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内蒙古# 【“原味乌兰察布”是什么味儿?】“中国薯都”“中国燕麦之都”“中国酸奶之都”……当这几个响当当的美誉在乌兰察布这片热土上美好邂逅,瞬间撞击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图景,“原味乌兰察布”区域公用品牌推广战顺势打响。

  阴山下,黄金谷物

  “你们是第一批客人,快来尝尝我们的燕麦新成果!”

  在内蒙古塞主粮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燕麦养生科普馆,董事长柳树兴兴冲冲地为记者展示最新研制的燕麦奶茶,只见他将少许灰白色粉末倒进水杯,用开水冲泡、摇匀,打开杯盖的一瞬间,一股淡淡的奶茶味氤氲开来,轻呷一口,顿觉口齿留香。

  46岁的柳树兴是河南人,常年从事健康养生行业的他,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对乌兰察布燕麦“一见钟情”,从2016年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燕麦系列产品研发中。他告诉记者,卫生部原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曾联合中国农科院以及北京的18家医院对燕麦进行降脂作用临床及基础研究,北京大学也进行了燕麦降糖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有力地证明,燕麦中的β—葡聚糖不仅可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还具有平衡血糖的作用。

  另据国内外权威机构认证,燕麦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大米的3倍、白面的1.6倍,可溶性纤维素的含量是大米和白面的8至12倍,磷、铁、钙及维生素C、B、E的含量也高于其他谷物。

  由此,业内专家曾多次指出,在生态问题和粮食问题日趋突出的未来,具有粮草兼用特性的燕麦很有可能成为中国西部的主题农业;在未来中国的粮食结构中,也极有可能形成稻米、小麦、燕麦三足鼎立的稳定结构。

  乌兰察布是世界公认的燕麦黄金纬度产区,被誉为“中国燕麦之都”。过去,由于缺乏先进的农业科技,无法深挖和拓展燕麦的价值,也一直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燕麦仅仅是当地人的口粮,市场上的燕麦产品大部分被进口燕麦所占据。

  “乌兰察布燕麦在耕作过程中不施肥、不用农药,完全自然生长,在营养成分、口感、新鲜程度、种植条件等方面明显优于国外。现今的燕麦,可不是过去零星散种的‘一份乡愁’,而是人们追求的有机绿色食品。”作为国内最大的裸燕麦全产业链公司,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文兵介绍时语气中透着自豪。

  企业之外,种植户是笑得最灿烂的人。“燕麦去壳磨粉后就是莜面。‘三十里的莜面二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这是流传多年的老话。过去要靠燕麦活人,现在靠种植燕麦致富。”察右后旗八号地乡燕麦种植大户张贵笑呵呵地说。据统计,乌兰察布市3万多农户从事燕麦种植,燕麦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香饽饽”。

  贴上健康标签的燕麦,被越来越多人青睐。据介绍,目前,乌兰察布市燕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左右,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现有全产业链燕麦企业6家,从事加工销售的中小企业200多家,形成了引、育、繁、推、加、销、贮的全产业链格局。

  记者在釆访中发现,乌兰察布市实施的燕麦产业提升行动,走的正是当下备受关注的“功能农业”路线,也就是让人们“吃出健康”。乌兰察布燕麦,正在走上家家户户餐桌的“正席”。

  好土豆,非你莫属

  说起燕麦,就不得不提它做成莜面时的“绝佳搭档”——马铃薯。“中国薯都”的美誉不仅因为乌兰察布市是全国地级市中最大的马铃薯主产区,还因为这里的马铃薯品质绝佳。

  乌兰察布独特的冷凉气候加上大部分沙性土农田,赋予马铃薯独特质地,其中“后旗红”马铃薯甚至卖出了苹果价。

  “后旗红”品牌创始人郭润是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前进村村民,他从1989年开始贩卖马铃薯,是当地最早的马铃薯经纪人之一。“我的马铃薯当时就出口到十几个国家了。那时候交易很简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说起当年的辉煌,郭润满面红光。

  但随着交谈的深入,他的脸色逐渐暗淡下来,“2011年,我上了CCTV2,但并不是因为马铃薯卖得好,而是由于滞销,传统运营模式不灵了!”

