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站稻种在滦河边——天津帮扶助力承德脱贫攻坚实录】春夏之交,一场小雨过后,幽谷稻米基地的育苗大棚外还有些泥泞。董事长刘涛向工人询问着今年育苗的情况,他们身后,两个大棚的小站稻稻苗青翠欲滴,生机勃发。再有几天,就能插秧了!
  这两个大棚的秧苗,是最优良的小站稻品种,今年第一次试种,就达到了100亩。这将是发源于天津的小站稻,第一次生长在天津人的另一条“母亲河”——滦河岸边。
  汩汩滦河水翻山越岭,哺育着津沽大地。几十年来,为了涵养水源,保证一河清水送天津,流域内的承德人民在经济发展上做出了牺牲。如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下,天津加大力度,推动资金、人员和技术“反哺”承德。成长在滦河岸边的隆化本土农业企业——幽谷稻米,在天津的帮扶下实现了加速发展,也成了带动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典范。
  零化肥零农药 靠的是四大“法宝”
  隆化县西端的湾沟门乡,地处燕山脚下,滦河自北向南流过,形成了一片开阔的河谷。这里有着甘甜的滦河水,有着肥沃的土壤,天然适合水稻的生长。然而多年前,因为劳作辛苦、收益又低,大片的农田被长期“撂荒”。用刘涛的话说,种稻子就是“脚踩泥水,头顶太阳”,辛苦半年,还卖不了几个钱。
  作为一直在外打拼的企业家,刘涛在“返乡创业”大潮的鼓舞下回到了隆化,他和高中同学张利富一起,钻研零化肥零农药的天然水稻,以幽谷稻米企业为依托,立志闯出一条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子。
  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保证产量的两大基石。然而大量、无序使用农药化肥,也是造成粮食品质不可控的潜在因素。出于对绿色食品的品质追求,特别是滦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要求,刘涛团队坚持追求化肥和农药零使用,经过几年的摸索,他们成功了。
  “绝对零使用”靠的是几大法宝:沼液浸种、潮土育秧、铺膜插秧和沼液施肥。特别是铺膜插秧,是彻底杜绝农药的关键。一般的农用薄膜是白色透明膜,而他们率先把黑色薄膜用在水稻种植上,属于国内首创,是“亮点中的亮点”。
  燕山地区无霜期较短,水稻生长年积温略低,黑色薄膜可以有效保持地温。还有,这种薄膜更重要的作用体现在除草治虫上。黑膜可以阻止杂草的光合作用,而水稻可以从薄膜开孔处正常生长,这样就免除了靠农药来除草的环节。之前,当地稻农每年要把很多的资金花在农药除草上。
  “黑色膜覆盖下的土壤含氧量低,专吃稻根的红线虫就会从开孔处钻出地面,我们里的一种鸟就会跑到稻田里吃掉这些害虫。”刘涛介绍,他们通过引入黑色薄膜,实现了完全遵循自然法则来灭虫。可以说,在杜绝农药方面,黑膜的作用居功至伟。
  产业链壮大 受益的是家乡父老
  使用天然和物理的方法除草杀虫,肥料仅使用农家有机肥,在休耕五年以上的田里种植,让幽谷的大米基本实现了农药和化肥的零使用。这自然带来了绿色天然的高品质,很多人在品尝后感叹“吃出了小时候大米的味道。”
  在休耕五年的土地上第一次种出的大米,被称为原一,第二年种出的,原始土壤残留的农药和化肥会进一步降低,被称为原二。如今刘涛他们已经种出了原五大米,当然也是品质最高的一种大米,可以卖到99元一斤,原四、原三也能卖到49元和39元每斤。“我们最好的一种米,经检测含有72种微量元素。”
  瞄准大城市差异化、改善型需求,幽谷的绿色大米越种越红火,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稻米基地从最早的只有几亩地试种,到今年已经发展到了5000亩。
  返乡创业,初心就是为了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通过土地流转、闲时务工、肥料采购、技术传授和年终分红等方式,刘涛和他的幽谷农业,让家乡父老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仅土地流转每亩地每年1000元的标准,在全国来说也属于比较高的水平。
