位殉职司机点赞,感谢有你[泪]火车在黑夜里行进田野里的秸秆燃烧起来像是一场献祭诡异的美软卧车厢很安静撞击铁轨的声
  • 要知道,我们的地价并非是市场的产物,而是垄断的结果,这个板块地价卖2万是否合理,没办法论证,因为就算没人买,政府也可以坚持不降价。 通过对比分析“老旧大”与“
  • ​‎ ͏ 这一‮男群‬士高阶们在‮职本‬工作‮不中‬苟言笑在这里释‮自放‬我这里有建筑师‮有,‬医生,有‮知高‬,有普通的小人‮理物‬发师,做‮意生‬的老板……
  • 喜欢的,就去追求;幸福的,就去拥有;在意的,就去珍惜。喜欢的,就去追求;幸福的,就去拥有;在意的,就去珍惜。
  • 人不可能一步登天,只有按着定下的目标 ,好好努力前行,不卑不亢地活好自己。人不可能一步登天,只有按着定下的目标 ,好好努力前行,不卑不亢地活好自己。
  • 个人觉得,如果你是在主城区或者南门上班,买这里肯定会觉得太偏了,事实也是如此。看了下百度街景,周边基本上都是荒地,所以就不要提配套之类的了,未来入住之后,生活上
  • 然后就到了现在啦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微博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认真读书但之前努力过的一切,现在都有了回报教资笔试过啦 成了发展对象 国二证书今天发下来了还有18天就
  • [good]】平湖中学多名创新拔尖学子顺利通过高水平大学复试,北京大学1人(高淳同学获降40分优录资格)复旦大学5人(马晨璐同学已通过博雅录取)上海交大2人,中
  • 从他二十多岁开始写歌到现在,三十年来写了不止300首歌,不见得是多么高产的音乐人,我觉得人有多少才能和他在做什么样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如同现在,李宗盛也有了自己
  • [8]脉脉:凝视的样子,后多用以形容情思,有含情欲吐的意思。【译文】杨柳的飞絮自在飘扬,令人不禁感叹在这深深的院落里,春意到底在哪里。
  • [悲伤]#昆明身边事# 【9岁男孩患上霍奇金淋巴癌 需要25万手术费】2013年,赵君一家终于告别了在外流浪的日子,搬进了昆明华景苑保障房。#昆明身边事#
  • 小果:我不去了,但你不许告诉他。小果:我不去了,但你不许告诉他。
  • 在这条路上,有人视而不见,也有人同流合污,更有人遭逢失败后无望放弃……而他总会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就算是以自己的方式,也要给恶致命一击。-我曾被他的自由吸引,也
  • 面包端上来还是热的,配上冰凉细腻的冰激淋,入口即化,甜过初恋[doge]反正我一口气吃了一半儿。冲鸭[哈哈]这个周末打卡好地方,里市集,非常卡哇伊的场景,很适️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数月后男主人家儿子驾车出行发生车祸,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的,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农村人比较迷信,把本不相干的两件事硬生生的联系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