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去疼痛科 “打针”
临近年关,一个朋友微信我感慨的说,前几天在疼痛科治疗后感觉不错,有希望能过个幸福快乐的春节了。

这是一个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两个月前得了带状疱疹,常规药物治疗后疱疹消失,但是疼痛一直存在,衣服蹭到皮肤都会诱发针扎样的疼痛,虽然不是特别严重,但是也对生活时时刻刻有影响,晚上睡觉也睡不踏实,最近准备出国,想早点把它根治了。

虽然有我这个疼痛科医生朋友,但他一直不能下决心来疼痛科治疗,主要是害怕疼痛科的“打针”,对这种有创伤的治疗方法有顾虑,更多的是选择拔火罐,理疗,针灸,贴膏药等等其他的保守治疗。最近实在是不胜其扰,终于下决心来疼痛科治疗。
其实他的恐惧是来自于对未知领域的不了解。大家对打封闭针都有莫名的恐惧或不信任感,觉得会有风险,而且不是真正的治疗,或者觉得打进去的药物会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其实在现代医学的理论指导下,疼痛医学已经发展出了一个非常精确的微创治疗体系,事实并不像患者想象的那样。

我们都知道现在医学更提倡精准个体化治疗,也就是药到患处。包括手术治疗,也不提倡开大刀而提倡微创手术,主要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和干扰,而达到对病灶的精确诊断、定位和清除。
目前疼痛科的“打针”,严格的说应该是称为神经阻滞或者微创治疗镇痛术,从注射药物上,已经从原来的单纯注射类固醇激素和局麻药,发展为各种神经营养的药物,如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透明质酸钠及己丁糖,富血小板血浆,臭氧等。同时,B超精确引导,C型臂透视及CT精确定位,并采用神经电刺激器及神经射频刺激定位验证,复制症状,使神经阻滞治疗变得更加安全、精确及有效。

打个比方,机体器官治疗修复就像给庄稼浇水,以前浇水是大水漫灌,有限的水资源往往不够用,而且不管植物需不需要,需要多少水,都是一片田地全部灌满,会出现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肯定会出现旱涝不均的情况。而现在的治疗更像精确滴灌,给每一个植物根部精确供水,按需供应,效果当然好的多。

总体来讲,经过穿刺的微创治疗技术,虽然,相较于传统的保守治疗,风险会略有增加,但是由于技术保障的日益完善,此种风险都在精确可控的范围里边。同时传统的保守治疗其治疗周期比较长,很难适应我们现代化社会里快速准确、短疗程的治疗需求,因而患者往往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成本,最终的效果并不一定有很好的保证。
疼痛科在慢性疼痛的治疗领域,由于以往人们对其治疗手段的不了解,导致对封闭注射治疗方法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再就是很多人害怕风险,一味的选择保守治疗,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最终有可能会承受更多的代价。

就比如我文前所说的带状疱疹患者,如果早期接受神经阻滞及皮损区注射治疗,往往在2-4周内就会产生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如果3到6个月后遗症形成以后,治疗的方法就会变得比较困难,有可能需要做神经射频毁损,如果病史超过一年或更长,极有可能需要做神经脊髓电刺激器体内植入,脊髓背外侧感觉神经毁损等其他损伤比较大,治疗花费比较高的手术来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不光是带状疱疹,很多慢性疼痛,比如肩周炎,膝关节痛,踝关节扭伤,颈椎病,慢性头痛,腰肌劳损等,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都可以早点到疼痛科“打针”,给自己一个机会,早日摆脱病痛折磨。
疼痛科的精确治疗理念以及方法。目前仍然有很多人不了解。这需要疼痛科医生以及广大患者通过自身的体验广泛传播,让更多的老百姓消除疑虑,有机会接受到现代化更有效的治疗。疼痛科普之路,任重道远!