  在育苗大棚工作的村民李洪阁,家里有8亩地流转给了稻米基地,仅这一项收入每年就有8000元。刘涛团队创业伊始,老李就参与进来务工,每年又可以增加3万元以上的收入。一位贫困户感叹,原来几乎什么收入都没有,现在不出门就能干活挣工资,“给生活带来了彻底的改变。”
  刘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远近有很多农户不愿参与进来,但也想学着幽谷的方式种稻米,公司在技术上会毫不保留,还会支援他们一些物资,“要技术给技术,要薄膜给薄膜,都是免费给的。”
  自2016年以来,幽谷农业累计安排 5个乡镇11个行政村的400余人就业,发放薪金300余万元,发放租金200余万元 ,带动了400余户1000余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帮助5个残疾人实现顺利就业。
  经过不懈努力,幽谷农业成长为隆化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在绿色稻米之外,刘涛和团队继续扩大产业链条,发展起了水培蔬菜和土特产商贸等板块,并正积极筹备向养殖、屠宰等领域延伸,至目前总投资已近亿元。
  天津力量让企业收获“加速度”
  成了隆化的产业龙头,但刘涛团队仍然面临着很多的瓶颈,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压力。在回乡创业的起步阶段,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来扩大规模,但隆化贫困县的实际,能够给予的支持有限。在这个档口,天津对口帮扶承德给幽谷带来了加速发展的机会。
  2018年,天津帮扶干部、隆化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明杰了解到了幽谷的现状,开始多方联络协调,陆续促成各批次帮扶资金和项目落地。两年多来,总计有400多万元的天津资金注入幽谷,得益于此,企业购置了加工成套设备和机械化耕作设备,建设了一座恒温库。
  刘涛表示,恒温库可以让收获的稻谷维持在8到10摄氏度,加工后的大米可以保证新鲜的口感,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奠定了基础。同时,机械化设备的引入,让幽谷的种植规模实现了升级,“我们今年能扩大到5000亩,没有天津资金,今年最多到3000亩,天津的帮助让我门提速太快了。”
  刘涛回忆道,刘明杰经常询问项目进度,问有没有其他的困难,“感觉天津的干部工作都特别认真,务实。”
  坚决不用农药和化肥,不可避免遇到的问题就是产量的逐年递减,为了解决换茬和地力的问题,刘涛团队想出了更新品种的方法来调节地力。“一般的稻田耕种两年后,会换茬种玉米,但我门觉得这样太可惜了,于是就想通过更新品种来解决。”
  在这个背景下,他们积极引进国内的优良品种。去年下半年,经过技术论证,团队认为小站稻完全可以适应当地的水土,于是通过天津帮扶干部引进了著名的小站稻。今年第一次“试水”,就计划播种100亩,所需稻种为小站稻经营公司无偿赠送。看着新育出的青翠稻苗,刘涛期待着能有一个好收成,期待着小站稻在滦河边发挥出神奇的作用。
  除了产业上的帮扶,天津帮扶人员还积极帮助幽谷农业完善销售链条,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产品走进天津市场。目前,企业在天津已经开设了两家门店,销售隆化产的扶贫产品。其中在津南区紫江路市场的门店还会获得政府的房租补贴,开设至今,销售额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元。
  ……
  记者从天津市帮扶承德工作队获悉,开展结对帮扶四年以来,天津已经投入各项帮扶资金16.42亿元,实施项目490个,加速了幽谷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品牌打造,助力承德41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这一项项实打实的数据,是天津助力承德决胜脱贫攻坚的成果,更是津承两地情谊深的历史见证。https://t.cn/A62bLKT0