  郭润的“大起大落”深深刺激了女儿郭晨慧,为了继续让“后旗红”发扬光大,2016年,她从北京辞职回乡开设网店,通过设计礼品包装、附赠火山石和酱粉等措施,极大提升了“后旗红”的附加值,1斤的价格卖到8.9元。

  “察右后旗分布着20多座火山,土壤中富含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造就了它独特的口感与品质,远非其他品种可比,否则怎么能卖出苹果价啊!”郭晨慧非常自豪。出色的“后旗红”先后取得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地理标识产品、有机产品认证,成为网红“山药蛋”。

  好土豆需要好种子。在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组培中心,一株株绿色秧苗生长在无土环境中,秧苗根部结着2至5厘米不等的“小土豆”。

  “这个叫原原种,是马铃薯最初的种子。”副总经理刘广晶指着“小土豆”介绍,“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加公司作为国家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的实施单位,责任重大啊!”

  目前,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面积305万亩,其中,四子王旗52万亩,居全市之首,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之一,这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面推进种子工程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提升马铃薯附加值,乌兰察布积极延伸马铃薯产业链条,深耕深加工。不仅把马铃薯做成全粉、精淀粉、薯条、薯片、粉条、粉皮等食品,还将马铃薯深加工成乙醇、微生物培养基、乳酸发酵和营养增补剂、以及用于纺织造纸等行业的变性淀粉,或淀粉衍生物等众多工业产品,这些深加工产品已外销十多个国家。

  乌兰察布酸奶,草原额吉的爱

  在很多城市,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们,一天的美好时光是从一杯燕麦酸奶开始的。这样的生活方式在乌兰察布也逐渐流行起来,因为这里是“中国酸奶之都”。

  酸奶最传统的做法是由鲜奶自然发酵而成,但要想做出好酸奶,首先就要有好奶源、好菌种。

  乌兰察布位于北纬41度至43度温带草原,是世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乌兰察布酸奶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优质菌种采用低温发酵工艺,发酵的温度比常温酸奶低,发酵的时间也更长,使得酸奶香气更加浓郁,口感更加细腻,其中的活性益生菌被更多地保留下来。”内蒙古兰格格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继平介绍。

  靛蓝色的瓶身,牛奶色的文字,富贵吉祥的花纹……高端大气的“兰格格”包装设计堪称经典。“乌兰察布酸奶制作技艺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我们始终沿袭祖辈的技艺,保留了‘草原额吉的味道’。”崔继平说。

  “中国酸奶之都”的盛名也吸引了众多外地企业入驻。“乌兰察布不仅有优质奶源,而且交通便利,招商引资力度很大,我们决心依托本地优势,拓展京津冀大市场,扎扎实实做好乌兰察布酸奶产品。”北京今时代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军红告诉记者。

  乌兰察布酸奶围绕草原生态这一主线,聚焦差异化,还原纯正草原酸奶味道,在伊利和蒙牛两大乳业巨头的夹缝中脱颖而出。如今,乌兰察布酸奶年产8万吨以上,酸奶饮品、酸奶零食、酸奶烘焙产品一应俱全。乌兰察布紧邻北京,是连接华北、东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为乌兰察布酸奶走向全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乌兰察布市围绕“麦菜薯羊牛乳”六大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原味乌兰察布”整体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全市将燕麦、马铃薯、酸奶作为优先突破口,以品牌战略为强大引擎,积极抢占市场份额,逐步推进整体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形成全品与单品的互补融合式发展格局。“原味乌兰察布”正以铿锵步伐向全国迈进。

