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说‌‌求法!

如果我们都不了解‌‌法的特性、法的特质‌‌,到底是求什么法?

我们就会落入到‌‌‌‌自以为是,‌‌或者是自圆其说,‌‌或者是随意所欲,‌‌带欲求断。‌‌‌‌那就导致我们一生之中一事无成,‌‌就落入在迷信、宗教的‌‌范围之中‌‌模糊的一个状态。
01
对法的第一种诠释
在古印度‌‌(公元‌‌前的‌‌1600多年到2000年之间‌‌)对法‌‌就有诠释:
任持自性,轨生物解,就是法。
最初社会的人,‌‌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对法都有一个诠释,都有认知:
任持自性
就是古老‌‌的科学家、自然学家对法的一种认知‌‌概念。
任:任何一件事物。
任何一件事物都保持着它的本质,‌‌都保持着它自己的性质,‌‌叫任持自性。
就犹如水一样,‌‌保持着它自己的特性:水‌‌还没有因缘和合时,水的特性是属于冰凉的,‌‌是冰凉自物、冰凉它物的。
‌‌一旦‌‌它跟火‌‌合就成为温水,‌‌那就不是它的特性了,‌‌已经是因缘和合了,它有增上之法,‌‌有增上缘、有和合之法。
‌‌水本身的特性:是凉的、是冷的、是软的、是滑的,叫任何一件事物‌‌都保持着它自己的特质,‌‌它本质的特性。就如同一个内心之中很快乐‌‌、和谐‌‌、安详的慈爱之人,‌‌他就能够把快乐、和谐、安详辗转分享给他人。就犹如水冰凉自己、冰凉它物一样,‌‌这叫任持自性,‌‌这就是法的特性。
‌‌就像火一般,‌‌火性‌‌属‌‌热性:是热的、是暖的、是漪的、是痒的,暖、热、漪、痒这是火的特性。‌‌就像一个人‌‌心生烦恼,‌‌内心之中生起了‌‌激情愤怒、忧愁叹气,‌‌他‌‌伤害自己,同时‌‌也伤害他人。这就是烦恼的特性‌‌,如同火的特性一般。
‌‌任何一件事物都保持着它自己的特性,‌‌我们叫学法。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它的因果、它的法则、它的原因。
轨生物解
‌‌就像生病一样的,‌‌要找病因,‌‌要有治病的方法,‌‌这就是轨,就是轨则。就像宇宙之间的规律一样,‌‌就像‌‌地球绕赤道线,自然而然‌‌才能够‌‌不破坏它物,叫轨生物解。
‌‌这就是科学家、发明家‌‌、史学家‌‌们对法的一种认知,对大自然的一种认知,这是第一步。
这也是佛陀所知法的范围,‌‌可是这是浅显的,不能解脱的,‌‌这是随顺‌‌世间,‌‌按常规理解的。
常规:
就是循规蹈矩的,‌‌就是在世间里边,‌‌比如说‌‌衣食住行的,吃喝玩乐的,享受的,‌‌就是与世间人一样的,这个叫常规。‌‌
不规:
不规就是不按常规的,就是‌‌修行人。‌‌
不按常规,按真理。‌‌现在我们要追求真理,要学法,‌‌要把法通通地理解、通通地认知。‌‌
世间人,‌‌对法的认识是有限的,他出不了世间,只能说是聪明人。这人很聪明,‌‌‌‌他能发明,在世间‌‌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他稍稍有那么一点点过人之处(超过一般普通人),因为他的记忆力很好、很聪明,‌‌他能发明‌‌,他的认知、他的知识比较宽广些,较有深度、高度、广度些,‌‌这就是世间法对法的认知,对自然法则的认知。‌‌
佛陀‌‌对弟子的教授‌‌‌‌层次是不同的,是契机契理的,佛陀说的法是不离身心(五蕴)的‌‌!
佛陀涅槃以后,很多人对佛陀的所知法‌‌就有不同的诠释。