【把小站稻种在滦河边——天津帮扶助力承德脱贫攻坚实录】春夏之交,一场小雨过后,幽谷稻米基地的育苗大棚外还有些泥泞。董事长刘涛向工人询问着今年育苗的情况,他们身后,两个大棚的小站稻稻苗青翠欲滴,生机勃发。再有几天,就能插秧了!

  这两个大棚的秧苗,是最优良的小站稻品种,今年第一次试种,就达到了100亩。这将是发源于天津的小站稻,第一次生长在天津人的另一条“母亲河”——滦河岸边。

  汩汩滦河水翻山越岭,哺育着津沽大地。几十年来,为了涵养水源,保证一河清水送天津,流域内的承德人民在经济发展上做出了牺牲。如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下,天津加大力度,推动资金、人员和技术“反哺”承德。成长在滦河岸边的隆化本土农业企业——幽谷稻米,在天津的帮扶下实现了加速发展,也成了带动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典范。

新育出的小站稻秧苗

  零化肥零农药 靠的是四大“法宝”

  隆化县西端的湾沟门乡,地处燕山脚下,滦河自北向南流过,形成了一片开阔的河谷。这里有着甘甜的滦河水,有着肥沃的土壤,天然适合水稻的生长。然而多年前,因为劳作辛苦、收益又低,大片的农田被长期“撂荒”。用刘涛的话说,种稻子就是“脚踩泥水,头顶太阳”,辛苦半年,还卖不了几个钱。

  作为一直在外打拼的企业家,刘涛在“返乡创业”大潮的鼓舞下回到了隆化,他和高中同学张利富一起,钻研零化肥零农药的天然水稻,以幽谷稻米企业为依托,立志闯出一条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子。

  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保证产量的两大基石。然而大量、无序使用农药化肥,也是造成粮食品质不可控的潜在因素。出于对绿色食品的品质追求,特别是滦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要求,刘涛团队坚持追求化肥和农药零使用,经过几年的摸索,他们成功了。

  “绝对零使用”靠的是几大法宝:沼液浸种、潮土育秧、铺膜插秧和沼液施肥。特别是铺膜插秧,是彻底杜绝农药的关键。一般的农用薄膜是白色透明膜,而他们率先把黑色薄膜用在水稻种植上,属于国内首创,是“亮点中的亮点”。

  燕山地区无霜期较短,水稻生长年积温略低,黑色薄膜可以有效保持地温。还有,这种薄膜更重要的作用体现在除草治虫上。黑膜可以阻止杂草的光合作用,而水稻可以从薄膜开孔处正常生长,这样就免除了靠农药来除草的环节。之前,当地稻农每年要把很多的资金花在农药除草上。

  “黑色膜覆盖下的土壤含氧量低,专吃稻根的红线虫就会从开孔处钻出地面,我们里的一种鸟就会跑到稻田里吃掉这些害虫。”刘涛介绍,他们通过引入黑色薄膜,实现了完全遵循自然法则来灭虫。可以说,在杜绝农药方面,黑膜的作用居功至伟。

  产业链壮大 受益的是家乡父老

  使用天然和物理的方法除草杀虫,肥料仅使用农家有机肥,在休耕五年以上的田里种植,让幽谷的大米基本实现了农药和化肥的零使用。这自然带来了绿色天然的高品质,很多人在品尝后感叹“吃出了小时候大米的味道。”

  在休耕五年的土地上第一次种出的大米,被称为原一,第二年种出的,原始土壤残留的农药和化肥会进一步降低,被称为原二。如今刘涛他们已经种出了原五大米,当然也是品质最高的一种大米,可以卖到99元一斤,原四、原三也能卖到49元和39元每斤。“我们最好的一种米,经检测含有72种微量元素。”

  瞄准大城市差异化、改善型需求,幽谷的绿色大米越种越红火,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稻米基地从最早的只有几亩地试种,到今年已经发展到了5000亩。