  茫茫大草原,悠悠乳香飘。风吹麦浪响,好薯美名扬。纵情好山好水好自然,享受原滋原香原生态,这是山的味道、水的味道、阳光的味道、草原的味道,更是和谐美满、幸福生活的味道。(记者 蔡冬梅 薛来 皇甫美鲜)

【为端牢“中国饭碗”守好黑土地】

三江碧水奔涌,润泽黑土粮仓。5月下旬,行走在黑龙江三江平原,一块块水田倒映着蓝天白云,一株株秧苗正茁壮地生长。黑土地经历一冬的休养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曾经,人们用“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来形容黑土地之肥沃。经历几十年的开发利用,黑土地正在变薄、变瘦、变硬,情况不容乐观。

黑龙江作为黑土耕地资源大省,拥有典型黑土耕地面积1.56亿亩,占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6.1%。2021年,黑龙江全省粮食总产量1573.54亿斤,比上年增加65.34亿斤,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位,这是黑土地的无私馈赠。如何保护利用好黑土地,事关“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唤醒“沉睡”黑土

“黑土地太金贵了!这里以前是采煤沉陷区,多复垦1亩黑土耕地,每年就多产1000多斤粮食,就为粮食安全多出一份力。”龙煤双鸭山矿业公司集成工贸公司董事长张彪指着眼前正在复垦的黑土地激动地说。

双鸭山市是黑龙江东部四煤城之一,大大小小的煤矿经过多年开采,在双鸭山境内形成了多个采煤沉陷区,就像大地的疮疤,无法还耕于农,煤矿每年还要承担着不菲的土地补偿费。同时,煤矸石越积越多,如何治理矸石山也成为难题,风一刮,漫天灰尘让人睁不开眼睛。

“去年,公司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开展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集成工贸公司被‘点了将’。”张彪说,他们没有经验,从没干过黑土地复垦,就专门请来哈工大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经过反复推敲论证,首创了“条带式土石方挖填施工工艺”:取土完成后进行矸石回填、碾轧,先夯填黄土,黄土上面再回覆黑土,最后进行翻耕。

5月28日,记者来到双鸭山矿业公司新安煤矿采煤沉陷区,2个因采煤沉陷形成的水塘正在向外排水。500米开外,1个4米多深的水塘已排完水。只见翻斗车拉着煤矸石来回穿梭,向坑内回填矸石,推土机、压路机分工配合,把矸石压实平整。2台钩机在已经夯实的黄土层上进行黑土回覆平整,复垦的黑土和黄土总厚度超过了1.2米。

如今,“野泡子”变成了黑土耕地,放眼望去,与周围的庄稼地浑然一体。大伙都说,沉睡的黑土“复活”了。“黑土确实是个宝。哪怕在水中浸泡了几十年,排出水在风吹日晒后,那土质依然松软、油润、细腻,而且肥力更加充足。”张彪说。

煤矸石回填地下,会不会造成污染?技术人员解释说,所有回填地下的煤矸石都需要采样化验。煤矸石作为一类固体废弃物,不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回填地下不会造成任何污染,更不会对庄稼生长造成影响。煤矸石回填地下,减少了矸石山,有利于生态环境修复。

记者又来到集贤煤矿矿区北侧地块,这里是四方台区太保镇双丰村的600多亩农田,过去20多年饱受采煤沉陷的困扰,良田变成了招人嫌弃的“涝洼地”。当地集中连片的旱地流转费用每亩800元,但采煤沉陷区的地块每亩500元也没人愿意“包地”。

“这片采煤沉陷区影响的地块有300多亩,大小分布不均匀,最低洼处有1米深,以前长满了荒草、芦苇,种不了地。”双丰村党支部书记张洪文说,由于土地不平整也不连片,村里人只能靠小农机和人工耕种。

土地复垦,让双丰村村民有了盼头。记者采访时,2台钩机正忙着不停地进行黑土回覆,6月下旬就能完成该地块的复垦工作。“现在村民们迫不及待地想早日种上这片地。瞅着那地表60公分高的黑土层,地力肯定足,能多打粮食。”张洪文说。