#商丘关注# 【就地过年 也是为爱坚守】 春节的脚步一天天临近,大街小巷年味渐浓。今年的春节在哪儿过,眼下却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新冠疫情却没有因年终岁尾走向末日。为了响应政府“就地过年”的号召,我们身边有很多人用“暂别小家”的方式换取更多人的平安,用“停下奔波的步伐”斩断疫情的传播。记者兵分几路,分头对留守商丘“就地过年”的外地人进行了采访,聆听他们平凡却并不普通的故事。
春节带孩子聆听古城文化
李大伟:自由职业者
家乡:黑龙江省海伦市
“今年我不回家了,就在商丘过年。疫情期间,安全第一,我感觉能在商丘过年挺好的。”1月20日上午,籍贯为黑龙江省海伦市、在商丘打拼的李大伟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39岁的李大伟多年前来到商丘打拼,目前在商丘一所学校经营学生餐。通过多年的努力,他在商丘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也已经读中学了。
每年寒暑假,都是李大伟放松的时间。慌慌张张干了一年,也有一些成就感。几乎每年春节临近,大伟都会买上几包商丘特产,带上妻子孩子,风风光光回黑龙江老家看望父母。
“今年情况特殊,我已经做好了妻子和孩子的工作,今年春节,我们就在商丘过年。春节假期带孩子看看商丘古城,聆听一下古城文化,我感觉挺好的。”李大伟说。
李大伟认为,在商丘生活了这么多年,他已经爱上了这座城市。商丘是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商丘的商文化,还可以领略一下商丘的风土人情。再说,最近几年商丘的“双创”工作让城市环境更美了,市民更文明了,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好现象。
“过年的时候,我准备好了,用视频给父母拜年。在视频中拜年,时尚又新颖,感觉和面对面差不多。”李大伟说着,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视频拜年报平安
母洪静:睢阳区闫集镇政府干部
家乡:新乡市延津县
“响应政府号召,今年过年不回家,母亲的老年机已经换成了智能手机,到时候在视频里给母亲拜年报个平安。”母洪静说。前几年父亲病故,家里只有母亲一人。怕母亲一人孤单,多年来,母洪静一家总是回家陪母亲过年。每到春节,她都和在苏州生活的妹妹一起,回到老家,一家人享受少有的团圆。
母洪静决定不回新乡过年,但也怕母亲难过,迟迟不敢将这个决定告诉母亲。正当她不知道如何开口时,母亲给她发来视频通话。“我把老年机换掉了,这样方便看看你们,咱们这村干部都在宣传就地过年,你们也都别回来了,智能手机我已经学会用了,啥时候想你们我就给你们发视频。”听到电话那头母亲这样说,母洪静心里稍微宽慰一些。
“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对于国家的这个倡议,母洪静的体会更深刻。因为在单位,她负责的就是疫情防控工作,她深知目前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农村在外务工的人多,赶上春节,很多人盼的就是回家团圆,外防输入压力也相对较大,返乡人员的排查与管控是他们乡镇基层干部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母洪静说,每天他们都会通过村组网格微信群推送疫情动态、《致在外务工人员的一封信》,网格员电话联络所有在外务工人员,讲明商丘的返乡政策。她希望大家多一些理解,为了早日战胜疫情,舍小家为大家,非必要不返乡。
待到春暖花开时 我回家看您
张艳鸽:白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家乡:洛阳市栾川县
自进入腊月以来,每次往家里打电话,张艳鸽妈妈总少不了问“今年过年回来吗”,一开始她还说“看情况吧,尽量回去”。昨天电话中又被问到这个问题,张艳鸽沉默好久,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不忍心骗妈妈,又不忍心让她失望。谁知道,电话那头妈妈却说:“现在有疫情,妈知道你工作忙,政府也让就地过年,今年过年就别回来了,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你爸我俩身体都很好,别挂念我们。”正当张艳鸽不知该如何回答时,妈妈的话让她感觉特别温暖。
平时电话中,张艳鸽总是报喜不报忧,免得爸妈挂念,其实她接妈妈电话时,刚刚采集完核酸回到单位,手冻得差点连手机都拿不住。因为疫情,除全员核酸他们参与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还负责为居家隔离人员和次密接人员采集核酸。这天,张艳鸽从上午9点一直采集到下午4点,为了避免上厕所,连一口水她都没敢喝。很多小区没有电梯,她和同事都是爬楼一家一家去入户采集。每采集完一个人,必须用酒精消毒,酒精蒸发快,手被冻得冰凉,等到一天工作完成,手就像个萝卜头,麻木得连东西都握不住。
对于居家隔离人员,他们根据居委会报过来的名单分别于隔离后第一天、第四天、第七天和第十三天四次采集核酸。这个工作估计要持续很长时间,别说过年回老家,我们甚至都不能放假。“能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一份力,让大家能过一个团圆年,多付出一点也是值得的。等到春暖花开时,再回家看我妈!”张艳鸽说。
今年全家都在商丘过年
张伟:虞城县高级中学教师
老家:周口市沈丘县
张伟是虞城县高级中学的一名教师,每天都要为学生们上网课、接听电话解疑答惑,忙得团团转。他告诉记者,为了学生的安全,学校也向老师发出了原地过年、非不要不返乡的号召。“我的老家在周口市沈丘县,以往都是回老家过年的。前段时间,我们又买了一套房子,将父母接了过来,我们全家今年都会在商丘过年。”张伟说。
他告诉记者,以往没有疫情时,他每年都会带着爱人和孩子回老家,陪父母过年。随着老人的年纪越来越大,在老家的生活越来越不便。张伟的两个妹妹一个在深圳、一个在郑州,也无法回家陪伴老人。为了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与陪伴,张伟便和爱人多方筹措资金,为老人在商丘买了一套住房。初冬时,房子装修完成,他们便将老人接了过来。
有了自己的房子,又和附近的邻居越来越熟,两位老人在商丘慢慢安顿下来,也不再吵着要回老家了。“今年,我们相信在商丘一定能过上一个祥和、快乐、喜庆的春节。”张伟说。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成绍峰 戚丹青 宋云层
图为:张艳鸽