  返乡创业,初心就是为了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通过土地流转、闲时务工、肥料采购、技术传授和年终分红等方式,刘涛和他的幽谷农业,让家乡父老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仅土地流转每亩地每年1000元的标准,在全国来说也属于比较高的水平。

  在育苗大棚工作的村民李洪阁,家里有8亩地流转给了稻米基地,仅这一项收入每年就有8000元。刘涛团队创业伊始,老李就参与进来务工,每年又可以增加3万元以上的收入。一位贫困户感叹,原来几乎什么收入都没有,现在不出门就能干活挣工资,“给生活带来了彻底的改变。”

刘涛询问育苗情况

  刘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远近有很多农户不愿参与进来,但也想学着幽谷的方式种稻米,公司在技术上会毫不保留,还会支援他们一些物资,“要技术给技术,要薄膜给薄膜,都是免费给的。”

  自2016年以来,幽谷农业累计安排 5个乡镇11个行政村的400余人就业,发放薪金300余万元,发放租金200余万元 ,带动了400余户1000余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帮助5个残疾人实现顺利就业。

  经过不懈努力,幽谷农业成长为隆化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在绿色稻米之外,刘涛和团队继续扩大产业链条,发展起了水培蔬菜和土特产商贸等板块,并正积极筹备向养殖、屠宰等领域延伸,至目前总投资已近亿元。

  天津力量让企业收获“加速度”

  成了隆化的产业龙头,但刘涛团队仍然面临着很多的瓶颈,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压力。在回乡创业的起步阶段,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来扩大规模,但隆化贫困县的实际,能够给予的支持有限。在这个档口,天津对口帮扶承德给幽谷带来了加速发展的机会。

  2018年,天津帮扶干部、隆化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明杰了解到了幽谷的现状,开始多方联络协调,陆续促成各批次帮扶资金和项目落地。两年多来,总计有400多万元的天津资金注入幽谷,得益于此,企业购置了加工成套设备和机械化耕作设备,建设了一座恒温库。

  刘涛表示,恒温库可以让收获的稻谷维持在8到10摄氏度,加工后的大米可以保证新鲜的口感,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奠定了基础。同时,机械化设备的引入,让幽谷的种植规模实现了升级,“我们今年能扩大到5000亩,没有天津资金,今年最多到3000亩,天津的帮助让我门提速太快了。”

  刘涛回忆道,刘明杰经常询问项目进度,问有没有其他的困难,“感觉天津的干部工作都特别认真,务实。”

  坚决不用农药和化肥,不可避免遇到的问题就是产量的逐年递减,为了解决换茬和地力的问题,刘涛团队想出了更新品种的方法来调节地力。“一般的稻田耕种两年后,会换茬种玉米,但我门觉得这样太可惜了,于是就想通过更新品种来解决。”

  在这个背景下,他们积极引进国内的优良品种。去年下半年,经过技术论证,团队认为小站稻完全可以适应当地的水土,于是通过天津帮扶干部引进了著名的小站稻。今年第一次“试水”,就计划播种100亩,所需稻种为小站稻经营公司无偿赠送。看着新育出的青翠稻苗,刘涛期待着能有一个好收成,期待着小站稻在滦河边发挥出神奇的作用。

  除了产业上的帮扶,天津帮扶人员还积极帮助幽谷农业完善销售链条,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产品走进天津市场。目前,企业在天津已经开设了两家门店,销售隆化产的扶贫产品。其中在津南区紫江路市场的门店还会获得政府的房租补贴,开设至今,销售额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元。

  ……

  记者从天津市帮扶承德工作队获悉,开展结对帮扶四年以来,天津已经投入各项帮扶资金16.42亿元,实施项目490个,加速了幽谷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品牌打造,助力承德41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这一项项实打实的数据,是天津助力承德决胜脱贫攻坚的成果,更是津承两地情谊深的历史见证。(来源:津云)