土地变得“会呼吸”

黑土地开垦以来,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土地肥力长期透支。秸秆则在黑土地保护中发挥了大作用。黑龙江探索出的黑土地保护水田“三江模式”、旱地“龙江模式”,都离不开秸秆还田这一重要内容,既解决了秸秆禁烧问题,又改善了土壤结构,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地不板结、透水、透气,地力增强。

“我就是黑土地保护的受益者。”在佳木斯富锦市万亩水稻科技园区内,水稻种植大户刘春和记者唠了起来,“通过秸秆粉碎还田,土壤不再板结,地也更有‘劲’了。以前一垧地要上1400斤左右化肥,现在化肥能减量200斤左右。今年这化肥多贵呀,种地成本下降了,水稻产量不降反升,这不是收益是啥”。

今年,刘春继续在稻田中养蟹、鸭、鱼,还准备尝试养虾。他相信科学种养不仅有利于黑土地保护,还能让自家的水稻卖上好价钱,养殖的蟹、鸭、鱼也能增加不少收益。

在牡丹江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秸秆除了直接还田以外,还被用作有机肥的原料。全村有1200多亩有机水稻种植地块,全部施用的是有机肥。

“以前老百姓田间除草,拔一天手生疼,原因就是土地板结。现在,拔一天草手也不会疼,土壤松软得很。农业专家一看我们的地,就知道上的是有机肥。夏天天热时,水中还会冒气泡,变成了‘会呼吸的土地’,其实就是土壤孔隙多了,而且秸秆也在分解腐烂变成肥料。”上官地村党支部书记褚丽娟说。

在上官地村一片开阔地上,记者见到了有机肥堆场。“先铺上一层秸秆,再铺牛羊粪,再喷洒腐熟菌剂,再覆盖一层清理鱼塘的淤泥,反复叠加堆积。经过夏天3到4次倒垛腐熟,秋天有机肥就能向地里投放。”褚丽娟告诉记者,没实施黑土地保护前,村里土地有机质含量不到2个百分点,经过20多年施用有机肥养地,有机质含量达到了3个百分点。

“地力不断上升,有机水稻的亩产从2008年的300多斤提高到现在的700多斤。有机大米每斤能卖到30元至50多元不等,最贵的能卖到每斤100多元,多数是订单销售,老百姓的种植收益大幅提升。”褚丽娟说。

“常年施用化肥和农药,让原本富得流油的黑土地出现板结,甚至出现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保护黑土地,就要让土地得到休养生息。”黑龙江大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隋德才对有机种植情有独钟。早在2017年,他所在的公司就制订了“三年土地休耕计划”,通过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进行改良,在2020年完成了1500亩土地的有机转化,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际有机种植标准。

“打造现代化生态农牧循环全产业链,走有机绿色发展之路,让老百姓能够吃到放心、健康、安全的食品。”隋德才说。

从“吃山”到“护土”

黑土地保护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除了化肥、农药会对黑土地造成伤害外,风蚀、水蚀对黑土地的破坏作用也不小。风吹走表层土壤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水土流失对黑土地的破坏更直观可见。

在双鸭山市四方台区太保镇靠山村,山坡上整齐种植的榛子树、沙棘树、高钙果树等经济林成为当地一道新兴的风景线。昔日,靠山村“靠山吃山”,在山坡地种粮,产量不高。如今,靠山村“靠山护土”,种起了经济林,不仅收益提升了,山上水土保持住了,山脚下黑土地也免受了急水冲刷的威胁。

“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就是山坡地。一下大雨,雨水不断冲刷地表,形成一道道比较浅的水沟。如果任由其发展,就容易形成比较深的侵蚀沟,对黑土地破坏也更加严重。”靠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传君指着眼前的山坡地说。