法,‌‌什么称为“法”呢?‌‌
我们要怎样才能够入法(‌‌入到真正的法的特性、法的本质,‌‌入到法中来)?要怎么入呢?‌‌到底什么是法?
我们要把它说得很清楚,叫入法。
什么是见法呢?
‌‌见法:就是在理解上、见解上要具足正见,安住于法。‌‌
什么是得法?
得法:就是获得了在自身的听闻、思惟、修学念念不离法,念念不离止观法才是得法。
什么是证法呢?
证法:那就是超凡脱俗了。已经证得无漏之法、证得出世之法、证得不迷惑之法,这些都是跟‌‌切入证法有关。
02
对法第二步的认知
什么是入法?这个法是怎么来诠释,怎么来理解呢?
‌‌什么是法?‌‌
色法、‌‌心法、‌‌心所法,‌‌无为法。‌‌‌‌这就是第二步的认知了,第二步就比第一步深入了。
首先我们要了解佛法的‌‌名相。
名相:就是词汇‌‌‌‌,‌‌就是佛学基础知识。‌‌
假如说我们不认识这四种法,‌‌听任何法都听不懂,‌‌不懂就导致到‌‌犹如“冷水泡石头,‌‌不得以应用”。‌‌
‌‌什么是色法?‌‌
色法指的就是‌‌地、水、火、风,‌‌就是在我们身体的范围(我们一寻之身)。‌‌‌‌
地大:‌‌发、毛、爪、齿、皮等称为‌‌地大;
‌‌水大: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等称为水大;
风大:就是呼吸;
‌‌火大:就是温度。
四大之身,就是形形色色,‌‌称为色法。
形色
‌‌形就是形态、形状,长短、高低、方圆,‌‌这叫‌‌形色。
显色
‌‌显色,就是颜色:青黄赤蓝。
这些形色、显色叫形形色色,都称为色法。

‌‌什么是心法?
‌‌心法就是六情根,‌‌一提到六情根‌‌就提到“六识”。
“识”是从何而生?
‌‌由内与外而生,内与外的“触‌‌”而生,‌‌由“触”而生“识”。
‌‌内‌‌外就是:眼,眼见色;耳,‌‌耳闻声……
‌‌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内六入”、“内六处”、“六根”。
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外六入”、“外六处”、“六尘”。
‌‌眼色、耳声、鼻嗅、舌尝、身触、意知法而生的“识”,‌‌就称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识,就是认识、认知。‌‌

本身“根‌‌”就有它各自的特性,‌‌它能认识、能认知,这称为心法。根、尘、识属于心法,‌‌这才是心。

‌‌有很多人说修行要修心,‌‌心在哪里?‌‌我们‌‌对心法不彻知,‌‌不彻底地了知,怎么修行?‌‌对法都不了解的人怎么入法?‌‌
那就是在痴坐,‌‌就像“猴子蹲枯岩”,寻食无吃,坐本山空,只是自以为是,我在修行。‌‌就犹如“蚊子叮铁牛”,‌‌“木人看花鸟”,是不起作用。
‌‌首先要听法,‌‌要听闻,‌‌听闻要记住。‌‌记住了以后不会忘记了,‌‌时时在内心之中念法了。‌‌闻慧、思慧才‌‌能够运用。
‌‌什么是心所法?
‌‌心所法就是烦恼,‌‌见惑、思惑。
见惑:就是见解上的迷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称为见解(理解)。‌‌

见惑,就是‌‌在见解上、在理解上、在认知上是迷惑的,是不清楚的,‌‌这称为见惑。一个人的认知‌‌不彻底,‌‌他的理解不清楚,‌‌还不如实知之,‌‌这称为见惑,‌‌在理解上是一个迷惑之人。
思惑:就是思想,‌‌内心之中时时地想过去、想未来,思念过去‌‌、思念未来,回忆过去、回忆未来,就在贪、嗔、痴、慢、疑这些方面,这个属于思惑。