【把小站稻种在滦河边——天津帮扶助力承德脱贫攻坚实录】
津云
整理完毕等待插秧的稻田
  春夏之交,一场小雨过后,幽谷稻米基地的育苗大棚外还有些泥泞。董事长刘涛向工人询问着今年育苗的情况,他们身后,两个大棚的小站稻稻苗青翠欲滴,生机勃发。再有几天,就能插秧了!
  这两个大棚的秧苗,是最优良的小站稻品种,今年第一次试种,就达到了100亩。这将是发源于天津的小站稻,第一次生长在天津人的另一条“母亲河”——滦河岸边。
  汩汩滦河水翻山越岭,哺育着津沽大地。几十年来,为了涵养水源,保证一河清水送天津,流域内的承德人民在经济发展上做出了牺牲。如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时代背景下,天津加大力度,推动资金、人员和技术“反哺”承德。成长在滦河岸边的隆化本土农业企业——幽谷稻米,在天津的帮扶下实现了加速发展,也成了带动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典范。
新育出的小站稻秧苗
  零化肥零农药 靠的是四大“法宝”
  隆化县西端的湾沟门乡,地处燕山脚下,滦河自北向南流过,形成了一片开阔的河谷。这里有着甘甜的滦河水,有着肥沃的土壤,天然适合水稻的生长。然而多年前,因为劳作辛苦、收益又低,大片的农田被长期“撂荒”。用刘涛的话说,种稻子就是“脚踩泥水,头顶太阳”,辛苦半年,还卖不了几个钱。
  作为一直在外打拼的企业家,刘涛在“返乡创业”大潮的鼓舞下回到了隆化,他和高中同学张利富一起,钻研零化肥零农药的天然水稻,以幽谷稻米企业为依托,立志闯出一条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子。
  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保证产量的两大基石。然而大量、无序使用农药化肥,也是造成粮食品质不可控的潜在因素。出于对绿色食品的品质追求,特别是滦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要求,刘涛团队坚持追求化肥和农药零使用,经过几年的摸索,他们成功了。
  “绝对零使用”靠的是几大法宝:沼液浸种、潮土育秧、铺膜插秧和沼液施肥。特别是铺膜插秧,是彻底杜绝农药的关键。一般的农用薄膜是白色透明膜,而他们率先把黑色薄膜用在水稻种植上,属于国内首创,是“亮点中的亮点”。
  燕山地区无霜期较短,水稻生长年积温略低,黑色薄膜可以有效保持地温。还有,这种薄膜更重要的作用体现在除草治虫上。黑膜可以阻止杂草的光合作用,而水稻可以从薄膜开孔处正常生长,这样就免除了靠农药来除草的环节。之前,当地稻农每年要把很多的资金花在农药除草上。
  “黑色膜覆盖下的土壤含氧量低,专吃稻根的红线虫就会从开孔处钻出地面,我们里的一种鸟就会跑到稻田里吃掉这些害虫。”刘涛介绍,他们通过引入黑色薄膜,实现了完全遵循自然法则来灭虫。可以说,在杜绝农药方面,黑膜的作用居功至伟。
  产业链壮大 受益的是家乡父老
  使用天然和物理的方法除草杀虫,肥料仅使用农家有机肥,在休耕五年以上的田里种植,让幽谷的大米基本实现了农药和化肥的零使用。这自然带来了绿色天然的高品质,很多人在品尝后感叹“吃出了小时候大米的味道。”
  在休耕五年的土地上第一次种出的大米,被称为原一,第二年种出的,原始土壤残留的农药和化肥会进一步降低,被称为原二。如今刘涛他们已经种出了原五大米,当然也是品质最高的一种大米,可以卖到99元一斤,原四、原三也能卖到49元和39元每斤。“我们最好的一种米,经检测含有72种微量元素。”
  瞄准大城市差异化、改善型需求,幽谷的绿色大米越种越红火,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稻米基地从最早的只有几亩地试种,到今年已经发展到了5000亩。
  返乡创业,初心就是为了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通过土地流转、闲时务工、肥料采购、技术传授和年终分红等方式,刘涛和他的幽谷农业,让家乡父老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仅土地流转每亩地每年1000元的标准,在全国来说也属于比较高的水平。