【“春晚”云端见,“线上”过大年 叮咚~古城新春“文化大礼包”送到了】欢乐过大年,温暖在长安。在2022年新春来临之际,为让身处西安的广大市民朋友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节,全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之新春文化活动,于日前正式开展。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市有关方面精心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新春文化惠民活动,将以互联网和数字文化资源为载体陆续上线。这些活动在丰富市民群众假日生活的同时,用老传统与新风尚共同带来满满过年仪式感,让云端共聚幸福不减、欢乐不少。

海量大片“宅家”就能免费看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各类“免费看”“公益看”活动丰盈市民群众的“宅家”享受。

陕西广电网络于疫情期间提供免费服务,陕西广电网络在“秦岭云”和高清互动电视平台上开放总量达15万小时的点播内容供用户免费点播观看;优酷视频开设“西安人民免费看”公益展播专区,于2022年1月1日至2月6日对西安地区用户实行限免服务,公益展播200部优秀影视节目;爱奇艺开设“西安人民免费看”公益展播专区,于2022年1月7日至2月6日,对西安地区用户公益展播200余部精品网络视听节目。

除此之外,西影集团西影视频也精选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等优质影视作品共1000余部,供市民在线免费点播观看。西安广播电视台推出“精品剧场”,1月13日起在各频道播出《红旗漫卷西风》《平凡的世界》《长安十二时辰》《大秦帝国》《那年花开月正圆》及《从长安到罗马》《手中的“一带一路”》等经典影视剧节目。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也分别开通惠民服务,用众多影视佳作,奉献给西安地区观众。

云端好戏你方唱罢我登场

新春期间,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演出大餐”“晚会大餐”,将奉献给在西安过年的所有人。生旦净丑粉墨登场,唱念做打轮番上演,为中国年增添浓浓的文化氛围。

全新丝路城市“云”春晚,将在春节期间于西安广播电视台及多个新媒体平台播出。晚会采用“线上演出+名人和观众互动+全媒体传播”的方式,以展现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风貌、体现丝路文化和对外开放成果、弘扬抗疫精神、展示西安人风采为主题,汇集歌曲、舞蹈、音乐、相声、戏曲、杂技等节目,并与韩国晋州、意大利罗马,以及吉林、泉州、乌鲁木齐、广州、成都、南京、青岛、连云港、洛阳等国内外广电和网络媒体进行线上互动,呈现欢乐、祥和的氛围。

《丝路戏苑》特别节目、《西安大玩法》特别综艺节目、“童心迎春”特别节目等,于1月15日至2月7日,通过西安广播电视台广播各频道、新媒体客户端与观众见面,其中不仅有秦腔、豫剧、黄梅戏、川剧等剧种的经典剧目和名家唱段,也有响应号召留守在西安的建设者、农民工、坚守抗疫一线的工作者和广大市民的春节生活分享,更少不了广大少年儿童带来的《虎年少儿春晚》《童言贺新春》童真童趣。