退耕种植经济林进行黑土地保护,靠山村尝到了甜头。“前些年退耕还林种的是松树,产生不了效益。现在,通过种植榛子、沙棘、高钙果等经济林,种植效益比种玉米高出好几倍,老百姓都愿意种。村里还投资兴建了高钙果罐头厂,销路很好,也带动本村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陈传君说。

从更大范围而言,加强黑土地保护,关键要建设更多的高标准农田。2021年,黑龙江投资128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1024.55万亩,亩均增产10%至20%。目前,黑龙江已累计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9141.05万亩。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困局得到缓解,实现了重灾少减产、轻灾保稳产、无灾多增产。

在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第十九管理区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千余亩水田被划分为几十个整齐的方格,规整对称,颇为壮观。2021年,七星农场推进本田标准化改造1万多亩。通过土地平整、削埂扩池、清淤扩渠,打造平均面积10亩以上的大网格高标准农田,增强了农田抗灾能力,保水保肥,为粮食丰收筑牢根基。

“我们在本田标准化改造基础上,从节肥、节水、提高水稻产量、减少人工支出等方面出发,引导种植户实施标准种植、节本种植新模式。”七星农场农业发展部副部长姜灏说,格田扩大、土地平整后,便于应用无人驾驶或辅助直行插秧作业,减少了生产用工费用支出。通过应用变量侧深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实施精准施肥、高效用肥,减少无效施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稻品质。

从黑龙江全省来看,通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综合措施,全省黑土耕地质量等级平均为3.46等,比东北黑土区高0.13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达到36.2克/千克,秸秆翻埋还田或深松地块耕层厚度达到30厘米以上。不过,由于长期高强度利用,加之耕地面积大,保护投入有限,黑土地质量退化趋势仍然严峻,水土流失问题还比较突出。

“黑土地保护要坚持长期投入,要引导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增强黑土地保护意识,不能片面追求产量、重利用轻保护、重产出轻投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建设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韩晓增说,要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等措施,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加大秸秆还田力度,从而保护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来源:经济日报