  在育苗大棚工作的村民李洪阁,家里有8亩地流转给了稻米基地,仅这一项收入每年就有8000元。刘涛团队创业伊始,老李就参与进来务工,每年又可以增加3万元以上的收入。一位贫困户感叹,原来几乎什么收入都没有,现在不出门就能干活挣工资,“给生活带来了彻底的改变。”
刘涛询问育苗情况
  刘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远近有很多农户不愿参与进来,但也想学着幽谷的方式种稻米,公司在技术上会毫不保留,还会支援他们一些物资,“要技术给技术,要薄膜给薄膜,都是免费给的。”
  自2016年以来,幽谷农业累计安排 5个乡镇11个行政村的400余人就业,发放薪金300余万元,发放租金200余万元 ,带动了400余户1000余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帮助5个残疾人实现顺利就业。
  经过不懈努力,幽谷农业成长为隆化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在绿色稻米之外,刘涛和团队继续扩大产业链条,发展起了水培蔬菜和土特产商贸等板块,并正积极筹备向养殖、屠宰等领域延伸,至目前总投资已近亿元。
  天津力量让企业收获“加速度”
  成了隆化的产业龙头,但刘涛团队仍然面临着很多的瓶颈,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压力。在回乡创业的起步阶段,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来扩大规模,但隆化贫困县的实际,能够给予的支持有限。在这个档口,天津对口帮扶承德给幽谷带来了加速发展的机会。
  2018年,天津帮扶干部、隆化县委常委、副县长刘明杰了解到了幽谷的现状,开始多方联络协调,陆续促成各批次帮扶资金和项目落地。两年多来,总计有400多万元的天津资金注入幽谷,得益于此,企业购置了加工成套设备和机械化耕作设备,建设了一座恒温库。
  刘涛表示,恒温库可以让收获的稻谷维持在8到10摄氏度,加工后的大米可以保证新鲜的口感,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奠定了基础。同时,机械化设备的引入,让幽谷的种植规模实现了升级,“我们今年能扩大到5000亩,没有天津资金,今年最多到3000亩,天津的帮助让我门提速太快了。”
  刘涛回忆道,刘明杰经常询问项目进度,问有没有其他的困难,“感觉天津的干部工作都特别认真,务实。”
  坚决不用农药和化肥,不可避免遇到的问题就是产量的逐年递减,为了解决换茬和地力的问题,刘涛团队想出了更新品种的方法来调节地力。“一般的稻田耕种两年后,会换茬种玉米,但我门觉得这样太可惜了,于是就想通过更新品种来解决。”
  在这个背景下,他们积极引进国内的优良品种。去年下半年,经过技术论证,团队认为小站稻完全可以适应当地的水土,于是通过天津帮扶干部引进了著名的小站稻。今年第一次“试水”,就计划播种100亩,所需稻种为小站稻经营公司无偿赠送。看着新育出的青翠稻苗,刘涛期待着能有一个好收成,期待着小站稻在滦河边发挥出神奇的作用。
  除了产业上的帮扶,天津帮扶人员还积极帮助幽谷农业完善销售链条,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产品走进天津市场。目前,企业在天津已经开设了两家门店,销售隆化产的扶贫产品。其中在津南区紫江路市场的门店还会获得政府的房租补贴,开设至今,销售额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元。
  ……
  记者从天津市帮扶承德工作队获悉,开展结对帮扶四年以来,天津已经投入各项帮扶资金16.42亿元,实施项目490个,加速了幽谷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品牌打造,助力承德41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这一项项实打实的数据,是天津助力承德决胜脱贫攻坚的成果,更是津承两地情谊深的历史见证。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发自河北承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以泰达控股为例,从小处说,把闲置房产聚齐起来租给需要的职工,解决通勤难题。  “边角空地”几个字让记者想起3月中旬采访“临街空置居民楼‘微更新’变身服务市民