2月5日,“欢乐过大年 温暖在长安” 2022年西安云上村晚将通过新浪直播、陕西公共文化云等平台和观众、网友见面。2月3日至14日,2022年新春系列交响乐音乐会将登陆西安交响乐团、西安音乐厅及相关微信公众号平台,《追光者—交响合唱音乐会》《XSO情迷往事——弦乐五重奏》《XSO十亿个掌声——弦乐钢琴五重奏》《华夏风情——新春交响音乐会》《交响之春——新春交响音乐会》等专场音乐会,以音乐带来力量,为广大市民群众送上节日文化享受。

“耳朵剧场”让欢乐氛围在耳畔

让新春喜乐全方位萦绕身边,“耳朵剧场”新春联播板块同样精彩不断。据悉,这一板块由喜马拉雅“我要和你在一起”新春播客演说会、新春音乐汇--“好歌一起听”特别节目、迎新春精品广播剧大联播、e路诗语“我为爷爷奶奶读本书”等多项内容组成,满满欢乐“听”出来 。

其中,喜马拉雅“我要和你在一起”新春播客演说会于1月27日-2月15日在喜马拉雅APP开启,为西安市民呈现一场盛大的“线上西安中国年”活动之外,还将组织“暖冬曲艺文化大赏”系列文艺展播,综合展现陕西优秀文化、文艺成果。

新春音乐汇--“好歌一起听”特别节目在1月15日至2月底,于西安广播电视台广播各频道、新媒体客户端播出:迎新春“经典音乐 经典歌曲赏析”展播、《以艺抗疫、温暖前行》原创公益歌曲展播、专场空中音乐会、“一起读好书,居家不孤独”线上听书公益活动、小说连播等下设活动,充分体现城市温度。

从1月17日至2月底,西安广播电视台广播还推出优秀广播剧展播,包括茅盾文学奖作品《白鹿原》同名广播剧、首部军工题材广播剧《红箭 红箭》,以及《祖国知道我》《赵氏孤儿》《二十四个奶奶》《唱支山歌给党听》《春桃满园》《可爱的中国》《一个人的考场》《天黑得很慢》等30余部优秀广播剧精品,送上满满的“耳畔大礼”。

新春年俗文化云端陪您过大年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系列活动,以网络视频为媒介,用文博、非遗为元素讲好西安故事,营造安全、欢乐、祥和、喜庆的中国年文化氛围。

其中,1月25日-2月6日,“网络中国节”系列主题活动将在我市多个媒体平台同步用主题图文、微视频、动漫、MV、小程序等“网络中国节”融媒体产品,营造“线上团圆”的浓郁年味。“云”赏非遗·匠心传艺——新春文化进万家活动,将于1月25日—2月6日,以云“尚”非遗直播或录播形式,展示非遗技艺。

想要足不出户体验博物馆里的文化年味?同样没有问题,本月至2月,我市各相关博物馆数字平台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等云端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看展、5G及VR全景看展、微课堂等方式,讲述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让市民群众云端参观博物馆文物展览的同时,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除此以外,“我们的节日”--新春博物馆惠民活动也将在1月-2月于各相关博物馆数字平台推出。包含“我们的节日”——快乐中华节春节活动、十二生肖奇遇记——“虎虎生威”、“绘本里的博物馆——吃吃兽”、“牛归虎跃春意浓”——剪纸艺术等30多项民俗文化展示、公益讲座、微课堂、传统文化教育以及非遗民俗展等活动,突出虎年传统文化氛围,为节日增添浓郁的喜庆气氛,让就地过年的市民群众充分感受西安的年味。

艺术迎新,春和景明。“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美术作品展示活动、2022“长安诗会”云上展播以及2022迎新春系列书法美术精品云端展、如虎添“艺” 福到万家——新春美术云端联展等,以书画艺术形式温暖人、鼓舞人,邀市民群众在云端书写文明新风提升艺术鉴赏,各具特色的数字文化资源,丰富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团圆、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

线上线下拉满新春氛围值

就地过年,年味不减。多项“新春送欢乐”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把关的前提下,把关心、温暖送到市民群众身边,将年节祝福,通过网络紧紧与亲人联系在一起。

1月-2月,“我们的节日•春节——别样的春节、一样的温暖”云话文明过节活动和“我们的节日•元宵—文明家庭’云’话家风”活动将先后在“文明西安”等网络媒体平台开启,展现我市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志愿者及市民群众在复工复产时期,喜迎新春、文明过节的鲜活生活,分享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家庭、最美志愿者家庭等家庭的春节暖心故事。