【为端牢“中国饭碗”守好黑土地】

三江碧水奔涌,润泽黑土粮仓。5月下旬,行走在黑龙江三江平原,一块块水田倒映着蓝天白云,一株株秧苗正茁壮地生长。黑土地经历一冬的休养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曾经,人们用“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来形容黑土地之肥沃。经历几十年的开发利用,黑土地正在变薄、变瘦、变硬,情况不容乐观。
黑龙江作为黑土耕地资源大省,拥有典型黑土耕地面积1.56亿亩,占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6.1%。2021年,黑龙江全省粮食总产量1573.54亿斤,比上年增加65.34亿斤,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位,这是黑土地的无私馈赠。如何保护利用好黑土地,事关“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唤醒“沉睡”黑土
“黑土地太金贵了!这里以前是采煤沉陷区,多复垦1亩黑土耕地,每年就多产1000多斤粮食,就为粮食安全多出一份力。”龙煤双鸭山矿业公司集成工贸公司董事长张彪指着眼前正在复垦的黑土地激动地说。
双鸭山市是黑龙江东部四煤城之一,大大小小的煤矿经过多年开采,在双鸭山境内形成了多个采煤沉陷区,就像大地的疮疤,无法还耕于农,煤矿每年还要承担着不菲的土地补偿费。同时,煤矸石越积越多,如何治理矸石山也成为难题,风一刮,漫天灰尘让人睁不开眼睛。
“去年,公司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开展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集成工贸公司被‘点了将’。”张彪说,他们没有经验,从没干过黑土地复垦,就专门请来哈工大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经过反复推敲论证,首创了“条带式土石方挖填施工工艺”:取土完成后进行矸石回填、碾轧,先夯填黄土,黄土上面再回覆黑土,最后进行翻耕。
5月28日,记者来到双鸭山矿业公司新安煤矿采煤沉陷区,2个因采煤沉陷形成的水塘正在向外排水。500米开外,1个4米多深的水塘已排完水。只见翻斗车拉着煤矸石来回穿梭,向坑内回填矸石,推土机、压路机分工配合,把矸石压实平整。2台钩机在已经夯实的黄土层上进行黑土回覆平整,复垦的黑土和黄土总厚度超过了1.2米。
如今,“野泡子”变成了黑土耕地,放眼望去,与周围的庄稼地浑然一体。大伙都说,沉睡的黑土“复活”了。“黑土确实是个宝。哪怕在水中浸泡了几十年,排出水在风吹日晒后,那土质依然松软、油润、细腻,而且肥力更加充足。”张彪说。
煤矸石回填地下,会不会造成污染?技术人员解释说,所有回填地下的煤矸石都需要采样化验。煤矸石作为一类固体废弃物,不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回填地下不会造成任何污染,更不会对庄稼生长造成影响。煤矸石回填地下,减少了矸石山,有利于生态环境修复。
记者又来到集贤煤矿矿区北侧地块,这里是四方台区太保镇双丰村的600多亩农田,过去20多年饱受采煤沉陷的困扰,良田变成了招人嫌弃的“涝洼地”。当地集中连片的旱地流转费用每亩800元,但采煤沉陷区的地块每亩500元也没人愿意“包地”。
“这片采煤沉陷区影响的地块有300多亩,大小分布不均匀,最低洼处有1米深,以前长满了荒草、芦苇,种不了地。”双丰村党支部书记张洪文说,由于土地不平整也不连片,村里人只能靠小农机和人工耕种。
土地复垦,让双丰村村民有了盼头。记者采访时,2台钩机正忙着不停地进行黑土回覆,6月下旬就能完成该地块的复垦工作。“现在村民们迫不及待地想早日种上这片地。瞅着那地表60公分高的黑土层,地力肯定足,能多打粮食。”张洪文说。
土地变得“会呼吸”
黑土地开垦以来,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土地肥力长期透支。秸秆则在黑土地保护中发挥了大作用。黑龙江探索出的黑土地保护水田“三江模式”、旱地“龙江模式”,都离不开秸秆还田这一重要内容,既解决了秸秆禁烧问题,又改善了土壤结构,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地不板结、透水、透气,地力增强。
“我就是黑土地保护的受益者。”在佳木斯富锦市万亩水稻科技园区内,水稻种植大户刘春和记者唠了起来,“通过秸秆粉碎还田,土壤不再板结,地也更有‘劲’了。以前一垧地要上1400斤左右化肥,现在化肥能减量200斤左右。今年这化肥多贵呀,种地成本下降了,水稻产量不降反升,这不是收益是啥”。
今年,刘春继续在稻田中养蟹、鸭、鱼,还准备尝试养虾。他相信科学种养不仅有利于黑土地保护,还能让自家的水稻卖上好价钱,养殖的蟹、鸭、鱼也能增加不少收益。
在牡丹江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秸秆除了直接还田以外,还被用作有机肥的原料。全村有1200多亩有机水稻种植地块,全部施用的是有机肥。
“以前老百姓田间除草,拔一天手生疼,原因就是土地板结。现在,拔一天草手也不会疼,土壤松软得很。农业专家一看我们的地,就知道上的是有机肥。夏天天热时,水中还会冒气泡,变成了‘会呼吸的土地’,其实就是土壤孔隙多了,而且秸秆也在分解腐烂变成肥料。”上官地村党支部书记褚丽娟说。