  • 速度快很多,也不再害怕得腿都流汗[并不简单]毕竟曾经的我不怕任何的虫子,只怕鼠(仅限白的,灰的还是那最跳脱的崽,不给碰,疯狂尝试咬人[裂开])渐渐Get到它们的
  • #董思成我的心动男孩# [兔子]#董思成未来可期# 中国舞少年董思成1997年10月28日来自浙江温州威神V舞担街挖天才语言富人拥有绝美丹凤眼磁性低音炮温柔善
  • 这两大科目项下又分为阴债跟阳债,我们的债主,没有投胎的就是我们的要经者,到了时间就会来找我们讨报;投了胎的债主就是我们今世的恶缘,到了该还债的时间 也同样会找我
  • 阴律无情: 孩子,妈妈爱你——判官语重心长,教导天下所有母亲! 感恩佛力加被!乘白莲花出发! 阿弥陀佛!阿玉向判官合十行礼! 判官说:“阿玉!你有一段时
  • 哪怕你从不知我的存在,只要默默地支持你喜欢你,我就《满足》。哪怕你从不知我的存在,只要默默地支持你喜欢你,我就《满足》。
  • [心]定期的养护能调理头皮固强毛囊有效缓解脱发#好物分享[超话]##健康[超话]##致自己[超话]##生活[超话]##经验分享##创业[超话]##副业刚需[超话
  • 法官提到本案楊明原本認罪,後來改為不認罪,最終再改成認罪,指出無論是新舊的法律團隊所提供的法律意見,最終也屬楊明的決定,必須接受帶來的後果,有關答辯的轉變亦會反
  • 欣赏好懂彼此苦,彼此成就稳幸福!相信你我相信爱,完美生活更精彩!
  • 我不硬和进口品牌去比,人群受众推广营销等等都不在一个层面,所以单纯的堆料对比价格也没有意义。能够解决该问题的唯一方法是关闭和重新开启空间音频,但这很烦人。
  • 所以如果一个人,智慧不能够权变,勇气不能够决断,仁爱不能够明白取舍,坚强不能够意志坚持,那么虽然这人想学做生意的方法,我也不会告诉他。最后是“强”强能有所守,当
  • 22.被人占了便宜还假装没事的人呢,才是最蠢的,你以为你的好脾气,宽容,就能够为你带来好印象,在别人眼里只会觉得你老实,更好欺负,下次还会占你的便宜,你对别人的
  • 所以,想靠喝水来补充矿物质,真心意义不大。不管你喝的是纯净水还是矿泉水,身体内矿物质的吸收与代谢都在持续进行中。
  • 期货交易是个概率游戏,只有可能性没有确定性,资金管理可以有效戒除、规避参与者的赌性,让每一次的亏损,都不会伤筋动骨,事后都可以轻松上场从头再来。这一阶段的交易很
  • ………… 有一首歌叫做《天生温柔》里面有一句歌词是这样说的:我不是天生就温柔,温柔的背后有泪儿在流,忍着疼听你说你有多么不自由,从不在乎可能伤了我……爱情中,最
  • 原来…就像后知后觉自己恃宠而骄,在不经意间突然意识到世界之手有多满足我突然划出这条随手备忘录,刚要划走的一刻定睛看到这行恳切的字……想到…原来真的满足了我,让我
  • 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极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极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
  • 相对于其它饮品,茶是平和的、雅静的、温和的、朴素的,老百姓喜欢的日子,不正是这样的吗。在精神气质上,茶文化无疑是文人士大夫的后花园,那些人生的苟且劳累失意,官场
  •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他的才能在于 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
  •  秋冬时节,最好就是来些甜蜜蜜的下午茶啦,穿着我的小黑裙来打卡~奈雪宝藏茶系列最近就一口气上新两款别具风味的费列罗宝藏茶,榛子可可和现磨黑芝麻的醇香,满足每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