1月20日起,“送欢乐下基层”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启动。围绕“送欢乐下基层”主题,邀请省市知名书画家书写春联、福字进行定制印刷,作为新春“文化礼包”赠送社区群众,送上新春祝福。

春节期间,如虎添“艺” 画中迎春——美术创作鉴赏直播也将从1月23日—2月15日在西安文旅之声等平台展开。活动计划通过5期直播,腊月二十八(云游终南山水画鉴赏篇)、除夕(虎年画虎——福虎创作鉴赏篇)、初一(虎娃贺岁——人物画鉴赏篇)、立春(云赏春花花鸟画鉴赏篇)、正月十五(画出团圆满长安——中国画创作鉴赏篇),邀市民群众在直播中提升艺术鉴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也为在西安就地过年的所有人奉献文化盛宴和新春祝福。

“云端健身”健康时尚迎接新年新气象

运动不打烊,时尚健康年。“云端健身”线上文化活动引领健康新时尚,邀广大市民群众以运动健康的新生活新方式喜迎新春。

其中,1月24 日-2月7日,市体育局举办的“云端健身燃起来”居家健身挑战赛将在西安体育大管家等平台开启,不仅有线上挑战,更有专业线上科普指导、网络直播指导,让汗水挥洒出朝气蓬勃。依托“西安体育大管家”平台,西安市体育局还与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等单位,在春节期间共同举办“西安贺岁祈福线上跑”活动,活动设线5公里项目,采取线上报名组织,线下自行参赛的形式进行。

1月15日至2月底,西安广播电视台也推出了“喜乐迎新春 健康过大年”特别节目,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市民春节居家生活,每天早、中、晚不同时段播出广播体操、健身操、室内健身、室内舞蹈等运动健身类音视频,鼓励引导广大市民健康生活。

“云享西安”畅游文化旅游新场景

就地过年欢乐多,精彩西安“云上”见。通过网络直播等形式,丰富线上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云享西安”文化旅游新场景线上活动,邀请市民大众在家就能云祈福、云逛景区,跟随达人主播看尽东西南北的文旅新场景,感受城市年味不缺席。

其中,“云赏中国年·灯火话长安”线上活动,在小年、初一、初二、初五、元宵节等五个重要节点,通过我市多各景区联动,洋溢起新春气息。活动以大唐不夜城为主会场,与大唐芙蓉园、海洋极地公园、西安城墙等分会场,共同通过线上平台,开展“居家礼包”、“趣讲年俗”、“有奖互动”、“古今大PK”、“网红天团大拜年”等30场系列活动,让市民居家也能体验到浓浓的年味。

此外,“盛世阊阖 宫禧千贺”--“大厨在民间”宫廷创意美食大比拼也将在新春期间热闹开启,于2月1日至15日通过抖音、微博等平台,发起诸多年味话题,开设“宫里来人啦”互动平台,打通西安美食的线上线下互动。

新春期间,还有“秦小易”带您线上云游易俗文化街区”、兴庆宫新春送祝福系列活动、渼陂线上过新年、新春云游--乐享美好翠华山、“金虎送福迎新年”秦岭野生动物园云上活动 、朱雀国家森林公园新春线上文化活动、“云端送福·祥和太平”新春乐翻天、福虎迎春 共祈康宁—南五台新春云游纳福活动等大量“云游”活动,在本土各大景区公众号、小程序及我市多个文旅新媒体平台同步开启。