十利使‌‌:见惑的五种加上思惑的五种。

使‌‌:就是使我们烦恼的意思,‌‌它有一种力量能够让我们去伤害他人,‌‌让我们去烦恼。‌‌见、‌‌思惑叫十利使‌‌,‌‌这就是属于生起心所,心所有包含‌‌的、心中所持有的‌‌一切的染污不尽。
什么叫心中所持有呢?内心之中,所有的‌‌坚持自己的邪知邪见的、不正确的、执著于实有(本来就不真实)的,这个“我的”概念太重,叫心中‌‌所持有的法,‌‌就是烦恼法、心所法:

思惑:贪、嗔、痴、慢、疑‌‌;

见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见思惑又生起了随烦恼了。

随:就是‌‌伴随,‌‌如影随形叫随眠。‌‌
随眠烦恼‌‌:就是在内心之中是潜伏的、隐患的,‌‌‌‌‌‌只要‌‌见人遇事‌‌就会现起来,平常时间你看不到它,‌‌它如影随形。
随眠烦恼共有二十种:
‌‌‌‌小的‌‌随眠烦恼有十种:‌‌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骄;
‌‌中烦恼的两种:无惭、无愧;‌‌
大烦恼的八种: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大烦恼是修行之人才发现的,修行的时候就障碍你了;‌‌
小烦恼‌‌是做人‌‌不成功,‌‌没有人格;
中烦恼‌‌很难发现,是见道之人才相应的,一般凡夫之人‌‌是无知,‌‌不知惭、不知愧的。‌‌三果阿那含‌‌才与‌‌惭愧相应,‌‌他处处惭愧,如同‌‌新娶的媳妇看到‌‌姑嫜(公婆)一样,新嫁的女孩到她公婆家,‌‌最初很害羞的,‌‌这样的惭愧心。三果阿那含才会具足相应。‌‌一般有禅定之人,‌‌他只是‌‌善学惭愧心,‌‌不具足。
二十随烦恼以及见惑、思惑都属于心所法。

内心之中所持有的这些染污不净,‌‌谈何修学?‌‌认知都不清楚‌‌就谈到去闭关修行,‌‌那就是带欲求断,‌‌随意所欲。
什么是‌‌无为法?
就是无漏法,‌‌就是涅槃法。‌‌
它是被无我慧所摄的,‌‌被空性慧、不二慧所摄的,被一切智所摄的,‌‌是被道种智、一切相智所摄的法。‌‌它是寂静的、是不迷惑的,‌‌它是‌‌过人法(过凡夫的法)。
‌‌这四法‌‌不听闻、不掌握、不清楚、不彻知,无法入法。入什么法‌‌?那只是自圆其说,‌‌就像独坐‌‌空无,‌‌‌‌那就是外道,‌‌不是佛陀的弟子。
佛陀的弟子要入法,‌‌要必须入法!
(未完待续)

如何去修心转心,把逆缘转为顺缘,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呢?在《净土十要》中有个非常殊胜的教言,就是“十大碍行”,又叫“十不求行”。
《念佛直指》节引(文出《念佛法要》)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娇奢必起。娇奢起必欺压一切。体难本妄难亦奚伤。以患难为解脱。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学躐等必未得谓得。解障无根障既自寂。以障碍为逍遥。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必未证谓证。究魔无根魔何能娆。以群魔为法侣。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志轻慢必称我有能。成事随业事不由能。以事难为安乐。六、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缘。以弊交为资粮。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内必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悟人处世人但酬报。以逆人为园林。八、施德不望求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图必华名欲扬。明德无性德亦非实。以市德为弃屣。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必恶利毁己。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为富贵。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心怨恨滋生。忍抑为谦抑我何伤。以受抑为行门。第一,“念身不求无病”,如果病来了,实际上佛菩萨加被我们生出离心,所以生病不是好事吗?我们可以去求无病,但是真的病来的时候,我们要泰然处之。这个病实际对我们修行也不见得就是违缘,善用心就是顺缘,就是垫脚石。第二,“处世不求无难”。第三,“究心不求无碍”。第四,“立行不求无魔”。第五,“谋事不求易成”。不求什么事情都顺顺利利的,遇到障碍也是好事。第六,“交情不求益我”。跟朋友交往的时候,遇到有些人,比如忘恩负义的,这也不见得就是坏事。第七,“于人不求顺适”。这个人经常找你麻烦,经常反对你的观点,不见得就是坏事,他实际上也是成就你的。第八,“施德不求望报”。这些忘恩负义的,反而也可以成就我们的修行。第九,“见利不求沾分”。我们不要一定要得到好处。第十,“被抑不求申明”。有人冤枉你,不要拼命地去申辩。古人说,受冤枉的时候,以“不辨”为高明。越辩越描越黑,应该不辨。