在上官地村一片开阔地上,记者见到了有机肥堆场。“先铺上一层秸秆,再铺牛羊粪,再喷洒腐熟菌剂,再覆盖一层清理鱼塘的淤泥,反复叠加堆积。经过夏天3到4次倒垛腐熟,秋天有机肥就能向地里投放。”褚丽娟告诉记者,没实施黑土地保护前,村里土地有机质含量不到2个百分点,经过20多年施用有机肥养地,有机质含量达到了3个百分点。
“地力不断上升,有机水稻的亩产从2008年的300多斤提高到现在的700多斤。有机大米每斤能卖到30元至50多元不等,最贵的能卖到每斤100多元,多数是订单销售,老百姓的种植收益大幅提升。”褚丽娟说。
“常年施用化肥和农药,让原本富得流油的黑土地出现板结,甚至出现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保护黑土地,就要让土地得到休养生息。”黑龙江大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隋德才对有机种植情有独钟。早在2017年,他所在的公司就制订了“三年土地休耕计划”,通过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进行改良,在2020年完成了1500亩土地的有机转化,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际有机种植标准。
“打造现代化生态农牧循环全产业链,走有机绿色发展之路,让老百姓能够吃到放心、健康、安全的食品。”隋德才说。
从“吃山”到“护土”
黑土地保护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除了化肥、农药会对黑土地造成伤害外,风蚀、水蚀对黑土地的破坏作用也不小。风吹走表层土壤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水土流失对黑土地的破坏更直观可见。
在双鸭山市四方台区太保镇靠山村,山坡上整齐种植的榛子树、沙棘树、高钙果树等经济林成为当地一道新兴的风景线。昔日,靠山村“靠山吃山”,在山坡地种粮,产量不高。如今,靠山村“靠山护土”,种起了经济林,不仅收益提升了,山上水土保持住了,山脚下黑土地也免受了急水冲刷的威胁。
“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就是山坡地。一下大雨,雨水不断冲刷地表,形成一道道比较浅的水沟。如果任由其发展,就容易形成比较深的侵蚀沟,对黑土地破坏也更加严重。”靠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传君指着眼前的山坡地说。
退耕种植经济林进行黑土地保护,靠山村尝到了甜头。“前些年退耕还林种的是松树,产生不了效益。现在,通过种植榛子、沙棘、高钙果等经济林,种植效益比种玉米高出好几倍,老百姓都愿意种。村里还投资兴建了高钙果罐头厂,销路很好,也带动本村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陈传君说。
从更大范围而言,加强黑土地保护,关键要建设更多的高标准农田。2021年,黑龙江投资128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1024.55万亩,亩均增产10%至20%。目前,黑龙江已累计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9141.05万亩。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困局得到缓解,实现了重灾少减产、轻灾保稳产、无灾多增产。
在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第十九管理区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千余亩水田被划分为几十个整齐的方格,规整对称,颇为壮观。2021年,七星农场推进本田标准化改造1万多亩。通过土地平整、削埂扩池、清淤扩渠,打造平均面积10亩以上的大网格高标准农田,增强了农田抗灾能力,保水保肥,为粮食丰收筑牢根基。
“我们在本田标准化改造基础上,从节肥、节水、提高水稻产量、减少人工支出等方面出发,引导种植户实施标准种植、节本种植新模式。”七星农场农业发展部副部长姜灏说,格田扩大、土地平整后,便于应用无人驾驶或辅助直行插秧作业,减少了生产用工费用支出。通过应用变量侧深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实施精准施肥、高效用肥,减少无效施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稻品质。
从黑龙江全省来看,通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综合措施,全省黑土耕地质量等级平均为3.46等,比东北黑土区高0.13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达到36.2克/千克,秸秆翻埋还田或深松地块耕层厚度达到30厘米以上。不过,由于长期高强度利用,加之耕地面积大,保护投入有限,黑土地质量退化趋势仍然严峻,水土流失问题还比较突出。