满城灯火璀璨夜,新春将至味渐浓。“年”在西安”,温暖长安,丰富的文化大餐,以一场场传统与时尚辉映的年味活动,与所有身处古都的人们共迎盛世中国年。(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时候,我还沮丧的认为此刻的生活少了自由和陪伴,那么一刻还觉得生活惨绝人寰,总是抱怨知我者不为我心忧,但想想它们的默不作声始终在艰难环境下的奋力抵抗的茁壮成长,
  • “他们是我们应该为之骄傲的人,成千上万很普通的人,每天做一点点好事,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的就是天天正能量,他们成功了,才是我们努力的结果。那天晚上,在水立方面向全
  • “政府令人失望”美国失业超3350万人,多地迟迟不发救济金路透社报道截图现年37岁的亚历杭德拉在3月底失去了工作,她现在已经把自己的800美元退休金变现,用以支
  • 今天和小陈同学去吃了学校旁边的烫菜(在学校的时候我们俩也经常一起去吃)这么久了,还是当初的味道,学校门口又在装修了,保安亭旁边的那棵小树苗已经长得很高了,刚好遮
  • 标价480,想到自己定价才168…有小情绪了总之,又是一个周末可以游逛的地方啦~坐标:东区祥盛街27号出版产业园2期C3一层#郑州记录##念念手作##酒宫格[超
  • 人生在世,世上所有人都是会经历艰难困苦的时刻的,没有谁是轻松度过所有事情的,唯有自渡,是说会发现要度过所有艰难的时刻,最终是要靠自己的,靠自己不屈的意志,不懈的
  • 而这次公开的预告片中各种搞笑的场景更是让大家对该片子的期待感不断上升。今天看到这个恍然大悟,也后知后觉,得亏我不严重,现在想起疫情期间半夜把自己咳醒,之后就开始
  • 以前我只做水光,就会觉得毛孔还是不能得到特别好的改善(当然还是比什么也不做强太多了)微针辅助的话,毛孔感觉改善得更好,所以也定期不定期滚一下呗~[加油]哈工大这
  • 该大数据报告显示,超级肥胖症患者以北京、山东男性患者居多,接受减重手术治疗的男性患者以重度及超级肥胖为主,其中术前最高BMI为77.7,而女性以中度和重度肥胖症
  • 我认识肖战之前真的想不到会有一个艺人这么善良 柔软又有弹性 看小说其实很讨厌这种性格的主人公 会觉得太圣母圣父 但现实世界中出现这么一个人确实只想喊声菩萨 不知
  • 第六个,「怨则欲逃偏遇,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欲求远离,反而集聚,是名怨憎会苦。」讨厌的人、讨厌的事,总想跟它离得远远的,偏偏常遇到,这叫怨憎会苦。小时候在学校念书
  • #ペルソナ3 # #女神异闻录3# #persona3 # 今天辛苦了[笑cry]11月了還是30幾度的高溫,拍冬制真的虐心跟體力的考驗也感謝好基友跟妹妹來陪
  • #漳州黑练健身# 今天都是充实而幸福5点多起床陪馒头玩一会 做个简单早餐吃完 黑练上班,12点下班 和张总一起去参加杨老大的工作室开业,然后带馒头去游泳 接下带
  • 这位财运线三四条明显,这样的人大多可能会财运亨通,事业顺利,身边也会多贵人相助;智慧线下端“方格”纹出现,对其事业财运都有极大地辅助。此外,这也是一种财运旺盛的
  • ᴵ ᵒⁿˡʸ ˡⁱᵏᵉ ⁱᵗ, ᵇᵘᵗ ᶠᵒʳᵍᵉᵗ ᵗʰᵃᵗ ⁱᵗ ᵈᵒᵉˢⁿ'ᵗ ᶠⁱᵗ· 我只顾喜欢,却忘了不合适​​​​。 ​​​ ᵀʰᵃⁿᵏ ʸᵒᵘ
  • #商家活动#【产业新生】阿里巴巴国际站南粤全球产业带峰会活动亮点:变化是时代的主题,怎么在变化的趋势中向阳而生?时光悠悠,不必停留,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
  • 另一方面我们也欢迎更多商户入驻菜市街,为周边小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的购物环境。对此,今天上午,枣庄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了这处新规划的菜市街。
  • 有个人,无论我走的哪里,都舍不得放下牵绊,如果这一生我欠一个人永远还不清,那一定是我亲爱的母亲,惭愧为人子女,愿时光再温柔些,多给我一些时间陪伴你。 曾经我最大
  • 怎么都在给妈妈打钱 就我一个离家出走了?今天去了柴犬咖 我以为柴犬都是像芋圆丸几那样会笑的结果我今天就是一个狗不理包子[白眼]柴柴一点也不亲我 别的小姐姐都可以
  • 我的想法是夏天啥也不穿都热,就好像高跟鞋,你问穿高跟鞋舒服不,高跟鞋是肯定没有运动鞋舒服的,但还是有那么多女孩会买高跟鞋。我的想法是夏天啥也不穿都热,就好像高跟