【太上洞玄灵宝上品戒经2】
天尊告太上道君曰:今当劝戒,开悟群生,为诸男女解灾却患,请福度命,拔诸苦根。生者见道,身脱八难,死者得乐,不历三涂。托报人天,受胜尊贵,修斋求道,转轮圣王。皆当一心请奉十劝戒,谛受勿忘,思念在心,莫相乱神,默然静听。

第一劝敬三宝,供养法师,讲说经文,养生教善,行为人范,贤教高才,荣贵门闾,光显家族。第二劝写经书,令人读诵,博闻妙赞,世世听明,言义开通,宣扬章句。第三劝於灵观,修福建斋,诸味甘膳,供养贤圣,报兹高贵,衣食自然。第四劝施香油,然灯徧照,见世芳盛,清洁聪明,容眸绝伦,天姿高秀。第五劝施尊师,仙衣法服,令人在世,长雅逍遥,不堕边夷,常生中国,家承冠冕,男女端严。第六劝诸男女,孝养父母,恭敬亲疏,抚弱接强,爱下安上,见世受报,子侄贤良。第七劝济病人,饮食汤药,慈悲救疗,最上福田,为大医王,受胜尊贵。第八劝施贫穷,辍己衣食,令得饱暖,延命安存,见世门荣,多饶家富。第九劝於他人,莫怀妬嫉,长行系念,莫作冤家,舍去毒心,遇逢欢喜。第十劝造天尊、圣像供养,或有息难,或为死亡,投苦遇灾,皆当救护。

天尊告言:此十劝进要戒,当信奉行,善恶业缘,必当获报。居世富贵,笑他贫贱者,必贫贱报。居世美貌,笑他丑陋者,必丑陋报。居世聪明,不教人者,必愚痴报。居世康健,笑他病患者,必滞病息报。居世不信道教,笑於经典者,必顽嚣报。居世侵夺他夫婿者,必小寡报。居世诱他妇者,必鳏独报。居世发心为夫妇者,不同生人道报。居世好杀生命者,必夭伤短寿报。是故劝诸人等,行善善报,行恶恶殃,抵敌不通,无拔度者。人有一心,含藏六识,行善行恶,遇境逢缘,达慧闭情,真门不动,当证仙道。复说六情戒,上品中人,应当开悟。