“黑土地保护要坚持长期投入,要引导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增强黑土地保护意识,不能片面追求产量、重利用轻保护、重产出轻投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建设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韩晓增说,要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等措施,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加大秸秆还田力度,从而保护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什么歌才能算金曲# 有时候我们会用——“这是什么阴间音乐”来形容一些所谓音乐作品的离奇、诡异和不可理喻,而这次听到李雨的新专辑《出窍》我第一个直觉反应,同样是
  • 25号、30号都抽奖[开学季]早安真正困住你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你对自己的负面暗示。路走多了,脚痛实属正常;事想多了,心累这是现实;为了一份对家的责任,不得不硬
  • 永远记住,无论我们做什么,人生从来都没有失败,唯一的失败就是自己放弃#每日一善[超话]#[兔子]#阳光信用# 希望,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锦绣的前程,给
  • 师生团队充分运用情景化策展手段服务于毕业设计作品,以新媒体传播方式,从集中展示效果、烘托展示氛围、布展理论和实践,全方位诠释毕业设计作品,细腻的设计图稿、精致的
  • [彩虹屁]即日起,只要邀请你身边的伙伴加入卡游会员就能获得积分优惠券;[奥特曼]成功邀请3位新会员就可以免费获得一张「SP复合型特利迦奥特曼」哦~[中国赞]被邀
  • 根据七麦数据显示,截至 11 月 11 日 18:30,《胜利女神:NIKKE》进入了加拿大、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等 46 个市场的 iOS 游戏畅销榜 T
  • 这次检测中也观察到,散茶的维生素C的氧化速度要明显比饼茶氧化的快得多,所以饼茶会更有力于营养物质的保存,当然熟普已经在发酵的过程中把维生素C氧化完毕,散茶和饼茶
  • 到这里故事也就讲完了,至于做了这个奇怪的梦境我脑海里有一种想法(这些都是我的猜测)会不会我看到了以后我可能的样子,也就是我生命的最后会有一个这样的人来接我,当然
  • 讽刺的是,唯有当你停止追求平静时,真正的平静才会来临;当你放下追求舒酒的渴理时,真正的满足才会生起:当你不再兴奋地追求满足时,生命的真实之美才会降临;当你能够不
  • 连我这么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换药是医生给病人创面消毒杀菌的一个过程,而你作为一名医生,既然说换药,也可以是就在家里清水洗洗屁股就是换药了,我都替你脸红了,白
  • 肖砚“更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愿”和白术“更尊重生命本身”的理念本身就有一定冲突,遇到问题争执起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如果两人关系差就针锋相对,关系好就放弃自己的观
  •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图源网:侵删 整理via:古风的那些事儿#成毅南风知我意# cy #成毅傅云深#奇毅果30天相思病自制疗程 第4天[心]印
  • 本月你会发现之前所努力付出的都得到了回报,不如趁热打铁去做那些以前让你感到犹豫的不安的却一直放不下想做的事。在许多的犹豫中,你做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勇敢地上路,
  • 亏良心,是最不利己的行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平常能够照顾好我们的六根,能够念念都能生起清净的心。心,三藏十二部 八万四千法门 归根结底围
  • “我该接种加强针了,我的家庭医生向我介绍了吸入用新冠疫苗,我早早就预约了。“我该接种加强针了,我的家庭医生向我介绍了吸入用新冠疫苗,我早早就预约了。
  • 前两天我也乘坐家门口高颜值的地铁去相隔几个站的岗厦北枢纽观看了地铁14号线这一起始站的全貌。蹦得还可以,最后冲刺拼尽了全力,选择apple watch混合有氧,
  • 随着全国楼市回暖,这段时间南通房东们对于南通房价的信心就开始恢复起来了,南通的二手房挂牌价居然还反弹一下,南通的待售二手房数量也继续保持在65000套上,没有继
  • 现在的市场,就要考验大家看房子的“功力”如何浪里淘金,只能各凭本事了。本来期中考试在这周周三周四,结果通知我们周五复赛,我慌死,根本没时间换歌or练歌,直接唱了
  • 这就是疏远的开始如果你真的懂我,在我沉默的那一刻,你就应该知道,我己经不是第一次对你失望了。可你不懂,你只是觉得我又闹了。
  • 陕西神农天香林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段斌:当前林麝养殖和研究情況在我们渭滨区而言还是一个产业空白,我们与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