一者眼无广瞻,乱诸华色,亡睛失瞳,视物目极,於其眼根,能制光明,仙人出现於世。二者耳无乱听,混於五音,伤神败正,恶声啼吟於其耳根,能制音乐,仙人出现於世。三者鼻无广丰,勿俱杂气,臭腥氛乱,伤神动意,於其鼻根,能制香积,仙人出现於世。四者口无贪味,脂熏杂类,六腑犯违,五脏脾肺於其舌根,能制法喜,仙人出现於世。五者无欲摇情,身不受触,精气乃安,守心自最,於其独根,能制定慧,仙人出现於世。六者心无变乱,意不攀缘,本性空寂,湛然能坚,於其诸缘,能制法门,仙人出现於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现在,当你驾车时拿出手机看10秒钟,可能车窗旁就会走过来一名接到指挥中心指令的快骑警,对你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警察问报警人:你的飞机有发票吗?
  • 一曲未终人不见,可堪江上对青峰”柔卿和云:“生小原无落雁容,秋风偶觉病身慵。挂帆公子金陵去,望断青青江上峰!”#每日一善# [心] #阳光信用#常思身命易倾
  • 你不要后悔对任何一个人好,哪怕是看错人,哪怕是被辜负,哪怕是撞南墙,因为你对他好,不代表他有多好,而是因为你很好。买了就不要再去对比价格,吃了就不要后悔,爱了就
  • 《夏洛克·福尔摩斯:从未存在,永远流传》由英国伦敦博物馆官方授权、英国电影协会资深策展人深入解读,含200多幅影视剧照、精美插图、旧日伦敦地图及柯南·道尔访谈录
  • 【投稿】爱情❤不是✋随便许诺好了不想再说了 没错 是我那么多的冷漠 让你感觉到无比的寂寞很 不过 一个女人的❤ 不仅仅渴望得到的一个承诺 我害怕欺骗也害怕寂寞
  • 八十一天,第十五天 昨天是“大道本体”今天续“体道之人”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体道之人与道为一⬇️道不可见,因人而见;
  • 就是一个傻大个,经常发呆,同类相见可以玩谁是木头人的游戏了,这就造成了它们很容易被它们的敌人抓住。最后结局很简单,第一个人盆满钵满,面服心不服的小弟很多,过了很
  • 有距离,才会有尊重;有尊重,友谊才会天长地久 最痛苦的一种分手是,从来没有说出口,但你的心里已经明白,一切已经结束[作揖][色][圣诞老人][小红花]89 腾讯
  •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当时有八万四千,这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那么多的,也就是百亿那么多的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 颜颜老师带着我们参加万圣节的活动,妈妈给我准备了蓝色的斗篷和尖尖的帽子,虽然我没有南瓜灯,但是妈妈给我准备了小汽车包包让我背着。颜颜老师先是带大家去搭了一个乐高
  • 四年啊她这么信任你 说好的今夏为十啊.小孩看到饺子榜更新自己在第7还在kdfj开心得说开始幻想.20w的钱啊你就卷钱走人了嘛?不会吧不会吧邱女士 袁一琦她到底哪
  • 每天考古,温柔的,帅气的,可爱的,坚定的,土土的,娇憨的,都是糖糖啊。我相信糖糖也像自己说的那样,保留每一个自己的同时,成为了一个佳人。
  • #灰猎犬号# 3月份就发布了预告片 因为新冠 首映一推再推 最终取消院线上映 7月10日流媒体上线 一部标准的战争类型影院作品 海战的漂浮 晕眩 视听感受 不能
  • 你说德系车不实在吧,它发动机标定得都很内敛。你说德系车实在吧,车身它给减配这么多。
  • 人生不是都满意,生活不是都如意,想留的,留不住;想要的,得不到;想躲的,躲不开;想放的,放不下。我们相信狮子和老虎们是爱我们的,因为他们离不开我们羊[em]e4
  • 【美诺心】很多品牌连锁店一般都选择立体发光字来作为自己店面的形象墙用字,发光字形象墙看起来比较大气,高档,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很多品牌连锁店一般都选择立体发光字
  • 几个少妇,寻个下午,坐在雅舍,用精致的瓷器,泡来喝,才有味道。6、“松下喝道”:清静幽雅的松林里,忽有官老爷的车骑人马呼喝而过。
  • 这个漫长的过程占据了整个噩梦四分之三的时间,累得我呀…最后坐在头排的同学王某悄悄告诉我:“别找啦,你那纸让王老师拿走上厕所啦!抚炕追思,恨不得扇自己俩嘴巴:这题
  • [哆啦A梦吃惊]巴布豆童鞋毛毛虫包头凉鞋[哆啦A梦吃惊] 券后49.9 #王凯#在用美逛APP,内部激活码:wk888 【推荐】 【巴布豆专柜正品】萌趣毛
  • 在 2013 年首张专辑The Golden Age大获成功后,Woodkid携新作S16重返舞台,8月18日将在戛纳一展风采,详情以及订票请戳:演唱会上的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